神经干刺激疗法
刺激神经干疗法
跟腱与内踝之间(太溪,向前下斜刺2~3cm)
【小腿前侧】
1. 腓深神经点
胫骨前嵴外2cm线上,胫骨粗隆下5cm处(直,上1/3与下2/3交接点处(直刺2cm)
3. 腓深神经踇长伸肌点
小腿前侧中线上,踝关节上方5cm处(直刺2cm)
【小腿内侧】
1. 隐神经点
内踝上7cm处,紧靠胫骨内侧缘后面(直刺2~3cm)
【腰臀部】
1. 腰丛神经刺激点
第2、3、4腰椎棘突中点旁开3cm处(直刺4~5cm)
2. 骶丛神经刺激点
坐骨结节的上缘中点(向前上方,即第二骶后孔前方斜刺7~10cm)
3. 骶神经后支刺激点
第一支:两髂后上嵴连线,向上1.2cm,后正中线旁开2.5cm的凹陷中。
第二支:两髂后上嵴连线,向下1.3cm,后正中线旁开2.0cm的凹陷中。
大腿后面靠近内侧缘的上1/3与下2/3交接点(直刺3cm)
【大腿前面】
1. 股外侧皮神经点
髂前上嵴下2cm处(直刺2cm)
2. 股神经点
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股动脉的外侧(直刺2cm)
3. 股神经股直肌点
大腿前正中线的中点(直刺3~4cm)
4. 闭孔神经点
腹股沟韧带的内1/5与外4/5交接点,向下5cm处(直刺3~4cm)
5. 闭孔神经的内收大肌点
大腿内侧,上1/3与下2/3交接点(直刺3~4cm)
【小腿后侧】
1. 胫神经小腿上点
小腿后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接点(承山,直刺4cm)
2. 胫神经腓肠肌点
小腿承山旁开3cm的两侧肌腹隆起部处。(直刺2~3cm)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简称TENS)是根据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于70年代发展起来,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以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
之所以用"经皮"(transcutaneous)一词,是为了和植入电极相区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TENS在欧美国家非常普及,其临床应用已超出了疼痛范围,但仍以治疗疼痛为主。
成为不用吃药不用打针解决疼痛的最基础方法。
一、物理特性(一)波型大部分TENS仪产生持续的、不对称的平衡双相波型,形状一般为变形方波,没有直流成分,故没有极性。
但因为是不对称双相波,一个时相(相位)的作用可能比另一个时相强一些。
此外,少数TENS仪器使用单相方波、调制波型等。
尚没有证据表明一种波型的疗效比另一种好。
(二)频率TENS的频率一般为1~150Hz可调。
最常用的是用70~110Hz(常规TENS),其次是1~5Hz(针刺样TENS),中频率(20~60Hz)和120Hz以上的频率较少选用。
(三)脉冲宽度一般为0.04~0.3ms可调。
对于有脉冲群输出方式的仪器,脉冲群的宽度一般为100ms左右,每秒钟1~5个脉冲群,群内载波为100Hz的常规TENS波。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TENS的主要作用是镇痛。
由于它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尚没有推广,故下面较多地引用国外的研究资料。
(一)镇痛1. 镇痛机制TENS是根据闸门控制学说而发展起来的。
产生镇痛作用的TENS的强度往往只兴奋A 类纤维。
在肌电图上使外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波产生去同步,对传导伤害性信息的C波没有影响,但明显减弱甚至完全抑制A和C传入引起的背角神经元的反应,TENS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背角神经元的自发性动作电位活动亦明显减少。
阿片肽在两种方式的TENS镇痛中作用有所不同。
高强度针刺样TENS(2Hz)引起的镇痛可以被纳络酮逆转,腰段脑脊液中的脑啡肽明显升高,而强啡肽无明显变化uyh,说明内源性阿片肽起重要作用。
从神经解剖学角度谈针灸选穴
从神经解剖学角度谈针灸选穴王英姿【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2(028)008【总页数】2页(P74-75)【关键词】针灸选穴;局部解剖;神经节段;神经干;现代康复【作者】王英姿【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2选穴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
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对腧穴的选择,明·高武《针灸聚英·百症赋》曰:“百症腧穴,再三用心。
”《席弘赋》云:“凡欲行针须审穴。
”就是强调临症选穴的重要性。
通常选穴方法包括有: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辨证选穴、随症选穴等。
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临床研究不断地深入,针灸选穴的内容也不断丰富,有关神经解剖的新取穴方法层出不穷。
笔者根据近年来的临床报道,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它们总结归纳如下。
1 按局部解剖选穴是指在病变脏器或器官的附近根据西医解剖生理选取穴位。
按局部解剖选穴与邻近选穴有相似之处,但并不是强调距离病证部位的远近,而是强调根据发病部位的局部解剖学特征选穴[1]。
按局部解剖选取穴位可以使针灸针直抵患处或相关部位,更精准地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
郑氏等[2]用斜刺治疗腰三横突综合症,将26号4寸不锈钢针沿骶棘肌长轴斜行深刺达腰横突尖处,留针至针感消失起针。
观察38例,经3次治疗全部有效。
罗氏[3]采用深刺下关穴配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
针刺下关穴时,针尖向上与冠状面呈15°~20°,向后与额状面呈10°~15°,深度40~50 mm,缓慢调整针刺方向与深度,使针感传导至疼痛部位。
6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下关配合电针组(治疗组)31例总有效率为96.77%,常规针刺组(对照组)31例,总有效率为77.42%。
说明深刺下关穴配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能明显提高疗效。
甄氏等[4]利用透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根据颞下颌关节的局部解剖,取患侧上关穴垂直进针,然后斜向下透过颧弓到达下关处,然后取太阳穴斜向下透过颧弓,刺向颊车。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原理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原理TENS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就是用电来刺激有疼痛症状得特定得兴奋感觉神经与刺激闸门机制与(或)内源性得阿片肽(如脑啡肽)系统。
TENS得应用方法因这些生理作用机制得不同而不同。
TENS不能保证完全达到止痛得目得,并且疼痛得到缓解得病人百分率也就是会改变得,但一般情况下,急性疼痛得缓解率在65%左右,慢性疼痛则在50%左右。
但这些方法都要强于医用得安慰剂。
这种方法就是非侵入性得,并且相比较药物治疗,她几乎没有副作用。
最常见得问题就就是皮肤得过敏性反应(大约有2-3%得病人),这些几乎经常就是由于电极得材料,传导胶体或者就是固定电极得绑带引起得。
目前大部分TENS得电极就是采用自粘性,预涂胶体得电极做成。
这种自粘性电极有以下几个优点,减少交叉感染得风险,易于使用,更低得过敏发生率与更低得成本。
机械参数在描述TENS就是如何用于完成镇痛作用之前,先对现代机器得可获得得主要得治疗变量做一个概述。
下图就是一台典型TENS得控制器。
电流强度(A)(强度)一般在0~80mA得范围内,可就是有些机器或许可以输出100mA得电流。
虽然这个机器输出得就是小电流,但已经足够了,因为她得主要作用对象就是感觉神经,只要有足够得电流通过组织,使感觉神经去极化,这种治疗方式就就是有效得。
这台机器可以传送脉冲电流,传送这些脉冲得频率(脉冲频率B)通常在1~2个脉冲每秒到200或者250个脉冲每秒间变化。
要产生临床有效得治疗效应,建议TENS应该涵盖2~150HZ得频率。
除刺激频率以外,每个脉冲得持续时间(或宽度)在10~250μs间变化,最近得证据表面,相比强度与频率,脉冲宽度重要性要小。
另外,现代得机器提供了一个burst模式(D),使得脉冲可以以爆破或者长队得形式输出,通常在2~3个burst每秒得速率。
最后,调制模式(E)可提供所采用得方法,使输出得脉冲不规则,因此尽量减少了因规则刺激造成得机体适应效应。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 一定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可能激活了脑内的内源发吗啡多肽能神经 元,引起内源性吗啡样多肽释放而产生镇痛效果。有人实验证明:以 极板面积24cm2置于右腿中1/3外侧面,用方波、宽度0.2ms,频率40 ~60Hz,电流强度40~80mA,刺激20~45分钟时腰穿脑脊液内β— 内啡肽含量显著增高,认为内啡肽由于电刺激而释放入脑脊液,导致 疼痛一时性显著缓解。
疗法起源
• 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有63%可由人类本身的生物能自行复原,21% 必须依靠药物来治疗,其余的16%才是无药可医的部份。经皮神经电 刺激(TENS)的发明,可回溯自古罗马时,医师用电鳗来治疗人的 头痛及关节炎。一直到数十年前发明机械后,人们才脱离以前的电鳗 疗法,使用较稳定的电流输出,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一直到数十年前发明机械后,人们才脱离以前的电鳗疗法,使用较稳定的电流输出,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肩部——疼痛点、肩髃、肩髎、肩贞 1ms的方波,是兴奋粗纤维较适宜的刺激。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的定义 大多数患者适宜采用刺激频率100Hz,t宽0.
治疗机制
• 有下面几种假说: • 1.闸门控制假说 • 认为TENS是一种兴奋粗纤维的刺激,粗纤维的兴奋,关闭了疼痛传
•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TENS除镇痛外,对局部血液循环,也有促进 作用,疗后局部皮温上升1-2.5℃。有人实验证明:宽度0.3ms以上, 频率1-2Hz,也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微量、近似人体的电流,还可以刺激组织再生。
牙电痛极: 放合置• 谷方、法1颊常.频车用、有率下以关下较几种高: :多在2~160Hz之间,属低频范围。 3一m般s以主上张• ,由频病2率人.1脉自-2己H冲选z,择也短认有为促-恰进当骨或的折频愈更率合。的短作用:。 一般脉冲宽度多在9~350μs之间。脉 并经一且皮般, 神 15凭经~借刺30着激m冲加其疗A,“法太。依快的病速先宽但人、驱耐有D,脂r受效. 而、传肪定安。全递组止痛疼织”的痛较独有的多特点纤者,迄维,今为便脉止已被冲经获激可得了活宽上百,一个名而些副其且。实的电证书机和推下荐书离。 子化增 T牙E痛N:S仪合•器谷必、3需颊.具强车备、以度下下关条适件:宜:采用使病人有一种舒适感,不出现肌肉收缩 肘电部流— 强—度疼:痛以的点引、起阈曲明池显下、的小震强海颤、感度天而井不。致痛这为宜样。 TENS便可选择性地激发感觉的,传入 腹(痛2):放足在三病里神灶、同中经节脘段、纤上天枢维因、为三的电阴刺交反激、可太应引冲起,同节而段的不内啡触肽释动放而运镇痛动。 的,传出神经纤维的反应。 常并 治见且疗的 ,时疼凭 间• 痛借 :治着 一4称疗其 般.电与“ 情的穴快 况流位速 每双对、次形应有 治向如效 疗态下、3方0:安-6不全0波分止钟统痛;,”一一的(日独1,有-22特次)目点。,被前迄今单常为止向用已经方有获得波以了上调下百个制几名副的种其实中波的证或形书和高:推荐频(书。电1)流有对称的双向脉冲;(4)单向方波;(5)另一种 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有63%可由人类本身的生物能自行复原,21%必须依靠药物来治疗,其余的16%才是无药可医的部份。 不对称的双向脉冲。 一定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可能激活了脑内的内源发吗啡多肽能神经元,引起内源性吗啡样多肽释放而产生镇痛效果。
Rood疗法
Rood疗法一、概述Rood是由美国PT和OT Margaret Rood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主要强调选用有控制的感觉刺激,按个体发育顺序,通过应用某些动作的作用引出有目的的反应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Rood认为任何人体活动都是出生后从原先存在的各种反射,通过不断的应用和发展,并由反复的感觉刺激不断的被修正,直到在大脑皮层意识水平上达到最高级的控制为止。
二、基本理论Rood疗法突出的特点是通过施加在皮肤上的刺激引起促进或抑制。
也就是对运动终板较丰富(一般为肌腹)的皮肤区域施加机械刺激或温度刺激,诱发或抑制骨骼肌运动,达到恢复肌肉正常运动模式的目的。
运动模式基于先天的原始反射模式,经过不断利用和感觉的反馈修正,逐步在大脑皮质水平形成和谐的运动控制。
如果对瘫痪患者的皮肤感受器反复施加正确的刺激,就可能重建正确的运动模式。
1.有关的神经生理学基础知识(1)与γ传出有关的皮肤-肌梭反射如图1。
如图1所示,刺激覆盖于肌腱、肌腹附着点上的皮肤,冲动传入脊髓,通过γ传出到肌梭,可根据刺激的性质和方式的不同,对肌肉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
另一方面,有些皮肤-肌肉反射却与γ传出神经无关。
(2)与γ传出神经无关的皮肤-肌梭反射。
如图2所示,刺激皮肤上的毛发,通过毛发或传入神经,经背根脊髓-丘脑通路将冲动投射运动皮层,引起椎体束始端的丘脑兴奋,再经皮质脊髓束传出至脊髓,经α传出到肌肉,亦可通过刺激皮肤而对肌肉产生促进或抑制性的反应。
图1皮肤-肌梭反射S-皮肤、SP-脊髓、M-肌梭、γ-γ传出图2 与γ传出神经无关的皮肤-肌梭反射2.基本原理(1)通过对皮肤施加不同的刺激,对运动系统产生促进或抑制性的影响。
(2)运动发育是按图3中A→G的顺序进行的。
图3运动的发育顺序A-仰卧回撤,B-翻转,C-俯卧以腹为支点、头足跷起,D-肘撑俯卧,E-手膝站,F-站,G-走(3)运动控制由低级到高级分四个阶段①活动,②稳定性,③受控的活动,④技巧:运动控制与运动发育有关,上图中的A、B、C属于!)的水平,C、D、E、F属于2)的水平,在D的基础上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推肩后后和拉向前,,单侧负重,在E的基础上摇摆移动、单侧负重,在F的基础上体重转移和单侧负重等属3)的水平。
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论文
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316-01【摘要】本文目的在于探寻治疗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病的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结合神经干刺激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取穴方法。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对照组62.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两组治疗方法治疗吞咽障碍均有效,醒脑开窍结合神经干刺激疗法治疗吞咽障碍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关键词】假性球麻痹神经干刺激疗法吞咽障碍针刺法假性球麻痹是脑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以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和强哭强笑为特征,其中吞咽障碍危害最大。
目前,西医对于假性球麻痹本身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1〕,吞咽障碍、饮水呛咳严重者给予插胃管鼻饲进食及所需的口服药摄入。
笔者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运用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法〔2〕结合神经干刺激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并与传统的常规针刺治疗相比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在64岁-81岁之间,病程在1周--1个月,最长3月余,全部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均经西医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排除标准:病情危重或急性期病情不稳定;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者;不能坚持治疗者;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纳入标准: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神经内科系统正规的基础治疗;治疗的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日本洼田俊夫饮水实验ⅲ级以上者;病程在一周或三个月内,病情稳定,意识清醒者;经脑部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1.2 治疗方法1.2.1 观察组针刺治疗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
配穴:风池、翳风、完骨、舌中。
副穴:舌下神经刺激点。
神经干刺激疗法
神经干刺激疗法该疗法是通过针刺、电针等方法,直接刺激与疾病有关的神经干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是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神经解剖知识相结合,形成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本法是根据经络穴位与解剖结构的关系、脊髓神经的节段性分布特点、周围神经的支配关系、神经系统内部的间接联系等选取刺激点,以传统针刺、电针等为刺激手段,以调节神经反射为作用机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而实现相应的治疗作用的疗法。
第一节常用刺激点一眶上神经点1、定位眶上缘内1/3与外2/3交界凹陷处。
2、解剖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分为鼻睫神经、泪神经、额神经;眶上神经是额神经的一个分支,经眶上切迹(或孔)至额部皮肤。
3、主治前头痛、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眶上神经痛、面肌痉挛。
4、操作取坐位或仰卧位,在上述位置可摸得眶上神经痛,紧贴神经旁进针0.2~0.3寸。
向左右方向拨动针体,当刺激到眶上神经痛时,出现向额部放射的触电感。
二眶下神经点鼻翼外下缘至外眼角连线中点或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cm处。
2、解剖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起自三叉神经节,经圆孔入翼腭窝。
其主干向下延续为眶下神经,分布于下睑和上唇之间的皮肤。
3、主治三叉神经第2支痛、面肌痉挛。
4、操作取坐位或仰卧位。
用手摸到由眶下孔形成的凹陷后,从该凹陷处进针,针尖稍想外上方斜刺0.3~0.5寸,左右拨动针体,当刺激到眶下神经后,于下眼睑和上唇之间的面部出现触电感。
三面神经点1 定位耳垂下缘至屏间切迹连线中点与颞浅动脉之间。
2、解剖面神经为混合型的脑神经。
运动纤维来自脑桥的面神经核,副交感纤维来自脑桥的上涎核。
味觉纤维传入膝神经节上传至孤束核。
面神经由脑桥延髓沟的外侧发出,进入内耳门经内耳道入面面神经管,由茎乳孔穿出后入腮腺,在腮腺前缘发出颞之、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五组分支,呈扇形分布于面部表情肌和颈阔肌。
3、主治面瘫、面肌痉挛。
直刺0.2~0.3寸·,向上下方向拨动针体,当刺到面神经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应用低频脉冲电流(调制型或非调制型)刺激运动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tJlation,简称NMES)。
一、正常肌肉电刺激疗法所谓正常肌肉是指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神经失用的肌肉及废用性萎缩的肌肉,应用NMES 可以锻炼和加强肌肉的力量,防治废用性肌萎缩,可以训练肌肉做功能性动作。
(一)方法原理电刺激可以使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且兴奋可传至所支配的肌肉,从而引起肌肉的收缩,有关这部分的电生理机制已在前面介绍,此处不再复述,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所兴奋的是神经而非肌肉,当肌肉失神经支配时,电刺激才会直接兴奋肌肉,为更好地理解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必要先了解强度/时间曲线(itensity/time curve)。
能引起神经纤维或肌肉组织兴奋的最小电刺激称为阈刺激,它包括一定的电流强度及与之对应的最短刺激时间,在阈刺激的产生中,不同的电流强度需要不同的最短刺激时间,强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强度/时间曲线表示(图6-27)。
图6-27神经与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虽然神经及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形态相似,但位置不同,这说明引起神经兴奋的阈刺激强度低,时间短,而引起肌肉兴奋的阈刺激强度高,时间长。
换言之,神经比肌肉更容易兴奋,所以,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首先兴奋神经,神经再将兴奋传至所支配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对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较强的电刺激直接兴奋肌肉引起收缩。
(二)物理特性1.波形虽然有多种波形可用于NMES,但常用的波形有两种:非对称性双向方波及对称性双向方波,它们的优点是:①可避免电极下电化学作用对皮肤的刺激;②电流强度快速升至峰值,可避免神经纤维的适应现象(见第l节)。
2.波宽许多NMES刺激仪波宽定为0.2~0.4ms,研究表明0.3ms的波宽是最舒服的,波宽小于0.1ms,需要较强的电流强度方能引起肌肉收缩,而高强度的电流会兴奋细纤维神经,引起痛觉的传入,波宽大于1.0ms,电流在引起肌肉收缩的同时,也兴奋痛觉神经,当波宽为0.2~0.4ms时,电流强度稍有增加便可产生明显的肌肉收缩(参看图6-27)。
神经干刺激疗法课件
.
3
二 眶下神经点
1、定位
鼻翼外下缘至外眼角连线中点或眶下缘中点下 方约1cm处。
2、解剖
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起自三叉神经节, 经圆孔入翼腭窝。其主干向下延续为眶下神经,分
布于下睑和上唇之间的皮肤。
面神经为混合型的脑神经。运动纤维来自脑桥的 面神经核,副交感纤维来自脑桥的上涎核。味觉纤 维传入膝神经节上传至孤束核。面神经由脑桥延髓
沟的外侧发出,进入内耳门经内耳道入面面神经管
,由茎乳孔穿出后入腮腺,在腮腺前缘发出颞之、
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五组分支,呈扇形分
布于面部表情肌和颈阔肌。
3、主治
刺激神经干疗法
颈部项部刺激点
.
1
定义
该疗法是通过针刺、电针等方法,直接刺激与疾 病有关的神经干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传统 针灸疗法与现代神经解剖知识相结合,形成的一 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本法是根据经络穴位与解剖结构的关系、脊髓神 经的节段性分布特点、周围神经的支配关系、神 经系统内部的间接联系等选取刺激点,以传统针 刺、电针等为刺激手段,以调节神经反射为作用 机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而实现相应的治疗作 用的疗法。
3、主治
三叉神经第2支痛、面肌痉挛。
4、操作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手摸到由眶下孔形成的凹陷后 ,从该凹陷处进针,针尖稍想外上方斜刺0.3~0.5 寸,左右拨动针体,当刺激到眶下神经后,于下眼
睑和上唇之间的面部出现触电感。
.
4
三 面神经点
1 定位
耳垂下缘至屏间切迹连线中点与颞浅动脉之间。
2、解剖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简称NMES)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
NMES的临床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中NMES的应用显著增加。
一、物理特性(一)波型常见NMES的波型有两种:不对称双相方波和对称双相方波。
前者有阴阳极之分,一般用阴极作主极,用于小肌肉、肌束的刺激。
后者没有极性,用于大肌肉和肌群的刺激,McNeal和BaKer(1988)认为在同样的电流强度下,对称双相方波引起的肌收缩力比单相方波大20~25%。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一般用指数波(三角波)。
(二)脉冲宽度许多袖珍NMES仪的波宽固定于0.2~0.4ms之间。
而大型NMES 仪的波宽在0.05~100ms可调。
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包括上运动神经无麻痹的肌肉),Bowman等(1985)认为波宽0.3ms的电流比0.05ms或1ms的电流更舒适,不易引起疼痛。
(三)频率NMES所用的频率常在100Hz以下。
临床应用时常需要使肌肉达到完全强直收缩。
对正常肌肉,频率30Hz以上。
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引起强直收缩所需的频率降低。
频率越高,神经越易疲劳。
(四)占空系数和通断比通断比在1:1~1:1.5之间。
要注意通断比和频率的共同影响:30Hz、1:3的电流与50Hz、1:7的电流所引起的肌收缩力无统计学差异。
病情越严重,所需的占空系数和频率就越低。
(五)上升时间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采用指数波,其上升时间在数十毫秒至500毫秒之间。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一)肌肉受刺激后的生理学变化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证明(Salmons、Hudlicka、Erisksson 等)肌肉受电刺激收缩后,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变丰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等有氧代谢酶增多并活跃、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特征转变的现象。
低频电疗法介绍之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低频电疗法1、概括:低频电流(又称低频脉冲电流)是频次在 1000HZ以下,电压或电流幅度按必定的规律从零或某一电位水平上瞬时出现,而后降低或消逝的电流。
利用低频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
2、治疗作用(1)喜悦肌肉组织(2)镇痛(3)促使局部血液循环(4)冷静中枢神经系统(5)消炎3、当前医院常用的低频设施:直流电治疗机,电水浴治疗机,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感觉电治疗机,痉挛肌治疗仪,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等。
4、临床合用范围:1)脑损害类疾病: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后的偏瘫,小儿脑瘫等。
用于改良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促使肢体功能阻碍的恢复。
2)慢性痛苦类的疾病,主要有镇痛的作用。
5、低频电流的特色是:低频次、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有些电流无显然的电作用;电流强度增减的变化或电压起落的变化;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无显然热作用。
6、低频电流的分类按波型:有三角波、方波、梯形波、正弦波、阶梯波、指数曲线波等。
按有无调制:分为调制型和非调制型两种。
按电流方向:分为单相和双相。
7、经皮的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a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简称TENS)经皮的神经电刺激疗法(四周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是经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痛苦的电疗方法。
这是70年月盛行的一种电疗法,在止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成效,因此在临床上(特别在美国)获取了宽泛的应用。
TENS疗法与传统的神经刺激疗法的差别在于:传统的电刺激,主假如刺激运动纤维;而TENS则是刺激感觉纤维而设计的。
8、经皮神经刺激疗法的发源在人类全部的疾病中,有63%可由人类自己的生物能自行还原,21%一定依赖药物来治疗,其他的16%才是无药可医的部份。
经皮神经电刺激( TENS)的发明,可回溯自古罗马时,医师用电鳗来治疗人的头痛及关节炎。
向来到数十年前发明机械后,人们才离开从前的电鳗疗法,使用较稳固的电流输出,获取更有效的治疗。
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的参考治疗处方
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的参考治疗处方XY-K-SJD-C经皮神经电刺激仪产品介绍: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简称TENS)是一种低频脉冲电疗仪,通过皮肤电极,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对疼痛为主的疾病进行治疗。
这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在止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产品原理经皮神经电刺激仪是由适当强度频率的电流,连续、轻柔的刺激神经、肌肉细胞,激发身体产生吗啡,阻断疼痛的信息,舒缓疼痛。
近些年来,经皮神经刺激疗法的应用已不再单单局限于止痛的功能,微量、近似人体的电流,还可以刺激组织再生。
产品的治疗作用:1、镇痛2、改善周围血液循环3、促进骨折、伤口愈合4、治疗心绞痛一,产品的工作及治疗原理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工作原理:通过皮肤电极,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对疼痛为主的疾病进行治疗。
经皮神经电刺激仪治疗原理:由适当强度频率的电流,连续、轻柔的刺激神经、肌肉细胞,激发身体产生吗啡,阻断疼痛的信息,舒缓疼痛。
二,产品的参数及优势技术参数:1、六路矩形波脉冲输出,带负压装置。
2、交流电压220V?22V,频率50Hz?1Hz。
3、额定输入功率:95VA4、输出脉冲频率从2Hz,160Hz范围内,连续可调,允差?20,。
5、输出脉冲宽度从20μs:500μs范围内,连续可调,允差?20,。
6、治疗仪每路输出电流峰值为0:160mA,连续可调,允差?20,。
7、治疗定时时间分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六档,可任意设置,每档时间允差?10,。
8、具有三种治疗模式:a,连续输出b,慢速断续输出,断续周期分别为4s?0.5s快速断续输出,断续周期分别为2s?0.2s c,产品优势:〃六路矩形波脉冲输出,可治疗六个患者或六个部位,〃具有三种治疗模式可针对不同病症,自由选取,治疗更高效,〃治疗时间分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六档,可任意设置,〃微电脑控制,高清晰度显示屏幕显示治疗信息,人机对话进行操作,〃输出低频脉冲电流,频率可连续调节,〃内置负压装置,吸附负压调节范围:0:-0.028MPa连续可调,〃国际首创,方便使用不同部位,电极头采用吸附碗内置电极固定,主机内置微型负压泵,吸引压力大小可调,噪音小,使患者治疗过程中更加舒适并具有拔罐作用。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简称TENS)是根据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于70年代发展起来,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以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
之所以用"经皮"(transcutaneous)一词,是为了和植入电极相区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TENS在欧美国家非常普及,其临床应用已超出了疼痛范围,但仍以治疗疼痛为主。
成为不用吃药不用打针解决疼痛的最基础方法。
一、物理特性(一)波型大部分TENS仪产生持续的、不对称的平衡双相波型,形状一般为变形方波,没有直流成分,故没有极性。
但因为是不对称双相波,一个时相(相位)的作用可能比另一个时相强一些。
此外,少数TENS仪器使用单相方波、调制波型等。
尚没有证据表明一种波型的疗效比另一种好。
(二)频率TENS的频率一般为1~150Hz可调。
最常用的是用70~110Hz(常规TENS),其次是1~5Hz(针刺样TENS),中频率(20~60Hz)和120Hz以上的频率较少选用。
(三)脉冲宽度一般为0.04~0.3ms可调。
对于有脉冲群输出方式的仪器,脉冲群的宽度一般为100ms左右,每秒钟1~5个脉冲群,群内载波为100Hz的常规TENS波。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TENS的主要作用是镇痛。
由于它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尚没有推广,故下面较多地引用国外的研究资料。
(一)镇痛1. 镇痛机制TENS是根据闸门控制学说而发展起来的。
产生镇痛作用的TENS的强度往往只兴奋A 类纤维。
在肌电图上使外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波产生去同步,对传导伤害性信息的C波没有影响,但明显减弱甚至完全抑制A和C传入引起的背角神经元的反应,TENS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背角神经元的自发性动作电位活动亦明显减少。
阿片肽在两种方式的TENS镇痛中作用有所不同。
高强度针刺样TENS(2Hz)引起的镇痛可以被纳络酮逆转,腰段脑脊液中的脑啡肽明显升高,而强啡肽无明显变化uyh,说明内源性阿片肽起重要作用。
神经干细胞激活疗法介绍
神经干细胞激活疗法介绍癫痫是大脑神经细胞过量放电受损引起,以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各种病因所致的一种慢性脑疾患。
神经组织一直被认为是无法再分化的组织,损伤后不能再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神经组织具有自我修复的潜能。
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自我修复的细胞学基础。
通常认为,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和大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据估计,每天每2000个既存神经元中即有一个新的神经元产生,随年龄的增加,这种再生的速度逐渐减慢。
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一生都有神经干细胞的存在,原始的胚胎干细胞也可分化成为神经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布于室管膜下区、室下区、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下区以及纹状体等部位。
本院从世界顶尖医疗设备公司美国凯威实验室公司(cadwell) 引进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的神经中央监护系统、癫痫灶定位系统,准确找出适合植入的植入点。
植入异性蛋白因子,刺激机体的免疫系,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可以通过经络刺激脑部,启动脑部自己的干细胞修复再生方法,激发已经存在于病人脑内的自我修复再生的能力,此方法可以调节胶质增生,抑制瘢痕形成有助于轴突的再生修复。
四大优点:一、自我调整、完全修复通过激活再生后的神经干细胞,对分化信号的反应受到周围正在进行分化的细胞的影响,从而对新的微环境中的调节信号做出反应;通过自我调节分化成为组织所需的功能细胞来修复已经损伤或凋亡的组织细胞,达到组织功能的恢复,彻底解决组织功能问题。
二、恢复快、时间短一般神经干细胞从开始分化到发育完全所需的时间是非常短的。
而已经激活再生的神经干细胞会随着血液的循环迅速地到达病变组织损伤的部位,从而在接受微环境的影响后很快会发育为正常的组织细胞。
“神经干细胞激活疗法”激活再生时间短、激活再生效率高;一般90天即可恢复损伤组织的正常功能。
三、安全性好、无副作用神经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未成熟的细胞,其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很微弱,周围细胞对它的影响很小,因此体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因为周围细胞的影响而产生一系列组织变化。
按摩是治疗脑瘫弱智的最佳疗法
未得到改善, 代谢产物及有害物质不能被充分排 出,
也影 响药 物 的吸收 利用 。 静解 痉药 有副 作用 , 当 镇 理
尽 量少 用或 不用 。假 设药 物有 效成 分都 能进 入 脑脊 液 和脑 组织 ,可长期 服药 伤 胃气 ,是药 三 分毒 ” 又 “ ,
不能 长期服 用 ! 值得 注意 的 , 更 药物 又多在 康 复训 练
前脚 凉 , 有 手 术严 重 , 没 手术 后 冬 天冰 冷 得厉 害 , 她 知觉 迟钝 , 用暖脚 壶 烫伤 , 怕 把她 的脚 放在 大人 肚子
上 暖 , 然她 睡不着 ; 术前 脚跟 掂起 , 放不 平 , 不 手 脚 腿
是 被动 转移过 程 , 而是 主动转 运 过程 。 者是 无孔 毛 前 细血管 壁 和脉络 丛细 胞 中运 输 各种 物质 的特 殊 载体 41 舌 松 解 术 、 股 沟和 胭 窝松 解术 、 腱 延 长 术 . 腹 跟
治标 不 治本 , 得 商榷 值
系统 , 不 同物质 通透性 不 同 , 多 离子 的通 透性 较 对 许
借 助器 械给 孩子 做肢 体运 动训 练 …教 他 们学 习各 种
生 活技 能 。
受 到很 大 限带 。 0
2 药物 治疗 效果 有限
但患者在被动状态 中训练 ,缺少 自主发挥训练
意识 , 神经 中枢 有反 刺激 作用 , 对 却不 能激 发他 她们
自主的脑 神经 活动 ,不 能对脑 内病源 直接 起治 疗作 用, 效果 偏低 , 反弹倒 退 。 易 中医按摩 训炼 , 不少康 复机 构 占的地 位低 、 在 比
疤 痕致 使 1 穴 只能 治 2 , 术 的穴位 又很 少 , 个 次 手 局 限性很 大 。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原理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原理TENS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是用电来刺激有疼痛症状的特定的兴奋感觉神经和刺激闸门机制和(或)内源性的阿片肽(如脑啡肽)系统。
TENS的应用方法因这些生理作用机制的不同而不同。
TENS不能保证完全达到止痛的目的,并且疼痛得到缓解的病人百分率也是会改变的,但一般情况下,急性疼痛的缓解率在65%左右,慢性疼痛则在50%左右。
但这些方法都要强于医用的安慰剂。
这种方法是非侵入性的,并且相比较药物治疗,他几乎没有副作用。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皮肤的过敏性反应(大约有2-3%的病人),这些几乎经常是由于电极的材料,传导胶体或者是固定电极的绑带引起的。
目前大部分TENS的电极是采用自粘性,预涂胶体的电极做成。
这种自粘性电极有以下几个优点,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易于使用,更低的过敏发生率和更低的成本。
机械参数在描述TENS是如何用于完成镇痛作用之前,先对现代机器的可获得的主要的治疗变量做一个概述。
下图是一台典型TENS的控制器。
电流强度(A)(强度)一般在0~80mA的范围内,可是有些机器或许可以输出100mA 的电流。
虽然这个机器输出的是小电流,但已经足够了,因为他的主要作用对象是感觉神经,只要有足够的电流通过组织,使感觉神经去极化,这种治疗方式就是有效的。
这台机器可以传送脉冲电流,传送这些脉冲的频率(脉冲频率B)通常在1~2个脉冲每秒到200或者250个脉冲每秒间变化。
要产生临床有效的治疗效应,建议TENS应该涵盖2~150HZ 的频率。
除刺激频率以外,每个脉冲的持续时间(或宽度)在10~250μs间变化,最近的证据表面,相比强度和频率,脉冲宽度重要性要小。
另外,现代的机器提供了一个burst模式(D),使得脉冲可以以爆破或者长队的形式输出,通常在2~3个burst每秒的速率。
最后,调制模式(E)可提供所采用的方法,使输出的脉冲不规则,因此尽量减少了因规则刺激造成的机体适应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操作 取仰卧位,在上述位置摸得尺神经后,紧贴其旁边进针0.2-0.4寸
,向前后方向拨动针体,当刺激到尺神经时,出现屈髋、屈指和 对掌动作,触电感沿前臂尺侧向无名指和小指放射。
1、定位 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内1/3交界处或臀横纹与腘窝连线的中点
腰大肌和髂腰肌之间下降到腹股沟韧带的深面( 紧靠股动脉的外侧)下行到大腿。支配髂腰肌、 股四头肌、耻骨肌、大腿前内侧皮肤。
3、主治 下肢疼痛、瘫痪(屈髋、伸膝、抬腿障碍)
4、操作 取仰卧位,在上述位置摸得股动脉搏动后,紧贴
股动脉外缘进针1寸左右,由外向内拨动针体,当 刺激到股神经时,出现大腿前群肌肉和向膝部或 足内侧放射的触电感。
3、主治 枕大神经痛、后头痛。
动
针体,当刺到枕 大神经时,出现向枕部放射的触 电感。
1、定位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2、主治 颈痛、斜颈、落枕、后头痛、头颈震颤、神经性呕
吐、神经衰弱、膈肌痉挛。 3、操作 取坐位,患者头转向对侧,按上述位置刺入皮肤后
支分布于背侧部地肌肉和皮肤,前支构成肋间神经分布于 腹侧部肌肉和皮肤。
3、主治 肋间神经痛、胸痛、背痛、神经性呕吐、胆道蛔虫症。
4、操作 取坐位,胸腰前弯,针尖稍向内斜刺1.5~2寸(不可过伸
,以防发生气胸),当刺激到胸神经时,出现沿肋间放射 的触电感。
二十三 腰神经根点
1、定位 各腰椎棘突之间旁开1寸。 2、解剖 腰神经共5对。腰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后两支,后支
3、主治 面瘫、面肌痉挛。
4、操作 直刺0.2~0.3寸·,向上下方向拨动针体,当刺到面神
经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
1、两乳突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点旁开1.5CM处。 2、解剖
枕大神经是第二颈神经的后支,在环椎与枢椎之 间走出。运动纤维分支到头半棘肌,支配该肌运 动。感觉纤维紧贴枕骨上升,与枕动脉伴行,走 在枕动脉内侧,分布于枕部皮肤,管理头颅后半 部皮肤感觉。
,针尖向后上方可刺激到枕小神经(触电感向枕部 放射);针尖向前上方可刺激到耳大神经(触电感 向耳部或耳后放射);针尖向前可刺激到颈横神经 (触电感向颈前或咽喉部放射);针尖向后下方可 刺激到锁骨上神经(触电感向锁骨上下及肩部放射 );针尖向前下方可刺激到膈神经(触电感向胸腔 、膈肌部放射)。
1、定位 锁骨中点上一寸。
3、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遗尿症。
4、操作 取俯卧位,用上述方法确定骶后孔后,用指尖按压可触及一凹陷,同时患者
有明显的酸胀感。针尖稍向外下斜刺,当刺入骶后孔时,手下发紧,同时患 者有明显的麻胀感。
第二节 刺激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刺激方法有5种,其中针刺法和弹拨法是最主要的两种 方法。
4、操作 取仰卧位,上肢外展45°,在上述位置进针0.5~1寸,向前后方
向拨动针体,当刺激到肌皮神经时,出现屈肘动作和前臂外侧放 射的触电感。
1、定位 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上、中1/3交界处。 2、解剖 正中神经由臂丛的内、外侧束发支合成,含有第6~8颈神经和第1
胸神经的纤维。开始于肱动脉外侧下行,至喙肱肌止点处斜跨肱 动脉之前面达其内侧,然后沿肱动脉内侧下行到肘窝,向下通过 浅指屈肌的深面,在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的沟内下降到腕部,通 过腕管分布于手肌及手指皮肤。正中神经的支配范围是,除深指 屈肌的尺半侧和尺侧腕屈肌以外的前臂所有屈肌,除拇收肌以外 的鱼际肌和第1、2蚓状肌,手掌桡侧2/3皮肤及桡侧三个半指掌 面和远节指背的皮肤,前臂尺、桡骨及手关节。
2、解剖 面神经为混合型的脑神经。运动纤维来自脑桥的面
神经核,副交感纤维来自脑桥的上涎核。味觉纤维 传入膝神经节上传至孤束核。面神经由脑桥延髓沟 的外侧发出,进入内耳门经内耳道入面面神经管, 由茎乳孔穿出后入腮腺,在腮腺前缘发出颞之、颧 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五组分支,呈扇形分布 于面部表情肌和颈阔肌。
2、解剖 尺神经是臂丛内侧束地延续,含有第7-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的纤
维。开始与肱动脉和正中神经伴行,位于股动脉内侧,然后转向 后方,在肘部通过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的沟(尺神经沟) ,沿前臂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间,尺动脉内侧下行到手。尺神 经的分布范围是尺侧屈腕肌、深指屈肌尺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 、第3、4状肌蚓、全部骨间肌、手掌尺侧1/3及尺侧一个半指掌 侧的皮肤。
1、定位 肩峰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2、解剖 桡神经是臂丛后束的延续,含有第5~8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的纤维。
沿肱骨后面的桡神经沟呈螺旋形下降,到肘部转向前方,在肱骨外上 髁之前分为深浅两支,浅支沿前壁后外侧下行到手背,分成五支指背 神经。桡神经的支配范围是臂部及前臂的伸肌群和皮肤,手背桡侧半 的皮肤和手关节。
体,当刺激到股外侧皮神经时,出现向大腿外侧放射的触 电感。
二十一 闭孔神经点
1、定位 腹股沟韧带内1/5与外4/5交界处下2寸。 2、解剖 闭孔神经由腰丛发出,含有第2~4腰神经的纤维,沿腰大肌的内侧缘
下降,沿小骨盆腔侧壁向前下行,通过闭膜管出盆腔,到大腿深面分 为前、后两支,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和大腿内侧皮肤。
3、主治 三叉神经第2支痛、面肌痉挛。 4、操作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手摸到由眶下孔形成的凹陷 后,从该凹陷处进针,针尖稍想外上方斜刺 0.3~0.5寸,左右拨动针体,当刺激到眶下神经后 ,于下眼睑和上唇之间的面部出现触电感。
1 定位 耳垂下缘至屏间切迹连线中点与颞浅动脉之间。
一 眶上神经点
1、定位 眶上缘内1/3与外2/3交界凹陷处。 2、解剖 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分为鼻睫神经、泪神经、额神
经;眶上神经是额神经的一个分支,经眶上切迹(或孔) 至额部皮肤。
3、主治 前头痛、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眶上神经痛、面肌痉挛。
4、操作 取坐位或仰卧位,在上述位置可摸得眶上神经痛,紧贴神
该疗法是通过针刺、电针等方法,直接刺激与疾 病有关的神经干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传统 针灸疗法与现代神经解剖知识相结合,形成的一 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本法是根据经络穴位与解剖结构的关系、脊髓神 经的节段性分布特点、周围神经的支配关系、神 经系统内部的间接联系等选取刺激点,以传统针 刺、电针等为刺激手段,以调节神经反射为作用 机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而实现相应的治疗作 用的疗法。
。
神经阻滞常用点:(坐骨神经出口)侧卧位,健侧在下伸直,患侧在上屈 膝屈髋,在骶管裂孔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进针。
2、解剖 坐骨神经由骶从发出,含有第4、5腰神经和第1、2骶神经的纤维。经梨状
肌下孔出盆腔,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内1/3交界处,沿股后 正中线垂直下降,多在腘窝上角附近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大支(有人 此两支的分支部位较高),坐骨神经在行程中,发出许多分支,主要支配 大腿后群肌肉及膝以下的小腿肌肉和皮肤。
纤维。通过梨状肌上孔出骨盆,支配臀中、小肌、阔阔筋 膜张肌。
3、主治 下肢瘫痪(外展障碍)。
4、操作 取俯卧位,在上述位置进针2-2.5寸,左右波动针体,当刺
激到臀上神经的纤维时,出现臀肌跳动和触电感。
1、定位 腹股沟韧带下1寸,股动脉外侧。 2、解剖 股神经由腰丛发出,含有第2~4腰神经的纤维。经
线的中点。
2、解剖 腋神经起于臂丛后束,含有第5、6颈神经的纤维。支配
小圆肌,三角肌及臂外侧皮肤。
3、主治 举臂抬肩障碍、局部麻木、疼痛、腋神经麻痹。
4、操作 取坐位或侧卧位,上肢外展45°,按上述位置进针1.5~2
寸,向上下方向拨动触针体,当刺到腋神经时,出现三角 肌跳动和向肩部放射的电感。
2、主治 上肢瘫痪、麻木、疼痛、臂丛神经痛、震颤。
3、操作 取坐位或仰卧位,患者头转向对侧,按上述位置
刺入0.3~0.5寸即可。针尖向外上方可刺到上干及 其分支,针尖向内下方可刺到下干及其分支,直 刺可刺到中干及其分支。注意进针不可过深,过 深易发生气胸,针尖刚入皮下即可。
1、定位 肱骨头后下凹陷处,相当于肩胛岗中点至三角肌止点连
3、主治 上肢瘫痪(伸肘、腕、指障碍),桡神经麻痹。
4、操作 取侧卧位,肘关节半屈曲,掌心朝下,自然放于体侧。按上述位置可
摸得桡神经,在其旁进针1寸左右,向前后方向拨动针体,当刺激到 桡神经时,出现伸腕、伸指动作和向拇、食、中指放射的触电感。
1、定位 胸大肌前下缘抵止于肱骨处,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
经旁进针0.2~0.3寸。向左右方向拨动针体,当刺激到眶上 神经痛时,出现向额部放射的触电感。
1、定位 鼻翼外下缘至外眼角连线中点或眶下缘中点下方
约1cm处。 2、解剖 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起自三叉神经节,
经圆孔入翼腭窝。其主干向下延续为眶下神经, 分布于下睑和上唇之间的皮肤。
3、主治 大腿内收肌群瘫痪和大腿内侧皮肤疼痛、麻木。
4、操作 取仰卧位,两腿外展,在上述位置进针1~1.5寸,向左右方向拨动针
体,当刺激到闭孔神经时,出现大腿内侧肌肉跳动和向大腿内侧放射 的触电感。
二十二 胸神经根点
1、定位 各胸椎棘突之间旁开1寸。 2、解剖 胸神经共12对。胸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后两支,后
3、主治 下肢瘫痪、麻木、震颤、疼痛、坐骨神经痛、
4、操作 取仰卧位,在上述位置进针2.5-3寸,左右方向拨动针体,当刺激到坐骨神
经时,出现大腿后侧和小腿肌肉跳动及向足放射的触电感。
1、定位 坐骨神经点上3寸。 2、解剖 臀上神经由骶从发出,含有第4、5腰神经和第1骶神经的
2、解剖 肌皮神经起于臂丛神经的外侧束,含有第5~7颈神经的纤维。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