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经济学旨在研究资源的配置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然而,市场失灵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导致社会效率降低。
为了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采取干预措施。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市场失灵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并探讨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方法。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通常是由于特定情况下市场假设不成立或者存在一定限制,导致资源分配不够理想。
以下是常见的市场失灵原因:1.不完全竞争:当市场上存在垄断、寡头垄断或者垄断竞争时,市场无法实现有效资源配置,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的竞争市场模型失效。
2.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经济交易对非参与者产生的影响。
正面外部性指某交易对第三方产生积极影响,而负面外部性指某交易对第三方产生消极影响。
当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性影响时,资源配置也会失灵。
3.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分配,导致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
4.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和共享上存在差异,一方无法获得相对完整的信息,导致市场无法高效运作。
5.市场外势力:市场外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对市场运作产生干扰,造成市场失灵。
二、市场失灵的经济学原理市场失灵的背后存在一些经济学原理,这些原理反映了资源配置的问题以及干预的理论基础。
1.效率与公平权衡:市场是一种效率性很高的资源配置机制,但忽视了公平性的考量。
市场失灵意味着过度强调了效率而忽视了公平,因此政府干预的目的之一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取得平衡。
2.利他行为:市场机制难以激励个体从事利他行为,而利他行为是社会发展所必须。
政府可以通过干预,鼓励个体从事利他行为,以提高整体社会福利。
3.公共物品和外部性:市场机制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和解决外部性问题,需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4.稳定经济增长:市场经济容易出现周期性的波动,导致经济不稳定。
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来调控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在经济学中,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中无法实现有效性和公平性的情况。
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往往需要采取干预措施,以修复市场的缺陷并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并分析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干预方式。
市场失灵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信息不对称。
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供求关系,而供求关系的建立基于买卖双方对商品信息的了解。
然而,现实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一方在交易中拥有更多或更准确的信息,而另一方则知之甚少。
这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从而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另一个原因是外部性。
外部性指的是市场交易对于非交易双方产生的影响。
正的外部性如环境保护、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负的外部性如污染、噪音等对周围居民的不利影响。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无法考虑到所有相关方的利益,导致资源配置不够有效。
此外,市场垄断也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
市场垄断发生在市场上存在唯一供应商或购买者的情况下。
垄断者可以通过操纵市场力量来限制竞争、提高价格,并对消费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施加不公平的影响。
面对市场失灵,政府在一定情况下需要进行干预。
政府的干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其中之一是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以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
比如,反垄断法的实施可以防止市场垄断现象的发生,确保市场多样化和公平竞争。
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等财政手段来干预市场。
税收可以用于调节市场上的不平等现象,如富人税的实施可以减少贫富差距。
补贴则可以用于支持特定行业或地区的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控市场,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
在极端情况下,政府可能需要直接介入市场,进行市场的规范和管理。
例如,对于重要的公共资源,如水、能源等,政府可以实施国有化,以确保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政府干预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政府的决策往往受到政治和利益的影响,可能存在不公平和腐败现象。
第9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五节 不完全信息
一、信息的不完全性与风险
完全信息假定: 在一个市场上,所有的新信息都能迅
速地被市场中的参与者所知晓,并能够立 即融入到市场价格之中。 信息不完全的现实。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Dissymmetry] ——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 了解程度不同。
二、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
寻租费用也是一种净福利损失。 所以垄断造成的净福利损失要大于三角
形abc。
三、管制与放松管制
“管制,尤其在美国,指的是政府为控制企 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政府公开宣布这些行动是要努力制止不充分重视 ‘社会利益’的私人决策。 ”
“值得注意的是,到1975年,联邦管制机构 控制了约占国民生产总值24%的行业的企业重要 产品、价格或生产过程决策。”
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 ——只能由一个人消费的物品或劳务。 具有竞争性[Rivalry]和排他性[Excludability]。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由每一个人消费并不能排除其他任何一个人
消费的物品或劳务。 具有非竞争性[Nonrivalry]和非排他性
可以通过界定产权来消除外部性影响。政府干预解决外
部性问题实际上仍可能是必要的,但这一必要性建立在
对产权解决方案交易成本过大这一假定基础之上的。也
就是说,产权分析把外部性的行政干预方案由一般命题
变成了一个特殊命题。”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经济学原理》 第11讲《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产权》
“科斯定理的中心含义是:如果产权得到
明确界定,如果协商或谈判等活动发生的交易成
本为零或很小,那么在有外部性效应的市场上,
第9 章 市场失灵
垄断与反垄断
• • • 垄断有两种表现情形:自然垄断和市场垄断。 (一)自然垄断及其原因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是指一个行业由一家厂商来经营将达 自然垄断 到最高效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垄断。自然垄断之所以能产生,原因在 于:一是规模经济,这种情况以公用事业部门里面最为常见,比如水、 电、管道煤气的提供等。通常来讲,在一个城市里,由一家自来水厂 提供自来水,成本将比多家水厂提供自来水要低。因此,这些产品的 性质决定了由一家厂商来组织生产和供应是最经济的;二是范围经济。 例如,一家同时生产客车、卡车的厂商拥有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会使 得它在生产卡车和客车方面将会具有某种优势。如果这家厂商增加客 车和卡车品种的生产,将比另外建立新工厂单独生产客车和卡车节约 成本。 • (二)市场垄断及其原因 • 市场垄断 市场垄断(market monopoly)是指由于某一家或几家厂商控制了市 场的供给或需求而产生的垄断。市场垄断的产生也由两个原因,一是 产品差别,二是政府限制
公地悲剧与公共资源保护
• 1968年,美国学者哈定(Garrit Hadin)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Tragedy of Commons》[1]中提出了“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的概念。实质上 公地悲剧 就是公共资源的悲剧。在文章中,他举了一个牧民与草地的例子。当 草地向牧民完全开放时,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 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购养成本,是有利润的。尽管因为平均草量下降, 增加一头牛可能使整个草地的牛的单位收益会下降。但对于单个牧民 来说,他增加一头牛是有利的。可是如果所有的牧民都看到这一点, 都增加一头牛,那么草地将被过度放牧,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需要,导 致所有牧民的牛都饿死。 • 公地悲剧的产生和公共资源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分不开的。 公地在此处可以看成是一种准公共品(对此的阐述在本章第三节有详 细论述),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不具备排他性。消费上的竞争性说明 每个在公地上消费的人的活动都有负的外部性,放到文中所讲的例子, 即是每个家庭的牛在公有地上吃草时都会降低其他家庭可以得到的草 地的质量,只考虑自己利益的家庭在放牧时不可能考虑这种负外部性, 而消费的非排他性又无法抑制每个消费者的这种负外部性,结果,公 地上放牧的牛数量必然迅速超过公地的承受力,从而公地悲剧必然产 生。
金融市场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金融市场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失灵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导致经济效率低下。
政府干预则意味着政府出台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的市场失灵原因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一、金融市场的市场失灵原因1. 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中,买卖双方对于资产价值或者市场预期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
一方面,卖方往往掌握着更多有利于它们的信息,这使得买方很难做出准确的决策。
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于市场信息输入与分析的不完备,也无法充分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
因此,信息不对称成为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主要原因。
2. 外部性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会对除交易双方外的其他个体或者社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外部性。
外部性直接导致了市场交易价格与社会成本或者收益之间的不一致。
例如,一家工厂的生产活动可能会对周边的环境带来污染,但这部分成本并没有纳入到交易价格中,从而导致市场无法正常运行。
3. 市场势力不对称金融市场中,大型金融机构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信息,因此能够操纵市场价格。
这种市场势力不对称会导致少数大型机构能够通过操纵市场价格来获取利益,而其他小型投资者则难以参与到市场中。
这种情况下,市场无法实现公平竞争,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1. 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打击信息造假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的问题。
例如,政府可以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政府还可以依法打击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从而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2.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往往会导致经济的波动和崩溃。
政府通过干预金融市场,可以稳定市场预期,防止市场过热或者过冷,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例如,在金融危机爆发时,政府可以通过出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市场情绪,避免金融体系的崩溃。
3. 保障公共利益金融市场的失灵往往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第9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
•
二手汽车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 择。 • 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道德风险可定义为:从事经济活动的 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 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存在于下列情况: 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或者限制的合 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全部 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受他们的 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 的所有好处。”
• •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经济学原理》 第11讲《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产权》
产权[Property Rights]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 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属于个人 的产权即为私有产权,它可以转让——以换取对 其他物品同样的权利。私有产权的有效性取决于 对其强制实现的可能性及为之付出的代价,这种 强制有赖于政府的力量、日常社会行动以及通行 的伦理和道德规范。” • “根据私有产权,任何双方同意的契约条款 都是允许的,它们并不是都必须得到政府强制力 的支持。当契约条款是属法律所禁止的,则私有 产权就要遭到否定。 ”
§Ã Ð Ó 0 21.7 6.7 3.3 1.7
教材P474 表19-1 图19-1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3 6 9 12 15 W£ Ç Ô £ ¨§ª ©
三、风险成本的衡量
例: • 方案一: 收益5000元,效用80,概率1。 预期效用=80 • 方案二:①收益9000元,效用95,概率0.5; ②收益3000元,效用65,概率0.5。 预期效用=(95×0.5)+(65×0.5)=80 无风险收益=5000元 有风险收益=(9000元×0.5)+(3000元×0.5)=6000元 风险成本=6000元-5000元=1000元
中级微观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中级微观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一个自由竞争的经济体系,通过买卖双方之间的自愿交易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并不完美,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这时政府的干预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首先,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导致资源浪费或者分配不公。
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第一,信息不对称。
市场经济中,卖方和买方之间存在信息的非对称,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另一方则处于劣势地位。
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交易,从而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二,外部性。
外部性指某个经济决策对无关方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由于市场无法考虑到外部性的影响,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偏差。
第三,公共物品的提供。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一人的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使用,无法排斥其他人的使用。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市场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从而造成市场失灵。
第四,市场垄断。
市场垄断会使得企业具有市场控制权,它们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和限制产量来追求自己的利益,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面对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的干预势在必行。
政府的干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第一,政府可以制定法律法规来约束市场行为,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例如,加强对企业宣传广告的监管,防止虚假广告的欺骗行为。
第二,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纠正外部性的影响,从而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例如,对于环境污染的企业征收污染税,以内部化外部性的影响。
第三,政府可以通过公共支出来提供公共物品,从而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第四,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手段来保护市场的竞争环境,防止市场垄断行为的出现。
例如,制定反垄断法律,对市场垄断企业进行监管和约束。
然而,政府的干预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政府的行为也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官员可能会滥用职权。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主流的经济体制,它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供求关系的自由调节来实现资源配置。
然而,市场并非完美无缺,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政府干预来修正。
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非交易双方产生的影响。
正外部性指的是交易对于第三方产生积极影响,如教育、环境保护等;负外部性指的是交易对于第三方产生消极影响,如污染、噪音等。
由于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不够有效。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即一个人的使用不会排斥其他人的使用,并且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提供。
由于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供给,需要政府提供和干预。
3. 市场势力市场势力包括垄断和寡头垄断。
垄断市场存在售价高、产量低、创新不足等问题,而寡头垄断市场则可能导致价格协议、限制竞争等不正当行为。
这些市场势力的存在使得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4. 不完全信息市场交易双方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另一方相对缺乏信息。
这种不完全信息会导致市场交易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从而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
政府干预的方式政府干预是为了修正市场失灵,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干预:1. 税收与补贴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来纠正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
对于负外部性,政府可以征收污染税或者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以内部化污染成本;对于正外部性,政府可以提供补贴或者设立奖励机制来鼓励相关活动。
2. 监管与法律政府可以通过监管和法律手段来限制市场势力的滥用。
对于垄断市场,政府可以实施反垄断法律,打击垄断行为;对于寡头垄断市场,政府可以加强监管,防止价格协议和限制竞争的行为。
3. 信息公开与透明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公开和透明来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
政府可以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企业公开相关信息,提高市场交易的透明度;政府还可以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的信息获取能力。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经济学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是重要的研究领域,旨在探讨市场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实现有效资源配置的原因以及政府如何通过干预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并探讨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经济效益下降或者资源浪费。
市场失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垄断、寡头垄断等情况,导致市场缺乏竞争,价格被操纵,资源配置不够有效。
2. 外部性:市场上的某些行为会对除交易双方之外的其他个体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形成正外部性或负外部性。
市场无法自行纠正外部性,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干预来调整资源配置。
3.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环境保护等。
市场无法主导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只有政府能够提供和监管。
4. 信息不对称:市场上存在卖方和买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市场交易中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使资源配置失衡。
二、政府干预的作用面对市场失灵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修复和优化资源分配。
政府的干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价格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价格上限或价格下限来调节市场价格。
当市场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时,政府可以通过限制价格的上涨来保护消费者权益;当市场存在价格过低导致资源浪费时,政府可以通过设定价格下限来稳定市场。
2. 补贴和税收:政府可以通过向特定行业或个体提供补贴以鼓励其发展或通过对某些行业或活动征收税收来限制其发展。
补贴和税收的运用可以对市场进行引导,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3. 市场准入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市场准入门槛或许可证制度来限制某些行业的进入。
这一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市场垄断,保护公共利益。
4. 法律和监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和监管措施来规范市场行为。
例如,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等。
这种干预可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公共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公共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现象的学科,旨在寻找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本文将从市场失灵的概念入手,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并介绍政府在市场失灵时的干预手段。
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无法实现有效资源配置和公正分配,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降低的现象。
市场失灵通常分为四种形式:1.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垄断、寡头垄断等不完全竞争状况,导致价格高于竞争均衡水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2.外部性:市场交易产生的成本或收益影响到非市场参与者,如环境污染等,造成资源配置失衡。
3.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不排他性特征,市场无法提供充足供给,需要政府提供。
4.信息不对称:供求双方在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交易,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结构、外部不确定性和行为限制等。
市场失灵常见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配置扭曲:市场失灵使得资源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配置,可能造成过度生产或过度投资。
2.收入分配不均:市场失灵导致资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加剧社会阶层的分化。
3.失业率上升:市场失灵可能导致供求失衡,进而引发失业率上升的问题。
4.社会不稳定:市场失灵使得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公平感加剧,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三、政府干预市场失灵的手段政府在市场失灵时可以采取多种干预手段,以修复资源配置和提高社会福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政府干预措施:1.价格管制:政府可以通过定价机制对市场价格进行干预,以避免市场价格过高或过低。
2.税收和补贴:政府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引导市场行为,纠正市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3.监管和法律规范:政府通过监管机构和法律规范,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透明和有序进行。
4.提供公共服务: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教育、医疗等服务,填补市场无法满足的需求。
5.经济刺激政策:政府在经济危机或停滞时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等方式,刺激市场需求和投资。
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各种偏差和缺陷,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市场失灵可以表现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等问题。
针对市场失灵,政府可以进行干预以弥补市场的缺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
一、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一个主要原因。
信息不对称存在于买卖双方中,一方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导致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
例如,医疗市场中,患者往往对医疗技术和费用了解不足,而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掌握着更多的信息,这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交易成本增加、质量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等,从而影响市场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监管机构、加强信息披露和规范市场行为等方式来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效率。
二、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另一个原因。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能通过市场价格来体现。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教育和环境改善。
负外部性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消极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价格无法准确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从而导致市场效率低下。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征收污染税、提供公共设施等方式来纠正外部性问题,提高市场效率。
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也是市场失灵的一个主要原因。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且无法把某个人排除在外。
正因为这种特点,私人企业往往缺乏提供公共物品的动力,导致市场上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例如,公共交通和道路建设,由于无法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私人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往往不足。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物品、补贴或扶持私人企业进行公共物品的提供等方式来解决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
然而,政府干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政府的干预可能引入新的偏差和不足,导致新的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核心原则是供求关系的自由调节,但在现实中,市场并非总能有效运行。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是指在自由市场体系中,供需关系无法达到理想均衡状态,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效和经济效率下降。
市场失灵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竞争等。
为了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干预(government intervention)成为一种常见手段,通过政府的行为来引导市场的运行,提高经济效益。
一、市场失灵的类型及表现市场失灵的类型有多种,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竞争等。
1. 外部性(externality)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受到交易影响而无偿享受或遭受到损害的情况。
外部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正面外部性可能是环保措施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负面外部性可能是工业生产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性的影响,市场价格无法真实反映商品或服务的社会成本或价值,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当。
2.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即一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权,并且无法排斥非付费使用。
由于缺乏市场竞争,私人企业很少会投资生产公共物品,导致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从而使得公共物品供应不足,影响社会福利。
3.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导致一方的信息优势导致交易不公平。
例如,买方难以准确了解商品的质量或卖方对商品的真实情况进行隐瞒。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无法产生有效的结果,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
4. 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不完全竞争是市场中存在的市场力量不平衡现象。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存在一定的市场控制权,能够操纵价格和市场行为,进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教案: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引言】市场经济是代表着现代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但市场也会出现各种失灵的情况。
本节课将介绍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并探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干预措施。
【1. 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常见的市场失灵原因有:【1.1 外部性】市场无法反映外部成本或收益,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
例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市场价格无法完全体现这个成本,从而出现资源浪费。
【1.2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垄断、寡头或寡占等情况,价格被操纵,市场无法有效竞争。
这将导致生产者获取过高的利润,消费者面临较高的价格,资源配置失去效率。
【1.3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市场无法提供充足的供给。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不可排除性,无法进行有偿交易,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供给。
【2. 市场失灵的表现】市场失灵通常表现为资源配置的无效性和社会福利的下降。
【2.1 资源浪费】市场失灵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资源可能会被用于低效的生产方式,或者用于生产对社会没有实际价值的产品。
这种资源浪费将导致社会福利的减少。
【2.2 社会不公平】市场失灵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寡头垄断和价格操纵等市场失灵现象使得寡头获得高额利润,而普通消费者面临高昂的价格,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均衡。
【3. 政府干预的方式】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社会福利。
【3.1 准入限制】政府可以通过准入限制的方式来防止和限制市场垄断和寡头行为。
例如,对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进行监管和准入限制,防止市场竞争的受到压制。
【3.2 定价管制】政府可以通过定价管制来避免市场价格被操纵。
通过规定最高限价或最低限价等方式来保证市场价格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并避免价格过高或过低。
【3.3 税收和补贴】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的方式来引导市场行为。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一个高效的经济体系,通过供求关系的自由调节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市场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可以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类型,并分析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与方式。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1. 信息不对称当买方和卖方在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时,市场将无法发挥其有效调节资源的作用。
买方无法准确了解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卖方则有动机隐瞒产品的缺陷等信息。
这使得买方可能得到次品产品,或者没有购买到真正满足需求的产品。
2.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非买卖双方的第三方造成的影响。
正的外部性包括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负的外部性则包括污染、噪音等。
由于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性的成本或收益,该成本或收益未能被正确反映在价格中,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偏差。
3. 市场势力不对称市场势力不对称指市场中某些企业或个体相对于其他市场参与者具有较高的市场势力,从而扭曲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垄断、寡头垄断等市场结构都可能导致市场势力不对称,加剧了市场失灵。
二、市场失灵的类型1. 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公共物品是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如国防、公共卫生等。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数量,对于市场供给的不足,政府需要进行干预,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众需求。
2. 外部性问题外部性问题是市场失灵的典型表现,如污染、交通拥堵等。
市场在考虑利润最大化时,往往忽视了外部性的影响。
政府需要通过立法、税收等手段来纠正这些外部性问题,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不完全竞争也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
垄断、寡头垄断等市场结构下,企业可以通过操纵价格和减少产量来牟取暴利。
政府需要通过反垄断法律和监管机构等手段来维护市场的竞争性,保护消费者权益。
三、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与方式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干预成为确保公共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市场并非完美,会存在一些失灵的情况,这时政府干预成为必要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1.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的运作依赖于信息的流通和信息的准确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供给方和需求方可能对市场上的信息掌握不对等。
供给方可能夸大产品的好处或隐藏产品的缺陷,而需求方则可能无法获取到真实的信息,导致市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不相关的第三方造成的影响。
有些外部性是正向的,如环境保护行为可以使整个社会受益;而有些外部性是负向的,如工厂排放污染物会对周边居民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产生偏差,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3.公共物品过少公共物品是指一种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公园和道路等。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点,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政府在此时需要通过干预来提供和支持公共物品的供应。
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1.修正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监管来修正市场失灵,确保市场运行的公平、透明和高效。
例如,政府可以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等,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并阻止垄断行为的发生。
2.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应承担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责任。
例如,政府需要建设基础设施、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等,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并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纠正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法规、税收政策等手段来纠正外部性问题。
例如,对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征收高额罚款,以刺激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4.提高收入分配公平性市场经济可能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政府应当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例如,对高收入者征收较高的税率,同时增加对低收入者的福利支出,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摘要:市场经济是一种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然而,市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市场失灵现象。
本文将重点讨论市场失灵的原因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在实践中,政府需要通过监管和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保障经济的稳定和公平发展。
引言: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市场交易为基础的经济组织形式。
市场通过供求关系调节资源配置,形成价格机制,并激发企业竞争与创新,从而实现经济繁荣。
然而,市场并非完美,存在各种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的失衡。
政府干预作为一种补充措施,可以修正市场失灵现象,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市场失灵的原因1.1 外部性外部性是一种市场交易中产生的经济效应对非交易各方产生的影响。
正面外部性指的是某一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其他市场参与者有积极影响,负面外部性则表示该行为对其他市场参与者有负面影响。
外部性导致市场无法有效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从而失去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1.2 公共品公共品是指任何市场参与者都可以享受,无法排除他人使用,且一人使用不会减少他人使用量的商品或服务。
由于公共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市场无法准确衡量其价值,从而导致供给不足或质量下降。
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下,存在垄断、寡头垄断等形式的不完全竞争。
这些市场结构下,企业具备市场力量,可以操纵价格、限制生产和创新,从而削弱市场竞争,导致资源的低效配置。
2.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2.1 促进公平与社会正义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可能会出现偏差,导致贫富差距加大、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政府干预可以通过税收调节、福利政策制定等手段,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社会正义。
2.2 确保市场的竞争性政府干预可以通过反垄断政策和管制措施来保护市场的竞争性。
通过监管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防止垄断企业滥用市场力量,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2.3 矫正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是矫正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
第9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3
2 、分类 标准一:根据外部效应的好坏分
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不利的外部 经济效果。
外部经济(正外部性):有利的外部经年初,由于淀 中水体受到污染、水质严重恶化,相继发 生死鱼事件
渔民望着死去的鱼不知如何是好
2007年白洋淀治理以后
―水质比去年好多啦。人们又开始养鱼,放鸭 子。‘五一’期间仅俺们民俗村就接待游客 500多人,比去年增长了一倍。水好我们就好 发财啊!”望着波光浩淼的白洋淀,河北省 保定市安新县东田庄的田老水喜 上眉梢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巨著《国
富论》中,一再强调管理最少的政府
是最好的政府。他认为除了少数几件
事情以外(例如国防、司法、教育),
其他事情应该尽量交给市场,让看不 见的手——价格机制去解决问题,这 也就是有名的“自由放任主义”。
第九
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第1节 第2节 第4节
外部效应与政府政策 公共产品与政府 不对称信息
150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样最节省。
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
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在上述例子中,只要产权 归工厂或居民是明确的,则他们中任何一方都会想出 用150元安装一个除尘器来消除污染,即解决外部影 响问题。
4.合并
松花江流域的污染,好多的污染企业,罚款 比较少,如几十万,但是企业采用处理污染 的设备企业要花上千万元的资金.企业当然 愿意交罚款不愿意引进设备处理污染.如果 针对污染的罚款>企业采用处理污染的设备所 花资金,那么企业就应该选择后者.另外针对消 费的外部不经济也应采取一定的对策.
3、明确产权-科斯定理
电气化的火车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理论基础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实现最优化的经济效益。
然而,现实中市场并非总能完美运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产生理想的结果,导致经济效率下降、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
面对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成为一种常见的解决手段。
本文将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及政府的干预策略,以期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可以归结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和自然垄断四个方面。
首先,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以信息的完全公开和共享为前提,但现实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屡见不鲜。
卖方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买方难以获取到准确的信息。
这使得买卖双方在交易中无法形成对等的地位,从而导致资源无法高效配置。
其次,外部性也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
外部性指市场交易造成的影响为非市场交易参与者带来利益或损失。
例如,工厂排放废气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会对其他人产生溢出效应。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无法准确反映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价值,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公共物品也会引发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使用,并且无法排斥他人的使用。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市场无法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因为无法为使用公共物品的个体收费,导致市场供给不足,需政府进行干预。
最后,自然垄断也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
自然垄断指的是某些产业需要大规模投资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并且在同一领域内只能存在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
由于自然垄断企业的市场力量过于强大,它们可能通过垄断定价和限制竞争来获取超额利润,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和效率的下降。
二、政府干预的策略政府在面对市场失灵时,采取了多种干预措施来恢复市场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政府干预策略。
首先是信息公开和监管。
政府可以通过强制企业公开相关信息,并建立监管机构来保障市场信息的公正和透明。
此举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参与者的交易信任度。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是一个充满自由竞争和供需平衡的机制,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市场可能出现失灵的现象,这意味着市场无法实现最优资源分配并产生不利于社会福利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政府干预成为调节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政府在市场失灵时的有效干预措施。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1.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所产生的成本或收益影响了那些并未参与交易的第三方。
正面的外部性可以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而负面的外部性则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
市场无法有效考虑外部性,从而导致资源分配的偏差。
2. 市场垄断市场垄断是指某个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供应商,它们通过掌握市场份额来操纵市场价格或限制市场竞争。
在垄断的市场中,供需关系被扭曲,在价格上被抬高,消费者福利受到损害。
3. 不完全信息市场交易依赖于信息的流通和理解。
当买方和卖方无法获取并理解所需的交易信息时,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分配。
缺乏信息可能导致市场中存在欺诈行为,使交易发生失误或者价格被高估。
4.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对任何个人都是无法排除使用的,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享用的物品。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不可排它性,市场机制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从而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和不平等分配。
二、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干预1. 修正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征收污染税或提供激励措施来修正负面外部性,引导企业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补贴或其他激励措施来鼓励正面外部性的产生,例如提供奖励给开展环保项目的企业。
2. 打击市场垄断政府可以通过监管机构来监督市场垄断行为,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
此外,政府还可以实施反垄断法规,打击市场垄断现象,并鼓励新的参与者进入市场,提高市场的竞争性。
3. 提供信息和教育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教育来解决不完全信息的问题。
政府可以设立机构或网站,向公众传递市场信息,并提供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外部性 1、含义:是指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对其他 人所造成的无法通过价格体系反映的影响。当 市场交易对交易双方以外的第三者产生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又不能反映市场价格时,就会出 现外部性。外部性是一方对另一方的非市场影 响。 2、外部性分类 (1)生产正外部性:当某个厂商的生产经 营活动对其他厂商或别人产生有利的影响,既 带来收益时,生产的正外部性产生。
5、政府干预的成本与收益 政府干预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其资金来源 主要是靠税收,税收会干扰私人经济部门的选 择还会带来额外的效率损失,即税收的额外负 担。只有在市场失灵导致的效率损失大于这些 税收成本的情况下才需要政府干预。因此,现 代社会经济不可能是一个极端自由的无政府状 态,也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由政府极端管制的经 济。社会只有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之间选择 其弊小者作为平衡点。 6、政府实行干预的法令、规章等具有盲 目性
(2)实行“内部化”政策
政府的管制还包括把施加和接受外部 成本或外部利益的企业合并。
例如,一家化工厂给附近一家小餐馆造成 了污染,那么由政府出面协调,以合适的价格 把餐馆卖给这家化工厂,这样外部性被“内部 化”了,合并后的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会考 虑化工厂对餐馆污染的成本。
(3)明确产权
(2)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措施 道德风险的防范主要可通过设计适当的激励或约 束机制使双方的利益一致,以避免交易一方利用多于 另一方的信息,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使自己获益的行为。 例如,就车祸保险来说,保险公司为了减少私人 信息,采用的一个办法是建立事故记录,即人们把自 己的事故记录交给保险公司,如果一个司机能够向保 险公司证明自己很少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允许有良好 驾驶纪录的人按较低的价格购买保险。另一种办法是 规定免赔额,即保险公司设计出让投保人也承担一部 分风险的机制,在索赔中,投保人也必须支付部分赔 偿金额,从而使投保人始终有一种激励去采取防范行 动。
3、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1)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发生道德危 险。道德危险就是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 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 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 (2)信息不对称之下会产生逆向选择。逆 向选择指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 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这种逆向选择不 利于卖方,也会不利于整个市场的交易活动。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新闻热线85608110消息 (记 者 陈欣) 近几日,子房美景花园小区的一些业主来电反 映,在小区的D3楼及F1、F2楼,一些业户把公共绿地改 成了自家的菜园子,养鸡种菜,有的还违规搭建车棚。
2、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1)税收与补贴
政府通过对那些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征税和补贴 的活动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政府对有负外部性活动的企业征税时,其征税 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他人造成的损失额,这就把负 外部性内在化了,即把负外部性引起的外部成本转 给引起负外部性的企业,这样,外部成本就成为企 业私人成本的一部分,使私人成本增加到与社会成 本相等。企业如果不想缴纳这种税就要自己治理负 外部性。如果企业不治理,就由政府用这笔税来治 理负外部性。
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如:国防、外交
(2)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不完全排他性
和竞争性的产品。
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
一类是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
2、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品的典型案例
(1)公地悲剧 the tragedy of commons : 对具有公共品特征的自然资源,如公共鱼塘和草地、 飞机航线、电波频率等,资源可能被滥用。 (2)公海捕鱼 假设一大湖,内有鱼虾无数,每个钓鱼者的钓鱼边 际成本为零。在“自利”假设下,钓鱼者自由进入,每 个人竞相捕鱼,最终导致“鱼虾”资源的滥用。 (3)过渡放牧 一块公共草地,虽然每个人放羊不影响其他人放羊。 然而一旦放羊数大于草地容纳的头数,结局只能是,公 共草地被滥用,最终导致大家都放不成羊。
在美国,假设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 司想合并,一定会受到联邦政府的严格审查。 如果政府认为这两家大汽车公司的合并会削弱 美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性时,则会阻止这两家公 司的合并。此外,政府还可依据反垄断法分解 大型公司,只要政府有足够的证据认为其存在 影响了竞争。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94年美国电话电报公 司(AT&T)被强行分解为八个较小的公司。最 后,反垄断法禁止公司以降低市场竞争性的方 式协调行动。例如,少数大企业为避免竞争就 产量和价格达成协议,组成联合行动的垄断组 织;或者某些企业串通制定本行业产品的固定 价格等等。
(2)消费正外部性:当某个消费者的行为 给其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3)生产负外部性:当某个厂商的生产经 营活动对其他厂商或别人产生不利影响,既带 来损失时,会产生生产负外部性。
(4)消费负外部性:当某个消费者的行为 对他人产生不利的影响,即给他人造成损失时, 产生消费负外部性。
(2)公共管制 比如自来水和电力公司中,这种解决方式是常见 的。政府不允许它们任意收取高价格,而是对它们的 定价进行限制。 尽管在许多场合政府扮演着反垄断的脚色,但并 非总是如此。专利制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许多国 家的专利法允许专利持有者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获 得垄断地位,作为对公开其发明内容的一种交换。 支持专利制度的主要理由有三个方面: 第一,专利是对发明的重要激励; 第二,专利可以刺激企业的投资,因为专利制度 提高了竞争对手的模仿成本; 第三,专利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因为申请专利就 必须公开发明的主要内容;
三、导致政府干预失效的因素 1、政府的偏好 2、官员的素质 3、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
4、信息不对称 一般来说,相对于企业而言,政府的特殊 地位使它具有信息优势。但是,现实生活是相 当复杂而难以预料的,政府也很难做到掌握充 分信息,政府“犯错”的情况并不少见,一再 修改自己的决策甚至否定过去的做法也是常事。
第四,负外部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存
在。
二、政府干预的方式
1、公共物品导致的市场失灵 尽管搭便车问题使私人企业不愿提供公共物品, 但政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政府确信公共物品给 社会带来的好处大于其成本,政府就可以提供公共物 品,并用税收为它支付,从而可以帮助社会达到有效 率的结果。 在解决公共物品难题的问题上,政府的作用不仅 仅是在私人市场不能生产有效率的数量时提供公共物 品。政府还应该考虑提供哪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多 少。有效率地提供公共物品是很困难的。通常政府对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的物
品。
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一些人“不付费便可 消费”,或者排他成本过高。 非竞争性:不需增加成本,即可增加对 它的消费。增加消费者,并不影响他人。 根据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和竞争 性的不同程度,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 准公共物品
(1)纯公共物品:是指同时具有非排他性
三、垄断
垄断是对市场的控制。如果是生产者垄断,即一 般所说的垄断,或卖方垄断。如果是购买者垄断, 就称为买方垄断。
垄断还会造成寻租。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 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它包括 “旨在通过引入政府干预或者终止它的干预而 获利的活动”。寻租的根源是政府,它的主要 特征是不经过相应的生产劳动而将社会公众财 富转移到一部人手中。寻租从根本上是与劳动 和公平原则相违背的,也是对公共资源的侵害 和浪费。
4、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
(1)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措施 一些公司为了在市场中树立良好形象,实行了不 满意就退货的销售政策。 例如在某些大型商场规定,购买后一星期内可以 无条件退货(只要物品没有受损)。有些消费者利用 这一退货政策,免费使用商场的商品。 据报道,北京市与哈尔滨市有一些时髦女郎,经 常在一些大型商场购买高级服装,在使用2~3天后, 又退回商场,令这些商场叫苦不迭。 例如,由政府为老年人制定医疗照顾方案,或者 向65岁的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健康保险,这就消除 了健康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在保险市场,为 了防止低风险者不愿投保问题,政府对汽车保险、医 疗保险等险种规定强制保险。
寻租,即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人类对经济利益的 追求可以分两类:一类是通过生产性活动增进自己的 福利。如企业等经济组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合法 的对利润的追求。另一类是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 对利益的寻求。如有的政府部门通过设置一些收费项 目,来为本部门谋求好处。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 为个人捞取好处,有的企业出贿赂官员为本企业得到 项目、特许权或其它稀缺的经济资源。后者被称为寻 租。是一些即得利益者对即得利益的维护和对即得利 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寻租往往使政府的决策或运 做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 有的合法不合理的。往往成为腐败和社会不公和社会 动乱之源。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学习目标 1. 理解市场失灵的含义与原因 2. 熟悉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的 含义 3. 理解政府干预的理由及方式 4. 了解导致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
第一节 市场失灵 一、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1、产品的划分 私人物品:既具有排他性,也具有竞争性 的物品。 排他性:不付费,就会被排除在消费之外。 竞争性:一旦某人消费了某个物品,其他 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
假定处在河流上游的造纸厂污染河水,下 游的居民受到损害,存在负外部性。解决这个 问题有两种方法: 一是由造纸厂购买净化设备对废水进行净 化处理,其费用为10万元; 二是由居民们购买设备对污染的河水进行 过滤,费用为15万元。 显然,第一种解决方法费用较低,是有效 率的解决方案。下面我们来看在不同的产权安 排下,双方如何通过自由交易形成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