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评价
低、中煤阶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体系
低、中煤阶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体系孙美蓉(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晋城分公司, 山西 晋城 048000)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上升,我国的煤层气开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国有着丰富的低、中煤阶煤层气资源,这为其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而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地质选区乃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
为了有效做好地质选区工作,要深入分析影响低、中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的各项因素,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然后建立科学的地质选区评价体系。
本文主要研究了低、中煤阶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低、中煤阶;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体系我国有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其中低、中煤阶煤层气资源占有很大比例。
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的低煤阶煤层气约占煤层气总量的39%,中煤阶煤层气约占煤层气总量的40%,两者都比高煤阶煤层气的所占比例要高,两者相加更是远超过高煤阶煤层气总量。
但是,目前我国对于高煤阶煤层气的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沁水盆地等煤层气开发基地就是其主要成果。
但是对于低、中煤阶煤层气,尤其是低煤阶煤层气的开发,仍未取得进展性突破。
这其中一项主要原因就是低、中煤阶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1 低、中煤阶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方法(1)评价指标 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地质选区乃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对于不同煤阶煤层气的勘探开发而言,地质选区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地质选区评价指标。
一般情况下,对于低、中煤阶煤层气,尤其是低煤阶煤层气的初期勘探而言,应当要着重考虑到以下几项因素:煤层的生气潜力、煤层的储集性能、煤层的保存条件、煤层的厚度、煤层的含气量、煤层的稳定性、煤相以及顶板厚度、岩性、构造类型等等。
而在煤层气的实际开发阶段,除要考虑上述因素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宏观煤岩类型、顶板保存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临储比等。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煤田沉积相的特征及分析探讨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煤田沉积相的特征及分析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含有两套含煤岩系,分别为石炭一二叠纪和侏罗纪,煤层发育,有着较大的厚度。
本文主要就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和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如何科学利用进行了探讨。
标签: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煤田储层特征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勘探程度也相应不断提高,鄂尔多斯盆地是在演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中生代大型内陆拗陷。
其演化过程可分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4个阶段,旱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为重要的聚煤期。
聚煤区围绕盆地沉降中心呈环带状展布,煤层层数、厚度及横向变化规律在盆地不同部位表现出不同特点。
构造转折期与有利于植物大量繁殖的古气候的有机匹配是控制煤层形成的主要因素。
所以,鄂尔多斯盆地也慢慢成为科学研究重点地区,对于构造活动比较微弱的鄂尔多斯盆地来说,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沉积演化特征的研究,有利于搞清储存空间的展布规律和聚煤区丰富的地段。
鄂尔多斯盆地经过了这么些个阶段的作用,如今盆地呈一个矩形形状,南北向分布,盆内大多都是水平分布着地层,倾角在3度左右,构造并不复杂,次级构造不发育。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盆内的盆地构造与盆缘的盆地构造有着很大的差异,并且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以来的沉积面貌以及聚煤格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构造格局的影响,也需要充分的考虑不同时期的活动特点。
1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1)构造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主要是由吕梁期形成的统一固化结晶基底-太古代和古元古代变质岩与中、新元古代以后形成的盖层沉积构成,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
因此它属于一克拉通边缘拗陷盆地。
(2)沉积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是一套典型的内陆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
陆相断陷盆地的拉张裂陷作用具有阶段性、旋回性的特点,是一个不连续的幕式沉降过程,其特有的这种沉降作用控制了盆地充填物的旋回性。
(3)岩石特征。
砂岩储层中杂基的主要成分是水云母和高岭石,平均含量可达10%左右;胶结物的主要成分是硅质(石英)和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以及绿泥石、浊沸石等自生粘土矿物,含量约为6%。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部分)能源矿产、铝土矿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环境保护建议
42矿业权重叠问题突出本区存在煤层气与煤炭矿业权范围平面上交叉重叠现象煤炭与煤层气之间是伴生共生关系但历史上形成的煤炭矿权与煤层气矿权设置的重叠现象以及矿权的排他性特点严重制约煤炭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和煤炭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
2 0 1 3 年第 1 1 期
西 部探 矿 工程
1 4 5
鄂尔 多斯盆 地( 山西部分) 能 源矿产 、 f  ̄ - l - 矿资源勘查开发 现 状 及 环 境 保 护 建 议
1 交通 位置
煤 层 气 资 源 量 仅 次 于 沁水 煤 田 , 是 我 省煤 层 气 开
பைடு நூலகம்鄂尔多斯盆地 ( 山西部分 ) 位 于 黄 河 以东 , 吕梁 山
发利用的两大战略重点之一。本区煤层气资源分布集 中、 埋藏浅 、 可采性好等特点 , 具备大规模开发的资源 优势 , 开 发前 景 广 阔 。现正 处 于勘 查 阶 段 , 尚未 开采 。
现 有 中联等 单位 正在 勘查 , 共 设置 1 3 个探 矿权 , 具 有一
以西 , 北起偏关 县 , 南到河津 市 , 呈南北 向带状 分布 。 所在行政 区为忻州市偏关县 、 河曲县 、 保德县 , 吕梁市
兴县 、 临县 、 方 山县 、 离石市 、 柳林县 、 中 阳县 、 石楼县 、 临汾 市 永 和县 、 隰县 、 大 宁县 、 蒲县 、 吉县 、 乡 宁 县 和 运 城 市河 津 市 。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分布及利用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分布及利用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面积37×104km2。
自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在陕北钻探成功以来,已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油气勘探,可谓勘探历史悠久,然而对于天然气勘探来说,仍可看作是一个新的地区,因为盆地天然气大规模的研究、勘探和开发仍比较滞后,靖边、苏里格、榆林、乌审旗等4个上千亿立方米的大气田都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才发现。
因此,盆地天然气资源潜力大,储量发现率低,天然气工业发展前景大。
鄂尔多斯盆地截至2004年底共探明8个气田,探明地质储量11955.56×108m3,可采储量7082.56×108m3。
天然气藏主要以地层—岩性气藏为主,具有低孔、低渗、低压、低丰度等特征。
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古生界,有C-P和O两套主力产层,勘探面积25×104km2。
其中上古生界预测资源量8.59×1012m3,有利勘探区带资源量为3.92×1012m3;下古生界预测资源量为2.36×1012m3,有利勘探区资源量为1.16×1012m3。
煤层甲烷资源主要分布在C-P 和J,预测煤层气资源11.2×1012m3,有利勘探区资源量为4.4×1012m3;另外盆地中生界还包括油田伴生气资源3416.94×108m3。
因此,盆地天然气资源潜力雄厚,资源配置合理,后备资源充足,预计到2010年,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累计探明储量可达15000×108~20000×108m3,可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资源战略接替基地。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分布鄂尔多斯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煤成气及碳酸盐岩气)为10.95×1012m3,占全国二次资源评价天然气总资源量38×1012m3的三分之一,占最新资源评价结果50.6×1012m3的21%。
煤层气占全国煤层甲烷总量32.6×1012m3的34%。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低煤阶煤层气理论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
附件:拟推荐2019年度国家奖提名候选项目情况一、拟推荐及参与2019年度国家奖提名候选项目提名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奖种: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二、项目情况介绍(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低煤阶煤层气理论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1.项目简介大力开发煤层气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是我国最大的煤层气富集区之一,资源量3.4 万亿方,占全国总量的9.2%。
该区煤层气勘探始于1991 年,壳牌等多家国际公司开展过多年勘探,均未取得突破。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属中低煤阶煤层气藏,煤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勘探开发面临诸多世界性难题。
2009 年以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下,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多家单位开展攻关,创新形成了完整配套的中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体系,取得了4 项主要技术创新成果:(一)创建了中低煤阶煤层气开发地质评价技术和经济有效煤层气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攻克了中低煤阶煤层气甜点区优选和井位优化难题。
(二)创新形成了煤层气丛式浅造斜钻完井和量化高效压裂技术,攻克了1000 米以浅煤层气低成本开发和高效增产难题。
(三)创建了气-水两相流双孔单渗理论模型,形成了煤层气双压箱型六段式排采技术和配套工艺,攻克了煤层气排采控制和上产稳产难题。
(四)创新形成了深煤层水平井套管完井分段压裂技术,攻克了1000 米以深煤层气开发技术瓶颈。
该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10 件,实用新型专利8 件,软件著作权13 件,制定国际标准1 项,行业标准2 项,出版专著3 部,发表论文60 篇。
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
近3 年新增销售额72.63 亿元、新增利润44.27 亿元,减少碳排放601.85 万吨。
项目创新成果推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开发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累计新增探明储量2993 亿方,年产量由0.09 亿方增加到13.5 亿方,连续7 年上产稳产,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中低煤阶煤层气产业基地,加快了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连盆地低阶煤储层物性特征及评价体系研究
9% ~98
8% 之 间,
平均值 为 88
78% , 惰 质 组 含 量 在 0
3% ~29
7%
之间,平 均 值 为 6
97% , 稳 定 组 含 量 在 0
2% ~
13
1% 之间, 平 均 值 为 4
25% , 煤 中 有 机 组 分 占
s
t
i
c
s,c
oa
lf
a
c
i
e
s,c
aus
eands
t
r
uc
t
u
r
ed
i
s
t
r
i
bu
t
i
ono
fd
i
f
f
e
rentlevelofpo
r
ef
r
a
c
t
u
r
e
s,
r
epe
rme
ab
i
l
i
t
r
a
c
t
a
ld
imens
i
ono
fpo
r
eandf
r
a
c
t
u
r
ei
nt
h
i
sa
r
e
aba
s
edonal
a
r
ro
fexpe
2
落的位置,二连盆地发育 4 种沼泽类型:较深覆水
森林沼泽、低位沼泽、较浅覆水森林沼泽及潮湿森
林沼泽,如图 1 所示.
(
2)GWI-VI图和 GWI-F/M 图.地下水流
鄂尔多斯盆地_内蒙古地区_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_孙燕英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沉积盆地。其本部北抵河套盆地南界,西至
银川盆地、六盘山盆地东界,东至吕梁山西界,南至汾渭盆地北界,面积约 250000km2 。其内蒙古地区包括 鄂尔多斯市和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东、北、西三面均被黄河所环绕,南与宁夏、陕西和山西相接,面 积 88479km2 。其中鄂尔多斯市总面积 86725km2 ,辖一区七旗( 包括东胜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乌审 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达拉特旗、杭锦旗) ,总人口达 152. 40 万人; 乌海市总面积 1754km2 ,辖海勃湾 区、乌达区和海南区,总人口达 53. 43 万人。
鄂尔多斯盆地( 内蒙古地区) 处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 - 呼、包、鄂、榆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已经构 筑起了矿业、能源、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生物制药、毛纺、乳业等一大批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2010 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达 3034. 32 亿元。 1. 2 评价区块划分及数据来源和处理
储采比
0. 33 0. 092
单位面积年客流量
0. 67 0. 027
人均旅游年收入
0. 33 0. 013
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
0. 75 0. 099
烟( 粉) 尘年排放总量
0. 25 0. 033
COD 年排放总量
0. 75 0. 099
氨氮年排放总量
0. 25 0. 033
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
0. 67 0. 044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地区的经济资源和环境特征将资源分为水土地矿产林业和旅游资源等五类要素环境分为水大气和土壤环境等三类要素从这八类要素方面进行承载指标体系和压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判定标准tableevaluationindexsystemccpccsdecisioncriterionccpccsccpsminxmaxxminxmaxx58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第31评价指标体系分指标层目准则层指标层标承载指数压力指数层名称权重名称权重名称权重总权重名称总权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50131水资源26水资源压力指数1742水资源利用率250044人均耕地占有量330035土地资源16土地资源压力指数1072单位耕地粮食生产力670072资源森林覆盖率800054林业资源压力指数0670林业资源10人均林业面积200013要素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670189综矿产资源压力指数2814矿产资源330092承单位面积年客流量670027载旅游资源压力指数0402旅游资源06力人均旅游年收入330013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750099大气环境40大气环境压力指数250033cod年排放总量75环境水环境40水环境压力指数1320氨氮年排放总量250033要素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670044土壤环境20土壤环境压力指数06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330022根据承载力内涵采用承压度carryingcapacitypressuresyetemccps来描述区域承载力水平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报告
一、油田地理概况吴起油沟油田位于陕西省吴旗起县白豹乡境内,属黄土源地貌。
地表为100~250米厚的第四系黄土覆盖,因长期流水侵蚀切割,形成沟谷纵横、梁峁相间的地貌景观,地面海拨1360~1670米,地表高差较大,约140~270m。
当地气温变化大,四季分明,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400~600mm,属内陆干旱型气候。
目前油区矿山公路沿山梁而行,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二、勘探开发现状油沟地区经过几年的滚动勘探开发,截止2006年7月,已钻井170多口。
主要目的层为延长组长4+51油层,该层具有连片性好,油层分布范围广、产量较稳定等特点;侏罗系富县组、侏罗系延安组的延10、延9油层,虽然分布范围较小,仅在油田南部分布,而且油藏控制因素复杂,但产量高,投资回报明显,也是该油田重要的开发层系之一;长2、长3油层呈零星分布;长6、长7、长8以及长9油层,目前评价程度较低,从区域上看都有进一步勘探的潜力。
目前,试采主力层长4+51的井为82口,其中试采1年以上的井有12口,9个月以上的为38口,6个月以上的井40口,3个月以上的井66口,试采在3个月以下的井为17口;开采延8层、延9层、延10层、富县层和长61层的井分别为1口、6口、6口、9口和5口;开采长2、长3、长62~长64、长7、长8、长9的井共有22口井;还有一批井未投产。
1开采主力层长4+51的井基本全部连片,形成了井距一般在220~350米左右的基本规则的开发井网,控制了14.8km2的含油面积,探明地质储量563.13×104t,溶解气储量7.04×108m3。
所有油井都进行了压裂改造,并且都采用自然能量开采。
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5.1t,目前平均单井日产油2.75t(附图2—1),综合含水18.2%。
从产量变化情况看,采用自然能量开采产量下降快,一般井在一年内产量下降40%左右。
截至2006年7月底,油沟油田开采长4+51的井总计产液7.2 万m3,其中油6.23万m3,水0.97万m3,采出程度为0.94%,地下亏空体积约为9.3万m3。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概述
在地理上,鄂尔多斯盆地是指河套以南,长城以北的内蒙古自治区伊可昭盟地区。
而地质学中的鄂尔多斯盆地范围则广阔,它东起吕梁山,西抵桌子山~贺兰山~六盘山一线,南起秦岭山坡,北达阴山南麓。
包括宁夏东部,甘肃陇东,内蒙古伊可昭盟、巴彦单尔盟南部、阿拉善盟东部,陕北地区,山西河东地区。
面积约37万K㎡。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总面积约25万K㎡。
)黄土高原是盆地主要地貌特征,著名的毛乌素沙漠位于盆地北部,周边山系海拔1500~3800m,平均2500m左右。
盆地内部西北高,东南低,海拔800~1800m左右;西北部的银川平原、北部的河套平原、南缘的关中平原,地势相对较低(前二者海拔高度1600m左右,关中平原仅300~600m)。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沿盆地周缘流过。
盆地内部发育有十几条河流,多数集中在中南部,在东南角汇入黄河,属黄河中游水系;像著名的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流域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盆地内油气勘探始于上世纪初,1907年在地面油苗出露的陕北地区,用日本技术钻了我国大陆第一口油井。
大规模油气勘探、开发始于1970年。
到目前,不但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上取得了辉煌成果,而且在地质理论研究、钻采工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世界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提供了成功经验。
第一讲盆地构造特征一、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地质学上讲的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周边隆起,中部下陷,内部西低东高,不对称的地史时期的沉积盆地;并非现今的地貌盆地。
按地层的分布形态划分为:(盆地一级构造单元)1 、(北部)伊盟隆起2 、(南部)渭北隆起3 、(西部)西缘断褶带、天环坳陷(天环向斜)4 、(东部)晋西挠褶带5 、(中部)陕北斜坡(西倾单斜构造)陕北斜坡是目前我们研究时间最长、认识比较清楚的一个一级构造单元。
由于它的存在,盆地内同一个时期的地层(同一套储层),在西部埋藏深度大,东部埋藏浅。
例如:马岭油田主力含油层延10在庆阳埋深1400m左右,在延安出露地表,西峰油田的长8油层在陇东埋深2200多米,在陕北延河入黄河口处则高悬在山崖上。
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探讨摘要:在分析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和构造特征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天然气烃源岩特征、储集条件、封盖条件和勘探开发程度,探讨了天然气资源具有多层系、复合连片、源储紧邻、互层叠置、储盖良好的独特组合模式,勘探潜力巨大。
对下一步内蒙古天然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天然气资源;潜力;探讨1.引言鄂尔多斯盆地横跨蒙、陕、甘、宁、晋五省(区),总面积约37×104km2,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资源分布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
其天然气、煤层气、煤炭、铀矿四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
内蒙古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占盆地总面积近1/3。
根据烃源岩特征、储集条件、封盖条件等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天然气时空分布特征及成藏规律,探讨天然气勘探潜力,对下一步内蒙古天然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区域地质背景2.1沉积特征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多旋回、复合型盆地,太古代和元古代基底构造控制着沉积盖层和构造形态。
盆地经历了元古代张裂型裂陷槽(坳拉谷)、早古生代复合型克拉通坳陷、晚古生代近海型坳陷、中生代内陆湖盆坳陷及新生代周缘断陷5个演化阶段。
2.1构造特征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发展历史。
盆地发育早期,沉积中心位于盆地中部的直罗、定边一带。
燕山运动早中期,盆地内强烈的水平运动形成了西缘逆冲和南缘隆起,燕山运动中晚期盆地东部形成的吕梁山使盆地东部抬升,与华北地台分离,形成现在的构造格局。
3.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3.1成藏条件3.1.1生气条件内蒙古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主要烃源岩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其特点是分布范围广、厚度大、生气条件优越。
此外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是靖边气田的主力烃源岩。
(1)上石炭统太原组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测试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太原组泥岩层系有机碳含量整体位于1.00~3.00%之间,平均2.46%。
鄂尔多斯盆地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二0一0年九月(苏州)
汇报内容
一、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二、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分析
三、煤层气成藏条件评价
四、煤层气富集因素探讨
五、煤层气开发前景预测
六、结论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勘探成度图
地区区块
彬长
五段式(成因地层单
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划分对比表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地层对比剖面位置图6、延7煤厚在北部聚集,延8、延9整体煤
鄂尔多斯盆地亥1井-苏138-双6井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对比图
鄂尔多斯盆地长20井-尔1井-伊7井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对比图
(2)主要成煤期的沉积环境与煤层展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期延9沉积相图
延安组延9煤层厚度及埋深图
延9期沉积体系与煤层分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煤田煤层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前景-唐江林-4页
·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2勘查区煤层总厚等值线图
Fig.2 Contour of cumulative thicknesses of coal seams in Wushen coalfield
乌审煤田延安组煤层为低煤阶不粘一长焰煤。区
内煤层尺。,变化主要受埋深控制。一般而言,800 m
以浅的煤层最大镜质组反射率月。。<0.73%。随煤
层灰白中、细砂岩,煤层气含骨衍1。3,.士士。二
些闭作:用篓。箩泥岩对下部煤层中游离气起到了良一孬一晶一孬
出。乌!璧警层气勘查区块位于内蒙鄂尔多斯“市。乌。
审旗,面积约2 200 km2。
曼竺,。苎姿警择煤层总厚较大的区域,最后结合当地 实际交通条件选定了30口煤层气孔位(图l、苗≥):一 。….苎竺国家标准及相关企业的煤层气施工规程标 量进至三璺查区煤层气井现场作业。采用直井磊蒹主 銮,。璺置粘度高、密度低清水聚合物作钻井液。1葬寿 竺表及白垩系上部地层易坍塌情况,在进入自垩菜菇 苎。鬟’20 m处,以廖r244.5 mm套管进行一开固井:三 垩竺开查鎏塞面后,开始随钻气测录井。进艾磊豪i 导呈二鎏鳘密度由I.12 g/cm3降低至1.06二二乏高f 苎詈绳雪璺:凸技术割取岩心,提高采取率置减禾i英 :苎三n翟嚣譬进行了现场解吸作业,同爵萄蕃;主: 兰竺组坌坌堑。完钻测井后,全井以咖139.7…mm。套"IT管
in exploration area.Based on gas content analysis results the scope of
weathered zones is determined.The final predict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BM resourc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区块煤层气低成本高效钻井技术
用丛式井钻井方式 ,不仅可以节约钻 井工程成本 1. %,同时还便 于后期 的排采管理和管道集 14 2
输。
关键 词 :煤层 气
井漏 空 气钻 井
丛 式井组
高效
低 成本
o eld i i gi i bo k tn t n yw s sd l n u d n d as a ss te ic e e o r l g c s a d f l r l t s l c .I o l a t r l gf i ,a lo c u e n ra f i i o t w ln n h o e i i l h s d ln n rd c s te d l n f ce c e u e r l g e i y.T e p a t e o s g g oo ia r l g r so ae n o l ed t e i a h i i i n h rci fu i e lgc d i i i fw tra d c a l p n p ’ c n l ln g i f y rmee e l p o e a tc n f l l te r u rme to r s e t g u e d i i g e ce c s si o a tr l rv st t a uf lh e i w s h i i q e n fp o p ci ,b tt r l f in y i t llw. n h ln i l
a o td i e dan e t t g w l go p, h c a a e 1 . 2 o r l g c s a d as l b o v ne t d p e t r ia si el ru w ih c n s v 1 4 % f i i o t n h g e n d ln owi ec n e in n l l
1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及低阶煤资源评价精品文档
11% 17%
26%
13% 33%
ºÖ ú µÍ ±ä ÖÊ ÑÌ Ãº ÖÐ ±ä ÖÊ ÑÌ Ãº ¸ß ±ä ÖÊ Ãº δ ·Ö Àà ú
煤质优良,用途广泛。煤类从 褐煤到无烟煤均有分布,以低 灰和低中灰煤为主,占65%以 上。煤炭硫分较低,以特低 硫—低硫煤为主,占56.07%, 低中硫—中硫煤占32.46%,中 高硫煤占8.27%,特高硫煤占 3.2%。我国91.8%的煤属中高 热值煤。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及低阶煤资源评价
程爱国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CHIN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COAL GEOLOGY
序言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与特征 我国低阶煤资源分布及资源特征 不同煤化工用煤分布和资源评价 对煤化工用煤资源的思考与建议
序言
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要把低碳做好,重点是煤炭。发展低碳 经济压力很大,真正要把低碳做好,最重要的还是要如何把煤炭 弄好,如何把煤炭的高碳作为低碳来应用。
济发展水平低,工业尚不发达,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煤炭需求 量相对较少,煤炭主要在规划区内流动,煤炭生产和消费呈现 自产自销的基本态势。
2216
11624
西部 13%
东部 12%
1454
中部 75%
332 1604 90
22
煤炭资源现状
截至2008年底,累计探获煤炭资源量17320亿吨。
其中,已利用资源储量4154亿吨,尚未利用资源储 量13166亿吨,尚未利用资源储量中,勘探(精查)资 源储量1535亿吨,详查资源储量1857亿吨,普查资源量 4293亿吨,预查(找煤)资源量5480亿吨
6
早白垩世分布在东北地 区
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介绍
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介绍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煤层气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是煤层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经生物化学和热解作用所生成,并储集在煤层中的天然气。
目前,世界上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其中美国已在圣胡安、黑勇士、北阿帕拉契亚、粉河等多个盆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并已在美国天然气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加拿大也已形成商业煤层气产能,且煤层气生产规模仍在扩大。
在北美,煤层气与致密气、页岩气一起已经成为实现天然气储量接替的三类重要的非常规资源之一。
剑桥能源预测,在北美以外的地区,以上三类非常规气将在十年后形成大规模开发,因此,可以预见,煤层气将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煤层气的资源现状1、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世界煤层气资源储量为256.3万亿m3,约为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主要分布在北美、前苏联和中国等煤炭资源大国,其中俄、美、中、加、澳五国合计占90%(表1)。
但是,由于各国研究程度不一,煤层气资源量的准确性有很大差别。
,表1 世界主要国家煤层气资源储量数据来源:1. CMM Global Overview,2006.7;2.根据美国环保局报告,2002;3.其他文献据不完全统计(表1),世界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俄罗斯/中亚和亚太地区。
其中北美地区占35%,俄罗斯/中亚32%,亚太21%,欧洲10%,非洲2%。
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展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除美、加两国以外,20个国家已钻探了煤层气探井以开展研究(表2)。
但是商业煤层气开发目前主要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三国,中国、印度、波兰、英国等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数据截至2008年的钻井统计数据来源:IHS勘探开发数据库(2009年3月)2.我国煤层气资源状况(1)我国煤层气资源量大,主要分布在东西中南四大地区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继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位。
内蒙古自治区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李恒;姚海鹏;李凤春【摘要】The CBM resources in the Inner Mongolia are abundant. Along with the gradually decreasing of coal consumption proportion in primary energies in China and speed up the adjustment of energy structure inInner Mongolia, thu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CBM (coalmine ga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day by day. Through acquisition of updated CBM related data, systematically computed potential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analyzed distribution features, worked out CBM key enrichment areas. Predicted total CBM resources in Inner Mongolia have 980 millionm3, account for about 25%of national total;predicted low rank coal CBM resources have 8.63 tril⁃lion m3, account for 58.7%of national total;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Ordos, Erenhot and Hailar basins.%内蒙古煤层气资源丰富,随着煤炭资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逐步降低和内蒙古能源结构加快调整,自治区对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有利区块优选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有利区块优选李贵红【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经过20 a的勘探开发,煤层气仍然没有实现产业化。
随着勘探资料的不断丰富,有必要对该区进行煤层气有利区块的优选和重新认识。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首先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埋深1500 m区域分为6个区块,选取煤层厚度、含气量、构造条件、水文条件、煤体结构、含气饱和度、储层压力梯度、渗透率和临界解吸压力与储层压力比9个参数作为区块优选指标,结合国内外及研究区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评价临界值。
将上述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集合,以评价单元作为对象集,以有利、较有利和不利作为评级等级集合,然后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得到各评价单元的不同评价参数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相对权重,最后得到了评价单元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吴堡–柳林属于有利区,大宁–吉县和韩城属于较有利区,准格尔、府谷、河曲–临县属于不利区,吴堡–柳林的煤层气可采性好于大宁–吉县和韩城。
因此,建议将吴堡–柳林、大宁–吉县和韩城定为研究区煤层气优先开发区块。
%After 20 yea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BM industrialization hasn’t been realized in eastern Ordos basin. With the enrichment of CBM exploration data,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favorable blocks. In this paper, firstly, in combination with previous research, the area shallower than 1500m in eastern Ordos basin may be divided into six blocks, and 9 parameters were chosen as selecting index, such as coal seam thickness, gas content, tectonic condition, hydrologic condition, coal structure, gas saturation, reservoir pressure gradient, permeability and the ratio of critical reservoir pres-sure to the reservoir pressure; secondly, thecorresponding critical evaluation value was determined. The above 9 pa-rameters are set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aggregate, evaluation unit as the object aggregate, favorable, sub-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as rating level aggregate. Then by using the fuzzy mathematic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membership degree to the evaluation grades of the evaluation parameters for each evaluation unit was obtained, and by using hierarchy analytic process, the relative weight of every index was obtained. Finally, the membership degrees to the evaluation rating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maximum membership degree principle, Wubao-Liulin was sorted as favorable area, Daning-Jixian and Hancheng as sub-favorable areas, and Zhungeer, Fugu, Hequ-LinXian as unfavorable areas, the CBM recovery in Wubao-Liulin is higher than that in Daning-Jixian and Hancheng, and Wubao-Liulin, Dan-ing-Jixian and Hancheng were proposed as CBM priority development blocks in eastern Ordos basin.【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28-32)【关键词】煤层气;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有利区块优选;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层次分析法【作者】李贵红【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一般来说,盆地各个区域煤储层的资源基础及可采性并不相同,煤层气“甜点”区一般不到盆地面积的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6期沉积体系与煤层分布特征
图3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期延6沉积相图图4 延安组延6煤层厚度及埋深图
(3)煤岩煤质特征
A、煤岩显微组分分布特征
盆地北部煤岩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含量略高于南部,北部的煤岩显微组分特征如表3所示,从统计结果看,镜质组平均含量57.85%,半丝和丝质组平均含量39.65%,稳定组含量1.82%。
镜质体反射率变化在0.48~0.58%之间,总体来说镜质组和丝质组含量均属中等。
类煤的主要化学指标变化均较大,水分为20.97~47.48
89.75%
侏罗系延安组煤岩镜煤反
射率(Ro)0.3%~1.0%,为褐
煤~气煤。
总体煤阶北低南
高,高煤级分布位于盆地南部
的庆阳—吴旗—富县之间。
C、煤热演化程度及含气量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煤岩热演化程度图
(1)构造条件
延T T 宁探1
宁12
9煤层反射
N
低角度单斜式
向斜式
高角度单斜式
图5 侏罗系煤层气成藏模式图
(2)顶板岩性延安组延9煤层顶板岩性及厚度图
由延安组延9煤层顶板岩性
及厚度图可以看出,延9煤顶板
岩性主要有泥岩和砂岩(泥质
砂岩)两类,泥岩顶板分布面
积约占区块总面积的3/4,砂岩
顶板区占1/4弱,对于煤层气勘
探而言砂岩顶板区不利于煤层
气成藏,也不利于煤层气开
发,泥岩顶板区煤层气保存条
件好,有利于煤层气开发。
煤
顶砂岩分布区,煤层缺失、减
薄或分叉,砂岩顶板不但使煤
层变薄或尖灭,甚至连煤层都
不存在,更谈不上煤层气成
藏,可见,煤层顶板岩性对延
安组煤层气成藏具有极为重要
的控制作用。
(3)水文地质条件
延5―延7期水化学性质分布图延9―延10期水化学性质分布图
(1)煤岩储集性能
煤样进行实验室分析,内容包括扫描电镜、压汞法、铸体薄片鉴定、孔隙度测定等。
煤层割理系统是煤层甲烷从煤基质中解吸扩散出来后渗流并向井筒移动的主要通道,研究并预测割
(2)煤层含气性
(3)煤层气资源潜力
应用体积法,对侏罗系延安组区带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埋深300~2000m 埋深内,含煤总面积
8.35×104km2,煤层气总资源量8.08×1012m3。
埋深在300~1500m的煤层气资源量为4.22×1012m3,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资源潜力巨大。
煤层埋深
N2井延9煤层
煤
顶
下泵深度:
906.39m
延9
体用完,停止加砂。
从现场施工曲线分析,造成施工困难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①②③
Mpa
m3/min
kg/m3量
压(M p a )
541m,煤层厚度13m,含气量6.4m
起的低部位,试气约一年,获1000~1500m
六、结论
1、鄂尔多斯盆地主力煤层(延6、延9)单层厚度大,横向分布连续,富煤中心分布范围广,煤层埋深多在500~1500m之间,煤层厚度与煤层埋深匹配良好,有利于煤层气勘探。
煤岩类型以半亮煤为主,灰分含量低,镜质组含量中等,煤阶以长焰煤为主,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较好。
2、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储集条件优越,煤层孔隙度在5~15%之间,煤层渗透率5~10md,为高孔高渗煤储层,煤层气开发的储层条件有利。
3、煤层气保存条件是侏罗系煤层含气量高低变化的主控因素。
构造平缓的低部位、顶底板泥岩分布区、高矿化度地层水滞流区,煤层含气量高;构造高部位裂隙发育区、煤层顶板砂岩分布区、盆地边缘低矿化度供水区煤层含气量低。
4、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侏罗系煤层埋深小于2000m的含煤总面积8.35×104km2,煤层气总资源量8.08×1012m3;JPM-1井试气获1000~1500m3/d 的工业煤层气产量,证明盆地中生界低煤阶区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汇报结束,敬请领导、专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