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实验

合集下载

2021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教案

2021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教案

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目标1.知道除了自转这种运动方式之外,地球还在公转。

2.了解什么是地球的公转,知道地球公转有哪些特点。

3.通过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进一步认识地球的公转。

4.通过分析有关数据和交流讨论,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什么是地球的公转,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以及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之间的规律。

教学难点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以及与地球一年四季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塑料小球、圆盘等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1.上几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地球在自转,因为地球的自转,所以才有了地球昼夜交替现象。

2.其实除了自转这种运动方式之外,地球还在公转。

那么什么是公转?地球的公转与地球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吗?3.出示课本33页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图片。

4.板书课题: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二、探索活动一:了解地球的公转1.通过观测,人们早就发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2.出示课本34页地球公转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想一想,从这幅图中我们能发现地球的公转有哪些特点?3.引导学生从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4.全班交流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6小时9分10秒,为一个恒星年,或者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一个回归年。

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的每一点都在相同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地球轨道面。

地球是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平面上,而且构成了一个封闭的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轨道,地球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

5.教师继续补充有关地球公转的特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有一点距离太阳最近称为近日点,有一点离太阳最远称为远日点。

小学科学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人类最熟悉的星球之一。

我们所熟知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而引起的。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是如何影响四季的变化的。

一、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运动,这一运动也被称为地球的年运动。

整个公转运动周期大约为365.25天,因此我们通常说一年有365天。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形。

这意味着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不是恒定的,而是会有所变化。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地点称为近日点,距离最远的地点则称为远日点。

二、地球的倾斜轴和季节变化地球的公转轨道不仅是椭圆形的,而且地球的自转轴也是倾斜的。

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平面之间的夹角大约为23.5度。

这一倾斜造成了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面对太阳的程度不同,从而引起了季节的变化。

当地球的北半球处于太阳照射最强的位置时,我们就会经历夏季。

此时,北半球离太阳更近,阳光更直接地照射到地面上,导致温度升高和白天的时间更长。

相反地,当地球的南半球位于太阳照射最强的位置时,北半球就会经历冬季。

此时,北半球离太阳更远,阳光照射到地面上的角度更为倾斜,导致温度下降和白天的时间变短。

而当地球的北半球和南半球都位于太阳照射不太强的位置时,我们会经历春季或秋季。

这时,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温度差异较小,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也相对平均。

三、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的关系通过地球的公转运动,不同地区在一年中会经历四季的变化。

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季节变化是相互对应的,即北半球的夏季就是南半球的冬季。

例如,当北半球正处于夏季时,南半球正处于冬季。

这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的位置导致北半球离太阳更近,而南半球离太阳更远。

这使得北半球阳光更直接地照射到地面上,而南半球阳光更倾斜地照射到地面上。

同样地,当北半球正处于冬季时,南半球正处于夏季。

北半球离太阳更远,阳光更倾斜地照射到地面上,而南半球离太阳更近,阳光更直接地照射到地面上。

2.2.1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晋教版2024)

2.2.1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晋教版2024)

地球公转 四季变化
农业
观察地球公转还会产生的地理现象?
太阳直射(赤道 )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南北半球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 最长 ) ,
夜( 最短 ) 北极圈以北出现( 极昼)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南半球昼( 最短 ) ,
夜( 最长 ) 南极圈以北出现( 极夜)
太阳直射(赤道 )
A节气:(春分)
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 昼夜等长 )
C节气:(秋分 ) 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是(昼夜等长)
D节气:(冬至)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是(昼最短夜最长 )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昼渐长
昼渐长
昼渐短
昼渐短
由此可知:地球公转产生了(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季
时间 18:00
冬季
A节气:(春分) 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是( 春 )季。
C节气:(秋分 ) 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是( 秋 )季。
D节气:(冬至)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是( 冬 )季。
由此可知: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3、4、5月) (6、7、8月)(9、10、11月)(12、1、2月)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全球昼夜(等长 )
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 最短 ) , 夜( 最长 )
北极圈以北出现( 极夜)
南半球昼( 最长 ) , 夜( 最短 )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南极圈以北出现( 极昼)
阅读二分二至图,回答问题。
B节气:(夏至)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北半球是(昼最长夜最短)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2、将支架插接成型,再将风车轴、串珠、高粱秆穿在一起,固定在支架上,最后把两块金属片对应地插在高粱秆上。

3、把橡胶膜套在鼓体上,做成小鼓,并将它固定在支架上。

4、用鼓槌缠绕橡皮筋,使鼓槌一端与鼓面相接,另一端与金属片部分相触。

5、把风车放在有风的地方,让风车转起来,使小鼓发出声音。

实验四、制作电磁铁一、实验题目:制作电磁铁。

二、实验要求:学习制作电磁铁的简单方法。

三、实验器材:铁钉、长500毫米导线、小铁钉、电池。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导线轻轻捋直。

3、按一个方向,在铁钉上整齐地绕成线圈。

圈少按左图,圈多按右图固定。

4、反复接通和切断电流,用小铁钉试试电磁铁磁性如何。

1、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为了更好地说明电磁铁的特点,应将铁钉在火上烧红,然后慢慢冷却。

这样处理后,剩余磁性就小多了,对实验很有益处。

B、线圈两个接头要留长些,圈数要在15圈左右,不要过多或过少。

C、断电后,铁芯常留有剩余磁性,这是正常现象。

实验五、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一)一、实验题目: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关系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匝数多,磁力大;匝数少,磁力小。

三、实验器材:500毫米长和2000毫米长导线各一根、铁钉、电池、小铁垫圈、小铁刀。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500毫米长和2000毫米长导线各做一个电磁铁。

3、接通电源,比较不同匝数的电磁铁磁力大小是否相同。

4、分析不同匝数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同的原因。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为提高效果,应加大匝数多少的差别。

(少的可在12圈左右,多的可在100圈左右。

)B、实验磁力大小时,除小铁垫圈外,也可使用大头针、小铁钉。

实验六、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二)一、实验题目: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弱关系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电流越强磁力越大。

三、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池两节、弹簧秤。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新教科版2021六年级科学上册《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新教科版2021六年级科学上册《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新教科版2021六年级科学上册《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以及这个运动带来的四季变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以及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进而导致地球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对地球的基本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可能对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四季变化的原因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

2.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公转的概念。

2.四季变化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地球仪。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除了自转,还有其他的运动吗?地球公转是什么?2.呈现(10分钟)通过地球仪和视频资料,呈现地球公转的过程。

让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以及这个变化对地球不同地区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根据所学内容,模拟地球的公转过程。

每个小组成员扮演一个角色,分别是地球、太阳、北极星。

通过模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公转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除了导致四季变化,还有其他的影响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地球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的理解。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第6课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第6课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期末综合练习
第6课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期末综合练习
一、知识速记 1.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着 太阳 转动。地球公转的方向 是 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一年 。 2.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 地轴 倾斜的方向不会改变,始终 指向北极星。 3.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 椭圆形 ,每年 一月初 地球与太 阳的距离最近,每年 七月初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远。
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 1.52亿千米 每年七月初
A.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 B.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冬季 C.四季变化和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无关
期末综合练习
3.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C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பைடு நூலகம்
期末综合练习
四、生活应用题。 我们用一支蜡烛模拟太阳,用一个小地球仪绕蜡烛转动,
期末综合练习
4.四季变化与地球 公转 有关,四季变化与距离太阳的远近 无关。“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 季”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5.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北半球的 冬季 ;地球距离太阳远 时,是北半球的 夏季 。同一时间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季节 正好 相反 。
期末综合练习
二、重点实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球是秋季,则北半球是( A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期末综合练习
6.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与地球公 转( A ),但与地球公转过程中距离太阳的远近( B )。 A.有关 B.无关
看图回答问题。
1.这个实验是 模拟
(选填“对比”或“模拟”)实验。
期末综合练习
2.“地球”绕“太阳”自 3.地球的 地轴
不变 的。
西

地理实验报告

地理实验报告

地理实验报告本次地理实验的主题是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而地球的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这两种运动都对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们通过实验观察了地球的自转运动。

我们在实验室中使用了一个模型地球和一个灯光来模拟太阳。

通过观察模型地球在灯光照射下的影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自转运动。

我们发现,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而自转的速度是非常稳定的,每天都是按照相同的速度进行自转。

这种自转运动导致了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也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其次,我们进行了关于地球的公转运动的实验。

我们使用了一个模型太阳和一颗小行星来模拟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通过观察模型地球在不同位置的光照强度和温度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公转运动。

我们发现,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公转的速度也是非常稳定的,每年都是按照相同的速度进行公转。

这种公转运动导致了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也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生态系统。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地球上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影响了气候和季节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四季变化,也影响了气候和生态系统。

这些运动不仅是地球上自然现象的重要原因,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两种运动的特点和影响,也增加了对地球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让大家对地球的运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能够引起大家对地球运动的兴趣和思考。

地球模型演示实验报告

地球模型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

2. 通过地球模型演示,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等基本现象。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地球模型演示实验主要是利用地球仪和地球表面模型来展示地球的自转、公转等运动规律。

地球仪是一个球形模型,模拟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表面刻有经纬线、海陆分布、地理名称等。

通过地球仪和地球表面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球的自转、公转、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现象。

三、实验器材1. 地球仪(1个)2. 地球表面模型(1个)3. 天文望远镜(1台)4. 计时器(1个)5. 白纸(1张)6. 铅笔(1支)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地球仪、地球表面模型、天文望远镜等摆放好。

2. 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线、海陆分布等基本特征。

3. 演示地球自转:将地球仪放在光源下,使地球仪自转,观察地球表面昼夜更替的现象。

记录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4. 演示地球公转:将地球仪固定在支架上,使地球仪绕太阳公转。

观察地球表面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记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5. 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地球表面模型,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

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地球自转、公转等运动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地球表面昼夜更替,地球自转速度约为每小时约1667公里。

2.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表面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导致季节变化。

地球公转速度约为每小时约29.8公里。

3. 地球表面现象: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地球表面模型,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如山脉、河流、湖泊、城市等。

六、实验总结1. 通过地球模型演示实验,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

2. 地球自转、公转等运动规律是导致地球表面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现象的主要原因。

3. 地球表面现象丰富多彩,反映了地球的地理特征。

4. 地球模型演示实验有助于我们直观地认识地球,提高我们对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

模拟地球公转实验报告

模拟地球公转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

2. 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四季变化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器材1. 地球仪一个2. 圆形硬纸板一个3. 橡皮泥适量4. 灯泡一个5. 电线一根6. 小刀一把7. 计时器一个三、实验步骤1. 在圆形硬纸板上画出地球公转轨道,并用小刀将其切割成一条完整的环形。

2. 在地球仪上标出太阳直射点,用橡皮泥将其固定在地球仪的赤道位置。

3. 将灯泡固定在圆形硬纸板的中心,代表太阳。

4. 将电线连接到灯泡,确保灯泡可以正常发光。

5. 将地球仪放置在圆形硬纸板上,使地球仪的赤道与圆形硬纸板的环形轨道相吻合。

6. 打开灯泡,观察地球仪在圆形硬纸板上的运动。

7. 使用计时器记录地球仪绕圆形硬纸板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即为地球公转周期。

8. 观察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仪上的移动,记录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仪赤道上的四个位置,分别对应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9. 观察并记录地球仪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包括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天,与实际地球公转周期相符。

2.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仪赤道上的四个位置分别对应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3. 在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昼夜长短相等;在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在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4. 随着地球公转,太阳高度角发生改变,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五、实验结论1. 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周期为365.24天。

2. 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地球各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3. 地球公转是产生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

六、实验反思1. 本实验通过模拟地球公转,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

2.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上册《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2篇)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上册《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2篇)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上册《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说课稿(一)附教学反思一、说教材《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是新教材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的第六课内容。

本课探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通过观察—模拟实验—信息整合—制造认知冲突—研讨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模拟对象的特征,逐渐形成关于探究主题的思考从而纠正已有认知图式中的错误观念,经历由抽象信息点提取—具象模型建立—引发问题思考的思维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1、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

2、通过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无关。

3、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4、为完成探究活动,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5、了解四季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的运动。

教学难点: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

四、说学情前一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了解了它们的变化规律。

四季变化的成因非常复杂,是由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主要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这一概念探究难度大,学生理解难度也大。

学生在前面所学,已经知道了地球自转的特点以及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但对于地球的公转特点不甚了解,并且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较为普遍的错误认识,认为地球离太阳近就是夏天,地球离太阳远就是冬天。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将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联系起来,并要推翻之前的错误观点。

五、说教法学法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哥白尼的日心说,知道地球在自转且同时绕太阳公转,对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如何利用简单的材料模拟地球运动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这便需要在活动前增加含有特定信息的资料提供,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地球公转特点。

在联系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基础可能较多地更认为“四季变化是由公转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而导致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四季更替现象实验报告

五年级下册科学四季更替现象实验报告

五年级下册科学四季更替现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四季更替现象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季节的气温和天气变化,了解四季更替的原因。

实验材料:
1.温度计
2.天气记录表
3.实验记录表格
4.笔和纸
实验步骤:
1.选择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比如家中的阳台或者学校的校园。

2.每天固定的时间段(比如早晨、中午、傍晚),使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当天的气温。

3.观察天气情况,记录下当天的天气状况(晴朗、多云、阴天、下雨等)。

4.持续观察和记录一年的时间,每个季节至少观察三个月。

实验结果:
根据观察和记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春季:气温逐渐回暖,天气转暖,出现多云天气,少雨。

2.夏季:气温较高,天气晴朗,出现少量雷雨和暴雨。

3.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天气转凉,出现多云和阴天,少量降雨。

4.冬季:气温较低,天气寒冷,多云和阴天的天气居多,有时会出现雪。

实验结论:
根据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四季更替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

地球自转导致了日夜交替,而地球公转则导致了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了不同季节的出现。

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气温和天气变化是由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实验改进:
为了更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四季更替现象,可以增加更多的观察点,同时可以使用更多的气象设备来测量和记录其他气象指标,如湿度、风向等。

实验反思:
本实验仅仅通过根据一个观察点的记录来得出结论,结果可能受到地理位置和季节性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类似实验时,更好地选择多个观察点,并结合其他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要点+重点实验+典型练习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要点+重点实验+典型练习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主要内容第1课《地球的结构》1.从外向内依次分为地壳(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

2.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大陆构成。

海洋的面积约占地表面积的71%,陆地的面积约占地表面积的29%。

3.地球是一个球体,围绕着太阳转动,这个运动叫地球公转。

同时,地球还在自转。

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1.昼夜交替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现象。

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周期是24小时。

2.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1.“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对比2.傅科摆是证明地球的关键性证据。

3.地球的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不变。

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1.由于地球自转,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2.当我们随着车、转椅一起运动时,会看到车、转椅以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

通过相对运动的概念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我们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太阳和其他星体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第5课《影子的四季变化》1.圭表: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圭是有刻度的平面,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

经过长期观测记录,人们发现影子长度在四季会呈规律变化,人们还根据影子长短制定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

2.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在地球的同一地点,观察正午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发现: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

3.夏至时正午太阳仰角最大,冬至时正午太阳仰角最小。

春分和秋分时正午太阳仰角相同,夏至时日出时间早,日落时间晚,冬至时日出时间晚,日落时间早。

春分和秋分的日出和日落时间相同。

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1.地球公转:(1)公转一周的时间为1年;(2)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3)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4)公转轨道是椭圆的。

《2.6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上册

《2.6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上册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观察、记录和记录表格,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基本原理。

2. 提高学生观察和记录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二、作业内容:1. 观察和记录四季变化:每个学生需要准备一个日历,每天记录下当天的季节和日期。

连续记录一个月或更长时间,观察四季的变化,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制作四季变化模型:每个学生需要使用身边的材料(如纸、塑料袋、橡皮筋等)制作一个简单的四季变化模型。

模型应能模拟地球公转,展示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完成后,学生需要解释模型的原理。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季节(如春季、夏季、秋季或冬季),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并讨论这个季节的特点和人们的生活变化。

每组需要准备一个汇报材料,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三、作业要求:1. 每个学生需要独立完成至少一周的观察和记录,并提交一份总结报告。

2. 制作四季变化模型时,学生需要发挥创意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展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小组讨论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与小组成员共同收集资料、讨论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作业成果(报告、模型或汇报材料),鼓励学生在成果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四、作业评价:1. 观察和记录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将作为评价学生作业质量的重要指标。

2. 模型制作的质量和解释能力将作为评价学生理解和应用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原理的重要依据。

3. 小组讨论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成果展示将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评价者将根据小组的讨论内容和汇报材料的质星进行评分。

4. 学生可自由组合小组成员,但教师也应根据班级人数、学生座位分布等因素适当调整分组,以提高小组间的公平性和学习效率。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和指导,指出学生在理解或执行作业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地理课上的地球自转和公转实验

地理课上的地球自转和公转实验

地理课上的地球自转和公转实验引言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理课程中重要的概念,了解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地球的运动和季节变化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我们设计了一项简单而有趣的实验。

实验材料- 一个大球体模型(可以是地球仪或者类似的球体物体)- 一个小球体模型(可以是塑料球或者小球体模型)- 一根直线的木棍或者绳子实验步骤1. 将大球体模型放置在桌子上,代表地球。

2. 在大球体模型的北极和南极之间,沿着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固定直线的木棍或者绳子,代表地球的自转轴。

3. 将小球体模型放在地球模型上的一个特定位置,代表一个城市或者国家。

4. 将大球体模型沿着地球自转轴缓慢旋转,模拟地球的自转。

5. 同时将大球体模型沿着桌子表面绕一个圆形轨道运动,模拟地球的公转。

实验观察1. 观察小球体模型在地球自转和公转过程中的位置变化。

2. 注意小球体模型在自转过程中是否固定在原地,以及在公转过程中是否有一定的轨道运动。

实验讨论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地球自转是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而公转是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年。

实验中的木棍或者绳子代表地球的自转轴,大球体模型的旋转模拟了地球自转的过程,而大球体模型的圆形轨道运动模拟了地球的公转。

当地球自转时,小球体模型在地球表面上并不从原地移动,而在地球公转时,小球体模型会随着地球的运动,沿着地球的轨道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体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他们可以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理解地球的运动是如何导致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的。

结束语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

希望这个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并加强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小学科学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2.能够描述地球的公转运动和四季变化的情况。

3.能够解释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实物或图片,如地球仪、示意图等。

3.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有关太阳和月亮运动的知识,提问:“我们知道太阳和月亮会运动,那地球呢?地球有运动吗?”2.学生回答后,解释地球的公转运动,即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

Step 2 探究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1.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示意图,向学生展示地球公转的情况。

2.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公转运动和四季变化有没有关系?我们如何判断四季的变化?”3.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4.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观点,引导全班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之间的关系。

Step 3 解释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原因1.通过简洁的语言,解释地球公转的原因: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每天都是自西向东旋转,一年转一圈。

这个运动使得地球面对太阳的地方不同,同时也造成了我们所经历的四季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经历的四季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是太阳远近地球造成的吗?”3.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解释四季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的原因,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

力量的不同使得地球所接收到的太阳光及热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

Step 4 深化学生的理解1.进行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观察太阳光照射地球表面的角度及热量变化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2.学生自主探究,进行观察和记录。

Step 5 总结和拓展1.教师总结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观察结果,强调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南极和北极会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这与地球公转和倾斜有关吗?3.教师讲解南极和北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球公转和倾斜对此现象的影响。

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模型

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模型

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模型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小主精心编写而成的,如果您对该文档有需求,可以对它进行下载,希望它能够帮助您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以对它进行修改,根据您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即可。

另外,本小店还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比如工作总结、文案摘抄、教育随笔、日记赏析、经典美文、话题作文等等。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不同的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后续更新。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small master, if you hav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ocument, you can download it, I hope it can help you solve your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it can be modified and adjustedaccording to your actual needs.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you with a variety of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work summary, copy excerpts, education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o the following updates.地球公转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而四季的变化则是由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造成的。

科学《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文本+表格式)2篇教学设计

科学《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文本+表格式)2篇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文本+表格式(教学设计)2篇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第一篇)学生1:我认为地球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因为我发现图中地球沿着箭头的方向运动,而箭头的方向就是逆时针方向。

主持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学生2:我认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因为我发现图片中地球公转一周经历了春夏秋冬,刚好是一年。

主持人: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学生3:我认为不会改变,因为我发现图片中的地轴倾斜方向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主持人: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学生4:我认为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因为图片中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3.小结: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总是不变;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

探索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过渡: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都很强。

那么,你们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模拟地球同时在自转和公转吗?(预设:能。

)2.引导: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模拟地球同时在自转和公转的办法。

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4.提问:在模拟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们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解决办法吗?(预设: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实验方案、更改实验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

如:我们可以准备一个塑料小球,在球上画一条“赤道”,并用铁丝穿过小球做地轴。

然后在场地中心放一个灯泡,在灯泡周围画出一个椭圆形轨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状态,可以立即输入所学,也能立即讨论疑问,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与速度,也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度,为准确全面了解地球公转特征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学生在了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特点后,可能只是记住了抽象的信息点,本次模拟实验就是让学生建构一个包含各种信息的整体地球运动模型,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欲望。

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最新(2021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优质课比赛教案

最新(2021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优质课比赛教案

最新(2021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优质课比赛教案一、教材分析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在了解四季变化之后,提出“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关系吗?”的研究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时机。

本课将引导学生观察公转模型图片,了解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然后进行模拟实验,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特征表达在地球运动模型上。

教科书紧接着提供地球公转的数据和图片等更多信息,让学生通过推理,纠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太阳与地球距离远近不同是形成四季变化的原因”的错误观点。

教材分为三块:“聚焦”、“探索”和“研讨”。

聚焦板块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1个探究的科学问题,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与前一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联系,体现课程的连贯性。

探索板块包括前概念测查、预测、组织和呈现证据以及形成初步解释。

这一板块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列出可供选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研讨板块呈现的是学生在交流、讨论、论证时所应围绕的关键问题。

这一板块以疑问句的形式指导学生抓住主题学习的核心,陈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证据支撑自己的解释,在个人论证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论证以达成共识。

二、说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2)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2.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

(2)通过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无关。

3.科学态度目标(1)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2)为完成探究活动,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四季变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初步尝试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

2.难点:明白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四、学情分析前一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了解了它们的变化规律。

本课则尝试探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实录一、展示课例《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人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第六课二、目标分析(一)科学观念1.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2.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二)科学探究目标1.建构模型,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

2.通过数据分析,质疑创新,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无关。

(三)态度责任1.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2.为完成探究活动,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课件,模拟地球公转模型,地球公转的资料。

教学过程(实录):一.聚焦课件展示地球自转示意图师: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生:地球自转。

师:地球除了自转,还会怎样运动?生:公转。

师:地球自转产生了什么现象?生: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师:地球公转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展示四季交替的图片)。

地球公转与四季交替变化有什么关系呢?(设计意图:由已有知识导入新课,导入简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接下来的探究。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板书课题)教学反思:我的导入非常简单。

以旧知引入新的探究活动。

把时间节省下来,留给学生更多时间进行探究活动。

二.研讨(一)探究活动一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1.课件展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师:请同学们小组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说一说地球的公转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问题进行思考:(1)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3)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4)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师: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对上述问题讨论交流,再汇报。

(1分钟计时)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师:你们有答案了吗?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地球的公转方向是逆时针,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不会改变,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椭圆形的。

师:你们的发现和这位同学的一样吗?生:一样。

师:地球公转的这些特点与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吗?生:地球离太阳远时是冬季,离太阳近时是夏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实验
假设: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材料:地球仪、绳子、台灯
实验方法:
1.用绳子做一个圈,模拟地球公转轨道;把台灯放在圆圈中央,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在绳圈上,模拟地球,并标注出自己所处的位置。

2.将地球仪放在“夏至”位置,让地轴指向正确方向。

观察“太阳”直射“地球”位置。

3.按照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移动地球仪,观察不同季节,“太阳”直射“地球”位置变化。

注意:在移动过程中,地轴指向方向保持不变。

4.重复模拟地球公转,观察。

实验现象:“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是夏季;“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是秋季;“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是冬季;“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是春季。

实验结论: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引起了太阳在地球表面南北两半球直射点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地球上四季交替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