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新教材)
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花是两性花,在未开放时,进行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自花传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豌豆植株还具有易于区分的形状。
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
三、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a.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b.套袋,套上纸袋,以免外来花粉干扰。
c.采集花粉。
d.传粉,将采集到的花粉涂(撒)在去除雄蕊的雌蕊柱头上。
e.套袋,再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作异花传粉。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
四、杂交实验1、孟德尔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Cross)。
无论用高茎豌豆作母本(正交),还是作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总是高茎的。
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在第二代植株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
2、孟德尔把F1 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作显性性状,如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作隐形性状,如矮茎。
3、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每个因子决定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现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 )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形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 )来表示。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例如,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
像这样,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作纯合子。
因为F1自交的后代中出现了隐性性状,所以在F1的体细胞中必然含有隐形遗传因子;而F1表现的是显性性状,因此F1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应该是Dd 。
像这样,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作杂合子。
孟德尔 遗传规律 内容
孟德尔遗传规律内容
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在自然界中,父母的基因会以一定的比例遗传给子代,这种遗传方式是基因遗传的基础。
孟德尔遗传规律是由奥地利的植物学家孟德尔在19世纪中期发现的,他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遗传规律,从而开创了现代遗传学的研究。
孟德尔遗传规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单因遗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单因遗传是指每个性状只由一个基因控制,而且每个基因只有两个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例如,豌豆的花色只有紫色和白色两种,这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
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后,每个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会分离,随机组合,形成新的基因型。
例如,当纯合紫色豌豆和纯合白色豌豆杂交时,它们的子代中会有三分之一的纯合紫色豌豆、三分之一的纯合白色豌豆和三分之一的杂合豌豆。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基因之间的遗传是独立的,互不影响。
例如,豌豆的花色和籽粒形状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它们之间的遗传是独立的。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对现代遗传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揭示了基因的遗传规律,为后来的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孟德尔遗传规律也为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例如,许多遗传疾病都是由单基因遗传引起的,如囊性纤维化、地中海贫血等。
孟德尔遗传规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它揭示了基因的遗传规律,
为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基因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孟德尔遗传规律,以推动遗传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遗传学三大经典定律
遗传学三大经典定律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的一门学科,其中三大经典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
这三大经典定律分别是孟德尔定律、染色体定律和联锁定律。
孟德尔定律,也叫遗传定律,是指在杂交中,各个性状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各自遵循着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是1:2:1。
孟德尔定律为遗传学提供了精确的数学基础,从而开创了现代遗传学的先河。
染色体定律是指遗传物质——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
的运动规律。
这个定律是由梅特兰和塔芬嘉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来的。
染色体定律的发现使得遗传学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染色体的构成
和功能。
联锁定律是指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不同性状基因之间有可能存
在联系,这种联系越紧密,这两个基因就越难以分离。
联锁定律的发现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从而揭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这三大经典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且对现代遗传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第三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1
作物育种
通过对植物的基因进行分离和重新组合,可以培育出更耐病、高产的新品种。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动物繁殖
通过对动物的基因进行分离和重新组合,可以改良动物品种,提高生产性能。
3
医学研究
通过对人类基因进行分离和重新组合的研究,可以揭示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为 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第三定律的案例研究
3 隐性和显性
4 分离定律
孟德尔发现了隐性和显性基因的存在,相 互作用决定特征表现。
孟德尔的第三定律揭示了基因在后代中的 分离和重新组合。
第三定律的定义和说明
第三定律指出,一个有两个基因的个体在生殖过程中,这两个基因会分离并 且分别传递给后代,后代在自我繁殖时会重新组合这些基因。这个定律被广 泛应用于遗传育种和进化研究。
2 如何应用第三定律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我们可以利用第三定律解决农作物育种、动物繁殖和人类遗传疾病等实际问题。
3 为何孟德尔的遗传学发现如此重要?
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揭示了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为后续的遗传学 研究奠定了基础。
总结和结论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石,它描述了基因在后代中的分离和 重新组合。这一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育种、动物繁殖和人类遗传疾病研 究中,对我们深入理解生命的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也称为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重要原理之一。它 描述了同一性状两种基因分开传递给后代的过程,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孟德尔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1 遗传物质
2 基因
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物质的存在,由遗传物 质负责遗传特征。
模型建构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
27 —
图1 一 对 同源 染 色体 的减数 分 裂过程 演 示分 解 图
图4 两对 同源染 色体的 减数分 裂过程 呈现 图
设问 : ① A a 、 B b 两对等位基因是在什么分裂时 期 自由组合的?② 两对等位基因是 由于什么原因 自
由组合 的? ③ 除 了黑板上的组合方式 . 还有什么组合 方式?( 请在学案上画出来 ) ④ 基因 自由组合 的实质 是什么?( 总结出 自由组合定律的现代解释 )
杂交实验 ” 和“ 减数分裂 与受精作用 ” , 并认 同基 因位 于染色体上之后 。其实“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现代解 释” 就是对以上知识 内容的相互联系 、 综合 、 总结 , 使
学生在细胞水平上理解孟德 尔的遗传规律 , 并深化和 巩 固减数分裂的过程 , 是一个对已有知识进行融会贯 通的过程。虽然 , 教材上没有对这部分内容做很多的
提 高教 学效果 。 关 键词 中图 分类 号 G 6 3 3 . 9 1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 目的而对认 知对象所 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 , 通过建构模型 , 可排除、 舍弃事 物的非本质因素 ,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 使生命现象 或过程得到纯化和简化 , 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之间 的本质联系和 内在规律 。我 国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 标准》 中也指出: “ 要让学生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 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因此 , 模型建构是学生必 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 。 在 生 物 教学 中 , 如果 教 师 能够 引导 , 让 学 生在 一 定的情境 中通过 自己思考或动手 , 建构相关模型来学 习生物学知识 , 将会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1 教材 分析
第2 9 卷第 6 期
2 0 1 3年
闪光的天才孟德尔和他的遗传实验介绍500字
闪光的天才孟德尔和他的遗传实验1. 概述闪光的天才孟德尔,他所做的遗传实验对现代遗传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孟德尔的生平和他的遗传实验。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评估,将更深入地理解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历程。
2. 孟德尔的生平孟德尔,全名格里高利·约翰·孟德尔,是捷克的一名奥古斯丁修会修士,以植物遗传学的奠基者而闻名。
在他的整个生平中,他致力于对豌豆的杂交实验,从中总结出了一系列关于遗传规律的成果。
3.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孟德尔以豌豆的遗传变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通过对豌豆的不同性状进行杂交,他观察到了一系列明确的遗传规律,例如隐性和显性基因的相互作用、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等。
这些实验结果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对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评价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关注,也为后人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他的实验方法严谨,观察结果准确,总结出的遗传规律也被证实具有普遍性和可遗传性。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被公认为遗传学史上的里程碑。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孟德尔的遗传实验,我个人认为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实验结果本身,更在于他所引领的科学方法论和理论体系。
通过深入研究孟德尔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的逻辑推理和实证验证过程。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也启发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探究,为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6.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孟德尔的生平和遗传实验的全面探讨,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历程。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不仅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对自然界规律的思考和探索。
7. 结语通过本篇文章,我们对闪光的天才孟德尔和他的遗传实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希望通过对他的生平和实验的探讨,能够拓宽我们对遗传学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对现代遗传学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他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对遗传规律的深刻理解,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的两个基本定律,它们对于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离定律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等位基因会按照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分离,而不会发生混合。
这意味着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每个染色体上的基因会独立地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每个配子只含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
这一规律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情况。
自由组合定律则是在多对相对性状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当两对或更多的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时,它们会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按照分离定律分别进行分离,但同时又会在受精过程中自由组合,从而产生具有不同基因组合的子代。
因此,后代可能出现一种基因组合的性状,也可能出现另一种基因组合的性状,表现出多种性状类型。
具体来说,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思想是遗传因子组合的概念。
每个个体都携带着多个不同的遗传因子,这些遗传因子可以在不同的染色体上组合在一起,从而决定个体的表型。
因此,后代可能在同一个族群内出现不同的表型类型,这取决于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孟德尔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两个定律。
他使用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并且可以形成易于观察的杂交后代。
通过分析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些发现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成为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支柱。
总之,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的基本规律,它们对于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定律不仅对于理解个体的遗传特征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于设计育种方案、改良作物品种等方面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遗传的规律与遗传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遗传的规律与遗传的变异知识点总结遗传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个体内基因的传递和表现。
遗传规律研究了基因在传代中的变化和规律,而遗传的变异则涉及了个体之间基因差异的产生。
本文将探讨遗传的规律和变异的知识点,并总结相关内容。
一、遗传的规律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总结出了三大遗传规律:- 第一法则:分离规律(孟德尔定律)该法则认为,个体的两个形态特征只能表现一种,不会相互影响。
即父代的各个特征独立地以基因的方式传递给子代。
- 第二法则: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定律)该法则认为,个体的染色体以及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是自由组合的,相互独立的。
- 第三法则:优势规律(孟德尔定律)该法则认为,具有自交性状的个体在杂交中,以自交性状为表现的基因通常在显性位点上。
2. 非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除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外,还存在一些非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如:- 全性连锁不平衡规律:指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互相连锁,导致正常的基因组合几乎不可能产生。
- 隐性致死规律:指某些基因在显性位点上表现为致死效应,导致表现为显性特征的个体在自然界中极为罕见。
- 不完全显性规律:指在杂交中,显性与隐性基因的相对表现无法完全支配的现象。
二、遗传的变异1. 突变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一种常见形式,它是指基因或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发生不带有目的的变化。
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类。
- 点突变指的是单个碱基发生改变,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 染色体突变是指整个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结构发生异常,如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
2. 重组重组是指在染色体互换发生的过程中,基因座之间的连锁关系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重组导致了基因的重新组合,为物种的进化提供了遗传变异的来源。
3. 跨染跨染是指不同物种或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和引入,导致基因组之间发生差异。
跨染可以通过杂交、转基因技术等方式实现。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这可真是个神奇又有趣的事儿呢!咱就说基因吧,那可真是生命的小密码呀!就好像是一个超级神秘的宝藏地图,决定了我们的各种特征。
孟德尔老爷子当年的发现,那简直就是打开了遗传学大门的金钥匙。
你看啊,基因有显性的和隐性的。
显性基因就像是个急脾气,一下子就表现出来啦;隐性基因呢,就比较“害羞”,得等特定情况才会现身。
这就好比是一场比赛,显性基因总是能抢先冲出来,让大家看到它,而隐性基因有时候就得等机会。
比如说,双眼皮是显性基因,单眼皮是隐性基因。
如果爸爸妈妈都是双眼皮,但是他们都有单眼皮的隐性基因,那生出来的宝宝就有可能是单眼皮哦!是不是很神奇?这就像是变魔术一样。
再想想,为啥有的家庭里爸爸妈妈都不高,孩子却长得挺高呢?这就是基因的奇妙组合呀!也许孩子正好遗传到了那些能让身高“窜一窜”的基因组合。
孟德尔遗传定律还告诉我们,基因是会一代代传下去的。
就像接力赛中的接力棒,从爷爷奶奶传给爸爸妈妈,再传给我们。
这传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和变化。
比如说,家族里有某种疾病的基因,那后代就得小心啦,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但也别太担心呀,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咱可以早发现早预防呀!而且,这基因的组合可没有固定的模式哦!就像抽奖一样,每次都有不同的结果。
所以呀,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呢!咱平时生活中也能看到很多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影子呀。
比如有些人的头发颜色、眼睛颜色,还有性格特点,不都是遗传的结果嘛。
有时候看到一家人长得特别像,那就是基因在起作用呢。
想想看,如果没有孟德尔老爷子的发现,我们对生命的奥秘该有多迷茫呀!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就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身边的人啦。
所以啊,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真的是太重要啦!它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神奇的遗传密码,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精彩和奇妙呀!。
孟德尔遗传规律及其发展
现代遗传学的进展与孟德尔遗传规律 的关系
基因组学
现代遗传学通过对基因组的 研究,揭示了基因与性状之 间的复杂关系。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技术使得人们能够 对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行修改 和操纵,进一步拓展了遗传 学的研究领域。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 术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新兴领 域,有望为人类带来健康福 祉。
2
20世纪初,莫尔根等科学家发现了
基因在染色体中的遗传位置和功能,
进一步阐明了孟德尔遗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引发了人们 对遗传学的兴趣和研究,推动了遗 传学的进一步发展。
分子遗传学的兴起
20世纪下半叶,科学家们通过研究 DNA和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揭示了 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
孟德尔遗传规律及其发展
孟德尔遗传规律是遗传学的基石之一,揭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本演示将介绍孟德尔的实验与发现,以及遗传规律的意义与影响。
孟德尔的实验与发现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发现了遗传性状的传递和组合规律,为 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三条基本定律
第一定律:单因子遗传定律
每个个体在遗传性状上有两个基因,逐代传递。
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独立地传递给后代。
第三定律: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导致遗传变异。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意义与影响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揭示了遗传变异的机制,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展
1
基因的发现
结论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对遗传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我们深入理解遗传变异和基因 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孟德尔假说的概述孟德尔假说是指奥地利的僧侣、植物学家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在19世纪中叶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所发现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实验成果被认为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之作,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
孟德尔假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核心内容:1.性状的遗传是以离散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连续的混合。
2.每个个体都含有两个基因,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
3.可以通过基因的组合来解释后代的性状表现。
孟德尔杂交实验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观察到了一系列有趣的现象。
他选择了豌豆这种自交且有明显特征的植物进行研究,以便能够准确地观察和记录性状的表现。
在实验过程中,孟德尔观察到了以下几个性状:1.花色:豌豆的花色有紫色和白色两种。
2.种子颜色:豌豆的种子颜色有黄色和绿色两种。
3.种子外形:豌豆的种子外形有圆形和皱纹两种。
4.花药颜色:豌豆的花药颜色有黄色和绿色两种。
通过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观察到了一些规律,并得出了他的假说。
性状的离散遗传方式孟德尔观察到豌豆的性状表现具有离散的特征。
例如,当他将一种纯紫色花朵的豌豆与一种纯白色花朵的豌豆进行杂交时,所有的后代都表现为紫色花朵,而不是紫色和白色的混合。
而当这些纯紫色的后代自交时,后代中出现了一些白色花朵,表现出了性状混合的现象。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性状的遗传是以离散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连续的混合。
孟德尔将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因子”的遗传,即每个性状由两个因子(基因)决定,这两个因子分别来自父母,但只有一个因子在后代中表现出来。
基因的组合解释后代的性状表现孟德尔通过对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还观察到了另一个重要的现象,即不同性状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
例如,他发现豌豆花色的性状与种子颜色的性状是独立的,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影响。
基于这个发现,孟德尔提出了”基因的组合”这个概念,即不同性状的基因在后代中可以独立组合,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父母的某个性状在后代中表现出来,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不表现。
《基因在染色体上》 知识清单
《基因在染色体上》知识清单一、萨顿的假说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依据萨顿观察蝗虫配子减数分裂时发现,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
3、方法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需要注意的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1)实验材料:果蝇。
果蝇具有相对性状明显、繁殖速度快、易于饲养等优点,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
(2)实验过程及现象①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 全为红眼。
② 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 中红眼∶白眼= 3∶1,且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
(3)实验分析①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② F1 全为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
③ F2 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 3∶1,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④ F2 中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说明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2、摩尔根的假说(1)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用 w 表示)在 X 染色体上,而 Y 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2)亲本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WXW,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wY。
(3)F1 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WXw,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
(4)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WXW∶XWXw∶XWY∶XwY = 1∶1∶1∶1,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 2∶1∶1。
3、摩尔根的验证(1)方法:测交实验,即让F1 中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
(2)结果:测交后代中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 1∶1∶1∶1,证明了摩尔根的假说。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规律解析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规律解析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
(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易成功?1.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实验2.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3.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4.具有易区分的性状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1.完全显性2.不完全显性3.共显性4.镶嵌显性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的表现与一个亲本的性状完全相同。
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F2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相对应呈1:2:1的比例共显性:一个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显示出来的现象人的MN血型系统:L、L基因分别决定红细胞上的M、N抗原嵌镶显性:一个等位基因影响身体的一部分,另一个等位基因则影响身体的另一部分,而在杂合体中两个部分都受到影响的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与共显性并没有实质差异。
致死基因致死基因:指那些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隐性致死基因:隐(或显)性基因在杂合时不影响个体的生活力,但在纯合状态有致死效应的基因叫隐性致死基因。
如小鼠的AY基因,植物中的隐性白化基因等。
显性致死基因:杂合状态即表现致死作用的基因。
如显性基因Rb引起的视网膜母细胞瘤。
致死基因的作用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在配子时致死的,称配子致死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的,称合子致死输血原则1)同血型者可以输血;2)O型血者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个体;3)AB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4)AB型的血液只能输给AB型的人;Rh血型与新生儿溶血Rh血型系统由R和r基因决定RR和Rr个体的红细胞表面有——Rh抗原——Rh+rr个体的红细胞表面没有Rh抗原——Rh-Rh阴性个体产生抗体的条件:1、反复接受Rh阳性血液2、Rh阴性母亲怀了Rh阳性的胎儿,分娩时阳性胎儿的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循环,使母体产生对Rh阳性的抗体。
遗传学三大规律
1、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分离定律 law of segregation为孟德尔遗传定律之一。
孟德尔决定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同时存在于杂种一代(F1)的个体中,但仍维持它们各自的个体性,在配子形成时互相分开,分别进入一个配子细胞中去。
在孟德尔定律中最根本的就是分离定律。
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在纯合子中相同染色体上占有同一基因位置的来自双亲的二个基因决不会发生融合而是仍维持其个体性,而在配子形成时,基因发生分离,其结果是杂种第二代(F2)和回交一代(B1)中性状会发生分离。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
在孟德尔从事的大量植物杂交试验中,以豌豆杂交试验的成绩最为出色。
经过整整8年(1856-1864)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
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称为基因)的论点,并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这两个重要规律的发现和提出,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孟德尔名垂后世的重大科研成果。
3、连锁与互换规律
19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摩尔根(1866—1945)和他的几位学生开始了对果蝇的遗传研究。
摩尔根果蝇是一种在夏天的水果摊上常见的小昆虫,它有一对小小的红眼睛。
当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的第一年,他们发现了一种雄性白眼果蝇,这种新的果蝇是经过红眼果蝇自发突变而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读一切好的书,
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内容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描述对象 的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 行为特点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发生时间 的过程中
结果
减数分裂过程中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