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林讲义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药理学

合集下载

第三十五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第三十五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2.抗菌机制相似
杀菌药
① 作用于核糖体3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
始动复合物形成
肽链延伸
肽链终止
② 通过离子吸附作用, 增加膜通透性
11
︱ 抑 制 细 菌 蛋 白 质 合 成 ︱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123. 理化性质相似源自由2~3个氨基糖分子和1个氨基
环醇环通过配糖键连接成苷,显碱性,其盐易

罗红霉素对支原体、衣原体等有较强作用,对G+菌、 厌氧菌作用似红霉素,对流感菌弱

克拉霉素对G+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最强
6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
抗菌作用:抗G+菌、厌氧菌 作用机制: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抑菌 药。不与红霉素合用。 临床用途:①需氧G+球菌; ②厌氧菌感染; ③静注林可霉素+口服乙胺嘧啶治弓形体脑炎,静 注林可霉素+口服伯氨喹治卡氏肺囊虫肺炎;
1.
其NH4+能与PO43-结合,细菌胞膜透性↑→磷酸盐、 核苷酸等外漏(慢效杀菌,繁殖期、静止期均有 效) 对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G—杆菌有效 毒性大,肾损害严重
2. 3.
神经系统损害、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导致 呼吸抑制
4. G—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局部应用:眼、耳、皮肤、粘膜、肠道
死亡率高。治疗葡萄糖酸钙,或同用肾上腺素
③ 神经肌肉阻滞用钙剂和新斯的明救治。
17
耐药性
1.
2.
细菌产生钝化酶:如腺苷转移酶、磷酸转 移酶、乙酰转移酶,使药物结构改变失活 细菌基因突变:30S亚基构型改变,使药物 无法结合到靶位上。 与其他氨基苷类之间存在单向交叉耐药 性。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课件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课件

PART 05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 霉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与 规范管理
合理使用原则及策略制定
适应症明确
确保患者符合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药物的适应症,避 免滥用。
剂量与疗程合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 过量或不足。
联合用药评估
对于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物的患者,应评估联合用药的疗效和安 全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 过敏反应
如皮疹、药疹、呼吸困难等;
4. 其他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
2. 定期监测肾功能,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3. 注意观察听力变化,及时调整用药;
4. 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过敏者慎用。
PART 04
配伍禁忌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药物与 某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如与抗凝药物 合用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与肝药酶 抑制剂合用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等。
VS
注意事项
在使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药 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 免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的发生。同时,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作用机制,合 理选择和使用药物。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 万古霉素类课件
目录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 林可霉素类药物介绍 • 万古霉素类药物介绍 •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药物相互作
用与配伍禁忌
目录
•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药物的合理 使用与规范管理
•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药物的未来 发展趋势与挑战
PART 01
分革兰氏阴性菌也具有抗菌活性。

护理专业药理第37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

护理专业药理第37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

(1)主用呼吸道感染。
(2)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3)性病。
(4)皮肤软组织感染。
4、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红霉素低。
三、克拉霉素(甲红霉素)
14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体内过程: (1)po吸收快而完全。 (2)广泛分布各组织:扁桃体、肺及 皮肤等组织中的浓度高。 (3)肝脏代谢。 (4)肾脏排泄。
所致的骨髓炎(首选)、关节感染。
2、厌氧菌或与需氧菌的混合感染,
如腹膜炎、盆腔感染,吸入性肺炎或肺脓 肿等。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伪膜性肠炎:腹痛、腹泻、发烧、粘液 血便为特征,严重者死亡。 原因:敏感菌被抑制,而难辨梭状芽孢 杆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 治疗:万古霉素或甲硝唑。 3、一过性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肝功能 异常、血栓性静脉炎等。
3、肾功能不全、老人、新生儿不宜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肾毒性↑ 2、与二甲双胍合用,因竞争肾小管分 泌,后者的血药浓度↑。 3、与肌松药合用,对神经肌肉阻滞作 用↑。 4、与华法林合用,出血倾向↑。
思考题
1、简述红霉素的抗菌谱、作 用机制、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2、简述克林霉素的抗菌谱、 作用机制、应用及主要不良反 应。
【药理作用】
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但抗菌强度不 及青霉素G。
1、G+菌:金葡菌(包括耐药菌)、表皮葡 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梭状芽胞杆 菌等作用强。 2、部分G-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 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及军团菌高度 敏感。
3、除脆弱类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 各种厌氧菌有相当的抗菌作用。 4、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
耐药机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抗菌机理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万古霉素通过与细菌细胞壁中的D-丙氨酸-D-丙氨酸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 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 胀、变形死亡。
干扰细菌细胞膜功能
万古霉素还能干扰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导致细菌死亡。
临床应用
严重感染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甲氧西 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如心内膜炎、肺炎、脑膜炎等。
发现新的药物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新药研发方向
针对多重耐药菌的新药研发
随着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针对这类细菌的新药研发 成为迫切需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抗 生素在新药研发中仍具有重要地位。
新型给药方式和制剂的研究
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用药体验,新型给药方式和 制剂的研究也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方向。
03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种类和特性
林可霉素(Lincomycin)
是最早发现的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具有抑菌作用,抗菌谱较窄,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
氯洁霉素(Chloromycetin)
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但副作用较大。
氯林可霉素(Cleocin)
是林可霉素的另一种衍生物,抗菌谱较广,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作用。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 素类
目 录
• 引言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万古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三类抗生素的比较和分析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等特点。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出 现和传播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人 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3939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抗生素PPT课件

3939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抗生素PPT课件
20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21
林可霉素(lincomycin,洁霉素)
抗菌谱:G+菌,G-厌氧菌,是抗厌氧菌抗生素中较好的, 对G-需氧菌无效
机制: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肽链延长, 影响蛋白质合成
与大环内酯类交叉耐药,不宜与红霉素合用 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胆道感染及败血症等,对慢性骨
4
特点
作用机制——抑菌剂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的23S-rRNA的特殊靶位及某 些核糖体蛋白质结合,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并干扰mRNA 位移,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哺乳动物核糖体 无影响 半合成:穿透细胞膜及抑制流出泵功能较强,能增强粒 细胞对金葡菌吞噬作用。克拉霉素破坏支原体胞壁层, 影响胞浆膜完整,产生溶菌作用——治疗军团菌、支原 体及衣原体细胞内感染基础
5
6
7
8
特点
体内过程
天然大环内酯类药代动力学特点:
碱性抗生素,不耐酸,服用其肠衣片或酯化物 血中药物浓度低,组织中浓度相对较高 经胆汁排泄
血浆t1/2不够长,多在2 h内
治疗尿路感染常需碱化尿液
9
特点
半合成大环内酯类药代动力学特点: 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 血液、体液及组织细胞内药物浓度高,(罗红霉素血 药浓度最高)
19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甲基衍生物,抗菌谱相似,对需氧G+球菌、嗜 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抗菌活性最强
血药浓度与t1/2具有剂量依赖性,无给药蓄积
临床适应证同罗红霉素,对衣原体或不明原因的非淋球 菌性尿道炎、阴道炎有良好疗效,可防治幽门螺杆菌感 染,治疗消化性溃疡
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第三十九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抗生素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之药理学:第三十六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之药理学:第三十六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药理学第三十六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一、A11、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C、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抑制细菌核酸代谢2、红霉素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A、肾损害B、心脏毒性C、胃肠道反应D、二重感染E、耳毒性3、下面对红霉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口服可吸收B、支原体感染首选C、主要经胆汁排泄D、对螺旋体和支原体有抑制作用E、金葡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4、阿奇霉素属于A、青霉素类B、大环内酯类C、四环素类D、氨基苷类E、头孢类5、作用原理与叶酸代谢无关的是A、甲氧苄啶B、磺胺嘧啶C、柳胺磺吡啶D、克林霉素E、磺胺甲噁唑6、治疗广谱抗生素所致假膜性肠炎可选用A、氨苄西林B、头孢唑啉C、诺氟沙星D、万古霉素E、磷霉素7、具有肝肠循环且对胆道感染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A、甲氧苄啶B、克林霉素C、红霉素D、青霉素E、万古霉素8、林可霉素的作用靶点是A、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B、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C、细菌胞膜上特殊蛋白PBPsD、二氢叶酸合成酶E、DNA螺旋酶9、红霉素的作用靶点是A、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B、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C、细菌胞膜上特殊蛋白PBPsD、二氢叶酸合成酶E、DNA螺旋酶10、大环内酯类对下列哪类细菌无效A、军团菌B、革兰阴性球菌C、革兰阳性菌D、衣原体和支原体E、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11、关于万古霉素,描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B、可引起假膜性肠炎C、作用机制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D、属于快速杀菌药E、与其他抗生素间无交叉耐药性12、下列不是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是A、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万古霉素D、林可霉素E、杆菌肽13、红霉素与下述情况或不良反应有关的是A、肝损害B、假膜性肠炎C、剥脱性肠炎D、肺纤维性变E、肾功能严重损害14、可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的抗菌药是A、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B、青霉素C、磺胺嘧啶D、红霉素E、头孢唑啉15、患者男性,28岁。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特点】
1.对G+球菌(耐药金葡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2.抗菌机制为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3.毒性大,有变态反应、耳毒性及肾毒性 4.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和难辨性梭菌性假膜性肠炎 5.与其它类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核蛋白体循环
(一)起始阶段
+
70S始动复合物
(二)肽链延长
转位酶
(-)
大环内酯类
(三)终止阶段
(二)肽链延长
转位酶
(-) (-)
林可霉素类

G
G
浆 内
M 丙 甘]5
谷 赖 [甘]5



胞 -内酰胺类 (-)
转肽酶(青霉素结合
浆 膜
G
G蛋白,PBPs)

M丙
M丙


赖 [甘]5 丙
赖 [甘]5 丙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Lincomycins) ❖万古霉素类(Vancomycins)
复习思考题
1. 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及其 共同特点有哪些?
2.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特点有哪些?
天然: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大环内酯类
麦迪霉素
(macrolides) 半合成: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macrolides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共同特点
2.抗菌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蛋白合成
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的靶 位上,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细菌核糖体为70S,由50S和30S亚基构成 哺乳动物核糖体为80S,由60S和40S亚基构 成
共同特点
3. 耐药性机制 改变靶位结构:甲基化酶甲基化50S。 产生灭活酶 主动流出增加:细菌通过主动流出系统将药
4. 其他:药疹,药热,耳毒性,心脏毒性等。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1.耐酸,口服易吸收,但首过消除明显。 2.分布广泛,组织中浓度>血中浓度。 3.抗菌活性>红霉素,对需氧G+球菌、嗜肺军团菌, 肺炎衣原体抗菌活性是大环内酯类中最强的。 4.不良反应发生率<红霉素,耐受性好。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维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林可霉素(lincomycin,洁霉素,林肯霉素) 克林霉素(clindamycin,氯林可霉素,氯洁霉素)
一、体内过程
1. 吸收:林可霉素口服吸收差,克林霉素口服吸 收完全。
2. 分布:体内分布广泛,骨组织中浓度尤其高。 可以透过胎盘屏障,但不易过血脑屏障。
3. 消除:主要在肝脏代谢,胆汁和粪便排泄。
5.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
四、不良反应 毒性低微,极少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1. 直接刺激反应:口服——胃肠道反应(主要) 静滴——血栓性静脉炎。
2. 肝损害:红霉素酯化物引起,表现:转氨酶升高、 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停药后可恢复。
3. 伪膜性肠炎:口服红霉素偶可致肠道菌株失调引起 伪膜性肠炎。
物泵出菌体外 。 降低胞膜的通透性:药物渗入菌体内减少。
共同特点

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理学精品课件

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理学精品课件

共同特点: 1.谱窄 2.各药间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3.碱性环境活性强 4.不耐酸 5.血药浓度低 6.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7.胆汁排泄 8.毒性低微
药理作用:
1.G+、G-(部分)和厌氧菌
2.对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均有作用。
3.通常抑菌,高浓度杀菌 机制: 抑制蛋白质合成(结合 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靶 位上,阻断转肽酶作用,干 扰mRNA位移)
耐药机制:
1.靶位结构改变
2.产生灭活酶
3.摄入减少,外排增加 相互作用:
1.竞争性抑制卡马西平(肝酶诱导)代谢
2.抑制茶碱(TDM)代谢
3.促进环孢菌素的吸收并干扰其代谢
4.红霉素与华法林联用延长凝血时间 5.促进地高辛肝肠循环 6.与阿司咪唑联用,可引起心律失常。
二、常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红霉素(erythromycin):
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万古霉素类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 体内过程:易渗入骨组织 抗菌作用: 1.抗菌谱与红霉素类似 2.抗G+菌、抗G-厌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作用机制: 1.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活 性,使肽链延长受阻,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2.不与红霉素合用。
[临床应用] 1、抗药性金葡菌感染和青霉素过敏者 2、支原体肺炎、军团菌病首选 3、厌氧菌引起的口腔感染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 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感染。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肝损害:红霉素丙酸酯(无味红霉素),出现转氨 酶升高 (3)过敏反应 (4)局部刺激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1.唯一半合成的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易进入组织,t1/2长达3天 3.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其他为抑菌药) 4.临床用于严重感染 5.不良反应轻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1.14元环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对革兰阳性菌、军团菌和肺炎衣原体作用最强 3.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皮肤 软组织感染 4.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药理学——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

药理学——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

药理学——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一、大环内酯类(一)分类按化学结构:14元环大环内酯类天然:红霉素半合成: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15元环大环内酯类半合成:阿奇霉素16元环大环内酯类天然: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半合成:罗他霉素、交沙霉素按发展阶段分:第一代:红霉素、地红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及耐青霉素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第二代:罗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米欧卡霉素增强抗菌活性及抗菌后效应,减少不良反应、延长t1/2、对酸稳定。

第三代:泰利霉素对大环内脂-林克霉素-链霉素耐药菌株有效。

(二)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抗菌作用机制】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体内过程】天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吸收:碱性抗生素,不耐酸,口服多用肠溶片或酯化产物;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血中药物浓度低;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胆汁中浓度高,可有肝肠循环。

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血浆t1/2长;经胆汁和肾脏排泄。

如: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三)常用代表药1.红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比相似而略广,为抑菌药——相似——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略广——四体、军团菌、弯曲菌、弓形虫【临床应用】白衣空军百支曲青败红战是首选(1)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或对青霉素过敏者的金葡菌感染。

(2)在下列治疗中红霉素列为首选:军团病、白喉带菌者、百日咳、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空肠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

(3)可用于妊娠期、婴儿、新生儿,是妊娠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感染的一线药。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口服或静脉给药均可引起(2)肝损害:酯化物(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发生率高(40%)肝功能不良、胆道梗阻禁用!!(3)耳毒性(肾功能不良者发生多)心脏毒性(静滴速度过快,特殊致死反应)静脉注射给乳糖酸红霉素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不作常规使用
万快皮古速肤霉静潮注红素万、古红霉斑素、时荨麻,疹出现、极心度动
过速和低血压等特征性症状,称 为“红人综合征”
仅用于严重G+球菌,尤其 MRSA,MRSE、肠球菌
感染;口服预防白血病全身感染;伪膜性肠炎
毒性大: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以及粒细 胞、血小板减少;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 与早产儿禁用
1.直接刺激反应: 口服——胃肠道反应,主要不良反应 静滴——血栓性静脉炎
2.肝损害:红霉素酯化物 表现: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 处理:停药数日可恢复正常 3.过敏反应:药热、药疹、荨麻疹等。 4.伪膜性肠炎: 口服红霉素偶可致肠道菌株失调引起伪膜性肠炎 。 5.红霉素为肝药酶抑制剂。
血药浓度是大环内酯类中最高 用于敏感菌所致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五官科感染
及儿科各种感染,也用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 起的泌尿道感染等
克拉霉素
进食不影响口服吸收,但首关消除明显,生物利 用度低
血药浓度与t1/2具有剂量依赖性,无给药蓄积
对肺炎衣原体抗菌活性最强 临床适应证同罗红霉素,对衣原体或不明原因的
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商品名
琥乙红霉素片(利君沙) 罗红霉素胶囊(赛乐林) 罗红霉素分散片(严迪) 阿奇霉素胶囊、颗粒(泰力特)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希舒美) 阿奇霉素分散片(赛乐欣) 阿奇霉素片(维宏) 克拉霉素片(克拉仙)
小结
特点:(与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相比) 1.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提高; 2.血药浓度及组织浓度高; 3.半衰期延长; 4.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增强; 5.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和免疫调节功能; 6.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和软组织感染; 7.不良反应较少

药理学教学课件: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

药理学教学课件: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
Fra bibliotekCH3
OCH3
O
CH3
OH
O
CH3
CL A RITH RO MY CIN
CH3 O
OCH3
O
CH3
CH3
OH
O
CH3
E RY TH RO MY CIN
H3C N H3C OH
OH H3C H2C O
CH3
OH
H3C CH3 N
CH3 HO
O
O
CH3
CH3 O
OCH3
O
CH3
CH3
OH
O
CH3
A ZITH RO MY CIN
缺点: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对胃酸不稳定 口服剂量较大、生物利用度不理想
新大环内酯类特点:
对胃酸稳定 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 延长t1/2 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霉素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甲氧基取代内酯环6位羟基,耐酸,组织中浓 度高,t1/2长(6h),代谢产物有抗菌活性、经 肾脏排泄
心脏毒性
静脉快速滴注偶发
耳毒性
老年、肾功不全者用药量过大时易发
【药物相互作用】
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可增强卡马西平、皮质固 醇、环孢素、地高辛、茶碱、丙戊酸及华法 林的作用
由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妨碍细胞色素P450参与对 这些药物的代谢
红霉素(Erythromycin)
【体内过程】
1、吸收:红霉素不耐酸,口服用肠溶片在小 肠崩解吸收,酯化物制剂有相当的耐酸能力 亦易于吸收; 2、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及体液中,尤 以胆汁中分布浓度高,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3、消除:主要经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肝功 能不全者药物排泄速度减慢。

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及其她抗生素对抗G+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与万古霉素等。

一、大环内酯抗生素大环内酯抗生素就是指具有一个12-16个碳骨架大内酯环附着一个或者多个脱氧糖结构的抗生素,包括14元环红霉素、甲红霉素、罗红霉素;15元环阿齐霉素与16元环的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白霉素、交沙霉素、吉她霉素等。

这些药物在药动学、抗菌作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1、不耐酸,口服会被胃酸破坏,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吸收;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肠溶片。

2、体内分布广,均可达血药浓度,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体内时间长;3、抗菌谱窄,>PG,G+、G-球菌、厌氧菌、胎儿弯曲菌、军团菌、衣原体与支原体等;——耐青霉素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

4、作用机理: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5、细菌对本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之间存在着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红耐药,螺旋耐药,但停药一段时间后会消失;以红霉素作用应用广。

红霉素:1952年由美国EliLilly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从链丝菌的培养液里提取得到的。

特点:1、味苦,不耐酸——口服胃酸破坏,抗菌活性低——肠溶片——在肠道崩解吸收——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高+SB——尿路感染+SB碱化尿液。

现在临床上口服的红霉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剂:红霉素肠溶片:糖衣片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利君沙)——口服后在体液中分解出酯与红霉素碱吸收——干糖浆——小儿抗菌药——肝损害无味红霉素:红霉素的丙酸酯——无苦味——适合儿童服用——对肝功能损害大2、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数月后可恢复敏感性;3、抗菌谱:与PG相似,略广,(1)对G+的强大的抗菌作用;(2)对G-菌菌的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军团菌有效,对耐药金葡菌有效4、临床用途:(1)青霉素过敏与耐药; (2)百日咳;(3)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尿路感染、弯曲菌所致败血症首选;5、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转肽作用及信使RNA 移位,作用位点就是50s亚基。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
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代半合成抗生素:


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泰利霉素 去年上市

特点:对酸稳定,不受耐药性和外排作用的 影响,对耐红霉素菌有优良的抗菌活性。
化疗药理
两 类 药 物 的 比 较
沿用大环内酯类 G+菌,G-球菌,厌O2 球菌 ,支原体、衣原 体、军团菌等有效。 胃酸不稳定, 口服吸收差 胃肠反应多
化疗药理
化疗chemotherapy 药理学pharmacology
第三部分
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化疗药理
大 环 内 酯 类 抗 生 素 及 其 它 提 要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主要代表是红霉素; 除此外,尚有麦迪霉素和螺旋霉素等。 掌握红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抗菌机制。 注意其抗菌谱与青霉素G者的异同及主要 应用;其体内过程特点及主要不良反应。 掌握红霉素的主要制剂及作用特点。 了解麦迪霉素与螺旋霉素等的作用特点。 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与体内过 程特点;克林霉素与林可霉素比较,其优 点所在以及主要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了解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主要用途 及不良反应
化疗药理
按化学结构分——大环内酯环
14元: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 15元:阿奇霉素; 16元:麦迪霉素、螺旋霉素。

大 环 内 酯 类 药 物

按药理学特点分

第一代药物:

50年代,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 窄谱、不良反应大、耐药; 70年代,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有良好的PAE,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感染;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胃肠反应,假膜性肠炎
化疗药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