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设计
综合立交桥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综合立交桥设计的可行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12c3e1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9.png)
综合立交桥设计的可行性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立交桥成为了城市交通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综合立交桥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设计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网络的改善中。
本文将探讨综合立交桥设计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优缺点及应用价值。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综合立交桥的概念。
所谓综合立交桥,就是在单一的路口上同时建设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的交通设施。
相比传统的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综合立交桥在解决人行交通问题的同时,还兼顾了车辆通行的需要,提高了交通效率,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
综合立交桥的设计可行性首先体现在其适应性上。
它可以根据道路环境和交通流量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和布局。
传统的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只能在固定位置建设,而综合立交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位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这种灵活性使得综合立交桥在应对城市交通需求的变化时具备了优势。
其次,综合立交桥的设计可行性还表现在其可持续性上。
随着城市道路网络不断扩大,立交桥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大幅增加。
而传统的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需要分别进行建设和维护,造成资源的浪费。
综合立交桥能够将两者合二为一,减少了资源的占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此外,综合立交桥在设计中还可以考虑环境友好型材料的使用和照明设施的节能设计,进一步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综合立交桥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是建设成本问题。
相较于传统的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综合立交桥的建设成本较高。
因为综合立交桥需要集成两者的功能,所以设计和施工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更高的技术和设备投入。
此外,综合立交桥的用地需求也比传统方案更大,对城市用地的规划和布局提出了挑战。
此外,综合立交桥在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人性化的因素。
立交桥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交通流量的需求,还需要考虑行人和驾驶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综合立交桥的设计应当考虑无障碍通行的要求,设置合适的坡度和宽度,确保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顺利通行。
此外,综合立交桥的设计还应当考虑人性化的景观和照明设计,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立交桥设计
![城市立交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ebdd1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0.png)
城市立交桥设计立交桥是城市交通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并且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安全、便利的通行通道。
城市立交桥的设计需要兼顾美观、安全性和功能性,下面将对城市立交桥的设计要点进行详细论述。
1. 基本结构设计城市立交桥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桥面、桥墩和桥梁。
桥面是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平台,需要具备足够的宽度以容纳车道和人行道,并且平整、防滑。
桥墩是支撑桥梁的柱状结构,需要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可以采用创新的设计来提升美观性。
桥梁是连接桥面和桥墩的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如梁式桥、拱桥等,需要满足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 交通流量分析在城市立交桥的设计中,需要进行详细的交通流量分析,以确定桥面的车道数量和宽度,进而决定桥梁的尺寸和结构形式。
交通流量分析需要考虑不同时间段内的车辆流量、交通状况、道路通行速度等因素,可以借助交通模拟软件来进行精确计算。
同时,还需要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需求,为其提供安全、便利的通行通道。
3. 美化与景观设计城市立交桥不仅仅是交通设施,还是城市的一部分,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美化和景观的要求。
可以通过在桥墩上设置花园、景观雕塑、绿化带等方式,使立交桥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提升城市的美观度。
同时,还可以考虑在桥面设置景观观赏台,供市民休闲观景,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
4. 照明系统设计城市立交桥的照明系统设计至关重要,它不仅为夜间车辆提供足够的照明,也能够提高立交桥的美观度和夜间景观效果。
照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桥面、桥墩以及周围环境的照明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和布局方式,并注意能源的节约与环保。
5. 防护与安全设计在城市立交桥的设计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需要通过设置防护栏、护栏等设施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
同时,还需要考虑车辆的行驶安全,在桥面设置标识标线,合理划分车道,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监控设备,提高立交桥的安全性。
《立交桥图片》课件
![《立交桥图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0e1c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7.png)
设计理念与原则
减少交通拥堵
立交桥的设计旨在减少 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
行效率。
安全性优先
设计时首要考虑安全性 ,确保车辆行驶顺畅, 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环保节能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 计,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
经济合理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 下,合理控制建设成本
。
建造材料与工艺
01
02
03
混凝土
主要结构部分采用高强度 混凝土,确保桥梁的稳定 性和耐久性。
安全隐患。
定期保养
对立交桥的各个部件进行定期 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转,延长 使用寿命。
及时维修
对于损坏或失效的部件,应及 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防止问题 扩大化。
建立维护档案
建立立交桥的维护档案,记录 每次巡检、保养和维修的情况
,便于追溯和管理。
应急救援与处置
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 、救援流程和资源调配等事项。
交通改善
立交桥的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提高交通效率,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经济发展
立交桥的建设往往伴随着周边地区的商业和地产 开发,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规划
立交桥的建设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城市的未来发展和空间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03
立交桥的交通作用
交通分流与疏导
立交桥作为交通枢纽,能够有效地将不同方向的车流进行分流,减少交通拥堵。
通过合理的车道设置和交通信号控制,立交桥能够有效地疏导车流,提高道路通行 效率。
立交桥还能够减轻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将部分车流转移到高架桥上,提高整个交 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提高交通效率
建筑规划知识:建筑规划——如何进行城市立交桥规划和设计
![建筑规划知识:建筑规划——如何进行城市立交桥规划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e37b9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2.png)
建筑规划知识:建筑规划——如何进行城市立交桥规划和设计城市立交桥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能够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更能够改善行车安全,提高道路利用效率。
因此,进行城市立交桥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城市立交桥规划和设计。
一、城市立交桥规划要点1.确定立交桥类型城市立交桥根据用途和布局形式,可以分为高架桥、互通立交、单层立交、双层立交等类型。
作为规划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立交类型。
2.选择立交桥位置确定立交桥位置要考虑到不同街道、城区的行车交通流量及其方向等因素。
同时,要考虑到周边建筑物、景观环境等因素。
3.制定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该考虑到不同交通工具的行车需求,如行车速度、行车通道宽度等,同时尽量减少立交桥对周围环境、建筑物和景观等的影响。
二、城市立交桥设计要点1.设计结构设计结构应该符合强度要求,同时采用先进的设计技术,以便减少不必要的采光、碰撞等意外事故发生。
2.设计通风与照明城市立交桥的通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封闭结构的高架桥和双层立交,通风系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同时,充足的照明系统也是城市立交桥设计中要考虑到的因素。
3.设计美化为了美化城市立交桥的外观,可以将其设计成艺术品或者融入周边景观之中。
可以通过文化信息或者城市历史图像等,将其打造成标志性的城市建筑。
4.合理布局合理的布局是城市立交桥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因此,在进行立交桥设计时,需要纳入各种因素,如不同车型的的行车需求、周边环境、用地利用等等,以达到最佳布局效果。
三、优化城市立交桥设计城市立交桥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尽可能地考虑到人员出行体验和安全。
优化城市立交桥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城市立交桥应该追求人与道路的和谐共存。
2.城市立交桥应该追求规划与具体实施的高效应用。
3.城市立交桥应该追求节能环保、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降低交通噪声。
4.城市立交桥应该追求各种交通工具的平衡发展,以便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人民出行条件。
跨铁路立交桥工程设计方案
![跨铁路立交桥工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3d8e7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05.png)
跨铁路立交桥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交通需求不断增加,铁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铁路与城市道路的交叉往往造成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我们提出了跨铁路立交桥工程设计方案。
本项目旨在解决某城市中心区与东部开发区之间的交通瓶颈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工程主要包括跨铁路立交桥的建设,以及相关引道、匝道等配套设施的设计。
二、工程规模和主要设计内容1. 工程规模本项目拟建的跨铁路立交桥全长约2.5公里,红线宽度65米。
桥梁工程包括主线高架、两条匝道以及地面桥。
2. 主要设计内容(1)主线高架: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全长约1.8公里,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跨越规划的铁路线和城市主干道。
(2)匝道:设计为单向四车道,全长约0.6公里,连接主线高架与地面道路,提供上下桥的通行能力。
(3)地面桥: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全长约0.1公里,跨越规划的铁路线,与两侧地面道路相连。
(4)引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全长约0.4公里,连接主线高架与城市主干道。
三、设计标准和原则1. 设计标准(1)主线高架和匝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2)地面桥和引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2. 设计原则(1)确保交通安全和舒适性;(2)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3)注重环保和景观协调;(4)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工程量和投资。
四、工程实施方案1. 施工顺序本项目采用先桥梁后道路的施工顺序。
首先进行主线高架和匝道的施工,然后进行地面桥和引道的施工。
2. 施工方法(1)主线高架和匝道:采用预制混凝土箱梁,现场拼装的方式进行施工;(2)地面桥和引道: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
3. 施工周期本项目预计施工周期为24个月,其中桥梁部分施工周期为12个月,道路部分施工周期为12个月。
五、工程投资估算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5亿元,其中桥梁部分投资为10亿元,道路部分投资为5亿元。
城市立交桥桥梁的设计及特点解析
![城市立交桥桥梁的设计及特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a829cda58da0116c17499b.png)
城市立交桥桥梁的设计及特点解析【摘要】城市立交桥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在桥梁的设计上必须要秉持实用与美观并存的设计理念,合理规划设计。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城市立交桥桥梁的设计及特点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综合探究;互通立交桥梁;设计基点立交桥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逐渐变成城市交通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做好相应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但是就当前我国的立交桥设计现状来看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着立交桥的施工质量和后期的使用,下面我就重点针对城市互通立交桥梁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能够对城市互通立交桥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城市互通立交桥梁的概况城市互通立交桥从其本质上来看还是属于桥梁的一种,因此,它也具备着桥梁的一些基本属性和特点,都具备着可以横跨障碍物的功能,但是也存在这很明显的不同之处,比如,一般我们常见的桥梁都是横跨的一些河流或者是山谷等障碍,起到交通便利的目的,而城市互通立交桥则主要是横跨的一些交通要道,增加交通的便利性,使得城市的交通能够变得更为顺畅,方便人们的生活,这主要是在具体的功能上的较为细节处的不同,而具体到建筑设计和施工建设上,城市互通立交桥和一般桥梁之间的差别更大了,一般的桥梁一般都是一条线式的结构,即把河流或者山谷的两段联通即可,但是城市立交桥则不同,城市互通立交桥的设计是较为复杂的,不仅仅工程量较大,设计过程还比较麻烦需要设计者综合考虑当地的交通地形、交通状况以及天气状况,然后针对这些具体的内容进行详细合理的设计,综合融会贯通各条城市互通立交桥线路,最大程度上满足城市交通需求。
2.城市互通立交桥梁的设计特点从上文中的表述我们就可以看出城市互通立交桥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设计过程,需要我们考虑的内容有很多,下面我就主要从城市地形、城市互通立交桥梁形式、城市互通立交桥的结构、桥梁的上部结构截面和桥梁的下部结构截面等五个方面针对城市互通立交桥梁的设计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城市道路立交设计
![城市道路立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9036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d.png)
城市道路立交设计城市道路立交的设计目标是改善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性以及改善空气质量。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道路通行量会不断增加,传统的交通信号灯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需求。
通过设计城市道路立交,可以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减少行车时间,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城市道路立交设计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是安全原则,即确保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立交设计应考虑到行人、自行车、汽车等不同交通参与者的需求,采取相应的交通措施,如人行天桥、斑马线等。
其次是通行原则,即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避免交通拥堵。
合理规划道路布局、提供多样化的车道选择、划设转弯车道等措施可以为交通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通行条件。
此外,还有美观原则,立交应该设计得美观大方,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合。
城市道路立交可以分为桥式立交和隧道立交两种类型。
桥式立交是指将不同方向的道路交叉口升级为桥梁,实现上下层的分离,并通过匝道连接上下层。
桥式立交适用于道路交叉口流量较大的情况,可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隧道立交是指将不同方向的道路交叉口升级为隧道,实现交叉口的通行分离。
隧道立交适用于容易出现光照不良、易积水等情况的地区,可以提高道路通行安全性。
城市道路立交的设计过程包括交通调查、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
交通调查是了解路段交通流量、车辆类型、交通事故等情况的基础,对立交设计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方案设计是根据交通调查结果和设计目标,选择适当的立交形式和布局,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考虑到周边环境和用地条件。
施工图设计是制作详细的立交桥或隧道施工图,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交通标志标线设计等。
监督检查是确保立交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日常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立交设计在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合理的立交设计,可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
公路立交桥方案设计分析
![公路立交桥方案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2edd3c43323968011c92e0.png)
l 8 6 ・
工 程 科 技
公路 立交桥 方案设 计分析
冯 闰 梁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 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 , 上海 2 0 0 0 0 0 ) 摘 要: 在社会经济 高速增长的今 天 ,  ̄4 J ' 1 的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 , 对城市的基础设施 建设要 求也越 来越 多。 就 交通基础设施 而言 , 随着 城 市车辆越来越 多, 交通拥堵几乎成为城 市交通 的主要特 点, 极 大的影响 了市民的正常出行 。为了缓解城市 交通压力 , 避免城市道路过度 拥堵 , 公路 立交桥成为 了城 市交通规划设计 中的重点考虑 对象。现本文就从公路立 交桥的设计特点、 结构选型 、 设计位置 以及材料等几方 面入 手 , 对其 具 体 的设 计 方 案 进 行 分 析探 讨 。 关键词: 公路 立交桥 ; 设 计方案 ; 技 术参数 ; 结构选型 城市公路立 交桥的主要作用 就是为 了将交叉路 口中的车辆 进 3立交桥 中曲线桥梁设计 位置分析 行合理分流 , 以保证交通顺利进行 , 避免 出现交通拥堵 问题 。 公路立 立交桥 在设 计 中的关键环节 即是对立 交桥桥 梁位 置的 的选 择 交桥 的结构特点决定 了其在进行车辆分流时能够使车辆 的直行 、 转 和确认 , 立交桥 的选择 内容很多 , 其发展的前景也被十分看好 。 但在 弯、 掉头都不 在同一个平 面上交叉进行 , 从而使各个 车辆能够 各行 实际的公 路建设 和工程 当中 ,对 于制 约线 形_ T程的作用最 为明显 。 其道 , 互不干扰 , 从而实现立交桥的车辆 分流作用 。 在对公路立交桥 般情况下 , 立交桥 的设计在确定时 必然要考 虑到方方 面面的交通 进 行设 计时 , 需要注意考虑 到设计方案 的合 理性 、 功能性 、 可行性 、 问题 。立交桥的位置不会对 公交线路的交通其产生影响 , 至少要能 经济性 以及美观特征等 问题 。除此之外 , 还应 当注意车辆通行 匝道 够在一定 的范 围内对其构成较大的价值 , 立交桥建设的内容和可行 路 线的特点对立交桥设计 的要求以及桥下的交通需求等 问题 。 以下 性分析时 , 还要考虑 到跨线桥能够在设计 年限内满足主线和被交路 本 文 中笔者结合 自己的设计经验 来对公路立交 桥方案设计 进行 了 的使用需求 。 立交桥指的是匝道和主线或者被交路相交而设立 的桥 简 要探 析 。 梁 。选定 匝道线形 的选定时 , 应 充分考虑桥梁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 1公路立交桥的设计 方案特点 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 都面临着 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 为了应对 高速公 路主线与既有道路交叉采用何种形 式跨越 , 不能片 面考 这一问题 , 大力兴建公路立交桥 , 优 化立交桥的设计方案 , 提 高立 交 虑减 少主线工程量 、 压低路 基高度 , 而应采用 主线下 穿 , 既有道路上 桥的整体功能性 就成为了当前市政建设 的重要 内容 。 而在城市规划 跨的方案 。 实际表明 : 压低路基上跨方 案并 不一定经济 , 且会 给施 T 中, 公路立交桥 的设计往往会受到各种 因素 的影 响 , 如地形 、 周边道 造成困难 , 对地方交通和城镇规 划 、 经济发展不利。 如果路 段有 多座 路和环境等 , 从而使得公路立交桥设计具备了下述几个特点 : 分离式立 交采用道路上跨方案 , 严重影响城镇经济 的开发 。因为这 将一块 完整地块 , 分割成互不相 连的 四小块 , 使行人 、 车辆 1 . 1由于公路立交桥大都是在原有 的城市主干道交叉 口处进行 样布线 , 设计修 建的 , 因此为 了不影 响原有主干道 的通行 能力 , 在进行 设计 来往极为不便 , 土地难以开发利用。 时需要使立交桥跨越在原有道路上 , 这就 要求 立交桥需要具备较强 在长期的设计实践经验 中我们可 以得 知 , 对于城市 中一些 车流 或者没 有发展规划 的地段 , 不 能为节省施 T 的抗扭 刚度和强度 , 并且整体性要好 。设 计施 l 丁的工期一定要进行 量并不是 太大的地段 , 有效 控制 , 不能 占用太长 的施 工周期 , 以免影 响城 市交通 的正常运 成本 而设 计成低跨 的结构 , 而应 当以上线下穿 , 既有 道路上跨 的设 行。 计方案 。若该地段的道路交通压力一般 , 则跨越 的高度需 要结合 当 1 . 2 因为公路立 交桥的施工 范围有 限 , 受地形 、 道路 以及建筑 地各方面 因素考虑来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而在设计方案 中, 无论 还是高 速公 路主线桥 跨越既有道路 的桥 等影响 , 不 能采用较 大半 径设计 , 而应 当以较小 的半径 , 多设 置 弯 是 既有道路上跨桥 的桥宽 , 道、 坡度 以及斜桥等结构形式来 实现 车辆转 向分流 的 目的。 梁布孑 L , 都应留有余地 , 便于既有道路将来 的拓宽改造 。 1 - 3一般来讲 ,公路 立交桥可 以代 表着 一个城市 的形象 特征 , 4 立 交桥 中 曲 线桥 梁 设 计 材 料 分 析 立交桥 的施工材料设计也是设计方案中的一个重点 问题 。由于 因此在设计 中还要考虑 到所 设计的公路立 交桥是否 能够满足城 市 景观需求 , 以及其是否与城市整体环境 的规划设计相协 调。所设 计 立交桥梁大跨径桥 梁的底板或顶板 与立柱连接 的角节点对 刚度 的 的公路立交桥结构要造型优美 、 线条流畅 , 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要求很高 , 因此 , 在结点 内应 加设梗腋设计 , 改善 内部 的受力情 况 , 1 . 4受交通压力 的影响 , 城市的公路立交 桥建设施工 的周期较 方便 施工的进行 。 另外 , 在结点的外缘 , 钢筋 的使用应绕过结点 方可 短, 为 了在保证 工程质量 的前 提下按时完工 , 在设计 中就要 充考虑 加以固定。目前对线形要求很 高的立交桥梁大跨径桥梁的设计 时通 采用工期较短 的设计手法 ,通常会运用等跨径 的桥跨设计方式 , 并 常采用横向式的结构选择 , 因为桥梁净跨径对 于设支座 的桥 梁为相 台身顶 内缘 之间 的水平净 距 ; 对于不 设支 座 的桥 梁( 如 拱 且尽可能 的将每个桥跨之间的结构形式设计成统一 的形式 , 这样方 邻两墩 、 便施工 中采用统一 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 ,能够加快施 工进 度 , 保 桥 、 刚构桥 等) 为上 、 下部结构 相交处 内缘 间 的水平 净距影 响很大 , 证 按 时完 工 。 所 以选择横 向式结构可以节 省供 料 , 并且能够很大 的增加 其安全性 2 立交桥 桥梁结构 的选型分析 能。 5 结 论 立交桥桥梁结构 的选型 除了应满 足视距 、净 空的要 求之外 , 也 要满足外形美 观的要求 , 做到构造新颖 、 结构轻盈 和多样 化 , 使得桥 综上 所述 , 在城 市的公路立 交桥施工方 案设计 中 , 需 要考 虑到 梁成为同立交线路 完美协调 的景点 。 立交桥桥梁上部结构的截面形 较 多的影响 因素 , 注意体 现立交桥设计方 案的特点 , 合理选 择立交 式主要包括预制装 配式空心板 、 箱形 梁及 T梁 。预制装配式空 心板 桥 的结构形式 , 并对桥 梁的设 计位置进行优 化设计 , 设计使 用最佳
【赠课件】立交桥设计及构造分析PPT
![【赠课件】立交桥设计及构造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e87c2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9.png)
结构理论包括桥梁的静力学 和动力学分析,主要用于预 测桥梁的受力情况和振动特 性,制定桥梁设计方案。
施工技术
桥梁结构的施工技术包括模 板支撑技术、悬臂施工技术、 预应力技术等,用于保证桥 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材料选择和使用
混凝土 钢材 预应力混凝土
适用于大型桥梁、长跨径桥梁和高速公路等,具 有抗压强度高、施工性好、成本低等优点。
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平面交叉路口, 立交桥减少了车辆之间的横 向冲突,节约了车辆通行时 间,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有利于减少车辆排放和空气 污染。
立交桥设计原则
1
通行能力
立交桥设计应满足通行能力的要求,即
安全性能
2
设计车道数、桥面宽度、清障道宽度和 清扫道宽度等参数,以确保道路的正常
立交桥设计应考虑安全因素,包括车道
适用于大跨度、特殊弯曲桥梁和特殊桥面结构, 具有抗拉强度高、刚性、耐腐蚀等特点。
适用于大跨度、高性能、长寿命桥梁,具有自重 轻、变形小、抗震性好等优点。
桥梁结构中的主要构件介绍
梁体结构
• 主要承担桥面荷载的传 递和分配,是桥梁结构 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有板式梁、拱形梁、高 炉煤气管道制成的钢箱 梁等多种形式。
常见的立交桥故障及如何维修
裂缝、龟裂
伸缩缝病害
钢筋混凝土桥梁常见的故障之一, 多发生在梁体内部或桥面上。
桥梁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 受到温度、震动、荷载等因素的 影响,可能导致伸缩缝失效或产 生病害。
桥梁腐蚀
桥梁遭受化学腐蚀、物理腐蚀等 影响而导致的故障,一定要及时 检修、更换受损部件或涂刷防腐 涂料。
1 地理环境因素
如地形、气候、水文和地质 等,会影响到桥梁结构的设 计和施工方案。
福永大道立交桥设计
![福永大道立交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54631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7a.png)
福永大道立交桥设计
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和交通的需要,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车辆日益增多,平面交叉的道口造成车辆堵塞和拥挤,许多大中城市的交通要道和高速公路上兴建了一大批立交桥,用空间分隔的方法消除道路平面交叉车流的冲突,使两条交叉道路的直行车辆畅通无阻城市环线和高速公路网的联结也必须通过大型互通式立交进行分流和引导,保证交通的畅通城市立交桥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为保证交通互不干扰,而在道路铁路交叉处建造的桥梁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中的交通繁忙地段从此,城市交通开始从平地走向立体。
因此建造环岛形状的道路,能够让通向各个方向的汽车,不用等待红绿灯,不会出现车辆淤积问题,从而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压力,需要从一个交汇点进行相互穿插,因此传统的道路交通,隧道交通都无法满足交通需要,建立5层20条匝道的立交桥,能让穿插一个交汇点,通往八个方向的车辆,不会在这个交汇点堵车。
福永大道立交桥也考虑到这种复杂的立交桥设计,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因此在设计中尽量弥补不足和简化设计,通常的立交桥有三到四个分道口,但是黄棉湾立交桥每个匝道只设计了两个分道口,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和交通的需要,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车辆日益增多,平面交叉的道口造成车辆堵塞和拥挤,许多大中城市的交通要道和高速公路上兴建了一大批立交桥方向不是向右就
是靠左,而且立交桥也设计了鲜明可见的交通指示牌,司机只要用心开车,就很难在立交桥上迷路,以前因为导航系统落后,因此车辆一上桥,导航车辆直接绕晕,开始胡乱讲话,但是在导航系统不断升级后,现在很少会出现此类情况。
立交桥设计课程设计
![立交桥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f8b3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e.png)
立交桥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立交桥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工程应用,通过学习立交桥的设计,提高学生对交通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1.掌握立交桥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
2.理解立交桥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了解立交桥在现代交通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工具进行立交桥设计。
5.能够分析立交桥的性能和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交通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现代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认知。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立交桥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工程应用。
1.立交桥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
2.立交桥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立交桥的工程应用和案例分析。
第一周:立交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二周:立交桥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
第三周:立交桥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周:立交桥的工程应用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立交桥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工程应用。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立交桥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立交桥在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立交桥的设计过程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立交桥设计》2.参考书: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图片、视频和动画等4.实验设备:计算机、绘图板、设计软件等以上教学资源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交桥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道路下穿铁路立交桥-方案设计说明
![道路下穿铁路立交桥-方案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1b0f3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a.png)
目录1概述 (1)1.1简述工程建设项目的概况 (1)1.2编制依据 (1)1.3设计范围 (1)1.4设计内容 (1)2工程场地现状评价及必要性评价(如设计范围有两端引道或道路时) (2)3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2)3.1地形、地貌 (2)3.2气象特征 (2)3.3工程地质 (2)3.4岩土层特征 (2)3.5水文地质 (2)3.6特殊性岩土 (2)3.7场地地震效应 (2)3.8建筑材料条件(砖、石、砂等建材) (2)3.9施工条件(水、电、运输、场地等)4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2)4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3)4.1设计原则 (3)4.2采用的规范、规程(按项目需要删减或增加) (3)4.3主要技术标准 (3)5 工程方案设计 (4)5.1立交桥工程 (4)5.1.1道路下穿铁路立交桥方案 (4)5.1.2立交桥施工方法简述 (4)5.1.3道路上跨铁路立交桥方案可行性论证 (4)5.2立交桥附属工程 (4)5.3引道(如为两端道路,则是道路工程)工程 (4)5.3.1平面设计 (4)5.3.2纵断面设计 (4)5.3.3横断面布置 (4)5.3.4路基支挡工程 (5)5.3.5路基设计 (5)5.3.6路面设计 (5)5.3.7如有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交通工程,则需相应增加各专业内容。
(5)6环境保护 (5)1.1环境保护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主要污染物及环境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主要污染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环保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4年北京老旧立交桥“平面立交”新设计》范文
![《2024年北京老旧立交桥“平面立交”新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08214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b.png)
《北京老旧立交桥“平面立交”新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老旧立交桥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亟需进行改造升级。
北京作为国内交通枢纽城市,其老旧立交桥的改造尤为重要。
本文以北京某老旧立交桥为例,探讨其“平面立交”的新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
二、背景介绍该立交桥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带,承担着重要的交通功能。
然而,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其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原有的平面立交存在交通拥堵、安全隐患、道路磨损等问题,亟待进行改造升级。
三、新设计思路1. 设计原则- 安全性:确保改造后的立交桥能够保障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高效性:优化交通流线,提高通行效率,减少拥堵现象。
- 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
- 人性化: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提供便捷的交通环境。
2. 设计内容- 拓宽道路:根据交通流量,适当拓宽道路,增加车道数量。
- 优化交通流线:重新规划交通流线,使车辆能够顺畅通行,减少拥堵点。
- 建设辅助设施:增设交通标志、路灯、监控等设施,提高交通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 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设立独立的非机动车道和行人过街设施,方便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
四、新设计方案实施策略1. 前期调研:收集交通流量数据、道路状况、周边环境等信息,为设计提供依据。
2.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3. 施工图设计:根据选定的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图,明确施工步骤和工艺要求。
4. 施工阶段: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5. 验收阶段:对改造完成的立交桥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安全。
五、预期效果1. 交通拥堵得到缓解:通过拓宽道路、优化交通流线等措施,提高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2. 安全隐患减少:增设交通标志、路灯、监控等设施,提高交通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道路状况改善: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计,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改善道路状况。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5199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e.png)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互通式立交是一种通过交叉转向道来实现不同方向车辆转弯的立交形式。
它不仅能够有效减少交通流量密集地区的交通拥堵,还可以提高道路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本文将介绍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交通工程设计。
一、设计原理互通式立交是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道路交通模式来实现不同行驶方向车辆的顺畅流动。
其核心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叉转向道设计:互通式立交通过设置交叉转向道,使车辆可以在立交桥上实现转弯或改变行进方向。
这些交叉转向道通常采用匝道的形式,通过连接上下匝道和左右匝道,实现不同方向车辆的流动。
2. 车辆导向设计:为了确保车辆能够顺利进出转向道,互通式立交的设计需要合理设置导向标志和标线,引导车辆正确行驶。
这些导向标志和标线的设置根据道路交通规则和立交桥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置。
3. 通行能力优化:为了提高互通式立交的通行能力,设计中需要对车辆进出口匝道的长度、坡度和转弯半径进行科学规划。
同时,对于道路上的交通信号灯设置、车道数量和车道宽度等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调配,以确保交通流动的高效和安全。
二、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改善互通式立交的交通状况,提高交通流量的承载能力和通行效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方法:1. 车辆通行管理:通过合理的车辆通行管理措施,如限制货车通行、设置高峰期交通管制等,可以有效减少车辆拥堵情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2. 车道设置优化:根据实际交通需求和道路情况,合理规划车道的数量和宽度,以保证交通流畅。
在繁忙的路段,可以考虑增加车道数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 信号灯优化:通过合理设置信号灯的时序和配时,实现车辆的快速通行。
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和行驶速度,科学规划信号灯的绿灯时间,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
4. 其他交通设施优化: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采取其他交通设施的优化措施,如增加导向标志和标线、改善转弯半径和匝道坡度、设置交通引导标牌等,以提高交通流动的安全性和效率。
立交桥绿化设计方案
![立交桥绿化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a165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7.png)
立交桥绿化设计方案立交桥绿化设计方案立交桥是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常用的解决道路交叉口交通压力的一种方式。
为了改善立交桥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绿化立交桥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个立交桥绿化设计方案。
一、植被选择在立交桥绿化设计方案中,应选择能够适应立交桥特殊环境的植被。
由于立交桥一般存在空气污染、夏季高温、阳光照射等问题,所以在选择植被时应优先考虑适应这些环境的植物。
如:列当、郁金香品种较多、美人蕉等。
二、绿化设计1.绿化景观分隔带:设置在立交桥的顶部和下部。
在顶部的绿化景观分隔带可以用来隔离马路的噪音,减少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改善空气质量。
在建立绿化景观分隔带时,可以使用一些高大的乔木,如香樟、银杏等,增加绿化植物的高度。
在下部的绿化景观分隔带上,可以种植一些矮型的花卉,如丁香、杜鹃等,增加立交桥的美观性。
2.绿化景观建筑:可在立交桥的中央和下部设置一些景观建筑,如喷泉、雕塑等,增加立交桥的艺术性和文化氛围。
3.立交桥墙体绿化:可以在立交桥墙体上种植一些攀援植物,如藤蔓植物,既可以增加立交桥的美观性,又可以净化空气,吸收一些有害气体。
同时,也可以在立交桥墙体上设置垂直种植架,使其具有立体感。
4.立交桥底部绿化:立交桥底部绿化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可以根据不同的立交桥造型和桥底的空间大小选择植物,并围绕其设计合理的景观样式,例如造型简洁的盆景、花坛等。
三、维护管理1.注意植被的合理浇水,合理施肥,保证植物的生长良好。
2.定期修剪植被,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整体美观。
3.注意对立交桥下部的绿化景观进行定期的整治,及时修复受损的植物。
4.注意立交桥的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清理立交桥上的垃圾和杂草。
通过以上的立交桥绿化设计方案,可以将立交桥打造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人们提供更加美观和舒适的行车环境,同时也为城市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作出贡献。
希望这个立交桥绿化设计方案能够对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与分析
![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dbd26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7.png)
工程经济性分析
总结词
工程经济性是评价互通式立交方案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析工程经济性可以评估方案的工程造价和经济 效益。
详细描述
通过对互通式立交的工程造价、施工周期、维护费用等进行详细分析,评估方案的工程造价和经济效 益。同时,需要考虑方案对于周边地区的发展和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和因素。
04
互通式立交方案优化与改进建议
02
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方法
方案设计的主要步骤
01
02
03
04
确定立交的地理位置和建设规 模
进行交通流量分析,确定匝道 数量和通行能力
设计立交的几何线形,包括进 出口匝道、立交桥跨线等
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仿真测试 和评估,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平面设计
根据地形条件和交通 流量需求,确定匝道 的长度和宽度
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与分析
汇报人: 2023-11-21
contents
目录
• 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概述 • 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方法 • 互通式立交方案分析评价 • 互通式立交方案优化与改进建议 • 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与实例分析
01
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概述
互通式立交的定义与特点
互通式立交的定义
互通式立交是一种道路交通设施 ,用于实现两条或多条道路之间 的相互连接,以实现交通转换和 分流。
05
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与实例分析
某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
方案背景:某城市快速路需要设计一座互通式立交,以提高交通流量和安全性。
方案设计:采用双Y形立交方案,将快速路与主要道路交叉,同时设置四个定向匝道 ,实现车辆的快速分流。
该设计方案考虑了地形条件、交通流量、工程造价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合理安排匝 道位置和线型,确保车辆行驶的顺畅性和安全性。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立交案例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立交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f96ef0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3.png)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立交案例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立交案例是指立交桥的支撑桥墩呈现类似苜蓿叶的形状,交叉点为立交桥的交汇处。
这种立交桥形式被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拥堵较为严重的城市,旨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
一个著名的苜蓿叶形立体交叉立交案例是中国上海的苏州河立交桥。
苏州河立交桥位于上海市中心,连接中山南北路和中山西路,是上海市重要的道路交通枢纽之一。
该立交桥采用了苜蓿叶形的设计,由四个相交的弯曲路面组成,形状独特,给人以摩登的感觉。
苏州河立交桥的设计使得来往的车流能够更加顺畅地通过,减少了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同时,该立交桥的互通性极强,方便了不同方向的车辆行驶,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
苏州河立交桥的建设也起到了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其苜蓿叶形状独特且美观,成为了上海市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去观赏。
总的来说,苜蓿叶形立体交叉立交案例是一种创新的交通设计形式,能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美化城市环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立交桥搭建课程设计
![立交桥搭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8237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1d.png)
立交桥搭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立交桥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2. 学生掌握立交桥搭建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何、物理知识,如力的作用、稳定性分析等。
3. 学生了解我国立交桥的发展概况及其在交通工程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几何、物理知识进行立交桥模型的搭建。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整理和分析立交桥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交通工程及建筑领域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
2. 学生在立交桥搭建过程中,体会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通过学习立交桥的发展历程,增强对我国交通事业的认同感,激发爱国情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课程,结合了数学、物理等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几何、物理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尝试。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完成立交桥搭建任务。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立交桥概念与功能- 立交桥的定义、分类及其在交通工程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桥梁工程概述”,第三节“立交桥的类型与功能”。
2. 立交桥结构与设计原理- 立交桥的构造、设计原理及主要受力分析。
- 教材章节:第三章“桥梁结构设计”,第一节“桥梁结构的基本要求”,第二节“立交桥的设计原理”。
3. 几何、物理知识在立交桥搭建中的应用- 几何知识在立交桥搭建中的应用,如角度、对称等。
- 物理知识在立交桥搭建中的应用,如力的作用、稳定性分析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桥梁施工技术”,第五节“几何、物理知识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4. 立交桥搭建实践- 小组合作进行立交桥模型搭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立交桥设计摘要: 从预测交通量分析出发,结合互通式立交功能、构造物等建设条件,对互通式立交型式进行方案综合比选,从而推荐出功能完善、与结构造物衔接良好、造价较低的互通方案。
关键词: 互通式立交方案选型设计预测交通量0引言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和交通的需要,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车辆日益增多,平面交叉的道口造成车辆堵塞和拥挤,许多大中城市的交通要道和高速公路上兴建了一大批立交桥,用空间分隔的方法消除道路平面交叉车流的冲突,使两条交叉道路的直行车辆畅通无阻城市环线和高速公路网的联结也必须通过大型互通式立交进行分流和引导,保证交通的畅通城市立交桥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为保证交通互不干扰,而在道路铁路交叉处建造的桥梁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中的交通繁忙地段从此,城市交通开始从平地走向立体。
1 概述科学大道-西三环互通式立交工程位于郑州市西三环、北三环及西三环延长线与科学大道的交叉处。
现状为三路平面交叉见下图。
北三环、西三环及西三环延长线规划为城市快速路,科学大道规划为城市交通性主干道。
该立交作为郑州市快速路网与地方城市道路衔接转换的重要节点立交,同时也是城市快速路与城市主干路相交的重要节点立交。
该立交的建设不仅为沟通高新西区与环城快速路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同时可以贯彻落实郑州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总体规划思路。
立交桥待建地图航拍立交桥待建路段远照航拍立交桥待建路段近照2 地形地物地貌图该互通立交工程场地地貌单元为黄河冲积平原,场地地形整体平坦,地面高程为98m 107m左右。
本立交桥址勘探期间,在场地内及其附近未发现对工程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如塌陷、采空区、地面沉降、地裂等;也不存在影响地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沟滨、古河道、古墓穴及防空洞等。
立交西北象限有贾鲁河桥,宽40m ,80m;立交东侧紧接郑北跨线大桥。
在进行互通立交型式选择和匝道布设时,应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利用既有构造物,节省工程投资。
征得规划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后,互通方案设计需保留既有环形平面交叉环岛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雕塑,拆除交叉口东北象限的中国石化加油站,同时既有贾鲁河桥按完全利用考虑,应与郑北跨线大桥完全衔接。
3 城市立交桥设计规划与设计原则在立交桥的设计规划中应重点考虑出入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城市景观用地范已建工程拆迁可能性将来的远景发展等相关因素本文立交桥设计重点考虑了以下因素:(1)立交范围内地面道路应相互连通,构成网络,疏解沿线地方单位进出交通,组织公共交通;(2)应向空间发展,以节约用地,减少拆迁;(3)满足交叉口交通功能需要,与立交等级性质任务和交通量相适应;立交主要道路与次要道主要交通流向与次要交通流向相结合;(4)立交造型美观,与立交所处的地形地物及环境相适应4桥梁上部结构设计4.1 结构选型设计立交桥具有交通量大,无断交条件,曲线桥和异型段桥约占全桥面积70%以上等特点,并要求工期短经过多次优化比选,主跨25m以上的曲线桥和异型段桥采用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主跨在25m以下(含25m)的曲线桥和异型段桥,采用现浇普通钢筋砼连续箱梁;直线段桥则采用预制预应力砼大空心简支板梁,然后设以桥面连接板4.2 结构计算箱梁内力按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计算,并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程序作验算通过计算与合理的选择优化使得配置的预应力束与受力特征更趋合理,并减少钢绞线40%以上。
.预应力砼构件,基本上按全预应力构件考虑。
部分截面按A类受弯构件考虑,恒载时不允许出现拉应力,营运阶段的最大拉应力控制在砼的极限拉应力以内。
预应力束与孔道壁的阻系数u用0.02 ,束位置偏差系数K用0.002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支座对箱体的约束效应,内支点负弯矩时,采用0.95的折减系数(1)钢筋混凝土箱形连续梁异形梁采用单箱多室处理,外观整洁对于分离式基础则在顶板上设构造缝以减小横向刚度防止因基础下沉不均匀引起的箱梁横向相对变位而造成的内力过大混凝土开裂等不利现象箱梁结构均采用悬臂翼缘箱梁的结构分析采用PKPM连续梁计算程序按施工、运营阶段进行内力及抗裂性能计算并配置普通钢筋;考虑到桥墩台不均匀下沉对梁体产生的不利影响,荷载组合取偏安全的组合,且按相邻墩台相对位移计算箱梁横向计算时需采用框架结构分析计算方法。
(2)预应力混凝土槽梁及空心板梁槽形梁及板梁为简支梁结构,主筋采用冷拉双控Ⅳ级粗钢筋,工厂预制,现场架设施工。
简支梁结构具有架设速度快且预制质量好等优点,但在匝道平面曲线复杂的情况下并采用斜梁时,相应墩台坐标计算复杂,在架设时应采用变化铰接缝宽度的方法以形成平面变宽度的匝道线形。
4.3结构措施根据计算知,在荷载作用下,小半径曲线桥的扭矩比直线桥的扭矩要大,且内外弧支点反力相差也大。
为了使内力分布规律更加合理,我们对A匝道桥采取了以下措施:(1)箍筋间距加密至10cm ;(2)将中墩单支点向外弧侧预调8——11cm的偏心距;(3)每联端支点采用强劲的抗扭双支座,且将其间距加大到3.6cm,并将端横隔梁加长到与桥同宽。
5桥梁下部结构设计5.1盖梁预应力砼大空心板,采用倒T形盖梁对于相邻孔主梁跨径不等的盖梁,用支座偏位法来抵衡不平衡弯矩为了适应弯桥空心板的布置需要。
盖梁宽度采用大小头的扇形状除长度大于17.5m的独柱双悬臂盖梁采用预应力硷结构外,其余均用普通钢筋硅结构。
主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15.24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普通钢筋混凝土用Ⅱ级钢。
盖梁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C50,普通钢筋混G30凝土。
5.2墩柱柱身采用倒棱的矩形截面柱子主筋采用Ⅱ级钢,配筋率控制在1%以内,柱身混凝土采用C30普通混凝土。
.5.3桩基础基础采用40×40cm的钢筋混凝土打入桩,钢板焊接接头桩中心最小横向间距1.0,最小纵向间距1.2m.钢筋混凝土承台厚1.5m,根据具体需要在顶底部铺设受力钢筋网简支梁结构桩长24m,连续梁考虑不均匀沉降的不利影响,采用桩长30m为了确保地下各种管道的安全,根据地形条件还采用了直径0.7-1.5m的钻孔桩,桩长最大40m。
上述桩底均已进入了暗绿色粉质粘土持力层或草黄色粉质粘土在墩台计算中,一联上部结构的活载水平制动力及温度力按墩身刚度分配到各墩台,刚度系数考虑橡胶支座剪切变形的影响;墩台还进行了七度地震力的检算。
6桥面结构桥面铺装层设8cm厚的C30混凝土垫层(预应力连续梁设C30防水混凝土垫层),并设8mm钢筋网,间距15mm。
垫层之上在负弯矩处涂以防水涂料,上铺设5cm厚沥青混凝土,桥面采用橡胶板式伸缩缝。
全桥采用矩形、圆形板式橡胶支座及四氟板式。
机动车道两侧均设钢筋混凝土墙上加连续润管的复合式防撞墙,非机动车道桥面两侧设人行栏杆。
7交通量分析根据郑州市城市空间发展及路网规划,结合产业布局,对科学大道立交2010年、2020年、2030年的交通量预测如图2所示从立交转向交通量预测可以得出,西三环北三环环路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心城区西南方向为主要交通流向,其余方向均为次要交通流向。
8立交功能定位根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区域路网规划,通过分析立交在区域路网中的位置确定该立交的功能定位:本项目功能上将承担三环快速路和科学大道方向的交通转换功能,特别是要实现西三环、北三环与科学大道之间的互通,以实现三环快速路与高新西区之间的快速联动功能。
同时,立交范围内辅道应相互连通,构成网络,疏解沿线地方单位的进出交通,合理组织公共交通。
9立交型式选择1 选择立交方案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该互通式立交型式的合理选择应综合考虑出入交通量、相交道路等级及车道数、交通组成、计算行车速度、投资估算、用地范围、地形条件、交通条件、环境条件、拆迁可能性、相交道路角度、将来的远景发展等相关因素。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立交型式的选择重点考虑了以下因素a 满足交通功能需要,与立交等级、性质、任务和交通量相适应;b 立交造型美观,与立交所处的地形、地物及环境相适应;c 立交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主要交通流向与次要交通流向相结合;d 立交选型与定位相结合,近期需求与远期规划相结合;e 立交范围内辅道应相互连通、构成网络,以疏解沿线地方单位进出交通,合理组织公共交通。
2 立交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立交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是:a 根据规划要求,该立交桥桥型力求造型美观、轻巧、大方、以简洁、流畅、适用为原则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使立交桥成为城市环境的新景观;b 主要交通流向车辆转换应快速直捷、地面辅道应相互沟通。
c 为降低投资,尽量利用既有道路、桥梁;d 立交型式的选择尽量与交叉口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标志性建筑相协调,立交方案要尽量利用既有贾鲁河桥,与规划贾鲁河相协调,要能与郑北大桥改造方案衔接;3 方案设计根据立交转向交通量的预测,合理利用立交范围内相关控制性建筑物,结合该立交总体设计要求以及相关主要技术标准,经过认真论证,从众多方案中选出两个方案进行探讨和完善。
方案一该方案为半定向型的四路交叉三层部分互通式立交,科学大道主线利用既有道路改造布置在地面层,三环快速路高架桥、西三环延长线左线布置在第二层,西三环延长线右线布置在第三层,保证直行交通直捷。
根据转向交通流量大小,将南——西(西三环——科学大道)设计为定向匝道;将北——东(西三环延长线——北三环)设计为半定向匝道;西——北(科学大道——西三环延长线)方向交通通过区域路网或地面辅道解决;立交东端预留一对上下匝道接口,远期与蓝天路沟通。
立交范围内主线两侧均设置地面辅道,并设置两个下穿通道FD3 FD7下穿科学大道主线,该通道桥净空按3.5m考虑,与科学大道两侧地面辅道相互沟通,这样使得整个立交范围内区域道路互相沟通,解决了该范围内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间的交通组织问题。
该方案效果图如图所示方案二该方案为定向+环形匝道的四路交叉三层部分互通式立交。
立交布置型式与方案一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a 三环快速路由高架快速路改为地面快速路科学大道分修右线由地面道路改为高架桥;b 北——东(西三环延长线——北三环)匝道由半定向匝道改为环形匝道;c 通过地面辅道与规划道路的沟通,解决该立交与快速路辅道间的交通转换、立交附近单位及居民进出交通以及非机动车的交通问题;地面辅道相互间沟通不直接,只能通过科学大道主线及三环快速路上的调头车道沟通。
该方案效果图如图4所示9.4 方案比选方案一的优点:地面辅道道路沟通便捷,完全利用了既有贾鲁河,技术标准较高,最小半径为105m 功能全,交通顺畅,造型美观大方。
方案一的缺点:施工三环快速路高架桥对交通有一定影响,建安费为3.05亿元,相对较高。
方案二的优点:完全利用了既有三环快速路能基本满足立交的交通功能要求。
方案二的缺点:技术标准相对较低,环型匝道半径为60m,地面辅道的沟通没有方案一便捷,交通组织较差,只能利用部分既有贾鲁河桥,建安费为2.61亿元,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