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微专题学案微专题解读及训练
微专题:化学高考试题题型系列导学案一(选择题7)

微专题:化学高考试题题型系列导学案一(选择题7)有机物性质一、考题重现:08-3.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09-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C.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D.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同系物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1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12-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1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三醇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14-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二、考题解析:08-3 答案:D解析:A、化石燃料煤的干馏;B;丙烷的组成及燃烧产物;C、淀粉→葡萄糖→乙醇→乙酸→乙酸乙酯;D、三大营养物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通用版):化学微工艺流程题的类型及解法

微专题·大素养❺化学微工艺流程题的类型及解法【考情分析】化学微工艺流程题是近几年全国卷和地方卷考查的“明星”题型(如2022·湖南卷T7),试题借助物质制备或提纯的操作流程为素材,突出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这类试题一般难度不会太大,解答时只要考生能理清框图间的转化关系就能获取高分。
题型一物质制备型化学工艺流程[例1]某兴趣小组利用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来制备FeCO3,其流程如图:已知:①FeS2不溶于稀硫酸;②“还原”时,Fe3+通过两个反应被还原,其中一个反应为FeS2+14Fe3++8H2O===15Fe2++2S O42−+16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时另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S2===2S+3Fe2+B.“还原”后可以用KSCN检验Fe3+是否反应完全C.流程中多次进行过滤,过滤所用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胶头滴管和玻璃棒D.所得FeCO3需充分洗涤,可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FeCO3是否已洗涤干净[思维建模]制备型工艺流程题过程解读(1)读流程图①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反应物)、出去的是主产物或副产物(生成物)。
②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
(2)解题要点①审题要点:a.了解生产目的、原料及产品;b.了解题目提供的信息;c.分析各步的反应条件、原理及物质成分;d.理解物质分离、提纯、条件控制等操作的目的及要点。
②答题切入点:a.原料及产品的分离提纯,b.生产目的及反应原理;c.生产要求及反应条件;d.有关产率、产量及组成的计算;e.绿色化学。
[跟踪训练1]某化工厂利用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iO3、BaSO3、Ba(FeO2)2]制取Ba(NO3)2,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溶时,Ba(FeO2)2与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B.酸溶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使用浓硝酸,代替稀硝酸并加热煮沸C.X试剂可以是BaCO3D.上述流程中洗涤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废渣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跟踪训练2]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A.试剂X可以为氨水,沉淀中含有铁的化合物B.CO2可以用H2SO4溶液或稀盐酸代替C.反应Ⅱ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 O2−+2H2O===Al(OH)3↓+HC O3−D.工业上还可采用Fe还原Al2O3的方法制Al,成本更低题型二分离提纯型化学工艺流程[例2]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V2O5)是接触法生成硫酸的催化剂。
2020版高中化学第3章微型专题重点突破(四)学案(含解析)鲁科版选修4

微型专题重点突破(四)[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其平衡,酸碱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并能多角度分析各类平衡的移动。
建立思维模型,并运用模型解答相关问题。
一、弱电解质的识别与判断例1下列事实一定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③HNO2和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0.1mol·L-1HNO2溶液的pH=2.1⑤NaNO2和H3PO4反应,生成HNO2⑥0.1mol·L-1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pH约为3.9A.①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④⑤⑥D.全部答案 C解析①中证明NO-2能水解,证明HNO2为弱酸。
②中未指明浓度,也没有参照物,不能说明问题。
③中HNO2无论是强酸还是弱酸都不与NaCl反应。
④中说明[H+]<[HNO2],说明HNO2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是弱电解质。
⑤中的H3PO4为中强酸,而被中强酸制备的酸必定酸性更弱,即为弱电解质。
⑥中HNO2溶液被稀释,[H+]变化与[HNO2]变化不同步,证明存在电离平衡移动,即为弱电解质。
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移动题点证明弱电解质的常用方法弱酸的验证方法酸的溶解性及酸的通性无法确定酸的强弱,弱电解质的判断一般从三个方面分析:①电离平衡方面,弱酸不完全电离,加水稀释平衡移动;②对应的盐水解方面;③与同浓度同元强酸对比,比较离子浓度或导电性。
比较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酸,如可以通过比较同浓度时HCOOH 与HCl溶液的导电性,来判断HCOOH是否为弱酸。
变式1 (2018·平顶山高二检测)pH=3的两种一元酸HX和HY溶液,分别取50mL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2的体积分别为V(HX)和V(HY),若V(HX)>V(H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X可能是强酸B.HY一定是强酸C.HX的酸性强于HY的酸性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等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了强、弱酸的判断及溶液酸性大小的比较。
微专题 元素推断的破解--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微专题元素推断的破解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一种矿物由短周期元素W、X、Y组成,溶于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W、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简单离子X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的常见化合价有-1、-2B.原子半径大小为Y>X>WC.YX的水合物具有两性D.W单质只有4种同素异形体【答案】A【解析】W、X、Y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简单离子X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则它们均为10电子微粒,X为O,Y为Mg,W、X、Y组成的物质能溶于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W为C,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A.X为O,氧的常见价态有-1价和-2价,如H2O2和H2O,A正确;B.W为C,X为O,Y为Mg,同主族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为:Y>W>X,B错误;C.Y为Mg,X为O,他们可形成MgO,水合物为Mg(OH)2,Mg(OH)2只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能与碱反应,所以YX的水合物没有两性,C错误;D.W为C,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管等,种类不止四种,D错误;故选A。
2(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Y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电子数相等,WX2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W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C.Y与X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Z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弱酸【答案】C【解析】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2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律,则W为N,X为O,Y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电子数相等,又因为Y的原子序数大于氧的,则Y电子层为3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Y为Mg,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Z为S。
高中化学 微专题 键角大小的判断(学案)

微专题键角大小的判断(学案)一、夯实基础知识1.概念:在多原子分子中,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例如:在多原子分子中键角是一定的,这表明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因此键角影响着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
2.键角大小由什么决定: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的结果。
(1)价层电子对=成键的σ键电子对+孤电子对(不包括π键)(2)价层电子对互相排斥,决定键角的大小和分子的空间结构。
常见的键角大小1、没有孤电子对时:(1)像CO2, HC≡CH, CS2, HCN, BeCl2等,中心原子含有2个σ键电子对(π键不算),没有孤电子对,分子空间结构呈直线形,呈sp杂化,键角:180°:(2)像SO3,BF3,NO3-,CO32-,苯分子等,中心原子有3个价层电子对,没有孤电子对,属于sp2杂化,分子结构呈平面型,键角:120°(3)像CH4,CCl4,SiF4,SO42-,PO43-等,有4个σ键组成4个价层电子对,空间结构呈正四面体形,呈sp3杂化,键角:109°28′:有孤电子对时(1)sp3杂化,有1个孤电子对时,由于孤电子对的排斥力比较大,键角被压缩,小于109°28’;变为107°左右;有2个孤电子对时,排斥力对成键的电子对排斥力更大,变为105°左右CH 4:109°28′ NH 3:107° H 2O :105° (2)sp 2杂化,有1个孤电子对时,由于孤电子对的排斥力比较大,键角被压缩,小于120°,如:小结:常见典型的键角二、回眸经典案例【典例1】:白磷和甲烷均为正四面体结构它们的键角是否相同,为什么?【答】不同,白磷分子的键角是指P —P 之间的夹角,为60°;而甲烷分子的键角是指C —H 的夹角,为109°28′。
【典例2】:氨分子、水分子、甲烷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角分别为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b<cB .c<b<aC .b<c<aD .b<a<c【答案】 D【解析】 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成键电子对,NH 3分子中含有1个孤电子对,3个成键电子对;H 2O 分子中含有2个孤电子对,2个成键电子对。
2020届高考化学 微专题五 离子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教案(含解析)

离子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知识必备]离子交换膜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均有较广泛的应用,且常出常新.1.离子交换膜的功能使离子选择性定向迁移,其目的是平衡整个电解质的离子电荷守恒.2.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作用(1)防止副反应的发生,避免影响所制取产品的质量;防止引发不安全因素(如在电解饱和食盐水中,利用阳离子交换膜,防止阳极产生的Cl2进入阴极室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所制产品不纯,防止与阴极产生的H2混合发生爆炸).(2)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等。
(3)用于制备纯净的物质。
3.离子交换膜的类型根据透过的微粒,离子交换膜可以分为多种,在高考试题中主要出现过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和质子交换膜三种.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H+)通过,另外还有特殊离子交换膜,只允许相应的离子通过。
4.离子交换膜类型的判断根据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的原则,判断膜的类型:(1)首先写出阴、阳两极上的电极反应,依据电极反应式确定该电极附近哪种离子剩余。
(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判断出离子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离子交换膜的类型.(3)在利用电解原理制备物质时,选择离子交换膜的类型,既要考虑阴、阳极电极反应式,同时也要考虑产品室和原料室在装置图中的位置。
如:利用电解NaB(OH)4溶液制备H3BO3,装置图如下:阳极室放出O2,消耗OH-余出H+,则H+应向产品室移动,阴极室放出H2,消耗H+余出OH-,则原料室中的Na+应向阴极室移动,B(OH)错误!应向产品室移动,所以a膜、c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选择离子交换膜时产品室和原料室的位置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例1](2018·全国Ⅰ,节选)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制备Na2S2O5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Na2SO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后,________室的NaHSO3浓度增加。
高中化学 微专题 构建原子坐标 确定原子位置 学案

微专题 构建原子坐标 确定原子位置 学案一、夯实基础知识:1.三类常见的坐标系(1)立方晶胞 XYZ 轴均为90°以1个晶胞参数为1 (2)拉长的晶胞 XYZ 轴均为90°XY 轴相同,Z 轴不同(3)六方晶胞 XY 轴为120°,晶胞参数XY 轴相同,Z 轴不同。
2.从最简单的晶胞——简单立方堆积的晶胞模型入手,构建坐标原点、坐标轴和单位长度立体几何模型。
简单立方堆积的晶胞中8个顶点的微粒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原子为坐标原点。
以立方体的三个棱延长线构建坐标轴,以晶胞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由此可得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六方最密堆积模型的晶胞按此法构建x 轴和y 轴,只不过夹角不是90°,而是120°。
体心晶胞结构模型的原子坐标参数与俯视图体心立方晶胞的每个顶点都可以看做起点,起点的左边都可以定为(0,0,0)(1)若原子1、原子3、原子7的坐标分别为(0,0,0)、(1,1,0)、(1,1,1),则其它原子的顶点坐标分别为:原子2、(0,1,0)、原子4、(1,0,0)、原子5、(0,0,1)、原子6、(0,1,1)、原子8、(1,0,1)原子9处于三个二分位,故其坐标为:⎝ ⎛⎭⎪⎫12、12,12。
x 轴、y 轴俯视图为。
(2)面心立方晶胞结构模型图的原子坐标参数和俯视图原子10~15分别位于六个面的面心,原子1的坐标为(0,0,0),则确定坐标参数:10⎝⎛⎭⎪⎫0,12,12、11⎝ ⎛⎭⎪⎫12,12,1、12⎝ ⎛⎭⎪⎫1,12,12、13⎝ ⎛⎭⎪⎫12,12,0、14⎝ ⎛⎭⎪⎫12,0,12、15⎝ ⎛⎭⎪⎫12,1,12。
x 轴、y 轴俯视图为(3)金刚石晶胞结构模型图的原子坐标参数和俯视图若a 原子为坐标原点,晶胞边长的单位为1,则原子1、2、3、4的坐标分别为⎝ ⎛⎭⎪⎫14,14,14、⎝ ⎛⎭⎪⎫14,34,34、⎝ ⎛⎭⎪⎫34,14,34、⎝ ⎛⎭⎪⎫34,34,14。
届高考化学微专题学案微专题解读及训练

【微专题1—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1)微热法:如图a。
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容器,导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__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如图b、c。
连接好仪器,b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使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锥形瓶中的液面,静置,若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c中,从乙管加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________甲管液面,静置,若液面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3)滴液法:如图d。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抽气(吹气)法,如图e、f。
e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______________,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f中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液面__________,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的拓展)专题训练1.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2.下列装置中,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去)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模板】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与答题规范装置气密性检查必须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
(1)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思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2022届高考总复习系列丛书—高三化学微专题精品学案:微专题三 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考中要取得好成果,就必需把握好解答化学计算的科学思维方法。
1.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计算: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计算模板设未知量设未知量时肯定要留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全都的,肯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需全都才能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写出方程式肯定要留意配平,而且要留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留意标明建立关系式在化学方程式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先写出已知物和所求物的有关量的关系,再代入已知量和所求量(上下单位要全都,左右单位要对应)列出计算关系式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书写计算结果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化学反应中,有时会涉及到多步反应: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其次个反应的反应物,其次个反应的生成物又是第三个反应的反应物。
对多步反应的计算题,用通常的方法从已知数据到求得最终结果要依据每个化学方程式一步一步地计算,相当繁琐。
由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只要找到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即可一步计算得出结果,从而化繁为简,提高解题效率。
2.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有关的计算:计算可用三段法即找出浓度可变的反应物、产物在起始时、转化的、平衡时的浓度,然后带入速率(变化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系数次幂乘积的比值)进行计算即可。
留意:带入式子的物质肯定浓度可变、肯定是平衡浓度。
水为气态时,要带入平衡表达式;在液态或溶液中时,水不要带入平衡表达式。
三段法是解化学平衡的基础,它强调解题应按肯定的基本步骤进行。
书写三段式(浓度)m A(g) +n B(g) p C(g)+q D(g)c(起始) ab 0 0c(变化) mxnxpxqxc(平衡) a-mxb-nxpxqx书写计算公式速率计算:v(B)=△c(B)/△t平衡常数计算:K=c p(C)·c q(D)/ c m(A)·c n(B)带入相关数值(带浓度单位)v(B)=nx/△tK=c p(px)·c q(qx)/ c m(a-mx)·c n(b-nx)书写计算结果留意带单位3.与盖斯定律有关的计算:(1)计算模式:[方式一]若有(a)A(g)+M(g)===B(g)ΔH1(b)A(l)+M(g)===B(g)ΔH2(c)A(g)===A(l)ΔH3则(c)=(a)-(b),即:ΔH3=ΔH1-ΔH2。
2021届高考化学微专题训练(十一) 晶体的析出、过滤、洗涤和干燥

微专题训练(十一)晶体的析出、过滤、洗涤和干燥1.在提纯粗苯甲酸(C6H5—COOH,常温下为晶体)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高温灼烧B.热过滤C.加热溶解D.蒸发浓缩图W11-12.MnSO4·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斜方晶体,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硫酸锰:图W1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Ⅰ烧瓶中放入的药品X为铜屑B.装置Ⅱ中用“多孔球泡”可增大SO2的吸收速率C.装置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SO2D.用装置Ⅱ反应后的溶液制备MnSO4·H2O需经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的过程3.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工业碳酸钠(纯度约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 O42-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图W11-3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W11-4所示:图W11-4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1种)。
4.氯化铬晶体(CrCl3·6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常用铬酸钠(Na2CrO4)来制备。
实验室中以红矾钠(Na2Cr2O7)为原料制备CrCl3·6H2O的流程如下:图W11-5已知:①Cr2O72-+H2O2Cr O42-+2H+;②CrCl3·6H2O不溶于乙醚,易溶于水、乙醇,易水解。
(1)碱溶的目的是,所加40% NaOH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
(2)还原时先加入过量CH3OH再加入10% HCl,生成C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使用下列用品来测定溶液的pH,合理的是(填字母)。
A.pH计B.pH试纸C.酚酞溶液(4)使用图W11-6装置从滤液中分离出CH3OH。
图W11-6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②在仪器A中加入沸石,再加入滤液,蒸馏,收集蒸馏出的CH3OH循环使用。
新教材高中化学微专题1学案鲁科版

微专题·大素养①微专题一 钠、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及其几种重要的化合物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单质,在常温或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2Na +S=====△ Na 2S 、2Na +Cl 2点燃2NaCl 、4Na +O 2===2Na 2O(白色)、2Na +O 2=====△Na 2O 2、2Na +2H 2O===2NaOH +H 2↑。
[微训练一]1.工业上,向500~600 ℃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
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无水氯化亚铁的实验中,装置A用来制取________。
尾气的成分是________。
若仍用D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3)若操作不当,制得的FeCl2会含有少量FeCl3。
欲制得纯净的FeCl2,在实验操作中应先________,再________。
2.Na2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多种用途。
(1)Na2O2具有氧化性,可以与SO2反应生成硫酸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与CO2反应可以产生氧气,某同学通过下列装置验证Na2O2能否与CO2反应(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①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A中的固体为________,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Na2O2能与CO2反应,则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1—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1)微热法:如图a。
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容器,导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__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如图b、c。
连接好仪器,b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使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锥形瓶中的液面,静置,若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c中,从乙管加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________甲管液面,静置,若液面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3)滴液法:如图d。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抽气(吹气)法,如图e、f。
e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______________,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f中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液面__________,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的拓展)专题训练1.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2.下列装置中,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去)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模板】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与答题规范装置气密性检查必须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
(1)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思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2)气密性检查的答题规范简答题应注意答题规范,对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可按如下文字进行答题:①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②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③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
④答题时易忽略的几句关键性的文字叙述:a.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b.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c.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
【微专题2—防倒吸装置的原理与创新应用】创新装置(以用水吸收氨气为例)防倒吸原理(1)肚容式:(上图中的发散源及Ⅰ和Ⅱ)由于上部有一容积较大的空间,当水进入该部分时,烧杯(或试管)中液面显着下降而低于漏斗口(或导管口),由于重力作用,液体又流回到烧杯(或试管)中。
(2)接收式(上图中的Ⅲ、Ⅳ、Ⅴ)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的液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如气体收集装置等)。
它与肚容式的主要区别是液体不再流回到原容器。
(3)隔离式(上图中的Ⅵ、Ⅶ)导管末端与液体吸收剂呈隔离状态,导管内压强不会减小,能起到防倒吸作用。
专题训练1.已知HCl难溶于CCl4,则如下图所示装置中,不适宜于HCl气体尾气吸收的是()2.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
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3.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下图1所示,试回答:图1(1)装置甲的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约为1∶700,若用图2中的装置吸收氨气,制成氨水,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图2(3)某同学用B装置吸收产生的氨气,结果B中溶液能使酚酞变红,且未看到倒吸现象,试分析未造成倒吸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专题3—过滤、蒸馏、冷凝及洗气装置的创新应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特别是在物质制备及化工流程题中有关物质的分离提纯成为新的命题热点。
创新装置1.过滤装置的创新——抽滤由于水流的作用,使图1装置a、b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故使过滤速率加快。
2.蒸馏、冷凝装置的创新应用图2图3图4图2、图3、图4,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容器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循环利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
图53.洗气装置的创新——双耳球吸收法图5中,由于双耳球上端球形容器的容积较大,能有效地防止倒吸。
故该装置既能除去气体中的气态杂质,又能防止倒吸。
专题训练1.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见下图,相关物质的沸点见附表)。
其实验步骤为附表相关物质的沸点(101kPa)步骤1360℃,缓慢滴加经浓H2SO4干燥过的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
步骤2: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
有机相用10%NaHCO3溶液洗涤。
步骤3: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MgSO4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
步骤4:减压蒸馏有机相,收集相应馏分。
(1)实验装置中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中的溶液应为________。
(2)步骤1所加入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是催化剂,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步骤2中用10%NaHCO3溶液洗涤有机相,是为了除去溶于有机相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3中加入无水MgSO4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4中采用减压蒸馏技术,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下列原理和装置制备(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环己醇、环己酮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沸点(℃)密度(g·cm-3,20℃)溶解性环己醇100微溶于水环己酮98(95)微溶于水水18(1)已知合成环己酮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剧烈将导致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副反应增多。
实验时,先在合成装置中加入(5g)环己醇和几粒沸石,再加入酸性Na2Cr2O7溶液。
酸性Na2Cr2O7溶液的加料方式为________(填字母)。
A.一次性加入B.缓慢加入C.无所谓,怎样加入都可以(2)若酸性Na2Cr2O7溶液的体积为35mL,则应选取________(填“100mL”或“250mL”)的三颈烧瓶。
(3)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97℃的馏分(设为A),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在馏分A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得有机层(设为B)。
加入氯化钠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有机层B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固体,充分作用后过滤,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进行蒸馏。
(4)合成装置中冷凝水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精制装置中的两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最终得到环己酮的质量为,则环己酮的产率是________。
【微专题4—沉淀洗涤的答题规范】在高考综合实验题中,沉淀物的洗涤是常考的命题热点,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洗涤沉淀的目的(1)若滤渣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更纯净的沉淀物。
(2)若滤液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洗涤过滤所得到的滤渣,把有用的物质如目标产物尽可能洗出来。
2.常用洗涤剂(1)蒸馏水:主要适用于除去沉淀吸附的可溶性杂质。
(2)冷水:除去沉淀的可溶性杂质,降低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而减少沉淀损失。
(3)沉淀的饱和溶液:减小沉淀的溶解。
(4)有机溶剂(酒精、丙酮等):适用于易溶于水的固体,既减少了固体溶解,又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除去固体表面的水分,产品易干燥。
3.沉淀洗涤的答题规范答题模板: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洗涤液)↓标准(使洗涤液完全浸没沉淀或晶体)↓重复(待洗涤液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4.沉淀是否洗净的答题规范答题模板: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加试剂[加入××试剂(必要时加热,如检验NH+4)]↓现象(不产生××沉淀、溶液不变××色或不产生××气体)↓结论(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专题训练1.利用工业FeCl3制取纯净的草酸铁晶体[Fe2(C2O4)3·5H2O]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