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首件总结报告
圆柱墩首件总结报告
![圆柱墩首件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1b86f85f0e7cd1842536ff.png)
石太高速LJ—9合同圆柱墩首件总结报告一、首件目的1、通过编制下料通知单,明确下料长度,加强现场管理掌控能力,避免钢筋无序下料产生的浪费,有效控制了钢筋用量,而且保证钢筋焊接接头同心;接头位置正确;加工的钢筋成品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2、通过首件工程,熟悉模板的拼装工艺,为大面积施工提供经验。
3、掌握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方法,摸索墩柱的混凝土浇筑工艺.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初凝时间等指标进行检测,验证配合比。
5、根据墩柱钢筋笼安装过程,确定钢筋笼的最佳安装方法,保证墩柱钢筋笼安装质量。
6、通过施工机械的组合及人员分工配合,确定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二、首件施工说明墩柱首件选取左线栾庄大桥19#墩外柱,基础为桩基础,墩柱高23.576m,墩柱底部1道底系梁,墩柱内含中系梁2道。
主要工程数量:混凝土等级为:C30 设计混凝土用量:66.84 m3设计钢筋用量:φ10钢筋567.0Kg,Φ28钢筋5823。
2Kg。
首件工程于2014年4月11日开始施工,4月21日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我部给相关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做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过程中,质检员、技术员、安全员、试验员能够对每道工序严格把关,有效的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后立柱无明显阶段性错台,外表色泽基本一致,表面密实,无裂缝,无蜂窝麻面现象,无漏筋。
但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混凝土局部颜色过深,局部存在微小气泡。
下面就立柱首件施工过程控制进行分析:三、施工前准备工作1、人员准备管理人员:试验室安排试验人员1名,负责混凝土拌合、入模前混凝土质量控制;质检部安排质检员1名,负责浇筑前模板、钢筋、模板垂直度、模板质量的验收,并做好施工影像资料的收集;工程部安排技术人员2名,负责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浇筑过程旁站和控制混凝土振捣,安全部安排专职安全员1名,落实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并做好高空坠落的应急准备工作.施工人员:钢筋工8人负责钢筋骨架的制作及安装,并做好钢筋骨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定位;模板工4人负责模板的打磨拼装及模板的对中、固定工作;振捣工2人负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及施工中控制振捣时间;其他工人4人负责施工中放料、现场指挥吊车、拆模后混凝土的养护;施工现场设专职电工一名,负责浇筑过程振捣棒正常用电。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60d944a8956bec0975e3a5.png)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一、工程概况高速公路合同段完成第一根墩柱位于头道河1#大桥,全长307米,中心桩号K180+167,上部结构为10×30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和肋板式台,双柱式墩,墩柱径1.5m 挖共40根,墩高3.756~9.209m;墩柱混凝土C30。
二、资源配置1、进场设备2、劳动力配置三、施工工期1#大桥2#墩左幅2-1墩柱高8.679m,开工日期2010年7月10日,完工日期2010年7月12日,工期3天。
四、施工过程1.模板模板制作:采用大块整体钢模,选用8mm厚钢板面板,框架采用10×10的角钢、加劲肋采用8mm厚的钢板。
要求模板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
并应指定专人,在砼灌注过程中加强检查、调整,以保证砼建筑物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模板拼装前安排工人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刷脱模剂,刷完脱模剂后开始拼装模板。
模板每节高2m,按照模板已经加工好的螺栓孔进行拼装,每节拼装完成后准备安装模板。
模板安装前,首先在系梁顶凿毛,并在系梁顶用红蓝铅在混凝土表面标出墩柱的直径以及模板的外边缘。
开始吊装第一节模板,模板按照已经画好的轮廓线安装,安装时注意调整模板的平整度,保证模板平整,不平整的部分下面垫平。
第一节模板安装好后,按照第一节模板的程序安装第二节,第二节调整位置对准第一节的螺栓孔后开始安装螺栓。
第二节加固完成后依此类推安装其他节模板。
共安装5节模板。
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轴线、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加固,保证模板在灌注混凝土过程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
模板加固采用揽风绳,在距离墩柱8m处,分别打4个地锚,地锚位置为互相垂直的,揽风绳安装在地锚和模板之间,然后吊垂球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并加固揽风绳。
揽风绳加固完成再检查模板的垂直度,使墩柱的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
模板加固完后,在墩柱底用水泥砂浆将模板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e8856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6.png)
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桥墩是桥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桥梁的重量和负荷。
桥墩首件工程是桥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关乎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次桥墩首件工程是在某省的XXX公路上进行的,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我作为项目经理亲自组织和指导了整个工程过程。
二、工程动态1.选址:通过地质勘探和场地勘察,确定了桥墩的选址。
该地段地质条件良好,地基承载力强,非常适合建设桥墩。
2.设计:根据桥梁设计方案,结合选址条件,编制了桥墩的结构设计图纸。
确保桥墩在各种荷载和地质条件下能够安全稳固地承载桥梁。
3.土方开挖:在确定桥墩的位置后,进行了土方开挖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控制了挖土的深度和边坡的坡度,确保土方开挖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4.基础浇筑:经过土方开挖,进行了基础的浇筑工作。
采用了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通过现浇技术,确保了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5.立柱安装:基础浇筑完成后,进行了立柱的安装工作。
采用了预制构件,通过专业搭建设备和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了立柱的准确安装和牢固性。
6.主体施工:立柱安装完成后,进行了主体桥墩的施工。
采用了预制构件和现浇混凝土的结合方式,通过精准的施工计划和优质的材料,确保了桥墩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
7.质量验收: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了质量验收工作。
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验收合格。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在桥墩首件工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及时的解决措施,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1.人力资源:由于工期紧张,我们在一开始就注重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通过合理的编制施工图纸和施工计划,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充足和合理分配。
2.材料采购:提前制定了材料采购计划,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了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
3.施工方案:针对桥墩首件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提前进行了施工方案的论证和优化,确保了施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4.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了工程质量的达标。
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a1bdc84693daef5ef73d43.png)
高速公路NO.1合同段墩柱首件工艺总结局集团有限公司速公路NO.1标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墩柱首件工程工艺总结为贯彻内邓高速公路创优活动,积极推广先进施工方法和成熟施工经验,以科学的数据指导生产,确保建造优良工程,全面展开全线桥梁墩柱施工,内邓高速公路NO.1标项目部在内邓项目公司、总监办、驻地办的正确领导和监督下,严格遵守公路交通工程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对K14+115南岗头大桥1-R-内立柱进行施工。
根据墩柱施工方案,我项目部成功完成了K14+115南岗头大桥1-R-内立柱施工工作。
并获得了宝贵的施工数据。
为后期全线墩柱施工提供了依据。
将施工首件工艺总结数据汇总如下:一、工程概况K14+115南岗头大桥,起点桩号K13+976.4,终点桩号K14+253.6,全长277.2米。
上部构造为9孔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面连续,下部采用肋板式桥台、柱式桥墩,灌注桩基础二、施工准备情况1、完成对桩基础的检测。
对桩基础进行桩位偏移和桩顶标高的检查,对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标高部分进行凿除、低于设计标高则接桩。
2、施工现场情况本桥墩柱测量放线工作已完成,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供应。
水、电、路、场地平整工作已完成。
水泥、砂、石料已储备一定数量,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3、试验工作原材料试验包括:钢筋、水泥、粉煤灰、碎石、砂、砼用水、外加剂已完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已完成。
符合《桥涵施工规范》要求。
三、墩柱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框图四、墩柱施工工艺总结墩柱首件工程为K14+115南岗头大桥1-R-内立柱,于2010年12月9 日开始浇筑混凝土从20:00开始至24:00结束。
整个浇筑过程用时4小时,施工过程顺利、连续。
(一)施工总体概述K14+115南岗头大桥1-R-内立柱从钢筋加工安装到混凝土浇筑结束,严格按规范要求组织施工,施工过程按《首件工程作业指导书》和《墩柱施工方案》进行。
各道工序均达到预期的要求。
从钢筋制作安装到模板的拼装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施工要求。
墩柱首件施工总结
![墩柱首件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68a16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4.png)
桩接柱(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我单位于2014年5月11日,在选择有代表性的K17+734桥型防护0#台右幅0-3、0-4、0-5进行了桩接柱首件施工,首件已按照既定计划顺利完成。
现将该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本首件定位K17+734桥型防护0#台右幅0-3、0-4、0-5桩接柱(墩柱)桩径为1.1米。
二、施工目的(1)确定设备及机具选型、组合,确定施工工艺;(2)确定混凝土浇筑时间和速度;(3)确定施工人员组成和分工;(4)复核试配砼的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5)积累各种参数,以指导墩柱大面积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准备主要分为:材料准备、人员机械设备准备和技术准备等方面。
1、材料准备施工前对砂、石、水泥、钢筋等原材料做进场前取样检验,进场后按规定的检验频率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并经试验监理工程师确认,可用于工程施工。
墩柱、台身配合比已通过监理工程师认可批复。
该桥临近村庄,从经理部到施工队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必须保证墩柱施工质量,尤其是外观质量。
为此项目部要求现场技术员全程监督,砂全部过1cm筛,碎石全部用水洗机水洗,实验室、拌和站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及坍落度。
2、人员、机械设备根据我标段实际施工情况及施工队伍特点,每一班组配备班长1名,技术人员1名,振捣工2人,电焊工2人,辅助工3人,电工1人。
相关的机械及小型机具有:QY-25T吊车1台,砼运输车2台,铲车1台,电焊机2台,发电机1台,切割机1台,调直机1台,振捣器2台,以上配备可满足施工需求。
3、技术准备根据设计图纸、现场实际条件编制详尽施工方案、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安全交底,让参与现场施工的人员能抓住重点,明白自己的控制关键点。
开工前对图纸上的墩位坐标进复核,确准无误后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测量实行双检制度,确保墩柱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准确性,以满足及规范设计要求。
四、施工工艺(1)钢筋工程桩接柱(墩柱)主筋与桩头受力钢筋一一对应焊接,确保其位置准确。
墩柱首件施工总结
![墩柱首件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57642984868762caaed5d5.png)
首件工程(墩柱)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本标段的起讫桩号为K10+480~K15+350,全长4.87km,主要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26.0米,桥面净宽2×11.5m,设计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汽车荷载公路-Ⅰ级;设计行车速度山岭微丘区100Km/h。
全线共有桥梁四座,分别为K11+062.5(5×25m)预应力砼小箱梁,Ф1.3m墩柱16根;K11+404.5(4×25m)预应力砼小箱梁,Ф1.3m墩柱12根;K12+976.5 (10×25m)预应力砼小箱梁,Ф1.5m墩柱36根;K14+047 (11×25m)预应力砼小箱梁,Ф1.5m墩柱40根。
二、墩柱首件工程施工质量我项目部于2008年11月18日10:30在K14+047大桥处组织施工力量,按照批复的首件工程(墩柱)施工方案的要求,在监理组结构工程师全过程的指导下,进行了Ф1.5m墩柱首件的砼浇筑,首件墩柱浇筑高度为2.3m, 砼浇筑于12:00结束。
于2008年11月17日17:30拆除墩柱模板。
外观鉴定:砼表面平整,施工缝平顺、无错台,砼表面色泽、纹理一致、光洁度较好,砼表面无蜂窝、麻面现象,有少量气泡。
为更好的指导墩柱的规模施工,现将首件工程(墩柱)进行施工总结如下。
三、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现场人员和机械配置1、现场人员配置生产负责人:王秋华技术负责人:孟为宗现场技术员:盛果兴测量工程师:董林质检工程师:周波现场试验:张波专职安全员:吴忠良施工队伍负责人:阮淮部施工人员:20人2、机械设备配置(见主要进场机械设备表)绩溪至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建设项目主要进场机械设备表报-03合同号:JH-02 承包人:安徽省路桥公司编号:(二)、施工工艺1、测量放样墩位处凿毛,且清理干净后,利用全站仪定出每个立柱中心,并在墩基顶用墨线弹出相应的立柱纵横轴线,并留出相应的引线用于立模板时定位。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a54c30a5e9856a561260b4.png)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报告根据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要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优质,质量目标明确,减少盲目施工,每一分项工程批量生产前必须确定标准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通过首件工程试验确定。
为了确保我合同段四环西一街墩柱的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我单位选定白沙河中桥1-4墩柱为四环西一街墩柱首件工程。
我单位于2013年6月1日——2013年6月4日对该墩柱首件工程进行了施工。
一、工程概况四环西一街共设中桥两座:K0+915.16白沙河中桥和K1+669沈抚灌渠中桥。
墩柱共计25个。
白沙河中桥位于本合同段K0+915.16处,起点桩号K0+872.62 ,终点桩号K0+957.70。
本桥上部结构20m预应力砼(先张法)空心板,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柱式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本桥位于直线上,桥面横坡为单向2%。
1-4墩柱(首件)主要工程量:二、首件目的通过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墩柱施工的特点,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三、施工准备首先我标段开始墩柱首件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完毕;钢筋加工、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作业指导书学习完毕;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钢筋等材料进行试验、送检;钢筋加工制作;机械设备调试完毕。
四、人员安排与机械投入1、人员为了施工方便和便于管理,结合工程的特点,设置独立的墩工程作业队,作业队在项目部各部室指导下开展工作,配置人员如下表:2、机械五、施工过程1.施工桥名、墩柱编号:白沙河中桥1-4墩柱2.施工天气:晴气温(14℃-27℃)3.施工配合比(以1m3计算)水泥:碎石:砂:水 =351:778:1047:1704.设计坍落度:160mm-200mm 实测坍落度:179mm、184mm、191mm 平均值:185mm5.各工序作业时间统计:①.基坑开挖:2013年6月1日②.破桩头: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2日③.转运、绑扎钢筋:2013年6月2日至2013年6月3日④.安装模板:2013年6月3日⑤.混凝土浇筑:2013年6月3日⑥.模板拆除:2013年6月4日六、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1)、对桩基顶面砼进行清洁、凿毛,凿除浮浆,清理墩身预埋钢筋,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型。
墩柱施工首件工程评价及总结报告
![墩柱施工首件工程评价及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c656f3b8f67c1cfad6b84d.png)
大桥墩柱施工首件工程评价及总结报告目录一、施工说明 (1)二、施工人员情况 (1)三、施工机械设备 (2)四、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2)(一)施工准备 (2)(二)施工过程 (2)1、测量放样 (2)2、钢筋制作 (3)3、脚手架搭设 (3)4、模板安装 (3)5、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4)6、混凝土浇筑 (4)7、拆模、养生 (5)五、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 (5)六、自评意见 (6)七、结束语 (6)一、施工说明我标段首件墩柱选定**大桥左幅1-1#墩柱,桩中心里程桩号为YK30+108,直径1.5m,墩柱高10.042m,墩顶设计高程299.68m,墩底设计高程289.638m,设计C30混凝土用量17.746m³。
我标段经过细致的施工准备,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墩柱施工方案进行了首件墩柱的施工,具体如下:2016年1月19日:对已浇筑完毕的1#左幅系梁墩柱位臵进行凿毛处理。
2016年1月24日:测量放样,放出墩柱中心位臵并用红油漆标记;2016年1月23日:对墩柱模板进行安装定位;2016年1月25日:浇筑墩身砼。
墩身砼设计坍落度为7cm~9cm,实测坍落度为8cm;砼从导管式串筒自由倾落,砼的自由倾落高度保持在2m内距离,分层振捣高度不超过0.3m,灌注连续进行,最后浇筑完成混凝土面比设计高出2cm。
经过现场监理的监督,在我项目部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4年7月19日7:20-10:05分完成了首件墩柱的施工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过程现场值班,做好了相关记录,作为总结报告的编制依据。
在经过整理分析后,可作为以后墩柱施工的参考依据,基本达到进行首件墩柱施工的重要意义。
二、施工人员情况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试验负责人:测量负责人:现场技术员:劳动力7人三、施工机械设备A3标段项目部首件墩柱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表四、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一)施工准备1、施工前对场地进行清理,并用全站仪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2、砼配合比试配己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证、批准;3、砂、石料、水泥、钢筋等原材料经试验室检验合格;4、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5、为工程施工所配臵的机械设备、检测仪器均己进场,并运行良好。
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8add2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0.png)
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一、工程背景桥梁工程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桩基施工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桥墩作为桥梁的支撑结构更是至关重要。
桥梁的安全稳定与桥墩的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桥梁工程中桥墩首件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二、工程内容桥墩首件工程是桥墩施工的第一步,其主要包括基础开挖、基础处理、浇筑混凝土等工作。
在本次桥墩首件工程中,我们采用了预制深基块的施工方式,该方式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并且确保了桥墩的稳定性。
三、工程具体步骤和措施1. 基础开挖在工程开始之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测量工作,确定了桥墩的位置和形状。
在基础开挖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机械化的方式,使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确保了开挖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基础处理基础处理包括底板的清洁、底板和周边土方侧坡的修整等工作。
我们使用了专业的清洁设备对底板进行清理,并利用推土机对周边土方进行修整,确保基础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3. 钢筋结构制作和安装桥墩的的承重结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需要对钢筋进行加工和安装。
我们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钢筋加工,并采用专业技术进行钢筋的安装,确保钢筋的牢固性和准确性。
4.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是桥墩首件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求非常高。
我们在施工中控制了混凝土的配比和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同时,我们采用了专业的振捣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四、工程成果经过我们团队的努力和精心施工,本次桥墩首件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基础开挖准确无误,基础处理整体平整度高,钢筋结构安装准确牢固,混凝土浇筑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
整个桥墩首件工程的完成为后续桥梁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在桥墩首件工程的施工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工期紧张和人员管理不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人员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人员配置;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
墩柱首件总结报告
![墩柱首件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41560228ea81c759f57898.png)
墩柱首件总结报告墩柱首件总结报告墩柱首件总结一、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津宁高速公路工程第十合同,本标段路线起点为K43+850,终点为K48+566.683,我部拟定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为首件墩柱工程。
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长8.813m,采用1.5m×1.8m矩形钢模板。
设计强度为C30。
Φ32钢筋1014.3kg,Φ14钢筋1561.9kg,Φ16钢筋110kg,Φ8钢筋290kg,C30混凝土设计方量为23.8m3。
202*年9月29日,我项目部对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开始进行正式施工。
202*年10月5日完成了首件墩柱施工。
施工完成后,我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了各项评定,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各项评定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通过墩柱首件施工验证了墩柱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确定了施工工艺。
二、施工组织(一)人员配置主要管理人员5人。
其中施工员1人,质量员1人,技术员1人,实验员1人,安全员1人。
施工工人15人。
其中钢筋工5人,木工3人,混凝土工5人,电工2人,机械操作工3人。
(二)机械配置投入25t吊车1台,电焊机2台,调直机1台,弯曲机2台,切断机2台,50型振捣棒2个。
(三)材料使用情况C30混凝土:24m3;HRB335钢筋:2976.2kg;墩柱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并能及时足量地为施工现场提供混凝土。
(四)测量放样我项目部测量人员已于202*年9月14日对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进行放样报验,并已得到测量监理工程师的审批。
三、工艺流程墩柱施工工艺框图四、施工方法1、脚手架搭设首先沿墩柱四周用钢管搭设绑扎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形式为双排构造,搭设时在其中一侧设于施工人员上下的楼梯一处,按天津市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站下发的《脚手架安装技术规范》搭设脚手架。
2、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进场后,按不同规格、等级、牌号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批存放,且设置标志牌加以标识。
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836501cfc789eb172dc8aa.png)
桥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首件工程的目的的意义:根据总监办文件精神,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我项目部选定了K0+635无定河大桥9#-1墩柱作为墩柱首件工程。
通过首件工程的实施,总结经验,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指导以后桥墩的施工。
二、首件工程工程概况榆绥高速公路N9合同段内有10座大桥,墩柱共328根,为保证墩柱施工内实外美,我项目部拟选定K0+635无定河大桥9#-1墩柱作为首件工程。
该墩直径D=1.4m,高度为3.5m。
钢筋采用:Φ22、Φ8两种型号钢筋。
三、质量控制要点1、模板控制该桥墩柱采用半圆企口钢模施工(1)立模准备。
根据放样尺寸确定模板内边线及外边线,立模内边线外用砂浆找平,找平层用水准仪抄平,待砂浆硬化后才能立模。
(2)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前先打磨铮光,用抹布或棉纱擦干净后再刷脱模剂,用滚筒均匀涂刷于模板表面,不得漏刷和刷得过多,脱模剂严禁采用废机油。
相邻模板间缝隙应粘贴双面海绵胶,以防漏浆出现蜂窝麻面或线条不明,模板用吊车吊装,人工辅助就位。
模板成型后检查各部安装尺寸,符合安装标准后加固。
(3)立模检查。
第一节段模板安装后,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检查模板顶面标高和墩身中心及平面尺寸,符合标准后进行下道工序。
⑷拆除时应严格遵守各类模板拆除作业的安全要求。
拆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2、钢筋加工及安装控制(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鲮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
(3)、制作箍筋时,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5)、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6)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
桥梁墩柱首件施工总结
![桥梁墩柱首件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f2971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8.png)
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根据我标段的总体施工考虑,选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K388+720煤洞沟中桥1-1墩柱作为我标的首件墩柱施工。
1-1墩柱坐落在施工便道旁边,施工便道易进入施工场地,较为方便施工。
从首件工程开工以来,我标段及时总结经验及教训,以便为以后的施工作出更好的准备和控制。
一、定位防线首件工程K388+720煤洞沟中桥1-1墩柱,柱高4.94m,柱径1.2m。
1#墩左幅系梁砼浇筑完毕后直接由测量工程师用全站仪对1-1桩位进行恢复放样,根据桩位及墩柱尺寸用红蓝铅或墨线标示墩柱轮廓线,按设计要求调整基础内的连接钢筋。
二、钢筋制作与安装按设计要求,墩柱钢筋伸入桩基内 1.1m,故浇筑系梁砼前先进行墩柱钢筋的安装,墩柱钢筋由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经监理检验合格后,用拖车运至现场进行安装。
墩柱钢筋笼主筋连接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采用搭接焊连接,墩柱钢筋笼用吊车吊装就位后,在其顶部用缆风绳将其固定,进行精确对中,保证垂直后四周搭设简易排架进行加固,保证钢筋直顺。
采用塑料垫块作为钢筋保护层垫块,垫块沿柱子高度方向每隔1m呈梅花形布置,用22#扎丝绑扎牢固。
各项钢筋施工严格按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三、模板安装钢筋加工及安装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墩柱模板的安装。
为保证墩柱的外观质量,此墩柱采用定型钢模板进行拼装,定型钢模板采用3m、2m分节,拼装时接缝处粘贴双面海绵胶带,拼装前检查了柱模几何尺寸、椭圆度,核实柱模有无变形,变形过大不得使用。
柱模拼装要根据其公差情况及板面钢板布置情况进行合理搭配,柱模接缝不平处要进行打磨,接缝的细小间隙用原子灰抹平,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1mm,拼缝间夹专用双面胶带以防止漏浆,并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
拼装完成后,模板内侧涂刷新机油。
把拼装好的柱模用吊车吊装就位。
柱模四周设置地龙,用木楔固定柱模脚位置,垂直度用斜撑和风缆调核。
斜撑使用Φ48钢管加可调顶托。
墩柱施工总结报告
![墩柱施工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6a73d20b1c59eef8c7b4fc.png)
海尾立交桥第十一标项目经理部墩柱首件施工总结为了使海尾立交桥桥梁墩柱的施工能够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我项目部于2013年4月26日,对主线(N线)桥R-7墩柱进行了施工,并在施工中对首件桩各个工序进行了控制和检测,其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现将墩柱首件桩总结报告如下:一、工程概况佛山市顺德区海尾立交桥主线(N线)桥桥梁修编后起讫里程为NK0+524.86~K0+900.26,其中桥梁总长375.4m,分左、右幅设置。
全桥墩柱各26个,5种型号墩柱桥台4个,鱼腹式现浇连续箱梁14孔3联(左右幅)。
桥梁除标准段采用单箱二室结构外,其余根据桥面宽度不同采用单箱三室和单箱四室预应力鱼腹式箱梁,主跨跨径为40m,桥宽16.15m,梁高由跨中1.7米变化至桥墩处2.2米。
我标段共有各类桥墩26个,其中A型桥墩8个、B型桥墩2个、C型桥墩7个、D型桥墩7个、E型桥墩2个。
二、施工机械的配备首件桩基实际投入的主要设备:首件桩基实际投入的主要人员:3模板工86养护工人2三、墩柱施工工艺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图3.1施工前准备3.1.1正式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对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1.2施工承台时,按图纸要求将墩柱预埋筋安装完成,并控制其平面位置和高程。
当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强度不小于2.5MPa时,将墩柱与承台交接部分凿毛、冲洗干净,使承台与墩柱接触面符合设计要求。
3.1.3用排架管搭设施工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采用双排架脚手架水平管在竖直方向按照每隔1.2米设一道,并加设剪刀撑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在施工作业处拉好安全网。
支架管应放在稳定的基础上防止脚手架倾斜失稳。
墩柱模板注拉设足够缆风绳,保证模板垂直度和稳定性,缆风绳地锚必须牢固,缆风绳使用φ8钢丝绳并用3t葫芦拉紧固定。
3.2钢筋加工3.2.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前对于局部弯曲钢筋进行调直处理,钢筋下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对同批同类尺寸的钢筋进行第一根加工试验,经检验合格后再批量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墩柱首件总结
一、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津宁高速公路工程第十合同,本标段路线起点为K43+850,终点为K48+566.683,我部拟定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为首件墩柱工程。
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长8.813m,采用1.5m×1.8m矩形钢模板。
设计强度为C30。
Φ32钢筋1014.3kg,Φ14钢筋1561.9kg,Φ16钢筋110kg,Φ8钢筋290kg,C30混凝土设计方量为23.8m3。
2009年9月29日,我项目部对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开始进行正式施工。
2009年10月5日完成了首件墩柱施工。
施工完成后,我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了各项评定,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各项评定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通过墩柱首件施工验证了墩柱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确定了施工工艺。
二、施工组织
(一)人员配置
主要管理人员5人。
其中施工员1人,质量员1人,技术员1人,实验员1人,安全员1人。
施工工人15人。
其中钢筋工5人,木工3人,混凝土工5人,电工2人,机械操作工3人。
(二)机械配置
投入25t吊车1台,电焊机2台,调直机1台,弯曲机2台,切断机2台,50型振捣棒2个。
(三)材料使用情况
C30混凝土:24m3;
HRB335钢筋:2976.2kg;
墩柱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并能及时足量地为施工现场提供混凝土。
(四)测量放样
我项目部测量人员已于2009年9月14日对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进行放样报验,并已得到测量监理工程师的审批。
三、工艺流程
墩柱施工工艺框图
四、施工方法
1、脚手架搭设
首先沿墩柱四周用钢管搭设绑扎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形式为双排构造,搭设时在其中一侧设于施工人员上下的楼梯一处,按天津市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站下发的《脚手架安装技术规范》搭设脚手架。
2、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进场后,按不同规格、等级、牌号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批存放,且设置标志牌加以标识。
钢筋堆放在仓棚内,露天堆放的钢筋,采用方木垫高并用彩条布遮盖。
钢筋在加工区加工成型。
钢筋在加工前进行调直、除锈,保证钢筋顺直无局部弯折,表面洁净无污染。
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对钢筋进行加工,钢筋结构尺寸偏差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
钢筋加工成型后,对半成品进行分类、分批存放。
钢筋加工完成后采用运输车运至现场进行绑扎施工,在运输过程中应加以保护,避免受到损坏和污染。
墩柱钢筋的间距满足规范要求,主筋钢筋接头采用双面焊长度不小于5d,箍筋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不小于25d,均满足规范要求。
同时为了保
证浇筑混凝土后不露筋,将采用塑料垫块来确保6cm保护层厚度。
墩柱钢筋已于2009年10月2日完成绑扎并报监理验收合格。
3、模板支设
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模板安装。
柱模采用大型定型钢模整体吊装的方法进行安装支设。
首先对模板进行整体拼装,接缝处用海面条塞实,模板平整度,接缝处错台等满足规范要求;拼装完成后对模板进行打磨刨光处理后涂刷脱模剂,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吊装。
模板吊装采取吊车配合人工进行,至顶部位置四周设置缆风绳固定钢模。
至顶部后再重新放样,检查墩柱上下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柱身是否垂直,可用缆风绳调节,同时在模内放出墩顶标高红线。
墩柱模板底面采用砂浆填实。
墩柱模板于2009年10月4日支设完成,并报监理验收合格。
4、砼浇筑
混凝土由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进行浇筑,坍落度为12-16cm,混凝土振捣采用50型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捣,每步混凝土控制在30cm之内。
振捣棒振捣采用“快插慢拔”,振捣棒插入下层砼中5~10㎝。
振捣过程中,将振捣棒上下略微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注意底模板边角处砼,不发生漏振与过振现象。
2009年10月5日,对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进行混凝土浇筑。
5.模板拆除
(1)柱模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拆除,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不致因拆模而受到损坏。
(2)模板按设计的顺序进行拆除,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模时严禁抛扔。
拆除时禁止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
(4)模板拆除后,及时维修整理,并分类妥善存放。
6.混凝土的养护及凿毛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生,洒水养护。
洒水后用塑料薄膜及土工布严密包裹养生,始终保证膜内潮湿状态,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
五、拆模外观检验
通过对拆模后对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外观的实测实量,发现模板拆除后均无掉角,粘模现象,混凝土外观颜色均匀,外形尺寸准确,无露筋,无
裂缝,以及平整度均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局部地方有锈痕,由于模板第一次使用,清理不彻底。
决定将模板全部重新打磨彻底,避免出现类是现象。
局部有气泡和过振现象,经过我项目部技术人员分析,断定是由于操作人员对耐久性混凝土特性不熟悉造成的,决定下次总结经验,减少甚至避免此类问题出现。
同时该墩柱首件得到了驻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我项目部通过此次对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首件的施工,为以后墩柱大范围施工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施工经验,同时也认识到了诸多不足,例如钢筋间距不准确、个别模板间隙没用海绵条填实造成漏浆现象等,经过我项目部认真总结,决定加强自检及过程控制,及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日后墩柱的施工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