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化学计算》
浙江+福建+上海2012届高三化学名校试题汇编 化学计算-2
2012届浙江+福建+上海高三名校化学试题汇编【化学计算-2】一、 [2012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化学一模]铁氧体是一类磁性材料,通式为MO·xFe2O3(M为二价金属离子),如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制备流程为:根据题意回答第57~60题:57.现称取2.8 g铁粉,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 g的FeCl3固体,经上述反应后,方可得到纯净的Fe3O4。
58.如果以MgSO4和FeCl3为原料,要获得18.0克MgO·2Fe2O3,在制取过程中至少需要1 mol/L的NaOH溶液 mL。
59.在一次制备Fe3O4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比例控制不当,获得了另一种产品。
取一定量该产品溶于足量盐酸中,还需通入标准状况下672 mLCl2才能把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为Fe3+,然后把所得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得9.6 g固体。
该产品的化学式为。
60.有一种在电子工业上应用广泛的含铬铁氧体,其组成可表示为:,现有15.2 g FeSO4,经Cr2O72-、H2O2等物质处理后(不再引入含铁物质),可得到含铬铁氧体的质量范围为。
答案57.16.25 g(4分)58.700(4分)59.Fe4O5或2FeO·Fe2O3(4分)60.(116/15,11.4) [写成(7.73,11.4)也可] (4分)二.[2012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化学一模]实验中需0.1 mol/L的Na2CO3溶液950 mL,用容量瓶配制时应称取Na2CO3·H2O粉末的质量为DA.10.07克B.10.60克C.11.78克D.12.40克三、([ 上海市宝山区2012年高三化学一模]本题共16分)某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为不含N 元素的固体物质和NO2、O2气体。
57. 该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后,若产生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则金属元素的价态在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综合计算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综合计算一、单选题1.将aL(标准状况)CO 2通入100mL3mol·L -1NaOH 溶液中,下列各项为通入CO 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 .a=3.36时,CO 2+2-OH =2-3CO +H 2OB .a=4.48时,2CO 2+3-OH =2-3CO +-3HCO +H 2OC .a=6.72时,CO 2+-OH =-3HCOD .a=8.96时,3CO 2+4-OH =2-3CO +2-3HCO +H 2O2.制备高铁酸钠(24Na FeO )的一种方法是:32423ClO 2Fe 10OH 2FeO 3Cl 5H 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Fe +作还原剂 B .Cl -是还原产物C .24Na FeO 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可用于饮用水的处理D .每生成242molFeO -,电子转移总数为A 12N (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3.已知标准状况下5.6L 的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 ,则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 .16gB .32gC .64g/molD .32g/mol4.硫化钠广泛应用于冶金、染料、皮革、电镀等工业。
硫化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是24Na SO 2C+高温22Na S 2CO +↑。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1.2L 2CO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A NB .0.21mol L -⋅的24Na SO 溶液中含有Na +的数目为0.4A NC .常温常压下,1.2g C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2A ND .该反应每生成1mol 2Na S ,转移电子数目为8A N5.用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A .78g 22Na O 与足量的2CO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A NB .标准状况下,22.4L 2H O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A NC .2mol/L 的2CaCl 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4A ND .通常条件下,28g 的CO 和2N 混合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A N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题31.pdf
. 1.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是( ) ①高锰酸钾分解:2KMnO4K2MnO4+MnO2+O2↑ ②硝酸铵分解:2NH4NO34H2O+2N2↑+O2↑ ③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2H2O+O2↑ ④二氧化氮受热分解:2NO22NO+O2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①③④ 【答案】 C 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多选)( ) 【解析】 A选项的设想是在加热时氯化铵分解为氯化氢和氨气,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时氯化氢被吸收,从而得到氨气,实际反应过程中,氯化氢和氨气会在温度较低的试管口附近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所以得不到氨气。
B选项的设想很巧妙,浓氨水滴加到固体氧化钙上,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由于水的减少、温度的升高和氢氧根离子的增加,会有氨气生成。
C选项的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放置角度错误。
D选项利用了浓氨水的挥发性,通过加热可得到少量的氨气。
【答案】 AC 3.实验室里可按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 ) A.HCl B.Cl2 C.CO D.NH3 【解析】 该装置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HCl、Cl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A、B项均不符合题意;C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 D 4.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NO2气体,其中最合理的是( ) 【解析】 NO2的密度大于空气,当试管口向上收集NO2气体时,应采用“长管进气,短管出气”装置。
【答案】 C 5.实验室制备H2和Cl2通常采用下列反应:Zn+H2SO4===ZnSO4+H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据此,从下列所给仪器装置中选择制备并收集H2的装置______(填代号)和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l2的装置________(填代号)。
可选用制备气体的装置: 6.实验使用浓盐酸、MnO2共热制Cl2,并用Cl2和Ca(OH)2反应制少量漂白粉,现已知反应: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ΔHCl2>Br2。
2012届高考化学专题资料(含解析):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pdf
5.2解方程(3) 教学目标: 1.2.4. 教学设计: 一、用小黑板出示一组解方程的练习题. 解方程: (1)8=7-2y;(2)5x-2=7x+8; (3)4x-3(20-x)=3;(4)-2(x-2)=12. 1、自主完成解题. 2、同桌互批. 3、哪组同学全对人数多. (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教师给予评价). 二、出示例题7,鼓励学生到黑板板演,教师给予评价. 一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如何去掉分母.去分母时要引导学生规范步骤,准确运算. 三、组织学生做教材159页“想一想”,鼓励并引导学生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方程两边都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掉分母. 四、出示例题6,并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方程. 出示快速抢答题:有几处错误,请把它们—一找出来并改正. ①先自己总结. ②互相交流自己的结论,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教师给予评价.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学习内容及方法. 五、出示随堂练习题(根据学生情况做部分题或全部题). ①自主完成解方程 ②互相交流自己的结论,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③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选代表到黑板板演). ①学生抢答. ②同组补充不完整的地方. ③交流总结方程变形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①独立完成解方程. ②小组互评,评出做得好的同学. 六、小结 ①做出本节课小结共交流. ②说出自己的收获及最困惑的地方 八、板书设 初中学习网,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5.2 解方程(3) 一、复习引入 三、随堂练习 五、作业 二、新课讲解 四、小结。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题44.pdf
[解释与结论]甲小组的结论为: 乙小组的解释为 [反思与评价]比较两个小组的实验设计,若使用的试剂不变,应改进的是 由此,你将得出新的结论: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烧杯中散逸出去,使烧杯内总质量减少 将乙小组中的烧杯改为密闭容器并使用气球等作为缓冲装置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交流共享 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是什么?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和水,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 X+H2O。
请你推出X的化学式为( ) CH4O或CH3OH * * * 励志名言 记住的知识是自己的知识,理解的知识是活的知识,能运用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
专题三 质量守恒定律的 探究和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和应用 复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进一步熟悉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要点和解释并熟练运用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过程和方法目标:运用讨论归纳、交流合作、自主学习的方法。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学以致用的理念。
你能准确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吗?其中有哪些关键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理解要点: ①“化学反应”:规定了适应范围。
②“参加”:指实际参加反应的部分,不包括过量的部分。
③“反应生成”: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算。
④“各物质”:不能漏掉任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包括固体、液体还有气体。
⑤“质量总和”:反应物质量和或生成物质量和。
不是体积和或其它量的和。
为什么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角度解释)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不变, 不变,也没有变化。
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012届高考化学广东地区第一轮复习题31.pdf
第章 第二节 酸 一、学习目知: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了解盐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理解复分解反应,了解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
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 盐酸的化学性质,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变化。
有关盐酸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具仪器:试管、滴管、镊子、试管夹、酒精灯(附火柴)等。
药品:锌粒、镁条、新制氢氧化铜、碳酸钙粉末、氧化铜、酚酞试液、石蕊试液、浓盐酸、工业盐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其它:铁钉、锈铁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提问]我们已学过了酸、碱、盐的概念,想一想什么是酸?你知道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重要的“三酸”指的是什么吗?回忆上节内容,注意力集中在酸上,思考并回答。
引起回忆,为进入本节学习做准备。
[复习提问]今天我们学习酸,知道认识一种物质一般从方面入手明确学习内容,思考、回答问题总结以往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明确学习任务,明确研究方法。
[演示实验]盐酸的物理性质。
带着问题观察实验,正确闻气味。
从感性上认识盐酸。
[板书]一、盐酸)1、物理性质识记物理性质的有关内容。
了解盐酸的物理性质。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做练习一做练习一巩固、识记盐酸的物理性质。
[过渡]下面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探讨盐酸有哪些化学性质思考转移注意,激疑探索。
识别仪器药品给药品按要求分。
药品按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其它分。
物质分性质铺垫。
实验(1)盐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盐酸与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反应,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探索。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记录能力。
[板书]2、化学性质 1)盐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总结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加深记忆。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表达能力。
实验(2)盐酸金属氢气和盐酸盐(金属氯化物)盐酸和镁、锌、铁反应。
2012年高考化学分类汇编---化学计算
2012年高考化学分类汇编---化学计算江苏18. (12 分)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xNa2SO4 ·yH2O2 ·zH2O)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①准确称取1. 7700 g 样品,配制成100. 00 mL 溶液A。
②准确量取25. 00 mL 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 5825 g。
③准确量取25. 00 mL 溶液A,加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 02000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5. 00 mL。
H2O2与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MnO4- +5H2O2+6H+=2Mn2++8H2O+5O2↑(1)已知室温下BaSO4的K sp =1. 1伊10-10,欲使溶液中c(SO42-)≤1. 0×10-6 mol·L-1,应保持溶液中c(Ba2+)≥mol·L-1。
(2)上述滴定若不加稀硫酸酸化,MnO4- 被还原为MnO2,其离子方程式为。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8. (12 分)(1)1. 1×10-4(2)2MnO4-+3H2O2=2MnO2↓+3O2↑+2OH-+2H2O(3)n(Na2SO4)= n(BaSO4)= 0. 5825g/233g·mol-1 =2. 50×10-3 mol2MnO4- +5H2O2+6H+=2Mn2++8H2O+5O2↑n(H2O2)= 5/2×0. 02000 mol·L-1×25. 00 mL/1000 mL·L-1 =1. 25×10-3molm(Na2SO4)= 142 g·mol-1×2. 50×10-3 mol=0. 355 gm(H2O2)= 34 g·mol-1×1. 25×10-3 mol=0. 0425 gn(H2O)=(1. 7700 g×25. 00 mL/100. 00mL-0. 355 g-0. 0425 g)/18 g·mol-1 =2. 50×10-3molx :y :z =n(Na2SO4) :n(H2O2) :n(H2O)= 2 :1 :2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化学式为2Na2SO4·H2O2·2H2O上海十一、(本题共16分)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2012届高考化学广东地区第一轮复习题3.pdf
第二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2.知道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
教学重点 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教学难点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镜看不见,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只有用现代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
知道了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等特性。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分子及其他一些微观粒子 板书:第二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课件显示:水的汽化和水的电解实验装置 讲述:水的汽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 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是物理变化 而水的电解实验中,当直流电通过液态水时,水变成两种不同的气体: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是2 :1。
实验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
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
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概念。
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够“看到”原子的图象。
提问:你能用直观的方法表示上面两种变化的区别吗? 课件显示:水分子电解模型 提问:从上述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讲述: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提问:从上述水的两种变化的模型中你能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吗?还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吗? 讲述: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地距离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粒——原子。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计算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计算1. [2012·江苏化学卷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B.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B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因为Cl2溶于水不可实现完全与水反应。
C.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无法计算。
D.常温常压下,2.24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不好计算,非标准状况。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晶体结构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
2. [2012·江苏化学卷14]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 0 50 150 250 350n(PCl3)/ mol 0 0.16 0.19 0.20 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 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 mol·L-1,则反应的△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C 解析:本题素材似乎来源于《选修四》课本第32页习题的第8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理解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计算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计算1. [2012·江苏化学卷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B.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B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 A,因为Cl2溶于水不可实现完全与水反应。
C.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无法计算。
D.常温常压下,2.24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不好计算,非标准状况。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晶体结构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
2. [2012·江苏化学卷14]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 0 5150250350n(PCl3)/ mol 0 0.16.19.2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C 解析:本题素材似乎来源于《选修四》课本第32页习题的第8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理解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化学计算(1)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算题强化专练一1、(8分)某仅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
取该有机化合物样品4.6g ,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8.8g和5.4g。
(1)试求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若该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图如右图所示,请写出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2、(8分)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Na2CO3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Na2CO3+n H2O=Na2CO3·n H2O(n为平均值,n≤10)。
取没有妥善保管的NaHCO3样品A9.16g,溶于水配成溶液,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停地搅拌,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的CO2的体积试求:(1)x的最小值为。
(2)原样品中NaHCO3的质量。
(3)样品A中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物质的量。
2.(8分)(1)110 (2分)(2)滴加盐酸15 mL 至20 mL 时,NaHCO 3+HCl=NaCl+H 2O +CO 2 ↑c (HCl)=(224 mL -112 mL)/22400 mL/mol (20 mL -15 mL)/1000 mL/L= 1.0mol/L 原样品中n (NaHCO 3)= n (HCl)= 1.0mol/L×110 mL/1000 mL/L=0.11 mol原样品中NaHCO 3的质量:0.11 mol×84 g/mol=9.24 g (2分)(3)依据题意,样品A 中含有NaHCO 3和Na 2CO 3·n H 2O设样品A 中NaHCO 3和Na 2CO 3·n H 2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和b则a +b=2240 ml/22400 mL/mol2a+b=0.11 mola=0.090mol b=0.010moln (H 2O)=(9.16 g -0.090mol ×84 g/mol -0.010mol×106 g/mol)/18 g/mol=0.03 molNa 2CO 3·n H 2O 为Na 2CO 3·3H 2O ,物质的量为为0.010mol(2分)NaHCO 3为0.090mol (2分)3.(共7分)铜合金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铜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有+l 、+2。
2012年高考化学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第3章_第4节_针对训练_测与评
2012年高考化学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第3章第4节针对训练测与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1·郑州一检)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在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性质活泼的金属单质最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②纯铁比生铁抗腐蚀性更强③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正常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铁会引起贫血等疾病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钾元素和钠元素A.②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解析:性质活泼的金属很难以游离态存在,一般被人们发现使用得较晚;生铁中含有杂质,会形成原电池.比纯铁较易被腐蚀;单质铝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本题答案为A.答案:A2.(2011·邢台高三期末)近年来,科技人员又研究得到一种新型材料——泡沫铝.它是由发泡剂加到熔融或固体粉末的铝合金(合金是指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所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中而制成的,其优点是硬度高,密度小(约为0.16~0.5 g·cm-3),比木材还轻,可浮于水面,又有很大刚性,且隔音、保温,是一种良好的建筑材料和轻质材料,近几年就可大批量投放市场.则下列关于泡沫铝的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铝是纯净物B.泡沫铝是一种合金C.泡沫铝是一种优质的建筑材料和轻质材料D.泡沫铝可用于飞机制造解析:泡沫铝是一种合金,属于混合物,A错误.答案:A3.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解析: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易形成原电池,Cu为负极,加速其腐蚀.C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答案:BD4.下列关于生铁和钢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铁矿石炼成铁是化学变化,由生铁炼成钢是物理变化B.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容器易被腐蚀C.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它们在性能和用途上差别不大D.它们都能完全溶解在盐酸中解析:铁矿石炼铁和生铁炼钢都是化学变化,A错误;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要消耗铁,所以容器易被腐蚀,B正确;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它们含碳量不同,在机械性能和用途上存在很大的差异,C错误;因生铁和钢中碳常温下稳定性好,不与稀盐酸反应,故生铁和钢不能全部溶于稀盐酸中.答案:B5.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A.Mg B.CuC.Ag D.H2解析:金属越活泼,还原性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所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g+>Cu2+>Zn2+>Mg2+;同一种还原剂与不同氧化剂反应时,氧化性强的先反应,锌与Mg2+不反应,先与Ag+反应,所以首先置换出的是Ag.答案:C6.(2011·湖南九校联考)铜既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NO3溶液,但可溶于其混合液.现有2 mol/L稀硫酸30 mL,往其中加入1.7 g NaNO3晶体,充分溶解,该混合液最多可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A.0.045 mol B.0.03 molC.0.0225 mol D.0.02 mol解析:根据3Cu +8H++2NO-3===3Cu2++2NO↑+4H2O3 8 2n0.12 mol1.7 g85 g/mol=0.02 mol则H+过量,以NO-3作为计算依据,可得最多消耗铜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答案:B7.下列实验中,金属或固体可以完全溶解的是()A.在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B.镀锌铁皮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C.1 mol铜片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D.常温下1 mol铜片投入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解析:A项MnO2作催化剂,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B项铁皮表面的镀锌层能溶于NaOH溶液,但铁不反应;C项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浓硫酸变稀,不能继续溶解铜片.答案:D8.(2011·南京一调)铜的冶炼过程大致可分为:①富集,将硫化物矿进行浮选;②焙烧,主要反应为:2CuFeS2+4O2===Cu2S+3SO2+2FeO(炉渣);③制粗铜,在1200℃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④电解精炼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冶炼过程中的尾气可用来制硫酸B.上述过程中,由1 mol CuFeS2制取1 mol Cu时共消耗2 mol O2C.在反应2Cu2O+Cu2S===6Cu+SO2↑中,只有Cu2O作氧化剂D.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时,阳极溶解铜的质量为32 g解析:1 mol CuFeS2反应,焙烧时需要氧气2 mol;生成的Cu2S转化为Cu2O还需要氧气,B不正确.C项中作氧化剂的除Cu2O外还有Cu2S,不正确.电解精炼铜时阳极除溶解铜外还溶解比较活泼的金属,当转移1 mol电子时,溶解铜的量小于0.5 mol.答案:A9.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A.CuB.Cu2OC.一定有Cu,可能有Cu2O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解析:H2还原CuO生成红色固体,可能是Cu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加入稀H2SO4变蓝和得到红色固体,证明原固体中含Cu2O,而不能证明有无Cu.答案:D10.(2010·安徽高考)如图是三种稀酸对Fe-C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HNO3(稀)===Fe(NO3)3+3NO2↑+3H2OC.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D.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解析:本题考查金属腐蚀与合金组成关系,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由题知,稀硝酸在铬的含量大于13%时,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较弱,A不正确;稀硝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是NO,不是NO2,B不正确;从图中曲线的走势来看,腐蚀速率与溶液中H+的浓度关系并不大(因为各种情况下H+的浓度是一定的),主要还是取决于Cr的含量.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0分)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FeCl2,为制备纯净的CuCl2·2H2O晶体,拟定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Ⅰ中,将Fe2+转化为Fe3+最好选用下列氧化剂中的________(填字母).A.K2Cr2O7B.NaClO C.H2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步骤Ⅱ中,加入Y的目的是为了调节溶液的酸度以促使Fe3+沉淀完全,Y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字母).A.NaOH B.Cu C.Cu2(OH)2CO3(3)步骤Ⅲ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是利用Fe3+与Cu2+在不同pH范围内水解程度不同,使Fe3+水解生成沉淀进行实验除杂,从而得到较纯净的CuCl2·2H2O.应先用氧化剂氧化Fe2+生成Fe3+,所给氧化剂中,H2O2不引入杂质,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为最佳选择.使Fe2+→Fe3+后,再加入CuO或Cu2(OH)2CO3,来调节溶液的pH,让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因Cu2+易水解,故在加热析出CuCl2·2H2O晶体时,要通入HCl以防止水解.答案:(1)C2Fe2++H2O2+2H+===2Fe3++2H2O(2)C(3)将溶液在较低温度下加热蒸发析出晶体,同时通入氯化氢气体防止水解12.(12分)(2009·山东高考)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为__________(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佳试剂为______(填代号).a.KMnO4b.(NH4)2S c.H2O2d.KSCN(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____________、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或先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________装置回收(填代号).(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__________,直到__________.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解析:(1)问中由题意分析可知试剂①应为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故为H2O2;KSCN与Fe3+反应呈明显的红色.(2)由溶液到晶体的操作是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等基本操作;在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漏斗外,还用到玻璃棒,它的主要作用是引流.(3)应先向CaCl2溶液中加入碱性物质并且不引入新杂质,故应加NH3·H2O.NH3的溶解度很大,应选用一套防止倒吸的装置,故选用b.(4)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视线应平视凹液面,直到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碱式滴定管中的橡胶管,故选用酸式滴定管.答案:(1)c d(2)冷却结晶引流(3)NH 3·H 2O b(4)平视凹液面(或平视刻度线) 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酸式13.(14分)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 2O +Cu 2S =====高温 6Cu +SO 2↑,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3)SO 2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该尾气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种酸和1种盐的名称______________.(4)黄铜矿熔炼后得到的粗铜含少量Fe 、Ag 、Au 等金属杂质,需进一步采用电解法精制.请简述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解析:(1)根据四种矿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估算能快速选出Cu 2S 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2)Cu 2S 和Cu 2O 中+1价的铜化合价降低,所以二者都是氧化剂.(3)结合SO 2的性质和用途来回答.(4)回忆课本电解原理的应用——粗铜的精炼.(5)A 项铜绿主要成分是Cu 2(OH)2CO 3,可视为Cu(OH)2·CuCO 3,所以铜绿能和盐酸反应,A 项正确.B 项,铜表面生锈生成的是铜绿,不是致密的氧化物.铜和浓硫酸在温度较高时能反应,不能用铜容器盛放浓H 2SO 4,B 项是错误.C 项陈述Ⅰ正确,陈述Ⅱ中铁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组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C项错误.D项,CuSO4·5H2O受热失水是化学变化.因为Cu2+是重金属离子,可使蛋白质变性,有杀菌能力,故能作游泳池的消毒剂,D项正确.答案:(1)Cu2S(2)Cu2S和Cu2O(3)形成酸雨,会对植物和建筑物等造成严重危害硫酸、硫酸钠(4)以硫酸铜-硫酸溶液为电解液.电解时,粗铜(阳极)中的铜以及比铜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进入溶液,不如铜活泼的金属沉入电解槽形成“阳极泥”;溶液中的Cu2+得到电子沉积在纯铜(阴极)上.(5)AD14.(14分)(2011·济宁4月月考)Ⅰ.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其实验方案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1)由滤液A制得AlCl3溶液有途径a和b两条,选择其中的合理途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角度考虑,用滤渣F制备胆矾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某校化学研究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的冶炼以后,对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非常感兴趣,他们查阅有关资料后分析.(1)他们对相关装置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这些装置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发现各个装置中均存在一些不足,具体看下表:(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某同学设计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相对更为合理的实验,重点避免了上述三个不足.其中一氧化碳是利用甲酸和浓硫酸共热到60~80℃发生脱水反应得到的:HCOOH ――→浓硫酸△CO ↑+H 2O 请根据以下各装置进行选择组成一套相对较为合理的实验装置图(某些装置可重复使用)(3)回答以下问题:①该实验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是: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 ②在反应时先产生一氧化碳气体,过一会再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A .因为一般反应从左到右进行B .排除体系内的空气,使反应过程更安全C .甲酸与浓硫酸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CO 气体D .此反应加热时间长有利于产生CO③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然后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铁被氧化.④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1)中滤液为NaAlO 2,途径a 加盐酸制得的AlCl 3中含有NaCl 杂质(或途径b 制得的AlCl 3中不含杂质),所以选择途径b.(2)利用空气氧化Cu 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与硫酸反应可制得CuSO 4.Ⅱ.(3)①装置乙出来的气体先经过丁,利用Ca(OH)2除去CO 中的杂质HCOOH ,再经过戊,利用浓硫酸除去CO 中的杂质水蒸气,然后经过甲,使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出来的气体CO 2中含有CO ,通过丁Ca(OH)2除去CO 2,再使丙收集CO ,作为尾气处理;②反应时先产生一氧化碳气体,排净体系内的空气,使反应过程更安全,选B ;③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至室温,以防止铁被氧化;④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答案:Ⅰ(1)选择途径b ,途径a 制得的AlCl 3中含有NaCl 杂质(或途径b 制得的AlCl 3中不含杂质)(2)2Cu +O 2=====△2CuO , CuO +H 2SO 4===CuSO 4+H 2O(或2Cu +O 2+2H 2SO 4===2CuSO 4+2H 2O)Ⅱ(3)①丁 戊 甲 丁 ②B ③通一氧化碳冷却至室温(或通一会一氧化碳) ④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2012年高考化学北京卷三轮复习专题10 化学计算
2012年高考北京卷三轮复习专题10:化学计算I.北京卷有机化学考查内容与呈现形式II.2012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2.常用计量(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3)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7.电解质溶液(5)了解溶液pH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III.2012年北京理综考试说明IV.历年高考试题回顾1(2004-北京理综-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0.1mol/L稀硫酸100mL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 AB.1mol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 N AC.2.4g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 AD.12.4g 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0.4 N A2(2004-北京理综-13). 20℃时,饱和KCl 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 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5℃时,饱和KCl 溶液的浓度大于4.0mol/LB.此溶液中KCl 的质量分数为%1001000174.10.45.74⨯⨯⨯C.20℃时,密度小于1.174g/cm 3的KCl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g/cm 33(2006-北京理综-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 mL 1 mol/LAl 2(SO 4)3溶液中,Al 3+和SO 42-离子总数为6.02×1023B.标准状况下,22.4 LCl 2和HCl 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C.0.1mol8135Br 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6.02×1023D.30g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4(2006-北京理综-9).将aLNH 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 (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L 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是( )A.22a b- B.b ab- C.2a bb- D.b aa- 5(2008-北京理综-7).1mol 过氧化钠与2mol 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 .Na 2CO 3 B.Na 2O 2 Na 2CO 3 C.NaOH Na 2CO 3 D.Na 2O 2 NaOH Na 2CO 36(2011-北京理综-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 2CO 3和NaCHO 3,混合物中Na 2CO 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克B.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C.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克D.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克固体。
新课程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化学计算题强化专练三.doc
新课程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化学计算题强化专练三1.(5分)将6g 的铁粉加入LFe 2(SO 4)3和CuSO 4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得到L 、0.5mol/LFeSO 4溶液和5.2g固体沉淀物。
试计算: (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2)原溶液中Fe 2(SO 4)3的物质的量浓度。
1.(5分)溶液中含有Fe 2+:0.5mol/L ×0.2L=0.1mol设Fe 2(SO 4)3反应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为x ,与CuSO 4反应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为y Fe+Fe 2(SO 4)3=3FeSO 4 Fe+CuSO 4=FeSO 4+Cu 1mol 1mol 3mol 1mol 1mol 1mol 1mol xmol xmol 3xmol ymol ymol ymol ymol 可得:3x+y=0.1mol 6g-56x+8y=5.2g 解得x=0.02mol y=0.04mol故得:生成铜质量为0.04mol ×64g/mol=2.56g 原溶液中Fe 2(SO 4)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 Lmol/1.02.002.0答:(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2.56g 。
(2)原溶液中Fe 2(SO 4)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
2.(8分)白色粉末A 由Na 2SO 3、Na 2SO 4 和NaCl 等物质中的二种或三种混合而成,取一定量A 样品,投入100 mL 2.2 mol ·L -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最终得到100 mL 含H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 ·L -1的滤液。
若将此滤液蒸干,只得到8.19g 纯净物B 。
(1)B 的化学式 ;(2)则所取的A 样品中含有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该样品与投入的盐酸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 。
2.(共8分)(1) NaCl (2分)(2)Na 2SO 3:0.06 mol (2分), NaCl :0.02 mol (2分);1.344 L (2分)3.(9分)为测定(NH 4)2SO 4和NH 4HSO 4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各40.00mL ,加热到1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 4)2SO 4和NH 4HSO 4固体分解的温度均高于],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1)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由Ⅰ组数据直接推测:标准状况下3.7g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为 L;(3)该混合物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欲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选择第组数据,由此求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题3--高考学习网.pdf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 B.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 C.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D.钠与冷水的反应 解析:B项为吸热反应,其他均为放热反应. 答案:B 2.下列各图中表示热化学方程式A(g)+B(g)===C(g)+D(l) ΔH<0的是(E表示能量)( ) 解析:ΔH<0,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并且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活化能,所以B项正确. 答案:B 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ΔH=-57.4 kJ/mol 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解析: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金刚石能量高,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不正确;醋酸反应过程中继续电离,电离需吸收热量,C不正确;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比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多,但是其反应热ΔH是负值,故ΔH1<ΔH2,D不正确. 答案:A 4.(2011·潍坊模拟)将1 g H2和4 g O2混合点燃,充分反应,放出71.45 kJ热量,同样条件下1 mol H2在O2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 A.71.45 kJB.142.9 kJ C.571.6 kJD.285.8 kJ 解析:1 g H2和4 g O2反应时,H2剩余,实际参加反应的H2为0.5 g,因此1 mol氢气在O2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71.45 kJ×4=285.8 kJ,D正确. 答案:D 5.已知:①101 kPa时,C(s)+1/2O2(g)===CO(g);ΔH1=-110.5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2=-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碳的燃烧热用ΔH3来表示,则ΔH3ΔH1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解析:ΔH本身有正负之分,放热为负值,吸热为正值.燃烧热是指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碳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为CO2,因为CO燃烧生成CO2是放热反应,因此,ΔH3<ΔH1,A正确,B错误;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因此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要小于-57.3 kJ/mol,C错误;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要吸热,故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要小于57.3 kJ,D错误. 答案:A 6.(2010·广东高考)在298 K、100 kPa时,已知: 2H2O(g)===O2(g)+2H2(g) ΔH1 Cl2(g)+H2(g)===2HCl(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解析:设提供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2可以得到③,故ΔH1+2ΔH2=ΔH3,A项正确. 答案:A 7.(2011·西安模拟)氯原子对O3的转化有催化作用:O3+Cl===ClO+O2 ΔH1,ClO+O===Cl+O2 ΔH2,大气臭氧层的转化反应是O3+O===2O2 Δ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O3+O===2O2的ΔH=E1-E3 B.反应O3+O===2O2的ΔH=E2-E3 C.O3+O===2O2是吸热反应 D.ΔH=ΔH1+ΔH2 解析:O3+O的总能量高于2O2的能量,反应O3+O===2O2为放热反应,ΔH<0,ΔH=E3-E2,A错误,B错误,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可得ΔH=ΔH1+ΔH2,D正确. 答案:D 8.已知在101 kPa下,1 g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热量120.9 kJ.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B.1 mol H2O(l)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H2O(g)具有的能量 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ΔH=+483.6 D.2 mol H2(g)和1 mol O2(g)具有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2O(g)具有的能量 解析:A选项中氢气的燃烧热应指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B选项中前者的能量应小于后者;C选项中ΔH应为负值. 答案:D 9.硫有多种单质.S(单斜)和S(正交)是其中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单斜,s)+O2(g)===SO2(g);ΔH1=-297.16 kJ/mol ②S(正交,s)+O2(g)===SO2(g);ΔH2=-296.83 kJ/mol ③S(单斜,s)===S(正交,s) Δ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ΔH3<0 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C.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是吸热反应 D.质量相等时,单斜硫能量比正交硫能量高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ΔH3=ΔH1-ΔH2=-297.16 kJ/mol-(-296.83 kJ/mol)=-0.33 kJ/mol-90.5 kJ/mol B.在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所在的电极为正极 C.CH4(g)+1/2O2(g)===CH3OH(l)ΔH=-126 kJ/mol D.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解析:液体汽化时吸收能量,则有:③CH3OH(l)===CH3OH(g) ΔH>0,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③可知,CO(g)+2H2(g)===CH3OH(g) ΔH>-90.5 kJ/mol,A正确;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所在的电极为负极,B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H4(g)+O2(g)===CH3(OH)(l) ΔH=-71 kJ/mol×-90.5 kJ/mol=-126 kJ/mol,C正确;反应①ΔH<0,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8分)(2011·西城模拟)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 (1)在25℃、101 kPa时,16 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890.31 kJ,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s)+O2(g)===CO2(g);ΔH=-437.3 kJ/mol H2(g)+O2(g)===H2O(g);ΔH=-285.8 kJ/mol CO(g)+O2(g)===CO2(g);ΔH=-283.0 kJ/mol 则煤的气化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H2O(g)===CO(g)+H2(g);ΔH=________ kJ/mol. 解析:(1)根据提供信息,1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890.31 kJ的热量,因此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ΔH=-890.31 kJ/mol. (2)设提供的三个反应分别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C(s)+H2O(g)===CO(g)+H2(g)可以通过①-②-③得到,因此该反应的ΔH=-437.3 kJ/mol-(-285.8 kJ/mol)-(-283.0 kJ/mol)=+131.5 kJ/mol. 答案:(1)CH4(g)+2O2(g)===CO2(g)+2H2O(l);ΔH=-890.31 kJ/mol (2)+131.5 14.(18分)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时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Cl2Br2I2HClHBrHIH2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6)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_______. A.H2 B.Cl2 C.Br2 D.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 A.HCl B.HBr C.HI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若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 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H2和Cl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破坏1 mol物质时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与相同条件下由形成该物质的两原子形成1 mol该物质放出的能量相等,放出的能量越多,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越低,分子越稳定. (1)生成1 mol H2时放出的能量最多,为436 kJ. (2)生成1 mol HCl时放出的能量最多,为432 kJ. (3)分别计算出三个反应放出的热量依次为:185 kJ、103 kJ和9 kJ. 答案:(1)A (2)A (3)放热 (4)Cl2 (5)能 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HX中,HCl最稳定 (6)H2(g)+Cl2(g)===2HCl(g);ΔH=-185 kJ/mol 15.(12分)(2010·北京高考)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 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1 mol NH(aq)全部氧化成NO(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第一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2)根据盖斯定律,由第一步反应+第二步反应可得:NH(aq)+2O2(g)NO(aq)+2H+(aq)+H2O(l) ΔH=(-273 kJ/mol)+(-73 kJ/mol)=-346 kJ/mol. 答案:(1)放热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NH(aq)+2O2(g)2H+(aq)+NO(aq)+H2O(l); ΔH=-346 kJ/mol 16.(14分)(1)2010年10月1日搭载“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这种推进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2(g)+O2(g)===H2O(l);ΔH=-285.8 kJ/mol H2(g)===H2(l);ΔH=-0.92 kJ/mol O2(g)===O2(l);ΔH=-68.4 kJ/mol H2O(l)===H2O(g);ΔH=+44.0 kJ/mol 则液氢与液氧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此次“嫦娥二号”所携带的燃料为1.08吨,液氢、液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水,总共释放能量________kJ(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H2与O2反应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且相同质量H2与其他燃料相比较,放出的热量多. (2)1 mol液态氢转化为气态氢需要吸收0.92 kJ热量,mol液态氧转化为气态氧需要吸收68.4 kJ×=34.2 kJ热量.1 mol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需要吸收44 kJ热量.因此,1 mol液氢与 mol液氧反应生成1 mol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85.8 kJ-0.92 kJ-34.2 kJ-44 kJ=206.28 kJ. (3)H2和O2恰好完全反应的质量比为(2×2)∶32=1∶8. 则1.08×106 g燃料中n(H2)==6×104 mol反应释放的能量为6×104 mol×206.68 kJ/mol=1.24×107 kJ. 答案:(1)相同质量时,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产物为水,无污染 (2)H2(l)+O2(l)===H2O(g);ΔH=-206.68 kJ/mol (3)1.24×107 。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题56.pdf
学习目标
⒈在推理判断中得出同底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并掌握“法则”的应用.
⒉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感受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⒊在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协作精神,探究精神,增强学习信心.
学习重点:同底数乘法运算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学习难点:同底数的乘法的法则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与新知:
⒈⑴ 阅读课本P141-142
(2)表示几个2相乘?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呢?
(3)把表示成的形式.
⒉请同学们通过计算探索规律.
(1)
(2)
(3)
(4)
(5)
⒊计算(1)和 ; (2)和
(3)和(代数式表示);观察计算结果,你能猜想出的结果吗?
问题:(1)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2)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计算结果,想一想这个结果有什么规律?
⒋请同学们推算一下的结果?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二、课堂展示:
(1)计算 ① ② ③ ④
(2)计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三、随堂练习:(1)课本P142页练习题
(2)课本P148页15.1第1①②,2①
C组
1.计算:① ② ③
④
2.把下列各式化成或的形式.
① ② ③
3.已知求m的值.
四.小结与反思
初中学习网,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化学专项练复习《化学计算的类型和方法》含答案
高考化学专项练复习《化学计算的类型和方法》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 2(g)2SO 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SO 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 -1、0.1 mol·L -1、0.2 mol·L -1。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 .SO 2为0.4 mol·L -1,O 2为0.2 mol·L -1B .SO 2为0.25 mol·L -1C .SO 2和SO 3均为0.15 mol·L -1D .SO 3为0.4 mol·L -1【答案】B【解析】本题可根据极端假设法进行分析。
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SO 3的浓度最大为0.4 mol·L -1,而SO 2和O 2的浓度最小为0;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SO 3的浓度最小为0,而SO 2和O 2的最大浓度分别为0.4 mol·L -1、0.2 mol·L -1,考虑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向任何一个方向进行到底,因此平衡时SO 3、O 2、SO 2的浓度范围应分别为0<c (SO 3)<0.4mol·L -1,0<c (O 2)<0.2 mol·L -1,0<c (SO 2)<0.4 mol·L -1。
SO 2反应转化成SO 3,而SO 3分解则生成SO 2,那么c (SO 3)+c (SO 2)=0.2 mol·L -1+0.2 mol·L -1=0.4 mol·L -1。
对照各选项,只有B 项符号题意。
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 3杂质的Na 2CO 3样品的纯度,现将w 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2 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 .84w 2-53w 131w 1B .84w 1-w 231w 1C .73w 2-42w 131w 1D .115w 2-84w 131w 1【答案】A【解析】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Δm168 106 62M (NaHCO 3)g (w 1-w 2)g质量差为(w 1-w 2)g ,故样品中NaHCO 3质量为:168(w 1-w 2)62g ,Na 2CO 3质量为w1g-168(w1-w2)62g,其质量分数为m(Na2CO3)m(样品)=w1g-168(w1-w2)62gw1g=84w2-53w131w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 基础计算Ⅰ.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一、选择题1.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 ,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 与CO 2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A .1:2B .1:4C .11:14D .1l :28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N 2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 2和C 2H 4C .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 和C 2H 4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H 23.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 22-)和超氧离子(O 2-)两种。
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lB .1:lC .1:2D .1:34.由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和CO 的体积比为 ( )A .29:8:13B .22:l :14C .13:8:29D .26:16:575.由X 、Y 两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XY 4,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 、B 两种气体物质,己知标准状况下20mLXY 4分解可产生标准状况下30mL A 气体(化学式为Y 2)和10mL B气体,则B 的化学式为 ( )A .X 2B .Y 2X 2C .XY 2D .X 2Y 46.将N02、NH 3、O 2混合气22.4L 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了26.7g ,气体体积缩小为4.48L .(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 )A .28.1B .30.2C .33.1D .34.07.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 )A .H 2SO 4·19B .H 2SO 4 ·H 2OC .H 2SO 4·SO 3D .SO 3· 109H 2O 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 ,完全燃烧得O.16molCO 2 T3.6g 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混合气体中 ( )A .一定有甲烷B .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 .一定没有乙烷D .一定有乙炔9.用惰性电极电解M(NO 3)x 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g 时,在阳极上同时生b L 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 的原子量为 ( )22.4axA.b 11.2axB.b 5.6axC.b 2.8axD.b10.b g 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 g 氢气。
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 数一定相等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 .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l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 .32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 .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13.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0.1mol·L -1稀硫酸100mL 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 AB .1mol CH 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C .2.4g 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D. 12.4g 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O.4N A14.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9g 重水所含有的电子数为5N AB .1molMgCl 5中含有离子数为N AC .7.1g 氯气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1molC 10H 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N A15.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 4+5FeS 2+12H 2O ═7Cu 2S+5FeSO 4+12H 2S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u 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 . 5molFeS 2发生反应,有10mol 电子转移C . 产物中的SO 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D . FeS 2只作还原剂16.在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A .2H 2S+02═2H 2O+2SB 2H 2S+3O 2═2H 2O+2SO 2C .C 2H 4+3O 2═2H 2O+2CO 2D .C 4H 8+6O 2═4H 2O+4CO 2(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2b A.a 2b B.2a 3bC.a aD.3b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系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符合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17.标准状况下1.68L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
若将产物通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15.0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9.3g。
(1)计算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
(2)若原气体是单一气体,通过计算推断它的分子式。
(3)若原气体是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种是烃,请写出它们的分子式(只要求写出一组)。
18.将一定量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A的蒸气与3.2 g O2,混合点燃,再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②灼热的氧化铜③饱和石灰水(设每个装置中的反应物均过量)。
经测定①中增重3.60 g ②中减重1.60 g ③中增重8.80g。
A 蒸气的密度为3.393 g·L-1(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又测知A既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且均有气体生成,但分别得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不同。
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并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Ⅱ有关溶液的计算一、选择题1.300mL某溶液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
现欲配制lmol·L-1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A.1:4 B.1:5 C.2:l D.2:32.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体积比较依次为3:2:l,它们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K2CO3、KHC03、Al恰好完全反应。
这三种硫酸的浓度之比是()A.1:l:l B.6:2:3 C.4:3:18 D.2:l:33.乙知25%氨水的密度为O.91g·cm-3,5%氨水的密度为O.98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15%B.大于15%C.小于15%D.无法估算4.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O.1 mol•L-1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 溶液(l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A.4 B.7.2 C.10 D.35.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l0mL0.60mol•L -1 NaOH 水溶液,②20mL0.50 mol•L -1H 2SO 4。
③30mLO .4 mol•L -1 HCl ④40mL0.30 mol•L -1HAc 水溶液,⑤50ML0.20 mol•L -1蔗糖水溶液。
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①>⑤D .⑤>④>③>②>①6.pH=9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 溶液。
按4:1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mol•L -1)是 ( )A .1/5(4×l09+1×10-12)B .1/5(4×10-15+1×10-2)JC.5×10-9 D .5×lO -127.在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如果[SO 42-]=O .2 mol•L -1,当加等体积的O .2mol•L -1的KOH 溶液时,生成沉淀恰好溶解,则原混合物中K +的浓度是( )A .0.2 mol•L -1B .O.25 mol•L -1C .O.45 mol•L -1D .O.225 mol•L -18.在100g 浓度为18mol /L 、密度为ρ (g/cm 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 )A .大于100mLB .等于100mLC .大于100mLD .等于100/p mL9.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l(气)溶于l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10.已知:t ℃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g 中含溶质mb 克水并恢复到t ℃时,析出溶质m 1克。
若原溶液蒸发C 克水并恢复到t ℃时,则析出溶质m 2克。
用S表示该物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下式中正确的是 ( )11.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 2CO 3溶液中加入1.06g 无水Na 2CO 3,搅拌后静置,最abB.22400ma 100m A.S -=c 100m B.S 2=c -b )m -100(m C.S 21=ba )m -100(m D.S 1-=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 )A .等于1.06gB .大于1.06g 而小于2.86gC .等于2.86gD .大于2.86g12.将40mL 1.5mol·L -1的CuSO 4溶液30mL 与3mol·L -1的NaOH 溶液混合,生成浅蓝色沉淀,假如溶液中[Cu 2+]或[OH 一]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 )A .Cu(OH)2B .CuS04·Cu(OH)2C .CuSO 4·2Cu(0H)2D .CuS04·3Cu(OH)213.某温度下,100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g 。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g 氯化钠和6.5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量分数是 ( ) A .30% C.26.5%14.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 在水中溶解度为23g ,向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g 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R 的结晶水合物Wg ,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R 的质量为 ( )A.(W-B)23123gB.(W-B)3377 gC.(W-B)23100g D.(W-7723B)g 15.20℃时,饱和KCl 溶液的密度为1.174g ·cm -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 ·L -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KCl 溶液的浓度大于4.0mol ·L -1B.此溶液中KCl 的质量分数为C.20℃时,密度小于1.174g ·cm -3的KCL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 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g ·cm -3二、计算题16. 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0mol ·L -1、密度为O.915g·L -1的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