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可滴定酸的测定
植株全氮、全磷、全钾的测定
![植株全氮、全磷、全钾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08efe19cf84b9d528ea7aed.png)
植株全氮、全磷、全钾的测定一、待测液的制备(H2SO4—H2O2消煮法)二、植株全氮的测定(H2SO4—H2O2消煮,蒸馏法)三、植株全磷的测定(H2SO4—H2O2消煮,钒钼黄比色法)四、植株全钾的测定(H2SO4—H2O2消煮,火焰光度法一、待测液的制备(H2SO4—H2O2消煮法)1 H2SO4—H2O2消煮原理植物样品在浓H2SO4溶液中,经过脱水、碳化、氧化等一系列的作用后,易分解的有机物则分解,然后再加入H2O2,H2O2在热的浓H2SO4溶液中会分解出新生态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可继续分解没被H2SO4破坏的有机物,使有机态氮全部转化为无机铵盐。
同时,样品中的有机磷也转化为无机磷酸盐,故可用同一消煮液分别测定N、P、K(植株中K以离子态存在)。
2 主要仪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0.5 mm筛、三角瓶(50ml)或消煮管、移液管(5、10ml)+吸耳球、弯颈小漏斗、消煮炉、吸管、漏斗、无磷钾滤纸、容量瓶(100ml)2 试剂:浓硫酸(GB T625):化学纯、比重1.8430%H2O2(GB 6684):阴凉处存放3 操作步骤称取烘干、磨细的植物样品(过0.5 mm筛)0.19g,置于50ml三角瓶(或消煮管)底部(勿将样品粘附在瓶颈上),加浓硫酸5mL,摇匀(最好放置过夜),瓶口盖一弯颈小漏斗,在电炉上先缓缓加热,待浓硫酸分解冒大量白烟时再升高温度(在消煮炉上先250℃消煮—温度稳定后计时,时间约30min,待浓硫酸分解冒大量白烟时再升高温度至400℃)。
消煮至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三角瓶,稍冷后提起弯颈漏斗,滴加30%H2O210滴,并不断摇动三角瓶。
再加热(微沸)约7-10 min,取下,稍冷后重复滴加30%H2O25~10滴,再消煮。
如此反复进行3-5次,每次添加的H2O2应逐次减少,消煮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再加热5-10min(以赶尽剩余的H2O2),取下三角瓶冷却,用少量水冲洗漏斗,洗液流入三角瓶中。
滴定酸价问题汇总
![滴定酸价问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d22f50290c69ec3d5bb75a3.png)
1.滴定终点指示的灵敏度问题在滴定法测定酸价中,滴定终点指示是否灵敏和便于把握是本法测定结果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关键。
在GB5009.37-85[33]中,是以酚酞指示剂的,但常常由于油样颜色和滴定反应中产生的一些不良现象所影响,使酚酞指示剂灵敏度较低。
在操作中不易辨认和掌握,甚至出现较大误差,为减少这一终点判断误差。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1颜色较深的油样(如花生油)在保证试验精确度的前提下,适当减少试样用量,同时适当增加溶剂用量,以稀释油样色素对滴定终点指示的干扰,从而便于观察终点的出现。
1.2、对于在滴定反应中产生的浑浊现象样品溶液在滴定反应中产生浑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滴定过程中碱液用量过多,同时在滴定反应中也会生成一部分水,从而使整个样品溶液体系中水的比例过大,乙醇的量相对减少,使油样相与碱水相不能互溶,于是在滴定振荡中产生乳化,再加上中和反应所生成的肥皂在大量水中可产生沉淀,进而加重了样品溶液在滴定反应中浑浊现象,严重影响对滴定终点颜色变化的判断。
所以,在滴定中一旦出现浑浊现象,可立即在样品溶液中补加95%的中性乙醇致浑浊消失,形成均一的液相体系。
同时,在滴定之前也要防止将大量水带入样品混合液,为此需要注意:1.2.1对三角瓶等用具应先经干燥处理。
或用少量乙醇、乙醚洗荡;1.2.2可选用稍大浓度的碱标准液滴定,但要防止增加量的量取误差;1.2.3选用50%乙醇配制碱标准溶液滴定。
2. KOH试剂浓度对油脂酸价检验结果的影响问题在测定植物油脂的酸价时,使用的化学试剂KOH(氢氧化钾),按照植物油脂酸价的标准测定方法,对它的要求浓度为0.1moL/L,但在实际工作中,配制成的KOH试剂很难正好试0.1moL/L。
浓度略高或略低都是允许的,但浓度的过底或过高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下面就做一组试验来探讨KOH标准溶液浓度对油脂酸价检验结果的影响。
2.1实验试剂如下氢氧化钾标准溶液:0.0068moL/L;0.0745moL/L;0.0983moL/L;0.1082moL/L;0.0974moL/L。
植物中氯的测定方法
![植物中氯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5ee4d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6.png)
植物中氯的测定方法
1. 嘿,你知道吗,可以用滴定法来测定植物中氯的含量呀!就像我们查宝藏一样,一步一步找到氯的踪迹。
比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慢慢滴加,看着反应的变化,那不就像在挖掘宝贝嘛!
2. 哇塞,还可以通过比色法呢!这就好比给氯染上特别的颜色,让它一下子就“现形”啦。
像检测某种植物叶子里的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啦!
3. 嘿呀,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也很棒呀!就好像给氯装了个追踪器,能精确地知道它的存在。
比如说在那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植物样本里找到氯。
4. 哎呀,重量法也能行哦!这就像是称出氯的“体重”,多直观呀!像检测那种含氯量较高的植物,用这个方法就很合适呢。
5. 哇哦,分光光度法也能测定呢。
这不是和辨认颜色一样有趣嘛,找出氯独特的“信号”。
好比在一堆植物里锁定含氯的那个。
6. 嘿,燃烧法也能派上用场呀!就仿佛让氯在火中“现身”,是不是很酷?像处理那些特殊的植物材料时用这个法儿就挺不错呢。
7. 咦,原子吸收光谱法也不错哦!这就像用高科技“扫描”植物中的氯。
比如说检测那些珍贵植物里氯的情况。
8. 哟呵,流动注射分析法你听过没?这就像让氯在一条“流水线”上被检测出来。
就像检测那种大量的植物样本,效率超高呢。
9. 哇,这么多测定植物中氯的方法呀,各有各的妙处!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才是最棒的呀,不是吗?。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336951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69.png)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植物中氮、磷、钾的测定包括待测液的制备和氮磷钾的定量两大步骤。
植物全氮待测液的制备通常用开氏消煮法(参考有机肥料全氮的测定)。
植物全磷、钾可用干灰化或其他湿灰化法制备待测液。
本书介绍H2SO4—H2O2消煮法,可用同一份消煮液分别测定氮、磷、钾以及其它元素(如钙、镁、铁、锰等)。
一、植物样品的消煮(H2SO4—H2O2法)方法原理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
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
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定量。
本法采用H2O2加速消煮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磷钾的定量没有干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试剂:(1)硫酸(化学纯、比重1.84)(2)30%H2O2(分析纯)操作步骤:(1)常规消煮法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准确至0.0002g)装入100m l开氏瓶的底部,加浓硫酸5m l,摇匀(最好放置过夜),在电炉上先小火加热,待H2SO4发白烟后再升高温度,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稍冷后加6滴H2O2,再加热至微沸,消煮约7—10 分钟,稍冷后重复加H2O2再消煮,如此重复数次,每次添加的H2O2应逐次减少,消煮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再加热约10分钟,除去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无损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定容(V1)。
用无磷钾的干燥滤纸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液测定氮、磷、钾。
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
(2)快速消煮法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称准至0.0002g),放入100m l 开氏瓶中,加1ml水润湿,加入4ml浓H2SO4摇匀,分两次各加入H2O22ml,每次加入后均摇匀,待激烈反应结束后,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使固体物消失成为溶液,待H2SO4发白烟,溶液成褐色时,停止加热,此过程约需10 分钟。
第1章酸度的测定优秀PPT
![第1章酸度的测定优秀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54a6abe518964bce847c98.png)
分得到了分离。他将这种分离方法命名为色谱
法(chromatography)。
俄国植物学家
➢ 1931年,Kuhn 等用同样的方法成功地分离
茨维特
了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从此色谱法开始为人们
所重视,相继出现了各种色谱方法。
➢ Tswett植物色素分离 实验图示:
样 品:植物色素
固定相:CaCO3颗粒 流动相:石油醚
2. pH=6.86标准缓冲溶液(25℃)
准确称取经(115±5)℃烘干2~3h并冷却的优级纯磷酸 二氢钾(KH2PO4)3.39g和优级纯无水磷酸氢二钠 (Na2HPO4)3.53 g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3. pH=9.16标准缓冲溶液(25℃)
称取优级纯硼砂(Na2B4O7·10H2O)3.80g,溶于无CO2的 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1958 1959 1964 1965
Golay Porath, Flodin Moore Giddings
1975 Small
发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发表凝胶过滤色谱的报告。 发明凝胶渗透色谱。 发展了色谱理论,为色谱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明了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强电解质为流动相,采用抑制型 电导检测的新型离子色谱法。
➢ 固定相:在色谱分离中固定不动,对样品产生保留 的一相。
➢ 流动相:带动样品向前移动的另一相,与固定相处 于平衡状态。
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b2e17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8.png)
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嘿,你知道生物碱不?这玩意儿可神奇了呢!生物碱在很多植物里都有,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魔法分子。
今天呀,我就来和你唠唠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方法,这可是个很有趣的事儿呢。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在一家制药公司工作。
有一次,他们公司接到一个项目,就是要测定一种植物提取物里生物碱的含量。
小李当时就头大了,跑来问我。
我就跟他说,这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可不少呢。
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酸碱滴定法。
想象一下,生物碱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娃娃,酸碱滴定法就像是一场给小娃娃们排队的游戏。
我们可以利用生物碱的碱性,用酸来和它反应。
酸就像一个严厉的管理员,一个一个地把生物碱小娃娃都管起来。
通过精确测量酸的用量,就能算出生物碱的含量啦。
不过,这方法也有它的小麻烦。
有时候,植物提取物里可能会有其他干扰物质,就像调皮捣蛋的小鬼,混在生物碱小娃娃中间,让这个排队游戏变得有点混乱。
还有一种方法叫比色法。
这比色法啊,就像是一场选美比赛。
生物碱和特定的试剂反应后会产生颜色变化。
就好比生物碱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然后我们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判断它的含量。
颜色越深,就说明生物碱越多,就像穿的衣服越华丽,就越受关注一样。
我记得小李听我说到这儿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他说:“哎呀,这听起来还挺好玩的呢!”我就笑着跟他说:“好玩是好玩,但是也得小心哦。
这个颜色变化有时候很细微,就像女孩子化的淡妆,得仔细看才能看出来呢。
而且不同的生物碱可能会产生相似的颜色,这就需要更精准的鉴别了。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也是测定生物碱含量的一个得力助手。
这就好比是一条超级高速公路,不同的生物碱就像不同型号的汽车在这条公路上行驶。
通过特殊的柱子和流动相,生物碱按照各自的速度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跑。
最后,检测器就像交警一样,记录下每个生物碱汽车通过的情况,从而确定它们的含量。
我跟小李说:“这个方法虽然很准确,但是设备可昂贵了呢,就像买一辆超级豪华跑车,不是谁都能轻易拥有的。
”小李听了直点头,说他们公司得好好考虑成本问题。
酸值(酸价)测定操作规程
![酸值(酸价)测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37e39feb8f67c1cfad6b8ae.png)
1.目的为酸值(酸价)的测定建立操作依据。
2.范围适用于油脂类样品的酸值(酸价)的测定。
3.职责3.1 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操作。
3.2 QA: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程序4.1 方法一操作程序: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09.37-20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4.1.1 定义:植物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每克植物油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酸价。
4.1.2 供试品的滴定:精密称取混匀的供试品3.00g~5.00g,置于干燥的250mL锥形瓶中〔非纯油类样品加50mL无酸值石油醚(30-60℃沸程),并过滤到碘量瓶或者圆底烧瓶中,将滤液于30-40℃旋转蒸发至石油醚完全蒸干〕,加乙醇–乙醚(l:2)混合液〔临用前加酚酞指示液1.0mL,用氢氧化钾溶液(3g/L) 调至微显粉红色〕50mL,振摇使完全溶解。
如不易溶解,可缓缓加热回流使溶解,放冷至室温,加酚酞指示液2滴~3滴,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液(0.050mol/L)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30s内不褪色为终点,读取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容积(mL)。
4.1.3 空白试验:取乙醇–乙醚(l:2)混合液50mL〔非纯油类样品需另加50mL石油醚(30-60℃沸程),旋转蒸发后加盖混合液〕,置250mL碘瓶中,如上述步骤自“振摇使完全溶解”起,依法操作并滴定,读取消耗的滴定液容积(mL)数。
4.1.4 计算:供试品的酸值=(V-V0)×C×56.11/W式中:V:供试品消耗氢氧化钾滴定液的容积(mL);V0:空白试验消氢氧化钾滴定液的容积(mL);W:供试品的重量(g);C:滴定液的实际浓度(mol/L)。
4.2 方法二操作程序:参照《中国药典》二部(2010版)4.2.1 定义:酸值系指中和脂肪、脂肪油或其他类似物质1g中含有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重量(mg),但在测定时可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进行滴定。
酸碱滴定法测定山楂炭中枸橼酸的含量
![酸碱滴定法测定山楂炭中枸橼酸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7dace32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5.png)
酸碱滴定法测定山楂炭中枸橼酸的含量王小永1,马 丽1,周维维1,张 征1,赵丽娜2*(1.承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摘 要:目的:建立山楂炭中枸橼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以酚酞为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 L-1)滴定,测定山楂炭中总有机酸的含量,滴定结果以枸橼酸计。
结果:收集的山楂炭饮片总有机酸的结果在4.25%~6.32%,方法精密度(RSD)为1.10%,回收率为96.9%。
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精密度良好,可作为山楂炭中枸橼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关键词:酸碱滴定法;山楂炭;枸橼酸;含量测定Determination of Citric Acid in Crataegus pinnatifida Charcoalby Acid-Base TitrationWANG Xiaoyong1, MA Li1, ZHOU Weiwei1, ZHANG Zheng1, ZHAO Lina2*(1.Chengde City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Chengde 067000, China; 2.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Medical College, Chengde 067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itric acid content in Crataegus pinnatifida charcoal. Method: The content of total organic acids in Crataegus pinnatifida charcoal was determined by titration with sodium hydroxide titration solution (0.1 mol·L-1) using phenolphthalein as the indicator solution, and the titration results were expressed as citric acid. Result: The results of total organic acids in the collected Crataegus pinnatifida charcoal tablets ranged from 4.25% to 6.32% with a method precision (RSD) of 1.10% and a recovery of 96.9%.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with good precision, and can be used as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itric acid content in Crataegus pinnatifida charcoal.Keywords: acid-base titration; Crataegus pinnatifida charcoal; citric acid; content determination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份。
植物可滴定酸的测定
![植物可滴定酸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892a85d312b3169a451a442.png)
(陈学森)
三、方法步骤
1.样品提取液制备 剔除试样的非可食部分(冷冻制品预先在加盖的容器中解冻),用 四分法分取可食部分切碎混匀,称取 250g,准确至 0.1g,放入高速组织捣碎机内,加入等 量水,捣碎 1~2min。每 2g 匀浆折算为 1g 试样,称取匀浆 50~100g,准确至 0.1g,用 100mL 水洗入 250mL 容量瓶,置 75~80℃水浴上加热 30min,期间摇动数次,取出冷却,加水至 刻度,摇匀过滤。
表 4-4 几种酸的换算系数(k)
酸的名称
苹果酸 结晶柠檬酸(一个结晶水) 酒石酸 草酸 乳酸 乙酸
பைடு நூலகம்
换算系数(k)
0.067 0.070 0.075 0.045 0.090 0.060
习惯用以表示的果蔬制品
仁果类、核果类水果 柑桔类、浆果类水果 葡萄 菠菜 盐渍、发酵制品 醋渍制品
四、作业思考题
1.为何本试验所用的蒸馏水应不含二氧化碳?应如何操作? 2.在可滴定酸含量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试材 新鲜或冷冻的植物材料 2.仪器 高速组织捣碎机(10000-12000r/min)、电子天平(感量 0.01)、电热恒温水浴 锅;50mL 移液管、100、60mL 烧杯、250mL 容量瓶、7cm 漏斗、250mL 锥形瓶、50mL 碱 式滴定管等玻璃仪器及 12.5cm 快速滤纸等。 3.试剂 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及 10g/L 的 95% 乙醇溶液等。
二、原理
本实验的主要原理:试样浸出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 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本试验用水应是不含二氧化碳的或中性蒸馏水,可在使用前将蒸馏水煮沸、放冷,或加入酚 酞指示剂用 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出现微红色。有些果蔬样液滴定至接近终点时出 现黄褐色,这时可加入样液体积的 1~2 倍热水稀释,加入酚酞指示剂 0.5~1mL,再继续滴 定,使酚酞变色易于观察。通过实验,学习并掌握用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样品可滴定酸的原理 和方法。
滴定分析法应用
![滴定分析法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3798d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9.png)
重铬酸钾滴定法
重铬酸钾滴定法也是一种常用的 氧化还原滴定法,通过重铬酸钾 标准溶液与被测物之间的氧化还 原反应来测定被测物的浓度。
碘量法
碘量法是一种基于碘的氧化还原 反应的滴定方法,通过使用硫代 硫酸钠或溴水等还原剂与碘标准 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测定被测物的 浓度。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注意事项
反应条件的控制
滴定分析法应用
目录
• 滴定分析法简介 • 酸碱滴定法 • 络合滴定法 • 氧化还原滴定法 • 其他滴定法
01 滴定分析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滴定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滴定实验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通过 滴加标准溶液至待测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根据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和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
电子转移的定量关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量是定量关系 的基础,通过确定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量,可以 计算出被测物的浓度。
指示剂的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法通常使用指示剂来指示反应的终 点,通过颜色变化或电导率的变化来确定反应是 否达到平衡状态。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高锰酸钾滴定法
高锰酸钾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氧 化还原滴定法,通过高锰酸钾标 准溶液与被测物之间的氧化还原 反应来测定被测物的浓度。
络合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01
金属离子测定
络合滴定法可用于测定金属离子 的浓度,如钙离子、镁离子、铁 离子等。
02
03
有机物测定
环境监测
络合滴定法也可用于测定某些有 机物的浓度,如氨基酸、蛋白质 等。
络合滴定法在环境监测中也有广 泛应用,如测定水体中的重金属 离子浓度。
络合滴定法的注意事项
干扰离子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其他离子干扰络合反应的进行,影响测 定结果,需要进行消除或分离。
植物样品中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植物样品中氮磷钾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0aa3f27915f804d2b16c17d.png)
植物样品中氮磷钾含量的测定①样品的消煮:称取植物样品(0.5 mm过筛)0.3~0.5 g(称准至0.0002 g)装入100 mL消煮管的底部,加浓H2SO4 8 mL,摇匀(最好放置过夜),在消煮炉上先170℃小火加热30 min,待H2SO4发白烟后再逐步升高温度至300℃加热样品。
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稍冷后加入10滴30%H2O2,再继续消煮约10 min左右,重复上步操作,但每次添加的H2O2应逐次减少,消煮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加入30mL蒸馏水,再加热10 min,除去剩余的H2O2。
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无损地转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定容(V1)。
用无磷钾的干滤纸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液测定氮、磷、钾。
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
②消煮液全氮含量的测定:植物样品经开氏消煮、定容后,吸取部分消煮液碱化,使铵盐转变成氨,经蒸馏,用H3BO3吸收,硼酸中吸收的氨可直接用标准酸滴定,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指标终点。
试剂:400 g/L NaOH溶液;20 g/L H3BO3-指示剂溶液;0.01 mol/L 盐酸标准溶液;仪器设备为蒸馏装置。
蒸馏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5~10 mL(V2),注入半微量蒸馏器的内室。
另取150 mL三角瓶,内加5 mL 2%H3BO3指示剂溶液(若为包括硝态氮的待测液,应加约6 mL的400 g/L NaOH溶液),通过蒸气蒸馏待馏出液体积约达50~60 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已调节至pH4.5的水冲洗冷凝管末端。
用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至由蓝绿色突变为紫红色(终点的颜色应和空白测定的滴定终点相同)。
与此同时进行空白测定的蒸馏、滴定、以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结果计算:ω(N)=c(V-V0)×0.014×D×100/m; (公式2.6)式中: ω(N)—植物全氮的质量分数(%);c—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滴定试样所用的酸标准液体积(mL);V0—滴定空白所用的酸标准液(mL);0.014—N的摩尔质量(kg/mol);D—分取倍数(即消煮液定容体积V1/吸取测定的体积V2)。
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一次有趣的探究性实验
![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一次有趣的探究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ba57a66b84ae45c3b358cb9.png)
红康乃馨 红 色 红玫瑰 红 色
断浅 1.0—5.0红 色 渐 浅 断深 I.0—4.0红 色 渐 浅
6.0~9.0无色 10.0—14.0黄色 5.0—8.0无色 9.0~14,0由青变
白玉兰花 浅 黄
绿再 变 黄 1.0—7.0无色 8.0~11.0浅黄绿色 12.0—14.0深 黄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 ,其共轭酸 碱具 有 不 同 的结 构 ,且 颜 色 不 同 。 当 溶 液 的 PH 改 变 时 ,共 轭 酸 碱 相互转变 ,从 而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 而植物色素包括脂溶 性 的叶绿体色素和水溶性 的细胞液色素 ,前者存在于 叶绿 体 , 后者存在于液泡中 ,特别是与花朵的颜色有关 ,如花 青素属黄 酮类物质 。它们均有 共轭体系式共 轭双键结 构 ,在酸碱 溶液 的作 用 下 发 生 共 轭 结 构 的 改变 而 变 色 。
瞳物 漫取液颜色 在不 同 PH下的颜色变化情况
美人蕉 紫褐色 1.0—4.0黄色渐浅 5.0—8.0无色 8.0—14.0由黄
变绿
紫三角梅 紫红色 1.0—7.0紫色加深 8.0粉红色 9.0—14.0逐渐 变黄
无名黄花 深黄色 t.0—6.0黄色渐浅 7.0~8.0无 色 9.0—14.0浅黄到
红萝 红 色
啜色 1.0—4.0红色到橙色 5.0~10.0浅红色 到青色 10.0 ~ 14.0淡 黄 色
紫罗兰 紫绿色 牵牛花 紫 色
1.0—4.0红色渐浅 5.0~11.0黄绿色加深 11.0~14. )无 色 1.0—5.0粉红加深 6.0—9.0无色 10.0—14.0绿色
自然界 中有些植物的花 、茎 、叶 、根 和果实 中含有植 物色 素 ,因此 ,可利用某些植物 的花 、茎 、叶 、根和果 实的浸 出液作 酸 碱指 示 剂 。
食用植物油酸价测定应注意的问题
![食用植物油酸价测定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c5d03c881c758f5f61f67af.png)
食用植物油酸价测定应注意的问题食用植物油酸价测定应注意的问题摘要:本文就食用植物油酸价测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乙醚-乙醇混合液的使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标定与配制、指示剂的选择以及分析步骤应注意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酸价混合液标准溶液指示剂称样量浑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植物油作为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是人们每日必不可少的食品,它的卫生、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饮食口感和身体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植物油消耗量越来越大.我们经常食用的植物油主要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食用植物油的各项指标中,酸价是反映油脂酸败的主要参数,是评价油脂好坏的关键指标。
酸价超出卫生标准,说明油脂正在并已经酸败。
油脂酸败所产生的酸、醛、酮类以及各种氧化物等,不仅导致了油脂的理化性质变化,而且也可使其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呈现一定的毒性和致癌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食用植物油的酸价指标。
目前,实验室测定食用植物油酸价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是GB/T5009.37,在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乙醚-乙醇混合液的使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标定与配制、指示剂的选择等一些细节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食用植物油酸价检验方法标准进行分析,结合笔者在检验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对食用植物油酸价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分析。
1、乙醚-乙醇混合液在滴定法测定植物油脂酸价的过程中,加入乙醚-乙醇混合液主要是起到溶解、稀释油样的作用,以扩大与碱液进行中和反应时的接触面积。
乙醚-乙醇(2:1)混合液应在临用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KOH乙醇标准溶液中和至中性,混合液呈淡红色正好出现,并维持30s不退色。
在滴定中,为消除空气中的CO2中和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中的KOH,可使用未中和过的乙醚-乙醇混合液进行溶解油样和测定,但需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测定试样为蓖麻油时,由于其极性较强,所以只能用95%的中性乙醇做溶剂,而不能使用乙醚-乙醇混合液做溶剂。
植株样品采集
![植株样品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cffe4fd584254b35eefd34f1.png)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全氮、磷、钾的测定(基础方法)一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诊断分析,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
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组成平均样品。
组成每一平均样品的样株数目视作物种类、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株龄或生育期以及要求的准确度而定。
从大田或试验区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植株长势、生育期的一致,过大或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由于边际效应长势过强的植株都不应采用。
如果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缺素诊断而采样时,则应注意植株的典型性,并要同时在附近地块另行选取有对比意义的正常典型植株,使分析的结果能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说明问题。
植株选定后还要决定取样的部位和组织器官,重要的原则是所选部位的组织器官要具有最大的指示意义,也就是说,植株在该生育期对该养分的丰欠最敏感的组织器官。
大田作物在生殖生长开始时期常采取主茎或主枝顶部新成熟的健壮叶或功能叶;幼嫩组织的养分组成变化很快,一般不宜采样。
苗期诊断则多采集整个地上部分。
大田作物开始结实后,营养体中的养分转化很快,不宜再做叶分析,故一般谷类作物在授粉后即不再采诊断用的样品。
如果为了研究施肥等措施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则当然要在成熟期采取茎秆、籽粒、果实、块茎、块根等样品,果树和林木多年生植物的营养诊断通常采用“叶分析”或不带叶柄的“叶片分析”,个别果树如葡萄、棉花则常做“叶柄分析”。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
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因为这时植物的生理活动已趋活跃,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速率与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接近动态平衡。
此时植物组织中的养料贮量最能反映根系养料吸收与植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因此最具有营养诊断的意义。
酸碱滴定法与土壤中草酸的浓度
![酸碱滴定法与土壤中草酸的浓度](https://img.taocdn.com/s3/m/f5caa3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8.png)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范围
土壤中草酸浓度 的测定
化学肥料中有效 氮的测定
工业废水处理效 果的评估
药物有效成分的 测定
酸碱滴定法的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便, 可用于多种样品的 测定,结果准确可 靠。
缺点:需要使用大 量的试剂和标准溶 液,且测定时间较 长,不适用于大规 模的快速测定。
注意事项:在测定 过程中需要注意试 剂的纯度和保存方 式,以及避免污染 和误差的产生。
误差来源: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如试剂纯度、操作误差等。
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评估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结果可靠性:讨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并与其他测定方法进行比较。
THANK YOU
汇报人:XX单击添加章节标题酸滴定法介绍酸碱滴定法的原理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滴定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来确定物质 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基于酸碱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滴定剂与被测物质的反 应来计算浓度。
在土壤中草酸的浓度测定中,酸碱滴定法可用于测定草酸根离子的含量。
酸碱滴定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是化学分析中 常用的方法之一。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 中测定的草酸浓度值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 理、计算和统计分析
结果判断:根据实验数据判断 土壤中草酸的浓度是否符合标 准
结果报告:撰写实验报告,将 实验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
酸碱滴定法测定土 壤中草酸浓度的实
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展示
土壤中草酸浓度的 测定结果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 分析
土壤中草酸的浓度变化会 影响酸碱滴定法的结果
酸碱滴定法与土壤中草酸 浓度的关系是相互的
通过酸碱滴定法可以了解 土壤中草酸的浓度情况
做酸碱指示剂的材料
![做酸碱指示剂的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fd1c99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e.png)
做酸碱指示剂的材料酸碱指示剂是一种用于指示溶液pH值的化学试剂,通常由染料、酸碱指示剂中间体等原料制备而成。
在酸碱滴定实验、化学反应速率研究等领域中,酸碱指示剂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化学反应过程中pH值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做酸碱指示剂的材料。
1.植物色素类植物色素类材料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中最常用的是紫甘薯色素。
紫甘薯色素具有稳定性高、颜色鲜艳、易于制备等优点,因此在酸碱指示剂制备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此外,玫瑰花色素、飞燕草色素等植物色素类材料也常被用于酸碱指示剂的制备。
2.动物色素类动物色素类材料也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中最常见的是虫胶红。
虫胶红是一种从昆虫分泌物中提取出来的红色染料,具有颜色鲜艳、稳定性高、易于制备等优点。
此外,珊瑚红色素、胭脂虫红色素等动物色素类材料也常被用于酸碱指示剂的制备。
3.微生物色素类微生物色素类材料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中最常见的是黑曲霉色素。
黑曲霉色素是由黑曲霉发酵而成的一种棕黄色染料,具有颜色鲜艳、稳定性高等优点。
此外,细菌发酵产物中的某些色素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材料。
4.有机染料类有机染料类材料也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中最常见的是荧蒽系列染料。
荧蒽系列染料具有颜色鲜艳、稳定性高等优点,因此在酸碱指示剂制备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此外,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等有机染料类材料也常被用于酸碱指示剂的制备。
5.金属指示剂类金属指示剂类材料也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中最常见的是铬黑T。
铬黑T是一种以铬酐和三乙醇胺为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色颜料,具有颜色鲜艳、稳定性高等优点,因此在酸碱指示剂制备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此外,钙黄绿素、镁黄绿素等金属指示剂类材料也常被用于酸碱指示剂的制备。
6.总结:酸碱指示剂在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做酸碱指示剂的材料,包括植物色素类、动物色素类、微生物色素类、有机染料类和金属指示剂类。
这些材料都具有颜色鲜艳、稳定性高等优点,因此在酸碱指示剂制备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植物可滴定酸的测定
![植物可滴定酸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ac8711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69.png)
植物可滴定酸的测定植物可滴定酸度是植物品质的重要构成性状之一,尤其是以果实为目的产品的果树作物,可滴定酸与糖一样,是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
对于鲜食品种,一般来讲,高糖中酸,风味浓,品质优;对于加工品种,则要求高糖高酸。
因此,可滴定酸的定量研究对果树的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一、试材及用具1.试材新鲜或冷冻的植物材料2.仪器高速组织捣碎机(10000-12000r/min)、电子天平(感量0.01)、电热恒温水浴锅;50mL移液管、100、60mL烧杯、250mL容量瓶、7cm漏斗、250mL锥形瓶、50mL碱式滴定管等玻璃仪器及12.5cm快速滤纸等。
3.试剂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及10g/L的95% 乙醇溶液等。
二、原理本实验的主要原理:试样浸出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本试验用水应是不含二氧化碳的或中性蒸馏水,可在使用前将蒸馏水煮沸、放冷,或加入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出现微红色。
有些果蔬样液滴定至接近终点时出现黄褐色,这时可加入样液体积的1~2倍热水稀释,加入酚酞指示剂0.5~1mL,再继续滴定,使酚酞变色易于观察。
通过实验,学习并掌握用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样品可滴定酸的原理和方法。
三、方法步骤1.样品提取液制备剔除试样的非可食部分(冷冻制品预先在加盖的容器中解冻),用四分法分取可食部分切碎混匀,称取250g,准确至0.1g,放入高速组织捣碎机内,加入等量水,捣碎1~2min。
每2g匀浆折算为1g试样,称取匀浆50~100g,准确至0.1g,用100mL水洗入250mL容量瓶,置75~80℃水浴上加热30min,期间摇动数次,取出冷却,加水至刻度,摇匀过滤。
水果各指标测定方法
![水果各指标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9fcf0bc8d376eeafaa31a5.png)
失重率%100贮藏前的重量贮藏后的重量贮藏前的重量⨯-=失重率果实硬度果实硬度采用手持硬度计(四平兴科仪器仪表厂)法测定,每处理测定10个果实,每果实以对应面去皮测两次,硬度计探针以进入果肉0。
5cm 为准,测得果实硬度为相对硬度。
最后以10个果实测得硬度值求平均值作为该处理的硬度。
好果率以计数法测定,好果率=完好脆果数/检查总果数*100%转红率转红率=全红果/检查总果数*100%冰点:基本原理冰点(freezing point)是果蔬的重要物理性状之一。
果蔬组织冰点受果蔬种类、品种、发育程度、栽培条件等的影响.测定果蔬的冰点有助于确定果蔬适宜的贮运温度及冻结温度。
但是,果蔬活组织的冰点测定过程比较复杂。
由于果蔬榨汁后汁液的冰点要比果蔬活组织的冰点略高,因此,通过测定果蔬汁液的冰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果蔬活组织的冰点状况.将溶液置于低温下,其温度会随着降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当溶液温度降至其冰点时,由于液体结冰放热的物理效应,使得溶液温度不再随着降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是保持一段时间。
此后,随着降温的继续进行,溶液(实际上已经为冻结的固体)的温度又开始下降。
根据溶液结冰过程的这种特点,通过测定溶液温度降低过程与降温时间的关系,可以确定该溶液的冰点,即降温曲线中温度不随时间下降的一段。
同样道理,果蔬汁液的冰点即为降温冻结过程中温度不随时间下降的一段曲线所对应的温度。
材料及仪器(一)材料苹果、梨、枣、菠菜等.(二)仪器及用具标准温度计(精确度±0.01℃)、烧杯(1000mL,l00mL)、研钵、纱布。
(三)试剂﹣6℃以下冰盐水:质量分数大于11%氯化钠或氯化钾溶液,预先冷却至出现冰盐结晶体。
实验步骤(一)测定取果蔬样品研碎,用双层纱布过滤.取50mL 滤液置于100mL 小烧杯中,将小烧杯置于冰盐水中,插人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必须浸在样品汁液中,并且不断轻轻搅拌汁液.从汁液温度降至2℃时开始记录温度读数,每隔20s 记录1次,直到果蔬出现完全结冰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可滴定酸的测定
植物可滴定酸度是植物品质的重要构成性状之一,尤其是以果实为目的产品的果树作物,可滴定酸与糖一样,是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
对于鲜食品种,一般来讲,高糖中酸,风味浓,品质优;对于加工品种,则要求高糖高酸。
因此,可滴定酸的定量研究对果树的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一、试材及用具
1.试材新鲜或冷冻的植物材料
2.仪器高速组织捣碎机(10000-12000r/min)、电子天平(感量0.01)、电热恒温水浴锅;50mL移液管、100、60mL烧杯、250mL容量瓶、7cm漏斗、250mL锥形瓶、50mL碱式滴定管等玻璃仪器及12.5cm快速滤纸等。
3.试剂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及10g/L的95% 乙醇溶液等。
二、原理
本实验的主要原理:试样浸出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本试验用水应是不含二氧化碳的或中性蒸馏水,可在使用前将蒸馏水煮沸、放冷,或加入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出现微红色。
有些果蔬样液滴定至接近终点时出现黄褐色,这时可加入样液体积的1~2倍热水稀释,加入酚酞指示剂0.5~1mL,再继续滴定,使酚酞变色易于观察。
通过实验,学习并掌握用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样品可滴定酸的原理和方法。
三、方法步骤
1.样品提取液制备剔除试样的非可食部分(冷冻制品预先在加盖的容器中解冻),用四分法分取可食部分切碎混匀,称取250g,准确至0.1g,放入高速组织捣碎机内,加入等量水,捣碎1~2min。
每2g匀浆折算为1g试样,称取匀浆50~100g,准确至0.1g,用100mL水洗入250mL容量瓶,置75~80℃水浴上加热30min,期间摇动数次,取出冷却,加水至刻度,摇匀过滤。
2.测定根据预测酸度,用移液管吸取50或100mL样液,加入酚酞指示剂5~10滴,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30S内不退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体积。
试样的可滴定酸度以每100g或100mL中氢离子毫摩尔数表示,按公式2-6计算:
可滴定酸度[mmol/100g(mL)]=[(c×V1)/V
]×[250/m(V)]×100 (2-6)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摩尔浓度
V
1
——滴定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
——吸取滴定用的样液体积(mL)
m(V)——试样质量(g)或体积(mL)
250——试样浸提后定容体积(mL)
试样的可滴定酸度以某种酸的百分含量表示,按下公式2-7计算:
可滴定酸度(%)=[(c×V
1×k)/V
]×[250/m(V)]×100 (2-7)
式中:k——换算为某种酸克数的系数,见表4-4。
其余符号同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