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发散思维训练论文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教育论文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纯耳提面命的授课方式,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抛砖引玉,求得方家指正。

一、深入钻研教材,开发教材,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教材是教学的媒介但并不是教学的唯一,教师要深研教材,选择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关键之处,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如教学《愚公移山》一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训练时,可以选择智叟与愚公的矛盾冲突作为发散思维的训练点,也可以将辩证思考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和现实功效定为训练点。

学生表达了许多自己的思考,有的认为愚公搬家比搬山要容易得多,而且省出精力从事其他工作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有的认为愚公移山的精神比他创造的其他价值要大得多,他给了人们很多很多思想启迪,激发人们战胜很多困难,它的'精神作用远远大于搬家的收获,因此,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而且还要继续被人们称颂下去,这是最大的收获。

通过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应该给予一定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

要引导学生多注意揣摩课文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人物语言、观点阐述等重要元素,启发学生多思考对这些重要元素的理解是否可以呈现多元化,多推测其情节发展、人物行动和结局的形成是否存在多种可能性,鼓励学生努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多角度发散思维,敢于逆向思维。

二、加强点拨引导,提高发散思维训练的成效开展发散思维训练,尽管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但是毕竟由于年龄层次较低,生活阅历较浅,知识积累较少,所以不少思想和观点往往不够严谨,缺乏深度和理性,甚至可能有些偏激。

浅谈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白云像草垛……再对 白 云 的背景进 行想象 :蓝 天是 白云 的家 、 白云休 息 的床 、白 云奔 跑 的足 球场 …… ;再 比如 ,学生对 “ 时光 流逝 ”的思 考 ,抽象 的思维 发散能 力需要进 行训练 引导 ,时 间是 个看
不 见摸 不着的 东西 ,引导学 生进行联 想之后 ,学 生就会 把 时间想 象慢慢移 动 的太 阳 、快 如脱兔 的东风 或风 驰 电掣 的 火车 ,等等 。 2 . 通 过推 理进行发 散 思维 的培 养。一般 初中学 生在 作 文 中设 置人物和事 件 ,往往会 流于简 单 ,比如事件 过程会 是 什么状 态 、发展下去 结果会 怎样 ?人物遇 到情况 时会平 静 、发 怒还是 作其他处 理 ?描写人 物用什 么样 的语言 、动 作才能 符合其 身份和 性格特 点?如果 想人物 写得 细腻 、真 切 ,让 这个人 物立起来 ,想 把事件 写得符合 情理 ,让事件 真 实起来 ,那就 必须进 行细 致的推理 ,将发 散思维 能力运 用到位。 3 . 通 过提炼 主题 进行发散 思维 的培养 。每篇作 文都 必 须有一 个鲜 明的主题 ,主题 的提炼 也需要运 用发 散思维 。 作文构 思之初 ,需要 引导学 生用发散 思维来 打开 思路 ,做 好 构架 。一个 主题确定 后 ,可从小处 着手 ,使思 维进行 拓 展 、辐 射 ,从 点到线 ,从线 到面 ,再 从平面 到立 体 ,思 维


或想象到他 ( 她) 还有哪些温柔的方面 ;塑造一个冷酷的 形象 ,道理 同样也 如此 。如果把 一棵树 写成 了一 根棍 子 , 那 写作是失 败的 ;如果把 一根棍 子写成 一片浓荫 ,那 写作
应该是成功 的。 事 实证 明 ,作文教 学 中对 学生发散 思维 的培养 ,既提 高 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又开拓 了学生 的思路 。 培 养发散 思维 的方 法很 多 ,应科学 合理地 运用 。这里 仅试举几例 。 1 . 通过 写观 察 作文进 行发散 思维 的培养 。学生 在教 师 的 引导 下 ,对视 力所 及的东 西进行观 察 ,并 加 以想象延 伸 ,比如 ,对蓝天 白云进 行发散 思维 的训练 ,对 白云进行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发散思维训练刍议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发散思维训练刍议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发散思维训练刍议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逐一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我引导学生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入手。

《峡谷》的构思是在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中进行的。

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文化大革命——我们国家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难以逾越。

告诫人们必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模仿《峡谷》的构思,要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出发,寻找具有"离不开"这一相似点的不同事物。

比如鱼儿离不开水,万物离不开太阳;孩子离不开母亲,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由"形似"到"神似"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路,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议论。

又如郭风的散文《桥》。

指导学生模仿作者在"桥"与"塔"的对比中展开联想,让学生在正反对比中引出议论。

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思绪从京都跳到家中的小院,由现在拉回过去;写的内容从樱花到关于风景画的主张,到与前二者看似无关的"一片树叶"整个思维活动紧扣"珍重生命"这一主题扩展,既不受空间限制,也不按时间顺序,而是在自然景色的瞬息即逝却周而复始与人类从自然的永恒中得到的慰安和感召的联想中发散游动,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学习作者发散思维的方法,可使学生思路活泼,浮想联翩。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五篇模版)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五篇模版)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五篇模版)第一篇: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发散性思维是思维结构的核心,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辐射型的思维方式。

它从多角度、多起点、立体地全方位来思考问题,有利于摆脱习惯的禁锢,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

一个人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其最终能否成为有创造性人才的一个关键。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

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写出独树一帜的文章,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从培养多向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入手,在培养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提高教师人文素质、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等原则。

【关键词】创新能力;发散思维;作文教学;原则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它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更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

发散性思维是思维结构的核心,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辐射型的思维方式。

它从多角度、多起点、立体地全方位来思考问题,有利于摆脱习惯的禁锢,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

一个人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其最终能否成为有创造性人才的一个关键。

发散思维的培养,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中学教学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从发散思维的培养入手。

在众多科目中,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语文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

叶圣陶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善读善写。

”[1]这个“善”字即掌握方法,其核心是思维能力的训练。

而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

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五篇范文]

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五篇范文]

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五篇范文]第一篇: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摘要:近年来,新派作文被引进各国中小学作文教学,成为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新派作文重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形象的图画,醒目的文字,既使学生好奇,又使学生对这一术语有了初步的形象感知。

关键词:发散思维思维导图正文:发散思维非常适用于作文教学,尤其是在启迪习作思路的时候。

教师可以创设话题情境,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的大脑毫无拘束地就某一个主题进行密集的想象和思考。

例如《我是小学生》教学片段,儿童围绕着“我是一名小学生”这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快速构思,各种奇特的意念不断涌现,且没有一个孩子是重复的。

教师在一旁不做任何解释和提示,而是面带微笑地看着学生。

这种脑力活动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持续不断的创造意念,鼓励儿童大胆地将个人的意见和想法清楚明确地表述出来。

这种智力激励方法,尤其是在写作思路指导的时候,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奇效。

发散思维实施起来看似很简单,只要提供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但如果不注意适当引导,很容易使得发散思维流于形式或效果打折。

那么创意作文课上,我认为想象没有错。

我们要告诉学生,在新派作文的课堂上,任何人的发言,都是无错的,哪怕觉得很荒谬,也不要轻易评论对错。

而且人在安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更容易产生奇思妙想。

教师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告诉他们不要笑话狂妄的想象,很多时候,最狂妄的想象,往往是最有创意的,最受欢迎的。

出格的想象,是为了引出更妙的想象。

发散思维是鼓励参与者任意想象、自由畅谈,提出的想法越多越好,我们可以重数量不重质量,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先独立进行思考,开始时,在纸片上用尽可能多的词语记下一闪念的灵感,哪怕用一些简单的符号都可以。

不需担心书写潦草,不要担心语法错误。

当许多灵感陆续被激发出来,从而培养其求异思维能力。

借助思维导图,让孩子们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

浅谈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使 学 生 切 身 感 受 到 作 者 的 写 作 思 路、 文 章 的结构 及不 同文体 的 写法 , 达 到开 拓思 路 ,拓 展写 作空 间的 目
的。 事 实 表 明 ,学 生 蕴 藏着 极 大 的
题 目的含 义 , 从 而提 出新思 路 、 新 方 法, 提 出“ 春天” 一词 时 , 可 以强 调 学
关 于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的发 散 思 维 ,我 在 教 学实 践 中总 结 出 以下几 点:
一 .
让 学生 互 相批 阅作 文 ,给 出评 语, 然 后选 取一 两篇 集体 讨论 。 同样
的题 目, 别 人 是 怎么 写的 , 我 是怎 么
写 的, 为什 么 别人 想 到的 我没 想 到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 给他 人评 价 的 同时 也给 自己 以启 示, 拓 展 了思路 。力 求 做 到 “ 见 人 所
未见, 发人 所未 发 ” , 写出“ 人人 心 中
最 佳
许 多学 生 拿到 作 文题 ,往 往 固 于 习惯 性 思维 ,只能 看 到事 情 的单 方面 , 以致 落 人 窠 臼 , 人 云亦 云 。
合, 引 申推 导 、 类 比联 想 等 方 法 , 从 四面八 方进 行 全息 思 维 ,找 出多 种 思路 ,求得 多种 可 能答 案 和设 想 的

友” 》 , “ 岁寒 三 友 ”是人 们津 津 乐道 的松 、 竹、 梅, 他 们 生 长 在 严 寒 的冬
季, 有什 么 相 同和不 同 , 能 给我们 什 么样 的 人生 感悟 。学生 经过 细 心 的 分析 比较 , 从 它 们 的生长 环 境 , 外 型 特征 等联 想 到人 ,会 给 文章 赋予 新 鲜 的思想 含义 。 四. 点评 文章 训练

论发散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论发散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论发散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中心稿)刘弟文[内容提要]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是要抓好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因为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基础知识不断创新的思维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表现出了最本质的思维特征――创新,即思维的求异性。

而求异的实质在于创新,目前,学生作文中反映的问题很多都属于思维方面的,如结构的模式化,语言的成品化,材料的通用化,可以说是因为学生的思路过于狭窄,思维混乱造成的。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能不归结到作文教学的失误:不注重思维训练,从而使写作这一思维性很强的科学,脱离了思维的规律。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 发散性思维求异性创新发散机智转向机智创优机智“思维是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的思维。

”这句话精辟地揭示出文章是思维形态的一种外在的表现。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是要抓好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因为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基础知识不断创新的思维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表现出了最本质的思维特征――创新,即思维的求异性。

而求异的实质在于创新,目前,学生作文中反映的问题很多都属于思维方面的,如结构的模式化,语言的成品化,材料的通用化,可以说是因为学生的思路过于狭窄,思维混乱造成的。

写人,则千人一面;状物,则万物一色;叙事说理,则往往拾人牙慧。

况且学生手头上“作文选”“范文集”比比皆是,作文抄袭成风,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能不归结到作文教学的失误:不注重思维训练,从而使写作这一思维性很强的科学,脱离了思维的规律。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显得特别重要。

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运用的培养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探索和试验。

一、加强“双基”教学优化思维环境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过程的两个重要特征。

逊克职业技术学校 作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 论文

逊克职业技术学校  作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  论文

逊克职业技术学校作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论文作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职业技术学校韩雪梅写作是以语言符号为手段创造精神产品的劳动。

写作能力既是一种文学表达能力,更是一种借助于文学进行思维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他们学会多角度思考,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使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思考周密,认识深刻,具有独创性目的,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一、训练思维的共同一体,流畅性思维的流畅性即指学生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善于联想,面对眼前出现的新问题,能不受原有答题的顺序方式或现成材料的束缚,而能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动,只要不离开问题,发散量越大越好。

议题就使学生在独立作文之前,对作文题目或作文内容进行集体讨论。

讨论法被当代创造工程的奠基人奥斯本誉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在短时间内激发极大创造力的集体思想方法”。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讨论有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项砥砺将使思想锐利。

”议题可以是讨论一个或一组题目,也可以是先就一个大的体裁、大的范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而后归纳成几条或几个题目让学生写或由学生根据所议论的问题自由命题作文。

在议题时,须注意让学生建立“立体思维坐标系”,即养成双向思维的习惯,既要横向全面地看问题,又要纵向发展的看问题。

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多角度地得到发散。

一次作文训练时,我给学生出了个作文题《牛》。

学生从牛面朝黄土背**的脚踏实地,发散出一种老黄牛精神;从牛辛勤劳作而默默无闻的属性,联系到**迅以牛自喻,郭沫若以牛尾巴自喻,发散出一种谦虚求实精神;从牛有股子犟劲,发散出一种可贵的牛劲;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发散出一种勇于探索的改革精神;从牛的反刍的生理特征,发散出一种勤于思考,温故而知新的观点;从牛生前拉套,死后捐躯——牛肉、牛毛、牛皮、牛黄、牛粪都有用,发散出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等等。

关于发散思维的作文三篇

关于发散思维的作文三篇

关于发散思维的作文三篇发散思维的作文篇一我能百官问他:能否胜任甘罗说:我能!于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12岁的名相。

亲友问他:能否背过巴金说:我能!于是他成为幼年就背过《古文观止》的天才。

读者问他:能否完成歌德说:我能!于是一部巨著《浮士德》经六十载岁月淘洗终于问世。

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以圆满完成而告终,源于他们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不竭的斗志。

一句我能体现了一个强者的信心和勇气。

人生犹如登山,我们都是登山的人,如果在遭到寒流或风沙时,都能向前迈出一步,以我能的姿态面对高山,那么再高的山也会被勇敢者踩在脚下。

这正叫做海阔天是岸,山高人为峰。

悠悠不尽的长江滚滚东流,滔滔的大江见证了苏武被匈奴俘虏,困于沙漠,难以继日时所言我能活下去,于是有了大漠孤烟不辱使命,秦关明月不断其志,千里冰湖控鼠为生,红缨节杖心如铁石的佳话。

19年后,苏武终于踏上汉朝的土地,他含着热泪说:我用行动实践了我能的誓言。

而在1944年的夏天,在遥远的西方,在那场著名的诺曼底战役中,有一个人始终架着摄像机从枪林弹雨中穿过。

主编问他能否完成这项艰巨任务时,罗伯特卡帕说:我能!于是,他在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时仍不忘用相机捕捉那一个个珍贵的镜头,他用血肉之躯去换取莱卡相机里的一张张底片。

只因他立下我能的挚言,只因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热爱,他完成了常人几乎不能想象的使命。

很难说那些战争的相片会给和平带来多大的影响,但其中反映的残酷现实和人性渴望无疑给那个时代的苦难者带来无限的精神慰藉。

我能是一种信念,是一种豪气冲天的壮志。

拥有这个信念,班扬在被投入监狱后,依然写出著名的《天路历程》;弥尔顿在被挖掉眼睛之后,依然写出《失乐园》;狄更斯自幼屡遭磨难,依然凭借顽强意志完成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这些人以我能的信心和意志给生命奏响了一曲华彩乐章。

泰戈尔曾说过:只有历经地狱般的磨难,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当人生面对暴风雨,我们为什么不大声喊出我能呢也许,只有有信心喊出我能的人,才能创造出奇迹,在璀璨的星河中留下自己的位置。

学生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浅论

学生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浅论

关键词:小学作文;发散性思维;训练策略在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学生对于作文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与抵触心理,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再加之作文一直属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注重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此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也需要改善作文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注重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接受与喜欢的方式开展写作,让学生在思考与创新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而能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改变以往写作过程中思考模式固定、僵化的问题,要让学生能够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写作,展现出写作角度的多元化与创新性。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一)较为束缚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作文思想与模式来展开写作,不能让学生创造性地开展作文写作,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完全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为了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时会用一种规范化的作文模式来约束学生,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还会让他们对于作文存在严重的学习排斥心理,认为写作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同时,教师只是机械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素材内容,完全抑制了学生的童心与个性的发挥,更导致学生缺乏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与自主性,无法对事物有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作文课堂成为束缚学生发散思维的场所,致使个别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完全是“记流水账”。

而且,教师的作文教学活动模式较为单一,平时开展的一些作文教学活动也严重缺乏趣味性与开放性,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与想象的空间,完全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二)作文教学模式较为成人化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存在作文教学模式较为成人化的问题。

个别教师可能认为自己的思维能力要比学生强,自己习惯于成为学生作文写作的主导者,无论是作文教学的教案设计,还是教学过程活动的模式,教师都会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对作文进行思考与构思,致使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完全被束缚在固定的作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可能认为这是理想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却是无法理解与接受的。

浅谈议论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

浅谈议论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

浅谈议论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份。

它具有空间度广、灵活性强、思路宽、角度多、样式新、思想独特等特点。

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并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发散思维是相对于聚合思维而言的,虽然它们共同组成了创造性思维,但就思维方式而言,发散思维较之聚合思维更具有创造性和扩展性。

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熟悉的规则和已知的信息产生某一种结论,它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习惯性,范围性和条理性。

发散思维恰恰弥补了聚合思维的这一不足,它没有规定的方向和常理推断,而是以信息源的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探求,这样便反馈到多于聚合思维几倍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就自然产生了许多单向思维方式所没有的新奇,独特的思想。

因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份。

而写作又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感情元素信息艺术性编织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活动,那么,对于掌握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发散思维方式,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议论文的写作活动,反映着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既包括发散思维,也包括集中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对某个问题从多种角度着眼,寻求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

集中思维是指运用逻辑知识和规律去评价,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

议论文的写作常是按照"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思维过程而进行的。

没有发散,就没有集中,学生面对文题和材料,首先是如何发散的问题,或者说,起于发散而终于集中的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关键。

沿着同类信息而进行发散是同型发散,如由自然现象中的积木成林、积土成山想到社会现象中的积小善成大德、积小知为大知等;沿着非同类信息而进行发散叫异型发散,如由积少成多而想到一暴十寒、半途而废等。

一、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方式的内容,并与聚合思维相比较发现它的优越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考发散思维训练题作文5篇

高考发散思维训练题作文5篇

高考发散思维训练题作文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整理的高考发散思维训练题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发散思维训练题作文12021浙_高考语文考试结束,那年的作文题为: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_;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浙_在线第一时间邀请杭州市教研员、语文高级教师、浙_省作协会员沈仁红为2021浙_高考作文题做点评。

沈仁红认为,2021浙_高考作文题,与其他某些省份的题目相比,在想象空间上明显更存在优势,发散式思维可大显身手。

沈仁红曾在杭州十五中任教,曾获教坛新秀、十佳青年教师、全国德育研讨会主讲人、浙_省首届感动杭城十佳教师等荣誉。

作文教学课堂实录《让作文的眼睛亮起来》获全国中语会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

作文教学中师生信息的有效对接等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全国一等奖。

以下为沈仁红老师的快评:一、情绪的释放与理智的解析要兼而有之回看前几年的浙_高考题,行走在消逝中、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我的时间等等,考题立意多在寻求回归与寻找纯真的世界徘徊,而今年的高考题: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明显其思辨_又有所凸显与回归。

情绪的释放与理智的解析要兼而有之并且更偏重于缜密的解析。

二、路,让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门,让我们不忘昨日的来处。

题目中门与路永远相连的说法也许过于绝对,难道路的前方就不可能是丛林、悬崖或者大海?确切地只能说:来时的路,永远与门相连,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概括出路,它让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而门,让我们不忘昨日的来处。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训练

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训练作文是生活的图像,而生活本身不是作文。

作文也不是录像式地摄取生活,反映生活的作文,需要作者根据自身体验对现实生活进展观察、构思和表达。

人们写文章有的是从生活材料等到启示,有的从观察入手,有的从表达引进。

但是不管从哪一种都必须进展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考虑,通过比拟、挑选集中到最正确点,锤炼成文。

一样的材料可能有多种观察、构思和表达,千变万化。

由此可见,作文是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生活的种种图像。

写作才能就是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生活的综合才能,包括思维、观察和表达才能。

而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思维才能,尤其是多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才能。

根据这一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的要求。

为适应以上要求,近年来中考、高考作文命题方向也趋于一致,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占多数,目的只为给考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写作终究,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

在写作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是时代赋于我们的责任。

笔者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对此深有体会。

怎样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我认为可从同题异意异材、多方面变换内容、多样变化换体裁等方面入手。

一、同题异意异材初三第二学期第一次作文,我选用2001年山西省中考作文让学生训练。

题目是:话题“家〞。

有句歌词道:“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

家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团队a、一个国家,推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

我们每个人都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的家庭成员。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教育论文•相关推荐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教育论文摘要:发散思维是阅读、写作教学中常用的训练项目。

摸索、总结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发散思维训练方法,对于贯彻新的《课程标准》,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发散思维;《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创造能力在时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平台,以课文阅读为基础,以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审视、思考课文内涵为内容的发散思维训练,逐渐成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由于这种训练系统的主要形式是发挥想象和开展辩论,主要特点是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尊重分歧,尤其能够营造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符合当代教育改革潮流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故而在教学实践中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

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高质量地开展这种发散思维训练呢?通过实践摸索,我对此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总结了如下一套训练方法:一、精研课文,择点发散真正行之有效的发散思维训练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光乍现”的即兴之作,而应该是经过周密策划、精心筹备的既定教学内容。

那么,教师究竟需要做好哪些课前准备工作呢?我认为,关键是要精研课文,选择“可发散点”。

何谓“可发散点”呢?是指课文中蕴含的具有一定引发、激活思维发散活动功能的资源基础。

换句更通俗的话说,就是课文中的一些能够启发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一篇课文的各个环节和内容中都客观存在着“可发散点”。

但是,不同“点”的可挖掘深度毕竟不同,能够引起思维发散的广度不同,对于训练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也就不同。

我在课前设计《愚公移山》一文的思维发散训练时,曾有过两个思路:思路A是将智叟与愚公的矛盾冲突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谁的想法更有道理;思路B是将辩证思考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和现实功效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搬家”与“移山”哪个做法更合适。

巧用发散性思维让作文多姿多彩论文

巧用发散性思维让作文多姿多彩论文

巧用发散性思维让作文多姿多彩论文
巧用发散性思维让作文多姿多彩
提到写作文,有很多学生就开始翻作文书,先借鉴别人的文章再说,再根据他人的文章进行仿写,自己动脑筋进行创作的很少。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在课堂上尝试让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创作。

“思维是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

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呢?发散性思维是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地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作文教学应重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锻炼的目的在于让思想能依据需求按一定的次第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想活动可驾驭与调控。

发散性思想既可经过剖析、比拟不同事物的类似点发散,也能够经过剖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想能够在比照中展开,也能够在类比中停止……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一、激发兴趣,敢于质疑,鼓励思维求新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快感和兴致的激发剂和推动器。

强烈的兴趣是靠学生在求异质疑中产生的。

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方能在研究和探索中达到一种乐而忘返、如痴如醉的地步。

同时,兴趣还可以培养人的主动性和顽强性,能强烈地吸引人去创造和探索。

如提到狼,学生想到的都是凶残、狡猾、狠毒……很令人害怕,但学完《狼》专题后,学生又认识到了狼充满智慧、护犊情深的一面。

抓住这一契机,我又让学生通过网络、报纸、书。

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论文

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论文

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论文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论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

一个人如果思维狭窄,深度不够,问题就会想不明白、想不透彻,表达时就会语序混乱、缺少条理、杂乱无章,就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就会真的出现“满纸荒唐言”,让老师批阅时,感到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从而苦不堪言。

为减少这种现象,教师要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让学生能透过问题的现象看到本质,让学生通过大胆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比,通过转换角度等方法,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这样就不会使学生的写作仅限于我“本人”、我的学校、班级、家庭,而是能够把我、我的思想放置在社会这个大的背景中,自觉地把个人、家庭、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这样一来,说的话自会增多,选的材料自会广泛。

这就需要不断训练学生的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是指在一定结构范围内,按照有顺序的、可预测的程式化的方向进行的思维方式。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升级地去思考问题,这样就会使学生抓住事物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

我布置学生写“我的爸爸”的作文,学生首先想到的材料就是“白发增多了,皱纹加深了,手粗如树皮”、“劳动一天中午连饭都顾不得吃”、“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背我上医院看病”,可当我问及“发为什么会白,皱纹为什么会深”、“为什么顾不上吃饭”时,学生就有些茫然了。

经过我的引导分析,学生明白了“发白、皱纹深”首先是年龄大、忧愁多的标志,很自然地舍去了这些材料,而逐渐抓住了爸妈让自己好好学习的愿望和行动,从而写出了凡人的爱心理想。

材料真了,感情也就真了。

学生不但学会了作文,而且真实地感受了父母之深恩。

同时还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从自己习惯思维或传统观念相反的方向、角度思考问题、引发问题,这是一种从已知发现未知的重要的'思维方法,是作文出新意的有效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发散思维训练刍议
文章似山不喜平,而学生的作文却大多平庸而无趣,千人一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摆在教师面前现实难题。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逐一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我引导学生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入手。

《峡谷》的构思是在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中进行的。

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文化大革命——我们国家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难以逾越。

告诫人们必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

模仿《峡谷》的构思,要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出发,寻找具有”离不开”这一相似点的不同事物。

比如鱼儿离不开水,万物离
不开太阳;孩子离不开母亲,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由”形似”到”神似”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路,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议论。

除了逐步积累发散思维的方法,以供使用时检索与提取,每一种思维方法应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训练。

巴金的《灯》由眼前到回忆;由自己到他人,由山那边到古希腊……假如作者不是操作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运动,是不会有那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灯”和”光”供作者运筹,供他作为主观思绪的寄托的。

模仿”灯”的构思,将作者的思维分解成下述几个步骤,我指导学生写题为《黑板》的抒情散文。

”由眼前想到过去”,学生想到幼时父母教他识字的小黑板,小学里黑板上的加减乘除,中学里黑板上的分式、方程……从而得出”黑板是人生的摇篮”的认识。

”由此地想到彼处”,于是学生想到了学校长廊上的,居委会门口的,医院门诊处的,法庭外的,食堂里的种种黑板报,于是又得出”黑板是社会万花筒”的结论,并意识到自己从这不透明的窗口了解了生活的众多方面。

”由一般想到特殊”;学生想到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以石板代替黑板学习文化,想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于是发出了要珍惜现有条件的肺腑之言。

在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时,读散文《枕木》我把指导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分解为二步。

第一步是启发学生找出枕木所有的特点: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排列整齐有序伸延;承载重压稳
如泰山……第二步是由这些不同的特点出发,寻求与其一致的精神状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典范,大无畏精神的化身;——平凡中的伟大。

一位同学在《拥抱大地的巨人——枕木》中写道:”在我的眼中,枕木仿佛慢慢地竖起,有了眼睛,有了手,它们成人了!从战争年月那冰冷的河中’浮’起的人桥到手拉手一起走向刑场的烈士;从挥着热汗向大地掘油的老一代工人到今日擎着掘土机巨臂筑起杨高路的年轻一代。

他们走过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过了洒满全色光辉的油田。

在血汗浇铸的轨迹上,走向未来。

这便是我们的民族。

一个无比坚强、无比团结的民族,用无法抗拒的脚步,一步一步走着自己坚实的路!”“既然我们都是这样的枕木,就应该毫不吝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奉献给这条路”。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

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整个高中阶段应将发散思维方法的训练按单元有计划地安排在
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发散思维方法可以按单元进行教授。

每单元教会一种发散方法,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方法辅导。

包括分析范文,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并按此发散方法练习作文。

2.巩固练习。

重点为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

3、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

重点为比较已教授过的几种发散方法,
培养运用检索与提取的能力,进行综合运用的示范。

每个单元要完成三——四篇作文。

有的借助”相似点”发散思维,有的对比不同点,有的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运用单一的方法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由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学生运用为主,由模仿到形成方法系统的过程。

发散方法的训练是反复练习,不断强化,并呈层进式的结构;思维方法的训练与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既为同步发展,又有着明显的阶段性。

思维训练可以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