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孙思邈之大医精诚
医古文赏析《大医精诚》(唐.孙思邈)选析
医古文赏析《大医精诚》(唐.孙思邈)选析【原文】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译文】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时候)病机相同,而症状表现不同,也有(时候)病机不同,而症状表现相同,因此五脏六腑的充盈与亏虚,血脉营卫的通畅与滞塞,自然不是耳目所能(完全)观察到的,必须先诊察脉象以做出判断。
而寸关尺(三部的脉象),有浮沉弦紧等各种不同的情况;经气在经脉腧穴中的流行灌注,有高下深浅的区别;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的差异。
只有用心深刻的人,才能和他研讨这些问题。
如果把这些需要殚精竭虑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那些粗枝大叶的人,岂不是很危险吗!……社会上有一些愚笨的人,学了三年医方,就说天下没有(他)治不了的病;等到治了三年的病,才知道天下没有可以用的(现成)方。
所以从事医学(行业)的人,必须深入探究医学的原理,精心勤勉,孜孜不倦,不能道听途说(得到一点知识),就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医学知识,(那样会)深深地影响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
【按语】孙思邈这一段话告诫我们医学工作者,病情是千变万化的,医理是难以穷尽的,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观察、总结,才能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才能够解决我们临床上以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原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
读书笔记——孙思邈之《大医精诚》
读书笔记——孙思邈之《大医精诚》
孙思邈为唐代著名道士,著名药学理论家和临诊大家。
被人称为“药王”或“药王爷”。
《大医精诚》选自其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即《千金要方》)卷一。
作者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其书。
该书共计二百三十三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涉及了妇、儿、内、外等各科疾病诊治的原则和方法,保存了唐代以前不少珍贵的医学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修养的三个最基本核心的问题及其医学价值,一是“精”,即医技要精湛。
孙思邈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告诫学医的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二是“诚”,即品德要高尚。
作者从“心”、“体”、“法”三个方面,对医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其次在诊治上要“纤毫勿失”,同时在作风上不得炫己毁人,谋取财务。
三是“戒”(即戒私欲,不谋钱财),作者认为“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眩功能,谅非忠恕之道。
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孙思邈的这些看法,对当今医药环境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医生是份无比神圣的职业,选择了这份职业就选择了耐心、仁慈、诚实、审慎、公正、廉洁和敬业我们应站在高度对病人负责任的角度上,做一名“大医”。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所有的医生在拥有精湛的医技、至信至诚的医德之外,还要拥有一颗仁慈之心、无私之心。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大医精诚节选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脉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
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衔耀声名訾毁诸医。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医术精通张湛(zhàn)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yǐ)。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yíng)虚,血脉(mài)荣(yíng)卫之通塞(sè),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zhěn)候以审(shěn)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xián)紧之乱,腧(shù)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bó)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zī)矣(yǐ)。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dài)哉。
若盈(yíng)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chè)之,塞而壅(yōng)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yǐ)。
故医方卜(bǔ)筮(shì),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shòu),何以得其幽(yōu)微。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liǎo),深自误哉。
诚心救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cè)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è)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zhǎng)幼妍(yán)媸(chī),怨亲善友,华夷(yí)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bǐ)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qī)怆(chuàng),勿避险巇(xī),昼(zhòu)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fù)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chù)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孙思邈医德名言大医精诚
孙思邈医德名言大医精诚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
存不忘亡,安不忘危。
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判处针药,无得参差。
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圣人之道,以慈济物,博求众药,以戒不虞。
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身为善。
道之所在,其德不孤。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
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溢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半醉酒,软枕头,暖盖足。
身体常使小劳,则可百达和畅。
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饮酒可以陶情性,剧饮过多防百病。
《孙真人卫生歌》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大醉。
《备急千金要方》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凡欲治疗,先以食疗。
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疗。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
观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贼而得之者祸也,幸而得之者笑也,分而得之者吉也,屈而得之者福也!居其富而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称积小以成大。
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
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
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
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当去礼去圣守愚以自养,斯乃德之源也。
《大医精诚》古代原文内容+白话译文
《大医精诚》古代原文内容+白话译文《大医精诚》内容《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原文如下: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大医精诚原文(打印版)
大医精诚原文唐·孙思邈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已。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工夫行跡之心,如此可做蒼生大醫,反之則是含靈鉅賊。
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línglù)兼陈,看有若无。
大医精诚 孙思邈
金枫吟医生在JR论坛上贴出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一文,可谓切中时弊。
为随喜金枫吟先生的善举,彰显孙思邈先贤的本意,我作了白话翻译。
译文采取硬译的办法,首先求“信”,然后尽我所能做到“达”“雅”。
大医精诚孙思邈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此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不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张湛(可能就是《列子》的注家,晋代人):“以经络治疗(指针灸术等)和方剂为主的医术难以达到精妙的高度,由来已久,都是这样。
”现在的病,有实质相同而表征不同,有实质不同而表征相同,故而,五脏六腑是实症还是虚症,血脉和营气卫气是通畅还是阻塞,本来不是耳朵眼睛等感觉器官一下子能够查明的,一定要诊明征候然后加以审视。
而把脉寸关尺,有浮脉、沉脉、弦脉、紧脉等纷乱难辨的脉象;按俞穴、子午流注来针灸,有高下浅深的差别;按摩肌肤筋骨,有肌体厚薄、手法刚柔的差异。
只有用心精微的人,才可以和他说到这一层。
现在,对最精微的事情,要求用最粗浅的思维方法去把握,这还不危险吗?如果是实症还要用补法,虚症还要用泻法;本来通畅的再彻底撤去防卫,本来阻塞的再去筑坝断流;寒症再给冷药,热症再给温药,这是加重他的疾病,而希望他生还,我看是死路一条。
故而医家、方术、卜卦、占筮,是难以臻于精妙的技艺,既然不是得自神仙教授,那么凭什么深入堂奥,得到最深最微妙的秘密?世间有自以为聪明的蠢人,读了三年方剂书,就说世界上没有病不能治;等到行医治病三年,才知道世界上的病没有现成的方剂可用。
《大医精诚》原文
大医精诚唐孙思邈简介:《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医术精通张湛(东晋学者)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如果)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诚心救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xi)、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大医精诚原文
大医精诚原文唐·孙思邈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已。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行迹之心,如此可做苍生大医,反之则是含灵钜贼。
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常识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línglù)兼陈,看有若无。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大医精诚—孙思邈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已。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工夫行跡之心,如此可做蒼生大醫,反之則是含靈鉅賊。
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línglù)兼陈,看有若无。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引导语:《大医精诚》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出自唐代孙思邈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又名《千金要方》、《千金方》)的第一卷。
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原文: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大医精诚》古代原文内容+白话译文
《大医精诚》古代原文内容+白话译文《大医精诚》内容《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原文如下: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原文唐·孙思邈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已。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行迹之心,如此可做苍生大医,反之则是含灵钜贼。
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常识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línglù)兼陈,看有若无。
千古医道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千古医道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大医精诚》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孙思邈《大医精诚》,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我国的不少中医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医生都应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孙思邈(58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区)人。
唐代医学家、道士,中医医德规范和大医精诚的制定人,被后人成为药王。
《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原文】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
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译文】晋代学者张湛说:“以经络治疗(指针灸术等)和方剂为主的医术难以达到精妙的高度,由来已久,都是这样。
”这是因为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的缘故。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还是阻塞,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
但把脉寸关尺,有浮脉、沉脉、弦脉、紧脉等纷乱难辨的脉象;腧穴气血的流通输注,有高低浅深的差别。
肌肤有厚薄、筋骨有强壮柔弱的区分。
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论这些道理。
【原文】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
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译文】如果把极精细、极微妙的医学道理,用最粗略最浮浅的思想去探求它,难道不是很危险吗?如果实证却用补法治它,虚证却用泻法治它;气血通利的却还要去疏通它,明明不顺畅却还要去阻塞它;寒证却给他用寒凉药,热证却给他用温热药。
孙思邈论大医精诚译文
孙思邈论大医精诚译文孙思邈的《论大医精诚》原文: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译文:张湛说了:“这开方子治病要精通,一直以来就挺难的。
”如今这病啊,有的是内里一样但外表不同,也有的是内里不同但外表一样。
所以说这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空,血脉荣卫是通畅还是堵塞,肯定不是靠耳朵听、眼睛看就能弄清楚的,一定得先诊察脉象仔细判断。
那寸口关尺的脉象,有浮、沉、弦、紧这些乱七八糟的变化;穴位的气血流注,有高、下、浅、深这些差别;人的肌肤筋骨,也有厚、薄、刚、柔这些不同。
只有心思特别精细的人,才能跟他聊聊治病这事儿。
现在有人把极其精细微妙的事儿,去靠极其粗陋浅薄的想法来对付,这不是很危险吗!要是人身体里气血充盈你还给他补,气血虚空你还给他损,气血通畅你还给他一通到底,气血堵塞你还给他堵上,人受寒了你还给他更冷,人发热了你还给他加热,这是加重人家的病啊,还指望人家能活,我看这人是死定啦!所以这开医方和占卜算卦,都是技艺里很难精通的。
既然不是神仙传授,那怎么能弄明白其中的深奥微妙呢?世上有那傻乎乎的人,读了三年医方,就觉得天下没有他治不了的病;等到治病治了三年,才知道天下没有能用的方子。
所以学医的人必须广泛地探究医学的根源,勤奋不懈怠,不能道听途说,就说自己懂了医道,这是深深把自己给坑了呀!这篇译文出自孙思邈的《论大医精诚》,这孙思邈可是个厉害的中医大家。
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
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唐代名医孙思邈,京兆华原人。
少时因病学医,对医学有很深的研究,并涉猎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
一生救人无数,自己也寿逾百岁,被后人尊为药王。
人们为求安康,全国多地都有供奉药王的庙宇。
花山、青龙山一带也曾建有药王庙,塑有孙思邈的神像,香火旺盛。
孙思邈医术高明,视病如亲,一日孙思邈在馆中闲坐,闻听大街上人声扰嚷,伴有哀哀哭声。
循声望去,见一行人抬着棺木,后面有人哭泣。
棺木下面,鲜血点滴落下。
孙思邈出门看到此景,高声叫抬棺人住下,说:“人尚未死,怎么就可出殡?”出殡的队伍停下后,孙思邈说:“人尚未死,一定能救。
”出殡的是一位产妇,其丈夫说:“难产已半天了,早已没有了气息。
”孙思邈说:“开棺看看再说。
”死者半路开棺是不吉利的,产妇的丈夫不同意。
孙思邈说:“我以性命担保,赶快开棺!晚了就真没救了。
”产妇家属只好开棺让孙思邈看。
开棺后,见产妇面色清白,毫无气息,孙思邈号了脉后,取出药包,抽出一支银针,对着产妇的肚子扎了下去,只听产妇呻吟了一声,渐渐缓过气来。
随后,棺中传出婴儿啼哭,一家人大喜,一齐跪倒给孙思邈叩头。
齐声说:“感谢神医,起死回生,一针救了母子两条人命。
”孙思邈连说:“诸位请起,救助苦难,本是医家份内事,不必客气,赶快回家照顾病人吧。
”事后,郡守裴绪闻讯赶来,一是祝贺孙先生又做了一件感天动地的善事,二来感谢救了本郡平民的性命。
两人寒喧之后,在医馆品茶,裴绪问:“先生怎知那产妇没死,又怎么能一针救了两条人命?”孙思邈说:“我在馆内闲坐,听外面哭声甚哀。
当即出去观看,见棺内有血水滴出,血色鲜红。
只有健康的活人流出的血,才这样鲜红不凝结。
若棺内是死人,即便有血水流出,也是有腐臭味,血色暗紫带血块。
一问是产妇,所以我断定此人仍活着,一定能救。
”裴绪问:“怎么你一针刺下,就使产妇苏醒,婴儿降生?”孙思邈诙谐地说:“那孩儿不愿出生,一手抓住他母亲的心系子,把他母亲痛晕了,自己也降生不了。
孙思邈大医精诚原文、译文(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孙思邈大医精诚原文、译文(凡大医治病。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原文: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líng lù亦作“醽渌”。
大医精诚 唐,孙思邈
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已。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行迹之心,如此可做苍生大医,反之则是含灵钜贼。
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língl ù)兼陈,看有若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它, 明明不顺畅却还要去阻塞它; 寒证却给他用寒凉药, 热证却给他用温热药。 这些治疗方法是在加重病人的病情,你希望他能痊愈,我却看到他更加危重了。 所以医方、占卜,是难以精通的技艺。既然不是神仙传授,凭什么能懂得那深奥 微妙的道理呢?世上有些愚蠢的人,读了三年医方书,就夸口说天下没有什么病 值得治疗;等到治了三年病,才知道天下没有现成的方子可以用。所以学医的人 一定要广泛深入地探究医学原理,专心勤奋不懈怠,不能道听途说,一知半解, 就说已经明白了医学原理。如果那样,就大大地害了自己呀! 凡是品德医术俱优的医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无欲念,无希求,首先表 现出慈悲同情之心,决心拯救人类的痛苦。如果有患病苦来求医生救治的,不管 他的贵贱贫富, 老幼美丑, 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 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的朋友, 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 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也不能瞻前顾后,考虑自身的利弊得失,爱惜自己的身家 性命。看到病人的烦恼,就像自己的烦恼一样,内心悲痛,不避忌艰险、昼夜、 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不能产生推托和摆架子的想法,像 这样才能称作百姓的好医生。与此相反的话,就是人民的大害。自古以来,有名 的医生治病,多数都用活物来救治危急的病人,虽然说人们认为畜牲是低贱的, 而认为人是高贵的, 但说到爱惜生命, 人和畜牲都是一样的。 损害别个有利自己, 是生物之情共同憎恶的,何况是人呢!杀害畜牲的生命来求得保全人的生命,那 么, 离开“生”的道义就更远了。 我这些方子不用活物做药的原因, 确实就在这里! 其中虻虫、水蛭这一类药,市上有已经死了的,就买来用它,不在此例。只是像 鸡蛋这样的东西,因为它还处在成形前的状态,一定遇到紧急情况,不得已而忍 痛用它。能不用活物的人,这才是能识见超越寻常的人,也是我比不上的。如果 有病人患疮疡、泻痢,污臭不堪入目,别人都不愿看的,医生只能表现出从内心 感到难过的同情、怜悯、关心的心情,不能产生一点不快的念头,这就是我的志 向。 一个德艺兼优的医生的风度,应能使思想纯净,知我内省,目不旁视,看上 去很庄重的样子,气度宽宏,堂堂正正,不卑不亢。诊察疾病,专心致志,详细 了解病状脉候,一丝一毫不得有误。处方用针,不能有差错。虽然说对疾病应当 迅速救治,但更为重要的是临证不惑乱,并应当周详仔细,深入思考,不能在人 命关天的大事上,轻率地炫耀自己才能出众,动作快捷,猎取名誉,这样做就太 不仁德了!还有到了病人家里,纵使满目都是华丽的铺设,也不要左顾右盼,东 张西望,琴瑟箫管之声充斥耳边,不能为之分心而有所喜乐,美味佳肴,轮流进 献,吃起来也像没有味道一样,各种美酒一并陈设出来,看了就像没看见一样。 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悲痛,满屋子的人都会不快乐,更何况病 人的痛苦,一刻也没有离身。如果医生安心无虑地高兴娱乐,傲慢地洋洋自得, 这是人神都认为可耻的行为, 道德高尚的人所不做的事,这些大概就是医生的基 本品德吧。
孙思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 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 若己有之, 深心凄怆勿避险昼夜寒暑、 饥渴疲劳, 一心赴救, 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关于反对杀生,杀生求生,去生更结的 一段,略)。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 之意,不得起一念芥蒂之心,是吾之志也。夫人医之体,欲得澄神内望,望之俨 然,宽欲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 药, 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 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谛覃思; 不得于性命之上, 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 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醁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 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
⑾顾眄:斜视。 ⑿珍馐:贵重珍奇的食品。 迭,交替。 荐,进献。 ⒀醽醁:美酒名。 ⒁“夫一人”二句:语本西汉刘向《说苑· 贵德》。 隅,角落。 ⒂至人:古代之思想道德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为医之法 夫为医之法, 不得多语调笑, 谈谑喧哗⑴, 道说是非, 议论人物, 炫耀声名, 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⑵,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 双,此医人之膏肓也⑶。老君曰⑷:人行阳德⑸,人自报之;人行阴德⑹,鬼神 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⑺岂诬 也哉。 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 专心经略财物⑻, 但作救苦之心, 于冥运道中⑼, 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 恕之道⑽。志存救济⑾,故亦曲碎论之⑿,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⒀。 ⑴谈谑:谈笑。谑,开玩笑。 喧哗:大声吵闹。 ⑵戴面:仰面。 ⑶膏肓:此喻恶劣习气。 ⑷老君: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思想家,道家学派创 始人。唐代乾封元年上尊号“玄元皇帝”,武后时改称“老君”。俗称“太上老君”。 ⑸阳德:指公开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⑹阴德:指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⑺阴阳报施:即上文所云阳施则有阳报,阴施则有阴报。 ⑻经略:谋取。 ⑼冥运道:犹冥道。冥界。 ⑽谅:确实。 忠恕之道:儒家伦理思想。“忠”谓积极为人,“恕”谓推己及 人。 ⑾救济:救世济民。 ⑿曲碎:琐碎。 ⒀鄙俚:粗俗。 译文 晋代学者张湛说:“经典的医方难以精通,由来已经很久了。”这是因为疾病 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的缘故。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还是阻塞,本来就不 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但寸关尺三部脉 象有浮、沉、弦、紧的不同;腧穴气血的流通输注,有高低浅深的差别。肌肤有 厚薄、筋骨有强壮柔弱的区分,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论这些道理。 如果把极精细、极微妙的医学道理,用最粗略最浮浅的思想去探求它,难道不是 很危险吗?如果实证却用补法治它,虚证却用泻法治它;气血通利的却还要去疏
无作工夫形迹之心⑸。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 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 ⑹,况于人乎⑺。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 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⑻,不在此例。只如鸡卵 一物, 以其混沌未分⑼, 必有大段要急之处⑽, 不得已隐忍而用之⑾。 能不用者, 斯为大哲⑿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 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⒀,是吾之志也。 ⑴妍媸:美丑。 妍,娇美。蚩,通“媸”,丑陋。 ⑵怨亲善友:谓关系亲疏。善,交往一般者。友,过从密切者。 ⑶华夷:谓不同民族之人。华,汉族。夷,古代对异族的统称。 ⑷险巇:艰险崎岖。 ⑸功夫:时间,此谓耽搁时间。 形迹:客套,此谓婉言推脱。 ⑹患:厌恨。 ⑺于人:《医心方》引作“圣人”。 ⑻市:购买。 ⑼混沌: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分时浑然一体的状态。此指鸡雏成型前的状态。 ⑽大段:犹言十分。 ⑾隐忍:克制忍耐。 ⑿大哲:才能识见超越寻常的人。 ⒀蒂芥:又作“芥蒂”,细小的梗塞物。喻郁积在胸中的怨恨和不快。 大医之体 夫大医之体⑴,欲得澄神内视⑵,望之俨然⑶。宽裕汪汪⑷,不皎不昧⑸。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⑹。虽曰病宜 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⑺,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⑻,邀 射名誉⑼,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⑽,勿左右顾眄⑾;丝竹凑耳,无 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⑿,食如无味;醽醁兼陈⒀,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 人向隅,满堂不乐⒁,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 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⒂,斯盖医之本意也。 ⑴体:风度。 ⑵内视:谓不视外物,排除杂念。 ⑶俨然:庄重貌。 ⑷宽裕:气度宽宏。 汪汪:水宽广貌。此喻心胸宽阔。 ⑸不皎不昧:谓不亢不卑。 ⑹参差:差错。 ⑺审谛:仔细观察。 覃思:深思。 ⑻率尔:轻率貌。 俊快:洒脱迅捷。 ⑼邀射:谋取。 ⑽绮罗:指穿着绮罗的人。为贵妇、美女的代称。
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 膏肓也(关于“阴阳报施”一段,略)。医人不得恃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 救苦之心。 意义 孙思邈《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明确地说明了 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这篇文 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我国的不少中医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 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 为患者服务。 影响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训:勤求博采厚德济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博学精诚济世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怀仁博学笃行 辽宁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博学继承创新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训: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训:至精至诚惟是惟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训: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齐齐哈尔医学院校训:大学至善大医精诚 桂林医学院校训:弘德善医 右江民族医学院校训:大医精诚 南京医科大学校训:博学至精明德至善 陕西中医学院校训:精诚仁朴 山西中医学院校训:求真 南方医科大学校训:博学笃行尚德济世 广东省人民医院:大医厚德精博至善 宁津县中医院院训:精诚仁爱 河南中医学院校训:厚德博学,承古拓新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训:厚德精医博学笃行 右江民族医学院校训: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 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大医精诚》 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 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 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 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 所长,经略财物”。从此文中亦可见佛教的思想也渗入中医学之中。 原文及注释 医术精通 张湛曰⑴:夫经方之难精⑵,由来尚矣⑶。今病有内同而外异⑷,亦有内异 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⑸,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 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⑹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 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⑺,求之于至 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 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⑻,艺能之难精 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 治病三年, 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 不得道听途说, 而言医道已了⑼,深自误哉。 ⑴张湛:东晋学者。晓养生之术,撰有《养生要集》十卷、《延生秘録》十 二卷,均佚。今有《列子注》八卷传世。 ⑵经方:一般指《伤寒杂病论》等著作中的医方。此泛指医道。 ⑶尚:久远。 ⑷今:语首助词,犹夫。 ⑸荣:通“营”。指营气。 ⑹流注:谓经络气血运行灌注。 ⑺今:如果。 ⑻卜筮(誓):占卜。古时占卜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 ⑼了:尽。 诚心救人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 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⑴,怨亲善友⑵,华夷 愚智⑶,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 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嶮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⑷,一心赴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