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灯光》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理解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3.把自己在灯光下学习时所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2.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教学策略】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

本文作者去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围绕着灯光,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教授本课时我们主要要让学生认真体会课文中几次出现的“多好啊!”明确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是,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从而体会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引出“灯光”之题目:提问: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学习了《灯光》这篇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灯光》。

二、细读课文,理解“灯光”之内容:师:上一节课,同学们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画出了课文的思维导图,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班级的展示。

生:小组范围内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参加班级的展示。

师:请一名学生展讲思维导图。

(生展讲,老师记分,其余学生评价,质疑和补充。

)生1:我想评价一下他画的思维导图:思路清晰,线条流畅,我很喜欢他写的心得体会,把本课的中心都罗列出来了。

师:你的评价很精准,说明你看得仔细,听得认真。

生2:我要质疑:请问,课文开头和结尾描写天安门前的灯光是为了什么?师:你真是一个大胆质疑的孩子,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生3:我觉得是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路人才会说“多好啊”,才会引起作者的回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计划一课时课时一教学过程一、教师直接板题,学生读题。

二、学生初步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干,学习作者倒叙的表达方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动笔勾画出文章中描写“灯光”的句子。

2、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课文内容。

1学生读一读课文描写灯光的句子或段落。

学习文章前后照应与倒叙的表达顺序。

2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灯光”,围绕“多好啊!”感受所今天这种充满光明、温暖的幸福生活。

过渡:t:我因为什么把“天安门前的灯光”与“插图上的灯光”联系起来的?3围绕课文的第二个“多好啊!”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体会主人翁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明白“灯光”象征着革命志士对光明而又温暖的幸福生活追求。

4学生读文章8、9、10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战斗的危急与惨烈,从而体会出郝副营长的为革命勇于献身的革命情怀。

t:战斗打响了,而我军遇到了生么困难?(顺便引导学生理解“千钧一发”)t:不解决这个困难将意味着什么?解决困难的关键是什么?t:学生读的第10自然段,说说读后有什么感想?5学生读文章11、12自然段聚集情感,再读文章1、2自然段,然后读课题。

说说读后的感想。

三、读文巩固所学。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完成本课生字词书写训练。

2、完成本科练习册。

3、预习《为人民服务》4、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一、课文内容分析《灯光》是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文。

这个单元主题是“革命岁月”,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能够不忘历史与英雄,在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中感受他们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教育。

本主要写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的憧憬陷入在一本书里的一个在电灯下读书的孩子,并希望能用上电灯造福孩子;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郝副营长用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但火光却暴露了自己,最后英勇牺牲了。

本文通过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努力建设好前辈用生命与鲜血开创的新中国。

全文开头和结尾写的是现在,中间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

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感人至深。

特别是“灯光”作为全文的线索,联系起过去、现在、将来,又因为它带来的光明、温暖、希望,而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在课文之后安排了“阅读链接”。

这个“阅读链接”围绕革命文化主题展开,安排了四篇阅读材料,同时还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

二、学情分析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略读文,有大量的学习略读文的经验。

教学中要尊重略读文的编排意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学生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但是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三、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表达顺序,体会文章倒叙、首尾照应、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感受革命英烈的献身精神。

3.读“阅读链接”,并关注场景与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中天安门前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课文题目的联系。

2.通过品读重点语句,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中天安门前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课文题目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出示,引入新课(一)出示生活中各种灯光的(二)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欣赏生活中不同场景中的灯光,建立与课文的联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灯光背后深意的愿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根据课前学习提示,交流自主学习这篇课文的大致思路。

(二)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走进“灯光”故事,理解深层含义(一)浏览课文,捕捉三个画面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的语句,用直线画出来。

2.出声朗读画好的语句。

(二)体会文中不同灯光(火光)带给人们的感受1.默读《灯光》全文。

2.结合刚才画出的写灯光(火光)的语句,想一想:看到这些灯光(火光)人们是怎样的感受?边读边作批注。

3.结合批注和同伴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情境一:天安门前的灯光(1~2自然段)天安门前的灯光让人感到光明,感到温暖,体会到和平、安宁的生活让人们的内心充满愉悦感和幸福感。

情境二:书上插图中的灯光(3~7自然段)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读,体会到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情境三:战场上微弱的火光(8~11自然段)透过战场上微弱的火光,感受到郝副营长勇于牺牲的精神,联系上文了解他是为了实现伟大而崇高的理想而选择了牺牲。

(三)回应课前的问题,突破难点1.结合任务一、任务二的收获,思考:课文中,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2.在理清灯光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思考它们与课文题目的联系。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导学案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导学案

11《灯光》导学案课时:一课时授课教师:朱燕学习小主人:学习目标:1、我能读读记记“战地突击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我要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表达顺序并体会写法。

4、通过读课文,我能体会先烈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重难点:1.紧抓“文眼”,把握内容,体会品质2.理解倒叙的写法,理清文章写作线索。

知识链接: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线索,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

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

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

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

学习过程:(一)作者我知道本文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我还知道他的作品有。

(二)字词我都会我不仅会读这些词语还能把他们规范书写下来战地突击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千钧一发璀璨聚精会神郝副营长(三)主要内容我知道我会用上一道题中的其中几个词语连成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抓重点内容,体会人物品质1.“多好啊”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请在文中找出来,再按要求填空。

2.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

(五)突破重难点,学习写法1.课文哪些地方写现在?哪些地方写往事?(可以按照“这篇课文先写……然后……结尾……”的方式回答)2.根据上一题,你来猜一猜文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叙述顺序?那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呢?3.线索好比冰糖葫芦里的竹签子,有了它文章的各个材料才能整合在一起,它贯彻着整个情节的发展,那么你觉得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呢?4.有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多次,我们由它去把握文章的重点,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它就是文章的“文眼”它是哪句话呢?反馈练习,检验学习成果姓名1、根据解释,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11《灯光》导学案 王志

11《灯光》导学案 王志

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学法指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篇课文要做到五读。

一读:自由读,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和有积累价值的词语。

结合课文多读几遍,读不准的查字典,或请同桌帮助。

二读:朗读,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三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大意。

四读:精读,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读:浏览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在学案上做好记录,课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读中感悟,读中明理。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课文导读:灯光,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事物了,生活中随处可见。

可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却有着一段感人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王愿坚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

王愿坚是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题材的小说。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以及电影文学剧本《》。

(二).自主学习1.词语认读并工整的抄下来。

挺进围歼.战茂密漆黑胸墙黑魆.魆豫皖..苏突击连交通沟。

突击阻击璀璨..震天动地千钧.一发聚精会神..陷入漫步憧憬2.连一连,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

微弱的时刻宽阔的知识漆黑的朋友宏伟的战斗危急的夜空激烈的建筑年轻的亮光丰富的马路3.根据解释,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①自己对自己说话。

()②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紧急。

()③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指精神高度集中。

()④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4.读文思考:①.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它表达了人物什么品质?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③.“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

④.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画下来。

二.小合作探究,解答以上思考题。

全班展示交流。

(一).理清顺序,了解事件。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8《灯光》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8《灯光》精品导学案

8*《灯光》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师述: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便是灯光。

灯光下,人们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快乐歌唱……而在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先生心中,灯光更是一段回忆,一个情结。

今天,我们将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位人民战士内心对灯光的向往。

2.板书课题------灯光3.齐读课题。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焦急、黑魆魆、千钧一发、震天动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以读促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对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中,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字词运用(一)自由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歼(jiān)郝(hǎo)璀(cuǐ)憬(jǐng)璨(càn)魆(xū)倚(yǐ)憧(chōng)(二)检查生字读音,交流重点字词的理解。

宏伟:(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

围歼战:包围起来消灭敌人的战斗。

黑魆魆:很黑暗。

千钧一发:比喻极其危险。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三)形近字辨析组词。

歼(歼灭)倚(倚靠)憧(憧憬)扭(扭打)纤(纤细)椅(椅子)撞(撞到)纽(纽扣)微(微笑)漆(油漆)振(振奋)爆(爆炸)徽(国徽)膝(膝盖)震(震动)暴(暴露)(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茂密)的沙柳林(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黑魆魆)的夜空(激烈)的围歼战(璀璨)的华灯静静地(照耀)紧紧地(包围)默默地(注视)(五)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自言自语)(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力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千钧一发) (3)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灯光》 导学案

《灯光》 导学案

《灯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物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中“灯光”的深刻含义。

(2)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难点(1)体会作者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写作手法。

(2)理解文中“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

三、知识链接作者简介:王愿坚(1929 年-1991 年 1 月 25 日),男,中国电影编剧、作家。

1944 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 年参加八路军。

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

1952 年调到新的单位,《解放军文艺》的制作。

1956 年至 1966 年,参加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灯光”写了一件什么事?3、找出文中描写灯光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体会其作用。

五、合作探究1、文中三次出现“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1)第一次:“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这是_____在_____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他看到_____,可能想到_____。

(2)第二次:“‘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这是_____在_____时说的。

他看到_____,可能想到_____。

(3)第三次:“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这是_____在_____时说的。

他看到_____,可能想到_____。

2、郝副营长在憧憬灯光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从他的神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课文的结尾为什么要以“灯光”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六、课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导学案】灯光【学习目标】1. 了解灯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2.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和角度看待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通过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生活中见过哪些灯光?它们各有什么用途?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灯光?灯光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学习新课(3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新课文《灯光》的作者、内容以及主题。

2. 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 作者在课文中写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是什么?(2) 作者觉得灯光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3) 灯光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你能举出一个具体例子吗?(4) 你认为灯光还有其他的作用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灯光的作用和意义,并向同学们分享。

三、拓展练习(25分钟)1. 给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对象,去调查该对象足够明亮的灯光都有哪些用途。

2. 小组合作完成调查后,让他们在班级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同时交流讨论。

3. 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并分析灯光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和意义。

四、课后作业(5分钟)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种灯光,以及它给你带来的感受和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对灯光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写作作业,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并让他们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导学案】灯光【学习目标】1.了解灯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2.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和角度看待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通过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生活中见过哪些灯光?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学生可以举例,比如:路灯、台灯、电灯、车灯等。

六年级灯光导学案

六年级灯光导学案

六年级灯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体会本文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的关系,并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2)体会本文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的写作方法,并学习运用。

2、难点理解“灯光”的深刻含义,体会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感悟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当我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工作、生活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灯光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灯光的文章,去了解那段不寻常的历史。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

2、思考:课文围绕“灯光”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感受:这句话中的“光明”和“温暖”不仅指灯光照亮了广场,更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安定和幸福。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感受:郝副营长对灯光的向往,反映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感受:从郝副营长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惜牺牲自己的决心。

苏版六年级下册《灯光》导学案

苏版六年级下册《灯光》导学案

苏版六年级下册《灯光》导学案《灯光》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要紧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读明白课文,明白得革命先烈对以后的向往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明白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预习案】方法指导: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一、读熟课文,读准字音。

二、完成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三、通过预习,透过“灯光”走进郝副连长的内心世界,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你学习了如何样的写人方法?五、你还有什么问题?【探究案】方法指导: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2、质疑释疑,大胆发言。

3、读悟结合。

谈论话题:透过“灯光”走进郝副营长内心世界朗读杰出片断,学习写人方法参考问题:提问小组探讨问题2、3、5、6、9文中几次显现“光”,分别是在什么情形下显现的?你从这“光”中感受到了什么?题目《灯光》有什么深刻含义?1、5、6、74段,“他凝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深思着”,在深思什么?7段,“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乌黑的夜空”,在想什么?2、36段什么缘故要强调“我”确实没见过电灯?结合当时旧中国的生活,说说什么缘故郝副营长那么想要电灯?7、9郝副营长什么缘故要点燃书本?7、8、9如何明白得11段最后一句话?郝副营长所向往的内容和他的英勇壮举之间有什么联系?1、3、8、9郝副营长是个什么样的人?1、3、5、7、8、9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段与1-2段有什么联系?表达了“我”对郝副营长什么感情?《灯光》与《十六年前的回忆》写法上有什么异同?2段,什么缘故听到“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假如你是突击连的一员,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什么?文章的叙述顺序是如何样的?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什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一)导入1、清晨,我们睁开朦胧的双眼,便看见电灯的亮光。

踏进教室,我们在明亮的日光灯下学习;夜晚,霓虹闪烁,灯光为我们驱逐黑暗,照亮前行的路……同学们,当我们在享受灯光为我们带来的诸多好处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为让这灯光一直明亮,有多少人为之无私地付出。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灯光》2、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黑板出示漆黑的夜空黑魆魆黑暗微弱的亮光千万盏灯璀璨的花灯光明温暖2、抽生读第一组词语,谈自己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3、抽生读第二排词语,谈自己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两排词语的朗读,旨在让学生初步体会灯光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学生初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精神1、学生默读课文,勾出“多好啊!”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想:于是,他,说:“()多好啊!”2、全班交流汇报。

(1)组织学生依次汇报人物在三次说“多好啊!”,看到的、想到的,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体会郝副连长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决心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勇于牺牲一切的精神。

(2)学生汇报第三次“多好啊”,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读8、9、10自然段,进一步体会郝副连长为了换来后代的幸福生活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2篇】一、教材分析:《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

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绝大部分写往事。

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

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多好啊”在文本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中,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3、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脉络,初步感受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节日里灯光璀璨的景象。

2、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些灯光后有什么感想。

3、教师导语引入课文:是啊,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灯光,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我们已经离不开灯光。

但在六十多年前,有人却连电灯都没见过。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作者。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共同正音。

三、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四、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五、初步感受人物品质1、学习金钥匙。

2、借鉴金钥匙中的读书方法,再读全文,划出印象深刻的句子。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二、提纲契领,抓住重点(一)学习1-7自然段1、是什么引起作者的回忆2、“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段落。

3、仔细阅读1-7,思考:三次“多次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当时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意图:抓住“多好啊”这句话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屏幕)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学习目标:1、深入朗读课文,掌握倒叙的写作手法。

2、找到文章有关“灯光”的语句,说说与题目的关系。

3、通过阅读文章,感受革命先烈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回顾课文1、△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信义小学六年一班同学的回答吧。

(△屏幕学生音频)电视机前的你也一定回答对了,快为自己竖起赞美的大拇指吧!2、△本文的写作手法和以往我们学过的文章有所不同。

(屏幕)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3、△(屏幕)同学们可真仔细,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像这种把事件的结局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叙述情节发生、发展的叙述方法,叫做倒叙,这种写作方法能够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自主学习1、△文章的题目是灯光,面对不同的灯光,文章的人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多好啊!这短短的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3次,△它就是揭示主旨的文眼。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围绕这句话展开学习吧!△(屏幕)根据自学提示,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课文共有几处出现了“多好啊!”这句话?(2)你能不能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同学们可以画出印证你想法的句子并作出批注。

开始吧!3、△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张老师一起来看看文章哪几处出现了“多好啊”这句话吧!(屏幕)△第一次是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地点是天安门广场,△路人看到广场上千万盏灯感叹道:△多好啊!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战斗前夕△,在交通沟里△,郝副营长△看到书中插图孩子在灯光下学习△△△△,他不禁说道△:多好啊!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吗?虽然这句话在文章出现了三次,但是每一次都有着不同的含义。

下面,让我们深入文章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吧!4、△请同学们找到第一处,大声朗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导学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据此,本课的教学以理解“多好啊!”为线索,促使学生在不断与文本对话、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

指导学生走近英雄,感受理想,感悟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使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以读促讲,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重点词句的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渗透背景,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灯光。

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3.揭题: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憧憬的便是灯光。

灯光下,人们在散步;灯光下,人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在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在快乐歌唱。

而在本文的作者心中,灯光是一段回忆。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

4.学生交流作者和时代背景,教师补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小说。

他的作品有《闪闪的红星》《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5.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培养学生养成读题质疑猜测内容的习惯,为习作打下基础。

预设:生1:我想知道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

生2:我想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3: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设计意图:本文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比较远,上课时,先让学生大致了解时代背景,对深入理解课文有一定的帮助。

然后由题目入手,导入新课,通过质疑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将自己的解读和文本进行对照,加深对文题的理解。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灯光》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灯光》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灯光》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灯光》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灯光》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3、感知文章的`结尾与开头互相呼应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地珍惜。

学情分析:课前预习导学:1、自读课文,勾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并把生字新词摘录下来。

2、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3、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课堂学习研讨:1、检查课前预习:2、自学研讨:(1)细读3-11自然段,思考:郝副营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找:找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

品:抓住关键词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书上。

读:读出你的感受。

概括说说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郝副营长是一个的人。

(2)文章标题是“灯光”,并且在开头、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意?批注在书上。

(3)学了这篇文章,你想说些什么?3、(1)小组交流(交流自己的批注笔记,并试着修改)。

(2)全班展示。

(师适时指导朗读)4、师生课堂小结:四、学习达标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yī zhǎn gòng chǎn dǎng jiān miè()()()yǐ zhe jù jīng huì shén còu guò()()(lái diàn nǐu chōng jǐng zhà yào)()()()qiān jūn yī fā bào lù cuǐ càn()()()2、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照耀——()光明——()宏伟——()温暖——()赞叹——()赞叹——()3、妙句赏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导学案《灯光》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记“突击、消灭、向往、狙击”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要紧内容,理清课文表达顺序。

(重点)3、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表情和谈话中,明白得先烈对以后的美好向往;从郝副营长在斗争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明白得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难点)【知识链接】王愿坚(1929--1991.1.25)中国电影编剧、作家。

山东诸都市相州镇七村人。

1945年参加八路军。

曾任报社编辑、记者。

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

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

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作协理事。

其妻是茹志鹃,其女是王安忆。

三人均为我国知名作家。

要紧作品有《灯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一般劳动者》《支队政委》《后代》《妈妈》《赶队》《宝贵的纪念品》《草》,电影剧本《闪闪的红星》……一、自主学习1、画出课文中难读难写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2、说明下列词语。

豫皖苏:宏伟:围歼战:交通沟:闲逛:向往:黑魆(xū)魆:整编师:千钧一发:辉煌:华灯:胸墙:自言自语:震天动地:3、默读课文,摸索:课文要紧讲了一件什么事?4、自由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摸索:课文哪些地点是写现在?那些地点是写往事的?(给课文划分层次)二、合作学习1、自读课文“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情况的起因、通过和结果。

(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起因:( )通过:( )结果:( )2、默读“往事”部分,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并回答问题。

(1)“我”什么缘故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顺?(2)郝副营长凝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深思什么?(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以后的向往里”,他在向往什么呢?(4)对比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说说自己的明白得或发觉。

(5)课文的题目是“灯光”,你觉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3、读课文摸索:(1)找:“多好啊!”在文中显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形下说的?(2)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4、学完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吗?三、拓展延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光: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读课文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重难点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认真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难点是理解课文中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一、预习导航:
1、课文导读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

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故事。

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下面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篇课文要做到五读。

一读:自由读,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和有积累价值的词语。

结合课文多读几遍,读不准的查字典,或请同桌帮助。

二读:朗读,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三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大意。

四读:精读,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读:浏览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在学案上做好记录,课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2、基础达标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暴露——()挺进——()
璀璨——()黑暗——()漆黑——()
(2)、连一连,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

微弱的时刻宽阔的知识
漆黑的朋友宏伟的战斗
危急的夜空激烈的建筑
年轻的亮光丰富的马路
(3)、根据解释,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①自己对自己说话。

()
②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紧急。

()
③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先专职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④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
(4)、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3、我的疑惑:通过读书我有以下几个问题要和同学探讨:
疑问一:
疑问二:
疑问三:
4、挑战自我:
(1)、作者用“灯光”作为课文题目,有什么含义?
(2)、你能背诵课文6-9节吗?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杜鹃花
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

有一天,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到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

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

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

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讲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悲壮场面。

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望着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像一片一片红霞,散落在山坡上,像一团团火焰,映红了幽静的山野。

她默默地点缀着大自然,散发出阵阵芬芳。

那么美好,那么可爱。

她的蓬勃旺盛,不正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象征吗?
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浇成的,她扎根在祖国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上。

1、用“~~”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并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
2、注意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加粗的词语,写出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3、杜鹃花作为一种象征物,不同的人对她寄托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八路军伤病员把她作为;作者借她表达自己_的思想感情。

4、简要说明作者为什么爱杜鹃花:
5、写梗概:
四、作业及活动设计
课下阅读王愿坚的作品:《七根火柴》、《三人行》。

五、相关链接
哨卡
在风雪迷漫的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

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

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

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心就可能坠下悬崖。

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是先把脚踩实,再回头拉将军的手。

将军最近考察了这一带所有哨卡,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早上,将军还在山下的战士宿舍。

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怵人的尖啸。

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

将军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过来,面有难色:“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

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狂风。

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

长年的高原生活,他的脸色变得紫黑。

“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接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哨卡。

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到脸上,像刀割一般疼痛。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一行与他们一一握手。

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

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

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
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

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

”“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将军目光严厉起来。

他转过身,盯着上校:“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规定是什么?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

将军显得更生气了,他提高了嗓门:“你就这么带兵的?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
“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
上校没有回答。

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

上校瞄了他一眼。

哨兵立即合上嘴。

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立正的战士。

突然,他脚跟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一个军礼。

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

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