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合集下载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拼摆的过程,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到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等活动,积累活动经验,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的规律之美。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能够按要求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教学难点:理解拼摆方法多样性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回顾旧知回顾旧知,唤醒学习经验。

在之前已经学习了两次观察物体,知道了可以从前面、上面、侧面等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或几何体。

从同一位置观察几个不同的几何体,观察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二、自主拼摆,探究新知(一)在拼摆中体会摆法的多样性1.出示探究的问题。

2.明确拼摆要求,自主尝试。

通过阅读知道了哪些信息?先根据给出的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想一想,准备怎样摆;想好后,拿出4个小正方体拼摆;摆完之后再从前面观察验证。

3.交流研讨,初识拼摆方法。

(1)3个小正方体摆成1行。

学生作品1:先把3个小正方体摆成1行,再把剩下的1个对齐放在任意1个小正方体的后面。

学生作品2:明确是1层、3列的几何体,先把3个小正方体摆成1行,再把剩下的1个对齐放在任意1个小正方体的前面。

对比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小结:都是先拿3个小正方体摆成1行。

不同的是它们分别把剩下的小正方体摆在了3个小正方体的后面或前面。

呈现学生中另一种摆法:剩下一个小正方体没有对齐,随意放在1行的前面或后面。

学生讨论,提出放后面的是可以的,但放在前面看到的图形就是,不符合题目要求。

教师提示:本单元所有要摆的立体图形都是组合的小正方体,它们中间是没有分开的,并且都是棱和棱的拼摆,不涉及这种错开的情形。

(2)3个小正方体摆成2行。

通过前面看到的图形,只能确定是1层、3列,行数不确定,还可以摆成2行,再添加剩下的小正方体。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设计目标:1.不同的站位观察到的物体是不一样的,呈现给我们眼前的事物是有区别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参与生活。

设计说明:本案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数学小故事》,即以故事激发学生对观察物体的兴趣,提高对观察物体的认识。

第二部分为《教学设计》,即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教学过程,为教学此内容的教师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小故事一天,聪聪在角落发现了7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积木,就用这几个积木在地上搭了一个“飞机”。

聪聪在飞机的正面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准备拿来相机,用相机把它拍下来。

不料,他刚拿来相机,站在飞机左面却发现地上的图形和刚才不一样了。

“奇怪,是谁动了我的‘飞机’呀?”聪聪挠挠头皮,小声地嘟嚷到。

正在聪聪自言自语的时候,地板上传出一阵苍老的声音:“才没有人动你的‘飞机’呢,是你看的角度不同而已!”“谁在说话?”聪聪害怕极了,大声地喊道。

“我是数学婆婆。

只要你回到刚才你搭积木是的角度,你的‘飞机’就回来了”聪聪半信半疑地走回原位,看见自己的作品果真一点儿都没变。

聪聪非常高兴,问:“数学婆婆,这是为什么呀?”数学婆婆:“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物体的形状、位置也不一定相同,所以你看到的图案才会不一样。

”聪聪高兴地说:“谢谢数学婆婆,您让我又懂得了一个新知识!”第二部分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师: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师:以前我们学过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口令: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节奏越来越快。

)二、实际观察初步感知新知1.观察汇报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穿得漂亮吗?谁愿意上来站在老师的周围和老师成为更好的朋友呢?生分别站在老师的前后左右,观察老师衣着有什么特征。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教案(直接打印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教案(直接打印版)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课题:搭积木比赛教学内容:搭积木比赛,教材P32—33页。

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难点: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过程:一、引导观察、想象:(一)、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立体图(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出示情境图如下:1、创设“比赛”情景,开始比赛,激发学生求知欲。

(1)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側面、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从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3)画一画:学生在下图中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4)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再到师与生交流环境。

(5)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师: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看到的立体图形符合吗?说说理由。

2、创设“比赛”情景二(1)变换成以下的形状,从不同方向再观察,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

(2)画一画: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观察进入到有遮挡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3)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4)师: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 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你想过为什么吗?这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应该看到5个才对呀,还有1个或2个到哪去了呢?(5)师:虽然看不见,但它仍然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一部分。

请分别指出从从三个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看不见的是哪一个?(让一生上台指出是哪一个)二、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1)屏幕出示,课本上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 能够观察身边的物体,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 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物体并进行分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 一些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如球、立方体、长方体等;
2. 班级黑板;
3. 几张图片展示不同的物体。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张图片,让学生在黑板上描述这些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学习新知识(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的物体形状,如球体、长方体、立方体等,并让学生观察班级中的物体,找出属于这些形状的物体,并进行分类。

3. 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教室内寻找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并进行分类,组内交流并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

4. 知识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你观察到了哪些不同形状的物体?
2)你如何描述这些物体的颜色、大小等特征?
3)你觉得分类有什么作用?
5. 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学生回家继续观察自己周围的物体,并继续分类,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观察物体展开,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敏锐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观察物体》教案(通用15篇)

《观察物体》教案(通用15篇)

《观察物体》教案《观察物体》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察物体》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物体》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或图片,能辨认并识别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表述,初步感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结果不一定相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怎么看。

2、让学生通过猜一猜的逐步推断,总结证明出观察事物需全面性,能灵活运用三视图,完成将平面图形变换成实际图形的操作。

3、让学生从物到形;再从形到物的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的操作中充分经历、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4、让学生通过欣赏、描绘实物的平面图片,互相交流所得,在感悟事物形体不同方向美的同时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水壶、积木(三)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观察导入:⑴、孙老师给一位小朋友拍了一些照片,你知道这张照片摄影师站在这位小朋友的哪里拍的?⑵、板书并讲述:(前面)从前面我们看到了这位小朋友的正面,你从正面主要看到了什么?(脸、两根辫子)2、展开:⑴、提问:摄影师还能站在哪里拍?(随机展示图片)⑵、板书:(左右;上面;后面)⑶、说说:你主要看到些什么?重点说说(左右):为什么只能看到一只眼睛了?看到的这一只眼睛是同一只眼睛吗?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中队长标志了?……3、小结:⑴、同时出示五张照片⑵、提问:我们从前、后、左、右和上面观察了这位小朋友,发现从这些不同的方向看的结果都各不相同。

⑶、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么看?”4、欣赏:⑴、导入: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照片,你最喜欢哪一张就请你说说是怎么拍的,好吗?⑵、随机回答⑶、小结:我们从各种不同方向看到了这么多的照片?你看到你的桌面上有什么?二、物到形的探究:1、自由玩一玩:同桌两人可以看一看、玩一玩水壶。

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3观察物体

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3观察物体

三观察物体第1课时搭积木比赛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2.能根据从不同角度(正面、上面、左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判断立体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在小正方体数量确定的情况下,能根据某一角度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形状,搭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

重点难点重点: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遮挡住的小木块。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积木。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一、引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小正方体。

从小正方体的正面能看到什么?上面、左面呢?(分别看到正方体的三个面,都是一个小正方形)正方体是一个立体的物体,为什么看到的是平面的图形呢?(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2.教师在小正方体的后面再增加一个小正方体。

如果再从正面看这两个正方体你能看到什么?(一个小正方形)上面呢?(两个小正方形)左边呢?(两个小正方形)增加了一个正方形后,为什么从正面看依然只能看到一个小正方形?(因为眼睛只能从某个角度看到物体的一个平面,小正方体后面的都被遮挡住了)3.由于我们视线的原因,立体的物体从某个角度看,只能看到一个平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其中的奥秘。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活动1:画一画。

(1)师拿出5个小正方体按照如下形状搭一搭。

(2)请三队学生分别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这5个小正方体。

(3)让同学们把从这三个角度看到的形状画下来,看谁画得正确。

从上面看到的:从左面看到的: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物体从上面、正面、左面所看到的形状。

如果凭借自己的想象,你能知道从不同角度看这个立体图形分别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尝试着想一想,画一画。

2.活动2:搭一搭。

(1)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知道怎么画出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所看到的形状,那么反过来想一想,我们是否能通过我们看到的各个角度的形状,搭出这样的立体图形呢?我们一起来搭一搭。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案5篇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案5篇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案5篇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体会图形变换的意义,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分组活动的过程中,与他人能够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加深对“对称”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活动内容,经历从数学到生活的过程。

四、教具准备:玩具汽车(不同方位的图形)、一幅雪花图案、水中小房子的倒影简笔画、动画图片一组。

五、学具准备:白纸、剪刀、彩笔、动物图片一组六、教学过程:学生回忆:我们都学过了哪些观察物体的方法和对称的知识学生自由谈论,教师指明进行补充。

明确所学的主要知识点:轴对称、平面对称、镜面对称找准位置:出示一辆汽车玩具和从“前、后、左、右、上”观察到的图形出示表示方向的词语“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学生根据教师所出示的每一个形状,选择观察的位置同位两人相互判断对错个人操作:1、“我会剪”(出示一幅雪花的图案)现在利用我们学过的对称的有关知识,思考如何才能既简便有迅速地完成作品课堂交流各自的方案。

2、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图形和形状,自己设计、剪出一朵美丽的雪花。

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自己的剪法,并说出知识依据。

那么你还见过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内容举例说明小组讨论之后。

再集体进行课堂评价同位合作:1、“我能画”(出示一幅简笔画)根据小房子在水里的倒影,你们能够画出它在陆地上的样子吗2、学生同位合作完成3、班级绘画展评:指明对不同的作品进行讲评。

那些地方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说明自己的理由。

小组探索:1、“我能做”(出示一组不同的动画图片)根据要求贴图画:小猫的左手拿着一支笔。

小猴的右手里有一个桃子。

小狗左脚的鞋子有一个洞。

小猪的右边有一把钥匙。

学生根据要求,把每一个小动物的画像补充完整。

2、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指名让学生自愿选择小组成果进行评价,也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价快乐舞蹈:播放一块欢快的音乐,师生一起面对镜子做舞蹈动作。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观察物体9篇观察物体 1上了《观察物体》这节课以后,使我的感触非常深刻。

一、生活中的数学会带给学生无尽兴趣本节课我用了一句:“小朋友,你喜欢拍照吗?”和四张以我为不同位置拍下的照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新课教学时,我还用了学生非常喜欢的“天线宝宝”,让学生小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活泼、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情景。

当学习内容从“科学世界”和概念状态进入“生活世界”和经验状态,就不会能有效地实现思维内化,更为重要的是,使学习内容回归生活世界,将有助于对学生情意的激发,而任何教学,只有当其植根于情意基础时,才能产生最佳效益。

二、“预设”与生成相统一在观察照片时,我问到:“我的朋友是站在我的哪一边帮我拍的?想一想,他帮我拍照片时,他是站在同一个位置的吗?”结果有一位同学说:“拍照片的人没动,是老师在移动”。

由于我的答案是“不同位置拍下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所以千方百计的往老师没动,拍照的人在转动这方面引导。

后来我才知道,我只想到了我预设的问题,在准备课件照片的时,却忽略了选用不同的背景拍设。

是我自己拍设照片时考虑不周。

而我这样的教学是一种“牵引式”的教学,犹如教师设计好一个个“圈套”,设法领着学生往里跳,学生很少有思维火花的碰撞,缺乏积极主动的探究,答案是统一的,学习是枯燥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

现代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索学习为目的的教学。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教学的过程也成了师生互动,相长的过程。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随时调整组织与引导方式,使师生双方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共同发展,出现的教学情景就会更自然、生动。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文本内容
一、填一填。

1.图形是小华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这个物体是由()块小方块组成的。

2.一组积木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它最少是用()块正方体积木摆出来的。

3.一个物体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它一定是由()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4.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是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个小正方块。

5.一组积木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

它最多是用( )块正方体积木摆出来的。

二、选一选。

(12分)
1.观察,从()观察到的图形是。

A.正面
B.上面
C.左面
2.图形,从()看到的是。

A.正面
B.上面
C.左面
3.一组物体,从()看到的是。

A.正面
B.上面
C.右面
4.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

A. B. C.
5.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

A.短
B.长
C.大
6.观察点不变,观察角度越(),观察的范围越大。

A.小
B.大
C.长
五、实践操作。

(10分)
1.观察下面的物体,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正面上面左面
2.请画出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正面上面右面3.请你画出不同时刻太阳下大树的影子。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学生2:我不太同意你的想法,我觉得不是在2号椅子上拍的,靠近2号椅子的熊猫耳朵上有一个蝴蝶结,照片中这只耳朵上并没有这个蝴蝶结。所以是坐在3号椅子上拍的,看到了两条腿,一只耳朵,耳朵上没有蝴蝶结。
3.屏幕前的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答案,这张照片到底是在2号椅子上拍摄的还是在3号椅子上拍摄的?
学生1:这张照片是在3号位置上拍的。我们想象自己坐在3号椅子上,那么看到的熊猫应该是两条腿朝左边的。这张照片中熊猫的腿就是朝左边的,所以是坐在3号位置上拍的。如果坐在2号椅子上拍,熊猫的两条腿是朝右边的。
(二)活动二:观察紫砂壶
1.同学们,小红拿来了一个紫砂壶,他们正在不同位置观察。活动要求:想一想。在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的会是什么样?填一填。把名字填在对应的图片下方。
学生1:我知道第二幅图是小亮看到的。
学生2:我知道第一幅图是小红看到的,第三副图是小丽看到的,小红是坐在正对壶把儿的位置,只能看到圆圆的壶身和中间是壶把儿,看不到壶嘴儿,小丽是坐在正对壶嘴的位置,只能看到壶身和壶嘴儿,看不见壶把儿。我就能判断出这两副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生:他们俩看到的是正好相反的,一个壶嘴儿朝左,一个壶嘴朝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俩的位置是相对的。
3.通过观察紫砂壶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生1:观察物体的时候还可以从上面观察。
学生2:观察紫砂壶时,小明和小亮位置是相对的,看到的就是相反的。
4.老师把你们的收获编成了一首小童谣:
大眼睛,仔细看,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尹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与大家一起学习,你们看是谁?玩具熊猫。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纷纷给它拍照。看,这是他们拍的照片,给同一只熊猫拍照,怎么拍出的照片不一样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件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件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搭积木比赛教材32~33页相关内容。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让学生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立体图形所需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若干个、投影仪。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搭积木吗?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生1:用同样数量的积木可以搭出多种立体图形。

生2: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形状可能会不一样。

师:今天我们来进行一场搭积木比赛,看看你能从中学到哪些知识。

(板书课题:搭积木比赛)一、比赛一。

1.师:淘气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这样一个立体图形,请你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看哪个小组画得正确。

同学们先画一画,再小组内交流。

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交流。

师: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4个小正方体?这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还有一个去哪了?引导学生说出:被挡住的小正方体,虽然看不见但是仍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一部分。

2.师:面对这样的情况就要发挥我们的空间想象力,现在请你分别指出从三个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看不见的是哪一个?学生上台指一指。

师:根据刚才你所画的图案,请你试着还原这个图形。

小组合作操作,根据上面的三幅图重新搭成这个立体图形。

师:你能说一说你在搭的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吗?通过第1幅图先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正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图形进行调整,搭出符合的图形。

师:通过从三个角度画出的物体的形状我们可以确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三个角度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 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 教案
单元教学计划表
学科: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单元主题:观察物体备课者:执教者:
课型
课时
计划内容
单元课
1课时
1.了解本单元的知识要点。
2.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搭积木比赛:感知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观察的范围:借助画图确定观察范围,感受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活动三:让学生谈谈收获以及困惑
板书
设计
百分数
百分数的认识
合格率
合格率(试一试)
这月我当家
这月我当家(试一试)
教学
后记
天安门广场:通过观察、比较照片,辨别观察者的具体位置,了解物体的相互关系。
天安门广场(试一试):判断运动中观察景物的先后顺序,体会物体的相互关系。1
活动三:让学生谈谈收获以及困惑
板书
设计
观察物体
积木比赛:感知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观察的范围:感受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天安门广场:通过观察、比较观察者的具体位置,了解物体的相互关系。
这月我当家:能正确陈述百分数除法的意义:己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这月我当家(试一试):根据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实际意义、根据四则运算的方法,能进行百分数的四则运算。
整合课
1课时
知识整理1课时
单元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单元课
课题
百分数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4.了解本单元主要的知识要点。
这月我当家(试一试)
学时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整理与复习示范教学方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整理与复习示范教学方案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梳理本单元知识点,整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方法及观察范围的选取,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分层次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练习中巩固强化,查漏补缺。

3.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读题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师:同学们,请你结合下面的提纲,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了些什么?1.搭积木比赛师:大家想一想,在这节课上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生:观察物体一般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来观察。

从三个方向观察——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从两个方向观察——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确定所需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但,从一个方向观察——即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也不能确定所需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2.观察的范围师:你们记得真不错。

那么,谁来再说一说观察的范围这一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生:同样高度的物体,在同一光源的照射下,离光源越近,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短;离光源越远,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还有,在观测时,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师:这部分知识点说的很准确,谁还有补充?生2:确定观察的范围:(1)先找到观察点、障碍点;(2)连接观察点和障碍点后确定观察的范围。

看不到的地方称作盲区。

教师出示课件师:天安门广场这一课我们又解决了哪些问题,掌握了哪些知识?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建筑物的相对位置是不一样的,判断连续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时,可以假设自己随着拍摄者行走的路线游览,想象自己先看到哪些景物,再看到哪些景物,从而判断出拍摄照片的先后顺序。

师:大家总结的非常到位,请大家记清楚本单元的这些知识,在练习中就会减少出错。

设计意图:回顾梳理知识点,学生能明确这一单元所学到的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

二、基础练习1.填空(1)从远处看物体,看到的范围(),但看到的物体比较()。

(2)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观察点的位置越低,观察到的范围越()。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搭一搭: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物体形状
看谁搭的多:同样多的小正方体,可以搭出不同的从某一面看是规定形状的立体图形。
谈话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为新知学习作铺垫。
明确比赛规则,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抽象出所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明确图形的左、右面观察的异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增养学生的自信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至少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平面图。
2.能根据某两个面看到的图形,判断出搭这个立体图形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能根据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至少5个小正方体组合)出原来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用指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搭出从某一面看是规定形状的不同的立体图形。
揭题:刚才我们坐着的时候,视线受到数学书的阻挡,所以看不见笔盒,站起来的时候,视线没有受到阻挡,就能看见笔盒了。看来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一)活动一
1.初步认识观察点:
出示书本P34例题情境图:
(1)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师再补充解说:秋天到了,桃子成熟了,落得满地都是,有只小猴子闻到香味来了,可前面有一睹墙,什么都看不到。小猴子灵机一动,爬上了墙外的一棵树上。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2.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的拍摄位置和方位。
(3)质疑:你们用到的小正方体为什么都是同样多的?
小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能确定一个物体的形状。
3.学生独立完成书33页3题,完成之后全班交流。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设计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设计

“观察物体”數學教案設計标题:观察物体——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常见的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了解其基本特征。

2. 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并描述不同角度下物体的形状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些物体,我们会看到什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如何正确观察物体,包括观察的位置、视角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几何体进行观察。

他们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并记录下来所看到的形状。

(3) 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各组的观察结果,深化对物体形状和结构的理解。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观察物体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独立或合作完成。

4.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物体,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画出所看到的形状。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于下次更好地进行教学。

七、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习惯和思维方式。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单元课教学案例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单元课教学案例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单元课教学案例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2.学习目标(1)学科性目标①初步感知三个方向观察不同物体,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和物体的相对性,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本单元的结构性知识。

②在四学活动中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教育性目标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3)创新性目标在单元知识体系的建构中,积累数学探究的经验。

【学习重点】初步感知三个方向观察不同物体,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和物体的相对性,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本单元的结构性知识。

3.学习过程我们根据单元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流程如图所示:图1:小学数学单元课教学流程图(1)引入,把握新旧过渡①观察下面的立体图,把你看到的正面画下来。

②观察下面的立体图,把你看到的正面、上面和右面画下来③小结:在四年级下册册我们通过观察立体图,搭立体图,知道在同一位置观察立体图看到的形状不同,三个面才能确定立体图。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再次感受不同方向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

【评析】根据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现实”论,此环节复习“观察立体图”的相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框架的铺垫。

(2)阅读,领悟单元内容①首学,靶向阅读第一,快速浏览教材第32-36页,看看有哪几课?小结: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有三课,分别是:《搭积木比赛》《观察的范围》《天安门》。

第二,围绕以下三个核心问题再次阅读1.观察淘气用五个小正方体搭立体图三个面你发现了什么?2.根据立体图两个面或一个面搭的立体图,你发现了什么?3.观察范围与物体的相对位置与什么有关?4.两个核心问题再读教材第32-36页,可以摆一摆、圈一圈、标一标、勾一勾,然后完成首学单。

表5:《观察物体》单元课首学单课题我知道我还想知道内容工具/方法我的例子搭积木比赛观察的范围天安门广场②互学,交流感悟出示要求:指着教材,有序交流;小组合作,完善题单。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出示存钱罐的实物(或其他代替物),要求学生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
说一说一: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说一说二: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
合作展练
(互学与群学)
2.汇报交流
不同位置的学生进行交流;
生:他们的位置是一样的,所以看到的面也是一样的;
小结:观察物体除了从侧面、后面观察外,还可以从上面观察。
4.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说说我们怎样去观察一个物体呢
拓展提升
(共学)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猜一猜。课件演示物体,学生说说是什么物体,是从什么位置观察的。
2.观察小组同学带来的玩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面,然后变换位置再观察。
3.小组活动:观察桌面上的茶壶,在不同位置观察的同学分别用动作表示出看到的茶壶的形状。
四、拓展延伸
放一个圆柱形实物教室正中,学生围坐在四周,将自己所看到的形状画出来。
板书设计
看一看(二)
从侧面看从后面看从上面看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作业布置
练一练、《同步练习》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课 型
学时课
课题
看一看(一)
备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拓展延伸
放一个圆柱形实物在教室正中,学生围坐在四周,将自己所看到的形状画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观察活动和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能区分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观察活动和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探究问题
1.说一说,以下图分别是从哪些位置观察到的
1、课件出示情景二:变化的楼房
师提问: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客车行驶到位置1时,司机能够看到的是哪一部分呢?如何确定呢?
学生小组内议一议,找出观察点和阻碍点,再独立动手画一画。2、师:接下来客车继续向前行驶,司机所能看到B楼的部分会如何变化呢?
生:逐渐缩小。
(1)客车行驶到位置2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
(2)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全班同学猜一猜。
五、拓展练习
1、试一试
(1)首先让学生看懂从空中拍下的照片。
(2)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语言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出示学生自己制作的实物模型
(3)学生先独立尝试解决,再根据模型验证,最后反思自己的想像。
(4)全班交流,集体反馈。
1、说一说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
(4)用不同的方法搭一搭,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把它画下来,
(5)用幻灯展示并奖励填写正确的学生小小美术家的称号。
3、“我是小小摄像师”
师:你能根据行人的三幅照片标出摄影师的拍摄顺序吗?
(1)学生独立标出拍摄的顺序。
拓展应用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学 科
数学
单 元
三单元
备课者
课 型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 科
数学
单 元
三单元
备课者
课 型
新授
课 题
观察的范围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要点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让学生看书上图,让有兴趣的学生实际动手制作实物模型。
老师课前已经让同学们观察了我们美丽的向阳小区的一处景物,还有让同学们观察走来的行人,把看到的用照相机拍下来,或者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录下来,现在把你的观察的成果举起来给老师看一看!
师:原来大家都成了小摄影师、小美术家、小摄像师了呀!是不是名副其实呢?想不想接受挑战,考考你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完文化阅读
《提高想象力的100个思维游戏》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照片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
教学难点:能区分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小组内交流观察的结果,大家相互看一看拍摄的照片或画的画。感受小区的美,渗透爱护小区环境的德育教育。
2、游戏:看一看,猜一猜。
(1)让小组的成员猜一猜每张照片或每幅画你是从什么位置观察到的。
2、你觉得自己的空间想像力怎样?你想怎样培养自己的空间想像力呢?指名说一说。
3、今天我们的作业是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自己喜欢的物体,试着把你观察到结果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同交流。
一、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去观察路口走过来的行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美丽的向阳小区的一处景物,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照下来或画下来,也可以录下来。
2、组内交流本单元的内容。
活动三:知识大串联
1、小组内说出自己知道的关于观察物体的知识。
2、举例说明自己知道的观察物体的知识,
3、小组内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4、哪些知识你认为自己已经会,哪些知识还不会呢?
活动四、学习方法与学习准备研究
1、小组内交流:回顾在过去学习关于观察物体的知识时,自己做了哪些准备?用了哪些学习的方法?
探究问题
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搭出来的立体图形各不相同,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应用作业
文化阅读
搭积木的规则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难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请先看活动要求:
1、用5个小正方体积木,搭一个立体图形(如图)
生活中寻找类似的问题
完成书后的练习1.2.3
文化阅读
学习重难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理解观察点、观察角度、观察范围三者间的关系。
能画出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平面图,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探究“观察范围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1、引导学生思考:准备从哪里入手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2、组内交流方法后动手操作。
3、全班展示交流,说一说在搭积木的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三)活动三:看谁搭得多。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1、引导学生思考:准备从哪里入手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2、组内交流方法后动手操作。
3、展示交流
三、巩固练习
2、全班交流。
活动一:单元初感受
1、本单元内容在教材第页到第页。
2、内容是关于哪一方面的?
活动二:深入感受
1、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2、相互交流本单元的内容。
活动三:知识大串联
1、关于观察物体的知识我们都已经比较熟悉,请你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2、小组交流关于观察物体的知识的认识。
3、全班交流关于观察物体的知识的例子。
文化阅读
学生收集关于“观察角度、观察顺序”的有关资料
学习重难点
明确知识重难点,找出学时课中需要重点讨论研究的问题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单元初感受
1、独立阅读教材,找到本单元内容在教材第页到第页。
2、小组交流,本单元的内容是关于哪一方面的?
活动二:深入感受
1、自主探索,单元内的知识有哪些?
生:不能,因为被建筑物A挡住了。
(2)现在请同学们通过画图来验证一下吧!学生独立画图,展示汇报。
(3)师:汽车位置在变化,说明什么在变化?是观察点还是阻碍点?
生:观察点在变化。
师问:结合以上汽车行驶过程中观察范围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4)师总结板书:观察点离阻碍点越远,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离阻碍点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学 科
数学
单 元
三单元
备课者
课 型
单元课
课 题
观察物体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要点
1.了解本单元主要的知识要点。
2.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明确知识重难点,找出学时课中需要重点讨论研究的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本单元主要的知识要点。
2.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明确知识重难点,找出学时课中需要重点讨论研究的问题作业练习
四、归纳整理,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观察的范围
观察点 阻碍点 观察范围
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位置及观察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 科
数学
单 元
三单元
备课者
课 型
新授
课 题
天安门广场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要点
1、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能区分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
A2。感知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能根据给定的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和小正方体的数量还原立体图
A3。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全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A4。能正确辨认和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
B1。能按照指定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用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立体图形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探究问题
在A B C三处,哪一处看到的桃子最多,为什么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应用作业
(一)活动一:根据搭出的立体图形,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按指令搭立体图形,观察并画出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师:第一个游戏活动,我们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搭积木比赛观察物体,课件出示。
(二)活动二:搭一搭。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请同桌分别搭一搭,说一说。
2、认真观察,学生独立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3、同桌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画在方格纸上。
4、提出问题: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呢?这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
5、小结:被挡住的小正方体虽然看不见,但它仍然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一部分。
6、学生指出看不见的正方体。
4、分析知识的掌握情况。
活动四、学习方法与学习准备研究
1、回顾在过去学习观察物体单元时,你做了哪些准备?用了哪些学习的பைடு நூலகம்法?
2、集中汇报
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 科
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