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旅游开发模式浅析

合集下载

威海滨海旅游发展分析及对策

威海滨海旅游发展分析及对策

1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 第5期威海滨海旅游发展分析及对策刘宗宇1,付玉成1,杨丽中1,乔守文1,刘芷伊1,尤再进3,石洪源1,2(1.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烟台 264025;2.鲁东大学港口海岸防灾减灾研究院 烟台 264025;3.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大连 116026)收稿日期:2020-06-09;修订日期:2021-04-12基金项目:N S F C -山东联合重点基金(U 18062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9114).作者简介:刘宗宇,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开发与管理通信作者:石洪源,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动力学㊁海洋开发与管理综合研究摘要:近年来,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生活㊁开拓视野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滨海旅游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威海市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十分适合发展滨海旅游业㊂随着近年来旅游标准和需求的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必须与时俱进,文章通过S WO T 分析法对威海滨海旅游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威海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㊂包括:开发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项目及相关产品;完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及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宣传力度㊂以此来提高威海市滨海旅游业的知名度和赞誉度,推动威海市的滨海旅游业走向更高层次㊂关键词:威海;滨海旅游;滨海资源;S WO T 分析;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P 74;F 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1)05-0014-05A n a l ys i s 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C o a s t a l T o u r i s m D e v e l o pm e n t i n W e i h a i L I UZ o n g y u 1,F U Y u c h e n g 1,Y A N GL i z h o n g 1,Q I A OS h o u w e n 1,L I UZ h i y i 1Y O UZ a i j i n 3,S H IH o n g yu a n 1,2(1.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L u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Y a n t a i 264025,C h i n a ;2.I n s t i t u t e o f P o r t s a n dC o a s t a l D i s a s t e r M i t i g a t i o n ,L u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Y a n t a i 264025,C h i n a ;3.C o l l e g e o f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D a l i a nM a r i t i m eU -n i v e r s i t y,D a l i a n11602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r e c e n t y e a r s ,l e i s u r et o u r i s m h a s g r a d u a l l y b e c o m eo n eo f t h e i m p o r t a n tw a ysf o r p e o p l e t o e n j o y l i f ea n db r o a d e nt h e i rh o r i z o n s .A m o n g t h e m ,c o a s t a l t o u r i s m a t t r a c t sm a n y d o -m e s t i c a n d f o r e i g nt o u r i s t s ,a n da l a r g en u m b e ro f c o a s t a l c i t i e sa r er i s i n g .W e i h a iC i t y ha sr i c h c o a s t a l t o u r i s mr e s o u r c e s ,w h i c h a r e v e r y s u i t ab l e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c o a s t a l t o u r i s m.W i t h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t o u r i s ms t a nd a r d s a n d de m a n d s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l a n -n i n g of t o u r i s m m u s t k e e p p a c ew i t h t h e t i m e s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z e d t h e s i t u a t i o n o fW e i h a i c o a s t a l t o u r i s mb y S WO Ta n a l y s i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 s ,t h e p a pe r p u tf o r w a r d t h e c o u n t e r -第5期刘宗宇,等:威海滨海旅游发展分析及对策15 m e a s u r e s f o r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o a s t a l t o u r i s mi n W e i h a i,i n c l u d i n g:d e v e l o p i n g u n i q u ec o a s t a l t o u r i s m p r o j e c t s a n d r e l a t e d p r o d u c t s;I m p r o v i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c o a s t a l t o u r i s mi n f r a s t r u c-t u r e;I n t r o d u c i n g a n d t r a i n i n g h i g h q u a l i t y t o u r i s mt a l e n t s;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g u i d a n c e a n d p u b-l i c i t y o f 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t o i m p r o v e t h e p o p u l a r i t y a n d p r a i s e o fW e i h a i c o a s t a l t o u r i s m,a n d p r o-m o t eW e i h a i c o a s t a l t o u r i s mt o ah i g h e r l e v e l.K e y w o r d s:W e i h a i,C o a s t a l t o u r i s m,C o a s t a l r e s o u r c e s,S WO Ta n a l y s i s,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0引言19世纪中期,欧洲在波罗的海沿岸新建了较多滨海疗养地,标志着现代滨海旅游正式形成;20世纪中期,热带滨海旅游依靠 3S (S u n,S e a, S a n d)的旅游理念,得到巨大成功,标志着现代滨海旅游进入飞速发展阶段[1]㊂在当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加,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放松和休闲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滨海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滨海旅游的热潮也随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㊂滨海旅游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就国内来说,田克勤[2]基于山东滨海旅游业现状,研究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对策㊂陈烈等[3]对广东茂名滨海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讨论了茂名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㊂程雪梅等[4]分析了威海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威海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㊂张广海等[5]通过研究青岛的海洋资源和旅游区的划分,制定了青岛海洋旅游功能区的划分方案㊂刘建辉等[6]通过分析福建滨海旅游沙滩的经济价值,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㊂朱坚真等[7]根据北部湾滨海旅游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保护当地滨海旅游资源的措施㊂王芳等[8]认为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地利用滨海旅游资源㊂S WO T分析法是通过将研究对象自身的各种优势(S t r e n g t h s)㊁劣势(W e a k n e s s e s)㊁机会(O p p o r-t u n i t i e s)和威胁(T h r e a t s)列举出来,然后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将各种因素相互综合,从而得出一系列的结论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的研究更加全面㊁系统㊁准确,从而依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及计划㊂张化祥等[9]和毕婷婷等[10]都采用S WO T分析法对威海滨海旅游业的优缺点进行评析,并给出未来的发展策略㊂但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旅游产业的多元化,旅游者的旅游标准和需求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策略必须与时俱进,所以有必要对威海的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重新梳理,并为威海滨海旅游业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策略㊂1威海滨海旅游发展现状威海由于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成为避暑㊁疗养㊁旅游的圣地㊂威海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且被联合国评为 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滨海旅游逐渐成为威海市的一项重要产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慕名而来㊂威海三面环海,海岸风光多样多彩,有 东方天涯海角 和 天尽头 之称的成山头,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天鹅栖息地天鹅湖,还有优质的滨海沙滩资源㊂其中,威海国际海水浴场㊁葡萄滩海水浴场㊁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㊁小观南海金滩度假区等滨海沙滩都是沙滩旅游重地㊂近年来,威海旅游业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效益持续增长,威海市2016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国内外旅游的总人数和旅游消费总额呈现连年增长的趋势㊂2016年的旅游总人数为3909.98万人次,到2019年已经增长到5151.6万人次,平均每年稳定增长的比例为10%; 2016年入境游客的数量为48.52万人次,2019年增长到51.88万人次;2016年的旅游消费总额为519.35亿元,2019年已经增长到692.6亿元,其中2016 2018年增长稳定,平均每年增长的比例为14%,2019年增长比例放缓,约为12%,但是总体趋势稳步上升㊂上述数据表明威海的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威海日益重视旅游业的情况下,旅游业1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的总体趋势将继续呈现上升的趋势,且旅游业的发展也会成为一种推力,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整体上带动威海经济增长㊂2威海滨海旅游发展的S WO T分析2.1优势分析(S t r e n g t hA n a l y s i s)2.1.1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发展休闲旅游的首要前提和条件就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11]㊂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突出于黄海中部,北㊁东㊁南三面都濒临黄海,海岸线的长度为985.9k m[12]㊂沿海周边有30余个港湾,全市有114个海岛,其中海岛面积在500m2以上的有80个㊂威海属于北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历年的平均气温11.9ħ,历年平均降水量730.2mm,历年平均光照时数2538.2h[13],冬暖夏凉,非常适宜人类居住以及季节性旅游㊂威海的交通十分便捷,目前海运㊁空运㊁公路㊁铁路已经连接成为一个全面㊁立体的交通网络[4],表1显示2016 2019年入境游客人数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3%左右,这与威海完善的交通线密不可分㊂表12016 2019年入境游客数量及消费额度年份游客数量/万人消费额/亿美元201648.522.72201749.182.73201850.972.77201951.883.08 2.1.2优美的环境及优质的旅游资源威海气候适宜,有 花园城市 之称,且由于没有引进大型工厂以及重型工程,1000k m海域的海水未受到污染,是中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被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10]㊂威海的海水浴场水质优良,且沙滩的砂砾细软,非常适合游客进行沙滩休闲娱乐㊂除滨海资源外,威海还有其他优秀的旅游资源可作为重要补充,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㊂2.2劣势分析(W e a k n e s sA n a l y s i s)2.2.1滨海旅游资源及市场资源的开发力度不足威海的滨海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是其滨海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存在明显的欠缺㊂课题组于2019年6 8月对山东省滨海沙滩进行了现场调查及数据采集工作,从采集的数据分析可知,威海滨海沙滩的长度超过100m的有71个,但是从开发情况来看,只有23个滨海沙滩被开发成旅游资源,滨海沙滩开发程度较低,只占据威海滨海沙滩总数的32%㊂而在海岛开发中,刘公岛的开发利用是众海岛中开发程度最高的,海驴岛㊁苏山岛㊁鸡鸣岛等游客数量较少,其余大部分海岛还未开发利用[14]㊂威海现有的滨海旅游市场还处于初级状态,海上运动㊁海上观光㊁海洋探险等项目只存在于极少数滨海度假区,缺乏综合性的开发,游客进行滨海度假时缺少游玩项目,大多只是停留在传统的 沙滩休闲+近海游泳 的模式,游客对于滨海度假的兴趣度也会逐渐降低㊂威海有众多知名的海产品㊁水产品及周边衍生产品,这些都为威海的旅游产品开发奠定了优良的基础,但目前威海的滨海旅游商品开发程度较低,产品的种类少,包装简陋,纪念意义较低,不能满足游客们多样化的需求㊂2.2.2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规范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周边餐饮㊁住宿㊁销售等产业的飞速发展㊂威海的滨海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市场的管理尚不成熟,滨海度假区的游乐项目没有集中化管理,私人型游乐项目较多,危险隐患较大;周边饭店㊁宾馆的定价不合理,服务态度较差,某些宾馆还存在住宿条件差㊁卫生条件不达标㊁设施陈旧等问题;旅行社导游诱导游客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新闻屡见不鲜㊂上述这些问题都极大地消耗游客的热情,阻碍了威海滨海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亟须制定规范化的旅游市场秩序来制约各个产业中存在的逾矩行为㊂2.3机会分析(O p p o r t u n i t y A n a l y s i s)2.3.1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为促进旅游业的积极发展,响应国家的五年规划中关于旅游方面的号召,威海市政府陆续制定出台了多种政策㊂在‘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政策中,将旅游业纳入全市 三大基地 和四大支柱产业,这标志着威海旅游业已经成为威海市的支柱产业[13]㊂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第5期刘宗宇,等:威海滨海旅游发展分析及对策17展的意见“等,明确了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优化了供给体系㊁服务体系㊁管理体系和共享体系等,使威海市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思路更加清晰[14]㊂2019年,威海市将制定‘威海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威海市 千里海岸线 旅游专题策划方案“‘威海市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行动方案“等多个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推进威海旅游的全方位发展,充分利用威海旅游资源的优势,推动威海旅游逐步迈向国际化,一系列政策的颁布标志着威海对于旅游业的重视,这对于威海旅游业未来积极㊁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㊂2.3.2滨海旅游受到众多游客青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和思想观念都在逐步发生变化,人们开始偏向于精神层次的享受,外出旅游成为人们开拓视野㊁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之一㊂蔚蓝的海洋和松软的沙滩一直备受人们青睐,因此滨海旅游对比其他旅游项目来说具有天然的优势㊂2.4威胁分析(T h r e a tA n a l y s i s)威海虽然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但是相比于其他发展滨海旅游的城市及地区来说,威海的滨海旅游业起步晚,优势不明显,在和其他滨海城市及地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㊂从省内来看,威海与青岛㊁烟台都位于胶东半岛,地理位置㊁气候条件和滨海资源等都较为相似,这就使得旅游客源部分重叠,从而导致区域性的旅游竞争也日趋激烈㊂以2019年烟台㊁威海㊁青岛三地的接待游客总人数及旅游总收入的情况来看,威海在接纳游客的总人数及收入上远远不及烟台和青岛,这说明威海在争夺客源市场份额以及竞争力这两方面上明显不足,处于明显的劣势中㊂从省外看,威海与大连㊁秦皇岛㊁海南等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及地区相比,无论在滨海资源的开发程度㊁景观的观赏性程度㊁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知名度㊁赞誉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㊂因此威海必须学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发展具有威海特色的滨海旅游,这样才能在激烈的旅游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㊂表22019年烟台㊁威海㊁青岛旅游总人数及旅游收入地区游客人数/万人旅游收入/亿元威海5152692.6烟台86891148.5青岛109001955.93威海滨海旅游业发展对策3.1开发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项目及产品充分利用威海所拥有的滨海沙滩和海岛优势,大力开发滨海沙滩资源和海岛资源,根据各个滨海沙滩和海岛所具有的不同的景观特色来开发沙滩休闲㊁海岛垂钓㊁海底探险等旅游项目㊂大力推广海洋体育旅游项目,积极策划并承接帆船㊁划艇㊁冲浪等海洋体育赛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威海的知名度,也可以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和选手领略威海的滨海风光㊂威海的海产品及渔具等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推出具有威海特色的滨海旅游产品,在产品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做到种类丰富㊁包装精美㊁纪念价值高,使滨海旅游产品逐渐成为威海旅游的一个代名词㊂3.2完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滨海旅游业能否深入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备,为了促进滨海旅游业进一步的发展,需继续完善住宿㊁餐饮㊁交通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㊂对住宿业㊁餐饮业进行合理的定价,严防漫天要价的现象发生;对周边宾馆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宾馆立马整顿,确保在吃㊁住两个关键点上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㊂垃圾桶和公共厕所的数量要进行合理设置,避免某一景区太过密集或过于分散,且公共厕所要保持整洁㊂在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需关注软件设施,注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立滨海旅游环境评估体系,由政府统筹规划,避免盲目㊁过度开发而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㊂3.3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在当今文化旅游的新时代背景下,对具备旅游高级技能和高水平运营管理的旅游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在新时代中,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1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素[15]㊂首先,应注重培养威海当地的旅游人才,本地人才对本市的旅游情况相对来说掌握较多,可以更快地融入当地的旅游建设中㊂其次,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引进优秀的旅游人才,并提高引进人才的福利,为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㊂此外,还需与高等院校中的旅游相关专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建立属于本市的旅游人才培养基地,以保证旅游人才的供应㊂3.4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和宣传作用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是威海市滨海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虽然威海滨海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组织和科学规划,导致滨海旅游业尚未步入正轨,相比于周边其他城市差距较大㊂政府应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根据滨海旅游市场的现状,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注重资源的分配和整合,为滨海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㊂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由政府主导,通过 传统媒体+互联网 的方式,对威海市的滨海旅游业进行宣传㊂在机场㊁车站㊁码头等出口处放置威海滨海旅游地图册,并可在威海市地标建筑附近设置户外广告,对外来游客进行全方位宣传㊂还可以与周边其他滨海旅游城市进行联动,以此来扩大威海滨海旅游的关注度和影响力㊂4结束语滨海旅游业近几年的蓬勃发展,对威海市的发展来说,既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㊂因此,威海市必须抓住机会,充分开发滨海旅游资源,创造出具有威海特色的海洋产品,同时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积极进行宣传,以此来提高威海市滨海旅游业的知名度和赞誉度,推动威海市的滨海旅游业走向更高层次㊂参考文献[1]张广海,田纪鹏.国内外滨海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9.[2]田克勤.山东滨海旅游项目开发的研究[J].海岸工程,1999,18(2):835-839.[3]陈烈,丁焕峰,孙海燕.茂名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6):835-839.[4]程雪梅,林秀波.论威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烟台教育学院院报,2004(2):85-88.[5]张广海,刘佳.青岛市海洋旅游功能区划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6):51-55.[6]刘建辉,蔡锋.福建旅游沙滩现状及开发前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11):78-83.[7]朱坚真,周映萍.环北部湾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39(84):29-35.[8]王芳,朱大奎.全球变化背景下可持续的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J].自然资源学报,2012(1):1-16.[9]张化祥,张少华.关于威海海滨度假旅游的营销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2S):146-146.[10]毕婷婷,孙凤芝,周雨.威海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的研究[J].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2016(4):61-66. [11]张洪淼.青岛市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12]张省,杜秋实.威海市发展低碳电力问题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20):88.[13]王岩玉.威海地理资源优势与重点产业优化发展:以旅游和海洋资源为例[J].魅力中国,2016(45):255-256. [14]高伟红.威海:创新工作方式助推旅游科学发展[J].山东人大工作,2018(11):32-33.[15]王耀华.甘肃省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思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1):65-67.。

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 滨海 滨海旅游 现 状 与对 策
滨海 旅 游 是指在 一 定社 会 经济 条件 下 , 以海 深 海 中 ,栖 息 浮游 着 各种 海 洋 生物 。滨 海地 带 有
洋 为依 托 , 以海 水 、 阳光 、沙 滩 为主 要 内容 ,为
满足 人们 精 神和 物质 需求而 进 行 的游 览 、娱 乐 、
计算 得 到证 实 ,集 中 化指 数反 映 事物 分布 集 中状
况 的指标 ,集 中化指 数 为 0时 ,分 布最 为 均匀 :
还有着约 30 k 0 万 的 可 管 辖 海 域 ,南 北 延 伸 近 4 个纬度 。处 于陆地 和海 洋相 邻 区的海 滨地 区 是 0
集 中指数 增 大 ,越 趋 向于集 中 :增 大 到 1 ,最 时 为集 中 。从 1 9 年 至 2 0 年游 客 统 计 数据 ( 1 97 03 表 )
伦 兹 曲线在 逐渐 远 离均匀 分布 曲线 。可 见 ,滨海 旅游 业正 逐渐 受到旅 游者 的青 睐 。
10 0 8% 0 6% 0
4% 0
年 至2 0 年 间年 平 均 增 长 9 。据 统 计 ,沿海 及 02 % 海 岛地 区,近年 接 待 的游 客人 数 以及滨 海旅 游 外
国 民经 济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据 统 计 ,全 球每 年都
有 超 过 5 % 的旅 游 者 奔 向海 滨 ,英 国人 对 海 滨 旅 游度 假 区 中有 1 处 分布 在沿 海省 份 。 0 l
更 是 情 有 独 钟 ,有 6 % 的英 国 人 到 滨 海 旅游 。 3
滨海 旅游 业 正在 日益成 为旅游 业 中的热 点 。
海 、陆 、气 3 物 质相 互 作 用 的过渡 地 带 ,具 有 可 见 ,集 中指数 总体 上 呈递 增 趋势 ,说 明游 客越 相

滨海旅游小镇案例研究讲述

滨海旅游小镇案例研究讲述

滨海旅游小镇案例研究讲述滨海旅游小镇位于中国东海沿岸,拥有美丽的海滩、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该小镇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一座国内外游客争相前往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该滨海旅游小镇的成功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该滨海旅游小镇充分利用了其独特的自然资源。

这个小镇拥有绵延几公里的金色沙滩,水清沙幼,海浪柔和,十分适合游泳和沙滩活动。

此外,小镇周围还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吸引了很多潜水爱好者和海洋生物学家前来探索。

小镇政府与当地居民合作,制定了保护海洋环境的政策,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这些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该旅游小镇成为一个适合休闲度假和探索海洋世界的理想之地。

其次,该小镇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

这个小镇有着悠久的渔业历史和深厚的海洋文化。

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小镇政府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化传统,并通过举办各种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向游客展示当地的独特魅力。

同时,小镇也积极引进新的文化元素,如音乐、艺术和娱乐表演,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这种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做法,使小镇在旅游市场上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最后,小镇积极打造品牌形象,加强市场推广。

小镇通过建立专业的旅游机构和旅游协会,与国内外的旅行社和媒体建立合作关系,推广小镇的旅游资源和特色。

同时,小镇还参加国内外的旅游展览和活动,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通过积极的市场推广,该小镇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该滨海旅游小镇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积极打造品牌形象和加强市场推广。

这个小镇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投资,成功地将自身打造成了一个独特、吸引人的旅游目的地。

希望这个案例研究能够对其他滨海旅游小镇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北部湾经济区滨海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

北部湾经济区滨海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
展 将 会 对 海 洋 经 济 甚 至 全 区 经 济 的发 展 起 到 重 要
企 业 、 介 、 观 旅 游 者 , 了 共 同 的 经 济 目标 、 媒 参 为 社
会 目标 和 生 态 目标 , 现 有 的 旅 游 资 源 重 新 分 配 、 将 整 合 , 一步 优化 , 成 等级 更 高更有 利 于长 远发 进 形 展 的 旅 游 市 场 体 系 。2 0世 纪 中 后 期 以 来 , 区域 旅 游合 作 问题 逐渐 成 为 中 国旅 游 发 展 的热 点 问题 , 经 过 近几十 年 的有效 发 展 , 国旅 游 市 场 已 经从 我 纯 粹 以旅游 观 光 需求 为 目的发 展 的初 级 阶段 , 逐
作 用 。 如 何 充 分 利 用 滨 海 旅 游 资 源 , 面 发 展 滨 全
海 旅 游 业 是 北 部 湾 经 济 区 当 前 面 临 的 一 个 重 要 课
题 。
滨 海 旅 游 是指在 一 定 社 会 经 济条 件 下 , 海 以 洋为 依 托 , 海 水 、 光 、 滩 为 主 要 内容 , 满 以 阳 沙 为 足人 们 精 神 和 物 质 需 求 而 进 行 的游 览 、 乐 、 娱 体 育 和疗 养 活 动 所 产 生 的 现 象 和 关 系 的 总 和 … 。 北 部 湾 经 济 区滨 海 旅 游 业 的 发 展 虽 然 存 在 配 套 设 施 不 齐 全 , 础 设 施 薄 弱 , 游 资 源 开 发 起 步 基 旅
晚 等劣 势 , : 部 湾 经 济 区 发 展 滨 海 旅 游 业 有 但 化
步 进 人 到 以 整 合 区 域 资 源 、 一 市 场 营 销 和 以 满 统
足 观光 与休 闲等 复合 性需求 为 特征 的高级 阶段发 展 。 目前 我 国 大 部 分 地 区都 签 : : i f V同 形 式 的 区 域 - 旅 游 合 作 协 议 。 因 此 , 了 顺 应 旅 游 业 发 展 的 趋 为 势 , 造 旅 游 整 体 优 势 , 进 旅 游 业 整 体 协 调 发 打 推 展 , 造 具 有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旅 游 品 牌 , 须 加 强 区 打 必 域 旅 游 联 合 与 合 作 , 现 区 域 优 势 互 补 互 动 。 实

中国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战略分析

中国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战略分析

中国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战略分析一、滨海旅游基本概况滨海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享受滨海旅游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

滨海旅游资源是指在滨海地带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是开展滨海旅游的基础。

滨海旅游业包括以海岸带、海岛及海洋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经营、服务活动。

主要包括:海洋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度假住宿、体育运动等活动。

大众旅游、自主旅游时代,滨海旅游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在紧随潮流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二、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1、滨海旅游相关政策滨海旅游业是滨海旅游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支柱产业。

由于海岛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资,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细分方向,借鉴国外知名的巴厘岛、普吉岛、济州岛等海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在我国消费升级、旅游需求提升的影响下,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促进海岛旅游业的发展。

2、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2019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35724亿元,比上年增长7.5%。

滨海旅游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6%。

近年来,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滨海旅游的需求也开始增多,年轻旅游群体更倾向选择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性较强的旅行方式,滨海旅游逐渐成为他们度假、旅行的首选。

丰富多彩的玩法,别具个性的消费观念,是他们引领旅游消费潮流的新方式。

中国滨海旅游人群中00后占比21%,90后占比16%,80后占比28%,三个年龄层占据总人次的65%,00后群体占比明显,已成为新的消费主力。

2018年中国滨海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6078亿元,比上年增长8.3%,2019年中国滨海旅游业持续较快增长,发展模式呈现生态化和多元化。

全年实现增加值1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

浅析城市滨水区旅游功能的开发

浅析城市滨水区旅游功能的开发

h o o dpa eo p a u n tesc n hs f mj tnR i , a ci a
xi i ng u Pr vi e 40 , 由; 面 向城 市渗 运 的条开 空 间,使 山体 、城 层住 宅 底层抬 高部分 沿江 新树 设 l = } 处, 设 W u , J a s o nc 21 01
市 空 间与 江面 的空 旬连 成 一 体 。
ia p rmen f c i cu e to ht t r , Ar e 于两 幢 小 高 层住 宅底 层及 抬高 部 分 。 自行 Chn ; 2 De a t
小 区内实行 人车 分流 ,机动 车 主库 出^ 车库 总 面积 为 l 0 ,平 均 每户达 5 7 0 2 . 口设置于 城市路 网上 。街 区 内纵 横 向的路 网 步行和通 自行 车为 主, 同 对也 考虑 消防车 或 救 护 车能 方 便 到 达每 疃 住 户 。 为适应 小汽 生大 量增 长的 需要, 设计 中 50 ̄ 3 , ,停 车率 达 3 % 其 中 :A块高 层住 D 宅地 下室连 通成 为整 块地 下汽车 库, 八 口坡 道 设 于滨江 大 道 . 出 口坡道设 于 江东 路 , 符古 右手 行车 规 则.B 高 层住 宅及 中心 绿 块 地 地 连 通设 汽车 库 ,两侧 各设 一 出人 口: C 、D块利 用小 高层地 下室设 置整 块 停车 弱, 员:郝靖欣 、张剑、张希且、 费曦 强】
可以井为滨海 、滨江、滨湖三种 美 国学者安 提 高 城 市 的 品位 ,都 起着 重 要 的作 用。 妮 ・ 布里恩 (兀 ・ r e ) 迪克 里贝 ( I ^ n B en 和 蹦c : Rg y ib )根据 用地性质 的不同,将城 市滨水 区
E 一'| 1: k 7 0 6 . e 『] I K7 2 3n t

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

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

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滨海旅游业是指位于海滨地区的旅游业,以海滩、海洋资源为主要的旅游资源,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旅游形态。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滨海旅游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目前,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如下:一、海滩资源的有效利用:滨海旅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滩资源,许多海滨城市都建有美丽的海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

不仅可以在海滩上沐浴阳光、沙滩浴,还可以进行各种海上娱乐活动,如游泳、冲浪、帆板等。

同时,滨海旅游还可以开展一些特色的活动和体验,如海钓、赏鲸等,丰富了旅游者的选择。

二、滨海旅游设施的完善:随着滨海旅游的发展,各大滨海城市纷纷建设起了一系列的旅游设施,如海洋公园、游艇俱乐部、海滨浴场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丰富了滨海旅游的内容,还提升了旅游的品质,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

三、海洋体育的兴盛:滨海旅游不仅可以在海滩上玩水,还可以进行各种海洋体育活动。

如冲浪、帆板运动、海上摩托艇等,这些项目的兴起促使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滨海旅游也因此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四、滨海度假村的兴起:众多滨海城市都兴起了一些高端的滨海度假村,这些度假村不仅给旅游者提供了住宿、餐饮等服务,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娱乐设施和活动。

旅游者可以在度假村中享受海滨风光,同时还能参加各种水上娱乐活动,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滨海度假体验。

五、滨海旅游的特色发展:滨海旅游地区积极发展自身的特色资源,如海洋渔业、海洋科普、海洋生态等,打造出一些特色旅游景点和景区。

这些特色的旅游资源不仅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还推动了滨海旅游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总体来说,滨海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良好。

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以及旅游消费能力的提升,滨海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滨海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加强旅游设施建设、资源保护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以进一步促进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2024年滨海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滨海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滨海旅游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滨海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海滨地区为主要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旅游市场中备受瞩目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滨海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消费模式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了解滨海旅游市场的前景。

市场规模滨海旅游市场的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滨海旅游市场的总体规模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其中,国内滨海旅游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境外游客对滨海旅游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意识的增强,滨海旅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发展趋势滨海旅游市场的发展正呈现出几个明显的趋势。

首先,多元化旅游产品已经成为滨海旅游的发展方向。

除了传统的沙滩游泳、日光浴等活动外,人们对于海洋文化、海洋科普等方面的旅游需求也逐渐增加。

其次,滨海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趋势明显。

通过与娱乐、体育、餐饮等行业的深度结合,滨海旅游市场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再次,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滨海旅游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保护海洋资源,倡导环境友好型旅游已成为滨海旅游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滨海旅游市场正逐渐向智慧旅游靠拢。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供更加便利、智能的旅游服务将推动滨海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

消费模式滨海旅游市场的消费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传统的滨海旅游模式主要以度假村、沙滩酒店为主,游客在海滨地区度过整个假期。

然而,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多样化,滨海旅游市场也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消费模式。

例如,短期滨海旅游、一日游、主题旅游等新的消费模式不断涌现。

此外,个性化定制服务也成为滨海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旅游行程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促进滨海旅游市场的繁荣。

总结综上所述,滨海旅游市场正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趋势多元化,消费模式不断创新,这些因素将推动滨海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追求市场拓展的同时,滨海旅游市场也需要积极应对环境保护等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滨海旅游发展现状特征与趋势分析

我国滨海旅游发展现状特征与趋势分析

我国滨海旅游发展现状特征与趋势分析李瑞(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旅游系,浙江宁波 315211)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国内滨海旅游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我国滨海旅游业发展会表现出初步发展阶段与成熟市场的矛盾、打造滨海品牌产品、特种旅游方兴未艾、文化与旅游结合更加突出等多个特征,根据滨海旅游业发展特征和趋势提出了我国滨海旅游研究努力的方向与创新领域。

关键词:滨海旅游发展特征创新领域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国内滨海旅游研究述评滨海旅游研究与滨海旅游开发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国外滨海旅游开发历史较早,相关研究成果丰富,研究内容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国内有关滨海旅游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稍晚于滨海旅游实践,但仍为我国滨海旅游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滨海旅游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区域尺度的滨海旅游资源评价、滨海旅游发展、滨海环境保护、滨海经济文化影响和滨海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

1.1滨海旅游资源研究在海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滨海旅游资源研究是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陈娟(2003) []]、贾跃千等(2005)[2]根据海洋旅游资源本身属性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同时又将海洋旅游资源划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海洋旅游资源特点,并按照海洋旅游活动的属性形成海洋游憩活动谱系。

尹泽生等(2006)对《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了一些说明,深化了对旅游资源包括对滨海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的认识。

[3]李悦铮(1996)、陈砚(1999)等[4] [5] [6] [7]以我国特定滨海旅游地为例,在区域尺度上对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研究。

齐德利等(2004)[8]、崔红艳(2004)[9]应用数学方法对区域尺度的旅游地旅游资源评价进行了尝试。

李培祥(1999)、陈君(2000)对我国整体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我国海滨自然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数量丰富,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悠久、品位较高,滨海气候条件优越、南北互补的结论[10] [11]。

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剖析

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剖析

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剖析一、引言大连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滨资源,具备发展海滨旅游的优势。

本文旨在分析大连市海滨旅游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大连市海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连市海滨旅游的现状分析1.资源优势大连市拥有绵延的海岸线、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这些都是发展海滨旅游的重要基础。

2.旅游设施大连市已经建设了一系列的旅游设施,如海滨公园、海洋世界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3.旅游业发展大连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海滨旅游成为了大连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还吸引了众多的国际游客。

4.问题与挑战尽管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旅游设施的质量和数量仍然有待提高,旅游服务的水平有待提升,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亟待加强等。

三、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的对策分析1.提升旅游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旅游设施的质量和数量,增加旅游设施的多样性,满足游客的需求。

2.优化旅游服务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的问题和困难。

3.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加强对海滨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管理,减少对海滨生态环境的破坏。

4.提升旅游品牌形象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大连市海滨旅游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5.加强合作交流加强与其他海滨城市的合作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大连市海滨旅游的发展。

四、结论大连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滨城市,具备发展海滨旅游的优势。

通过加强旅游设施建设,优化旅游服务,加强旅游环境保护,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加强合作交流等对策,可以进一步促进大连市海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大连市海滨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西部开发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滨海旅游业也迅速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

滨海旅游业是潜力巨大的旅游业,它能够带动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并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目前我国滨海旅游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滨海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由于海岸线形状复杂,某些滨海地区游客拥挤,但其他地区游客很少。

因此,一些滨海地区面临着资源的枯竭,但是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另外,许多沿海地区出现了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得到有效的管控。

此外,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环境和政策的限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污染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而政府的政策落实不及时,旅游业不能得到有效的扶持。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充分利用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潜力,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滨海旅游业的管理。

地方政府应根据滨海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例如政策补贴、税收优惠措施等,以促进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滨海旅游地的环保管理,实施健全的游客服务体系,维护游客的利益。

其次,加强滨海旅游业的营销管理。

地方政府应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精细化的政策营销,宣传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并推广滨海地区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此外,政府还可以从经济和社会双赢的角度,建立全球旅游投资促进机构,为滨海旅游产业提供投资和融资。

最后,建立完善的滨海旅游业培训体系。

政府应根据滨海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为滨海旅游业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支持,提升滨海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及服务能力,满足游客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营销和培训,为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良的条件,从而促进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滨海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滨海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滨海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滨海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市场也随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而作为一个拥有海滨优势的城市,滨海的旅游业发展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特点。

市场规模:滨海市旅游业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经成为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滨海共接待游客超过3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亿元。

市场流量:滨海市的旅游客流来源主要以国内游客为主,其中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周边省市的游客是滨海旅游的主要客源,占总游客人数的70%左右,而国外游客以亚洲和欧洲地区为主要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滨海工业产业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商务旅游、会议展览等高端旅游活动涌入了这座城市。

市场结构:滨海市的旅游市场结构清晰,以沿海景区为主,其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包括太阳岛、金州梦幻海洋、滨海湾金融中心等。

除此之外,滨海还拥有多处文化景点和历史遗迹,如阜阳古城、滨海新区大剧院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市场特点:滨海市的旅游市场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海滨特色明显,以海洋旅游、海滨休闲为主。

2.高端旅游需求日益增长,商务旅游、会议展览等市场增长迅速。

3.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有文化景点又有自然景观,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4.旅游消费呈现多元化态势,旅游购物、餐饮、入住等消费方式逐渐得到拓宽。

总之,滨海市的旅游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市场规模与消费水平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今后,市场还将不断扩展多元化,开拓更多旅游产品和服务,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周到、完善、独特的旅游体验。

中国滨海旅游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滨海旅游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滨海旅游行业发展历经了几个阶段。

初期是萌芽期,改革开放前,国内滨海旅游主要是以利用自然资源为主的粗放型开发模式,主要是以少数渔村和海滩招待所的形式存在。

这一时期的开发主体主要是国家或集体,由于设施和服务水平较低,因此客源规模和消费水平也较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滨海旅游逐渐发展起来,迎来了发展期。

这一时期滨海旅游的开发规模逐渐扩大,除了传统的海滨沙滩旅游区外,还包括海岛、海岸湿地、海底观光等新兴旅游产品。

同时,滨海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旅游产品也更加多样化,包括度假、休闲、观光等多种形式。

在这一时期,滨海旅游成为了国内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和休闲。

中国滨海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政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政府对于滨海旅游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等,鼓励企业进行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提升滨海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

此外,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滨海旅游消费的增加,滨海旅游消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消费领域。

另外,行业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滨海旅游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未来滨海旅游行业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旅游、智慧旅游等新型发展模式。

同时,滨海旅游产品也将更加多样化,包括文化、科技、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旅游预订、在线支付、在线评价等新型服务模式也将逐渐普及。

总的来说,中国滨海旅游行业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再到转型升级的过程,经历了政策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未来滨海旅游行业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发展模式和多样化产品形式的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滨海旅游行业发展相关文献报告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打造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品牌的战略思考

打造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品牌的战略思考

打造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品牌的战略思考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的重点发展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势条件,具备打造旅游品牌的潜力。

为了实现滨海新区旅游发展的长远目标,需要进行战略思考。

下面是我对于打造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品牌的战略思考:一、规划定位1. 定位为多元化旅游目的地:滨海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滨海海岸线、泉水湖泊、文化景观等丰富多样的景点。

可以以度假休闲、海滨娱乐、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为主要定位,打造多元化的旅游目的地。

2. 定位为国际旅游目的地:滨海新区依托于渤海经济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具备与世界各地实现交流与合作的条件。

可以加强国际旅游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到滨海新区旅游观光,提升其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地位。

二、开发旅游产品1. 开发海洋旅游产品:滨海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开发海上游览、潜水冲浪等海洋旅游项目,吸引潜水爱好者和海滨度假者。

2. 丰富文化旅游产品:滨海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可以开发文化遗产、传统节日、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让游客了解并参与到当地的文化活动当中。

3. 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滨海新区拥有大片的湿地和自然景观,可以开发生态旅游线路,推出生态观光、大自然体验等旅游产品,吸引追求自然环境的游客。

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1. 加强人才培训:提升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培养更多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服务技能的旅游专业人才。

同时注重培养多语种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

2. 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交通、通信、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条件,提升游客的体验。

3. 深化旅游合作:与旅游相关企业、酒店、航空公司等展开合作,共同提升整体的旅游服务水平,提供更多样化、便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四、开展品牌推广1.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等渠道进行广告宣传,向国内外游客展示滨海新区的旅游资源和吸引力,引起游客的兴趣。

2. 举办旅游活动:定期举办旅游文化节、海洋嘉年华、体育赛事等旅游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滨海新区参与旅游,增加品牌知名度。

2024年滨海旅游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滨海旅游市场分析现状

滨海旅游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滨海旅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它将海洋和沿海地区的资源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滨海旅游市场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将重点分析滨海旅游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主要竞争对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市场规模滨海旅游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滨海旅游市场的总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滨海旅游市场也在迅速发展,去年的滨海旅游收入达到了500亿人民币。

这表明滨海旅游市场在旅游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潜力。

发展趋势在未来几年内,滨海旅游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需求的增加,滨海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将更受欢迎。

其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意识的增强将为滨海旅游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滨海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并逐渐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竞争对手滨海旅游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存在着众多的竞争对手。

首先是其他旅游景区,它们也在争夺相同的游客资源。

其次,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滨海旅游市场也是竞争对手,它们拥有更多的自然资源和更丰富的滨海旅游产品。

此外,滨海旅游市场还面临着来自传统旅游市场的竞争,这些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品牌优势。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虽然滨海旅游市场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滨海旅游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滨海旅游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其次,滨海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提升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随着游客需求的变化,滨海旅游产品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结论滨海旅游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市场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然而,该市场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

为了进一步推动滨海旅游市场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加大滨海旅游产品的创新力度,并与竞争对手进行积极合作,共同推动滨海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

我国滨海旅游业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滨海旅游业发展对策分析
( 三) 现 存 国 内滨 海 旅 游 产 品 的 开发 模 式
8 万余家 , 这就存在城 市生 活污 水和工 业废 水直 接排 放 人海 的 问 题, 这些 污水 中含有大量 OD D、 油类 、 氰 化物 、 硫化 物等 污染物 质 , 将导致海水污染 , 甚至近海滩污染等 问题 。据统计 , 我 国近岸海大 约有 7 0 %海水 的水质标 已达到 三类标 准 , 可见污染 严重 。再加 上 生活垃圾 、 旅游垃圾和工 业 固体废 料未 完全处 理 , 堆积 于岸滩 , 对 沿海 旅游资 源和环境 的影响积极 严重 , 导致 了滨海旅 游环境 的退
和美丽海洋 , 具有 富饶 丰富 的滨 海旅 游资源 和海洋矿 物资 源。近 年来 , 滨海旅游业 正逐渐成 为旅游业 中的最热门 、 正在 E l益 兴起的
行业之一 。

游 客市 场最大 比重 , 俄 罗斯 近些年游 客群也 逐年 攀升 , 其次 是 美 、 英、 法、 德等国家的入境游 客 。香港 回归后 , 许 多外 国游 客选 择香 港 作为入境 中转 , 因此香 港 回归为 国内海滨 城市 的旅 游业发 展起 到相 当大 的促进作用 。从 国 内游 客市 场来看 , 伴 随着人 民生 活水 平E t 益提高 , 出门旅游成为越来越多 的人休 闲度假 的方式 , 国 内的 旅游市场近些年更呈现 出繁荣 的景象。 . ( 五) 我 国滨海旅 游业发展 的特点
我 国滨 海 旅 游 业 发 展对 策 分 析
徐 晓 颖 ( 辽宁对外经 Nhomakorabea学院【 摘 要】 近年 来 , 在 国家拉 动 内需、 加 大投 入 的政 策 驱动 下 , 我 国滨 海 旅 游业有 了较 快发 展 , 拥 有 很 大 的发 展 空 间 和 潜 力 , 但也存在一定 问

滨海旅游开发模式浅析

滨海旅游开发模式浅析

xx旅游开发模式分析:一.马尔代夫模式:1.整岛出让,差异发展马尔代夫在开发海岛的过程中,始终采取“四个一”的模式,即:一座海岛及周边海域只允许一个投资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座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或度假村);一座海岛突出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套一系列功能齐备的休闲娱乐及后勤服务等设施,形成一个独立、封闭、完整的度假区。

2.xx开发,规划先行马尔代夫在海岛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海岛规划。

从海岛开发之初至今,马尔代夫已制定了三个十年海岛开发计划,目前正在实施第二个海岛十年开发计划。

对每一个待开发的海岛都会委托国际著名的规划公司对海岛的开发进行规划设计,经过其严格论证后,再报国家批准建设。

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原有制定的规划进行严格的执行,不能随便脱离。

3.环保意识,无处不在在马尔代夫,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马尔代夫政府对投资经营者和游客也相应地提出了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

在海岛开发、环境承载力确定上都要服从环境保护。

马尔代夫海岛开发采用“三低一高”原则,即:低层建筑、低密度开发、低容量利用、高绿化率。

二.群岛式海岛开发模式----夏威夷模式1.基础设施先行在夏威夷基础设施先行发展一直是其坚持的策略。

为了旅游开发,夏威夷建立了庞大而先进的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到四邻岛屿都可乘小飞机前往,但是价格却不贵,公共汽车、快艇、游船方便快捷,邮电通讯设施高度发达。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夏威夷发展旅游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2.旅游服务一流夏威夷政府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旅游服务。

调查显示,80%的游客认为夏威夷的旅游服务是优异的或超过其他地方,重游率高。

同时,夏威夷每年拨出巨额资金进行旅游促销,在全世界各地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推销。

3、强调独特文化文化是旅游目的地的灵魂。

在夏威夷处处洋溢着一种独有的文化氛围,既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是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汇集。

夏威夷岛多种族裔、多种文化的居民为此地创造出令人着迷多重面貌之艺术、文化、食物、庆典及历史。

关于加快滨海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滨海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我区滨海旅游开发的思考旅游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进步中显现出巨大的作用,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优势。

滨海地带作为我区重要的旅游经济板块,加快滨海地带旅游开发对于我区经济建设意义重大。

在加快滨海地带开发的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实现跨越赶超式发展,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现结合滨海发展实际提出几点建议,进行分析研究,以归纳我区滨海旅游发展方向。

一、滨海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从现阶段看,牟平滨海地带经过土地回收、吹填和旅游大通道的建设,已基本完成打基础、聚能量的开发起步期,旅游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基础配套设施等各方面也处于完善之中,滨海旅游业在全区产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以国家全面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为标志,牟平滨海旅游开发步入了区域发展快速成长期和黄金发展期;从发展地位看,滨海旅游开发成为我区旅游开发的引爆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全区旅游产业格局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发展规划定位看,山东半岛旅游蓝色总体规划将牟平滨海规划为烟威城市组团,规划为自然旅游、文化观光、城市度假等功能并重;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将牟平滨海地带定位烟台蓝色旅游核心区的东翼,这些为滨海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方向。

同时,滨海地带的整体开发,完全符合烟台市的旅游总体发展要求;从发展趋势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由此带来的产业发展、聚集效应、宽松的政策环境等,都为牟平滨海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不断增强,区域价值日益凸显,目前已有烟台中盛、烟台蓬达、烟台津房等企业到滨海地带投资创业,这里已成为我区最具经济活力和最具投资价值的地区;从区域产业支撑看,滨海地带濒临烟威两个高新区、牟平开发区、沁水工业园、台湾工业园,园区的快速发展为滨海地带开发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保证滨海旅游开发的快速发展。

滨海地带作为旅游综合服务区,其服务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产业的优势互补会带动牟平整个旅游大区域的发展进程;从发展资源看,拥有海岛、沙滩、水域、湿地、松林、地热等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稀缺、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该区域的升值潜力。

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绪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了一种越来越重要的产业。

滨海旅游资源不仅拥有海洋、海岸线、港湾、沙滩等自然景观资源,还有许多人文景观资源,例如港口、码头、停泊船只、沿海城镇、历史文化古迹等等。

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对于海滨经济的发展和当地人民的生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1.滨海旅游资源的类型滨海旅游资源包括海岸线和沿海旅游城镇两部分,海岸线是自然景观资源,具有海洋性、自然性和时效性等特点,沿海旅游城镇则是人文景观资源,主要是海洋经济发达的港口城镇,这些城镇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为了更好地发挥滨海旅游资源的作用,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常采用整体开发的模式。

优秀的整体开发模式可大大提高滨海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力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对于具有特色的旅游城镇来说,该模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中国的“渔家乐”经济模式就是一种合理利用沿海旅游资源的方式,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向游客提供海鲜美食和住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

3.滨海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难点滨海旅游资源具有自然环境复杂、海洋气候变化快速和市场需求有限等特点,这也给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很多难题。

例如,海上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经常会导致海上旅游项目的临时停运,导致经济损失。

另外,滨海旅游资源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约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原因也会对其开发造成很大的困难。

三、滨海旅游资源的管理1.滨海旅游资源的管理方式滨海旅游资源的管理方式除了一般性的旅游业管理,还要考虑到滨海环保、公共安全、渔业等领域。

在代表地方政府层面,应该协调相应的部门,建立完整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有效承担起滨海旅游资源的管理职责,同时优化和完善政策法规、规划和标准,进行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滨海旅游经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滨海旅游资源的管理重点从滨海旅游资源的维持和保护的角度考虑,滨海旅游资源的管理应该重点关注水文、地质、气象、海洋、海滩等方面的环境影响,督促滨海旅游企业遵守守法,协调有关部门配合开展救援、航道管理、民间救生等工作,确保旅游的公共安全和自然环境的完整性。

金潮谈滨水休闲产业(30)浅谈滨湖旅游小镇的开发策略

金潮谈滨水休闲产业(30)浅谈滨湖旅游小镇的开发策略

金潮谈滨水休闲产业(30)浅谈滨湖旅游小镇的开发策略来源:滨水休闲联盟一、什么是滨湖旅游小镇目前我国旅游小镇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资源依托型旅游小镇,一是旅游接待型旅游小镇,一是生态人居型旅游小镇。

如果是资源依托型的,如温泉旅游小镇,那么在开发中就不能仅仅着眼于温泉这一项目,温泉只是一个卖点,温泉项目仅是旅游小镇庞大产业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每个小镇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特色,在以温泉资源为核心的基础上,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

我们重点要讨论另外一个资源依托型旅游小镇就是湖泊型旅游小镇。

滨湖旅游小镇不同于一般小城镇,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

滨湖旅游小镇以湖泊优质的滨水旅游资源为核心;以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商业为依托;以山水景观、水上运动、游艇帆船、休闲垂钓、滨水房车露营、水上飞机等滨水休闲产品为特色;以滨水休闲产业为产业支撑来主导城镇发展,具备一定旅游吸引力,能够吸引一定规模数量的旅游者进行旅游度假活动的旅游小镇。

湖泊型旅游小镇的核心资源就是湖泊景观,依托湖泊的核心水域进行湖泊观景、运动康体、水上农业旅游;依托湖泊周边水岸开展滨湖浴场体验、候鸟观赏等旅游活动;依托湖泊旅游资源特质的大范围开展休闲疗养、度假、会议等旅游项目,实现舒缓日常工作的身心紧张,以到达到疗休养的目的。

滨湖旅游小镇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要拥有优质的湖泊旅游资源,同时,这种旅游资源可以满足旅游者滨水休闲旅游活动的需要;二是要拥有各种与滨水旅游资源性质相适应的地面旅游度假设施和交通条件,旅游度假者可以借助这些设施从不同的地区顺利地到达旅游度假地并利用这些设施在该地停留;三是该地区具有一定的旅游需求流量。

可见,湖泊旅游小镇是一种集滨水旅游资源、滨水休闲产品、旅游度假设施、旅游交通和市场需求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二、滨湖旅游小镇的开发策略1.泛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旅游产业是滨湖小镇发展的基础,是集聚人口,形成就业的关键。

在小镇体系架构下,应以泛旅游产业体系为构建重点,发挥传统旅游产业的联动作用,实现旅游产业与农业、工业、养生、运动或当地特色产业的整合,形成泛旅游产业集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海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一.马尔代夫模式:
1.整岛出让,差异发展
马尔代夫在开发海岛的过程中,始终采取“四个一”的模式,即:一座海岛及周边海域只允许一个投资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座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或度假村);一座海岛突出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套一系列功能齐备的休闲娱乐及后勤服务等设施,形成一个独立、封闭、完整的度假区。

2.海岛开发,规划先行
马尔代夫在海岛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海岛规划。

从海岛开发之初至今,马尔代夫已制定了三个十年海岛开发计划,目前正在实施第二个海岛十年开发计划。

对每一个待开发的海岛都会委托国际著名的规划公司对海岛的开发进行规划设计,经过其严格论证后,再报国家批准建设。

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原有制定的规划进行严格的执行,不能随便脱离。

3.环保意识,无处不在
在马尔代夫,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马尔代夫政府对投资经营者和游客也相应地提出了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

在海岛开发、环境承载力确定上都要服从环境保护。

马尔代夫海岛开发采用“三低一高”原则,即:低层建筑、低密度开发、低容量利用、高绿化率。

二.群岛式海岛开发模式----夏威夷模式
1.基础设施先行
在夏威夷基础设施先行发展一直是其坚持的策略。

为了旅游开发,夏威夷建立了庞大而先进的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到四邻岛屿都可乘小飞机前往,但是价格却不贵,公共汽车、快艇、游船方便快捷,邮电通讯设施高度发达。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夏威夷发展旅游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2.旅游服务一流
夏威夷政府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旅游服务。

调查显示,80%的游客认为夏威夷的旅游服务是优异的或超过其他地方,重游率高。

同时,夏威夷每年拨出巨额资金进行旅游促销,在全世界各地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推销。

3、强调独特文化
文化是旅游目的地的灵魂。

在夏威夷处处洋溢着一种独有的文化氛围,既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是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汇集。

夏威夷岛多种族裔、多种文化的居民为此地创造出令人着迷多重面貌之艺术、文化、食物、庆典及历史。

三.城市型海岛模式----新加坡模式
1、创造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发展的金字招牌。

结合本国实际和未来发展目标,斥巨资研究、设计、推广国家或城市的旅游形象,确定恰当的旅游形象定位和设计,并通过各
种宣传手段来提升和扩大其旅游形象,如“花园城市”、“无限的新加坡,无限的旅游业”
等。

2、营造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在新加坡,看不到一片裸露的黄土,整个城市就是一个扩大了的花园,人与自然和睦相处。

原因在于新加坡政府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方面首先考虑的是是否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并以此为标准进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

3、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新加坡居住人口410万,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组成,各种背景下的文化传统在新加坡永乳交融,同时又各具特色。

正因为如此,新加坡政府采取立法和其他措施保留了那些极具民族风情的建筑和设施,并加以完善,使之逐步形成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四.城市群滨海旅游开发模式---佛罗里达
1、良好的城市竞合关系
城市之间的群体组合优势明显,空间上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目的地,各城市都有不同特色的主打旅游产品,包括观光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购物旅游、休闲旅游等各类旅游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