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2)撰写一篇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5.课后反思: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反思自己在历史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提高历史学习效果。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旨在巩固知识点、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2.作业难度适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采用思维导图、时间轴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3.情感升华:强调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学习,绘制一张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时间轴,标注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的掌握。
2.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史》相关章节,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提高历史素养。
3.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人类的生活遗迹,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2)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知识水平。
4.家庭作业:
(1)请学生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整理成访谈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哪些重要古人类?
(2)夏商西周三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经济特点、文化成就分别是什么?
(3)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2.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高中人教版新教材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高中人教版新教材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高中人教版新教材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制度。

因为本课主要内容从元谋人一直到西周灭亡,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所以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

因为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部分内容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减少重复内容的教学时间。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应该在本课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本课的部分内容,所以应该适当的减少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时间。

三、教学目标课标对于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根据课标、教学内容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地图,了解石器时期中国境内的代表性文化遗存的分布,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原为核心的发展方向。

通过表格了解中国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发展状况,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通过文献资料和表格掌握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和三代政治制度。

难点: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的推动作用。

五、教学方法与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我们都是什么吗?生:人类。

师:那你们知道人类是怎么来的?生:人类是从猿转变而成的。

师:人类是由猿转变而来。

在由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

直立行走塑造了今天人类的体态,同时也解放了人类的双手。

而解放出来的双手可以制造出工具。

人类依靠工具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为导向,设置了“什么是文明?”“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早期国家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提高课堂效果。
2.亮点二: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理解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文明成果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发展特点。通过分析这些案例,使学生掌握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提高历史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
2.设置小组任务,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任务,提高历史素养。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培养其历史表达能力。
4.教师及时给予评价,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通过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此外,我还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如:在讲解夏商周更迭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国王,通过对话、辩论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三个时期的兴衰过程。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通过设置“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历史素养,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注重多元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置小组讨论、主题演讲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历史素养,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4.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会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变化。
5.最后,我会介绍夏商周时期的代表性文化成就,如甲骨文、青铜器、礼乐制度等,并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文化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三)互动方式
1.师生互动:在讲授过程中,我会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
2.生生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探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以上互动方式,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我将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来评估。
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了解。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反思和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吸引力。
2.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个性化指导。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1.历史图片:展示史前文化遗址、甲骨文、青铜器等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视频资料:播放与夏商周时期相关的历史纪录片片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3.互动软件:利用互动软件设计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丰富教学形式,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教学难点: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过程的理解,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此外,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法、情境创设等,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2019级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教学案设计班级姓名.自然条件 B.生活习惯.生产工具 D.劳动技术.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仰韶文化时期商代酒器鸮卤西周叔夨(yú)方鼎内铭文西周乐器晋侯稣春秋舀水器.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案参考答案【能力提升一】我国石器时代的生活特征答案:(1)生活险恶。

过群居生活。

(2)变化: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原始人开始使用火。

影响: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能力提升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答案:(1)王族和功臣。

分封制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王室与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国家政权内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保卫封地;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服从周王命令,随从作战;向周王室纳贡。

【高效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B。

【解析】[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粟是主要栽培农作物,而西安属于黄河流域,故选B项。

]2.【答案】D。

【解析】一万年前后,虽有农耕生产,但是先人的食物主要还是来自于采集狩猎,故A项错误;农耕聚落时期,先人们实行共同耕作平均分配,B项错误;炎黄传说尚待证实,C项错误;史前墓葬品的差别,反映了社会等级的存在,D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进而形成“天下为家”的局面,B项正确。

4.【答案】C【解析】[王位世袭制可能会避免争夺王位现象的出现,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但是不能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等,故选C项。

]5.【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商王控制的地区与周边方国控制的地区有明显区别,这说明商王并未形成对方国的绝对控制,两者只是契约上的从属关系,商朝是一种相对松散的联盟,因此A项正确,D项错误;商朝时并未出现中央集权,B项错误;部落联盟出现在原始社会,C项错误。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此外,我还会设计一道开放性的论述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认识。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关键点。同时,我会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的建议。
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索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关注考古新发现,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知识的学习,以及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实证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教材,整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时间线,标出重要事件、人物及其影响,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每个阶段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认识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讲授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自信。
接着,我会深入讲解夏商周三个早期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我会强调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诞生,商朝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这些讲解,学生将对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三出几个关键问题,如:“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是什么?”“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这些早期国家的文化成就对后世有何影响?”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和更替,掌握古人类古文化遗存的分布,古代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知识和商西周的相关史实。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始终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过程。

通过向学生展示大量史料,帮助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2.时空观念通过向学生展示新时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原始人类分布、夏商周的地图,以及周朝形势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早期国家的历程。

3.史料实证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石器时代的人类演变过程及文化遗存和夏商周时期的相关知识,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4.历史解释学生通过了解古人类和古文化的分布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学会解释其中的原因和西周典章制度的区别联系。

5.家国情怀通过向学生传授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和更替,古人类古文化遗存的分布,古代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知识和商西周的相关史实,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华文明的特点,夏商周的制度,早期国家的特征难点:生产力、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早期国家的特征时空思维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言框新课讲授:一、基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问题解析(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二)中华文明的特点总体:悠久性,本土性,兼容性,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记忆)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②中华文明的起源,分布广泛,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流域,并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③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化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
在导入新课后,我会开始讲授新知识。首先,我会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让学生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然后,我会讲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更迭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史料实证,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提高他们的历史实证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如:“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异同?”“中华文明的起源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交流,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5.教学策略: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史料实证能力以及时空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时,引导学生对不同地区的文明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在讲述夏商周的更迭时,引导学生利用史料实证来验证历史事实,提高了他们的史料实证能力。
(二)问题导向
我将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我可以提问:“中华文明是如何形成的?”“华夏族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讲述夏商周的更迭时,我可以提问:“夏商周三个朝代为什么会更迭?”“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是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堂的最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他们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例如,我可以让学生谈谈他们在解决问题、分析历史事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同时,我还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此外,我还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撰写心得体会、绘制历史时间轴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一、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应该在本科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本课的部分内容,所以应当在此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升华教学内涵。

二、教材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课,从时间上来看本课展示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发展过程,展现了社会形态的演变,以及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独特性与发展脉络。

从内容上来看,本课的推进过程中结合了原始社会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遗迹与文献相结合,渗透了集证辨据的史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目标结合文化遗迹与文献史料理解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能通过实物、文献等史料,理解夏、商、西周展现的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能通过文献、青铜器铭文、甲骨卜辞等史料理解夏朝存疑以及商朝历史为信史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夏商周的制度;难点:中华文明发展的原因探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中华文明到底几千年?教师讲述良渚文化申遗成功背后,西方考古学界对中华文明诞生时间的判断,以及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对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的新界定,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

设计意图:从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结合考古学的最新发掘成果,加强对文明标准的认识,为后续的课程内容做铺垫,了解考古学的动态发展对历史书写的影响。

新课教授(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通过快速浏览教材第一子目,思考中华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引导学生得出“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史学家以生产工具为主要依据将原始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主要讲述了从中国人类起源到中华文明诞生、早期国家形成的过程。

本课教材共三个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

本课的知识、理论、方法是学好以后内容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开篇点题的作用。

就本课而言,这里的早期国家,指的是夏商周,从内容上看,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的是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早期国家的特征;从方法上看,课标要求学生知道二重证据法的使用;从程度上看,本课内容基本以浅层次的了解和知道为主,只有中华文明起源属于深层次的“认识”。

【教学目标】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插图《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和其他插图以及配套课件,还有相关解说视频,使学生认识早期中华文明所处的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气候地形地貌等环境,培育学生时空观。

唯物史观:本课学习,务必使学生认识文化遗存是至关重要的史料,是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重要源泉,从而培育学生唯物主义史观。

此外还需使学生认识历史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史料阅读》、《历史纵横》、《探究与拓展》等栏目中的文献资料以及历史图片所提供的历史信息,结合夏商周国家的时代特征,培养解读历史材料、科学解释历史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研究探析课件中文献史料,历史图片以及教材中《史料阅读》、《历史纵横》、《探究与拓展》等栏目中的文献资料,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和观点方法。

家国情怀:通过本课教学,培育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国家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国家的热情。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中华文明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达百万年、漫长且不断发展的结果。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是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的教学内容,展示了我国从原始社会走向早期国家的过程。

从我国境内的考古发掘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华文明具备大河流域文明产生、发展,由低级走向高级的一般特征,同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过程也有鲜明的特点。

将教材的小标题调整后联结起来,本课的内容结构非常清晰,呈现如下:石器时代金石并用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部落到国家→早期国家的发展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①结合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考古出土文物、文化遗存、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以及文献史料,在时空情境中感知、探究历史发展进程的速率,思考生产工具制造、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的变化规律,进而了解、认识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与早期国家形成的道路,掌握早期国家政治建设历程与特点及生产生活成就。

教学目标:原始社会部分:1.观察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知道在中华大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如星星之火且发展愈加多元;2.通过考古出土文物,如石器、手工工具及制品的比较分析,与教师互动探究原始社会发展的原因;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比较姜寨聚落与良渚古城,同时观察对比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陶寺遗址的位置分布和文物特征,思考、认识中国古代原始社会诸多文化遗存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身份地位不平等、阶级分化的现象趋势;4.通过解读时间轴,探讨历史时间变化速率,深刻理解生产力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夏、商、西周部分:1.结合时间轴,梳理国家管理制度;2.结合地图,观察三代统治疆域的变化;3.运用教材相关内容和教师提供的材料,比较、分析、探究夏、商、西周的制度变迁,认识、理解国家管理及治国思想的进化发展,体会国家形态不断发展的趋势,感悟这一时期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文明何解?——满天星斗元谋人旧石器时代特征:打制石器、采集渔猎、群居、会取火仰韶文化二、石器时代北京人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特征:磨制石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使用陶器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三、青铜时代良渚文化夏朝:禹建立奴隶制国家禅让制世袭制商朝:分封制与朝贡内外服制甲骨文周朝:分封制宗法制礼制——立法合一家国同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以弗洛伊德的一段话开始本课教学弗洛伊德:“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冲动的满足,将文化创造起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的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

”弗洛伊德这句话有何含义?(文化是集体认同的符号)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带着疑问,我们先来看看“文明”是什么意思。

思考问题并回答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一、文明何解——漫天星斗我们来看一下两位历史学者是如何解释的1、葛剑雄教授: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没有早期的物质财富,就无法产生后来的精神财富。

所以,我们考察中华文明的起源,首先要看看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在哪里。

”2、晁福林教授:“结合中国考古学的实践,学者们一般认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的城市的出现,金属工具的使用和文字的出现等,应当作为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而在社会组织方面的文明时代的标志,则是氏族制度解体,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出现了国家。

在大量考古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多元一体的中国文明起源模1.解读两则材料,认识文明的含义。

解读材料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式。

”两位学者认为“文明”是什么意思?文明的标志又是什么?(葛剑雄教授认为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就是说文明要探究文明源起就要去寻找物质载体。

晁福林教授说文明的标志应当是城市的出现、金属工具的使用、文字的出现和国家的出现)3、苏秉琦(苏秉琦先生是(1909-1997),是中国考古学界的泰斗专家,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漫天星斗”说,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直至夏商时期,都同时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散布在中国的四面八方,犹如天上群星之星罗棋布。

人教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学案

人教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学案

人教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学案1 / 1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习目标】1.了解旧石器时代的代表,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增强民族自信和凝聚力。

2.了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认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提升史料实证能力。

3.了解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认识生产力发展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4.了解甲骨文,青铜器,认识其史料价值;掌握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概括早 期国家的特征。

【重点探究】 1.中华文明的起源.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瓜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使王天下,号以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疏浚水道)……——《韩非子·五蠹》材料二:古者包羲氏(即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g ǔ,鱼网),以佃以鱼……—— 《周易》材料三: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 《白虎通》(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哪些历史传说?(5分)这些传说在哪些方面反映了我国远古居民生活进步的史实?(5分)历史传说:①有巢氏构木为巢(改善居住条件,实行巢居);②燧人氏钻木取火(吃上熟食);③伏羲氏结网捕鱼(增加食物来源,补充营养);④神农氏制作农具,教民耕种(开始从事农业,生活稳定下来);⑤鲧、禹治水(治理水患,兴利除害)。

(2)考古发现的哪些遗址印证了这些历史传说?(4分)元谋人和北京人(用火),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遗址等印证了这些历史传说。

(3)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对原始居民有什么重大意义?(6分)意义:①改善了生存环境,提高了生存质量;②摆脱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的范围;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3)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3)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1.基于学生认知基础,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基于教材编写特色,体现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3.基于历史学科特点,培养历史逻辑与历史思维;4.基于教师专业水准,培养素养时代的合格公民。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内容的学习要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了解中国史前文化遗址及其分布特点;二是掌握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中国史前文化遗址可以利用地图资源来认知,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指夏商周三代的统治特征,要注重考古史料和文献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相互作用。

三、学情分析本课学习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接触的第一块历史知识(第一单元第一课),可谓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

本课的学习内容年代久远,时间跨度大(从距今约200万年—公元前771年),内容庞杂,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但同时又具有史料丰富、形式各异等有利条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历史学科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四、教学目标1.通过中国史前古遗迹分布图,能对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进行时空定位,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培养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认同感。

2.分析典型文化遗址的考古特征,了解私有制、阶级、王权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规律,培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3.通过文化遗址、历史文物、甲骨文和青铜铭文,培养多渠道获取史料的意识,分析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体会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早期国家特征2.教学难点:早期国家特征六、教学设计思路1.依托历史地理地图,掌握中国史前文化遗址分布及其重要特征;2.以良渚文化为例,了解中国国家初始形态形成所必备的重要条件;3.结合教材资料和必要补充材料,知道并分析中国早期国家(夏商周时期)特征。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向学生出示一组史前代表性文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东西?叫什么名字?然后揭示答案:元谋人门齿化石、仰韶文化人形彩陶瓶、河姆渡文化猪型陶钵、陶寺遗址彩绘陶盆、红山文化玉龙和良渚文化玉琮。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认识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分析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化遗存,进一步认识新石器时代文化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3.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主要原因。

4.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进一步认识早期国家的政治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早期国家特征难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与统一性;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文明的定义: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礼仪、法律、城邦和国家、制度等。

思考:谈起中华文明,你会想到什么?汉字、书法、四大发明、儒家文化、丝绸之路……中华文明的起源究竟在哪里?是一个源头还是多个源头?第一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阅读教材P2-3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原始社会新旧石器时代的划分依据是什么?新旧石器时代的定义分别是?答: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代表石器: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石砧等)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大量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思考:下列图片哪些属于旧石器时代物品?哪些属于新石器时代物品?刮削器石锤陶罐磨制石器-石斧阅读教材P2-3课文,回答以下问题:2.中国境内旧石器时代有哪些代表性的古人类?旧石器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答: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学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会缝制衣服;具备爱美意识)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和采集植物果实;过着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学会使用火。

阅读教材P2-3课文,回答以下问题:3.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答: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聚落定居,生活逐渐稳定。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主要采用情景假设的方式,通过提供各个时期生活图景,出土器物和文字叙述等途径来为学生还原各个时期的不同生活图景,让学生最直观地体会各个时期不同的文明发展特征。

配合史料阅读、问题探讨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制度。

因为本课主要内容从元谋人一直到西周灭亡,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所以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是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应该在本课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运用文物图片和文字叙述等方式,分析中华文明早期社会生活,认识社会发展特征。

(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通过史料分析,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产生的关系,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

(素养目标:史料实证)3.分析对比认识文明的起源的过程,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

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

(素养目标: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从中华文明早期各个时代社会生活总结社会特征;从特征中进一步对比认识文明的起源(二)教学难点认识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旧石器时代:生产力低下二、新石器时代:剩余产品积累,阶级分化三、青铜时代:国家产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趣味引入新课通过原始社会图片引发学生对早期人类生活的兴趣和共鸣。

一、旧石器时代1.展示两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从石头到石器的转变,理解旧石器时代概念。

2.用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图来展示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遗址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新(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设计)

人教版新(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设计)

[同步考点1]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定义: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代表: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特点:从事渔猎和采集,群居,学会用火(2)新石器时代时间:距今约1万年定义: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特点:大量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发展:多元一体,中原核心(3)仰韶文化时期时间:距今约7000-5000年地点:黄河中上游地区特征: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同期: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养蚕缫丝技术)(4)龙山文化时期时间: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代表:黑陶(“蛋壳陶”)同期: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大规模祭坛和神庙)(5)原始社会经历:二三百万年阶段: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特点: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父系氏族社会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特点:①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萌芽,形成较大部落或部落联盟②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出现权贵阶层影响:人类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例题】1.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人教版新(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设计)3/ 10人教版新(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设计)D.周王和诸侯是宗法制的核心所在2.“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

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

”材料描绘的是()A.王位世袭制 B.封邦建国制C.郡县制 D.礼乐制度答案:DB1.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特点: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石器时代主要的文化遗存,概括早期文明起源和分布的特征。

(2)了解夏朝的建立,分析早期国家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3)掌握商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分析奴隶制时代的社会发展特征。

2、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

(2)通过视频图片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通过实物、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早期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4)引用相关史料,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理解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早期文明起源,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加深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

(2)通过学习早期文明的演进,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体会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3)通过了解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旧新时期时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对比;母系、父系氏族社会的对比;夏商周中典型的政治经济文化之制度。

难点:认识了解原始人群、氏族社会、阶级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而来的。

三、课前准备结合实际情况,本课教学中我准备采用讲述法、提问法、图示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使深长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中国人往往自称“炎黄子孙”,说起中国的历史,我们常说“上下五千年”。

大家是否知道“炎黄”这一称呼的由来?“上下五千年”的时间又是怎样计算的呢?生1:中华儿女至今仍然以炎黄子孙自居,最早有记载的历史除了神话故事里的女娲、伏羲神农之外,就是原始部落时期的蚩尤、轩辕黄帝和炎帝,自从黄帝炎帝联军打败蚩尤统一之后,炎黄便成为中华的代名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标要求与专家解读】早期中华文明: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本课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

这里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

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周朝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放在西周表述)。

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它们两者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本专题学习的重点。

早期国家与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国家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共同点主要在于都是世袭王朝,具有职官、军队等国家机器;不同点主要在于以部族联合或分封制为基础,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

不同点是理解早期国家“特征”的关键。

由于夏朝缺乏直接资料,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主要在商朝、西周讲述。

商朝讲述“内外服”问题,亦可涉及神权政治因素。

西周主要讲述分封制,显示出其比商朝进步之处。

(引自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时空观念: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文明遗址的存在阶段与早期国家的朝代更迭;通过史前文明遗址图及商周形势图,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空间多元一体的特征,“中国”概念的变化对中华文化形成的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史料实证:通过学习文明遗址考古资料,了解传世文献与考古材料相结合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了解“二重证据法”。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早期国家的制度,理解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设置的目的与影响,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理解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古人类文明遗址分布、“中国”概念的历史演进,形成为华夏民族的认同感。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难点:早期国家的特征【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材料分析法、讲述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四大文明古国地图,引出问题,中华文明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开始出现的,相比其他文明古国,中华文明的特征是什么?新课讲授一、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完成课文思维导图设计意图:在初中阶段,学生通过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的学习,已经对于原始社会、早期国家(夏商周)有一定了解。

所以,可以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和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完成本课线索。

二、引导学生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探究主题一:猿与早期人类的故事展示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材料,探究问题:1、模拟猿到人直立行走的历程,思考原始人通过“劳动”相继制造或使用了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在从猿至人的转变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有什么进步性?生答师引导归纳:原始人通过“劳动”相继制造或使用打制石器、火、磨制石器、陶器等。

打制石器帮助原始人类捕杀动物,取得了改造自然的主动。

人工取火帮助原始人类御寒、照明、烹饪事物,使人类摆脱“茹毛饮血”的生活。

磨制石器制作更加精细,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它的制作与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到新石器时代,陶器便于人们装载、储存食物,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大大提升。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使用磨制石器、从事农耕、驯化动物、用陶器盛装食物、过着定居生活,出现原始村落,这表明,人类从旧石器“渔猎时代”走向新石器“农耕时代”。

探究主题二:关于文明曙光的故事展示思想家哲学家人类学家对于文明出现的标志的看法。

师引导:一般认为,文明的出现有物质、政治制度、精神文化发展三个方面的表现,即在物质领域出现农耕文明、城市;在政治方面出现阶级、制度、国家;在精神领域出现文字、艺术。

文化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目前,中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对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看法并不统一,有人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从商代开始,有人认为从夏朝起就已达到文明的阶段,尽管众说纷纭,但考古学家都认可文明的起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真正的文明社会开始之前,中华文明经历了一个文明曙光阶段。

展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成果(辽河红山文化、长江良渚文化、),引导学生思考 1.从以上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结果看,新石器时代末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2.你认为文化遗址的发掘工作有什么意义?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在历史研究中作用有什么不同?生答师引导归纳:在两个文化遗址考古资料中,我们发现这两个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出现了祭坛、女神,墓葬差异,城墙,玉等,这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出现神权崇拜、贫富分化、大型城市、艺术美感、权力意识,这表明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

师引导归纳: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获得史料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文献记载,一种是文字记载以外的史料,包括当事人口述回忆,现存之实迹,历史遗下的古物。

文献记载可能带有记叙者个人主观性,历史遗下的古物(考古资料)更加可以与文献记载互相印证历史的真伪,在无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考古资料帮助我们重构失落的历史线索。

所以,考古挖掘成果是研究我们历史的重要途径。

探究主题三:关于中华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国家的形成展示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关于国家形成的标志的文献,《礼记·礼运》中关于夏建立后社会变化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礼记》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哪些变化?生答师引导归纳:早期国家形成背景:生产力提高(根本)→剩余产品→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公共权力设立→国家。

夏朝建立后权力传承:由传贤变传子(禅让制变王位世袭制);政权性质:由公天下变家天下。

展示夏商周时期文献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征生答师引导归纳:早期国家(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神权色彩浓厚,体现神权与王权结合;分封制与宗法制,体现族权与政权结合;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体现这一时期还未形成高度的集权;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带有原始血缘部落色彩。

这是由当时社会发展情况造成的。

探究主题四:关于中华文明的特征展示各时期石器时期遗址分布图与商周形势图,何尊铭文、许倬云《说中国》资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完成中国文明特征的探究问题。

问题:1、观察史前文明遗址分布图,中国古人类分布在地域上有何特点?与《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相比,《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图》有何变化?师引导归纳:中国古人类遗址多分布在江河(江河地带水源充分便于发展农耕经济),与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璀璨星河分布广泛相比,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2、根据所学,观察商周形势图,商周政治与文化势力到达了哪些地方?思考在生产力低下的背景下,商周时期实行哪些制度管理地方的?这些制度设置的目的和影响分别是什么?生答师引导归纳:商周时期政治与文化势力到达了今天河北、河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

两个朝代分别用过内外服制度与分封制进行对地方的管理。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之地,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通过这种制度,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得以扩大。

西周采取分封制管理地方,与内外服制度相比,西周以宗法制为基础,在进行政治权利与经济权利的分封同时,强调分封诸侯的义务,对地方的管理更为严密。

两种制度都将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传播到边远地区,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

3、《何尊铭文》中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意思吗?在当时指的是哪里?“中国”之地与中华文明有什么联系?生答师引导归纳:在地域上,早期国家没有“疆域”的概念,最早的“中国”的地域范围在洛阳盆地一带,后扩大为中原、九州之地。

在文化民族上,“中国”与“四夷”相对,即华夏族与蛮夷族相对。

在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原之地先进的文化向四周发散,华夏族与戎狄蛮夷相融合,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国家。

4、纵观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历程,你能总结出中华文明的特征吗?文明发展的动力又有哪些吗?师引导归纳:从分布地点上:多元一体,中原核心;从历史延续上:自成体系,延绵不绝。

文明发展动力有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创新、文字艺术的发展……设计意图: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为线索,设计四个探究主题:1.猿与早期人类的故事2.关于文明曙光的故事3.关于中华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国家的形成4.关于中华文明的特征,完成为本课重难点的学习。

三、课堂练习,检测学习情况见学案四、课后阅读,扩展深度知识展示“二重证据法”的提出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你能用“二重证据法”或者“多重证据法”去解答“夏朝存在与否”这个问题吗?五、小结中华文明的起源,从远古时期的传说到2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经过漫长的演化,远古的文化遗址和文明要素如同满天星斗广泛地分布于中辽阔的空间范围内,又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得以集中发展,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特点是多元一体。

而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中国”一词的内在含义日益丰富和扩大,包含着文化的渐趋认同,政治的渐趋一统,民族的渐趋融合。

“中国”是一个具有特定空间、由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融合而成的共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