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

用率的实际意义
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 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本章知识结构

反应热 焓变


1

与 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

盖斯定律
燃烧热
2
能源
化学反应热计算 焓变 3
燃料的使用 节约能源的意义 开发新能源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 焓变 要点: 1.反应热的概念
2.焓变简化后的意义=恒压下反应的反应热H 3.放热反应H的为“-”
二、热化学方程式 要点: 1.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压强,反应物、产物的
状态 2.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可以是分数
关于焓变
• 焓H是一个状态函数: H=U(体系内能)+PV
• 焓的值只与体系所处状态有关,与达 此状态的途径无关
• 焓具有能量的量纲 • 在体系只作体积功的等压过程中,从
化学平衡状态特点
化学平衡
影响因素及平衡 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常数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 通过实例给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方法
• 通过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实验装置图:手绘,清晰 实验2-1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通过实验或科学探究让学生 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 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真实反映实验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 选
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
速率的影响,认识一般规律。
4.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 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浓度、压强、 温度对化学平 衡的影响
关于合成氨条 件选择的讨论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部课件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部课件

一、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 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
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又称为焓变。
PS: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放热反应: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ΔH>0 或ΔH为“+”
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以H2+Cl2=2HCl为例
表现 行式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H﹤0或△H为“—” △H﹥0或△H为“+”
形成 原因
与化 学键 强弱 的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 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 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 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 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 小于反应物吸收的总 能量
联系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之键能越 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
的化学方程式
H2H24822((15gg..88))++kkJJ1212//mmOO22oo((llgg))====HH22OO((gl))
△H=- △H=-
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物质的状态。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A.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 B.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mol
C. C2H2(g)+5/2O2(g)=2CO2(g)+H2O(g) △H=-4b kJ/mol

化学反应原理ppt

化学反应原理ppt

一、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内容(人教版)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化学反应的速
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电化
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 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 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 平衡的原理。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 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化学能与热 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 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通过新型化 学电源开发利用的介绍,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 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讨论,学生对化学反应的 条件将从原理上加深认识。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 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是通过实例和实验使学生形成初 步的认识,但不涉及对反应速率进行定量计算或同一反应中不同物 质间反应速率的相互换算。反应限度是通过实验和化学史实(炼铁 高炉尾气之谜)感性地说明其存在,虽涉及了反应的“可逆性”及 “平衡状态”,但未从原理的、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反应条 件的控制是建立在上述二者的基础之上,选取了“燃料的燃烧效率” 这一常见的典型例子进行综合分析,从中了解控制反应条件的重要 性,训练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一实例分析,既与学生的日常 生活经验相联系,又与初中“燃料的燃烧”相衔接。
第三 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反应原理全套精品课件》教学PPT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反应原理全套精品课件》教学PPT
200℃ △H= -14.9kJ/mol 2HI (g) 101KPa
H2 (g)+ I2 (g)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要点
①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如在25℃、101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 明温度和压强 ②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2H2(g)+O2(g)=2H2O(g) △H1=-Q1kJ/mol 2H2(g)+O2(g)=2H2O(l) △H2=-Q2kJ/mol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①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角度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H<0
吸热反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H>0
ΔH= -183 kJ/mol(理论值) ΔH= -184.6 kJ/mol(实验值)√
②从化学键的角度 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
4、常见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认为甲烷的燃烧热是445.15kJ/mol? 2、已知: 2H2( g ) + O2 ( g) = 2H2O ( l ) ΔH= - 571.6 kJ/mol
H2( g ) +1/2 O2 ( g) = H2O ( g ) ΔH= - 241.8 kJ/mol
求氢气的燃烧热。
答:ΔH=-285.8 kJ/mol
1 、已知在 25℃, 101kpa 下, 1gC8H18( 辛烷 ) 燃 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 48.40kJ 热 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1)+25/2O2(g)=8CO2(g)+9H2O(g) Δ H=-48.40 kJ·mol-1 B.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 H=-5518 kJ·mol-1 C.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 H=+5518 kJ·mol-1 D.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 H=-48.40 kJ·mol-1

第一篇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课件-PPT文档资料

第一篇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课件-PPT文档资料

计算中注意公式中要代入数据和单位后得结果; 另数字间相乘用“×”而不要用“·”;单位间用“·”
2019/2/21 18
P4
2.确定气体的密度和摩尔质量 例:1-2 Ar的质量0.7990g,温度为 298.15K,压力为111.46kPa,体积为0.4448L。 计算氩的摩尔质量M(Ar),相对原子质量Ar(Ar) 及标准状况下氩的密度ρ (Ar) 摩尔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 符号M,单位kg· mol-1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元素的平均原子质 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纯数。
2019/2/21 2
本章要求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分压定律的 应用;一般了解气体分子动理论及van der Waals方程;学会运用有关公式熟练进行计 算的技能。 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难点:分压定律的应用
2019/2/21
3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2 (理想)气体混合物
体积 Vm=22.4×10-3m3
=22.4L
=22.4dm3
2019/2/21 8
单位换算: 1atm=101.325kpa=760mmHg
1ml=1cm3=10-3L=10-3dm3=10-6m3
1m=102cm=103mm=106um=109nm=1
012pm
T(K)=273.15+t(℃)
2
4
6
8 mg 天平
台秤:4.5g ,称准至0.1g ,4.5±0.1g 天平4.5mg→0.0045g 称准至0.0001g
有效数字都是2位
2019/2/21 12
有效数字位数的表示如下: 数值 0.0056;0.0506;0.5060;56;56.0; 56.00 位数 2位 3位 4位 2位 3位 4位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PPT课件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PPT课件

6.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1)由盖斯定律计算
例2 N2H4(l)+ O2(g)=N2(g)+2H2O(l) △rHmΘ1=-622.3 kJ •mol-1
H2O(l)+1/2O2(g)=H2O2(g) △rHmΘ2=149.5 kJ •mol-1
H2O2(g)=H2O2(l) △rHmΘ3= -51.5 kJ •mol-1
H2 + ½ O2 = H2O (l) △rHmΘ = △f HmΘ (H2O ,l) C(石墨)= C(金刚石)
△rHmΘ (T)=△f HmΘ (金刚石,T)=1.897kJ •mol-1
C(s)+ O2(g)= CO2(g) △rHmΘ = △f HmΘ (CO2 ) 2NH3(g)= N2(g)+3H2(g)
3.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3.2 化学反应的方向 3.3 化学反应速率 3.4 化学反应的限度
伴随化学反应的发生,能量也发生变化,对于 大多数化学反应,能量转化主要表现为化学能和热 能间的转化。
当今世界大部分能量来源于石油、煤和天然气 的燃烧反应,但这些资源越来越少,人们不得不寻 找新的能源,除了核能和太阳能,能量的获得离不 开化学反应。可见,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及其 规律有重要意义。
aA + mM = gG + dD
-aA –mM + gG + dD = 0
BB 0
nB()BnB(0) nBBBmol
nAA nM M nG G nD D
ξ=1mol时,表示参与反应的物质按所给的 计量数关系进行了一个单位的化学反应。
2. 焓和焓变 恒压只做体积功
W = -P△V
ΔU = Q+W = Qp+W = Qp -P△V 恒压反应热 QP=△U-W =△U+P△V

化学反应原理PPT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PPT课件

o
反应过程
(直接原因)
(本质原因)
7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 反应热: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 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放出)的 热量(焓变包涵与内)
➢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8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温度和压
强(未标明表示常温常压——25℃(298K)、
3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的焓变
➢ 抽象概念:在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过程中
吸收(释放)的热量。 ➢ 严格概念*: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体系
仅做体积功、不做其他功的变化过程中的热 效应。 ➢ 符号:ΔH;常用单位:kJ·mol-1
4
焓变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具有能量
➢ 标准燃烧热:在101kPa(一个大气压)下, 1mol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的是稳定的化合物)
的反应热,单位:kJ·mol-1
➢ 热值:1g(单位质量或体积)·cm-1
13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电能——原电池
原电池的构造: 1.不同活动性的金属电极(使其自发进行);
(注:abcd表示化学计量数,AB表示反应物,CD表示 生成物,wxyz表示物质状态,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10
盖斯定律:
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 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即焓
变ΔH只与反应的起末状态有关。
(我们可以由此求未知反应的焓变,如中间反应)
11
能源的分类
构成闭合电路
21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电流:阴极→阳极 ➢电子:阳极→阴极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课件

30.5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备用: 已知:S(s)+O2(g)=SO2(g) △H=- 290.6 kJ/mol 求1.6g硫燃烧成为SO2气体,放出多少热量?
14.53kJ
三、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中和热
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 H2O时释放的热量 称中和热。 数值: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中和时 △H= -57.3kJ/mol
2H2(g)+O2(g)=2H2O(g) △H1=-Q1kJ/mol 2H2(g)+O2(g)=2H2O(l) △H2=-Q2kJ/mol
③右端标注热量数值和符号, △H:吸热用“+”,放热用:“-”。
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可以是分数。 ⑤化学计量数与△H成正比,当化学计量数不 同时,其△H不同
④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而不是分子个数。
化学 选修四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节 第二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
①元素周期表 34
40
38
36 体
楷 体
楷体
(一)、元素周期表
楷体
元素周期表 34 黑体 蓝字:记录 绿字:了解
4、比较Q1和Q2的大小、 △H1和△H2的大小
2H2(g)+O2(g)=2H2O(l),△H1=-Q1kJ/mol H2(g)+1/2O2(g)=H2O(l),△H2=-Q2kJ/mol
Q1﹥Q2
△H1 <△H2
注意:热量比较比数值, △H比较带符号
练:⑴比较Q1<Q2的大小、△H1 >△H2的大小

化学反应原理ppt教学课件(1)

化学反应原理ppt教学课件(1)

H h
多过程问题
(直线运动)
解法一:分段列式 自由下落:mgH 1 mv2 0
2
沙坑减速:mgh f h 0 1 mv2
2
解法二:全程列式
mg(H h) f h 0
mg
H
f
h
mg
以一恒定的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 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的大小恒定不变,则小球回
到出发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化学平衡状态: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 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 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 ——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动 ——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等 ——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定 —— 各组分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保持一定; 变 —— 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D.1L 0.l mol/L HNO3与 1L 0.l mol/L NaOH溶液反 应后放热为 5.73 kJ
第二章知识结构

定量表
量 的
示方法 方

化学反应速率
本课程重心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熵判据
浓度、压强 影响化学反应 温度 速率的因素
催化剂
反应的可逆不可逆
化学平衡状态特点 化学平衡
影响因素及平衡 移动原理
v0 =0
fF
f
l
v=0
x
μ=0.1
15m
多过程问题
直线运动
用拉力F使一个质量为m的木箱由静止开始 在水平面上运动S后撤掉F, 木箱与水平面间 的摩擦系数为μ,求撤掉F后木箱滑行的距离 L?
v0
v=0
F
S
L=?
多过程问题
直线运动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套课件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套课件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目标导航
预习导学
学习目标 1.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防 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2.查阅资料并交流:防止钢铁腐蚀的方 法
重点难点 1.知道金属腐蚀的两种类型(化学腐 蚀和电化学腐蚀); 2.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 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了解防止 钢铁腐蚀的方法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解析:原电池正极一般被保护,A 正确;Ⅰ中铁作正极,B 错误;Ⅱ中溶 液显酸性,所以电极反应为 2H++2e一定无气泡产生,D 错误。 答案:A H2↑,C 错误;Ⅰ中发生吸氧腐蚀,
18
课前预习导学 1 2 3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金属腐蚀的快慢及判断方法 1.不同情况下,金属腐蚀的快慢情况为: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 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保护措施的腐蚀,即电解池的阳极>原 电池的负极>一般化学腐蚀>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的阴极。 2.对同一种金属来讲,其腐蚀快慢取决于与它接触的物质,即强电 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3.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形成原电池而造成的腐蚀 :两金属的活泼 性差异越大,较活泼的金属腐蚀得越快。 4.对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来说 ,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 ,金属腐蚀越快。
解析:铜板和铁铆钉构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其电极反应为:Fe-2e-
解析
答案
21
课前预习导学 1 2 3 4
课堂合作探究 5 6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3.下列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焓变 反应热
1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 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 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 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 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 反应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变化。
(1)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 (2)1克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热 22.68KJ; (3)1mol氯气和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炭层反应, 生成氯化氢和二氧化碳放出145KJ的热量。
30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C(固态)与适量H2O(气态) 反应,生 成CO(气态)和H2(气态),吸收131.3kJ的热量
20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 隔开,△H:吸热用“+”,放热用:“-”,单 位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 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
21
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 系的化学方程式 1 H2(g)+ O2(g)==H2O(g) △H=-241.8kJ/mol 2 1 H2(g)+ O2(g)==H2O(l) △H=-285.8kJ/mol 2
3、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
23
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 系的化学方程式 1 H2(g)+ O2(g)==H2O(g) △H=-241.8kJ/mol 2
2H2(g)+ O2(g)==2H2O(g) △H=-483.6kJ/mol ★kJ/mol的含义: 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 每mol反应的焓变 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 阅读 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宏观上表示 P4 《资料卡片》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微观上表示原子分子数目, 只能为整数,不能为分数。 24
实验中学 高二化学备课组 14
∆H= ∆H=
E E E
(生成物的总能量)-
E
(反应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我们已经认识了反应热,那么如何在化 学方程式中正确反映其热量的变化?
15
二、热化学方程式
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 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物质的状态。
22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 隔开, △H:吸热用“+”,放热用:“-”, 单位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 即指: 25℃ 1.01×105Pa;
C. C2H2(g)+5/2O2(g)=2CO2(g)+H2O(g) △H=-4b kJ/mol
D.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mol
E. 2C2H2(g)+5O2(g)=4CO2(g)+2H2O(l) △H=-2b kJ/mol
点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可从物质的聚集 状态、△H的正负号、物质的量的大小、单位等主要方 33 面入手
C(s)+H2O(g)=CO(g)+H2(g) △H=+131.3KJ/mol
(2)0.5molCu(固态) 与适量O2(气态) 反应, 生成CuO(固态), 放出78.5 kJ的热量
2Cu(s)+O2(g)=2CuO(s) △H= - 314KJ/mol
31
2.00gC2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 CO2放出的热量为99.6KJ,写出C2H2燃烧 的热化学方程式。
16
思考 交流
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
程式有哪些不同?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哪几点?
请看以下几个例子,再思考!
17
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 的化学方程式
H2(g)+I2(g)======2HI(g) 101kPa
200℃
△H=-14.9kJ/mol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11
3、下列变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的是 ( D ) ①硝酸铵溶于水②物质的燃烧③苛性钠溶于水 ④生石灰放入水中 ⑤醋酸的电离 A.仅①⑤ B.仅②③ C.仅②④ D.②③④ 4、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B ) A.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 B.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氯化钠溶于水
7
反应热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质量守恒 能量守恒 某一反应中,质量和能量成正比关系 热量用Q表示
①体系向环境做正功,Q>0,释放能量→放热反应 ②体系向环境做负功,Q<0,得到能量→吸热反应
8
★判断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方法:
阅读P3《资料●体系与环境
Ⅰ: △H=E2 - E1 > 0为吸热反应
2C2H2(g)+5O2(g)=4CO2(g)+2H2O(l) △H=-2589.6KJ/mol
32
2、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 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A.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 B.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mol
12

一、反应热、焓变

从反应热角度看: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从键能角度看: 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放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 ΔH>0 或ΔH为“+”
13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2017年9月18日星期一
H2(g)+I2(g)======2HI(g) △H=-14.9kJ/mol 101kPa
200℃
1 H2(g)+ O2(g)==H2O(g) △H=-241.8kJ/mol 2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 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 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 和压强。
3
一、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 可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 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又称为焓变。
PS:
1、符号:△H
单位: kJ/mol 或 kJ· mol-1
2、反应热描述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 3、反应热描述的是一定温度下的热量变化 4、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表现为吸热反应或 者放热反应
1、热化学方程式包含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 个部分,二者缺一不可。 普通化学方程式只包含物质变化一个部分。
18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 用“空格”隔开, △H:吸热用“+”,放热用:“-”, 单位是kJ/mol或J/mol
19
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 系的化学方程式
4
一、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 可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 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又称为焓变。
PS: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放热反应: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ΔH>0 或ΔH为“+”
5
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以H2+Cl2=2HCl为例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之键能越 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 )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热量的变化 B.凡是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热量的变化均称为反应热 C.若△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D.若△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2、已知:H + H ═ H2;△H=-436KJ/mol,则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 ) A.2个H原子的能量高于1个H2的能量 B.2个H原子的能量低于1个H2的能量 C. H原子比H2分子稳定 D.H2分子比H原子稳定
键能数据: H-H 436 kJ/mol Cl-Cl 243 kJ/mol H-Cl 431 kJ/mol
一般用实验数 据表示反应热
比较:由实验测得的反应热为186.4kJ/mol
6
小试一下:
上述反应的反应热表示为: ΔH=-184.6kJ/mol,下 面的反应该如何表示它的反应热呢? 例1:1molC与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CO和 1molH2,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 ΔH=+131.5kJ/mol 例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1mol H2生成NH3 的反应热为-30.6KJ/mol 。
2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 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 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 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 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