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研究》读后感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寒假中,利用闲暇认真拜读了沈毅和崔允漷主编的《观察课堂: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
之所以选择读这本书,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完成本次卓越教师培训的任务,以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二是开展工作的需要,本人在教务处工作,组织教师听评课是常规的教研活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来改善我校教师听评课的方式,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益。
这也是选择读这本书的目的之一。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是一本有关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指导青年教师提高课堂观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书,也是一本如何搞好校本教研活动的书,还可以看作是一本指导老师如何听课评课的书。
读来深受启迪,颇感获益匪浅。
现把我的读书心得交流如下。
一、总体印象《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这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研究成果之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理论与实践对话的教学创新研究”研究成果之一,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成果之一。
再加上崔允漷教授也是主编之一,它应该是一本理论性、指导性都很强的新课程实践的成果书。
我认真地把全书看完,明白了它同时也是以浙江余杭高中为主、银川一中和中关村中学等校教师参与的一份校本教研工作总结集成。
是这几个学校对国家级的实验项目进行实验并对其过程进行经验总结的产物。
我读后感觉本书最大的可取之处是“听课要有观察点”,通过课堂的观察点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
同时也感到本书的不足之处是做法太繁琐,操作难度大,加重教师负担,要想在所有学校推广应用,肯定会遇到很大的难度与阻力,必须进行灵活变通。
该书共有四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故事分享”。
记录了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联手,在课堂观察的研究与实践中所经历的思考,所经历的喜悦,所经历的不平凡的历程,以及北京海淀、宁夏银川等若干学校探索课堂观察的故事。
课堂研究读后感
课堂研究读后感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课堂研究研究课堂——读《课堂研究》有感王海霞《课堂研究》是钟启泉教授有关课堂教学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部新作。
本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结合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国际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分析,为我们科学地开展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建议了策略,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途径和方法。
当我一页一页、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往下读时,就发现《课堂研究》一书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这是钟启泉教授延续《读懂课堂》的思想精髓,深入课堂研究的真实现场,也是钟教授的“课堂研究三部曲”的第二本作品。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亲历的教学案例,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
读此书不仅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我的教育观带来了更多的启迪。
《课堂研究》意在“化零为整”,实现“经验的重建”,将“课堂”作为一个整体的空间——一个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空间,将儿童、教师、课程、教学等等要素放置在鲜活生动的场域中加以考察。
通过诠释课堂研究的意蕴、视点、方略,作者希望向读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展现一个崭新的教育实践研究的图景。
《课堂研究》立足于课堂本身,以一种深入其中的、随之起舞的态度展开观察与探讨。
而这,恰恰可以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或者说课堂事件当事人的视角。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话题都是细致的、彼此关联的、动态的或者说指向实践的。
这种关联与置身其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研究和课程改革实践中“自下而上”的潮流,也迎合了教育实践研究,特别是课堂研究的现实需要。
从课堂研究到教学创造,承上启下之作,不可不读!“课堂研究”是一种教学实践研究。
这种研究对于我们而言,是通过教学研究,尝试解决课堂教学直面的种种问题,建构明日之课堂实践可能性的场域;对于研究者而言,是教育学概念内涵的发现与再发现的场域。
课堂教研活动感想
课堂教研活动感想在教育教学领域,教研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们通过教研活动,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情况,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我最近参加了一次课堂教研活动,深刻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这次课堂教研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主要是为了让老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活动内容包括观摩他人课堂、交流讨论、总结分享等环节。
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心里十分期待,也充满了好奇和期望。
在活动中,我参加了几堂不同老师的课堂观摩。
他们的教学风格各有不同,有的老师重视互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有的老师讲解深入浅出,让学生们易于理解。
我在观摩中发现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让我深感受益匪浅,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有了新的思考。
在交流讨论环节,我和其他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我们互相交流经验,相互启发,彼此加深了对教学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最后的总结分享环节是这次教研活动的收官之作。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各自总结了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大家都认为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通过观摩、交流和总结,我们都受益匪浅。
我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其他老师们带来一些启发。
通过这次课堂教研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教研的重要性。
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教研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教学的需求,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研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重视教研活动。
我会继续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多交流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还会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为教研活动的开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之,这次课堂教研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精选3篇)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精选3篇)《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精选3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为大家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瑞士作家凯勒说:“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带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这是我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最深刻的感悟。
作为教师听课评课是我们日常的教学中的必修内容,也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更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抓手,所以,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我们自己都高度重视。
但如何听评课?那么一直是教师心中的一个盲点,学校也很少对此进行培训。
通过阅读使我对听评课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明确了教研组在听评课的组织领导和分工作用;明确了教师在听评课中承担相应的职责,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评课活动。
(一)课堂观察的流程这本书,给我们确立了课堂观察的科学的流程。
即:(1)确立研究问题,比方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课程的呈现过程以及他们之间互动构建的课堂文化等等。
(2)选择观察焦点,就是把课前会议中的听课关注点进行假设问题与实际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观察。
(3)记录课堂行为。
围绕观察焦点,运用记录表格,把课堂行为比较详细记下,比方对事情的开始、过程、结果是什么等等,尽可能地实事求是。
(4)作出推论。
根据课堂记录,推论出问题所在,以证明假想的观察焦点和研究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使问题的细节得以暴露。
(5)提出改进意见。
就是针对暴露出的问题的改进行为。
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行为,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行为。
《课堂生活》读后感
《课堂生活》读后感《课堂生活》是一本由美国教育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所撰写的经典代表作。
这本书打破了常规的教育研究方法,不再仅仅关注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而是转而研究了课堂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事务。
杰克逊认为这些琐碎的事务实际上具有至关重要的教育力量。
书中主要介绍了隐性课堂的概念,这里的隐性指的是那些在课堂内部不太引人注目的事物。
通过从群体、赞扬和权力三个方面出发,杰克逊深入描述了课堂生活的特征,以及为应对这些特征学生和教师所发展出的一系列应对策略。
首先,书中提到了群体在课堂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堂是一个由学生组成的小社会,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对于整个课堂氛围和学习成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杰克逊通过观察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竞争等行为,揭示了这些隐藏的群体力量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
其次,赞扬在课堂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杰克逊指出,赞扬的方式和频率对于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赞扬方式,即将赞扬的对象放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上,而不是仅仅看结果。
这种积极的赞扬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他们对自己的肯定感。
最后,权力在课堂生活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教师作为课堂的权威,需要管理和平衡自己的权力,以确保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效果。
杰克逊讨论了一些教师使用权力的策略,如适度的自我抑制、给予学生自治的权利和平等对待等,旨在建立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
《课堂生活》代表了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进步,它不仅关注了课堂内可见的因素,还深入研究了那些隐藏在课堂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通过对隐性课堂的研究,杰克逊展示了教育研究的新思路,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应对策略。
总之,我非常推荐《课堂生活》这本书。
它不仅是一部教育研究的经典之作,更是一本让人重新审视课堂生活的启示录。
通过深入研究那些常常被忽略的细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善课堂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无论是对于教育从业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课堂观察学习心得总结
课堂观察学习心得总结课堂观察是一种全新的听评课范式。
以下店铺为你带来课堂观察学习心得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课堂观察学习心得总结篇1本学期我参加了徐老师开讲的《听评课与课堂观察》,参加本次培训是相当有意义的。
因为在徐老师的指导之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徐老师对于课程的安排也很周到科学。
不仅从理论知识上阐述了说课的意义与作用。
而且在老师与学员间的互动平台上,同组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同伴之间互相讨论的方式也让我解决了很多的在学习中出现的疑问。
而且也开阔了教学思路。
在本次学习中,我仔细学习了模块一,觉得七节课每一节讲得都很精彩,也让我对有效听课基本知识有了全面而客观的认识。
在第二节中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我觉得看了以后不禁惭愧,似乎说的就是自己,认识了错误才能改正。
此外,听课要求也让我充分学习到了该如何听课,特别是谈到的转变听课中的关注点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如何自主、主动学习。
以前听课,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目光都集中在老师身上,看老师表演式的讲授、提问、示范,看老师如何有条不紊地安排一节课的教学程序,看老师如何控制学生的活动,欣赏老师的板书设计等等。
总之,听课时偏重关注老师的教,而忽视注意学生的学。
现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听课的关注点也变了。
教师要更多地观察师生之间如何互动,更多地观察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是否都自主、主动地参与到发现、思维、探索、操作的学习过程中,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课程理论下听评课与课堂观察有了深刻的了解,受益匪浅。
让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更好的听课打了坚实的基础,我也十分感激老师对此次课程的指导,以后有机会还需要多多参加这样的培训,以此来锻炼自己。
课堂观察学习心得总结篇2通过学习《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与评价》收获颇丰,使得我对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与评价有了更新的认识,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新、更高的理念,使我耳目一新。
《课堂观察》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课堂观察》读后感想读书笔记今年寒假我校发了一本《课堂观察》,拿到这本书的第一反应是: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呢?观察后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问题在我脑海里产生。
接着是,学校请朱教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科组长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什么是“课堂观察”。
基本上知道是什么东东。
原来是听课评课走向更专业的发展道路。
最后是自己看完《课堂观察》这本书,才对课堂观察的真正面貌有更深刻的了解与掌握。
现在,我听课前,听课时的目标不那么明确与清晰。
我听课的目的带着的是学习的心态,但究竟学什么自己也不清楚。
再次,听课后进行评课,我更是害怕。
可能是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尝浅,洞察课堂问题的敏锐力不强,不能说出自己深刻的体会与想法,往往评课时说的是客套的话。
但通过学习《课堂观察》后,才明白它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一种行为系统,研究方法,工作流程,更是一种团队合作。
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个环节。
课前会议它让我们明确观察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课中观察,让我们收集观察所得来的信息;课后会议,让我们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解决我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我们评课有据可论,而不是夸夸其谈。
这一系列的行为系统,研究方法,工作流程,合作方法紧紧围绕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而运转;促进老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课前,带着自己特定的具体目的去听课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用。
课堂观察的第一个阶段是课前会议,而课前会议着重解决的确定课堂观察点。
确定课堂观察点本人感觉有点困难。
因为一节课来,师生的具体行为有很多,而观察点还必须是可记录的,解释的,如果我选定的观察点是不可记录的怎么办?可能是由于个人理解问题,我认为被观察者在说课时必须很详细地介绍这节课是如何操作,才便于我们确立观察点,而本书说是课前会议要 15 分钟,我想没一节课也确定不来。
而本人认为课堂观察中最难操作的是选择或自主开发课堂观察工具。
首先,每个人的观察点不同,就要有不同的观察记录工具。
课堂方法读后感
课堂方法读后感1、课堂方法读后感这本书是由畅销书作家安奈特?布鲁肖和托德?威特克尔所撰写。
主要了总结其多年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经验,考察众多优秀教师与“问题”教师的课堂,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只有当学生的行为有所改善后,他们的成绩与各方面能力才会相应提高。
归纳了50个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方法。
这50条技巧和方法主要围绕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展开,且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有效。
这本书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参与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最终取得进步和成功!一、热情地与学生打招呼。
我们时常教育我们的学生要如何跟长辈或外来嘉宾打招呼,然而我们时常忘记自己要热情地跟学生打招呼。
让我们做一个乐观的人,常常微笑,用热忱的态度投入到教学中去。
也让我们和孩子们靠得近些,课堂上,别再站在桌子或是讲台后面了,走到学生中去。
这样一细小举动所以传递出的信息是我们跟他们在一起。
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证明,肢体上的距离会带来思想上的距离。
二、要让课堂充满欢笑。
科学研究证明:大笑可以起到缓解压力、降压、帮助机体对抗病症和使大脑分泌内啡肽的作用。
并且大笑的情绪可以互相传递。
大笑过后,我们会感觉十分舒服,大脑的状态也更加清醒。
当人们处于放松的状态时,脑子更容易吸收知识。
书中一位从事教育事业45年的老师向读者分享了她的一个秘密。
她说“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曾有过不少失误,但是,我相信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每天在开课前的5分钟给学生讲一个笑话。
同样的,他们也会和我分享他们所知的笑话。
我非常明确地告诉他们什么样的笑话适合在课堂讲,所以,我不会因为笑话类型而遇到问题。
每当我回顾这段经历,我都觉得这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并且我也是这种方式的受益者。
”三、切忌在课堂上情绪失控。
课堂上,当有学生搞小动作、交头接耳或胡乱插嘴时,我们经常表现出生气或是心灰意冷,但是,我们往往要记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不要发火,千万不要在课堂上情绪失控。
《课堂研究》读后感
课堂研究研究课堂——读《课堂研究》有感吴佳辉《课堂研究》是钟启泉教授有关课堂教学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部新作。
本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结合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国际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分析,为我们科学地开展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建议了策略,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途径和方法。
当我一页一页、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往下读时,就发现《课堂研究》一书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这是钟启泉教授延续《读懂课堂》的思想精髓,深入课堂研究的真实现场,也是钟教授的“课堂研究三部曲”的第二本作品。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亲历的教学案例,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
读此书不仅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我的教育观带来了更多的启迪。
《课堂研究》意在“化零为整”,实现“经验的重建”,将“课堂”作为一个整体的空间——一个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空间,将儿童、教师、课程、教学等等要素放置在鲜活生动的场域中加以考察。
通过诠释课堂研究的意蕴、视点、方略,作者希望向读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展现一个崭新的教育实践研究的图景。
《课堂研究》立足于课堂本身,以一种深入其中的、随之起舞的态度展开观察与探讨。
而这,恰恰可以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或者说课堂事件当事人的视角。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话题都是细致的、彼此关联的、动态的或者说指向实践的。
这种关联与置身其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研究和课程改革实践中“自下而上”的潮流,也迎合了教育实践研究,特别是课堂研究的现实需要。
从课堂研究到教学创造,承上启下之作,不可不读!“课堂研究”是一种教学实践研究。
这种研究对于我们而言,是通过教学研究,尝试解决课堂教学直面的种种问题,建构明日之课堂实践可能性的场域;对于研究者而言,是教育学概念内涵的发现与再发现的场域。
这本书从“课堂与课堂研究”出发,探讨课堂转型的意蕴和课堂研究的特质。
阐述了“核心素养与课堂转型”领导读者重新审视“学”与“教”及其关系。
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教师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展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持续的学习模式,它强调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观察、实践、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在进行教师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首先,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认知,还学会了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我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研究性学习还使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
其次,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还了解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这让我能够站在专业的角度,分析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研究性学习还锻炼了我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让我成为一个有追求的教育工作者。
再次,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教学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研究、实践和总结,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研究性学习鼓励教师主动探索,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产生创新。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开始尝试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研究性学习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是永远的学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不仅自己成长了,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同事的成长。
我们通过研究会讨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和分享,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而这种成长和进步,最终会使我们的学生受益。
总的来说,教师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它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近年来,教师研究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而研究读后感正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最近我阅读了一篇关于教师如何做研究的文章,深受启发,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文章强调了教师研究的重要性。
教师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研究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从而保持教育教学的前沿性。
其次,文章提到了教师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行动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
而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并且要注重实践。
只有将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教师研究的途径,比如参加研讨会、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与同行交流等。
这些途径可以帮助教师不断积累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最后,文章强调了教师研究的价值观和态度。
教师研究需要教师具备积极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要有勇气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要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并且要乐于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促进教师研究的共同发展。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师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积极参与教师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关注教师研究,共同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
教师课堂研究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课堂研究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参加了关于教师课堂研究的培训课程,收获颇丰。
在课堂上,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课堂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让我对如何开展课堂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我意识到课堂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系统观察和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课堂研究。
老师告诉我们要注意选取研究问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等步骤,让我对课堂研究的整个流程有了清晰的认识。
最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只有不断进行课堂研究,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我会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教育教学读后感12篇
教育教学读后感12篇教育教学读后感1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拜读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
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
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
“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
“生活”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
“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
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
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
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
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让课堂中的学习真正发生——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夏雪梅博士的新著。
正如著作封面所提的疑问: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改善教师的教无可厚非,但教完=学会吗?做完练习=掌握吗?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代表学习的发生。
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也应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一味地将课堂的问题归结为教师的“教”,那么,教师的责任也未免太大了。
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科情感、同伴及师生关系等等。
为此,课堂观察还可成为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
乍看书名真有些疑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与其他的课堂观察有什么差异?作者关注“以学习为中心”的出发点是什么?什么样的课堂观察才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如何进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实际上,我的疑惑也正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课堂观察”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教学录音录像就被拿来作为教学分析、辩论和反思的重要素材。
课堂观察首先被认为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教师常常运用自身拥有的概念系统对自己或同事正在做什么进行分门别类,而后条分缕析,进而反思建议。
在这样的逻辑之下,研究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在一个概念系统引导下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拥有一套能够运用来分析自己教学的概念工具。
于是,以往的听评课也主要侧重于从教师的角度,观察教师的仪表仪态、教学语言、教案设计、巩固复习、新课导入、新知讲解、重难点把握、板书、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作业布置等等。
也便有了诸如崔允漷教授提出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视点”等。
课堂观察的维度成为了教师课堂行为评价的量规;课堂观察的记录成为了改进教师教学建议的理据;课堂观察的过程成为了教研活动的抓手。
课堂观察更多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通用8篇)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通用8篇)《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1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课上的要精彩还要会听课和评课。
听评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然而从教以来我一直感觉在评课时不知道说什么,从哪些角度评课。
每当听到同事们专业的评课,敬佩不已。
这学期开学校教科室发给我们这本书《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空闲时间仔细读过以后,发现其中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尤其是如何进行听评课。
下面我来谈一下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一、做好听课前准备教师要想从听课中学到东西,就必须做个有心人。
以前我在去听课时,直接拿着听课本走进班级,有时连相应的教材都不带,发现一节课只是匆忙的在记录,不能很好的体会授课者的设计意图,获得的只是整体的一般印象或对某个问题的表面了解。
一节课听下来感觉收获不大。
读了《课堂观察》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作为观察者,我们要把听课内容找来预习一下。
和被观察者进行交流和探讨。
研究本课的教学目标,分析难点、重点。
本课的大致结构是什么?和授课班级的情况。
同时设想一下,假如让我上这样的一节课准备怎样教法。
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
二、观察的角度要多维化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然而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
《课堂观察》教会我从四个维度进行观察。
一,观察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观察学生在的课堂表现,学生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
二,观察教师的教,看看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看看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是否达成。
看看新课如何导入。
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
三,了解课堂性质,也就是这堂课是什么课?四,体验课堂文化,也就是我在该课堂呆了45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自从读了这本书,我在听课时就特别注意从这几点入手,能够抓住重点,在评课时也就有话可说了。
三、尝试小组合作以前去听课,我都是单兵作战,但是观察点繁多,既要看教师又要看学生,还要对现象作出快速判断,顾此失彼。
课堂观察读后感
课堂观察读后感导语:课堂观察读后感(一)看了《课堂观察》这本书,在对听课评课的方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教师要一边听。
一边观察思考。
教和看两方面要兼顾。
看教师的教法学法的设计,也要看学生课堂表现,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
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亲切,教学组织的设计,器材的安排是否合理,教法选择是否得当,指导学习是否得法,处理偶发事件的手段是否巧妙。
看学生是否参与教学活动,感知教学内容,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练习是否正确积极性是否被调动,师生情感是否融洽,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等。
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主要的板书要点。
记本节课教师表现出的亮点,及值得思考的要点。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
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哟效果。
我们平时看课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
时间的安排也很重要。
讲与练时间搭配要合理。
教师占用时间和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也要合理。
还需要有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
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对于名家的课,宜着重领略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堂的体现。
《富有想象力的教学设计——基兰伊根认知工具理论课堂应用研究》读后感
《富有想象力的教学设计——基兰伊根认知工具理论课堂应用研究》读后感内容简介:《富有想象力的教学设计:基兰·伊根认知工具理论课堂应用研究》中除了对当前国内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对本土化问题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可操作的预设性理论框架。
我曾经设想根据中国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建构一种具有包容性、选择性的基于认知工具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型,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尽管我在《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根据国内情况提出了一些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工具(原则),力图实现认知工具理论的语境转换,但是,现在我却越来越相信:一种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的最高价值在于唤醒教师的创造意识,激活他们的生命活力,给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而不应仅仅满足于直接告诉他们怎样上好一堂课。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这些认知工具一旦被老师们(包括师范生)理解并被吸收整合进他们的教学经验之中,似乎就获得了活泼的生气,在课堂里常常释放出令人惊异的精神活力,创造出别开生面的教学“故事”。
因此,认知工具理论的本土化应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理论话语的本土化,一是实践形态的本土化。
而这两者必将是互为激发、相辅相成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来谈本土化可能还为时尚早。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我想,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应该是让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种子播撒在广阔的中国教育的土壤中.让它充分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智慧的养分,把根深深地扎进日常的课堂教学生活之中,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了解它,喜欢它,并亲自动手去实践它。
因此,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的“本土化”既是理论话语的转换与再生过程,也是教学实践的创造性生成与建构的过程。
它不是某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闭门造车”勾画出来的思维蓝图,而应是由众多的研究者、实践者、参与者共同谱写的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生活新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研究研究课堂
——读《课堂研究》有感
王海霞
《课堂研究》是钟启泉教授有关课堂教学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部新作。
本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结合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国际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分析,为我们科学地开展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建议了策略,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途径和方法。
当我一页一页、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往下读时,就发现《课堂研究》一书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这是钟启泉教授延续《读懂课堂》的思想精髓,深入课堂研究的真实现场,也是钟教授的“课堂研究三部曲”的第二本作品。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亲历的教学案例,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
读此书不仅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我的教育观带来了更多的启迪。
《课堂研究》意在“化零为整”,实现“经验的重建”,将“课堂”作为一个整体的空间——一个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空间,将儿童、教师、课程、教学等等要素放置在鲜活生动的场域中加以考察。
通过诠释课堂研究的意蕴、视点、方略,作者希望向读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展现一个崭新的教育实践研究的图景。
《课堂研究》立足于课堂本身,以一种深入其中的、随之起舞的态度展开观察与探讨。
而这,恰恰可以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或者说课堂事件当事人的视角。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话题都是细致的、彼此关联的、动态的或者说指向实践的。
这种关联与置身其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研究和课程改革实践中“自下而上”的潮流,也迎合了教育实践研究,特别是课堂研究的现实需要。
从课堂研究到教学创造,承上启下之作,不可不读!
“课堂研究”是一种教学实践研究。
这种研究对于我们而言,是通过教学研究,尝试解决课堂教学直面的种种问题,建构明日之课堂实践可能性的场域;对于研究者而言,是教育学概念内涵的发现与再发现的场域。
这本书从“课堂与课堂研究”出发,探讨课堂转型的意蕴和课堂研究的特质。
阐述了“核心素养与课堂转型”领导读者重新审视“学”与“教”及其关系。
讨论了“课堂研究的视
角”分别考察了问题学习、自主学习、协同学习、三维目标、课堂互动研究、课堂话语分析等多个不同的课堂研究理论,探索教学创造的多维逻辑。
罗列了“课堂研究的方略”从“技术”层面考察了课堂研究与教学创造的方式与方法,对单元设计、练习系统设计、学习环境设计、课堂规范、有效教学等多个影响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了操作性建议。
总结了“课堂研究与教师成长”则考察了学习共同体和“授业分析”这两种课堂研究的模式。
附录“分享课堂创造的世界遗产”则系统梳理了从苏格拉底到维果茨基共12位教育家及其教育实践研究思想与成果,帮助读者从历史的脉络中探寻课堂研究与教学创造的真谛。
在读完了全书后,重点对本人比较感兴趣的和在教学中比较困惑的章节进行了研习,体会最深刻的几点如下:
一、关于课堂和课堂转型钟教授提出“课堂是儿童成长的场域”,“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成长”,“成长的主旨终究是更为优质的经验的重建”。
我非常认同此观点。
因为,课堂是儿童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儿童几乎二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重视课堂这个儿童成长的场域,让它真正成为儿童全面发展和成长的场域。
在这里,儿童的身心应得以健康发展,儿童的认知经验应得以更优质的建构和发展,为未来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儿童的人格得以健全良好发展,儿童的个性得以张扬和完善。
同时,课堂也是培育“文化传递力和创造力”的场域,课堂教学是以科学、艺术、技术之类的文化方式作为媒介,生成自身的意义,在儿童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换意义。
所以,学校的课堂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空间。
倡导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转型应是从“知识传递”的教学转向“知识建构”的教学,即从“教堂”转向“学堂”。
真正的“学堂”应是如此:方向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学习是自我主导的,学生是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的。
二、关于“学”与“教”(一)儿童的“学” 1. 学习是行为的变化;2. 学习是意义的建构;3. 学习是领悟的生成;4.学习是一种经验的能动再建。
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使之成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的创造,情境说和对话说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1. 学习是一种“文化实践的参与”。
莱夫主张“情境学习”,因为学习是一种“情境性活动”,是对不断变化的文化实践的理解与参与。
2. 学习是一种对话性实践。
(二)关于“教学沟通”在教学中,无论是在学习内容
还是在教师面前,儿童都是以自己的见解、观点、经验为背景的拥有社会意识的存在,而教师也是作为拥有社会意识的主体参与教学的。
所谓教学的沟通过程就是拥有不同代码系统的人员之间,以学习素材为媒介进行的及其复杂的沟通过程。
教学是以教师的代码系统为媒介,获得积累了文化先人的代码过程。
在新的教学沟通中,不仅是语言,相互交换眼神与相互之间的肢体接触也被用来交换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每位儿童赋予自己的行动以意义。
教师的教育技术使得儿童感知到身体、触发其身体动作的“临床知识”。
总之,我们常常耕耘在课堂教学中,再多一些思考力,把研究课堂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去颠覆往日那落伍的理念,定会感受到阅读此书的幸福感,定能感受到课堂学习中生成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