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苏教版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第1课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习导航]1.结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原因,说出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方式。

2.结合具体实例,简述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3.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简述基因重组的概念、方式及意义。

[重难点击]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 课堂导入----------------------------图中的情景用英语表达为:THE CAT SAT ON THEMAT猫坐在草席上),几位同学抄写时出现了不同的错误,如下:(1) THE KAT SAT ON THE MAT(2) THE HAT SAT ON THE MAT(3) THE CAT ON THE MAT将其翻译成中文,和原句相比意思是否改变了?据此可知,个别字母的替换或者缺少,句子的意思都可能改变。

如果是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生物体的性状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这些变化可能对生物体产生什么影响?一、基因突变的实例基础梳理夯实基础突破要点1.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 致病机理①直接原因:谷氨酸 替换为缬氨酸。

(2)结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的一个碱基对改变而产生的一种遗传病。

2.基因突变的概念: 由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等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1) 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2) 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时, 可通过无性繁殖进行传递。

问题探究理解升华重难透析1. 结合下列实例分析生物变异的类型:(1) 在北京培育的优质北京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有 3.5 kg ,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叶球可重达7 kg 左右。

但再引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 kg 。

上述甘蓝品种的引种过程中,有没有变异现象的发生?如果有,这种变异性状能稳定地遗传 给子代吗?为什么?答案 有变异。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生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生

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习目标: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及结论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及结论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设计思路4.生物类型与遗传物质类型的关系5.DNA粗提取的原理和过程[教材梳理]一、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2.格里菲思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无毒性的R型活球菌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球菌混合后,有部分无毒性的R型球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球菌,且这种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双球菌。

(2)设计思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3)过程:(4)结论:DNA是使R型球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材料及方法(1)T2噬菌体的结构及代谢特点:(2)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实验过程及结论(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三、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RNA 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 (1)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实验:①烟草花叶病毒结构:②实验过程:烟草花叶病毒水、苯酚――→震荡分离⎩⎪⎨⎪⎧RNA ――→感染烟草烟草叶发病蛋白质――→感染烟草烟草叶不发病③结论:控制烟草花叶病毒性状的物质是RNA ,不是蛋白质。

(2)TMV(烟草花叶病毒)与HRV(车前草病毒)的病毒重建实验: ①实验过程:⎭⎪⎬⎪⎫TMV 的蛋白质HRV 的RNA →重建病毒――→感染烟草→HRV 的病斑――→后代的类型HRV⎭⎪⎬⎪⎫TMV 的RNAHRV 的蛋白质→重建病毒――→感染烟草→TMV 的病斑――→后代的类型TMV ②结论:控制TMV 、HRV 性状的物质是RNA 而不是蛋白质。

2.人类的探索结论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只有少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了生物个体的性状传递和变异。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了解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篇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详细探讨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包括性状、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

2. 掌握DNA的结构和功能。

3. 理解DNA复制的过程和意义。

4. 理解基因突变的形成原因和对进化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课件、白板、教科书、图片等。

2.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剂、实验用具等。

三、教学过程1. 概念介绍a. 遗传的基本概念:性状、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

b. DNA的结构和功能: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携带遗传信息等。

2. DNA的复制a. 半保留复制的过程:解旋、复制、连接。

b. 意义和目的:保证遗传稳定性、提供变异基础。

3. 基因突变a. 形成原因:化学物质作用、辐射、DNA复制错误等。

b. 类型和影响:点突变、插入/缺失突变、重组等;对进化的推动和创新作用。

4. 总结与拓展a. 总结遗传的分子基础的主要内容。

b. 关联其他生物学相关概念: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等。

四、教学辅助1. 利用多媒体展示DNA结构、复制过程的动画和实验截图。

2. 图片、图表辅助解释各个概念和过程。

3. 实验演示: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过程,生动呈现基因复制和突变的现象。

五、教学评价1. 教学实验:要求学生能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分裂现象,并描述其中涉及到的遗传分子基础。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于性状表现的影响,拓展学生思维。

3. 综合评价: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完成学科实践任务,包括解析生物学相关研究文章,总结学科前沿发展。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

2. 建议学生进行基因突变的模拟实验,探究不同突变类型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一轮复习】第4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2课时 DNA的结构 课件

【一轮复习】第4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2课时 DNA的结构 课件

1 2 3 4 56 7
内容索引
【解析】 5个碱基对即是10个脱氧核苷酸,10个脱氧核苷酸需要10 个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而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时(脱氧核糖与 磷酸连接)需要8个连接物(形成2条脱氧核苷酸链),共需要准备18个脱氧 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A正确;由于已知含有2个腺嘌呤,则能搭建 出的DNA分子模型小于45 种,C错误。
1 2 3 4 56 7
内容索引
2 [学生用书P117]某同学欲制作长度为5个碱基对、内含2个腺嘌呤的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需要准备18个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 B. 需要准备13个碱基之间的连接物 C. 能搭建出45 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D. 制成的模型2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
第4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2课时 DNA的结构
内容索引
学习目标 核心体系 活动方案 检测反馈
内容索引
学习目标 1. 简述DNA的结构及其主要特点。2. 构建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阐明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相适应的功能特征。
内容索引
内容索引
内容索引
活动一 简述DNA分子的结构及其主要特点
内容索引
内容索引
1 [学生用书P117]下列关于DNA的结构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概念模型 B. 搭建6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结构,需要磷酸与脱氧核糖的连接 物24个 C. 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A和T通过2个氢键连接 D. 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C共占1/2,则DNA 分子中A占1/4 【答案】 D
内容索引
活动三 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了解现代遗传学研究方 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2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2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第二节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通过介绍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了解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强化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教育。

(3)使学生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掌握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的方法。

(4)利用DNA的性质进行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

2.能力目标:(1)在尝试模拟制作基础上,结合资料分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性,反思建模过程,体会建模的思想,提高建模能力。

(2)通过DNA复制的学习,体会DNA半保留复制的方法。

(3)通过建构DNA的双螺旋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交流课题研究中搜集的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相关资料,体验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艰辛与曲折,体验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认同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其特点的分析。

(2)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难点:(1)制作DNA结构模型掌握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特点.(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基础知识与经典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自然流畅、逻辑清晰的教学过程。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思索中学习新知识。

3.以讲述法、谈话法为线索,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1)搜集J.D.沃森和F.H.C.克里克建立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资料,制作一个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概述DNA复制的时间、过程、条件、分子基础和特点,揭示DNA复制的实质。

2.教师的教学准备:(1)DNA分子结构的教学,应充分运用相关的挂图和模型,引导学生领悟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以及DNA分子构型的稳定性、特异性和多样性。

课题:第四章遗传分子基础(苏教版生物必修2)

课题:第四章遗传分子基础(苏教版生物必修2)

课题: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苏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节研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徐州一中郭军英0516---82112602)一、教课方案理念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升生物科学修养、面向全体学生、倡议研究性学习、着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修养是学生科学修养的重要构成部分。

我们要把在教课中只着重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教授转向全面提升学生科学修养的教育,培育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修养。

在本节课中,力争实现新课标的这一理念。

科学家们是经过实验认识到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为学生供给一些科学家们的这些经典实验研究的资料,指引他们经过剖析实验结果而认识到DNA和RNA是遗传物质,这本是教材所设计的思路。

但是本节课教课一改过去的教课惯例,向学生供给科学家实验的思路,并指引学生重走科学家的研究之路,不单使他们深刻理解遗传物质的特色,并且感觉到科学家研究遗传神秘的思想方式。

在教课方案上,充足联合教材特色和学生实质,主要采纳教师指引启迪与学生议论探究相联合进行小组合作研究。

以教教案为线索,成立知识框架,在教师情形创建的指引下,经过学生自主研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指引学生思虑和剖析问题,像科学家同样思想研究出遗传物质是DNA这一科学结论;再经过小组间的磋商、议论,以及从自己设计的实验来考证自己的推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并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培育其科学精神。

在学法设计上,让学生用研究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用书籍上认识的经典实验的原理及过程转变为自己设计实验的基础,并得出科学结论。

二、教材剖析1.地位和作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苏教版新课标教材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认识到自然界的遗传变异现象、学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细胞的化学成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等)、理解了染色体在前后辈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的基础上学习的。

高中生物 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教案 苏教版必修2

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网络】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与染色体1.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2.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细菌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特点R型(无荚膜) S型(有荚膜)(2)体内转化实验的过程活R型菌+死S菌→活S菌???转化因子???(3)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4)分析结论DNA能够引起可遗传的变异DNA只有保持分子结构稳定才能行使遗传功能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噬菌体的结构(2) 噬菌体侵染实验DNA是连续的,子代DNA是亲代DNA复制的产物蛋白质是不连续的,子代蛋白质是在DNA指导下重新合成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3) 噬菌体复制繁殖过程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2.RNA病毒重建实验3.分析结论:RNA也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结构和特点DNA分子的结构1.结构层次(1)基本元素组成 C、H、O、N、P等(2)基本组成物质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3)基本结构单位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4)化学结构(1级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5)空间结构(2~4级结构)(1)双螺旋结构相对稳定性(2)碱基比率(A+T/G+C)具有种属特异性(3)碱基序列具有多样性RNA分子结构与DNA的差异1.化学组成2.结构层次(1)信使RNA(mRNA)是一条单链(2)转运RNA(tRNA)呈三叶草结构(3)核糖体RNA(rRNA)构成两个亚单位基因与遗传信息1.基因是蕴含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1)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4)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噬菌体约60多个:哺乳类约4~6万个)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DNA半保留复制DNA复制-传递遗传信息1.定义:亲代DNA→子代DNA2.时间 (1)有丝分裂间期—DNA合成期(S期)(2)前减数分裂期(99.7%)和减I偶线期(0.3%)3.过程4.分子基础(1)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准确复制5.条件(1)以亲代DNA为模板(2)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原料(3)以高能磷酸键水解提供能量(4)在一系列酶作用下进行6.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遵循碱基配对原则(3)分段双向复制和不连续性(4)半保留复制7.子代DNA的分配(1)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2)随子细胞传递给后代8.意义(1)亲子之间传递遗传信息(2)复制一旦出现差错将引起变异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表达遗传信息1.转录:DNA→RNA(1)部位:细胞核内(2)模板:DNA分子的非信息链(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4)转录产物特点 mRNA为单链,携带遗传信息tRNA是三叶草型rRNA组成核糖体(5)mRNA动向: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4.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4.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

4.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忆核酸的相关内容,总结构成DNA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及构成基本单位的三种分子:A、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

B、核酸有两种,除了DNA外,还有RNA。

RNA又叫?————核糖核酸。

C、核酸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C、H、O、N、P五种元素。

D、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核苷酸。

E、因此核苷酸也有两种:一种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另一种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

F、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三 DNA分子的结构创设:DNA是一种高分子的化合物,它是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

下面进一步观察DNA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

问题①:观察DNA由几条链构成?这两条链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的方向一致吗?它具有怎样的立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讲解主要让学生能够区分出倒位和易位。

②DNA是如何提供复制模板的?——以解开的每条母链为模板,暴露出内侧的碱基。

③DNA是如何复制碱基的排列顺序的?——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

④子代DNA的结构有何特点?——半保留复制方式。

⑤DNA复制完成后,亲代DNA是否存在?亲代DNA 的两条多核苷酸链是否存在?——亲代DNA不论复制几次,它的两条母链不会消失,始终存在于两个子代DNA中。

板画和例题以加深对DNA复制过程、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理解。

<例题>在氮源为14N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 〔亲代〕。

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培养基上,再连续繁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结果如以下图:请回答:①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第一代〔Ⅰ〕细胞DNA分子中一条链是,另一条链是。

②将第一代〔Ⅰ〕细菌转移到含15N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到细菌的DNA用同样方法分离。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第1课时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第1课时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

第1课时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两种肺炎双球菌的比较[填表]特点类型菌落有无荚膜 有无毒性 是否致病 S 型 光滑 有 有 是 R 型粗糙无无否2.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过程:[填图](2)推论: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 型细菌混合后,有部分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而且这些S 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 型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R 型菌的菌落粗糙,菌体无荚膜,无毒性;S 型菌的菌 落光滑,菌体有荚膜,有毒性。

2.遗传物质是指能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特定性 状,并能通过细胞增殖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的物质。

3.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遗传物质 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4.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1.实验材料:S型细菌和R型细菌。

2.实验过程与现象[填图]3.实验分析(1)S型细菌的DNA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

(2)S型细菌的其他物质不能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

(3)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都不是遗传物质。

三、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1.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实验过程[据图填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示意图写出图中标号处内容:①35S,_②很高,③32P,_④很高。

3.实验结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四、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实验(1)烟草花叶病毒结构:(2)实验过程:TMV水苯酚――→振荡分离⎩⎨⎧RNA――→感染烟草烟草叶发病蛋白质――→感染烟草烟草叶不发病(3)结论:控制烟草花叶病毒性状的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2.TMV与HRV的病毒重建实验(1)实验过程:(2)结论:控制TMV、HRV性状的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1.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1)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必须用S型细菌的完整细胞(×)(2)在构成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中,只有DNA才能使R型活细菌的致病性发生转化(√)(3)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转化实验目的相同,结果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4)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5)凡是含DNA的生物,不论其有无RNA,遗传物质均为DNA(√)(6)在只含有RNA而无DNA的一些病毒中,遗传物质是RNA(√)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 A.S型细菌的蛋白质B.S型细菌的DNA水解物C.S型细菌的DNA解析:选C 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水解物不能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分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遗传的分子基础备课教案

遗传的分子基础备课教案

遗传的分子基础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遗传研究的历史和重要性;2.掌握分子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了解遗传的分子基础和基因表达的过程;4.能够分析和解释遗传现象的分子机制;5.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遗传研究的历史和重要性:- 通过展示遗传研究的历史与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介绍著名科学家的贡献。

2.分子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讲解DNA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介绍基因的概念;- 利用模型或动画演示DNA复制和遗传物质的传递。

3.遗传的分子基础和基因表达的过程:- 介绍RNA的种类和功能,讲解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 运用图表和实例,展示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4.遗传现象的分子机制:- 通过案例分析,解释常见的遗传现象(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的分子机制;- 使用实验数据和图表,引导学生分析和推理。

5.科学思维培养与实验设计:- 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变异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分组讨论,设计并展示相关实验方案。

三、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遗传研究的历史和其重要性,引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

2.概念讲解:讲解DNA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引入基因概念。

3.实践探究:通过DNA模型或动画演示DNA复制和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

4.基因表达的过程:介绍RNA的种类和功能,讲解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

5.调控机制:运用图表和实例,展示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6.遗传现象的分子机制:通过案例分析,解释常见的遗传现象的分子机制。

7.引导讨论:利用实验数据和图表,引导学生分析和推理遗传现象的分子机制。

8.科学思维培养与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变异对生物进化的影响,并进行实验设计。

9.概念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概念总结和知识巩固。

四、教学资源及评估1.多媒体课件:包含遗传研究的历史、DNA结构、转录翻译等内容的图片和动画。

2.实验材料:如DNA模型材料、实验用品等。

苏教版教学教案生物苏教版必修二 第4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doc

苏教版教学教案生物苏教版必修二 第4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doc

iNHt )尹 S04\选项 放■射性 S 元素 P 元素 A 全部无 全部32s全部31p B全部有全部35s多数3勺,少数 31pC 少数有 全部32s少数彳巾,多数31P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彳勺,多数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内容等级要求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C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B3、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B4、DNA 分子的复制 B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B一、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 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大经典实验的分析 (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格里菲思的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艾弗里的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转化的实质: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和活的R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 内小鼠死亡,死亡小鼠体内既有活的R 型细菌,又有活的S 型细菌。

原因是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体内的转化因子促使活的R 型细菌转变成活的S 型细菌。

这种转化属于基因重组。

(2)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一一重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如何获得35s 标记的噬菌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获得32P 标记的噬菌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离心时进入上清液中的是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如末感染 的噬菌体,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感染后释放出来的噬菌体;沉淀物中则是被噬菌体感染的 细菌。

用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现象:上清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 物: ____________ ;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现象:上清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 物: ____________ ;实验的关键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1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2、 生物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只要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 ______________ ;病毒的遗传物 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

〔3〕理解DNA的理化特性及根据其理化特性而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4〕利用DNA的性质进行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

2.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在对实验原理、步骤的理解和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3〕通过DNA的粗提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比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DNA的提取的原理。

〔2〕DNA的提取的实验过程。

〔3〕DNA的鉴定技术。

难点: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方法及其相关原理三、教学方法1.利用以动画、视频形式表现提取DNA的原理与方法、步骤的全过程,化解教学难点。

2.指导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从亲身实验中感悟科学探索的艰辛。

3.以讲述法、谈话法为线索,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1〕DNA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DNA的溶解性知识的理解。

〔2〕DNA粗提取的方法以及DNA提纯的方法。

〔3〕二苯胺法鉴定DNA的方法和原理。

2.教师的教学准备:〔1〕根据教学内容收集相关图片、视频。

〔2〕收集新颖素材,设计课件内容,形象直观地介绍实验操作步骤,激起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热情与欲望。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原来谁也不知道,通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揭开了真相——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归纳:〔1〕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2〕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即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学生: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三生物总复习遗传的分子学基础教案

高三生物总复习遗传的分子学基础教案

人类对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结合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复习此处知识要注意:一是应明确经典实验过程,掌握经典实验的方法与结(推)论;二是应明确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掌握DNA的结构与复制、基因的表达等内容,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就相关计算进行归纳,做到透彻理解、掌握方法。

二、复习预习答案: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②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③沃森、克里克④规则双螺旋结构⑤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⑥主要在细胞核⑦半保留复制⑧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⑨细胞核、细胞质⑩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⑪主要在细胞核⑫DNA的一条链⑬RNA ⑭mRNA ⑮多肽或蛋白质⑯⑰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三、知识讲解考点1 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1.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实验过程与结论32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放射性分析,离心后分布3.艾弗里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较4.生物的遗传物质总结易错点分析:1.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其活性。

2.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细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

3.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营专性寄生生活,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是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5.因噬菌体蛋白质含有DNA没有的特殊元素是S,所以用35S标记蛋白质;噬菌体DNA含有蛋白质没有的元素是P,所以用32P标记DNA;因DNA和蛋白质都含有C、H、O、N元素,所以此实验不能标记C、H、O、N元素。

考点2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辨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3.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中心法则)(1)通过DNA复制体现了DNA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发生于亲代产生子代的生殖过程或细胞增殖过程中。

高三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一)苏教版

高三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一)苏教版

高三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一)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考第一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一)——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DNA的结构和复制二、重点导学遗传物质必备的特点细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RNA病毒侵染实验 DNA的提取与鉴定 DNA的结构和复制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细菌转化实验1. 过程:1928年格里菲斯的实验:2、结论: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缺点:不能获得100%的DNA,没有排除杂质的影响。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评价与分析:(1)实验结论:该实验证明了DNA的两大重要功能,即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生物性状。

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此实验NA用同位素标记法,巧妙地将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观察两者在遗传上的作用。

(3)因噬菌体蛋白质含有DNA所没有的特殊元素S,所以用35S标记蛋白质;D 含有蛋白质所没有的元素P ,所以用32P 标记DNA ;因DNA 和蛋白质都含有C 、H 、O 、N 元素,所以此实验不能标记C 、H 、O 、N 元素。

三、RNA 病毒实验1956年又有科学家发现,有些病毒不含有DNA ,只含有蛋白质和RNA ,如烟草花叶病毒。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花叶病毒,但是,从这些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NA ,却能使烟草感染花叶病毒。

这说明这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

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的遗传物质也是RNA 。

四、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物⎪⎪⎩⎪⎪⎨⎧⎩⎨⎧⎭⎬⎫⎩⎨⎧为遗传物质病毒(少):以为遗传物质病毒(多):以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是遗传物质细胞结构的生物RNA RNA DNA DNA DNA RNA DNA综上: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典型例题】例1.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 型菌的DNA+DNA 酶→加入R 型菌→注射入小鼠体内 ②R 型菌的DNA+DNA 酶→加入S 型菌→注射入小鼠体内③R 型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 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体内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体内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解析: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在DNA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

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二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

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二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

第1课时DNA分子的结构[学习导航] 1.阅读教材P67,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

2.结合教材P68~69,概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3.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及相关计算。

[重难点击] 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2.DNA分子结构的有关计算规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生物和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那么DNA究竟具有怎样的结构呢?如图是坐落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DNA雕像和雅典奥运会中关于人类发现DNA的过程,这就是科学家模拟的DNA模型,下面就让我们重温科学家构建DNA模型的研究历程,分析DNA的结构特点。

一、DNA分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及结构特点1.对DNA分子结构的认识过程2.DNA分子的结构(1)写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①胸腺嘧啶(T);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⑤碱基对;⑥腺嘌呤(A);⑦鸟嘌呤(G);⑧胞嘧啶(C)。

(2)从图中可以看出,和A配对的一定是T,和G配对的一定是C,碱基对之间靠氢键连接。

其中A-T之间是2个氢键,G-C之间是3个氢键。

(3)双螺旋结构特点①DNA分子是由两条链构成的,这两条链按照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碱基配对的规律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1]、[2]、[5]、[7]的名称分别是什么?答案[1]为碱基对、[2]为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5]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7]为氢键。

2.两条链之间的碱基是怎样结合的?配对有什么规律?答案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有一定规律:A与T配对,G与C 配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
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
2、实验过程(看书)
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
转化的活性物质一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
1、实验过程:
’一炉
售型荷
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三、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
2、实验过程(看书)
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
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 在只有RNA 的病毒中,RNA 是遗传物质。

细胞生物 (真核、原核)
非细胞生物 (病毒) 核酸 DNA 和 RNA
DNA RNA 遗传物质
DNA
DNA
RNA
第二节DNA 的结构和DNA 的复制:
、DNA 的结构
1、DNA 的组成元素:C 、H 、O 、N 、P
2、 DNA 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A 腺嚓吟 G 鸟喋吟
(胞喘噪
T 啣腺喘喘
①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 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DNA 遗传的。

(即: DNA 是遗传物质)
3、DNA 的结
构: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 T; G三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的特性:
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
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5、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6、与DNA有关的计算:
在双链DNA分子中:
①A=T、G=C
②任意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且等于全部碱基和的一半
例:A+G = A+C = T+G = T+C = 2全部碱基
二、DNA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I前的间期
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4、过程:(看书)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子、母链盘绕形成子代DNA分子
5、特点: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条件:
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
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③能量:ATP
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8、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9、意义:
DNA分子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确保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10、与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复制出DNA数=2n(n为复制次数)
含亲代链的DNA数=2
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一、RNA的结构:
1、组成元素:C、H、0、N、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A腺喋吟
G鸟嚓岭
C胞喩瞼
U尿喘碇
3、结构:一般为单链
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主要在染色体上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过程(看书)
(3)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U、T—A、G—C、C-G)
(5)产物:信使RNA ( mRNA )、核糖体RNA (rRNA )、转运RNA (tRNA )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密码子: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
(2)过程:(看书)
(3)条件: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种)
能量:ATP
酶:多种酶
搬运工具:tRNA
装配机器:核糖体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蛋白质)
(5)产物:多肽链
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6 : 3 : 1
四、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中心法则

转录V-A 翻译 R亠弔
JKNA --------------- - 蛋白质
逆转录 J
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五、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计划:完成人体24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的遗传作图、物理作图、和全部碱基的序列测
意义:可以清楚的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极其相互关系,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