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知识教案
大学实用美术基础教案模板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美术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材料使用方法。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尊重艺术、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美术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 基本绘画技巧和材料的使用。
2. 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美术基础理论进行创作。
- 创作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美术基础理论知识。
- 演示法:现场演示绘画技巧和材料使用方法。
-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动手能力。
-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1. 导入新课:- 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讲授新知:- 讲解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如色彩理论、构图原则等。
- 演示绘画技巧和材料使用方法,如素描、水彩画等。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
4. 交流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
五、教学资源- 教材:《美术基础》- 教具:画板、画笔、颜料、画纸等- 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时安排- 本教案为一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八、备注-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对教案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
小学美术教案(通用13篇)

小学美术教案(通用13篇)小学美术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材料准备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1)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2)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老师辅导要点:(1)能否巧妙图片。
(2)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
(3)添画构图是否美观。
(4)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
9、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10、布置、展示作品。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大量的范画作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大胆添画。
美术常识题库推荐教案初中

教案标题:初中美术常识题库推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常识。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常识。
2.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 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教学重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常识的掌握。
2.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3. 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常识的理解和应用。
2.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3. 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美术作品图片。
3. 美术创作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四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2. 提问:你们对美术有什么了解和认识?二、教学新课(20分钟)1. 利用PPT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如色彩、构图、线条等。
2. 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3. 讲解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如素描、水彩、油画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种美术创作形式进行练习。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创新和发挥个性。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总结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常识。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进步。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美术的了解和认识。
2. 开展美术作品比赛或展览,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3. 引导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或俱乐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鼓励学生创新和发挥个性。
美术基础知识教案

美术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美术的基本概念1.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介绍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一种以视觉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和观念的艺术形式。
解释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
1.2 美术的发展历程概述美术的历史发展:古代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美术、现代美术等。
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第二章:绘画的基本技巧与材料2.1 绘画的基本技巧讲解线条、形状、色彩、明暗等基本元素的使用。
介绍笔触、涂抹、勾画等不同的绘画技法。
2.2 绘画材料的选用介绍不同类型的画纸、画布、画笔等绘画工具。
讲解颜料、水彩、墨水等绘画材料的特性与应用。
第三章:雕塑的基本概念与技巧3.1 雕塑的基本概念解释雕塑的定义:雕塑是一种三维艺术形式,通过雕刻或塑造来创造立体形象。
介绍雕塑的分类: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3.2 雕塑的技巧与材料讲解雕塑的基本工具:凿子、刀具、刷子等。
介绍不同类型的雕塑材料:石材、木材、泥材、金属等。
第四章:设计的基本原理4.1 设计的原则与元素讲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平衡、对比、重复、对齐、比例等。
介绍设计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
4.2 设计的应用领域概述设计的应用领域: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
讲解不同设计领域的特点和要求。
第五章:美术的评价与欣赏5.1 美术的评价标准介绍美术的评价标准:审美、技巧、创意、表现力等。
讲解如何客观评价一幅美术作品。
5.2 美术的欣赏方法讲解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观察细节、理解主题、感受情感等。
介绍如何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美术的技巧。
第六章:色彩理论与应用6.1 色彩的基本概念讲解色彩的定义:色彩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产生的视觉感受。
介绍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6.2 色彩理论讲解色彩理论的基本原理:色轮、互补色、冷暖色等。
介绍色彩搭配的方法和原则。
第七章:构图与视觉传达7.1 构图的基本概念解释构图的定义:构图是艺术作品中各种视觉元素的组织和安排。
小学美术教案6篇

小学美术教案6篇第一篇:绘画基础入门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画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2. 掌握绘画的基本工具和基础技法;3. 培养学生对色彩和形状的观察能力;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颜色彩带、画笔、调色盘、水彩颜料;2.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画布、纸张;3. 教学材料:绘画基础知识介绍PPT。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绘画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2. 讲解绘画的基本工具和基础技法,例如:画笔的种类、调色盘的使用方法等;3. 组织学生观察颜色和形状,进行练习,例如:观察颜色彩带,尝试混合不同颜色;4. 引导学生根据想象绘画,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5.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提高了对色彩和形状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将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
第二篇:水彩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和基本技巧;2. 掌握水彩画的调色和上色方法;3. 培养学生对光影和层次感的观察能力;4.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画布、纸张;2. 教学材料:水彩画基础知识介绍PPT、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绘画基础知识,引出水彩画的特点和基本技巧;2. 讲解水彩画的调色和上色方法,例如:湿画法、干画法等;3.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水彩画的绘制;4. 引导学生观察光影和层次感,进行练习,例如:绘制简单的静物;5.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水彩画的特点和基本技巧,掌握了水彩画的调色和上色方法,提高了对光影和层次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将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水彩画的技巧。
美术教案(通用6篇)

美术教案(通⽤6篇) 作为⼀名优秀的教育⼯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通⽤6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篇1 【教学⽬的】 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娃娃都各有不同的服饰特点;2、能妙⽤材料和剪、撕纸⽅法粘贴成“民族娃娃”。
过程与⽅法:1、在资料交流中感知各民族的不同服饰和风⼟⼈情民族娃娃;2、在对⽐欣赏中,学会找不同服饰特点,体验不同审美情趣;3、在尝试中了解撕纸⽅法和粘贴⽅法民族娃娃;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2、欣赏各民族的审美趣味;3、能与同学合作。
【教学重点】 能⽤纸材和剪、民族娃娃撕纸贴画的⽅法,创作有民族特点的民族娃娃。
【教学难点】 妙⽤纸材和抓住不同民族特⾊,表现⾊彩对⽐鲜明、动态⽣动的民族娃娃。
【教学时间】 第12周 【教学准备】 范作 【教学内容】 民族娃娃 【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1:为什么课⽂中“56个民族,56朵花”?交流: 1、⾃⼰收集的资料中,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 2、你认为服饰美在哪⾥?(造型独特、⾊彩强烈、装饰性强) ⼆、探究活动2:撕纸的⽅法和拼贴的⽅法。
游戏:1、看谁“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撕得最美?2、尝试⽤⼒撕,轻柔地撕,感受不同⼒度撕出的效果。
3、试⼀试对称撕。
游戏:把撕出来的形状组合拼成⼀个可爱的娃娃。
1、把刚才⼤家尝试“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时撕出来的“点、线、⾯”的纸材形状,组合拼成⼀个可爱的娃娃。
2、先贴什么,后贴什么?是“进⾏块⾯剪贴”还是“进⾏撕点粘贴”?3、试⼀试,把点拼成娃娃的形状。
4、说⼀说有什么困难。
三、探究活动3:创作有特⾊的民族娃娃。
动脑:1、在图⽚中选⼀个服饰风格明显的少数民族图⽚作参考。
2、思考什么动作才⽣动、有趣?3、选择⾊彩底板纸。
(冷暖对⽐、明暗对⽐)4、选择块⾯纸粘贴,还是撕点拼贴? 动⼿:1、⼩组分⼯,如分⼯负责撕“点”、“撕线“、撕“形”,并按形状⾊彩分类放好。
实用美术基础第四版教案

实用美术基础第四版教案第一章美术基础概述本章主要介绍美术基础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美术基础是指美术创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素描、色彩、构图、透视等。
美术基础在美术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和核心。
美术基础可以分为素描基础、色彩基础、构图基础、透视基础等几个方面。
第二章素描基础本章主要介绍素描的概念、分类、基本构成要素和基本技法。
素描是指用铅笔、炭笔等工具在纸上表现物体形态和结构的一种绘画形式。
素描可以分为写生素描、速写素描、构图素描等几个方面。
素描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线条、形体、光影和质感等。
素描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条的运用、明暗的处理、质感的表现等。
第三章色彩基础本章主要介绍色彩的概念、分类、基本构成要素和基本技法。
色彩是指光线在物体表面反射、折射、透射后产生的视觉效果。
色彩可以分为原色、辅色、中间色等几个方面。
色彩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等。
色彩的基本技法包括色彩的配合、色彩的对比、色彩的渐变等。
第四章构图基础本章主要介绍构图的概念、分类、基本构成要素和基本技法。
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安排物体的位置、大小、形状和比例等,以达到美的效果的一种手法。
构图可以分为对称构图、平衡构图、重心构图等几个方面。
构图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形状、比例、位置和空间等。
构图的基本技法包括对称、平衡、重心、节奏等。
第五章透视基础本章主要介绍透视的概念、分类、基本构成要素和基本技法。
透视是指在画面中表现空间深度和远近关系的一种手法。
透视可以分为单点透视、双点透视、多点透视等几个方面。
透视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视点、视线、视角和消失点等。
透视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性透视、气氛透视、色彩透视等。
以上是《实用美术基础第四版》的教案大纲,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模板6篇(小学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美术教案模板6篇(小学美术教案模板范文)下面是我分享的美术教案模板6篇(小学美术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
美术教案模板11、学会讲述自己家房子的样子及周围的景物,并能运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2、欣赏优秀的儿童画,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中房子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3、能大胆想象创作新房子及周围的景物。
两张优秀的儿童画范画一张白纸、铅笔及蜡笔若干。
1、课堂引入:师:小朋友们每天被爸爸妈妈从幼儿园接走后都去哪啊(引导小朋友们说"回家")家在小朋友们的印象中是什么啊?(引导小朋友们说"是一幢大房子")那小朋友们的家的房子都长什么样子啊?(举手发言讲述)老师现在给每位小朋友发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小朋友们把自己脑海中家里房子的样子简单的画出来,五分钟后老师看看谁画的最好哦2、欣赏优秀儿童画师:老师手上有两张画也是关于新房子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1)出示第一幅:《蘑菇房子》提问:这是一幢长的什么样子的房子啊?是用什么建造的啊?有什么颜色啊?里面都住了谁呀?房子周围都有什么啊?(注:这是一幢蘑菇式样的房子用蘑菇造的有一扇木门屋顶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蘑菇点房子周围有小草和木栅栏)(2)出示第二幅:《冬日里的房子》提问:图画中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啊?是什么季节啊?房顶上覆盖着什么啊?房子旁边的小树、小草是怎么了啊?房子前边的路是什么样子的啊?(注:房子是红色的有烟囱屋顶上覆盖了雪是冬季的房子小树枯了小草黄了屋子前边有石子路)3、图画创作:(1)师:如果小朋友们有一幢新房子,你们想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想房子的周围有些什么呢?(幼儿进行自由讨论)(2)请幼儿发言说出自己心目中新房子的样子,教师出示范画(例如草地上的房子)4、展示交流:幼儿分组进行互相欣赏,互相提意见看法。
美术教案模板2设计意图:托班幼儿对于玩泡泡枪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当许多大小不同的泡泡从枪口喷涌而出,慢慢上升,飞到空中时,宝宝们最喜欢用自己的小手去拍打一个个的泡泡,乐趣盎然。
教案职业学校美术

教案职业学校美术教案一:美术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内容】1. 美术的定义和分类2. 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讲解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展示美术技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尝试不同的美术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案二:素描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培养学生对形体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素描作品。
【教学内容】1. 素描的定义和分类2. 素描的基本技法3. 素描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素描作品,引发学生对素描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讲解素描的基本技法。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展示素描技法的运用。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尝试不同的素描技法。
教案三:色彩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搭配原则。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美观的作品。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定义和分类2. 色彩的基本搭配原则3. 色彩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色彩作品,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讲解色彩的基本搭配原则。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展示色彩搭配的运用。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
教案四:绘画材料与工具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绘画材料和工具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根据作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内容】1. 常见的绘画材料和工具2. 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3. 绘画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原则【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绘画材料和工具的兴趣。
美术基础入门第十课教案

美术基础入门第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观摩和模仿,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通过实际练习,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技巧;(3)通过创作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
1.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3. 创作作品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色彩搭配的灵活运用;2. 创作作品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色彩搭配作品,引导学生对色彩搭配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 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如冷暖色彩搭配、对比色搭配、同色系搭配等;(3)讲解色彩搭配的方法,如色彩的明度、纯度、色调等。
3. 示范和练习。
(1)教师进行色彩搭配的示范,让学生观摩并模仿;(2)让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如利用色彩轮进行搭配、利用色块进行搭配等。
4. 创作作品。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一幅小型作品的创作,要求学生在作品中充分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和技巧。
5. 展示作品和总结。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并且在实际创作中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色彩搭配上缺乏灵活性,创作作品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有待提高。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色彩搭配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由、灵活、富有创意。
初中美术概述教案

初中美术概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初中美术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2. 掌握美术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教学难点:1. 美术技法的运用和创新。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术,美术的作用和价值。
二、美术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
2. 学生了解美术的不同形式和类型。
三、美术的基本技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美术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学生学习并实践基本的美术技法。
四、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五、学生的创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创作主题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自己的美术作品。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2. 学生总结自己在美术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美术社团或者美术比赛,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2. 学生可以参观美术馆或者美术展览,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法,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方法。
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学生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案(优秀6篇)

美术教案(优秀6篇)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习画表情用简单表现人物面部五官结构及表情的方法,画表情使学生今后能初步掌握表现人物情绪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画表情,使学生理解五官中特别是眼、嘴、眉的微妙变化就可以传达到人的不同情绪。
画表情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画表情理解世间事物都有规律性的道理。
{ 教学设想}教学重点:了解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面部表情变化规律的运用。
教学准备:计算机、实物投影、录音机。
画表情教学过程:A、导入新课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老师这里有四种味道的食物,我要找四个同学到前面来品尝,请同学们根据它们作出的表情猜一猜,他们吃到的分别是什么味道的食物?”2、(学生做游戏)“他吃的是什么味道的?”“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能做一下这个表情吗?”B、传授新知画表情(一)《表情歌》1、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在生活之中,味觉的刺激可以引表情的变化。
那么,还有那些情况会影响表情的变化呢?我们先不急着回答,我们来表演一下学过的《表情歌》。
”2、学生表演《表情歌》。
3、你们表演的可真棒!提问:现在,你又了解到表情的变化还与什么有联系?(心情的变化)(二)学生表情图片4、你们回答的非常精彩,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是我们班同学的相册,你们想看吗?”5、(微机演示同学各种表情的照片)“这是谁呀?”“他在干什么?” “这些表情是通过什么的变化表现出来?”[五官的变化]小结:对,在生活中,人的表情都是通过五官中特别是眉、眼、嘴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
这些表情往往也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
(三)表情的变化规律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了解了各种表情的特点呢?现在我要给你们出一个难题。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眉毛、眼睛、嘴,请各个小组同学合作,摆一摆,看一看,看哪个小组能拼出不同的表情来!6、[学生活动] 请一个小组到前面拼摆。
美术教案(优秀10篇)

美术教案〔优秀10篇〕美术教案篇一活动目标:锻炼幼儿十指协调性、灵活性,开展幼儿思维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让幼儿了解曲线,画曲线,初步形成色的概念。
活动准备:皱纹纸,各色粉笔,白纸,奖励品。
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1、问早问好互动小游戏。
2、引入"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想不想看?"老师表演魔术,变出由皱纹纸做成的各色彩条在手中挥动。
二、根本局部1、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拿的象什么?"让幼儿自由答复老师适当加以提示。
2、老师变换挥动方向,上下、左右、前后,让幼儿答复象什么,如水草、波浪、丝巾、绳子等等,每说一个可让幼儿复述。
3、老师根据幼儿说的在纸上画,一边画,一边教幼儿念水草、波浪……4、让幼儿举起手来,和老师一起画,强调手的动作,要进行曲线运动。
可多做几遍。
5、将幼儿分成几块,拿好油画棒,到白纸处画。
教师指导。
三、结束局部幼儿作画时,家长可参与进来,最后可把彩条分给幼儿玩耍。
延伸活动:最后把这些彩条全部收集起来,为下次迎接新年,用来装饰教室。
还可以在户外活动"追尾巴"的游戏时,用来做尾巴。
美术教案篇二一、课题: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知识,掌握表现的技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的过程,提高学生造型表现合作交流\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的乐趣,敢于欣赏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了解的根底上,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的掌握。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欣赏法、情境法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的图片,把同学们带入之中。
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讲授新知活动一:展示,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学生思考并答复,教师总结并讲授--------活动二:继续展示----,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以下问题:“------?〞学生交流答复,教师总结-----活动三:继续提出问题:“--------?〞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答复,教师总结:-------〔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相关的图片,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美术教案3篇(通用)

美术教案3篇(通用)美术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一些民间的艺术文化,做到善于学习、勇于创作,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巧妙选择,利用材料,运用捆扎、编织等简单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
过程与方法1、理料。
将所备草料略加理顺使其整齐2、捆扎。
可先尝试捆,确定后再紧捆。
一般先主体,后枝节。
3、辅助。
利用弯曲、搓捻、剪切、削割等手段完成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善于珍惜并利用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体验捆扎、编织等方法制作一件生活品或工艺品。
难点:相互学习,解决形态不美、松散不稳等问题,使作品精美。
三、自学指导1、收集本课的学习资料。
2、将叶圣陶《稻草人》的故事,勾起学生的想象与回忆。
3、互相学习共同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4、学会欣赏与评价作品。
四、教学准备1、师生收集稻草、树皮等材料。
2、课件:幻灯片绘制与编织示意图等。
五、教学课时二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境与导入1、(师):教师将叶圣陶爷爷《稻草人》的故事,勾起学生的想象与回忆。
2、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见过的稻草人的形象尝试与发现1、教师提出学习主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尝试捆扎一个稻草人(时间为5分钟)。
2、学生分组动手尝试捆扎。
3、讨论作品与发现问题。
教师预设问题:①、形态不美。
(身体高矮比例失调,头重脚轻分配不匀。
)②、松散不稳。
(轻轻一碰即倒下,部分结构松散未扎紧。
)③、没有完成。
(合作部愉快、顺利,分配不公正合理。
)学习与释疑1、师生讨论,解决问题。
(1)、形态不美怎么办?①、应大致确定人物的身高比例,找准脖子、腰部、肩部的`捆扎位置。
②、稻草的分量要做到心中有数。
代表手部的稻草分量明显少于身体部分(包括腿部)。
稻草量少的情况下,有时可将稻草整束弯曲后再捆扎,头部显得精致一些;有时也可将代表手部的稻草挽回进行捆扎。
(2)、松散不稳怎么办?①、稻草人各部分的分量合理,重心稳定。
也可适当添加工具使稻草人稳定且动态有趣。
有关美术的教案参考6篇

有关美术的教案参考6篇有关美术的教案篇1活动背景油画棒和水粉都是一种作画的工具,对于幼儿来说,油画棒和水粉都是一种比较简单又好用的绘画工具,油画棒比水粉更简单,不过油画棒和水粉的结合也可以绘画出优秀的作品。
活动目标:1、学习用油画棒与水粉相结合的作画方法表现小蚂蚁。
2、增加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
2、油画棒,各色水粉颜料,水粉笔,白纸,废旧报纸。
3、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活动过程:(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教师手持魔术棒说:你们好!我是魔术师,今天我要给你们变一个好玩的魔术。
出示范画:看,这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也没有,对不对?现在,我要马上把它变成一幅漂亮的图画,你们相不相信?你们想让我变出什么画呢?(请个别幼儿猜一猜。
)我到底能变出什么呢?好,魔术马上开始。
将范画贴在黑板上说:变变变!(迅速将颜料刷到范画上,“变”出蚂蚁)你们说,我变出什么呀?(蚂蚁)你们想不想也来当魔术师变出可爱的小蚂蚁呀?我们一起来学吧。
(二)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并示范画蚂蚁。
观察小蚂蚁:小蚂蚁长什么样?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幼儿回答)师幼共同小结: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下面我们就来“变”小蚂蚁。
我们选一支白色的油画棒,在纸上画小蚂蚁。
交代作画步骤:园园的头——园园的身体比头小一点——水滴形的尾巴——画上触角、眼睛、嘴和六条腿——再添画景物——刷颜料(方法:横着刷或竖着刷)(三)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2、鼓励幼儿添画喜欢的景物,使画面更加丰富。
3、鼓励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背景色刷上去,注意方法。
4、鼓励画得快的小朋友说说小蚂蚁的故事。
(四)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结束语:我们回去把这个魔术教给其他小朋友玩好吗?有关美术的教案篇2内容与要求:1、通过绘画水中倒影的景象,感受周围生活中的美。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教案模板【9篇】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教案模板【优秀9篇】初中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人美课标版第六课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学习人美课标版纸雕塑的基本原理与构成立体的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具有三度空间的纸雕塑作品。
通过设计与制作纸雕塑作品,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体会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
人美课标版第六课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2.人美课标版纸雕塑隐性内容与目标:关注现代生活中的设计,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对形象的艺术概况力,锻炼立体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形成纸立体的多种构成方法。
组合法、折叠法等。
教学难点:纸雕塑的设计。
造型构思、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美术教材14册中第6节《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一直是学生最喜欢做的课程。
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是比较结合实际生活的课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地观察城市中的现代雕塑,都可以找到现代雕塑与之雕塑的切入点,使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和发挥,同时结合校园的环境自行设计校园环境雕塑。
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自己要学会做纸雕塑,做出的纸雕塑最好能与学生最熟悉的现代雕塑相吻合,可结合环境雕塑,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
欣赏书上的示范作品与学生作业,了解纸构成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看看这些雕塑作品可放在什么环境下更有意境。
1、导入课题:可参照纸浮雕的导入法,出示城市现代雕塑与纸雕塑图片,进行对比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
(2分钟)2、技法讲解:(1)组合法:教师演示——马的制作(可用课件),学生认真观察。
(5分钟)教师设问:马的哪些部位采用了折、弯曲、切、挖?学生答:马身、马腿、马尾都采用了折、弯曲,马脖子、马头采用切、挖,折、曲手法。
教师设问:马的哪些部位是点、哪些部位是面、哪些部位是线?学生答:马尾、马鬃是线,马尾部的圈、马的眼睛、嘴是点,其它的是面。
美术课教案(优秀5篇)

美术课教案(优秀5篇)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中感受冷暖色的装饰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冷暖色调及其装饰美教学难点:感受冷色与暖色带给人的情绪影响。
教具准备:色环,图片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观察冷暖色⑴提问:日出时的色彩与月下的风景给我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⑵色彩本身有温度差别吗?为什么你会感觉到冷暖呢?说明色彩的冷暖是人们在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⑶揭题:色彩给人感觉是温暖、热烈、明亮的称为暖色,色彩给人感觉是寒冷,沉静的称为冷色。
2、冷暖色的认识⑴三原色和三间色中的冷暖色。
出示图片:由哪些色彩组成?⑵认识色环中的冷暖色⑶试着分一分油画棒或彩色水笔中的冷暖色⑷举例说明自然和生活中的冷暖色3、冷暖色的相对性4、欣赏生活中用冷暖色装饰的图片5、作业练习:用水粉色调出冷,较冷,暖,较暖的色彩6、知识拓展:夏天穿什么色调的衣服看上去舒服些?冬天家中的窗帘用什么颜色比较合适?夜空中飞机的信号灯该用什么色调?一、教学目标1.认识蝴蝶的基本构造、对称特征及纹饰特点。
2.通过做做、玩玩,学习纸蝴蝶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3.培养按程序学习、制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蝴蝶舞姿翩翩,纹饰亮丽,美丽动人,是学生乐于欣赏、喜于表现的内容。
学习纸蝴蝶的制作,学生肯定喜欢。
纸蝴蝶的制作过程,是学生造型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和动手做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的`过程。
通过做做、玩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同时也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化为能力的过程。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剪纸蝴蝶。
难点:做出式样、纹饰独一无二的纸蝴蝶。
三、教学设计●方案一课前准备(学生)32开大小的白卡纸、色卡纸、彩色水笔、废纸盒、剪刀(教师)各种式样的纸蝴蝶若干只、各种蝴蝶图片、课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营造情境。
(1)课件演示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蝴蝶群大规模迁徙以及各种蝴蝶图片等,动静结合营造蝴蝶王国情境,让学生具体感知蝴蝶的美丽(灵动之美、形状之美、色彩之美)。
小学美术教案:色彩与构图的基础知识

小学美术教案:色彩与构图的基础知识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小学美术教师提供一份关于色彩与构图基础知识的教案。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颜色和构图元素来创作出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理解基本色彩理论,包括原色、辅助色和中间色。
2.掌握常用的调色技巧,如混合、明暗对比和冷暖对比等。
3.学会运用构图元素(如线条、形状和空间)来创作出平衡和有视觉效果的作品。
三、教学内容3.1 色彩基础知识•原色:红、黄、蓝三种颜色,它们不能由其他颜色混合而成。
•辅助色:指由两个原色按比例混合而成的颜色,如橙、紫和绿。
•中间色:指在辅助色基础上再次按比例混合而成的颜色。
3.2 调色技巧•混合:通过混合不同的颜色来实现新的色彩效果。
•明暗对比:利用明亮和暗淡色调之间的对比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冷暖对比:通过运用冷色和暖色之间的对比来创造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3.3 构图基础知识•线条:使用不同类型的线条来引导观众的目光,营造动态或稳定感。
•形状:选择合适的形状和比例来表达主题或情感。
•空间:组织元素在画面中的位置,创造出平衡和层次感。
四、教学流程4.1 导入环节•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并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4.2 理论讲解•分别介绍原色、辅助色和中间色,并展示一些相关的艺术作品进行案例分析。
•说明常用调色技巧并通过演示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调色。
4.3 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所学到的颜色和调色技巧,自由选择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引导学生运用构图基础知识,创造出平衡和有视觉效果的作品。
4.4 展示与评价•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和讨论。
•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并继续探索创作。
五、教学资源1.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2.绘画纸或画板3.艺术作品案例图片六、课程评估方式1.学生完成的画作2.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七、延伸活动建议1.邀请艺术家来校园展览自己的作品,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美术基础教案

美术基础教案教学内容:美术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基本的美术术语和理论知识;3. 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察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学实例;2. 颜色铅笔、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 画纸、画板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名画、放映美术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2. 引导学生谈谈对美术的认识和感受。
二、介绍美术基础(10分钟)1. 解释美术基础的定义和意义;2. 简要介绍美术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 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学习美术基础对他们有益。
三、学习美术术语和理论知识(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美术术语或理论知识进行研究;2.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介绍自己所选的美术术语或理论知识;3. 全班共同总结、梳理出各个术语或理论的关系和作用。
四、开展美术观察和创作(25分钟)1. 老师给学生展示一幅名画或构图精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2. 学生根据观察和感受,进行简单的素描或绘画创作;3.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老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美术基础知识;2. 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简短讨论,反思自己在观察和创作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事物,进行简单的素描创作;2. 鼓励学生多参观美术展览、画廊等,积累美术素材和感受。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下节课中带来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2. 可以邀请专业美术人士或美术老师来讲解和指导;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比赛或展览。
2021年美术基本知识教案(通用5篇)

2021年美术基本知识教案(通用5篇)美术基本知识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表现使学生感受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学生自主探索掌握萝卜的基本雕刻方法;3、根据完成的萝卜雕刻形象进行创编活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合作能力;4、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萝卜的雕刻方法。
(如刻、翻折、嵌等)教学难点:能运用掌握的雕刻方法完成一件萝卜雕刻作品,并进行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式、萝卜、牙签、刀、创口贴等。
欣赏、激趣导入1、导入谈话。
播放“萝卜王国”的化妆舞的动画。
2、提问:你们能说说都看到哪些可爱的形象?3、教师板画萝卜。
4、揭示课题,板书“雕”。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研究怎样把一个个普通的萝卜经过我们的巧手雕刻、装饰,让它们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1、师生问好。
2、欣赏“萝卜王国”。
3、仔细观察画面,描述在舞会上看到的形象。
4、确立本课学习研究的主题。
本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采用研究性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有:1、学生能自己观察化妆舞会上的形象,掌握观察方法,为学生的想作铺垫。
2、欣赏教师的范作(制作成动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学生通过欣赏能提出疑问(这么美的萝卜雕刻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确立本课探索研究的主题。
二、主体参与,实践探索1、出示一个形状奇异的萝卜,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根据这个萝卜你们来想想看,它可以做个什么形象?)2、小结。
根据萝卜的外形,颜色去想适合的形象的方法叫做“依物赋形”。
3、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想象练习:请大家看看这一个萝卜(与前一个不同)用“依物赋形”的方法来想想看,它又可以做什么形象?4、师生共同探索如何雕刻一件萝卜雕刻作品(狮子),渗透常用雕刻方法技巧的示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时间:8。
31 上课时间:9.2课题:概述课型:讲授新课教学目的: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素描的定义以及素描的分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素描的定义和分类。
教学过程:一、美术的定义: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二、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
三、绘画的概念:是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透视以及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出可视的、具有一定形式、体积、质感和空间的艺术形象。
四、素描的狭义概念:素描是指“单色”绘画。
法国画家雷诺阿的作品1、素描是与色彩相对而言的。
2、素描是造型的基本功。
3、素描作为画家艺术创造意图、观念的体现,是为美术创造服务的。
4、素描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画种。
五、素描的分类:5、按传统体系分:中国写意传统素描(白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素描。
6、按表现手法: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光影明暗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及上述两者相结合的线面素描。
7、按功能性质与目的性可分为基础素描、习作素描和创作素描。
课堂总结备课时间:8。
31 上课时间:9.9 课题:素描的基础知识课型:讲授新课教学目的:了解素描的基本常识、素描的内容、素描的工具。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素描的基本常识。
教学过程:一、素描的基本要素素描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
点的扩张是线,线的扩展是面。
线条、调子(黑、白、灰)是素描造型的基本手段。
二、素描的内容动物素描、人物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素描三、素描的工具材料画板画架笔:铅笔、炭精条、炭精棒、钢笔、毛笔、圆珠笔等。
橡皮橡皮泥透明胶或双面胶或图钉四、素描的定义:是指单色的绘画。
五、素描的发展历史最早存在于两万---一万年以前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的山洞里,主要描绘是当时狩猎的一些场面。
六、素描作品欣赏: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如何去欣赏优秀的素描作品。
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欣赏一副素描作品。
备课时间:9.14 上课时间:9.16课题:一点透视课型:讲授新课教学目的:了解一点透视的定义以及运用原理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一点透视的画法教学过程:一、定义:正方体的正面及平面与地平面平行,而与中视线必须成直角。
二、一点透视的作图运用方法步骤:1、先画一个正方形或矩形(一边与地平线平行)。
2、3、5布置作业任取一点为消失点,画出正方体的一点透视现象。
备课时间:9.20 上课时间:9.23课题:石膏几何体临摹课型:新课教学目的:强化构图知识、作画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体点与点、点与线和线与线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作业讲评1、展示优秀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
2、展示有问题的学生作业,指出其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极其不足。
二、新授1、构图确定四个顶点位置2、打轮廓分出两个组合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3、深入进一步画出物体的比例关系4、画出物体的透视关系5、最后整理阶段6、作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①、在构图上出现太空或太满,物体太高或太低。
②、物体透视上不到位现象③、线条松散,没力度。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分组示范五、集中讲评课堂总结备课时间:10。
9 上课时间:10。
10课题:椭圆的透视课型:新课教学目的:椭圆的透视变化规律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作业讲评二、圆形透视:圆形切面在视平线上下或视平线所产生的透视现象。
三、基本规律:1、圆形切面与视平线平行重叠时成一水平线,远离视平线越上或越下则其呈现的椭圆形面倾向圆。
2、“以方求圆”,即只有在正方形的透视图内才能画准圆形切面及其透视关系。
五、课堂作业练习,临摹73页《圆形透视素描》。
1、教师讲解其中的关键的知识点2、学生练习3、分组进行作业讲评4、学生进行作业调整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继续完成课堂作业备课时间:10。
12 上课时间:10。
14课题:几何体的切割与组合课型:新课教学目的:了解几何体的切割与组合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作画步骤与要领教学过程:一、作业讲评二、复习三、讲授新课(一)、意义:客观物象的形态,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用简要概括的方法,把他们的形态归纳成最单纯的几何体。
(二)、作用: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对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线造型的素描理解。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我们对形体结构即物象的基本形体特征、构造结构、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三)、作画步骤与要领1、先要在教科书上选好作切割与组合练习的几何体图例,在选择几何体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2、参见选定的图例,从整体出发,用辅助性的线或点标出其几何体的大体位置,并注意画面构图。
3、用辅助线画出几何体的大体轮廓,然后开始分析地、理解地描绘它的形体结构、构造结构、空间结构极其组合与切割的关系。
4、用线条准确地、深入地画出几何体的形体结构构造、空间结构极其组合与切割关系,使它具有一定的体积感,同时注意画面线条的虚实、疏密关系等的处理。
5、调整修改,使画面主次关系明确,效果整体、完整。
课堂总结作业布置:参见教科书上的有关图例,用线造型的素描方式,完成一副有两个不同几何体的切割与组合作业。
备课时间:10。
12 上课时间:10。
28课题:石膏几何体的组合写生课型:新课教学目的:明确组合几何体的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组合几何体的难点在作画步骤中的运用。
一、作业讲评二、复习三、讲授新课(一)、难点:其一,由于几何体的类型的增多,画面上相应增加了形体透视关系的多种变化。
其二,几何体数量的增加多,画面上也相应增加了空间透视的关系的多层次性。
(二)、对学生作画的基本要求:1、画面上能基本正确地表现出几种常见的形体透视关系或现象。
2、画面上有一定的空间层次。
(三)、作画的步骤与要求1、写生时,先要对组合的石膏几何体作正面、侧面与与俯视、仰视等多角度的观察与比较,然后确定作画的位置与角度。
2、采用剔除或减弱明暗光影等方法,从整体出发,观察和找准各几何体的大致轮廓,组合关系以及她们在视平线上下与视中线左右的位置关系,并用辅助性的线或点标出,同时注意画面构图。
3、用辅助线画出各几何体的基本轮廓,然后开始分析地、理解地画出她们的形体结构、构造结构、空间结构极其组合关系、透视关系。
4、用线条准确地、深入地画出它们形体结构、构造结构、构造结构极其组合关系、透视关系,同时注意画面内外结构线、主次结构线的虚实、疏密关系等的处理。
5、调整修改,使画面主次关系明确,效果整体、完整。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用线造型的素描方式,完成一幅组合的石膏几何体的写生作业。
备课时间:10。
28 上课时间:11。
4课题:复习课型:复习教学目的:理清各种知识点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教学过程:1、美术的定义: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2、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
3、绘画的概念:是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透视以及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出可视的、具有一定形式、体积、质感和空间的艺术形象。
4、素描的狭义概念:素描是指“单色”绘画。
5、素描的基本要素素描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
点的扩张是线,线的扩展是面。
线条、调子(黑、白、灰)是素描造型的基本手段。
6、描的内容动物素描、人物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素描7、描的工具材料8、圆形透视:圆形切面在视平线上下或视平线所产生的透视现象。
9、基本规律:(1)、圆形切面与视平线平行重叠时成一水平线,远离视平线越上或越下则其呈现的椭圆形面倾向圆。
(2)、“以方求圆”,即只有在正方形的透视图内才能画准圆形切面及其透视关系。
1、构图确定四个顶点位置2、打轮廓分出两个组合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3、深入进一步画出物体的比例关系4、画出物体的透视关系5、最后整理阶段课堂总结备课时间:10。
28 上课时间:11。
18 课题:简笔画课型:新课教学目的:了解简笔画的造型原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简笔画的造型原理对物体进行归纳教学过程:一、复习二、讲授新课(一)、简笔画的造型原理根据七巧板的原理:(二)、简笔画的分类::::(四)、作业讲解课堂总结备课时间:11。
19 上课时间:12.2课题:简笔画填色练习一课型:讲授、练习教学目的:掌握色彩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和难点:颜料的水分控制教学过程:一、作业讲评二、改写简笔画:根据书上的图片进行改写,注意简笔画的基本特性。
三、阶段总结四、填色练习1、介绍光色:色光、色料2、色彩的来源:因为光而产生3、色彩的性质4、水分的运用:以水为媒介进行调和。
五、学生练习、教师辅导,本节课对色彩不做特别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初步感觉颜料的运用。
要求:1、水分要适当,特别是初学者这一点不是很容易,太多了,控制不住,太少了又太干。
2、涂色要均匀。
3、不同颜色用不同的笔。
4教学目的:熟悉色彩的特性教学重点和难点:涂色要均匀、边缘线条要细心认真。
教学过程:一、作业讲评二、讲授新课(一)、原色:1、色光三原色:红、绿、蓝2、色光三原色:红、黄、蓝(二)、间色有两个原色相混合而成的色彩,也叫“第二次色彩”红+黄=橙第二次色:黄+蓝=绿间色蓝+红=紫(三)、复色:由三种以上的色彩调和而成的色彩,也称“第三次色彩”。
橙+绿=黄灰第三次色橙+紫=红灰复色紫+绿=蓝灰任何复色都能找到三原色的成分,如果三原色等量相加,便会混合成更多的复色。
以下列式说明:橙红橙紫黄紫蓝(红+黄+蓝)+红=黑浊色+红=红灰红红橙绿橙黄=(红+黄+蓝)+黄=黑浊色+黄=黄灰绿蓝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从原色、间色、复色中任选一种颜色进行填色练习。
备课时间:12.2 上课时间:12.16课题:漫画填色练习课型:讲授、练习教学目的: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色彩的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色彩的性能在实际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作业讲评二、讲授新课1、学生漫画临摹、教师巡回辅导①、形体比例:几大块之间的比例、动态关系要准确。
②、人物的特征要抓住:最突出的特征。
③、线条要流畅自然、有力度。
2、结束后集中进行讲评①、优点:作业中画的比较好的地方,可以值得借鉴的。
②、缺点: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3、学生进行填色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做示范。
①、大面积的用大笔,小面积的用小笔②、涂色要均匀,不能出现“花”的现象。
③、水分的运用要适度,不能太多或太少。
④、物体的边缘处理要到位,可以根据情况调整笔的型号。
⑤、注意后期整理要到位。
学生作业完毕,集中讲评课堂总结:本节课重点:一是物体的形要准。
二是物体的涂色要注意相关的要求。
上课时间:12.2 上课时间: 1.6课题:美术字书写的基本原则课型:讲授、练习教学目的:掌握美术字书写的相关原则教学重点和难点:美术字基本原则在例字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作业讲评二、讲授新课(一)、概述:汉字俗称方块字,汉字有多种字体,但结构原则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