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诗歌发展脉络
![诗歌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097066c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c.png)
诗歌发展脉络诗歌发展脉络:一、古代诗歌1.古代诗歌的起源与特点a.诗歌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歌谣b.古代诗歌的特点包括形式简短、节奏韵律明显、表达情感等2.先秦时期的诗歌a.《诗经》的创作背景与特点b.《楚辞》的兴起与发展3.唐宋时期的诗歌a.唐诗的盛世与高峰b.宋词的流行与发展二、现代诗歌1.近代诗歌的新兴与变革a.影响现代诗歌的历史背景b.新诗运动的兴起与推动2.20世纪的诗歌创作a.现代主义诗歌的兴起与发展b.表现主义诗歌的崛起与影响c.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3.当代诗歌的多元发展a.后现代主义诗歌与传统诗歌的对话b.各类主题与表现手法的涌现三、未来诗歌的趋势与展望1.科技对诗歌创作的影响a.网络时代的诗歌创作平台与传播途径b.科技手段对诗歌表现形式的改变2.跨文化交流对诗歌的影响a.全球化时代的诗歌创作与传播b.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融合与创新3.面向社会的诗歌创作a.公共诗歌项目的开展与推广b.诗歌在社会问题抗争中的表达与传递附件:1.《诗经》选集2.《楚辞》选集3.唐诗选集4.宋词选集5.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选集6.20世纪表现主义诗歌选集7.当代诗歌选集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法:保护诗歌作品的创作权和发表权,防止侵权行为。
2.文化交流权:各国应尊重和保护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进行诗歌创作和交流的权利。
3.网络安全法:规范互联网上的诗歌传播行为,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4.文化产业保护法:促进诗歌创作产业的发展与保护。
现代文学诗歌发展脉络
![现代文学诗歌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635ea41fad02de80d4d84066.png)
现代文学诗歌发展脉络:
第一个十年的诗歌基本可以这样概括,分为追求“平民化”的诗派和追求“贵族化”的诗派,(1)“贵族化”即“李金发代表的早期象征派”,“平民化”可以分为“格律的新诗(早期新月派)”和“自由体新诗”(2)自由体新诗又可以分为“抒发自我”(如郭沫若等)和“抒发政治集体观念”(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两个不同风格。
第二个十年其实'就是“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时期”,诗歌分三类(1)受大革命失败和共产党的左翼作家影响,“中国诗歌会”继承第一个十年“早期无产阶级诗歌”而发展。
(2)早期新月派变为后期新月派,格律松动,诗感变化。
(3)“现代派诗歌”继承“早期象征派”又受“后期新月派”影响而形成,讨论“现代诗情绪(内容)和现代诗辞藻(形式)”。
第三个十年基本是在宣扬抗战,抗战催生了世界三大人民诗人之一的艾青,艾青影响下形成“七月诗派”,七月诗派丰富发展了“中国诗歌会”的革命现实主义,又不排斥个人。
另一方面,战争迫使西南联大成立,大师和年轻诗人云集,校园派诗人应运而生(代表诗人冯至),校园派诗人提倡生命的沉思和艺术的沉思,开始使新诗往哲理化发展。
冯至影响下形成“中国新诗派”,其特征是综合,即融合“现实,玄学,象征”,因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诗歌基本都可以在这里见到影子,而其讨论诗歌现代性,则与第二个十年“中国现代派诗歌相呼应”,只是现代派的现代是现代人的情感和辞藻,它的现代更侧重于新的诗歌传统。
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219154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e.png)
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自古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诗歌也在不断演变和改变。
本文将探讨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以了解它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现代诗歌的起源现代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
这个时期,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人们开始对传统的文学形式进行反思和批判。
许多诗人开始尝试以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催生了现代诗歌的兴起。
二、象征主义的崛起在现代诗歌的发展过程中,象征主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象征主义诗歌强调以象征和暗示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它追求诗歌的纯粹性和精神性,与现实世界脱离开来,强调感官和心灵的体验。
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诗人马拉梅、莫尔美等。
三、表现主义的兴起在20世纪初的德国,表现主义诗歌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表现主义诗歌以其激烈的情感和象征性的语言风格,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类苦难的抗议和反叛。
它追求诗歌的直接性和冲击力,对现实进行展现和批判。
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奥特·海策、乔治·特鲁埃尔等。
四、达达主义的冲击达达主义是20世纪早期兴起的一股激进的艺术运动,对传统的文化和艺术进行了强烈的冲击。
在诗歌领域,达达主义诗人以其离奇和颠覆传统的方式,打破了诗歌的形式和语言的限制,追求一种自由和反叛的态度。
达达主义诗人特立独行,对社会和传统价值观持怀疑态度,代表人物有特里斯坦·查拉、雨果·鲁伊斯·诺瓦斯等。
五、现代主义的多样化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主义成为了一种多样化和多样性的诗歌运动。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诗人们以各种形式和风格创作着现代诗歌,呈现出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美国的垮掉的一代,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以及中国的新诗潮等。
现代主义诗歌欢迎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表达,赋予诗人更多的创作空间。
六、后现代诗歌的涌现在21世纪的今天,后现代诗歌成为了诗歌创作的新趋势。
诗歌发展脉络
![诗歌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82a929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c.png)
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周代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以下是诗歌发展脉络的大致概述:
1.古典诗歌:古典诗歌是中国诗歌的主流,其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诗经》、《楚辞》和乐府诗等早期作品。
古典诗歌在唐代达到了高峰,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2.近现代诗歌:近现代诗歌是随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
代表诗人有胡适、郭沫若、徐志摩等。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变化。
3.当代诗歌:当代诗歌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的诗歌。
这个时期的诗歌受到了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等。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4.流派与风格: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和风格,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主题思想,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5.传承与创新:中国诗歌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从古至今,许多优秀的诗人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注重创新,使中国诗歌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总之,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变化。
每个时期的诗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中国诗歌发展流变史概述
![中国诗歌发展流变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06ff1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5.png)
中国诗歌发展流变史概述
中国诗歌发展流变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古乐庙歌、风雅之辞、唐宋诗词等。
整个流变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主要体现在古韵和音律上,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仪式感。
屈原、陶渊明等人的作品代表了这个时期的诗歌。
2.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以诗词创作为中心,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
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等人的作品影响深远,形成了唐诗和宋词的两大经典。
3.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的诗歌有着明显的变化,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如袁宏道、辛弃疾等人的作品,表现了对社会现实和个人遭遇的关注。
4. 近代诗歌:近代诗歌从庚子、辛亥革命时期开始,反映了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浪潮。
郭沫若、徐志摩、胡适等人的作品体现了对自由民主和人道主义的追求。
5. 当代诗歌: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诗歌进入当代阶段,表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部分诗人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而另一部分诗人则回归传统诗歌形式,注重语言的游戏和图像的构建。
中国诗歌发展流变史表明,中国诗歌在不同时代和社会背景下
不断变革和发展,吸收了各种文化元素,并不断创新,为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7b74f7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5.png)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 新文化运动时期(1917-1949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诗人们主张抛弃古典文学的束缚,追求个人情感的表达和社会现实的关注。
代表诗人有郭沫若、萧红等。
2.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在战争的阴影下,诗人们对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渴望更加强烈。
他们通过诗歌表达民族抗战的决心和对敌人的愤怒。
代表诗人有徐志摩、艾青等。
3. 新诗运动时期(1945-1949年):新诗运动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一时期,诗人们开始追求诗歌的艺术性和现代性,尤其是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研究和借鉴。
代表诗人有艾青、徐志摩、臧克家等。
4.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诗歌创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和压制。
大部分诗人被迫停止创作,一些与当时政治相契合的诗人被封为"革命诗人",而一些非正统的创作形式和题材被打压。
代表诗人有白石道、穆旦、刘庚等。
5. 改革开放后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文化环境日益开放,诗歌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诗人们开始探索新的创作语言和形式,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变迁。
一些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崭露头角,如北岛、杨炼、余秀华等。
总体来说,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脉络表现为从新文化运动期的社会现实关注到新诗运动期的艺术性追求,再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创作限制,最后进入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创作时期。
这一过程中,诗人们的创作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转变,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中国现当代文学 诗歌
![第四章:中国现当代文学 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76639f45336c1eb91a375d12.png)
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样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 • • • • • • • • • • • • • 青沈沈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 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 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划平! 出现了哟!出现了哟!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 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 太阳哟!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 太阳哟!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 太阳哟!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 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了你时,四面都是黑暗!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 太阳哟!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 太阳哟!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
• 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 学,1921年7月与成仿吾、郁 达夫等在日本组织成立创造社, 1923年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 国。1928年流亡日本,1937年 7月从日本回国。
• (2)主要作品:诗集《女 神》、诗文集《星空》、诗 集《前茅》、《恢复》,自 叙传《我的童年》、《反正 前后》、《创造十年》、 《北伐途次》,诗集《战声 集》等;
5、冯至:“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 人”(鲁迅语),主张情感、艺术 的节制。哲理、沉思。 日常生活—内在哲理—生命体验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冯至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我们都能让它化为尘埃: 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 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
中国新诗流派发展脉络
![中国新诗流派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6b8b301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0.png)
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跨越了近九十年的中国新诗流派发展脉络。
20世纪20年代:1.湖畔派——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
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
代表诗人是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等。
代表作品:冯雪峰《伊在》《卖花少女》,汪静之《惠的风》《我是死寂的海水》,应修人《含苞》,潘漠华《离家》等。
2.新月派——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
代表诗人是徐志摩、方令儒、朱湘、陈梦家、闻一多、林微音等。
代表作品:徐志摩《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静夜》,朱湘《采莲曲》等。
3.象征派——早期现代诗歌的一个分支,更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
代表诗人是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胡也频、蓬子等。
代表作品:王独清《但丁墓旁》,李金发《弃妇》《我背负了……》《里昂的车中》,胡也频《旷野》,穆木天《落花》《烟雨中》等。
20世纪30年代:4.现代派——这一流派的诗歌成就较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
他们的创作,在艺术形式方面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为源头,移植的倾向比较明显。
代表诗人有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废名、徐迟、林庚、金克木、玲君、施蛰存、路易士等。
代表作品:卞之琳《断章》,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预言》《花环》,废名《十二月十九夜》等。
5.七月派——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经历过人生的重大起落沉浮,深陷政治冤狱几十年,新时期得以“鲜花重放”,是跨越了三个时代的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有牛汉、艾青、罗洛、曾卓、绿原、鲁藜、彭燕郊、邹荻帆、胡风等。
代表作品:牛汉《我的家》《半棵树》《华南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邹荻帆《花与果实》《走向北方》,曾卓《栏杆与火》《悬崖边的树》,胡风《为祖国而歌》,绿原《惊蛰》,鲁藜《泥土》,彭燕郊《冬日》等。
20世纪40年代:6.九叶派——顾名思义由九位诗人组成。
代表诗人有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唐祈、穆旦、袁可嘉等。
中国现代诗歌的演变历程
![中国现代诗歌的演变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5059ba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2.png)
中国现代诗歌的演变历程新诗运动的兴起20世纪初,中国的文化氛围开始发生变化。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传统文化受到了挑战,人们对于自由、民主、科学等新思想开始有了追求。
在这个背景下,新诗运动迅速崛起。
新诗运动的代表人物如胡适、郭沫若等,他们打破了传统旧诗的束缚,以自由的笔触表现内心世界。
他们用现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新诗运动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起点。
抒情诗与折子诗的盛行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经历了一段抒情诗和折子诗盛行的时期。
这时期的诗人如徐志摩、聂瑞霖等,通过细腻的抒情描写、娴熟的艺术处理,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抒情诗和折子诗的特点是表面简洁,但内涵深沉。
诗人们追求文字的优美、音韵的和谐,将情感与艺术完美结合,使得诗歌作品更具感染力。
现代主义诗歌的冲击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开始兴起。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北岛、海子等。
现代主义诗歌以其特有的语言和形式,挑战了传统的创作方式,寻求新的表现形式。
现代主义诗歌强调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体内心的探索。
诗人们试图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突破固有的诗歌语言和结构,追求更加自由、直接的表达效果。
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现代诗歌进入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一批年轻的诗人充满创新精神,他们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观念,以多元化、写作实验性强的方式创作诗歌。
后现代主义诗歌充满了反叛和形式多样性。
诗人们通过语言游戏、碎片化的叙述和意象的拼贴,表达出对现实社会、传统价值观的质疑和冲击。
当代诗歌的多元化表达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诗歌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表达方式。
当代诗人广泛运用新的媒介和创作形式,如互联网诗歌、影像诗等,拓展了诗歌的创作领域。
当代诗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个体情感体验等,既有纷繁复杂的表达方式,也有简单直接的抒情之作。
诗人们面对世界,尝试用独特的语言和形式,去诠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结语中国现代诗歌的演变历程充满了变革与创新。
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1
![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1](https://img.taocdn.com/s3/m/73f0691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5.png)
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1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一、开篇近代诗歌的发展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
从新文化运动到现代诗歌的崛起,再到当代诗歌的创作风格多元化,脉络丰富而庞杂。
本文将从时间维度出发,以一系列重要事件为节点,梳理现当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二、新文化运动与诗歌革新1、白话诗的开创a:五四运动的激发i:学生运动与思想解放ii:白话文运动的兴起b:北京诗人的探索i:胡适的白话诗创作ii:郭沫若的现实主义诗c:鲁迅与诗歌革新i:鲁迅的诗歌理论ii:《野草》的出版与影响2、古典诗风的复兴a:古风复兴的社会背景i:传统文化的回归ii:文人诗社的兴起b:高度写实主义的诗歌创作 i:冰心的古典诗ii:阮籍和北斗诗社c:古典词牌的研究与继承i:刘希夷与古词研究ii:喻园的古诗创作三、现代诗歌的崛起与多元化发展1、诗人的群体性行动a:“诗人杂志运动”的兴起 i:《白话文学》的创办ii:诗人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b:改革开放与诗歌创作热潮i:诗人的自由表达ii:诗歌在文坛的认可与热捧2、诗歌形式的多样化a:自由诗的流行与影响i:唐开元的自由诗创作ii:自由诗对传统诗歌的冲击b:韵律诗的变革与创新i:汪曾祺的韵律诗实验ii:新诗运动对韵律诗的发展影响3、内容主题的多元化a: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崛起i:后现代派诗人的作品特点ii: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批评和争议 b:女性主义诗歌的崛起i:女性诗人的写作主题和风格ii:女性主义诗歌对社会的影响四、本文涉及附件1、《白话文学》期刊2、冰心的古典诗作选集3、高行健的自由诗作品集4、后现代派诗人作品选集5、女性诗人作品选集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法- 保护原创作品的法律法规,规定了著作权人的权益和法律保护措施。
2、禁书条例- 限制作品出版、阅读和传播的法律法规,对特定内容敏感的书籍进行审查和禁止。
3、言论自由- 个人或集体表达观点、意见和思想的自由权利,是人权的基本要求之一。
中国现代诗歌的进展轨迹
![中国现代诗歌的进展轨迹](https://img.taocdn.com/s3/m/7e7f51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d.png)
中国现代诗歌的进展轨迹早期现代诗歌的诞生20世纪初,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启发,中国现代诗歌开始崭露头角。
一些早期现代诗人如郭沫若、徐志摩等通过大胆的表达方式和新颖的思想内容,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抒发抗争与探索在中国历史的动荡与变革时期,现代诗歌成为了许多诗人表达自我情感、探索社会真相和抒发抗争的重要方式。
"诗人"如海子、北岛等,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不公正和压迫的愤怒、对自由和人权的追求,同时也呈现了他们内心世界的焦虑与挣扎。
清新自然与传统意蕴中国现代诗歌也不乏以清新自然为题材的作品。
这些诗人以独特的笔墨和艺术表达方式,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出对大自然和生活本质的领悟。
他们将传统意蕴与现代感受相结合,赋予了中国现代诗歌更加深厚的内涵。
实验与创新近年来,中国现代诗歌进一步展示了创新的力量。
许多诗人开始探索诗歌的边界,并通过实验性的写作形式来发掘新的表现方式。
这些作品常常具有视觉冲击力,通过独特的排版和词句组织方式,为读者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国际互动与多元发展中国现代诗歌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互动,与世界各地的现代诗歌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为中国现代诗歌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创作灵感。
这种多元发展的趋势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风格与内涵。
未来展望中国现代诗歌正持续发展和创新。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年轻诗人涌现,为中国现代诗歌带来新的活力与创意。
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中国现代诗歌也将与时俱进,能够更好地反映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思考。
以上是中国现代诗歌的进展轨迹的简要概述。
无论是在表达方式上的创新还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中国现代诗歌都在不断演绎与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5篇模版)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d2a3a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7.png)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5篇模版)第一篇: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1919~1949)与戏剧、小说散文比较,中国新诗的80年发展是相对薄弱的。
小说毕竟还有鲁迅、沈从文、巴金和老舍;戏剧有曹禺、老舍和高行健;这些作家都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而诗歌却缺少这样的人物。
中国新诗面对两个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一是西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诗歌成就。
诗歌的存在必须有精粹成熟的民族语言,诗歌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而现代汉语才产生不到100年,用只发展了100年的尚处于年轻阶段的语言能写出成熟的诗歌来吗?中国新诗就它的超越对象来说是显得稚气了一些,但就其自身发展速度来说确是迅速的,而且是成绩斐然。
中国新诗只80年发展历程——现代文学的30年和当代文学的50年。
现代文学中的30年是新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A.第一个10年: 1.尝试中的新诗胡适是“第一个白话诗人。
”他的《尝试集》(1920)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
个别诗歌具备现代汉语抒情形式,大部分诗歌仍不能摆脱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
同期诗人还有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沈尹默(《三弦》)、周作人(《小河》)、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新诗的手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
这样早期的白话诗也分为两类,一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客观写实倾向,一是托物寄兴的现代主义倾向。
后者在传统诗歌里并不常见。
2.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郭沫若的《女神》(1921)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它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
“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和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都在这本诗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湖畔派诗人”:汪敬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爱情诗合集《湖畔(1922)。
“小诗体”: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是形式上的半格律体,处处体现出艺术的节制,后来的闻一多与之相似。
诗歌发展脉络(简史)
![诗歌发展脉络(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1ce34b73ad02de80d4d840c9.png)
名句积累
作者 王勃 王维 李白 杜甫 韩愈 贾岛 白居易 作品 名句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春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八、近代(1840-1919)
近代诗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 兴起前为止,将近100年左右的诗歌。它代表了一个历史 时期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歌,也是从 传统的古典诗歌到现代意义的新诗的过渡,反映了新 的思想文化和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富有时代精 神。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六、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现实 主义文学与其他流派文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文学重要的转折期,浪漫主义文 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海涅是当时德国杰出的浪 漫主义诗人,后期作品转向了革命民主主义。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 斯、柯尔律治和骚塞是第一代浪漫主义的代表,这派诗人中最 出名的是华兹华斯。 而随着欧洲民主主义运动的不断高涨,拜伦、雪莱和济慈 等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大大提升了诗歌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 上也有重大的突破。他们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浪漫主义中渗透着革命热情, 不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实现了俄国文学真正的民 族化,他的《叶甫盖尼· 奥涅金》更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 之作。
四、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0dc4aa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d.png)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介绍中国现代诗歌是指20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创作。
它在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迅速发展,并表达了诗人对现代生活和个人体验的思考和感受。
本文旨在概述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史。
早期现代诗歌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和思想,这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早期的现代诗人如鲁迅、胡适和徐志摩等,吸收了西方诗歌的技巧和主题,并将之与中国传统诗歌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诗歌语言和形式。
文化革命的冲击然而,中国文化革命的爆发给中国现代诗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段时期内,许多诗人被迫放弃创作或转向红色文学。
创作受到极大限制,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自由受到压抑。
然而,一些诗人仍然坚持创作,并通过隐喻和暗喻等手法,传递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改革开放后的复兴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现代诗歌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政治氛围和思想自由的解禁下,诗人们开始探索全新的创作路径,并尝试突破传统的诗歌形式和主题。
他们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由和个体经验的思考。
当代多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诗歌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面貌。
无论是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对身份认同的探索,还是对人类生存的思考,诗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和风格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运用现代技术和媒体,将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多元化的艺术作品。
结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诗人对现代生活的思考。
从早期的吸收和继承,到文化革命的冲击,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复兴和当代多样性,中国现代诗歌展现了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和丰富的创作成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直接引用。
*。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006ac52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6.png)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它是现代汉语诗歌的一种形式。
以下是新诗的主要发展历程:
1. 新文化运动(1915年-1923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中国的文化启蒙和变革。
在这一时期,诗人们开始追求个人表达和自由创作,摒弃了传统古诗的格律和题材限制。
胡适、郭沫若等人提倡自由诗,探索新的诗歌形式和主题。
2.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运动,也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一时期,大量诗人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运动,并通过诗歌表达对旧体制的批判和对自由、民主的向往。
五四运动后期,以艾青、徐志摩等为代表的新诗派崛起,强调诗人的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
3.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在抗日战争时期,新诗成为了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诗人通过诗歌宣扬抗战精神,表达对敌人的愤怒和对祖国的热爱。
这一时期,郁达夫、闻一多等人的抒情诗、抗战诗广泛流传。
4.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对新诗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
在这一时期,诗歌创作受到严格限制,很多作品被批判和禁止发表。
然而,一些诗人仍然通过秘密地创作和传播诗歌,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这段时期的新诗多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呈现。
5.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迎来了一系列的变革,对新诗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诗人们开始拥抱自由主义和个体主义的思潮,表达对现代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此时期的新诗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和主题,包括抒情诗、社会诗、自然诗等。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b3c84b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f.png)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时期,当时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此时期的诗人大量涌现,包括鲁迅、胡适、郁达夫、茅盾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现代诗歌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代表诗人有顾城、北岛、舒婷、席慕蓉、杨炼等。
他们不仅在创作形式上创新,还在思想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思考。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现代诗歌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开始崛起,如新浪潮派、后现代派、女性主义派等。
同时,诗歌创作也融合了更多的西方文化和思想,呈现出更加开放、多元、前卫的面貌。
今天,中国现代诗歌已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不仅在国内诗歌圈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cb2228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9.png)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原创实用版)目录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1.现当代诗歌的起源与背景2.现当代诗歌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3.现当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4.现当代诗歌的影响和启示正文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1.现当代诗歌的起源与背景中国现当代诗歌起源于 20 世纪初,其产生与发展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革密切相关。
随着西方文学思潮的传入,中国诗人开始尝试新的文学形式和表达方式,以白话文为主要特征的现当代诗歌逐渐崛起。
2.现当代诗歌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现当代诗歌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
从 20 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以及新世纪等不同历史时期,现当代诗歌始终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反映出社会变革的脉搏。
主要流派包括:新月派、九叶派、现代派、朦胧诗、第三代诗歌、民间诗歌等。
发展趋势上,诗歌形式从传统的五言七言诗、词、赋等向自由诗、散文诗等更为自由的形式转变,主题内容从关注个人情感到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等多样化发展。
3.现当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现当代诗歌领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诗人,他们的创作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
部分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如下:- 鲁迅:《狂人日记》、《阿 Q 正传》-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 徐志摩:《再别康桥》、《翡翠》- 余光中:《咏梧桐》、《悲伤庄园》- 北岛:《回答》、《门》- 舒婷:《致橡树》、《神女峰》-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九月》4.现当代诗歌的影响和启示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不仅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同时也对世界诗歌产生了一定影响。
现当代诗歌以其自由、创新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表达情感的全新视角。
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启示我们,文学创作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关注时代发展和社会现实。
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39c8146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a.png)
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六七十年代的折衷与超验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中国当代诗歌出现了折衷主义和超
验主义的特点。
作者们试图融合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创
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代表性的诗人有顾城、北岛等。
八九十年代的新思潮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国当代诗歌出现了一股新的思潮。
诗人们倡导个体主义和自由表达,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和人文关怀。
他们通过新的叙事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打破传统的写作风格。
代
表性的诗人有海子、余秋雨等。
十一二三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当代诗歌逐渐出现了后现代主义的风格
和特点。
诗人们开始关注语言的游戏性和符号的重构,将现实与虚
构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写作风格。
代表性的诗人有郭敬明、郑愁予等。
当代诗歌的多样发展
当前,中国当代诗歌展现出了极大的多样性和创作力。
诗人们继续探索新的写作风格和主题,关注个体经验和情感表达。
他们通过诗歌表达个人内心的痛苦和喜悦,让读者产生共鸣。
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当代诗歌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
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充分展示了诗人们的创新精神和追求个性表达的努力。
未来,中国当代诗歌有望继续繁荣发展,并为人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1
![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1](https://img.taocdn.com/s3/m/45cd372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9.png)
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1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一、前言1.1 引言1.2 目的和范围1.3 文档结构二、现当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2.1 诗歌的起源2.2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2.3 西方古代诗歌的发展三、现当代诗歌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3.1 现代主义诗歌3.1.1 宏观现代主义诗歌流派3.1.2 微观现代主义诗歌流派3.2 后现代主义诗歌3.3 实验诗歌3.4 自由诗歌3.5 感伤诗歌3.6 自然诗歌3.7 社会批判诗歌3.8 革命诗歌四、现当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4.1 现代性4.2 反传统与变革4.3 个性和自由4.4 多样性和混合性4.5 文字图像交融附件:1.现当代诗歌经典作品选2.专家学者对现当代诗歌的评价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法:保护作品原创性和独立性的法律规定。
2.行政审批:机关对文学作品出版、发表等进行审查和批准的过程。
3.约束条款:合同或协议中约定对双方权益产生约束力的条款。
4.侵权:未经原作者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
附件:1、现当代诗歌经典作品选- 现代主义诗歌:《荒原》(鲁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北岛)- 后现代主义诗歌:《铁屋》(海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华北)- 实验诗歌:《山居密友不相见后写》(余光中)、《石室闻笛》(舒婷)- 自由诗歌:《登鹳雀楼》(王之涣)、《我曾经爱过你》(北岛)- 感伤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北岛)、《月夜忆舍弟》(杜甫)- 自然诗歌:《山居密友不相见后写》(余光中)、《登鹳雀楼》(王之涣)- 社会批判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北岛)、《铁屋》(海子)- 革命诗歌:《黄河颂》(汪国真)、《长征》(毛泽东)2、专家学者对现当代诗歌的评价- 现当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时代的特征和个体的感受。
- 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充满创新和变革,有很强的个性表达和自由创作。
- 现当代诗歌的多样性和混合性使其具有较强的文化包容性和全球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1919~1949)与戏剧、小说散文比较,中国新诗的80年发展是相对薄弱的。
小说毕竟还有鲁迅、沈从文、巴金和老舍;戏剧有曹禺、老舍和高行健;这些作家都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而诗歌却缺少这样的人物。
中国新诗面对两个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一是西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诗歌成就。
诗歌的存在必须有精粹成熟的民族语言,诗歌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而现代汉语才产生不到100年,用只发展了100年的尚处于年轻阶段的语言能写出成熟的诗歌来吗?中国新诗就它的超越对象来说是显得稚气了一些,但就其自身发展速度来说确是迅速的,而且是成绩斐然。
中国新诗只80年发展历程——现代文学的30年和当代文学的50年。
现代文学中的30年是新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A.第一个10年:1.尝试中的新诗胡适是“第一个白话诗人。
”他的《尝试集》(1920)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
个别诗歌具备现代汉语抒情形式,大部分诗歌仍不能摆脱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
同期诗人还有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沈尹默(《三弦》)、周作人(《小河》)、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新诗的手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
这样早期的白话诗也分为两类,一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客观写实倾向,一是托物寄兴的现代主义倾向。
后者在传统诗歌里并不常见。
2.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郭沫若的《女神》(1921)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它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
“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和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都在这本诗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湖畔派诗人”:汪敬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爱情诗合集《湖畔(1922)。
“小诗体”: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是形式上的半格律体,处处体现出艺术的节制,后来的闻一多与之相似。
3.新诗的规范化——新月派如果说《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彻底破坏精神,冲决了传统诗词的格律,新月派则应需而生,它以`北京《晨报副刊》为阵地,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主张“理性节制情感”,闻一多倡导新诗的格律化,提出诗歌的“三美”理论: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中国诗画相通理论)、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红烛》、《死水》是他诗歌创作的集中体现。
徐志摩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飞动飘逸的诗情与对形式美追求相结合,使徐志摩总是抓住每首诗特有的“诗感”、“原动的诗意”,寻找相应的诗律。
《志摩的诗》是在不断的实验与创造中寻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4.早期象征派的诗歌穆木天提出纯诗的概念,主张诗歌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内生命的反射”,“是内生活的真实的象征”。
其次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
说明是散文世界的东西。
”李金发的《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是早期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之作。
B.第二个10年:1.中国诗歌会是左联领导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继承前一个十年蒋光慈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传统,殷夫为代表。
特点:一是反映革命斗争和时代重大事件;二是强调诗歌的意识形态化,诗歌的主体并非诗人自己而是一个战斗集体;三是艺术表现上注重写实。
这多少背离了诗歌的本质即个体生命情感的宣泄。
2.后期的新月派抒情的重心转为“灵魂的战栗”,表现灵魂的战栗,和现代人精神的异化。
徐志摩的《猛虎集》、《云游集》是这方面的代表。
《再别康桥》属于这一时期,但情绪仍是前一时期的余绪。
新诗人的加入,如陈梦家、方玮德,多为徐志摩的学生。
在形式上进行“十四行诗”的转借与实验。
3.现代派诗人施哲存在《现代》发表的《又关于本刊的现代诗》,被看作是现代派诗歌的一个宣言。
强调要写纯然的现代诗,它在谱系上与早期的象征派诗歌相承;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辞藻排列成现代的诗形。
“诗坛首领”是戴望舒、卞之琳。
其中戴望舒以《雨巷》一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美称。
4.汉园三诗人1936年《汉园集》收入何其芳的《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集》、卞之琳的《数行集》。
卞之琳最为瞩目。
他受到徐志摩和戴望舒的影响,为新诗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即由主情向主智的转变。
他是新诗历史上一位具有自觉哲学意识的诗人,其诗歌于平淡中出奇,因为他善于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的穿透与开掘。
30年代现代派诗人中,另一位智慧诗的作者是废名。
他是一位东方化的现代诗人。
融入他灵魂的是佛道精义,是诗禅传统。
C.第三个10年:1.艾青在中国诗歌发展历史上完成了历史的“综合”的任务。
一方面坚持发展“中国诗歌会”诗人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克服扬弃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同时也批判地吸收了现代派诗人新诗艺术探索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诗歌艺术,他吸取了郭沫若式的激情,也吸取新月派的外在形式的追求,艾青使中国新诗开始追求一种内在的美。
成为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诗人。
也是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新诗人之一。
2.七月诗派的出现抗战之初中国诗歌会与新月派、现代派诗人都唱起了民族解放的战歌。
抗战相持阶段经过诗歌审美艺术特征与政治宣传的争论,使人们对诗的内容与形式的认识达到新的水平。
出现很多把新诗的艺术探讨提高到理论高度的学术著作:艾青的《诗论》、朱自清的《新诗杂谈》、李广田《诗的艺术》、朱光潜的《诗论》。
在诗歌创作上对失落的诗歌个性有了自觉的追求,臧克家写出《泥土的歌》,戴望舒写出《灾难的岁月》,出现了风格的转化,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
在此期间影响最大的就是七月诗派。
此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胡风为中心,以《七月》等刊物为主要阵地形成的一个青年诗群。
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冀方、阿垅、曾卓、卢钿、方然、牛汉等。
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在国统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从冯至等校园诗人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由西南联大朱自清、闻一多、卞之琳、李广田等老一辈诗人,和穆旦(查良铮)、郑敏、杜运燮、袁可嘉、俞铭传、王左良、赵瑞蕻等年轻诗人组成。
是历史的机遇把新诗的主要代表集中于这简陋的天地里,中国成名的、不成名的、已经成型的、尚未成型的诗人一起进入了人生与艺术道路上难得、少遇的“沉潜”状态。
这首先是生命的“沉潜”——这是一种经历了战乱中的流亡,有了丰富的生命体验以后的生命沉潜:他们面对现实与自然默思,将中国土地上生活的沉重与灾难潜入内心深处,将民族本位的、更具感性(非理性)的战争体验转化为(融入)个人与人类本位的、更具形而上色彩的生命体验与思考。
朱自清的《新诗杂话》、李广田的《诗的艺术》是其中最主要的成果,与同时期出版的朱光潜的《诗论》、艾青的《诗论》,同为新诗理论的经典著作;为新诗的发展寻找更丰富的艺术资源,他们的艺术探讨的触角既伸向中国古代诗歌(文学、文化)传统,同时开展了对西方文学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师生们以更加开放的眼光,与当代世界师潮进行直接的交流:冯至、卞之琳翻译和介绍了里尔克的诗歌与小说,燕卜逊则以当代英国诗人的身份开讲《当代诗》,而后期象征派诗人奥登这一时期的访华,使得40年代的校园诗人的创作以逼视(直面)现实、人生、自我的矛盾(分裂)为主要追求与特点的,而且他们将这种现实与灵魂的逼视上升为既保留个体的独特性,又是普遍、超越的人类经验和形而上的生命体验,同时又通过对现代诗的思维与语言的探讨与实验,将其转化为审美的形态。
这“知性的提升与融合”与“文本实验”的自觉,都是充分体现了校园诗歌的特色的。
冯至的《十四行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它使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
4.九叶派抗战结束后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回到北方(北京或天津),他们和在南方的辛笛、杭约赫、陈敬容、唐祈、唐湜,相互寻找,遥相呼应,彼此确认共性,远距离地携手走上上海的《中国新诗》这块诗垦地,这些人虽未曾谋面,但却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流派特征。
1981年他们中几位老诗人结集出版了他们当年的诗选《九叶集》,后来“九叶派”便成为海内外流行的称谓。
九叶诗派的走红,一方面因为40年代的诗歌得以在尘封中挖掘,另一方面因为他们中许多人在新时期又焕发了创作的青春。
也就是说九叶派作为40年代的诗歌流派,在80年代仍在活跃着。
在文学史上以穆旦为首的九叶诗人被称为“中国新诗派”。
他们强调:一是诗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二是极端重视日常语言及说话节奏的应用。
“只有变化多,弹性大,新鲜,生动的文字与节奏才能适当地,有效地,表达现代诗人感觉的奇异敏锐,思想的急遽变化。
”强调诗的思维和语言的基本改造,这是中国新诗派的特征,也集中体现了它的反叛性与异质性,这恰恰是与早期白话诗的主张遥远呼应。
这一派的诗人在80年代能复兴和重新被认同,也许正因为它与当代诗歌有着审美价值的一致性。
或者说中国新诗派是对现代中国新诗30年发展的一个总结,是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形成做了一个准备。
最能体现中国新诗派的这种反叛性与异质性的,无疑是它的代表诗人穆旦(1918——1977)。
穆旦在他的代表作《被围者》里,这样写着他的新发现:“一个圆,多少年的人工我们的绝望将使他们完整。
毁坏它,朋友!让我们自己就是它的残缺,比平庸要坏——闪电和雨,新的气温和希望才会来灌注:推倒一切的尊敬!因为我们已是被围的一群,我们翻转,才有新的土地觉醒。
……”早期白话诗人所提出的建立现代新诗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方式的历史任务,到穆旦这里开始得到了初步的落实,这自然是意义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