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古诗词三首 定稿
23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23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课题: 23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乡村四月》课时目标: 1.学习前两首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3.能领会诗的意思,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热爱富有情趣的乡村。
4.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5.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阅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说说通过朗读诗歌,眼中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朗读诗歌,并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诗歌的意思。
2.让一些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意思的理解。
3.教师指导学生领会诗的大意。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教材]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3古诗词三首520(1).docx
课题23古诗词三首(3篇)内容108〜109课型诗词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止确、流利、有感情地開读、背诵这二首占诗词,能默写而两首占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重点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难点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关键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1 •查阅冇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环节时间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复案10 10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 •板书课题。
2. 口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 •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由题入手,弄清题意反复诵读,弄懂诗意理解诗词的意思训点: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南如烟。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子规:杜鹃鸟句意: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满是绿色。
稻山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天空屮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
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乂插出。
T:结束授课时间:2008年5月20 H课时教学笔记总课时:63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了,把握节奏,注意“蚕” “桑”都是平舌音。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句意: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都在出里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种田。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四时田园杂兴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耘出:除去出间的杂草。
5品评朗读,感悟诗情背诵,积绩麻:把麻搓成线。
句意:夏季农民非常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累语言繁忙,白天去山间锄歌描绘的画面。
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不须归鳜鱼正肥乐而不归
青青箬笠
绿绿蓑衣
斜风细雨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五、板书设计:
渔歌子
西塞山前
白鹭高飞
桃花流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整理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宣州区卫东中心小学备课专用笔记
年级
四
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课题
23、古诗词三首
使用教师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使用教师变动及随笔处
23 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教案)
《 23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人:张华年级:四学习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二、合作探究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以图导题,理解题意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三、拓展延伸品读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四、课堂检测成长资源49页第四题2、3小题。
《渔歌子》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知识链接:简介作者背景: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二、合作探究1、渲染气氛,理解词义: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读自悟、理解词义。
3、感情朗读,感悟意境.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三、积累语言,拓展延伸:1 、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 、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四、课堂检测默写两首古诗。
23 古诗词三首(3篇)
23 古诗词三首(3篇)?1.璁よ瘑78?2.?3.ВВ浗璇楄瘝鐨勭儹鐖变箣鎯呫€?1.鏌ラ槄鏈夊叧璇嶇殑璧勬枡浠ュ強涓変綅璇椾汉鐨勭敓骞冲拰鍒涗綔鎯呭喌銆?2.璇炬枃鎻掑浘銆?A銆€妗??1.?2.?鈥滀埂鏉戝洓鏈堚€濇槸鎸囨睙鍗楀啘鏉戝垵澶忕殑鏃惰妭銆?3.?4.绠€浠嬭瘲浜哄強鑳屾櫙銆?椿鐨勮瘲绡囥€??1.?2.?3.?4.?5.??1.?2.閫愬彞鍝佽瘎锛屼氦娴佹劅鍙椼€?у紶绻佸繖鐨勫姵浣滐紝涔熷悓鏃朵綋鐜颁簡浣滆€鍑轰簡鍔充綔鐨勭箒蹇欍€?3.鎯宠薄鐢婚潰锛屾湁鎰熸儏鍦版湕璇汇€?Н?1.庣櫧鐨勫湴鏂广€?2.?3.?4.鑳岃?娓旀瓕瀛?В1.2.浣犵煡閬撲粈涔堟槸璇嶅悧锛?鏁欏笀绠€浠嬶細璇嶅垵鍚嶆洸銆佹洸瀛愩€佹洸瀛愯瘝銆備篃灏辨槸涓烘洸О?3.??1.鈥濈殑璇婚煶銆?2.堬紵3.?4.В鐨勮瘝鍜屽彞锛屽厛鎸夌収?5.鍏ㄧ彮浜ゆ祦锛?浜ゆ祦閲嶇偣锛氭枩椋庣粏闆ㄤ腑鍨傞挀鐨勪汉鍎夸负浠€涔堜笉鎯冲洖瀹讹紵?1.涖€?2.?3.?4.?5.??1.?2.?3.?B 妗??鏃朵埂鏉戝洓鏈?鍥涙椂鐢板洯鏉傚叴?1.?2.啓浜嗕粈涔堬紵琛ㄨ揪浜嗕綔鑰呯殑浠€涔堟儏鎰燂紵3.?1.?2.鎸囧?3.В鍐充笉浜嗙殑璇峰仛璁板彿銆?4.灏忕粍浜ゆ祦銆?5.鍏ㄧ彮浜ゆ祦锛屾暀甯堟寚瀵笺€??1.墠鈥濃€滃張鈥濈殑璇绘硶銆?2.?3.?Н?1.?2.?3.?4.鎼滈泦鎻忓啓鐢板洯鐢熸椿鐨勮瘲璇嶏紝璇讳竴璇伙紝鑳屼竴鑳屻€?娓旀瓕瀛??1.2.浣犱滑浜嗚В璇嶅悧锛熻瘯鐫€璇翠竴璇淬€?3.寮犲織鍜岋細鍦ㄦ湞寤峰仛杩囧皬瀹橈紝鍚庢潵闅愬眳鍦ㄦ睙婀栦笂锛岃嚜绉?娓叉煋姘旀皼锛岀悊瑙h瘝涔?1.?2.?3.?4.В锛岄亣鍒拌嚜宸辫В诲嚭鏉ャ€?5.灏忕粍浜ゆ祦瀛︿範鎴愭灉銆?6.鍏ㄧ彮浜ゆ祦锛屾暀甯堢偣鎷ㄦ寚瀵笺€?鐧介弓锛氶棽閫傜殑璞″緛銆傚畠鑳借‖鎵樺嚭娓斿か鐨勭敓娲荤幆澧冦€?淇楃О妗冭姳姹涙垨妗冭姳姘淬€??7.鏁欏笀灏忕粨锛?€骞呯敤璇楀啓鎴愮殑灞辨按鐢汇€??1.?2.?3.?4.?5.??1.?2.竴鑳屻€?3.?锛堝唴钂欏彜鍖呭ご甯?濮滄澃锛??1.鈥滆瘝鈥濊繖绉嶄綋瑁佸湪鏁欐潗绗?璇惧凡缁忓嚭鐜帮紝鏁欏笀搴斾簨鍏堜В銆?鑰呯縼鍗枫€佽寖鎴愬ぇ銆佸紶蹇楀拰涓変綅璇椾汉鐨勭敓骞炽€佽瘲姝岀壒В璇楁瓕鍐??2.€嬶紝銆婃笖姝屽瓙銆嬪彲瀵硅瘝鐨勭煡璇嗗啀绋嶄綔浠嬬粛涔嬪悗锛屾斁鎵?ㄩ噴锛屾兂涓€鎯宠瘲璇嶄腑姣忓彞璇濈殑澶фВ銆?ㄧ敾绗旀弿缁樹笅鏉ワ紝鐢诲ソ鍚庯紝鍦ㄥ皬缁勪腑浜ゆ祦涓€涓嬶紝閲嶇偣€涔堢壒鐐癸紝涓轰粈涔堣繖鏍风敾銆傛湰灏忕粍鐨勫悓瀛﹀仛鍑鸿瘎浠凤紝瘝鍙ョ殑鐞嗚В?婁紭缇庛€佽垝缂撶殑涔愭洸锛屾覆鏌撴皵姘涳紝杈惧埌鍦ㄦ湕璇讳腑鍔犳繁?3.鏈夊緢澶氾紝濡傗€滅豢鍘熲€濄€佲€滅櫧宸濃€濄€佲€滈潚灞扁€濄€勪綔鐢ㄣ€?4.?5.婃椂琛ㄦ壃璇嗗瓧宸с€佸啓瀛楀ソ鐨勫悓瀛︺€?。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6)课件出示:要是觉得只有绿色会显得单调的话,那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是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就不会让你们失望了。
(7)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美?“子规声里雨如烟”
(8)读了这一句,你仿佛听见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人们常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4.学生回答。5-8分钟
自读自悟
1.多了不起,透过简洁的文字,发现这么多的画面。让我们再次读读这迷人的“乡村四月”吧。此时,你又有何感受?
2.从哪些诗句读出美的感受呢?
3.感受美,品读美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畅谈感受,“绿”的颜色只有一种吗?(不,有嫩绿的、有深绿的、有淡绿的……)
4.学生自学
5.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同桌说)
(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
(指点“傍、绩、各当家”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师:“绩”,在这儿是指一个动作,搓;“夜绩麻”就是指——
“各当家”,指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事做,“村庄儿女各当家”就是——
“傍”,他表示靠近的意思;“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
指导背诵,小结。
5-7分钟
小组交流
1、教师利用词卡、CAI课件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3-4分钟)
2、指导学生当堂正确书写生字。(10-12分钟)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我们刚学了一首古诗,题目叫《乡村四月》,谁来背背?一起来吧!(学生背诗)
背得真好,那诗呀,就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画面,向我们展现了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将走进另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板书课题)
23古诗词三首
独立自主完成,把基本功打扎实!
比比谁读书最认真!
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
展示要自信,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我不但要把这些词语积累下来,还要知道他们的意思。
难点:目标3 4
时间预设:自主学习(10分钟)交流协作(10分钟)
展示激励(15分钟)达标测评(5分钟)
学
习
流
程
学 案
导 案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1、我来把诗词认真地读两遍,写出本课生词: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乡村四月宋 翁卷
绿遍/ 山原/ 白/ 满川,子规/ 声里/ 雨如烟。
乡村/ 四月/ 闲人/ 少,才了/ 桑蚕/ 又/ 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
昼出/ 耕田/ 夜/ 绩麻,村庄/ 儿女/ 各/ 当家。
童孙/ 未解/ 供/ 耕织,也傍/ 桑阴/ 学/ 种瓜
渔歌子唐 张志和
西塞/ 山前/ 白鹭/ 飞,桃花/ 流水/ 鳜鱼/ 肥。
青/ 箬笠,绿/ 蓑衣,斜风/ 细雨/ 不须/ 归。
●交流展示
一、《乡村四月》
1.《乡村四月》的作者是代的诗人
2、《渔歌子》,又名《渔歌曲》《》《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3、初读《渔歌子》,与前两首诗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4、理解字词。
斜风:。 归:。 不须归:。桃花流水:
5、《渔歌子》写了等景物。
6、理解诗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7、从诗中体现了什么情感?
二、《四时田园杂兴》
1、了解诗人及背景。
2、理解字词。
四时:。。 未解:。 供:。 傍:。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
诗人以简洁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滁州 西涧的自然风光,包括幽草、黄鹂、 春潮、野渡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清新 幽静的画面。
诗人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 得诗歌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给读 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人的情感表达
通过描写西涧的春景,诗人表达了对 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借 景抒情,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归 隐的意愿。
XX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 课《古诗词三首》
汇报人:XX
REPORTING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艺术手法鉴赏与实践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目录
XX
PART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REPORTING
教材分析与课程目标
•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包含三首 古诗词。这些古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三首》,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保 护问题,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可持 续发展观念。
通过比较古代与现代社会的不同价值 观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追求真、善、美 的生活境界。
结合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 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关爱 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
古代诗词的格律和韵律
古代诗词讲究格律和韵律,要求诗句的字数、平仄、押韵等符合一定的规则,以形成和谐 的音乐美。
诗词中意象及象征意义探讨
意象的概念和作用
意象是诗词中通过具体形象表现抽象情感或理念的艺术手法,它能够使诗词更加生动、 形象,并增强艺术感染力。
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3古诗词三首
23古诗词三首
知识技能目标
1、会认“蚕”字,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诵、熟练地背诵诗歌,并能准确无误地默写。
3、能领会诗的意思,并能说出一、二句诗的大意。
4、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谈话导入)
二、阅读诗歌
1、学生在小组内自读。
2、在班上交流,让个别学生在班上朗读,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说说读了本诗的收获。
3、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指导学生领会诗的意思
1、学生自读诗歌,并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诗歌的意思。
2、让一些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意思的理解。
3、教师指导学生领会诗的大意。
4、激发学生对勤劳的乡村人民的热爱。
同学们,乡村的人民这样勤劳,你们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四、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熟练地背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和精品教案
23、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学习重点】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学习难点】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媒体运用]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过程预设]一、唤起生活的记忆。
1.背诵节气歌,寻找生活的记忆。
二、学习《乡村四月》(一)学习生字词。
1.单音字注音、组词2.多音字注音、组词。
3.词语解释(二)学习诗歌1.自由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一会儿把想象到的景象和大家交流。
2.这首诗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节劳动人民紧张繁忙劳作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3.出示诗配画,边读边想象。
4.理解诗句三、学习《四时田园杂兴》1.介绍作家2.单音字注音、组词3.多音字注音、组词4.注释5.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6. 理解诗句7.齐读古诗,感受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和农村儿童的天真、勤劳、可爱。
四、学习《渔歌子》。
1.介绍作家2.单音字注音、组词3.多义词解释4.注释5.同学们,再来读读这首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可以与同桌交流讨论。
6.理解诗句7.你从“白鹭”、“桃花”、“青箬笠”、“绿蓑衣”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8.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为什么不想回家?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9.感情朗读[课后练习]1.背诵这节课学的三首古诗词。
2.积累其他的田园风光诗词。
3.任选本课诗词中的一首作诗意画,看谁画得好。
[板书设计]《乡村四月》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渔歌子》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和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
4、今天,我们就随同宋朝诗人翁卷一起走进乡村四月,感受乡村初夏那浓浓的田园气息吧!(出示诗人简介)
5、总结学法:解诗题,晓诗人
(二)初读诗句,了解诗意。
1、生自由把这首诗读上两遍。注意,读第一遍的时候,可以借助工具书和注释,争取把字音读准。读第二遍的时候,要注意诗句的停顿,争取把诗念通顺。
(1)引导学生对比,感悟:是自己的创作好呢,还是翁卷的句子更有味道?(选用“蚕桑”“插田”不仅是因为这两种是农村最主要的农活,更是因为这句中的“田”和第二句诗中的“烟”押韵,还源于与第一句的“绿”和“白”相照应)诗歌讲究韵律,琅琅上口。这也是诗的魅力。
(2)读诗。
(四)悟读升华,背诵诗句
1、(播放悠扬的古筝曲及乡村风景图)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意境。
课件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补充意见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蚕桑、昼、耘”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乡村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样的?
2、看来,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人们到哪去了?
(4)指导朗读,重点读出乡村人们的淳朴和勤劳。
(5)背诵积累。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2、古人笔下的乡村生活是很富有情趣的,同学们课后再读读其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古诗词三首
设计者:蒋嬉萍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
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的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
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年的赞扬。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
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
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
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
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诗词的内容,理解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情景,通过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准备:
1、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并能默写这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
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板书设计:
静景美
乡村四月
动人忙
概括农家繁忙
四时田园杂兴
具体孩童勤劳
第二课时渔歌子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字,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词,我们这学期已经学过一首了,你还记得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小结: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
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
长短句。
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二、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三、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3、作业:默写两首古诗。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背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风细雨
渔歌子桃花流水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不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