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经辨证角度“恶寒”论文
伤寒论》六经辨证及临床应用2
伤寒论》六经辨证及临床应用2伤寒论》六经辨证及临床应用11导读前面谈到如果完全用八纲来解释六经,在《伤寒论》的条文里还是有很多不能得到完全解释的地方。
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欧阳老师对六经的理解。
六经与八纲(五)经过我个人不断的思考及临床实践后,我大致就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作为一个抛砖引玉,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
第一,六经应该来说它是以八纲为核心,但同时涵盖了脏腑、经络,甚至运气、气化、气血津液,与中医基础理论构建相关的都跟六经有关系。
这个不奇怪,所以它以八纲为核心,以便于指导临床使用,但是真正要解释这个病人的病理状态,以及疾病发生演变等等过程以及本身的气血津液、痰湿、瘀血、水饮的时候,必须包括了脏腑、经络,甚至运用了五行理论、六气的理论、气化的理论,都包括了,而且他的六经,绝对不是我们现行主流观点里面所谈到的。
太阳病就是足太阳膀胱经所属络的体表走向及其络属的脏腑,阳明病也绝对不是足阳明胃经这么简单的经络和脏腑相关,应该来说包括了多个脏腑以及经络。
那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情况呢?其实我们举个例子就知道,张仲景六经的创立,我们现在有很多疑点,因为现行的资料太少。
但是后世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吴鞠通创立的三焦,这些辨证体系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
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理论,我们有没有讲过只用卫气营血来解释疾病?卫气营血有没有包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包括了没有?肯定包括了。
吴鞠通讲三焦辨证,因为简单来说不就上中下吗?里面有没有包括这个脏腑经络,肯定会包括。
你不包括没法去解释,但是他为什么又提出卫气营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看上去好像很简单,就这几个观点就提出来一个理论体系。
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么简单,他里面要涉及的东西真的是非常庞大的,也是涵盖了脏腑经络。
但是他之所以这么去创立卫气营血,就在于,我们非常简洁地、非常方便有效地在临床上抓住疾病的要点,指导临床的使用。
《伤寒论》六经辨证名家解读
《伤寒论》六经辨证名家解读【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
陈修园:太阳主人身最外一层,有经之为病,有气之为病,主于外则脉应之则浮。
何以谓经?《内经》云:太阳之脉连风府,上头项,挟脊,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故其为痛头项强痛。
何以谓气?《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其病有因风儿始恶寒者,有不因风而自恶寒者,虽有微甚,而总不离乎恶寒。
盖人周身八万四千毛窍,太阳卫外之气也。
若病太阳之气,则通体恶寒;若病太阳之经,则背恶寒。
黄元御:太阳在表,故脉浮。
其经行身之背,起于睛明(在目内眦,足太阳经之穴名),自头下行而走足,病则经气上郁,壅塞不降,故强痛也。
风寒闭其营卫,气郁不能透泄,则外见恶寒。
寒者,太阳之令气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陈修园:燥气为阳明之本气,燥气盛于上,则胃家实于内,一言以蔽之曰:胃家实是也。
黄元御:胃者,阳明之腑,阳明之为病,全缘胃家之阳实。
阳实则病至阳明,腑热郁发,病邪归胃,而不复他传,非他经之不病也。
三阳之阳,莫盛于阳明,阳明之邪独旺,不得属之他经也。
胃家之实,而病归胃腑,终始不迁,故曰阳明之为病。
若胃阳非实,则今日在阳明之经,明日已传少阳之经,后日已传太阴之经,未可专名一经,曰阳明之为病也。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陈修园:少阳者一阳也。
少阳之为病奈何?《内经》云:少阳之上,相火主之。
若从火化,火胜干,故口苦,咽干。
又云:少阳为甲木。
风虚动眩,皆属于木,故目眩也。
少阳气化之为病如此。
柯韵伯云:太阳主表,头痛项强为纲。
阳明主里,胃家实为提纲。
少阳主半表半里之位,仲景特揭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至当不易之理也。
盖口、咽、目三者,不可谓之表,亦不可谓之里,是表之入里,里之出表处,所谓半表半里也。
三者能开能合,恰合枢机之象。
苦、干、眩者,皆相火上走空窍而为病也。
此病自内之外,人所不知,惟病人自知。
诊家所以不可无问法。
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上)
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上)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张喜奎教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上午好。
今天上午我和大家讨论一下《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
一个人是不是中医,最重要的是看他的临床思维是不是中医。
如果这个人没有中医的临床思维,那么即使他用的是中药,他也不是中医。
一个医者,正确地把握中医思维,掌握中医的辨治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有鉴于此,我想和大家就《伤寒论》的辨证体系进行一番梳理。
我们知道,《伤寒论》建立了内、外、妇、儿临床各科的理论框架和治疗法则,通俗来讲,《伤寒论》的整个理论框架、理论体系,就是六经辨证。
一、《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实质何为六经呢?历代的争议是很多的。
从古到今,六经有二十多种学说,包括经络说、六经分证说、气化说、经界说等。
前段时间还有人发表文章,把六经分为三部分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把少阳和厥阴归为半表半里证,把少阴归为表证。
我认为,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虽然争议归争议,但历代医家都达成了一种共识:六经是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在探讨六经辨证实质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3个概念:病、证、症。
(一)明确“病”“证”“症”的概念对于“病”来讲,是对某个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病理性概括,是对这个病的本质性认识。
“证”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的病理性概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判断。
病和证,一个讲的是疾病的基本规律,一个讲的是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
“症”讲的是“症状”,包括自觉的症状和他觉的体征,是机体有了病变所具体表现的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
我们现在明白了病、证、症的关系,我们就知道病是疾病全过程的根本性矛盾;证是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证从属于病;症是病和证的表象,是确诊疾病、分析证候昀依据,也是判断疗效的依据。
我们临床上治疗疾病,首先就要建立病、证、症三位一体的诊断标准。
(二)建立中医病、证、症的诊断标准有好多人一讲到中医的最大特点,就说是辨证论治,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是不对的。
《伤寒论》六经辩证诸多探讨
二、《伤寒论》辨病、辨证、辨症、治疗
<一>概念 (一)病:是对某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 病理性概括,是对该病的本质性认识。 (二)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现阶段的病 理概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判断。 自觉症状(主诉)① (三)症:症状的简称 它觉症状②
①是机体有了病变所具体表现的现象 ②是诊断、辨证的主要依据
(八)正邪相争说
祝味菊认为《伤寒论》中的六经是指正邪相争的 不同阶段。他在《伤寒质疑》中说:“太阳之为 病,正气因受邪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阳明之为 病,元气愤张,机能旺盛,则抵抗太过也;少阳 之为病,抗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抵抗之 力,未能长期相继也;太阴少阴之为病,正气怯 懦,全体或局部之力抵抗不足;厥阴之为病,正 邪相搏,存亡危机之秋,体工最后之反抗也。”
(三)标本中气说
以张志聪、陈修园为代表的一些注家,根据《内经》六气 标本中气的气化理论解释《伤寒论》中的六经。他们认为 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天地之间有,在人身之中亦有。无 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若外感风寒更以邪伤证,始则 同气相求,继则从气而入寒;寒邪郁于太阳之经,邪正之 争发热则是从标;太阳病不解可内陷少阴,故“中见少阴 ”。陈修园甚至说:“六气标本中气不明,不可以论《伤 寒论》。”(《伤寒论浅注·读法》)
(八)证治纲领说
董氏认为,伤寒六经是辨证纲领与证治纲领的高度统一, 它综合的反映与提示了病因、病位、病情、邪正力量的对 比和受邪的组织器官等具体情况,为决定治则、治法,进 行处方与遣药,提供了依据。
(九)症候群说
黄文东、金寿山、吕敦厚等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之 实质是六个症候群。当然,这六个症候群是仲景把外感病 过程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脉症,根据病位、病程、病性的 不同而归纳划分的。并非指某一具体的症候群,与西医的 概念不能等同。孙氏亦认为《伤寒论》六经是一种症候分 类的方法,是张仲景总结了前人学说,加上自己丰富的临 床经验,从整体观念出发,创造性地将热性病在发展过程 中的许多症状,按照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盛衰,病情的进 退轻重和病位的表里深浅,做全面的考虑,找出其一定的 规律,归纳成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 个症候类型,作为热性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思考寒实证六经归类
思考寒实证六经归类思考要点:邪气盛未必正气不虚,所以寒实证的“实”是奔邪气去的,这是首先应该弄明白的。
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根据字面的意思,欧阳卫权老师是把寒实证归类到特殊的,拓展开来的太阴或少阴证的。
其实六经和八纲并没有截然的分野,三分法里面有二分法,而先有二分法才可能有三分法。
六经和八纲也许在张仲景时代如同混沌一样本就不是能提到桌面上的问题。
混沌死了,问题就来了。
观整部伤寒论,篇名都是冠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然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各见于诸条文,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某某病只是大致的分类,具体还得落实到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中,也就是说,从动态的六经过程中,逐步通过辨证找到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各自的家。
六经不要绝对化,三阳不是绝对“实”.“热”,三阴也不是绝对的“虚”.“寒”,三阳证:太阳桂枝证有没有虚的一面,阳明竹叶石膏汤有没有虚相,而少阳,“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自然有虚象。
三阴证就一定要用温法.补法,就一定不能用诸如泻法等等方法吗?如果六经绝对化,如文中所提的走马汤证,三物白散证如何归类?归类只是从动态的整体一一一即大的层面分层次分阶段的审视,而真正落到实处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由此可以认为:六经病名是从大处着眼,八纲表里虚实寒热阴阳是从小处着手。
如太阳篇里,有太阳经证,有所谓的太阳腑证,还有诸多的太阳变证和太阳坏证。
并且白虎证,柴胡证也位列其中。
看似很乱。
其实就是让你在乱如麻的现实中去分辨,去条理出来。
仲景冠以“某某病”,也许有大致的定义,也许只是动态事物的一个横截面,如同春夏秋冬,春天一定春暖花开吗?夏天一定酷热难耐吗?秋天一定硕果累累吗?冬天一定大雪纷飞吗?地域不同,可能有异。
所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只是一般情况下如此。
六经也是这样。
这样理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的三物白散证,走马汤证的归经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本来就不是问题,三分法是二分法的再分,二分法能解决的问题,己经显明是二分法纯粹的病证,还用得上三分法吗?六经与八纲本就是“混沌”的统一体,是作为“倏”和“忽”的我们人为地把它分开了。
《伤寒论》六经辩证诸多探讨讲解学习
(二)赞同脏腑说
鲁福安认为,三阴三阳的病理变化是分别以心、肺、胃、 胆、脾、肾、肝为基础,而除此之外病变都是延伸的。何 志雄认为,《伤寒论》的六经,主要是指人体脏腑功能活 动所产生之气,是脏腑功能的概括。
(三)脏腑经络气化说
万友生认为,三阴三阳是在经络脏腑的物质上论证其气化 活动(生理病理)的,而其气化活动则是以脏腑为动力根 源,以经络为通道,故探讨三阴三阳的实质,必须把脏腑、 经络、气化密切联系起来。
(八)证治纲领说
董氏认为,伤寒六经是辨证纲领与证治纲领的高度统一, 它综合的反映与提示了病因、病位、病情、邪正力量的对 比和受邪的组织器官等具体情况,为决定治则、治法,进 行处方与遣药,提供了依据。
(九)症候群说Βιβλιοθήκη 黄文东、金寿山、吕敦厚等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之 实质是六个症候群。当然,这六个症候群是仲景把外感病 过程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脉症,根据病位、病程、病性的 不同而归纳划分的。并非指某一具体的症候群,与西医的 概念不能等同。孙氏亦认为《伤寒论》六经是一种症候分 类的方法,是张仲景总结了前人学说,加上自己丰富的临 床经验,从整体观念出发,创造性地将热性病在发展过程 中的许多症状,按照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盛衰,病情的进 退轻重和病位的表里深浅,做全面的考虑,找出其一定的 规律,归纳成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 个症候类型,作为热性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九)病程阶段说
陆渊雷认为,伤寒六经实质上是病变过程中的不 同阶段。他在《伤寒论今释》中说:“盖伤寒六 经,不过就在病变上分作六个阶段。”
<二>现代研究六经的进展
(一)赞同经络说
程门雪、刘渡舟等继承朱肱、汪琥的观点,强调 伤寒六经就是十二经络。程氏认为六经与经络学 说是分不开的,详言之则分手足十二经,合之则 为六经。刘氏则明确指出:“经络学说意义深远, 有他的独特理论,绝非诸家为了经络一线而聚讼 不休。实际上经络在人体起到了联系、沟通、交 流、转化、促进等种种作用。凡是认为中医理论 具有整体观和辩证法的,离开经络学说则寸步难 行。”“六经经络学说的联系关系,在辨证中能 够分析出太阳病的经证;随经入里的腑证;由太 阳内犯少阴,或由少阴外出太阳的阴阳寒热转化 等证,体现了张仲景说的‘经络府俞,阴阳会通, 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的病理变化奥旨。”
从六经辨证角度浅述“恶寒”
从六经辨证角度浅述“恶寒”作者:梁瑛筌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402-02六经辨证源于《伤寒论》,既是《伤寒论》的首要问题,又是中医学的核心辨证方法。
其中六经病提纲如下:“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柯琴等不少医家提出“六经为诸病而设,非为伤寒一病而设”,强调六经是脏腑经络由表及里发病规律的总结。
陆九芝在《世补斋医书?卷九》又有“废六经则百病失传”之说。
刘渡舟认为应该广义地看待六经为病,它是张仲景对脏腑经络发病的总结。
从六经分证的方法来看,是伤寒和杂病共论的。
在临床过程中用六经分证的方法来驾驭和概括诸病才叫辨证论治,不能单说为伤寒的传变而设[1]。
因此张仲景的原序才有这么一句话:“虽未能尽愈诸疾,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古代医家把六经分证的方法概括为两句话,一为“经者,径也”,六经是邪气进退之路;二为“经者,界也”,六经各有其界限和范围,包括发病脏腑、邪正关系、发病情况等。
六经辨证反应了每一经病的客观规律和整个脏腑经络的病变,其重大的临床意义正在于此。
《伤寒论》据经而认证,据经而立法,据法而处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执简驭繁的方法。
理法方药之“理”就是辨证之理,必须先认识“经”这一关键环节。
医生要掌握辨证论治,首先就要抓阴阳,将疾病分为阴证与阳证两类,如《伤寒论》中提出的“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无寒者,发于阴也”。
就六经辨证而言,就是先分为三阴病与三阳病。
《内经》有云;“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张仲景就是以三阴三阳为纲的,这样就对一切疾病都有了指导作用。
伤寒论 论文
论“六经”当为“六病”刘绍武胡连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其辩证施治,法度精严,是对汉以前医学的总结,并对后代医学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故该书为历来医家所重视。
就是在今天,仍不失为发掘祖国医学的宝藏之一。
对大搞中西医结合,指导临床实践仍有很大的衫价值。
但由于此书成书年代久远,又几经显晦,数为变易,已非仲景旧貌。
其中又杂以他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另一方面,经过许多医家的注释,虽然对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不少方便,但有一些玄学思想也掺了进来。
如假借运气,附会岁露即是。
就是以《内经》之六经学说解伤寒,也给学习增加了不少麻烦。
本文将就此问题予以讨论:《伤寒论》原著中的"经"不是"六经"辩证之"经"考"六经"之说创于朱肱,其在《活人书》中明确指出:"六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并说:"治伤寒先须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
张景岳、汪琥等从而和之,并推广至手足十二经。
倡无论古代或近代,也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如方有执、柯韵伯、恽铁樵等。
要讨论太阳、阳明等是"六经"还是"六病"的问题,还得从《伤寒论》原著上做一番研究。
在现行之赵开美本的398条中,粗略统计:言"太阳病"者55条;言"阳明病"者36条;言"少阳病"者1条;言"太阴病"者2条;言"少阴病"者41条;言"厥阴病"者2条;共计137条。
而单高谈阔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者尚未统计在内。
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5篇
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5篇a;中医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 更是深有体会。
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 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下面就是带来的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 希望能帮助大家!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1《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医著之一,著者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
此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著。
《伤寒论》是通过六经传变、六经辨证来讲述疾病, 张景仲真是个伟大的医学家和文学家, 他采用了很多种手法:省文法、倒序法。
让我们这些没有什么中医文化底蕴的新一代读起来还真的不好理解。
但还好, 他按六经传变规律来描述这也给我们很清晰的思路去探讨这方书之祖、医方之经了, 也不是没有窍门可寻的。
再者他的脉法有独到之处:1、各病有主脉;2、一脉主数病;3、一病见数脉;4、脉法颇灵活;5、用脉象解释病机;6、以脉象指导诊断;7、以脉象指导治疗;8、据脉象推测预后;9脉象相同, 舍脉从证以认病;10、证候相同, 舍证从脉以认病。
在治则治法上也是非常具体的:1、治未病;2、注重顾护脾胃;3、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4、强调标本缓急;5、突出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6、指出疾病的治法及治禁;7、注重整体护理。
8、也体现了张仲景多一证则加一药, 少一证则减一药的思维。
这不仅给我们理解《伤寒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也丰富和拓展了我们的中医思维和临床思维。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 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 或依原文而解, 或有所补益, 但于临床较为实用, 讲得很是朴实的, 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 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 无累赘之言, 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
近日再读《伤寒论》时, 突有所感, 现书写于此。
近日坐门诊, 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 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 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 如无并发症, 一般经5-7d痊愈。
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 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 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加重原有心脏疾病, 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
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述评
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述评
伤寒六经实质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不同的学派和医家对其有着不同的学说和解释。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进行述评。
首先,我们可以从传统医家的角度来看。
传统医家认为,伤寒六经实质是指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
每一经都有其特定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比如太阳经实质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等。
这些学说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伤寒六经实质也被解释为一种病理生理学的概念。
现代医学认为,外感病邪侵袭人体后,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因此,伤寒六经实质可以被理解为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不同疾病过程和临床表现。
此外,不同的中医学派别也对伤寒六经实质有着不同的解释。
比如,经方学派注重经络的辨证运用,强调药物配伍的原则;气机学派注重气血运行的平衡,强调调理气机的重要性;五行学派则注
重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强调疾病的阴阳失调。
这些学说在临床实
践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总的来说,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
要地位,不同的学说和解释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家学说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希望以上述评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1957年资料10 我对伤寒论的六经和辨证论治的初步认识
1.注意病人的嗜好以及它和治疗的关系如:“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2.注意女性病人的月经情况以及经期患急性热病的特点如:“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热除而脉静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讝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等。
4.注意以病人的自觉症状与医生的检查所见相结合伤寒论绝大多数条文于叙述“证”后均附脉象就是二者的结合。此外,它还特别注意舌诊和腹诊。如:“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时时恶心,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之。”、“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少腹满,按之痛 者……”以及“心下痞,按之濡”等。
伤寒论也讲“传”和“不传”,但只应把它理解为“发展”,“变化”等。
除此以外,伤寒论又继承了内经的“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治疗法则,并以此为根据,修正了热论所说的“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下而已。”的规律,进而建立了一套针对疾病本身的演变而施行治疗的法则,这就是伤寒例所谓“临时消息治方”或后世称之为“辨证论治”的法则。这是张仲景给予祖国医学的最宝贵的遗产之一。
8.神经系情况如“头痛”、“头眩身动”、“项强”、“烦躁”、“不烦而躁”、“手足躁扰”、“发狂”、“讝语如见鬼状”、“郑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两耳无所闻”、“但欲寐”、“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等。
以上仅是就主要方面,举出一部分例子,从它所用的术语中已可看出其鉴别是很细致的,观察是相当全面的。实际上除此以外,它还注意到了很多别的问题,如“身发黄”、“欬”、“喘”、“身重”、“身疼痛”、“支节烦疼”、“四肢拘急”等,兹不细述。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浅议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浅议摘要】《伤寒论》中之六经辨证是对辨证的高度概括,其可总结为:从各经主证辨证、从疾病的发展演变辨证,同时应注意在辨证中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中的医学基础理论,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的规律加以总结,提出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
该书将《内经》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并运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治疗方法,对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措施,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
由于该书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它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经得起长期的历史检验。
它的成就,不仅在于为诊治外感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启发。
自唐迄今,从不同角度,研究《伤寒论》者,不下数百余家,这是任何古典医籍所不能比拟的,足可见其影响之广。
此外,本书所载的方药,选药精当,组方严谨,针对性很强,应用得当,疗效佳良。
后世方书多是根据本书组方用药的精神来加以扩充发展的,尤其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经方广泛地用于临床,如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茵陈蒿汤治疗黄疸;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白虎汤治疗乙脑等,多能取得满意效果。
这说明《伤寒论》不仅经得起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的推敲,而且也经得起不同时期临床实践的检验,它无愧于是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更无愧于后世医家称《伤寒论》为“方书之祖”,誉仲景为“医中之圣”。
《伤寒论》在古典医籍中,以辨证论治著称,辨证论治的精神贯穿全书。
它以六经所系脏腑经络病理变化所反映的症候为基础,它的具体内容是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结合,而六经辨证可初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我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看法
我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看法六经辨证是八纲辨证的系统化、具体化。
六经辨证又涵盖了脏腑、经络辨证。
大抵而言,六经病中,三阳病表示正气盛、抗病力强、邪气实、病情一般呈亢奋状态,因而三阳病多属热证、实证,概况为阳证。
三阴病表示正气衰、抗病力弱、病邪未除、病情一般呈虚弱状态,因而三阴病多属虚证、寒证、概况为阴证。
就六经的表里而言,一般而论太阳属表,其余各经病变均属里。
笔者与胡希恕先生观点之不同在于:(1)少阴病不属于表阴证。
所谓表阴证之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只是少阴与太阳合病之格局。
同理,表阴证还包括太阴病与太阳病合病之格局。
如桂枝人参汤。
桂枝汤,桂枝人参汤皆为太阳、太阴合病代表方。
太阴虚不甚者,用桂枝汤;太阴虚寒明显者,用桂枝人参汤。
二者里虚有程度的不同。
(2)少阴病与太阴病,皆属于里阴证,不同之处在于少阴之正气虚衰程度明显严重与太阴。
,所以少阴篇多见死证。
若以脏腑功能解释,太阴大致属于脾阳虚、心阳虚肺虚,少阴大致属于肾阳虚也可包括心阳虚。
(3)里虚寒证属太阴,里实寒证也属于太阴病。
(4)里实热证属阳明,竹叶石膏汤之里虚热证也属于阳明。
黄连阿胶汤方证为少阴病从阳明热化形成的少阴、阳明合病格局。
故可知,里虚寒者,据其阳气虚衰程度之不同,而分太阴、少阴;里虚热者,根据其阴津虚衰程度之不同,而分阳明、少阴(阳明合病)。
(5)半表半里之阴证,并非全是厥阴,还当包括少阳、太阴合病之格局。
其理亦如表阴证。
因在;里之阴证,以正气虚弱程度不而有太阴、少阴之分。
故弱少阳虚衰不甚,陷入太阴,则为少阳、太阴合病;4若少阳虚衰严重,陷入少阴则为厥阴病。
二者皆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之病,而有虚衰严重程度之不同。
诗云:“华佗化鹤烬遗篇,仲景传书日月悬。
祧子万家宗一脉, 纷纷井底各言天”笔者不揣鄙俚,试做抛砖引玉,见笑于方家。
六经辨证与伤寒
六经辨证与伤寒阳密乃固说:古人或从营卫的观念、或从升降园运动的观念、或从内经六气的观念来解释仲景的六经,或有干脆认为仲景的六经辨证不尊内经,乃从汤液经法,而汤液经法又无从考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今试从中医内经生理学的观念分析之,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
1. 仲景的六经辩证是公认的最完善的辩证体系。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的辩证体系,像三焦辩证,五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但只有六经辩证是最完美的体系,不讲八纲而八纲在其中,不讲气血营卫而气血营卫在其中,不讲五脏辨证而五脏观念在其中。
2. 统而言之,仲景之六经,三阳以水气(阳)的运行为法,三阴以精血(阴)的运行为用,但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载,阴阳是不可分离的,尤其是三阴的运行,仍要以阳气的先行为动力,经云阳行六寸,阴气才开始运行。
1.)太阳主开,指膀胱水腑在小肠火的蒸腾下,太阳寒水气化而进入卫气营血,这是周身阳气运行的总来源,太阳开机不利常表现为阳气不达腠理四肢而易感表虚,易成桂枝汤证;或阳气不能自由出入而表闭,易成麻黄汤证;阳气不能蒸腾津液而癃闭或小便多、三焦停饮等。
在此过程中,小肠火提供了气化的能量,膀胱水提供了气化的物质基础及场所,因此,仲景将膀胱与小肠都定义为太阳,主开,是为足太阳膀胱与手太阳小肠。
2.)阳明主合,指水气的吸收与收藏入里。
这里分两条路径,如果是饮入水,则由阳明胃土直接气化,散精四布,直接为人体所吸收利用;如果是食物中夹带的水,则由于有食物的保护,胃腑来不及对水吸收就进入了小肠,小肠不吸收水于是进入大肠,由于大肠与肺相表里,它们之间有管道相通,这时在小肠火的作用下,大肠中的水会气化进入肺腑,而剩下的残渣就形成了大便。
水分从消化系统进入身体就可以看成是水分的吸收与收藏,由于胃与大肠都有吸收水分入里的主要功能,故将他们都定义为阳明,主合,是为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表示伤寒病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后世医家总结出六经辨证,对六经的本质研究形成各种学说,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六经辨证包含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气病机,并蕴含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
历代研究《伤寒论》者众多,迄今有医家逾700人,产生专著1700多部,发表论文逾3万篇。
从源到流,从本到末,从内涵到外延,有以文解论、以经解论、以论解论、以注解论、有以心解论等。
历代医家多重视六经实质的研究并形成了多种学说,但解释六经离不开其所属脏腑、经络及气化功能。
本研究以六经为纲,脏腑经络气血为目,用八纲作为纽带,对伤寒六经病证进行重新疏理,以揭示六经病证及其方系的变化规律,同时以各经的特性和组合分析六经变证。
此外,就少阴心肾进行中西医理论汇通的探讨,以期为临床上急危重病症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六经辨证是最经典和最根本的辨证体系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卢》、《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本无“六经”之说,六经之名源自《内经》。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六经为川”。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六经波荡,五气推移。
”《灵枢·刺节真邪》曰:“六经调者,谓之不病” 等。
后世论《伤寒论》者,对六经演绎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伤寒论》以六经分病、论证、辨治并断转归,其三阴三阳论证,清楚地表达了疾病的病性、病位、病势和转归,实际上后来提炼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已在其中得到表达,后世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也是以六经辨证为框架进行发挥和充实。
既然三阴三阳已表达了整个有机体的各个层面和状态,其自然具有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基础。
恶寒的辩证治疗
恶寒的辩证治疗恶寒秦子曰:恶寒恶风,以一症而分轻重。
恶风者,见风则恶,无风即止;恶寒者,即无风亦恶寒。
恶寒、恶风、发热皆是表邪,虽里症悉具,若有一些恶寒、头疼、身痛、手足冷,即是表邪,宜先解表,不宜清里攻下。
然恶寒有阴症阳症分别,不发热,脉沉迟,口不干,神清便清,阴症恶寒,治宜温经。
发热脉数,头痛心烦,阳症恶寒,治宜散表。
然温经散表各有分别,太阳症,无汗恶寒,发热脉浮紧,为表邪伤营,宜发汗,西北冬月,用麻黄汤,南方三时,用加减羌活汤、十味芎苏散。
有汗恶风发热,脉浮缓,为表邪伤卫,宜解肌,西北冬月,桂枝汤,南方三时,加减防风汤。
阳明症,目痛,脉浮大,无汗恶寒发热,宜发汗,葛根汤。
有汗恶寒发热,宜解肌,防风干葛汤、升麻葛根汤。
若口渴消水,加知母、石膏。
少阳寒热,无汗恶寒,脉浮弦紧,宜发汗,柴胡防风汤。
有汗恶寒,脉浮弦数,宜小柴胡汤。
以上三阳表症恶寒也。
又有太阳病,重发其汗,不发热而恶寒;又有脉微人,不应发汗,误汗之,亦恶寒;更有卫气不足,表气虚,误汗之,亦恶寒。
以上乃过汗亡阳而恶寒也,治宜黄芪建中汤、玉屏散。
例如热病胃寒人,多服寒凉,反变里寒而用温里者也。
另有阴症恶寒,治宜温经,又各不同,此直中三阴中寒恶寒也。
仲景云: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此分别太阳病,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
太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此分别太阳病,若初起恶寒时即发热者,为风伤卫气,发于阳也。
若起初恶寒,未即发热,停一二日发热者,为伤营血,发于阴也。
旧注发热恶寒为阳症,无热恶寒为阴症,误也。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此分别头痛恶风,发热汗出,乃是风伤卫之中风症,宜用解肌者。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
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并竭,无阳则阴独。
复加烧针,因胸烦,面青黄,肤瞤者,难治。
色微黄,手足温者,可治。
此重言太阳中风症,不应用麻黄汤。
若误汗之,则发热恶寒,又复误下,心下痞满,阴阳两伤而恶寒。
《伤寒论》六经辩证诸多探讨
(十六)抽象说
牛元起认为,《伤寒论》六经是证候的抽象。伤 寒三阳是正盛邪实,表热实证的概括;三阴是正 气衰减,里虚寒证的代称。所以化而为三,意在 标识其盛衰程度的差别。
(十七)时空说
岳美中指出,伤寒六经在生理病理上都是时间和 空间的综合概括,六经各有一定的病和当令之时, 值其欲解之时,可以不施治。
(十二)阳明胜复说
杨雪帆、时振声等认为,《伤寒论》六经辩证的理论基础 是阴阳胜复(消长)。用阴阳胜复来解释伤寒六经辨证, 是从整体出发,从动态变化看问题,比较符合外感病是全 身性疾病,外感病有阶段性这两个特点。
(十三)病证结合说
徐荣斋认为,所谓六经辩证,是后人注疏《伤寒论》的评 语,注疏者强调了辨证的一面,而忽略了辨病的一面。其 实伤寒的六经是辨病和辩证的结合。《伤寒论》中提纲挈 领的“辩××病脉证并治”篇名,都说明了《伤寒论》辨 证论治和辩病论治是相结合的。
(四)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含义非生理而是病理。
病名 太阳 (病)
阳明 (病)
少阳 (病)
太阴 (病)
病经 足太阳经、腑。体表。
根于膀胱、肾。
手、足阳明经。肠胃。涉及症状广。 主要突出足经。
胆经、胆腑、三焦。 (在经恶寒,入腑化热)
脾经、脾脏。 太阴肺的病变见于太阳变证。
病性 阳 阳 阳 阴
(二)脏腑说
以李时珍、高学山为代表。李氏在《本草纲目》中指出: “夫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津液 不行。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 肺主气,包罗一身,天之象也。证虽属太阳,而肺实受邪 也。”高氏在《伤寒尚论辨识》中亦指出:“足太阳与手 太阴同治皮毛之合,则肺部所辖之胸中,原为太阴阳气之 公署。”
析《伤寒论》六经辨证
《内经 》认 为睡 眠 ,即“寐 ”,“寐”与“寤 ”是人 体顺应 自然界 昼夜 变化 的一 种 生 理性 调 节 行为 ,而这 种 调 节 行为 主要是 卫气有 规 律 的 出 阳入 阴 、营卫 协调 运 行 的 结果 ,所 以对 于 失 眠 的 患 者 ,不仅 可 通 过 药 物 调 治 营 卫 ,更 重要 的是应 通过 人体 自身 的调节机 制 ,即昼加 强 体育锻 炼 ,振奋 阳气 ,夜“无 扰筋 骨 ,无见雾 露 ”(《素 问 · 生气通 天 论》),使 卫 气 的 出 阳入 阴形 成 良好 的昼 夜循 行规律 ,从 而使 “昼精 而夜 瞑”。
正 常人 体是一 个 统 一 协 调 的有 机 整体 ,所 以三 阴 三 阳所代 表 的经络 、脏腑 及 生 理 功能 活 动 不 能视 为 不 同的变化 ,只有 当人 体感 受 外 邪 ,阴 阳失 却 协 调 统 一 , 三 阴三 阳所 代表 的经 络 、脏 腑 及 其生 理 功 能 活动 也就 离而不合 。从 脉征 变化 表 现 的 整体 上看 ,病 有 发 阴发 阳之分 。《伤寒论 ·辨太 阳脉 证》病有 发热恶 寒 者 ,发 于 阳也 ;无 热恶寒 者 ,发 于 阴也 。分 别而 论 ,病 在 某 经就
(收稿 日期 :2006—10—23)
析 《伤寒 论 》六 经 辨 证
朱平 东 重庆 市开县镇 东睡佛卫 生站 (405400)
摘要:《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辨证施治的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重要 古典医学著作,详细阐述六经辨证有机地结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以不变之理求万变之证,千余年来仍为祖国医学中诊断之规范, 治疗之准绳。
非单指 某个 方 面 ,实 际上是 对不 同经络 、脏腑 及其 生理 功能活 动 的概括 。 如太 阳 ,有 手 足太 阳之 经 脉 和所 属 的小肠 、膀 胱两 腑及 其生理 功能 活动 ;同时太 阳又 与少 阴所属 经 络和 心 、肾两 脏通 过经 络而彼 此联 系 。所 以, 三 阴三阳 虽然各 自代 表 着 不 可 分割 的联 系 ,而使 人 体 成为一个 统 一协 调 的 有机 整 体 。生 理是 这 样 ,病 理 变 化 同样 如此 。古人 云 :“一 阴 一 阳谓 之道 ,偏 阴偏 阳谓 之疾 。”从 整体上 看 问题 的张 仲 景 “勤求 古 训 。博 采 众 方 ”,将 《内经》古 典 医籍 的理 论 与临床 实践有 机地结 合 撰述《伤寒 杂病 论》。伤寒 多 由表入里 ,传 变较 快 ,首先 影 响气 化 功能 ,故 以三 阴三 阳作 为辨证论 治 的纲领 ;杂 病多 由内 生 ,常 为 脏 腑 相 传 ,或局 限 于某 些 经 络 或 脏 腑 ,故 以脏 腑经 络为 辨证论 治 的准则 。伤寒兼 杂病 ,杂 病多 由伤 寒 引发 ,故 仲 景 合 而论 之 ,无 非是 各 有 侧 重 , 不能截 然 分开 。可见 ,《伤 寒论 》以三 阴三 阳 作 为辨证 论治 的纲领 ,并 非单纯 的证 候 分类 ,而是 概括 所属 经络 脏腑功 能 活动 失常 紧密联 系在 一起的 。
欲明《伤寒论》六经本质,当首辨阴阳之特性
欲明《伤寒论》六经本质,当首辨阴阳之特性夫阳之为病进也,升则实热,而为燥也。
阴之为病退也,降则耗寒而为痛也。
这是吉益南涯区分疾病阴阳属性的根本原则,但初看上去好像不太好理解。
但我们之前讲过混沌学说和弹性自适应系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夫阳之为病进也”,指的是在疾病的属性为阳,即阳病的情况下,能量在弹性自适应系统中的运行与正常情况相比是加速和激烈的,这种加速和激烈的情况称之为“进”,有亢进的意思。
那为什么会亢进,只能是发生了阻遏熵增才会这样。
阳气具有趋病性和祛病性,弹性自适应系统那里有了阻遏,阳气就会主动向阻遏的部位运行,发生强烈的反应以打通阻遏,这个过程就是阳病。
因为这种过程是亢进和激烈的,所以叫“阳之为病进也”。
比如说太阳病,正常情况下阳气循着弹性自适应系统从内往外运行,从而发挥着“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
阳气受到阻遏了,那么它就会更强烈地去冲击病灶,发生强烈的反应伴随着相应的症状,这是太阳病“阳之为病进也”的情况。
少阳是怎么呢?少阳在太阳表和阳明里之间,俗称“半表半里”。
少阳部位被阻遏,阳气冲击阻遏就会发生熵增而产热,但该部位既不在太阳之表,又不在阳明之里,所以多余的热量只能循弹性自适应系统上行,从头面孔窍之中透出,这就有了“口苦、咽干、目眩”等少阳提纲的症状。
那么阳明病也一样,阳明病是弹性自适应系统中肃降的功能受到阻遏了,同样阳气也是要强力的冲击去肃降通道中的阻滞的,肃降通道的阻滞加上阳气冲击的熵增,就会出现“实”和“热”的表现。
而肃降从五行属性上说,属于阳明金的属性,所以就有了阳明病的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升则实热,而为燥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在介绍弹性自适应系统的特性时讲过,阳气运行的规律是后升前降,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主要在后升中体现。
阳气升散被遏,阻遏熵增就会产热,这种热属于实热,实热会耗伤津液,津液不足则为燥也。
“升则实热,则为燥也”就是这个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六经辨证角度浅述“恶寒”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402-02
六经辨证源于《伤寒论》,既是《伤寒论》的首要问题,又是中医学的核心辨证方法。
其中六经病提纲如下:“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柯琴等不少医家提出“六经为诸病而设,非为伤寒一病而设”,强调六经是脏腑经络由表及里发病规律的总结。
陆九芝在《世补斋医书?卷九》又有“废六经则百病失传”之说。
刘渡舟认为应该广义地看待六经为病,它是张仲景对脏腑经络发病的总结。
从六经分证的方法来看,是伤寒和杂病共论的。
在临床过程中用六经分证的方法来驾驭和概括诸病才叫辨证论治,不能单说为伤寒的传变而设1]
一句话:“虽未能尽愈诸疾,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古代医家把六经分证的方法概括为两句话,一为“经者,径也”,六经是邪气进退之路;二为“经者,界也”,六经各有其界限和范围,包括发病脏腑、邪正关系、发病情况等。
六经辨证反应了每一经病的客观规律和整个脏腑经络的病变,其重大的临床意义正在于此。
《伤寒论》据经而认证,据经而立法,据法而处方,为
我们提供了一种执简驭繁的方法。
理法方药之“理”就是辨证之理,必须先认识“经”这一关键环节。
医生要掌握辨证论治,首先就要抓阴阳,将疾病分为阴证与阳证两类,如《伤寒论》中提出的“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无寒者,发于阴也”。
就六经辨证而言,就是先分为三阴病与三阳病。
《内经》有云;“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张仲景就是以三阴三阳为纲的,这样就对一切疾病都有了指导作用。
“恶寒”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骨空论》有云:“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伤寒论》提到恶寒的条文有44处,在其六经辨证中,“恶寒”一症,三阳证有之,三阴证亦有之。
太阳病为发热恶寒并见,阳明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其后恶寒自罢不恶寒反恶热,少阳病为阳中之枢,故邪犯少阳时现一阵恶寒与一阵发热交替,即往来寒热,太阴病脾虚脏有寒故恶寒,少阴病阳气不足则恶寒而蜷卧,厥阴病为厥逆而恶寒。
《金匮要略》提到恶寒之条文有18处,涉及到痉病、中暍、疟疾、肺痈、寒疝、痰饮、水肿、疮疡、肠痈、妊娠、产后等十多种病症,所论述之病机广泛。
《中医诊断学》2]
3]“恶寒”与“畏寒”在历代医籍中是混用不分的, 二者间的区分, 乃今人所为。
根据临床观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 条“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之“恶寒”, 第3 条“太病, 或
已发热, 或未发热, 必恶寒”之“恶寒”, 均为表证之恶寒, 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缓解,即后世所说的“有一分恶寒,有一分表证”。
而《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289 条“少阴病,恶寒而蜷, 时自烦, 欲去衣被者可治”之“恶寒”,第295条“少阴病, 恶寒, 身蜷而利”之“恶寒”,第298 条“少阴病, 四逆, 恶寒而身蜷”之“恶寒”, 均系心肾阳虚, 形体失于温煦所致的畏寒, 病人自觉怕冷, 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即能得以缓解。
恶寒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极具辨证意义,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的十问歌就有“一问寒热二问汗”,临床实践也证明“恶寒”一症往往是区分阳证与阴证的关键。
故从“恶寒”一症切入,对深入研究仲景学说,读经典做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6-8.
[2]季绍良,成肇智,等.中医诊断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62.
[3]庄泽澄.恶寒与畏寒之我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27(4):263.
作者单位:530000 广西南宁市广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