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去除白细胞输血及其临床意义

去除白细胞输血及其临床意义

技术分类
根据去除方法的不同,可 分为过滤法、离心法、吸 附法和混合法等。
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应用范围
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输血免疫抑 制患者、器官移植受者和新生儿等高危人群中。
技术改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白细胞去除率更高、操作更简便、 成本更低廉的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正在研发中。
临床效果
3
拓展到其他治疗领域
将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应用于其他治疗领域,如 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开拓新的治疗途径。
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和贡献
促进相关技术创新
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如分离技术、检测技术等,促进相关 产业的发展。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推广和应用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和输血安全性 ,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
为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被提出。
临床需求
随着临床用血量的增加,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满足了临床对安全输 血的需求。
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01
02
03
原理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 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异 体免疫反应和输血传播疾 病的风险。
流程
采集全血或成分血,经过 白细胞去除处理,再进行 储存和输注。
除过程,确保输血安全。
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
03
制定更加严格的白细胞去除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技
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临床应用前景和拓展领域
1 2
扩大适用人群
将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应用于更多适应症的患者 ,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去除 白细胞输血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去白细胞血临床技术应用

去白细胞血临床技术应用
(二)过敏性结肠炎 个案报道滤除白细胞输血可引起结肠炎,机理不明。
输注去WBC的RBC适应症
爱丁堡皇家医师学会专题讨论会:93-3 推荐的适应症
★ 防止延迟NHFTR<5×106WBC/U.RBC
重β地中海贫血
其他有选择地 ▲ 慢性再障? ▲ 脊髓发良不良
可能的适应症
★ 防PC输血的NHFTR ◆ NHFTR与HLA关系不太明确 ◆ 改善PC输血效果不明确 ★ 癌、手术、HIV病人中防同种WBC免疫抑制

10%-20%
额外操作程序

需过滤到另一袋
收集时间
பைடு நூலகம்


过滤器阻塞

有可能
细胞因子释放


血小板活化


Amicus、Trima 及 COBE LRS分离机可使白细胞污染率 降至1×106以下
※表8 不同分离机机采血小板之白细胞残留量比较
分离机类型
白细胞残留量 白细胞<5x106的比例(%)
CS3000Plus
筛滤技术 微聚滤器,滤除白细胞70%-90%
三代

粘附技术 吸附滤器,滤除白细胞>99.9%
※ 表10 两种国产过滤器过滤流速及WBC去除率比较
甲组
乙组
t
p
过滤时间(x±s,min) 5±1
过滤流速(ml/min)
34
WBC去除率(%)
99.86
RBC回收率(%)
92.3
Plt去除率(%)
82.88
(六)预防输血相关性肺微血管栓塞
1、库血中的白细胞碎片、血小板碎片、变性蛋 白、纤维蛋白共同形成微聚物(微栓);

血液成分单采治疗技术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

血液成分单采治疗技术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

去白细胞红细胞的临床应用
去白细胞红细胞的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 血液疾病的患者 肿瘤患者的输血 小儿科的贫血患者 老年贫血患者 外科手术前后输血 有输血反应的内科贫血病人 妇产科输血 血液透析的贫血病人 代替悬浮红细胞用于所有贫血、手术病人(有条件)
辐照血
辐照血:用适当剂量的γ射线,灭活具有细 胞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但不损伤红细胞、 血小板的功能,以预防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 宿主病的发生。
血小板单采

血小板增多症可以用羟基脲或阿那格雷治
疗,在有显著临床症状需要尽快减少血小板计数
时、或者患者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时,可以选择血
小板单采。
• 每次采集通常可以减少一半的血小板量,但实际 计数情况不能达到,是由于分离时血小板从增大
的脾脏内释放出。
• 血小板单采可以减轻心肌梗死、脑缺血、肺栓塞 和胃肠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但是能否预防血栓和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不良反应
• 此外,低钙血症还可能是钙与置换液中的白蛋白 结合所致,或者是输入的供者血浆中所含的枸橼 酸盐所致。轻症者口服补充钙剂即可,症状持续 或严重者,须静脉滴注补充钙剂;若不及时治疗, 可以产生严重的症状:如肌肉收缩、手足抽搐和 癫痫发作。由于TA可能需要大量的血液制品,增 加了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如HIV、人类T淋巴细胞 病毒、肝炎病毒以及细菌和寄生虫的传播;非感 染性疾病的风险,如溶血、发热、变态反应、同 种异体免疫的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
高危型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去白细胞红细胞
• 血液采集后的6小时内将全血或悬浮红细胞中 99.9%以上的白细胞过滤清除掉,可有效地避免系 列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少白或去白细胞红细胞临床意义
• 同种异体免疫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90%以上是由血液中白 细胞成分引起: 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 输血介导的免疫功能抑制 急性肺损伤 血小板输注无效 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3-07-04T13:27:57.595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6期作者:马米莎[导读]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马米莎(自贡市中心血站;四川自贡643000)捐献机采血小板,是指献血者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捐献血液中的血小板而将其余的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的一种献血方式。

一般在中心血站进行采集。

那么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展开细说。

1.为什么要提倡捐献机采血小板?输注机采成分血是临床有效的医疗手段,一袋机采血小板可以使因止血功能困难而濒临生命危险的病人获得重生。

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车、献血屋通常捐献的是全血,单人份全血中血小板的含量很少,达不到针对性治疗目的,而一个单位的机采血小板相当于捐献200毫升全血中所含血小板量的5-10倍。

所以,机采血小板不仅大大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效果(缺什么补什么),而且还会减少患者由于输入多人份手工血小板而引起的副作用及输血反应,更减少了血液的浪费。

2.捐献机采血小板与捐献全血有何不同?捐献间隔不同。

捐献全血的间隔时间为半年,而捐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仅为两周,因为血小板在48小时左右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采血过程不同。

捐献全血直接采血流入血袋,一般时间较短。

而捐献血小板需要从一只手臂入针,通过相连接的经过消毒、一次性使用的管道流入血液分离机,分离出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同时将其它血液成分输还给献血者。

全过程一般约需1小时左右,根据身高体重、血管粗细、血液循环速度等指标,每个人的捐献时间会略有不同。

献血前检验过程不同。

献全血时只采取少量静脉血检测血型、血色素、乙肝表面抗原、ALT四项即可。

但捐献血小板由于对血液质量要求更高,因此除以上四项检测外还需检测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等。

3.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条件和要求有哪些?捐献机采血小板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环境,因机采血小板保存期较短(只有五天),在临床需要时才采集,故献血者可事先加入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等候血站的预约通知。

机采血小板采集效果评价

机采血小板采集效果评价

机采血小板采集效果评价目的评价机采血小板采集效果。

方法选择54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对采集前后外周血检测指标、采集过程参数及成品质量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54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前后外周血主要指标:WBC、RBC、HGB、HCT、PLT、MPV、PDW、P-LC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后外周血PLT 计数、成品PLT计数与血细胞分离机设定值(估算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红细胞、白细胞影响不大。

献血者及血小板成品实际采集后计数与机器提供参数存在个体差异,为保证产品质量需适当提高机器设定值,谨慎使用机器采后计数下限。

选择技术先进、采集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血细胞分离机可以保证采集产品质量,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同时保障献血者身体健康,从而招募、保留更多的献血者。

标签: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效果机采血小板是指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在无菌密闭的条件下,从单个供体内分离采集血小板成分,满足患者的用血需求。

机采血小板具有纯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优点,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机采血小板来源目前只能依靠无偿献血者捐献,如何既保证献血者身体健康又保证血小板产品质量是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课题。

本研究对54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采集前后外周血检测指标、采集过程参数及成品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3年9~11月从本站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随机抽样54名,其中男42名,女12名,根据献血者身高、体重、采前外周血计数、机器预测采后计数决定献血量[1-3],并征得本人同意。

其中捐献量1个治疗单位15人,2个治疗单位39人,体检和血液检查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4]。

1.2仪器设备血小板采集采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及配套双针耗材,血液样本检测采用日本Sysmex KX-21N型血球计数仪。

1.3试验方法献血者捐献前抽取静脉血3 mL进行初筛及血常规检测,合格后上机献血,机器设定目标产量为2.5×1011/袋[5]。

血小板制品及其临床应用

血小板制品及其临床应用

血管损伤
暴露血管内皮下胶原 血小板激活 血管收缩
(粘附、聚集、释放)
凝血系统 激活 纤维蛋白 形成
血小板止血栓 血凝块形成
二、血小板制剂的种类
手工血小板 机采血小板 血小板衍生的产品 1 、 白细胞去除血小板 2 、 冰冻血小板 3 、γ辐照血小板 4、 洗涤血小板
手工血小板的特点
血小板2.0×1010 个(不能保证) 1、1个单位含 红细胞 0.59ml± 白细胞 0.12×109 2、献血员暴露多 3、需要交叉配血
TTP病人因形成血栓而使PLT消耗,输 注血小板可促进血栓形成从而使病情恶化。 因此除非有威胁生命的出血,否则是禁忌使 用的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HIT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药物反应,发生 率1~3%。 HIT能引起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但 主要并发症并非出血而是血栓形成,临床上 可发生广泛的动、静脉血栓形成。所以不应 输注血小板 。
四、血小板输注疗效观察
1、止血效果(治疗性输注最重要的指标)
2、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预防性输注) 血小板增高指数(CCI) 血小板回收率 (PPR)
五、血小板输注无效
(一)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概念:
多次输入血小板后,由于产生了免疫相 关及非免疫相关因素的影响,致使血小板输 注无效,出血趋势不减轻,甚至加重出血。 发生率 30~70% ,此外还可引起发热反应或 输血性紫癜。 2次及2次以上输注血小板效果都不好。
1、尽可能使用ABO相同的血小板。这是因为ABO血型
相同的血小板存活时间长于ABO血型不同者,且分 离血小板时难免混入红细胞。 2、用ABO不同的血小板可能会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制品及其临床应用


血小板是止血机制中一个重要因素. 输注血小板仍是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 功能异常引起出血的主要措施,并且临床 用量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血小板临床应用

血小板临床应用
35
❖ 2、CCI(校正的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
Corrected count index)
❖ CCI=
血小板绝 (对 19 0/增 L)体 加表 数(m 面 2) 积 输入血小 (1板 1 0)1 总数
中国人体表面积计算法: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
0.0128×体重(kg)-
8
图7 血小板结构示意图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8 血小板超微结构模式图
10
二、血小板功能
❖ (一)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 (二)粘附、聚集、释放形成血小板血栓止血; ❖ (三)促凝功能。
11
VIII:C vW f
Fbg
图9 血小板功能机制示意图
12
三、血小板制备
血小板制剂
单采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
13
❖ (一) 常用的血小板制剂的种类
47
❖ (二) 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apheresis platelets leukocytes reduced ) 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质量控制项目和要求 按照表1执行。
48
(三) 浓缩血小板(platelets ) 1、 概念 : 采集后置于室温保存和运输的全血于 采集后6h内,或采集后置于20℃ 一24℃保存和运 输的全血于24h内,在室温条件下将血小板分离出 来,并悬浮于一定量血浆内的成分血。
23
❖ 2、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如果慢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输注血小板是
为了控制由于血小板减少和/或血小板功能 障碍导致的活动性出血,则被认为是“治疗 性”的。
24
❖ 3、《江苏省临床合理、科学用血考核评价标 准(试行)》关于血小板输注要求:
❖ ①外科输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 不输注;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注;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 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 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 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血小板制品及其临床应用

血小板制品及其临床应用
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危险的患者应接受辐照的血小板。 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症、骨髓移植受者、实 体器官移植的免疫低下受者、接受直系亲属 血液者,等。
七、几种特殊情况下的输血
1、血型不合SCT患者血小板的输注问题
ABO血型不合HSCT的输血有两种:
(1)主侧不合:输注与供者同型或AB型血小板。 (2)次侧不合:输注与受者同型或AB型血小板。 (3)主、次侧均不合:输注AB型血小板。
(二)RhD与血小板输注
1. Rh阴性血小板在ABO血型相同、配血相合前提下 可输注给Rh阳性患者。
Rh阴性患者一般只能接受同型输注,但紧急情况 下,无抗体时可输注Rh阳性血。注意有可能产生 抗体,以后则只能输注Rh阴性血。 3. 特殊情况下,若RhD阳性血小板输注给可能怀孕 的RhD阴性妇女时,可考虑使用抗—D免疫球蛋 白阻止其致敏。
八、血小板输注不良反应
1、细菌污染 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 3、巨细胞病毒的传播 4、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5、 输血相关的肺损伤(TRALI) 6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7、 输血相关的免疫抑制(TRIM 8、血浆引起的不良反应等
九、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键要素
◆纠正出血伴有的凝血功能障碍; ◆ vWF作为一种黏附分子,在血小 板与血管壁的结合中起着重要的桥 梁作用; ◆ vWF、纤维结合蛋白可与血小板 阿司匹林、消炎 1、积极纠正出凝血功能障碍; 糖蛋白IIb/IIIa结合, 诱导血小板的 痛、潘生丁等 聚集。 2、积极控制感染;
血管损伤
暴露血管内皮下胶原 血小板激活 血管收缩
(粘附、聚集、释放)
凝血系统 激活 纤维蛋白 形成
血小板止血栓 血凝块形成
二、血小板制剂的种类

血液储存前白细胞去除技术的临床应用

血液储存前白细胞去除技术的临床应用
阳性 率 为 5 .3 两 种 检查 项 目通 过 计数 资料 的 x 2 %, 2
细血 管 损伤 . 待相 关实 验进 一步 研 究 、 有 参 考 文 献 [ 谢科杰, , 钢, 尿游离轻链联合 敞醚 检测粗诊 1 ] 陈 陆明 等. 篮自 : 断糖尿病 f 期肾损伤‘的应}价值・ r ein20, l f j L l g di , 82 al M ce 0 3 a
匿 2 1 0Q
壹 5篷 5 _ n M dcl o la, y j . N , _ e i un lMa Q ( t 』 aJ  ̄ , - 5
’8 4 5。

化 终产 物 ( E )的作 用 下 ,I AG s F B与 血小 板 L的 受体 结合 . 并通 过 氧化应 激来 促进 血 小板 的 聚集 . 从
[ 2 f wj 。
G m a f 山 n 』f j … o g au
检验 , 差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两种 项 日联合 检 测 阳性 率
达到 6 .6 , 明 D D m rFB联 合检 测 2型 糖尿 86 % 说 — i e .I 病 早期 肾损 伤 阳性 牢 更高 . 临床 更具有 指 导价值 . 对
定 数量 白细 胞血 液易 导致 输血 发热 反应 、同种 异
显 微镜 . 细胞计 数 仪 . 血 一次性 去 向细 胞采 血 多联袋
( 海输 血 技 术有 限公 司 )B C B 0 0全 自动细 上 .A T C9 5
体免 疫反 应和 某些病 毒 传播 。 目前 同内外 已普 及 去 除 白细胞 血 液产 品.旨在 减 少和 降低 含 有 自细 胞 血
有 显著性 说 明 D D me, I 实 与糖 尿病 并发 症 — i rF B确 的相 关 . 是早 期 肾损 伤 的重 要原 冈 . 临 床上 测 2 对 型糖 尿病 并发 肾损 伤具 有重 要价 值 、本研 究还 示 D D m r 项 检 测 阳性 率 为 4 . % . I — ie 单 77 6 FB单 项 检 测

机采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2例报告

机采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2例报告
血 小 板 8个 单 位 病 情 未 见 好 转 , 肤 出 血 面 仍 皮 在 扩 大 血 小 板 降 至 9× 1 L 时 , 人 出 现 0/ 病
易发 生凝 集 , 以在制 备 和保 存过 程 中很多 因 所 素都 可 影 响 血 小 板 的 数 量 和 功 能 , 如 离 心 例 力 、 存温 度 、 保 血袋 质 量 、 凝剂 的类 型 等等 。 抗
维普资讯
青 海 医 药 杂 志 2 2年 第 3 00 2卷 第 4期
37
机采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2 例报告
西 安 市 中 血 站 ( 10 1 牛 东升 70 6 ) 昊 中秋 王 菊使
在 当今 的 临床 治 疗 中 ,成 分 输血 已成 为 不 可缺少 的 重 要 部 分 ,是 输 血 领 域 的 一 场革 命 。随着 血 液 分 离技 术 的进 步 ,高质 量 的 血
液 成 分 不 断 推 向 临 床 。 由 于 临 床 医 生 对 成 分
2 ℃ =2 , 荡 频 率 保 持 在 一 定 的 范 围 内 , 0 " 震 C 同
时使用 的血 袋表 面 光 滑 , 气 性 能好 , 通 能更 好 的进行氧气 交换 和代 谢 , 制备 的血小 板 可保 存
3天 ~ 5天 。
输 血 的认 识 日渐 加深 , 血小 板 已成 为 经常用 的

1 4 血 小 板 输 注 的 疗 效 . 由 于 许 多 原 困 可 影 响 血 小 板 输 注 的 效
种血 液成 分 。为临 床提供 大量 的 、 格 的血 合
小 板 , 为血 站义 不容 辞 的任务 。 成
1 血 小 板 的 制 备 和 保 存
离 机 所 提 拱 的 浓 缩 血 小 板 悬 液 , 疗 困 血 小 板 治

52例血液病和肿瘤患者输注滤白机采血小板相关资料分析

52例血液病和肿瘤患者输注滤白机采血小板相关资料分析

输注血小板 ) ,应进行血小板配型 ,根据配型结果
后 选择 配型 相合 的血小板 进行 输注 。
参考文献
1刘 达庄 编 . 小板 血 型 系统 . 海 :上海 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 血 上
2 0 . 0  ̄1 3. 0 01 7 1
< 2 ×1。 ,滤白机采血小板的输注可以降低大 0 0/ L
指征 为血小板 < 2 × 0 L 0 19 ,选择 A O血型相合 / B
的血 小板 直 接输 注 。5 例 患 者外 周 血 血 小板 计 数 2 均<2 0×19 0/ L,在 治疗 过程 中输 注滤 白机采 血 小 板 3 ~ 8U 输 注次数 ≤ 5 2 例 , 5次 2 0 10 ( 次 8 > 4例 ) ,
表 1 患者 出血程度与P R T 及血 小板抗体 的关 系 [ % )] n(
出血程度
0 (= 级 n 2) 1 ( =7 级 ”2 )
2 ( =3 级 n2 )
而血小板抗体的发生率为 2 . %,略低于文献的 62 9
报道。
输注有效
2( 0 . 100 0) 2 7. 0( 40 7)
的浓缩血小板 , 但其白细胞和红细胞 的含量极少 ,
输 注 的疗效 也 明显 优 于手工 分离 的浓缩 血小 板 …。 3
5万 唐 , 刘华 ,瘳 勇. 小 板反 复 输 注 效果 评 价 . 西 医 药 , 血 江
20 .4 1 ):3 9 3 2 0 7 2( 2 3 ̄4.
统计与分析 ,数据资料用 t 检验 , 间对 比用 x 组 z
检 验 。以 p< 00 .5为差 异有 统计学 意 义 。
2 结 果
21 输 注次 数 与 出血 程度 分 级关 系 输 注机 采 血 . 小 板 ≤ 5次 的 2 患 者 的 出血 程 度 分 级 为 0级 8例 2例 ( . 71 4% ) 、1级 2 0例 ( 1 3% ) 7. 4 、2级 6例 (1 3 ) 2 . % ,输 注 机 采 血 小 板 > 5次 的 2 4 4例 患 者 的 出血 程 度 分 级 为 0级 无 、1 7例 ( 91 % ) 级 2. 7 、 2级 l 7例 ( O7 % ) 8.3 。输 注 机 采 血 小 板 ≤ 5次 患 者 的 出血程 度 明显 低 于输 注 机 采 血小 板 > 5次 的 患 者 ,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P< 00 。 . 5) 22 机 采血 小 板输 注 次数 与 效果 关 系 . 输 注机 采

去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

去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
药 不 能充 分 有效 杀 死根 管 内 的所 有细 菌 , 术后 疼 与 痛 有 关 ; 外 疼 痛 也 可 能 与 术 后 封 药 有 关 , 酚醛 另 甲 类 化学 消 毒 药物 对 根尖 周组 织 引起 免 疫 反应 , 生 产 局 部疼 痛 。综 上 所 述 , 感染 是 造成 并 发症 的重要 原
维普资讯
云南医药 2 0 0 8年第 2 9卷第 2期
生 物 与被 感 染 物 之 间 多 重 应 答 相 互 作 用 的 结 果 。
应 尽 量 避 免 术 后 反应 ,经研 究 显 示 ,为 预 防和 减 少 并 发症 ,应 注 意 以下 几点 : ()严 格 按 照根 管 1 治 疗 常规 操作 ,并遵循 无 菌原 则 。 () 术前 、术 2 中 、 术 后 进 行 3次 摄 片 , 仔 细 确 定 工 作 长 度 。
来 自昆 明市 血 液 中心 ,一 次 性 使 用 白细胞 输 血器
白细胞血液成分 ,其它大部分 国家 的临床使用率
也 超 过 3 %,并 以每 年 5 0 %比例递 增 。 为 了保证 安 全 输 血 ,血液 各 种成 分 均 应去 除 WB C后 输 注 。各 成 分 中 的 白细胞 含量 见 附表 。
在根管预备时 ,由于机 械和药物 的作用 ,改变 了
根 管 内多 种 细 菌 间 的静 态平 衡 ,细菌 被 激 活 ,直
接或 间接损伤组织 ,使 症状 加重 ,反之 ,急性期 的尖周炎患牙经过引流开放 ,炎症渗 出物得 以引 流 ,髓腔 、根管 内的压 力下降 ,局部疼痛 、肿胀 现象得到缓解 。但 有学者认 为髓腔开放 可使 菌群 复杂化 ,使治疗复杂 , 应慎重进行髓腔开放 。消毒
附 表
血 液 及 血 液 成 分 中 的 白细胞 含量 [ 1 】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后24h>5为有效; 血小板回收率输后1h>60%,输后24h>40%
为有效。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24/50
血小板输血疗效判定
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 I)计算, 计算 公式以下:
CCI = [ P I(109 /L) ×W ( kg) ×0. 07 /N (1011 )
×100 ×F ] ×100%〗 式中W =患者体重。F =矫正系数, 脾正常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34/50
免疫性原因
白细胞同种抗体 血小板同种抗体 ABO血型不相容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35/50
血小板表面抗原
与其它细胞共有: HLA-I、ABO、Lweis、I 和P(后三个未见与血小板输血无效相关)
缺失RH、Duffy、Kell、Kidd抗原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15/50
1997年, 渥太华大学医院比较了两组随机严 格控制20 109/L和10 109/L血小板输注 阈值
78位急性白血病患者,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 20 109/L或10 109/L时随机接收预防性 单采血小板制剂治疗
结果发觉两组患者上肢出血瘀斑数目标改 变未有显著差异
血小板<100×109/L需作眼部或脑部手术前后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21/50
剂量及使用方法
血小板输注量依病情而定 1个治疗量血小板2.5×1011 机采血小板用量0.06×1011 / Kg体重, 浓缩血小板用
量2单位/10 Kg体重。 成人输10单位血小板可增高血小板 (20~30)×109/l 2~3日输一次, 连续时间视临床效果而定。 要求ABO血型同型。 22℃解聚后用标准输血器, 以病人能够耐受最快速度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去白细胞输血临床应用论文

去白细胞输血临床应用论文

去白细胞输血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研究使用滤器制备去白细胞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技术,临床观察降低非溶血液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方法用白细胞过滤器和无菌接口的方法制备出50袋(规格为200ml)去白全血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剂,并对此进行质量检测,临床调查输血人次36328,临床选择23例(占总输血人次的0.0633%)。

既往有多次输血史,并且发生过2次以上输血反应的患者,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所发生的输血反应情况。

结果 23例患者输注不去白血液制剂时出现输血反应率为5.43%;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输血反应率为0.047%。

结论白细胞滤器制备去白细胞血液制剂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白细胞抗体所致的同种免疫性非溶性输血反应。

[关键词] 白细胞滤器;去白细胞血液;输血反应[中图分类号] r45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93-01我站研究制备了去白细胞血液制剂,并反复进行了质量检测,观察分析了临床应用情况,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1 白细胞去除方法白细胞可采用多种方法去除,主要有离心去白膜法、洗涤法、冰冻去甘油法、过滤法、照射法,其中过滤法最为理想[1]。

本文具体介绍用第3代白细胞滤器和无菌接的方法,去除储存前全血、悬浮红细胞中白细胞技术。

1.1 材料 (1)血液来源:用cpda血袋采集的全血(规格为200、400ml/袋)或悬浮红细胞制剂(规格为1个单位/袋),采集后置2℃~6℃条件下保存4~24 h。

(2)耗材:一次性白细胞滤器,由成都双流双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

(3)设备:低温大容量离心机:由美国贝克曼(backman)公司提供;无菌接口机:由德国进口驳接机公司提供;热合机:由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韩国进口热合机提供。

1.2 制备方法 (1)全血过滤:用cpda血袋采集的200ml或400ml 全血(采集后1-5d),通过无菌导管连接器将采集的血液与白细胞过滤器相连,连接成功后,将血袋悬挂于支架上,依重力作用自然过滤,待完全过滤后(过滤时间大约6-10min)排除空气,对接配血管及打印标签,核对无误后,热合下过滤后的血袋,此即为制备的去白细胞全血。

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白细胞机采血小板(Apheresis Platelets, AP),是一种现代化、高效、安全的血液制品。

它通过离心血液,将血浆与血小板分离,达到临床治疗或输注的目的。

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领域。

本文将介绍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一、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原理与操作步骤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是一种基于离心原理的自动操作设备,能够快速分离血浆和血小板。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血液成分的不同密度,通过离心力将血浆与血小板分离开来,有效去除多余的白细胞。

操作步骤如下:1. 患者的外周血通过静脉穿刺或动脉穿刺进入采血机;2. 血液在采血机中被分离成血浆和血小板两部分;3. 血浆和血小板按照预设方案分别分离储存。

二、应用领域1. 血小板输注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可以获得高浓度的血小板制品,用于治疗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

这种血小板制品质量高、纯度高、传染风险低,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

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SIRS患者临床表现为体温异常、心率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可去除活化的白细胞,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缓解全身炎症反应。

3. 骨髓移植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可采集到高浓度的血小板制品,用于骨髓移植术后的血小板输注,可有效预防移植后出血并提高生存率。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还可以去除血液中的自身免疫性物质,如抗体、免疫复合物等,减少免疫反应,对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三、优势与不足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相比传统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分离效率高:可以快速、高效地分离血小板,获得高浓度的血小板制品。

2. 高纯度:通过去除白细胞,使血小板制品纯度更高。

3. 安全:采用封闭系统,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然而,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成本高:设备投资及运营成本较高,限制了其普及推广。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后血小板情况分析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后血小板情况分析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后血小板情况分析发表时间:2009-07-21T11:35:10.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5期供稿作者:王振财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血站辽宁朝阳122000[导读] 机采血小板由于血小板纯度高,红细胞和白细胞混入量少,输注时可以降低HLA抗原性,减少血小板输注的无效性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增加血小板输入的效果,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多[1]。

机采血小板由于血小板纯度高,红细胞和白细胞混入量少,输注时可以降低HLA抗原性,减少血小板输注的无效性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增加血小板输入的效果,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多[1]。

我站采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和美国金宝公司生产的血液分离机采用梯度离心原理进行血小板的采集,采用日本SYSTEM公司生产的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进行分析,分别对40名采集1U和20名采集2U的机采献血者采集后、7天、1个月血小板的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机采献血者选择自愿无偿捐献血小板者,体格检查符合卫生部颁布的献血标准,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50×109/L[2];血小板体积≤7.8fl;白细胞计数4.0-10.0×109/L;一个月内没采集过其他成分血,机采前72小时未服用过阿司匹林类药物。

1.2仪器与试剂 MCS血细胞分离机(美国血液技术公司)、Trima血细胞分离机(美国金宝公司)、KX-21血液分析仪(日本SYSTEM公司)及相应仪器的耗材和试剂及质控品。

1.3方法1.3.1血小板采集方法采用血细胞分离机专用封闭式管路,输入献血者相关信息,选择采集程序,血小板计数在230×109/L以上采集2U血小板,在230×109/L以下采集1U血小板。

采集血小板量1U为2.5×1011/L,2U为5.0×1011/L。

1.3.2血小板检测采集前、后、机采后7天、机采后1个月静脉血2mlDETAK2抗凝,采用KX-21血液分析仪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项目检测。

血小板临床应用新进展

血小板临床应用新进展

注的全过程:即在血小板的采集、离心、存储、运输、输注过程
中尽可能都保持该温度范围内。特别是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不可 与其他血液成分混装。
(二)冰冻保存:基层血站常用
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血小板保护剂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一、输注指征 1.预防性血小板输注:70% (prophylactic platelet transfusion) 2.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30% (therapeutic platelet transfusion)

我国规定一个治疗剂量的机采血小板含量≥2.5×1011(美国 3.0×1011 ),供成年病人一次输注。
五、 浓缩血小板的保存 (一)液态保存

用透气性能好的塑料袋采集血小板,于22±2 C°的条件下震荡保存。 应有人定时监控并记录温度。因为该温度条件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繁殖,故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在血小板产品发 放时也应严格进行外观检查。该保存条件应贯穿血小板制备和输
血 小板 配 型


几乎不可能
易发生,且出 现早 1~3 差 天
出 现 迟 5~7 天 好






不易
低廉

昂贵



四、血小板单位的概念
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单位标准,不同国家各不相同, 如美国450±50ml全血称为1 单位,由1单位全血中制备所得的血
液成分称为1单位血液成分。手工血小板的含量不一致、不准确。
Circulating inhibitory complexes (drugs, etc.) removed by pheresis
TTP治疗


Whole blood and plasma transfusion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余的白细胞。为此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笔者对临 床的应用进行研究, 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对象与方法
1 研 究 对 象及 分 组 采 用 本 院的 医 疗 信息 系 统。 以 2007 年 4 月~2009 年 4 月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患 者 374 例作为对照组, 以同期输注去白细胞机采血 小板的患者 411 例作为实验组, 统计输血不良反应 率。 2 血液来源 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采集( 由美 国进口 Amicus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 和机采血小板 的采集( 由美国进口 CS-3000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 均由承德市中心血站提供。新鲜机采血小板白细胞 含量≤5×106/ 袋, 新鲜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白细 胞含量≤5×104 / 袋。
参 考 文 献
1 黄学忠, 吴祥, 黄秀琴.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 S 区编码产 物 的 检测 及 临 床意 义 [ J ] . 临 床 肝 胆 病杂 志, 2002, 18 ( 2) : 33-34.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 修订. 病毒性肝炎防 治方案[ J] . 中华传染 病杂志, 2001, 19( 1) : 56.
3 陈曼 丹, 邱小 华, 林 漫燕, 等. 乙型 肝炎患 者血清 Pr eS1Ag 检测的临 床分析[ J] . 国际流 行病学 传染病 学杂志, 2007, 34( 6) : 367-368.
4 杨志, 陈兰英, 周铭, 等. 乙型肝炎病毒前S1 抗原与HBV 血 清标志 物之 间的 相关性 探讨 [ J] . 蚌 埠医 学院 学报, 2004, 29( 1) : 77-79.
4 高峰, 主编 . 临床输血 与检验[ M ] . 第 2 版, 北京: 人 民卫 生出版, 2007: 7.
5 刘景 汉, 韩 玮, 董军 , 等. 输注去 白细胞血液 对提高医 疗 质量的作用[ J] . 中国医 师杂志, 2004, 6( 1) : 39-40. ( 收稿日期: 2010-04-03) ( 本文编辑: 姚萍)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0 年 10 月第 12 卷第 4 期
·341·
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王舒莹 李晓明 刘震岳 张建民 王平
【摘要】 目的 评价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应 用于临床反复输血患者减少输血不良反 应的效果。方法 将 2007~2009 年785 例应用机采血小板反复输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11 例和对照组374 例。观察组输入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 对照组输入 机采血小板。结果 对照组输血不良反 应 20 例次, 输血不良 反应率 5. 3% , 其中 血液病科 260 例反应 15 例( 白血病患者 10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 例) 反应率5. 7% , 妇产科101 例 反应3 例( 均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 反应率2. 97% , DIC 患者2 例。观 察组 411 例反应 6 例( 白血病患者 3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 2 例、DIC 患者 1 例) , 输血不良反应率 1. 46% , 两组 分析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 7. 583, P < 0. 01) 。结论 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应用 和推广能够有效降 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 生, 提高临 床治 疗效果。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去白细胞 输 血反应 【中图分类号】 R 331. + 4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587( 2010) 04-0341-02
2 M asseM . U niver sal leuko reduction o f cellular and plasma co mpo nents: pr ocess contr ol and per for mance of the leuko reduct ion pro cess[ J] . T ranfusClinBio l, 2001, 8 ( 3) : 297-302.
DO I: 10. 3969/ j. iss n. 1671-2587. 2010. 04. 020 作者单位: 067000 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 作者简介: 王 舒莹( 1971- ) 女, 蒙古族, 河北省承德市人, 主管 检验师, 本科, 主要从事临床输血工作, ( T el ) 15803147998( E-mail) w sy2950075@ 126. com。
表 1 机采血 小板组和去白机采血小板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组别
机采血小板 去白机采血小板
n 过敏 374 5 4发性溶血反 应
13
0
3
0
血小板 输注无效
2 1
2= 7. 583, P< 0. 01
合计
20 6
输血 反应率( % )
5. 30* 1. 46
量巨噬细胞吞噬, 使输入血小板的寿命进行性缩 短, 临床疗效不佳, 表现为极度血小板减少、明显渗 血、发热、皮疹和呼吸困难。输入的血小板会迅速破 坏, 血小板计数不仅不升高, 有时还会下降, 甚至比 输前还要低。非免疫因素是患者有发热、出血、感 染、败血症 DIC 等非免疫性血小板消耗, 也可发生 血小板输注后计数不高的无效状态以及紫癜等不 良反应。 2 对照组 374 例反应 20 例, 不良反应率 5. 3% , 观 察组 411 例, 反应 6 例, 不良反应率 1. 46% , 两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7. 583, P< 0. 01) , 见表 1。
讨 论
在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中, 发热性非溶血 性 反应( FNHT R) 是临床输血 中最常见的不良反 应, 主要原因是与输血次数密切相关的输入白细胞 后产生抗HL A 抗体所致。因此, 去白细胞成分的血 液应用在临床上得到重视。国外调查结果认为, 输 注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5×106/ L , 即可有效预防 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 3] , 同时发热反应与血液成分 在储存期白细胞活化后产生及释放细胞因子IL -1、 IL -6、IL -8、肿瘤坏死因子-a( T N F-a) 。本实验证明 去除白细胞对减少过敏反应、发热性非溶血反应 ( F NHT R) 是必要的, 而且还能预防HL A 同种免疫 反 应 和血 小 板 输注 无 效 、传 播 病 毒性 疾 病 、G V HD 等。资料证明: 反复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血清中, 血小 板特异性抗体单独存在的频率较低( 2% ~3% ) , 一 般常与HL A 抗体共存( 约18% ) [ 4] 。因此, 输血前应 详细询问有无输血史和过敏史, 以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国外发达国家已于 90 年代对所有临床应用 的血液和血液成分进行去白细胞过滤。去白细胞输 血优化了临床治疗, 提高了临床整体医疗质量[ 5] 。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2 检验。
结 果
1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判断 ( 1) 发热: 体温较输 血前升高大于1℃以上, 可伴有恶寒, 寒颤等。( 2) 过 敏: 输血后出现局部或全身皮疹, 经抗过敏治疗可 消退。( 3) 血小板输注无效: 免疫因素是由于反复输 注血小板或有妊娠史的妇女, 患者血清中可产生白 细胞、血小板同种抗体, 当再输入具有相应抗原血 小板后, 会产生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反应, 此类反应 大多是由HLA 抗体引起并造成输入的血小板被大
现代医学表明, 血液中非治疗性成分如白细胞 等是一种“污染物”, 其同种异体输注会产生白细胞 抗体, 从而引起一系列副作用, 如反复输注含有白 细胞成分的血液, 产生 HL A 同种免疫抗体而导致 的非 溶 血 性 免 疫 性 发 热 输 血 反 应 高 达 15% ~ 38% [ 1] , 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移植物抗宿 主病( T AGVH D) 以及某些嗜白细胞相关的病毒感 染[ 2] 。因此, 血液及其成分去除白细胞对输血安全 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去白细胞临床效果评价多 是对全血、悬浮红细胞、血浆, 而机采血小板中也有
数 的 对数值 与 Pr eS1-Ag 值 的相关 性研 究表 明, PreS1-Ag 值能够反 映 HBV 体内复 制情况, 血清 HBV DNA 拷贝数的对数值与PreS1-Ag 值具有较 好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 PreS1-Ag 在判定 HBV DNA 复制 方面比 HBeAg 具有更高的检出率, 在没有条件使 用 PCR 方法进行 HBV 定量检测的情况下, 常规检 测 HBV P reS1-Ag ,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体 内 HBV 病毒复制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5 窦亚玲, 李永哲, 刘志肖, 等. 乙型肝炎病毒前 S 1 抗 原检 测 的临 床 价 值 [ J] . 中 华 检验 医 学 杂 志, 2006, 29( 8) : 71 4-71 6. ( 收稿日期: 2010-04-10) ( 本文编辑: 蒋光明)
·342·
J Clin T r ansfus L ab M ed, Oct. 2010, V ol 12, N o . 4
3 Sm ithJD, L eit manSF. Filtr io n o fRBC units: Effect of sto rag e and temperatur e on filter perfo mance [ J ] . T r ansfusiou, 2000, 40( 5) : 521-526.
国内对血液滤除白细胞的研究多局限于红细胞制 品和冰冻血浆的应用, 而对血小板的去白细胞研究 不多, 更重要的是血小板输注多数是反复输注, 这 样一来去除白细胞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参 考 文 献
1 林果 为, 陈 立群, 陈 为欢, 等. 非 溶血输血反 应的调查 及 药 物预防 效果的评价 [ J] . 中 华内科 杂志, 1988, 27( 2) : 7 9-8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