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散纳米钛酸钡晶体的微波水热合成与表征_推荐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
单分散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单分散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作为纳米材料的基石,单分散纳米粒子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单分散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
在纳米科技领域,粒子的单分散性十分重要。
单分散性指的是粒子的尺寸和形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对于粒子的性能和应用有着决定性影响。
然而,由于制备过程中的多种因素,纳米粒子往往难以实现单分散。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制备单分散纳米粒子。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溶剂热法。
这种方法通过溶剂中温度的升高,使得溶液中的金属盐或化合物发生沉淀,最终形成纳米粒子。
溶剂热法制备的纳米粒子通常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和形貌控制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需要高温、长时间反应等。
因此,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其他方法。
其中一种新兴的制备方法是微乳液法。
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剂和溶剂构成的特殊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纳米粒子的形成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体系组成来实现。
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单分散性和尺寸可控性,并且反应条件相对较温和,适用于合成多种材料。
因此,这种方法在纳米材料研究中备受瞩目。
除了制备方法外,单分散纳米粒子的应用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催化。
由于纳米粒子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特殊表面活性,使得它们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通过控制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进一步调控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因此,单分散纳米粒子作为新型催化剂在汽车排放控制、清洁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单分散纳米粒子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纳米粒子的尺寸和表面性质使得它们可以作为药物载体、成像探针、生物传感器等。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纳米粒子内,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实现靶向输送。
同时,纳米粒子还可以作为成像探针,通过改变其表面修饰物的性质,实现对不同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
总的来说,单分散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是纳米科技领域的重要内容。
钛酸铅纳米结构的可控水热合成及其陶瓷电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钛酸铅纳米结构的可控水热合成及其陶瓷电性能研
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钛酸铅是一种具有独特电性能和催化性能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陶瓷、电极材料、催化剂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钛酸铅纳米材料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而水热合成是制备钛酸铅纳米材料的一种高效方法,可以在低温下制备出具有高结晶度和纯度的纳米颗粒。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出钛酸铅纳米材料,并研究其陶瓷电性能,为钛酸铅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二、研究目的
1. 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控制制备出不同形态和尺寸的钛酸铅纳米结构;
2. 研究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粒度和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能;
3. 测试材料的电学性能和介电性能,并研究其与形态、尺寸等纳米结构的关系;
4. 探讨纳米材料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合成钛酸铅纳米材料:
采用水热合成法,控制不同的反应条件,如温度、反应时间、溶液浓度等,制备出不同形态和尺寸的纳米结构。
采用XRD、TEM等分析手段分析其晶体结构、结晶度和形貌等物理性能。
2. 测试材料的电学性能和介电性能:
运用高频LCR测试仪测量材料的电学性能和介电性能,并对其形态和尺寸等物理性能进行分析。
3. 探讨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阐述钛酸铅纳米材料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前景,对陶瓷电性能的改善提供理论支持。
四、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钛酸铅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等特性,可以深入了解钛酸铅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质,并预测其在陶瓷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同时,本研究可以为其他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钛酸钡粉体的水热合成实验报告

钛酸钡粉体的水热合成实验报告以下是一份钛酸钡粉体的水热合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钛酸钡粉体,并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中钡钛比和钡浓度、钛酸四丁酯水解程度以及乙醇用量等因素对钛酸钡粉体颗粒特征的影响。
实验材料:1. 八水合氢氧化钡 (Ba(OH)2·8H2O)2. 钛酸四丁酯 (Ti(OC4H9)4)3. 二氧化钛 (TiO2,30% 金红石型和 70% 锐钛矿型)4. 氨水5. 乙醇和水6. 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1. 制备钡钛酸盐溶液:将 Ba(OH)2·8H2O 和 Ti(OC4H9)4 分别溶解于水中,然后用氨水调 pH 值为 8-9,制得钡钛酸盐溶液。
2. 制备模板:将一定量的 TiO2 粉体溶解于水中,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 pH 值为 8-9,制得模板。
3. 模板上生长钛酸钡晶体:将模板放入钡钛酸盐溶液中,调节温度为 (30±2)°C,反应时间为 24 小时。
4. 分离和纯化钛酸钡晶体:将生长好的钛酸钡晶体从模板上取下,用乙醇清洗,然后过滤,用乙醇浸泡,最后离心分离,得到纯化的钛酸钡晶体。
实验结果: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中钡钛比和钡浓度、钛酸四丁酯水解程度以及乙醇用量等因素,可以得到不同形状的钛酸钡粉体。
研究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钛酸钡粉体的颗粒大小逐渐减小,平均粒径从 (423.33±11.68) 纳米下降到 (257.33±10.16) 纳米;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利于钛酸钡由立方相向四方相的转变,但同时也会导致颗粒大小减小。
在最佳的体积比为VTi(OC4H9)4VH2O1.7,VCH3CN2OHVTi(OC4H9)40.6 的情况下,得到的钛酸钡粉体具有最小的平均粒径 (257.33±10.16) 纳米,并且呈现出四方相。
此外,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可以提高钛酸钡粉体的纯度。
钛酸钡粉体的微波水热合成

钛酸钡粉体的微波水热合成
郭立童;罗宏杰;郭立芝
【期刊名称】《中国陶瓷》
【年(卷),期】2005(41)1
【摘要】结合水热法和微波加热的优点,采用微波水热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钡纳米粉体,并与水热法合成产物进行了适当的比较。
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SEM电镜,分析了BaTiO_3纳米粉体的结构和组成,并初步探讨了微波水热合成钛酸钡的机理。
结果表明,与传统水热法比较,微波水热合成BaTiO_3纳米粉的温度更低,而且微波加热可明显提高反应速度。
【总页数】4页(P12-15)
【关键词】微波水热法;水热法;BaTiO3纳米粉体
【作者】郭立童;罗宏杰;郭立芝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西安石油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4.75
【相关文献】
1.钛酸钡粉体的水热法合成 [J], 陈瑞澄
2.微波-水热合成钛酸钡粉体及其表征 [J], 陈舰;李燕钿
3.pH值对水热法合成钛酸钡粉体的影响 [J], 蒲永平;高小利;宁叔帆;陈寿田
4.微波水热法合成纳米BaTiO3粉体的掺杂改性与性能研究 [J], 闫玉兵
5.水热温度对溶胶-凝胶-水热法合成锆钛酸钡钙纳米粉体的影响 [J], 陈歌;吉祥;王传彬;沈强;张联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钛酸钡粉体的水热合成实验报告

钛酸钡粉体的水热合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制备钛酸钡粉体,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
实验原理:
水热合成是一种通过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中进行化学反应合成材
料的方法。
在钛酸钡的水热合成过程中,钛源和钡源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钛酸钡晶体。
实验步骤:
1. 将适量的钛源(如钛酸四丁酯)和钡源(如硝酸钡)溶解在
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得到钛酸钡的前驱溶液。
2. 将前驱溶液转移到一个高压容器中,并封闭容器。
3. 将高压容器放入高温高压水热反应器中,设置反应温度和时间。
4. 反应结束后,将高压容器取出,冷却至室温。
5. 离心或过滤固体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并干燥。
实验结果:
钛酸钡粉体呈白色,形貌呈不规则颗粒状。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进行观察,发现颗粒大小均匀,粒径约为1-10μm。
使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的衍射峰与钛酸钡
标准谱图相吻合,证明合成的钛酸钡为晶体结构。
同时,红外光谱(IR)分析也证明了钛酸钡的合成。
实验结论: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钛酸钡粉体,其形貌呈不规则颗粒状,结构为晶体。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证明了水热合成法制备钛酸钡的可行性。
水热法合成钛酸铋钠纳米粉体综合实验设计

合取 代 的 AB O 。 型钙 钛矿 结构 弛 豫铁 电体 。正 八 面体 通 过 形变 降低 晶格 的对称 性 , 导致 自发极 化 的产生 , 从 而使 晶体具 有铁 电性 , 这 种结 构 受 到 国 内专 家 和相 关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4 — 1 1
组成 的二 元体 系室 温 下具 有 三 方 、 四方 共 存 的 准 同 型 相界 ( MP B) , 准 同 型 相 界 附 近 具 有 良 好 的 电 学
传统 的压 电铁 电陶瓷 , 大多是 含铅 陶 瓷 , 含 铅压 电 陶瓷 在使 用及 废弃 后处 理过 程 中都会造 成 环境 污染且 不利 于人 类健 康 。为 此 开 展 了无 铅 压 电 陶瓷 的研 究 , 希望 得 到不仅 具有 优 良实用性 能 且不会 造 成环境 污 染
的无 铅 陶 瓷口 ] 。钛 酸 铋 钠 Na B i T i 0 。 ( 缩 写 为 NB T) 于1 9 6 0年被 S mo l e n s k i i 发现[ 3 ] , 是一 种 A 位 复
p . C / c m , 具 有很 强 的铁 电性 能 _ 3 ] 。与 NB T 结 构 十 分 相 似 的 KB T 也是 一种 A 位离 子 复合 取代 的钙钛 矿 型 铁 电体 , 室温 下具 有 四方 结 构 , 居里点 3 8 0℃ , 具 有 较
低的矫顽 电场 ( 1 . 5×1 0 3 V/ mm) _ l 5 ] 。NB T 与 KB T
研 究人 员 的 广 泛 关 注 , 开 发 潜 力 很 大_ 4 ] 。纯 NB T 陶
瓷 的居里 温 度为 3 2 0 ℃, 室温 下为 铁 电相 , 具 有 烧 结 温
度低、 介 电常数小 ( 2 4 0 ~3 4 0 ) 及优 点, 其 剩 余 自发极 化 强度 3 8
微波—水热法合成纳米钛酸钡原料

微波—水热法合成纳米钛酸钡原料陈舰;杨浩南【摘要】结合水热法和微波加热的优点,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纳米钛酸钡(BaTiO3)原料.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的BaTiO3原料进行检测和表征,用直观分析法处理结果,得出BaTiO3纳米原料的最佳合成工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0 min,反应物浓度0.2 mol/L.【期刊名称】《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27)001【总页数】6页(P69-74)【关键词】微波—水热法;纳米BaTiO3原料;激光粒度分析【作者】陈舰;杨浩南【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东莞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1.4钛酸钡(BaTiO3),又称偏钛酸钡,是一种具有良好铁电性和很强介电性的精细化工产品. BaTiO3原料作为电子工业和特种陶瓷等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础原料,主要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电子计算机的记忆元件、晶界陶瓷电容器、正温度系数热敏陶瓷(PSTR)、半导体陶瓷等. 电子产品的快速增长,使得对具有更小粒径、更高纯度、形貌均匀的BaTiO3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BaTiO3原料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固相烧结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合成法等. 与传统合成法相比,微波—水热法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优势,如瞬间使物体整体温度达到结晶化温度,沉淀凝胶快速溶解均匀成核并迅速达到饱和,结晶化时间缩短[1]. 微波—水热法合成BaTiO3的影响因素有:溶液pH值[2]、反应时间[3]、钡钛比例[4]、反应温度[5]、分散剂[5]等,但最佳工艺参数还在探索中. 本文选用钛酸丁酯和硝酸钡Ba(NO3)2为原料,NaOH为矿化剂,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寻找用微波—水热法制备BaTiO3原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化学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Ba(NO3)2: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NaOH:分析纯,汕头市西陇化工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冰醋酸: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微波固相合成仪:T640,莱伯泰科有限公司;恒温磁力搅拌器:81-2,上海司乐仪器厂;电子天平:FA2004,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101-1A,上海讯能电热设备有限公司;X射线衍射仪:UItima IV,日本理学株式会社;激光粒度分析仪:RISE-2008,济南润之科技有限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JSM-7600F,日本电子株式会社.1.2 实验操作1)将Ba(NO3)2溶于蒸馏水,配制成0.3 mol/L的Ba(NO3)2溶液;将溶于无水乙醇,配制成0.3 mol/L的溶液;将NaOH溶于蒸馏水,配制成2 mol/L的溶液.2)取100 mLNaOH溶液加热至80℃,冷却至室温,在恒温磁力搅拌下,逐滴加入100 mL 溶液,最后加入100 mL Ba(NO3)2溶液. 混合均匀后,用pH试纸检测pH值(>13). 将乳白液倒入反应釜中,设置好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在微波固相合成仪中反应.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抽滤,再依次用稀醋酸酸洗、水洗、醇洗. 所得固体用烘箱在85℃下烘6 h,得到白色原料.4)分别控制反应物Ba(NO3)2和浓度为0.2 mol/L、0.3 mol/L、0.4 mol/L,反应温度为70℃、85℃、90℃,反应时间为10 min、30 min、40 min,重复上述三步骤,制备9种条件下的9个产物并编号.5)X射线衍射仪实验条件:Cu靶,工作电压40 kV,工作电流40 mA.2 结果与分析控制钡钛物质的量之比为1:1,溶液pH≥13,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85℃)一定,做9组实验,用X射线衍射仪对合成原料进行晶相检测,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合成BaTiO3原料的表面形貌,用直观分析法对样品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工艺参数.2.1 实验正交方案综合郭立童[3]、赵艳敏[5]等人的文献,本文选择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作为正交试验方案的三个因素,具体见表1.表1 试验因素水平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in反应物浓度/() 170100.2 285300.3 390400.42.2 9个产物样品的晶面间距XRD是鉴定物质晶像、研究晶体结构快速有效的方法. 从9个样品的XRD谱图可以看出:1)9个样品的XRD图谱与标准卡片PDF Card NO:00-031-0174立方相BaTiO3相比,其衍射角及相对应的衍射强度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确定合成的原料主晶相为立方相BaTiO3. 2)9个样品的谱图基准线都比较粗糙,除2号样外,其他谱图还出现了明显的杂峰,这表明2号样品的结晶纯度最高、杂质含量最少. BaTiO3原料烧结后活性更高,其介电性能和压电性能也大大提高. 晶面间距是衡量BaTiO3原料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晶面间距小符合BaTiO3原料高纯细的追求. 晶面间距越小,说明BaTiO3晶体分布越窄. 通过XRD谱图生成的报告可以得到9个合成样品晶体(110)面的晶面间距,见表2.表2 样品的晶面间距样品编号反应条件晶面间距/ang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in 反应物浓度/() 11(70)1(10)2(0.3)3.69 21(70)2(30)1(0.2)2.85 31(70)3(40)3(0.4)2.33 42(85)1(10)3(0.4)3.71 52(85)2(30)2(0.3)3.69 62(85)3(40)1(0.2)3.69 73(90)1(10)1(0.2)2.87 83(90)2(30)3(0.4)2.34 93(90)3(40)2(0.3)2.85从表3反应条件的极差R值可以看出,对晶面间距而言,反应温度的极差最大,其次是反应物浓度,最次是反应时间. 所以,微波—水热法合成BaTiO3原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30 min,反应物浓度0.2 mol/L.表3 极差分析极差晶面间距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 K108.8710.2709.41K211.0909.3910.23 K308.0608.8708.38 R102.9603.4203.14R204.0003.1303.41 R302.6902.9602.79 极差01.3100.4600.622.3 最佳工艺产品的检验2.3.1 粒度本文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微波—水热法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原料的粉体颗粒粒度(图1),并与市售标准品的粉体颗粒粒度(图2)对比.图1 最佳工艺合成粉体的粒度分布图图2 市售标准品粒度分布图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1)微波—水热法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BaTiO3粉体平均颗粒粒度为0.967 μm,比市售标准品的平均颗粒粒度(2.337 μm)小2.4倍左右. 2)微波—水热法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BaTiO3粉体的粒径分布比市售标准品的分布宽,说明合成的样品拥有更细的粒径,但是粒径大小分布的均匀性还有待提高.2.3.2 表面形貌和晶体尺寸SEM常用来观察样品表面形貌(断口等),本文采用SEM来测试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粉体的表面形貌和晶体尺寸,并与其他条件下的2个样品作对比,具体见图3、4、5.图3的晶体为梭子形,原料的平均粒径在0.74 μm左右,形貌模糊,图形不规则,结晶纯度低. 图4的晶体中出现大圆球,有明显的团聚现象,表明原料质量较差.图5的晶体形状为球形,颗粒分布均匀,没有团聚现象,晶体直径平均在50 nm,其表面形貌和晶体尺寸比较理想.图3 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0 min,反应物浓度0.3 mol/L的SEM图图4 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0 min,反应物浓度0.4 mol/L的SEM图图5 最佳工艺粉体的SEM图2.4 讨论相比传统工艺,微波—水热法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具体见表4.表4 不同工艺的粒径比较工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in粒径/nm 本文的微波—水热法07003050左右罗昆鹏[2]的微波水热法07001060~100 赵艳敏[6]等人的传统水热法24048060~100 全学军[7]等人的草酸络合物沉淀法800060540 续京[8]等人的化学沉淀法080060803 结论本实验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纳米BaTiO3原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30 min,反应物浓度0.2 mol/L. 相比于传统工艺,微波—水热法更具优势,如加热速度快、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更容易达到,合成产物的粒径更细、分散性好、表面形貌更均匀.参考文献[责任编辑:熊玉涛]Nano-BaTiO3 Raw Materials Synthesized by Microwave-hydrothermal MethodCHEN Jian, YANG Hao-nan(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 523808, China)Abstract: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microwave heating method, Barium Titanium Oxide (BaTiO3) raw materials are synthesized by using microwave-hydrothermal method. Threefactors with three levelsare considered in the experiment, thesyntheticpowders are tested and characterized via usingX-raydiffraction(XRD), 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sis instrument and 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 (SEM). Intuitiveanalysis is adopted to detect the experiment results, theoptimal parameters for Barium Titanium Oxide (BaTiO3) raw materials synthesizing is concluded:reaction temperature is 70 ℃,reaction time is 30 min, reactant concentration is 0.2 mol/L.Key words: microwave-hydrothermal method; nano-BaTiO3 raw materials; 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sis文章编号:1006-7302(2013)01-0069-06中图分类号:O611.4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2-11-05作者简介:陈舰(1955—),男,四川自贡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微波固相合成仪:T640,莱伯泰科有限公司;恒温磁力搅拌器:81-2,上海司乐仪器厂;电子天平:FA2004,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101-1A,上海讯能电热设备有限公司;X射线衍射仪:UItima IV,日本理学株式会社;激光粒度分析仪:RISE-2008,济南润之科技有限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JSM-7600F,日本电子株式会社.1)将Ba(NO3)2溶于蒸馏水,配制成0.3 mol/L的Ba(NO3)2溶液;将溶于无水乙醇,配制成0.3 mol/L的溶液;将NaOH溶于蒸馏水,配制成2 mol/L的溶液.2)取100 mLNaOH溶液加热至80℃,冷却至室温,在恒温磁力搅拌下,逐滴加入100 mL 溶液,最后加入100 mL Ba(NO3)2溶液. 混合均匀后,用pH试纸检测pH值(>13). 将乳白液倒入反应釜中,设置好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在微波固相合成仪中反应.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抽滤,再依次用稀醋酸酸洗、水洗、醇洗. 所得固体用烘箱在85℃下烘6 h,得到白色原料.4)分别控制反应物Ba(NO3)2和浓度为0.2 mol/L、0.3 mol/L、0.4 mol/L,反应温度为70℃、85℃、90℃,反应时间为10 min、30 min、40 min,重复上述三步骤,制备9种条件下的9个产物并编号.5)X射线衍射仪实验条件:Cu靶,工作电压40 kV,工作电流40 mA.控制钡钛物质的量之比为1:1,溶液pH≥13,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85℃)一定,做9组实验,用X射线衍射仪对合成原料进行晶相检测,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合成BaTiO3原料的表面形貌,用直观分析法对样品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工艺参数.综合郭立童[3]、赵艳敏[5]等人的文献,本文选择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作为正交试验方案的三个因素,具体见表1.XRD是鉴定物质晶像、研究晶体结构快速有效的方法. 从9个样品的XRD谱图可以看出:1)9个样品的XRD图谱与标准卡片PDF Card NO:00-031-0174立方相BaTiO3相比,其衍射角及相对应的衍射强度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确定合成的原料主晶相为立方相BaTiO3. 2)9个样品的谱图基准线都比较粗糙,除2号样外,其他谱图还出现了明显的杂峰,这表明2号样品的结晶纯度最高、杂质含量最少. BaTiO3原料烧结后活性更高,其介电性能和压电性能也大大提高. 晶面间距是衡量BaTiO3原料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晶面间距小符合BaTiO3原料高纯细的追求. 晶面间距越小,说明BaTiO3晶体分布越窄. 通过XRD谱图生成的报告可以得到9个合成样品晶体(110)面的晶面间距,见表2.从表3反应条件的极差R值可以看出,对晶面间距而言,反应温度的极差最大,其次是反应物浓度,最次是反应时间. 所以,微波—水热法合成BaTiO3原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30 min,反应物浓度0.2 mol/L.2.3.1 粒度本文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微波—水热法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原料的粉体颗粒粒度(图1),并与市售标准品的粉体颗粒粒度(图2)对比.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1)微波—水热法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BaTiO3粉体平均颗粒粒度为0.967 μm,比市售标准品的平均颗粒粒度(2.337 μm)小2.4倍左右. 2)微波—水热法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BaTiO3粉体的粒径分布比市售标准品的分布宽,说明合成的样品拥有更细的粒径,但是粒径大小分布的均匀性还有待提高.2.3.2 表面形貌和晶体尺寸SEM常用来观察样品表面形貌(断口等),本文采用SEM来测试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粉体的表面形貌和晶体尺寸,并与其他条件下的2个样品作对比,具体见图3、4、5.图3的晶体为梭子形,原料的平均粒径在0.74 μm左右,形貌模糊,图形不规则,结晶纯度低. 图4的晶体中出现大圆球,有明显的团聚现象,表明原料质量较差.图5的晶体形状为球形,颗粒分布均匀,没有团聚现象,晶体直径平均在50 nm,其表面形貌和晶体尺寸比较理想.相比传统工艺,微波—水热法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具体见表4.本实验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纳米BaTiO3原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30 min,反应物浓度0.2 mol/L. 相比于传统工艺,微波—水热法更具优势,如加热速度快、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更容易达到,合成产物的粒径更细、分散性好、表面形貌更均匀.【相关文献】[1] 马麦霞,张光霞. 微波水热合成Mn掺杂BaTiO3纳米原料[J]. 硅酸盐通报,2010, 29(1): 108.[2] 罗昆鹏,微波水热合成钛酸钡纳米原料[D]. 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 17-44.[3] 郭立童,罗宏杰,郭立芝. 钛酸钡粉体的微波水热合成[J]. 中国陶瓷,2005, 41(1): 13.[4] 吴东辉,施新宇,张海军. 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钛酸钡粉体研究[J]. 压电与声光,2009, 31(2): 252.[5] 赵艳敏,冯绣丽,王公应. 超细钛酸钡粉体的水热合成[J]. 合成化学,2005, 13(3): 301-303.[6] 赵艳敏,王越,王公应. 纳米钛酸钡的水热合成进展[J]. 合成化学,2003(4): 300-306.[7] 全学军,李大成. 草酸络合物沉淀法制备超细钛酸钡粉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2001, 33(4):80-81.[8] 续京,张炎.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钡粉体[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445-449.。
单分散ZnS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

单分散ZnS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一种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颗粒是纳米技术中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之一,其小尺寸效应对材料的物理、化学、光学、电学等性质具有显著影响,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
ZnS是一种广泛用于催化、太阳能电池、发光材料以及生物磁共振成像等领域的重要半导体材料。
单分散的ZnS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和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荧光探针、药物传递、生物成像等领域。
因此,本研究选用ZnS为研究对象,旨在制备单分散ZnS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表征,为其在生物医学、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
二、主要研究内容1. 设计制备单分散ZnS纳米颗粒的方案。
2. 采用油包水法和反相微乳液法两种方法进行制备,并优化实验条件。
3. 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动态光散射等技术进行颗粒形貌、大小分布、结构等的表征,并对其光学特性进行研究。
4. 探究ZnS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论文的创新点1. 采用两种制备方法,对比其制备效果。
2. 制备单分散的ZnS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光学性能。
3. 探究其在生物医学、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四、研究工作周期及重要参考文献研究工作周期:一年。
重要参考文献:1. Yang, P. D., Yan, H., Mao, S., Russo, R., Johnson, J., Saykally, R., ... & Heath, J. (2002). Controlled growth of ZnO nanowires and their optical properti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12(5), 323-331.2. Kim, Y. J., Lee, J. E., Lee, J. H., Park, S. P., Hong, S. I., & Kang, Y. S. (2009).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disperse, nearly spherical ZnS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336(2), 417-421.3. Wang, Y., Cui, R., Jia, Y., & Zhang, L. (2015).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disperse ZnS nanocrystals by reverse microemulsion technique.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631, 83-8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热 条 件 下 BaTiO3 晶 粒 形 成 机 理 仍 是 一 个 有 争议的课题,但大多数研究认为,遵从的是溶解- 沉淀的机理 。 [3] 如图2所示,钛源水解形成无 定 形
TiO2
及部分
Ti(OH
)4-x x
,
在
加
热
条
件
下
无
定
形
* 通信联系人,E-mail:chenpei@snnu.edu.cn
关键词 研究型综合实验 微波合成 单分散 纳米钛酸钡晶体 表征 DOI:10.13884/j.1003-3807hxjy.2013100128
为适应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院 校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 型人才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其中,增设研究型 综合实验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不同于以往的 验证型实验,研究型综合实验不但锻炼了学生动手 能力,而 且 激 发 了 学 生 的 求 知 欲、 拓 宽 了 其 知 识 面,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5 产 物 表 征
采用 X 射 线 粉 末 衍 射 仪 (XRD) 和 激 光 拉 曼 光谱仪对产物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红外光谱 仪 (IR)、热 失 重 分 析 (TG) 和 接 触 角 测 试 研 究 油酸分子在钛酸钡表面的包覆作用;利用透射电子 显微镜 (TEM) 和 高 分 辨 TEM 观 察 产 物 的 晶 体 形貌和晶格。 5.1 晶 体 结 构 表 征
室温下,立方相钛酸钡是拉曼惰性的,而四方 相钛酸钡是拉曼活性的,故拉曼光谱可灵敏地检测 四方 相 的 存 在。 从 图 3 (b) 可 以 看 出, 在 183、 261、305、520、715cm-1 出 现 了 拉 曼 峰, 其 中 305cm-1和715cm-1 是 四 方 相 钛 酸 钡 的 典 型 拉 曼 特征峰 。 [4] 这说 明 所 合 成 的 钛 酸 钡 主 相 为 立 方 相, 同时存在少量四方相。
反应速率加快,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产物。
如何调控合成体系中的温度梯度?为了回答上述问
在纳米材料的制备中,传统的加热方式热传导 题,引导学生去查阅文献资料,找出实例,验证自
速率慢、体系内存在温度梯度,易发生多次成核, 己的观点和文献是否一致。这一过程实质是实验的
粒子易长大,并且体系内不同区域粒子生长速度不 预先演练,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而能动
纳米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对绝大 多数大学生而言, “纳 米 材 料” 已 不 是 一 个 新 鲜 的 概念。但实际上,他们对 “纳米” 的真正含义却并 不理解,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更是觉得神秘莫测。因 此,开设纳米材料制备的研究型实验,将会极大地 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引领他们领略科研的魅力。
钛酸钡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基础母体原料,随 着电子器件向集成化、小型化方向的快速发展,对 陶瓷介质材料的晶粒尺寸及微观结构的控制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制 备 纳 米 钛 酸 钡 已 成 为 必 然 趋 势 。 [1] 但纳米钛酸钡颗粒易团聚,影响后续的成型、烧结 及产品的最终性能,因此,解决其团聚问题具有极 大的现实意义。在材料、材料化学、材料工程专业 本科生中开设单分散纳米钛酸钡合成和表征实验, 具有前沿性、可探索性、可拓展性等特点。本实验 结合实验 教 学 和 一 般 科 研 的 特 点, 通 过 廉 价 的 原 料、较短的合成时间、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较全面的 表征方法,培养学生动手、知识综合运用、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纳米材料的 认识,是一个值得推荐的研究型综合实验。
一,导致最终粒子尺寸较大且粒径分布较宽。而在 性正是科研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必要素质,也是培养
微波加热条件下,体系均匀快速升温,可溶性物种 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
浓度很快达到晶粒成核所需的过饱和度,在瞬间爆 发成核,晶核的形成极大降低了体系可溶性物种浓 度,导致晶体生长速率变慢、晶核难以长大,故制 备出的粒子 粒 径 小 且 分 布 均 匀。 对 于 纳 米 BaTiO3 的微波合成,由于溶解速度快,在较短时间内,钛 离子和钡离子浓度就 可 达 到 BaTiO3 成 核 所 需 的 过
体积加热。在高频变换的微波能量场作用下,分子 长大过程中同步长大,易形成晶粒细、粒度分布窄
运动由原来杂乱 无 章 的 状 态 变 成 有 序 的 高 频 振 动, 的纳米 BaTiO3。
从而使分子动能转变成热能,不但可均匀快速地实
通过了解微波水热合成的特点,让学生思考:
现体系温度升高,而且极大活化了反应物分子,使 如果制备尺寸较大的晶体,应采用何种加热方式?
出现成核和生长现象。若在液相中成核称之为均相 成 核, 若 在 无 定 形 TiO2 表 面 成 核 称 之 为 异 相 成核。
Fig.1 Crystal structure of cubic(a)and tetragonal(b)phase of BaTiO3 图1 (a) 立方相和 (b) 四方相钛酸钡的晶体结构
1 实 验 目 的
(1) 了 解 钛 酸 钡 的 晶 体 结 构、 基 本 性 质 和
应用。
(2) 掌握纳米钛酸钡合成基本方法、技术,了
解微波加热的特点。
(3) 熟悉纳米材料物相分析、表面性质分析和
形貌分析的常用表征手段。
(4) 学习 X 射 线 粉 末 衍 射 仪、 接 触 角 测 定 仪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一般操作。
陈 沛* 张延涛 陈新兵 安忠维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10062)
摘要 介绍一个研究型 综 合 实 验———微 波 法 合 成 单 分 散 纳 米 钛 酸 钡 晶 体 及 其 表 征。 采 用 廉 价 易得的原料,以微波水热合成法在短时间 内 (2h) 制 备 出 粒 径 10~20nm、 单 分 散、 长 方 体 块 形 纳米钛酸钡晶体。利用 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接触角仪、热重分析和透射 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晶相结构、表面性质、形貌等进行表征。该实验既迎合现代科研的热点,又 满足教学要求,同时,其很强的拓展性非常适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6) 将所 得 白 色 固 体 置 于 100 ℃ 烘 箱 内 干 燥 12h。
在每一个实验步骤中,都要求学生回答:为什 么要这样操作?在这个操作中哪些因素可能会对最 终产物造成影响,如滴加速度、搅拌速度、滴加顺
序等,其原因又是什么?在不同实验步骤中出现不 同实验现象,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又是什么?实验 步骤顺序是否可以调整?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学生 需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甚至需做对比实验,无形 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细致周密的思考能 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实 验 步 骤
(1) 在50mL 烧 杯 中 加 入 10 mL 去 离 子 水 和 0.45g Ba(OH)2·8H2O, 然 后 用 磁 力 搅 拌, 直 至 Ba(OH)2·8H2O 完全溶解;
(2) 向 上 述 Ba(OH)2 的 水 溶 液 中 加 入 0.13 mL 油酸,搅 拌 2 min, 产 生 白 色 固 体 物 质———油 酸钡;
Fig.3 XRD (a)and Raman (b)spectra of BaTiO3nanocrystals 图3 纳米 BaTiO3 的 (a)XRD 谱图和 (b) 拉曼光谱图
当学生完成 XRD 和 拉 曼 光 谱 分 析 之 后, 指 导 考,并根据已学的知识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最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如何判定产物中只 终提出解决的办法。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基本科研 有 Ba、Ti、O,而没有其他杂质元素?Ba和 Ti元 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即,学会提出问题、查找解 素在产物中一定是以 +2 和 +3 价 存 在 吗? 如 何 确 决问题的 可 能 方 法, 对 所 获 得 的 零 散 信 息 进 行 归 定呢?通过上述问题,可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 纳、总结,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来自3 试 剂 和 仪 器
3.1 试 剂 钛酸 四 正 丁 酯 (TBOT,Ti(C4H9O)4, 分 析
纯),八水 合 氢 氧 化 钡 (Ba(OH)2 ·8H2O, 分 析 纯),油酸 (分析纯),去离子水 (H2O)。 3.2 仪 器 设 备
2014 年 第 16 期 化 学 教 育 (http://www.hxjy.org)
2014 年 第 16 期 化 学 教 育 (http://www.hxjy.org)
· 23 ·
檹檹殢
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殢
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殢
实验课教学
檹檹殢
单分散纳米钛酸钡晶体的微波水热合成与表征
——— 推 荐 一 个 研 究 型 综 合 实 验
2 实 验 原 理
BaTiO3 晶体具有5个相态,六方相、 立 方 相、 四方相、正交相和三方相。随温度降低,发生六方
相到立方相、立方相到四方相、四方相到正交相、
正交相再 到 三 方 相 的 连 续 相 变, 相 变 温 度 分 别 为
1460、130、5和-90℃。六 方 和 立 方 相 为 顺 电 性,
· 24 ·
化 学 教 育 (http://www.hxjy.org) 2014 年 第 16 期
TiO2
逐渐水解形成
Ti(OH
)4-x x
,
体
系
中
Ti
(OH)x4-x 浓度逐渐 增 大, 当 Ti(OH)x4-x 和 Ba2+ 的
浓度达到 BaTiO3 晶粒 成 核 所 需 的 过 饱 和 度, 就 会
· 25 ·
50mL 微 波 反 应 釜 (材 质 为 聚 四 氟 乙 烯),50 mL 烧 杯,50 mL 量 筒,1 mL 移 液 管, 洗 耳 球, 电子天平 (0.1 mg), 磁 力 搅 拌 器, 小 型 离 心 机, 恒温 加 热 烘 箱, MDS-6 型 微 波 消 解 仪,DX-2000 型 国 产 X 射 线 衍 射 仪,Avatar360E.S.P.型 红 外 光谱仪,OCA20 型 视 频 光 学 接 触 角 测 量 仪,AL- MEGA-TM 型激光拉曼光谱仪,JEM-2100型 透 射 电 子 显 微 镜 ,Q50 型 热 失 重 分 析 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