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车间”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4-19”机械伤害事故-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机械伤害

“4-19”机械伤害事故-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机械伤害

“4·19”机械伤害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机械伤害
“4·19”机械伤害事故“4·19”机械伤害事故
2000年4月19日,某石油机械制造公司石油构件厂二车间职工孙某在操作车床加工紧绳螺杆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发生车床伤人事故,造成孙某死亡。

一、事故经过
4月19日14时15分,该公司石油构件厂二车间职工孙某(女,28岁)在操作6140车床加工紧绳螺杆过程中,因操作失误,不慎将套袖连同左侧胳膊卷入运转中的紧绳螺杆内,由于车床高速运转,卡盘将孙头部左侧击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孙某在高速旋转的车床运转过程中,精力不集中,操作失误,将套袖卷入车床;
2、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理不及时,无人紧急切断电源,造成人员受伤过重导致伤亡。

三、事故教训
1、要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防止因工作精力不集中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2、应加强岗位人员自救和互救技能教育培训,一旦发生设备伤人应立即切断电源,避免人员重复受到伤害。

1。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二车间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二车间

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未经正式规定、没有正式结构,由一些个性相投、志趣相近、价值观相似、感情亲近的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提出的。

20 世纪20 年代起,梅奥等人经过长达8 年的实验研究(即“霍桑实验”)发现,在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组织。

他认为,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

在这里,人们之间具有基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产生的共同的情感和态度,并且正是这种情感和态度把他们组合到一起。

一般认为,非正式群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以某种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一致性;群体的首领对其他成员拥有精神上的支配权力;有一套见效快的不成文的奖惩制度和手段;成员之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等。

二、非正式群体形成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一般认为,非正式群体形成的条件有:(1)时间空间条件。

时间条件是指有共同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或是某些共同工作和活动的时间。

空间条件是指彼此生活、工作地点比较接近,或是共同的。

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来说,时空条件完全是外部的,但却是必需的。

如果能控制这种条件,也就从一个方面控制了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2)由于某种利益或观点上的一致性。

在正式群体中,几个人对某事有一致看法,或大家有共同的利益,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

(3)个人的心理条件。

主要指由于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以及气质性格的相容性。

这方面的条件是内部的,具有决定性,往往决定了一个非正式群体的稳定程度。

(4)有类似的经历或背景。

例如同事、同乡、同学等。

人们还根据非正式群体的结构把它们分为三种类型:水平型,主要成员的地位、背景都相似;垂直型,涉及正式群体中不同层次的人员;混合型,即上述两种成分都存在。

根据非正式群体性质的不同,又可以把它们分为:工作型、经济型、生活型、情绪型、混合型等几种类型。

(新)涂装二车间过程质量控制及变化点管理20130302

(新)涂装二车间过程质量控制及变化点管理20130302
会议日期:2013年3月5日 讲评部门:涂装二车间
××部门
目录
第一部分 典型质量案例回顾 第二部分 过程质量控制 第三部分 过程变化点管理
2013年3月5日
第2页
涂装二车间
一、典型质量案例回顾
1、停产开线后生产调试质量控制
I. 问题情况
2013年2月17日生产线开线前,未安排报废车身对面漆线进行质量调试工作, 造成后续正常生产时,车身质量缺陷较多。
焊装当班代班主任
车间质量员
(N)上报
焊装车间室主任/车间主 任
涂装车间主任 技术质量科
(N) 继续联

30分钟 30分
内人员 钟内 未到现 人员

仍然
未到
现场
处理
焊装质量员
是否合格 否
结束
反馈至质保二科进行责 任判定及后续流程处理
前处理--PVC工段白车 身质量检查范围
班组 工位
检查职责
白车
预清理
身检 查工
涂装重大/批量问题 处理流程图
现场出现重 大/批量质 量事故
建立小组(工艺员/工段长/供 应商等组成);工艺员为组长;
返工/点补≥5台(同一缺 陷)或重大缺陷(高压线)
当班质量问题当班 解决,疑难问题成 立攻关小组
工段长/供应 商负责异常数 据统计、汇总
工艺员负责 制定整改措 施并实施
跟踪人:质
问题是
防错不彻底
2013年3月5日
第5页
涂装二车间
二、过程质量控制
1、涂装质检划CP6后质量管控
QC人员
对 涂装一车间:8人
比 职责:班组长负责整车AUDIT;
自涂装质检划CP6后,车间内设立跟线过程人员3人。

二车间案例分析组织行为

二车间案例分析组织行为

二车间案例分析
演讲人:陈昱豪 小组成员:李宁 王闫飞 金鑫 晋梦男 张符鑫 吴华振 张欢杰
案例概况
二车间里的各位员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在生产上无任何差错, 人事上没有什么纠纷但同时,这样一个安逸的环境,使得大家缺乏了 竞争意识和上进心,生产厂子里奖金平平,使得大家没法有拼搏进取 的强大动力,生厂上没有冒尖的也没有落后的。这样的结果,就是大 家的工资薪金很低,员工普遍贫穷其实,分析其根本,造成这样一个 矛盾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个人——车间里的元老八师傅。八师 傅做人很安逸,并不尊崇钱财,认为钱对大家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 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这使得大家虽然在人际关系上很和谐,但是员工 的财力普遍低下。但由于大家对于八师傅的尊敬,都没有提出改善意 见,只得在八师傅不知道的情况下,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常平作为 一个新上任的主任,很有壮志,希望凭自己的力量使得二车间更上一 层楼,改善车间目前的状况,开发二车间的潜在能力,提升二车间的 生产力。
2.二车间为什么稳定但贫穷(非正式群体的利弊)
1 稳定的原因(非正式 群体的积极作用)
在这个群体中职工为了统 一的目标维持生活拿到工 资,使行为,价值取向自 发的向积极地正确的,共 同的目标发展,最终使个 人与车间同步正向发展, 非正式群体起到协助工作, 增加稳定,发泄感情的作 用

贫穷的原因(非正式 群体的消极作用)
建立适当的奖励何改革增加效率(对非正式群体的研究与对策)

非正式群体在车间中已经客观存在,作为二车间思想政治 工作者,应该正视它而不能忽视它。常平所追求的高效率 与八师傅所追求的和谐车间目标不同,这导致常平在和八 师傅就改革计划谈判时未达成一致。所以常平才在未去的 八师傅同意的情况下一意孤行,进行改革。这不但得不到 员工们的支持与配合,还会进一步加剧员工对于常平这个 新领导的排外心理。个人认为,常平作为一个车间的管理 者,一定要首先分析并认清隐藏在整个群体中的领导者, 掌握并搞清楚群体间的人际关系。继而通过与员工代表谈 话,了解员工们的追求目标,把握全局的利益,充分发挥 员工们团结的特有优势,在提升车间生产力、为公司争取 最大利益的同时把握好群众的利益,使二者在利益上达到 共赢,共同发展。

电焊机触电典型事故案例

电焊机触电典型事故案例

电焊机触电典型事故案例案例一:工作服、防护手套被汗湿透,失去绝缘功能导致触电案1998年7月17日下午,河北省某厂二车间在生产过程中,焊工商某某(男,21岁)操作电焊机进行电焊固定工件作业。

由于天气炎热,车间通风不畅,商某某工作满头大汗。

15时15分左右,焊工班班长王某某来检查时,发现商某某躺倒在地上。

王某某最初误认为是中暑,抢救时才发现是触电,急忙关闭电焊机。

商某某进行急救,但终因触电时间过长,抢救无效身亡。

事故发生后,经现场勘查分析,确定导致商某某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所使用焊把末端绝缘破损漏电;同时由于天气高温炎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工作地点不能使用降温风扇,以致商某某所穿戴的工作服、防护手套被汗湿透,失去绝缘功能。

案例二、容器内触电后焊钳(二次线)落到身上不能摆脱导致身亡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容器内进行电焊。

因容器内温度高而且通风不好,身上大量出汗,帆布工作服和手套已湿透。

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经抢救无效而死。

案例三:误踩电焊钳导致触电身亡某年某月某日,天生桥分局一级高坝放空洞工程指挥部第二工程队,在放空洞无压段1+30~1+42桩号仓内浇筑混凝土,由于浇筑前预埋的三根直径为150mm的回填钢管不够长。

现场监理要求将回填管接长,队长刘某某派电焊班长高某某完成此项任务,并由其他班组的王某某和饶某某二人配合高某某(未经过培训)焊接钢管。

由于混凝土仓处于洞顶,电焊机又在仓外下方,高某某就先开电焊机开关通电,然后把电焊钳把线拉到混凝土仓内焊接处,随手将钳把线丢在混凝土的表面,然后高某某将1.5m长的钢管扛到焊接处,王、饶二人协助将钢管上提到位,但就位工作较困难,这时高某某提醒王、饶二人注意安全,脚不要踩在钳把线上,以免触电。

但是,就在他们提升钢管对位时,高某某换肩扛钢管左脚正好踩在电焊机钳把线上,高触电后呈蹲卧式倒在仓面上,王、饶二人立即伸手扶高某某起来,接触到高身体时发觉有电,就叫喊电工关掉电源,然后将高某某抬出仓外,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后用车运回指挥部,经医生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案例集锦教学案例

事故案例集锦教学案例

2、气瓶爆炸重大事故
2002年4月12日13时许,常州市城南钢瓶检测站长金某安 排职工夏某等6人将1只400L的待检测环氧乙烷钢瓶滚到作 业现场进行残液处理;金某在作业现场指挥。夏某将瓶阀门 打开后未见余气和残液流出,将阀门卸下,仍没有残液和余 气流出,夏即将阀门重新装上并关好。金某叫夏某将钢瓶底 部的一只易熔塞座螺栓旋松。旋松后,即听到有“滋滋”的 漏气声,金某说:“让它慢慢漏吧,不要去动它了”。
2、静电引爆醋酸乙烯事故
2002年12月,江苏丹阳某厂浆料车间,工人用真空泵吸醋 酸乙烯到反应釜,桶中约剩下30kg时,突然发生了爆炸, 工人自行扑灭了大火,1名工人被烧伤。经现场察看,未发 现任何曾发生事故的痕迹,电器开关、照明灯具都是全新的 防爆电器。吸料的塑料管悬在半空,管子上及附近无接地装 置,还有一只底部被炸裂的铁桶。
防范措施
1、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装运氧气瓶之 类易燃易爆危险品应由专业搬运工进行搬运,运输过程中严 禁野蛮装卸,严禁产生撞击。瓶壁下部应装有良好的保护胶 质垫圈,储存及运输钢瓶都应立式存放,不可在烈日下长时 间暴晒,以免产生高温。
2、定期做好气瓶技术检验,确保质量安全,不合格的气瓶严 禁使用。
原因分析
许多属于普通货物的产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产生粉尘。 农业产品中主要有面粉、玉米粉、土豆粉、黄豆粉、糖粉、 木粉、以及烟草、茶叶的粉尘;动物产品也会有粉尘,如鱼 粉、奶粉、骨粉等;金属(包括矿产品)也会有粉尘产生,如 镁粉、铝粉、硫磺粉等等。粉尘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 氧充分混合,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只要一遇到火星,就会发 生燃烧,这种燃烧能以极快的速度扩大,通过热传导和火焰 辐射的方式将热量迅速传给周围悬浮的粉尘,使它们也受热 燃烧。由于粉尘所处的空间温度越来越高,局部压力增大,

车间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车间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车间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范文车间火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工人伤亡甚至死亡。

因此,对车间火灾进行事故案例分析,是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重要途径。

一、事故概述某工厂位于一个工业园区,主要生产金属制品。

该工厂共有三层楼,每层楼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机床、压力机、钣金机等。

2018年9月15日,该工厂的第二层车间发生了火灾,造成数百万的财产损失。

二、事故原因初步调查显示,导致火灾的原因可能是设备故障、电线老化等,但是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火灾的主要原因是车间员工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操作。

1.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该车间员工在操作设备时存在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常常违反操作规程,比如未戴安全帽、未穿防护服等。

2.管理不当。

车间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不够,安全检查不够频繁。

3.应急措施不到位。

车间的灭火器数量和分类不够齐全,没有专门的应急救援预案,导致事故发生后没有能够快速有效地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三、防范措施针对本次事故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几点防范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生产特点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配备专人负责监督执行。

2.持续加强安全教育。

开展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防范能力。

3.加强检修维护。

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及时清理杂物,更新配电线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4.加强灭火器械管理。

计划购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和其他消防设备,分类合理,摆放位置合适。

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职业消防员,并加强应急演练。

5.建立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详细的灭火预案,制定应急抢救流程,制定应急演练计划,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结论通过此次事故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车间火灾事故的防范需要融入一个全方位、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科学地管理、明确地规章制度以及足够的安全意识培训、设备检修和维护、消防器械的购置和管理以及应急演练计划的制定等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化产车间机械伤害事故

化产车间机械伤害事故
机械伤害安全事故 案例
化产二车间 机械伤害事故
9月4日
27月10日,公司化
产二车间职工在硫铵 二楼工作期间因螺旋 输送机盖板固定不牢 固导致一名职工发生 机械伤害事故,这期 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 钟,一块小小的盖板 可能毁掉人的一生。
化产二车间机械伤害事故
时间: 7月10日,18:15分 地点:化产二车间硫铵二楼螺旋输送机 性质: 机械伤害
化产二车间机械伤害事故
7月10日18:10分左右,硫铵四楼化验 工张力争化验完酸度后,去上厕所。路 过二楼时杜在二楼巡回检查,下到一楼
事 后碰到打包工张去二楼看料位。18:15 分左右,张上完厕所回到一楼楼口时,
故 听到二楼有人在喊。张立即跑到二楼, 经 看到二楼岗位工杜坐在螺旋输送机上,
张急忙按下输送机停车按钮。并用手机
化产二车间机械伤害事故
警示:
3、职工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车间要吸 取本次事故教训,认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培 训教育,让职工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操作的 重要性;
化产次事故安排相关人员对全 厂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此类事故 再次发生。
抓安全细节着眼 防隐患消除着手
经 车间组织安旭泰维修队对外壳
过 进行切割,由于外壳材质为不 : 锈钢,于20:15分,将伤者救
出,送往总院。经检查,小腿
骨折,踝关节骨折、软组织挫
伤。
化产二车间机械伤害事故
原因分析
化产二车间机械伤害事故
(一)直接原因:
岗位工杜违反规程在未对螺旋输送机 进行停电的情况下,站在未盖好盖板的螺 旋输送机上对溜槽进行清理,导致本人右 腿滑入螺旋输送机
4、安全监督不到位,导致现场存有安全隐患。
化产二车间机械伤害事故
警示:

关于维修厂炼铁二车间“2.18”其他伤害事故分析通报

关于维修厂炼铁二车间“2.18”其他伤害事故分析通报

【精选】关于维修厂炼铁二车间“2.18”其他伤害事故分析通报—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关于维修厂炼铁二车间“2.18”其他伤害事故分析通报
一、事故经过
2014年2月18日16:40左右,维修厂炼铁二车间高炉钳工班刘震、彭雪刚等人负责对新区喷煤A系列中速磨机3#位磨辊进行更换,现场作业人员彭雪刚在对磨辊拆卸吊出磨机过程中,连接磨辊与辊座间三个直径均为30mm的螺栓突然断裂,磨辊从辊座中脱离,彭雪刚在避让磨辊时摔倒,头部碰到磨机内另一磨辊辊座吊环上,导致头部左后侧受伤。

二、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班组在更换磨辊作业项目时,对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未辨识到磨辊与辊座连接螺栓存在断裂的风险,且未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连接磨辊与辊座间的螺栓在手拉葫芦吊运过程中突然完全断裂,设备存在缺陷。

第1页。

二车间 案例分析

二车间 案例分析

常平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后,分到某工厂的企管科工作。

这一年厂里推行“承包责任制”,常平毛遂自荐,要求承包二车间。

他的改革方案写得周密具体,富有创见,党委会顺利通过。

于是,常平走马上任,当上了二车间主任。

二车间是加工轴套的车间,共108名职工,其中女工26人,平均文化程度初中。

这是全厂有名的先进集体,“生产先进”、“设备保养先进”、产品质量先进“等等,各种各样的锦旗挂满了车间主任办公室的墙壁,这更激发了常平的雄心壮志,他决定在这里大展身手,使二车间更上一层楼。

第一个月很快过去了,二车间就像一座不用上弦的巨大钟表,各个环节运转正常。

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生产上没有什么差错,人事上没有什么纠纷,考勤表上没有人迟到、早退、请假,甚至从没有人争吵。

所有的人对常平都很客气,主任长、主任短地叫着,口气极恭敬,但一切又让他感觉他这个主任只是个摆设,他对任何事情都插不上手,压根就没有人真正注意他、接纳他。

他有话无处说,有火没处发,只好端着主任的架子走出办公室到车间四处转转,很快他就发现,二车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只是一种错觉。

每个人都似乎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停的工作,但只要潜心观察就可以看出这紧张中有一种从容和闲适。

因为不管发生什么事,如多几个人或少几个人、设备出现故障或停电、停工待料这些常出现的情况,原定的生产指标仍能准确无误、不早不晚地按时完成,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固定的工资和奖金。

可是如果你一个一个的工序盯下来,时间却没有一点空隙。

他隐隐感到这有一个很大的空当在什么人手中调节着,但这对他是一个秘密,找不到突破口。

他从调度员的口中,了解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二车间有一个貌似不起眼,实则举足轻重的人物,人称八师傅。

八师傅并不姓八因为20年前他就是八级工,而那会的八级工就是工人中的状元,顶到头了,所以都叫他八师傅。

他在工具室工作,专管分发各种工具。

这可是建厂的元老。

二车间的车床都是他亲手安装的,他的技术是一流的,车钳铣刨样样精通。

电焊机触电典型事故案例

电焊机触电典型事故案例

电焊机触电典型事故案例案例一:工作服、防护手套被汗湿透,失去绝缘功能导致触电案1998年7月17日下午,河北省某厂二车间在生产过程中,焊工商某某(男,21岁)操作电焊机进行电焊固定工件作业。

由于天气炎热,车间通风不畅,商某某工作满头大汗。

15时15分左右,焊工班班长王某某来检查时,发现商某某躺倒在地上。

王某某最初误认为是中暑,抢救时才发现是触电,急忙关闭电焊机。

商某某进行急救,但终因触电时间过长,抢救无效身亡。

事故发生后,经现场勘查分析,确定导致商某某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所使用焊把末端绝缘破损漏电;同时由于天气高温炎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工作地点不能使用降温风扇,以致商某某所穿戴的工作服、防护手套被汗湿透,失去绝缘功能。

案例二、容器内触电后焊钳(二次线)落到身上不能摆脱导致身亡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容器内进行电焊。

因容器内温度高而且通风不好,身上大量出汗,帆布工作服和手套已湿透。

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经抢救无效而死。

案例三:误踩电焊钳导致触电身亡某年某月某日,天生桥分局一级高坝放空洞工程指挥部第二工程队,在放空洞无压段1+30~1+42桩号仓内浇筑混凝土,由于浇筑前预埋的三根直径为150mm的回填钢管不够长。

现场监理要求将回填管接长,队长刘某某派电焊班长高某某完成此项任务,并由其他班组的王某某和饶某某二人配合高某某(未经过培训)焊接钢管。

由于混凝土仓处于洞顶,电焊机又在仓外下方,高某某就先开电焊机开关通电,然后把电焊钳把线拉到混凝土仓内焊接处,随手将钳把线丢在混凝土的表面,然后高某某将1.5m长的钢管扛到焊接处,王、饶二人协助将钢管上提到位,但就位工作较困难,这时高某某提醒王、饶二人注意安全,脚不要踩在钳把线上,以免触电。

但是,就在他们提升钢管对位时,高某某换肩扛钢管左脚正好踩在电焊机钳把线上,高触电后呈蹲卧式倒在仓面上,王、饶二人立即伸手扶高某某起来,接触到高身体时发觉有电,就叫喊电工关掉电源,然后将高某某抬出仓外,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后用车运回指挥部,经医生抢救无效死亡。

汾西矿业新柳煤矿选煤厂机械伤人事故案例分析【最新】

汾西矿业新柳煤矿选煤厂机械伤人事故案例分析【最新】

汾西矿业新柳煤矿选煤厂机械伤人事故案例分析2012年2月k1日,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新柳煤矿选煤厂洗煤二车间在354,号〔中煤)刮板运输机顶梁处埠接照明灯架过程中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2012年2月3日下午15时40分,选煤二车一问电工组长长张孝宏安排刘世忠、任建国及申志国(死者)在设备型号为xJ-1400/37KW 重型刮板运输机(设备编号354)上方顶梁处焊接安装照明灯架。

16时10分左右申志国和刘世忠把电焊机、线拉到指定地点,任建国负资接线送电,送完电后,、取得联系后,申志国开始准备焊灯架,由于灯架计划焊在顶梁上(走廊人行通道地板离顶梁高2.05m),且要焊在刮板输送机正上方的顶梁上,人站在走廊处不便操作,申志国在运输机运行过程中,未采取任何安全防范措施,便爬上刮板运输机溜槽终沿上进行焊前除锈准备工作,由于站位不当不慎踩落护网肤入溜槽中造成事故(此时为16时40分左右),经医院抢救无效于19时10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在设备运行的刮板运输机上作业时,将防护网踩脱掉入溜槽中将人拉伤致死,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队组违章指挥,在生产过程中(刮板运输机运行时)安排人员在溜槽上方顶梁挥接灯架,也未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54重型刮板运输机(XI-1000/ 37KW)设备防护设施不完善,安装的防护网不合格,防护网固定链接不牢固,作业时将防护网踩脱;作业现场管理差,未严格执行“手指口述”安全操作确认法,管理不到位,现场隐惠排查不及时,监管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工作要求(一)要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子公司及各生产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I号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形势的严竣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增强贵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伤亡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 利凯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二车间完成任务了吗?

案例一  利凯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二车间完成任务了吗?

案例一 利凯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二车间完成任务了吗?一、案例背景利凯工艺品有限公司日常采用全部成本计算法计算成本。

公司在某月末公布业绩考核报告后,二车间负责人李杰情绪低落。

原来,李杰自该月初任职以来积极开展降低成本的活动,严格控制成本支出。

但是在月末的业绩考核中,公司认为二车间没有完成预算目标,这令人困惑的结果严重打击了他的工作积极性。

财务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召集成本核算人员寻找原因,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该车间计划与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当月计划产量5000件,材料消耗实行定额管理,材料消耗定额6元;工人工资实行计件工资,计件单价3元;在制作过程中需用专用刻刀,每件工艺品限领1把,单价1.3元;劳保手套每生产10件工艺品领1副,单价1元;当月固定资产折旧费8200元,摊销办公费800元,保险费500元,租赁仓库费500元。

车间实际生产时根据当月订单组织生产了2500件,车间负责人李杰充分调动生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善加工工艺,严把质量关,杜绝了废品,最终使材料消耗由定额的每件6元降低到每件4.5元;领用专用刻刀2400把,计3120(1.3×2400)元。

经了解该公司在考核二车间业绩时采用全部成本计算法,其分析结果如下。

二车间本月计划单位成本:6+3+1.3+1/10+(8200+800+500+500)/5000=12.4(元)按该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月实际产量2500件的计划成本:12.4×2500=31000(元)二车间本月生产2500件的实际成本:4.5×2500+3×2500+3120+2500×1/10+(8200+800+500)=32120(元)因此,公司认为二车间实际成本(32120元)大于计划成本(31000元),没有完成计划的成本任务。

二、请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标准成本?制造业企业各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是怎样制定出来的?2、请在变动成本法下计算二车间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并分析比较2500件产量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

“二车间”案例分析

“二车间”案例分析

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一致—“二车间”案例分析这是一个关于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生动案例。

二车间新上任的主任常平无法推行他的改革方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了非正式领导-八师傅的抵制。

这就给他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

新上任的主任常平即为二车间这个群体的正式领导,而八师傅这位对二车间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非正式领导,而这位非正式领导正是这一群体中的核心人物。

他以自己无可超越的技术才干首先树立了自己牢固的群体威信。

通过与车间工人的交流,深入了解这些人的感情、思想、生活需求并尽力帮助,建立了与工人之间在情感上的牢固联系。

二者相结合,使得八师傅在二车间的核心人物作用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二车间的工人们都希望能够挣钱,至少是保证稳定的收入,同时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自由的处理自己的私事,这正是他们的共同追求,也是他们自发形成二车间这种氛围的初衷。

然而,非正式群体虽然有着群体不具备的灵活性,但它也因此势必具有其不稳定性。

就好比在二车间当中,当利益与情感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以卷毛和李师傅这样的熟练工为首的一部分群体成员首先瓦解,改变了原先二车间的稳定形态。

二车间的稳定形态,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生产上没什么差错,人事上没有什么纠纷,考勤表上从没有人迟到、早退、请假,甚至从没有人争吵。

所有的人对常平都很客气,主任长主任短地叫着,口气极恭敬,这就是一种群体行为,用公式表示为:B= f(P.E)(B-群体行为,P-内部力场,E-环境力场),群体行为取决于环境刺激和群体内部动力的乘积。

也就是说外界环境与内部员工都对这一行为状态发挥着作用。

厂子里奖金平平,使得大家没法有拼搏进取的强大动力,工人们自身又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更多的自由,内外共同造就了二车间的工作氛围。

二车间能否从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中走出来,走上更高效的生产路子,取决于群体增量,取决于群体成员的协同方向和程度。

关于炼钢厂转炉二车间“11.4”烧伤事故分析通报

关于炼钢厂转炉二车间“11.4”烧伤事故分析通报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关于炼钢厂转炉二车间“11.4”烧伤事故分析通报一、事故经过2013年11月4日22:50左右,炼钢厂转炉二车间4#转炉出完第J441309006炉次钢水并倒渣后,出钢工将渣罐车开至转炉炉体下方,22:53左右转炉进行溅渣护炉操作,22:54左右转炉下渣罐内液态渣突然飞溅(通过查看现场监控录像判断),溅起的炉渣将正在炉下清理轨道卫生的吹气工张伟灼烫伤,现场人员发现后立即拨打120,随后将张伟送医院救治。

二、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1、转炉炉下挡渣板、炉体裙罩板上粘附钢渣,在转炉溅渣护炉时,粘附的钢渣与转炉溢出的溅渣一起掉落在转炉下方盛有液态渣的渣罐中,导致液态渣飞溅烫伤作业人员。

2、吹气工张伟未与同炉座的渣包车工取得联系,单独进入炉下清理轨道卫生,互保落实不到位,违反了炼钢厂《转炉二车间安全点巡检制度》第6.3条“炉下清理卫生,同炉座钢、渣包车工互保”的规定。

3、炼钢厂转炉二车间4#转炉在溅渣护炉时,出钢工将盛装液态渣的渣包车移动至炉下,对炉下卫生清理工作带来不安全的作业环境。

(二)间接原因1、炼钢厂转炉冶炼工艺变更后,倒渣程序出现变化,为方便二次倒渣,在溅渣护炉时需要把渣包车开至炉下,转炉二车间未能识别出挡渣板和转炉裙罩板上粘附的钢渣、溅渣护炉时转炉溅渣掉落到盛装液态渣的渣罐中可能造成液态渣飞溅伤人的风险,对人员进入炉下清理轨道卫生作业造成的严重后果预见不足。

2、炼钢厂转炉二车间对炉下轨道区域卫生清理作业制度存在缺陷。

3、炼钢厂、转炉二车间安全管理不到位,对日常现场作业过程的关注力度不够。

三、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一)炼钢厂立即组织对吹气工、排渣工作业指导书进行全面修订评审,完善炉下清理卫生等相关作业规范,评审完毕后组织所有吹气工、排渣工进行培训学习及考试,确保人人过关。

(整改完成日期:11月30日前,责任人:向华)(二)炼钢厂立即组织对生产各工序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全方位排查、梳理并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车间案例分析

二车间案例分析

二车间案例分析xx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后,分到某工厂的企管科工作。

这一年厂里推行“承包责任制”,xx毛遂自荐,要求承包二车间。

他的改革方案写得周密具体,富有创见,党委会顺利通过。

于是,xx走马上任,当上了二车间主任。

二车间是加工轴套的车间,共108名职工,其中女工26人,平均文化程度初中。

这是全厂有名的先进集体,“生产先进”、“设备保养先进”、产品质量先进“等等,各种各样的锦旗挂满了车间主任办公室的墙壁,这更激发了xx的雄心壮志,他决定在这里大展身手,使二车间更上一层楼。

第一个月很快过去了,二车间就像一座不用上弦的巨大钟表,各个环节运转正常。

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生产上没有什么差错,人事上没有什么纠纷,考勤表上没有人迟到、早退、请假,甚至从没有人争吵。

所有的人对xx都很客气,主任长、主任短地叫着,口气极恭敬,但一切又让他感觉他这个主任只是个摆设,他对任何事情都插不上手,压根就没有人真正注意他、接纳他。

他有话无处说,有火没处发,只好端着主任的架子走出办公室到车间四处转转,很快他就发现,二车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只是一种错觉。

每个人都似乎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停的工作,但只要潜心观察就可以看出这紧张中有一种从容和闲适。

因为不管发生什么事,如多几个人或少几个人、设备出现故障或停电、停工待料这些常出现的情况,原定的生产指标仍能准确无误、不早不晚地按时完成,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固定的工资和奖金。

可是如果你一个一个的工序盯下来,时间却没有一点空隙。

他隐隐感到这有一个很大的空当在什么人手中调节着,但这对他是一个秘密,找不到突破口。

他从调度员的口中,了解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二车间有一个貌似不起眼,实则举足轻重的人物,人称八师傅。

八师傅并不姓八因为20年前他就是八级工,而那会的八级工就是工人中的状元,顶到头了,所以都叫他八师傅。

他在工具室工作,专管分发各种工具。

这可是建厂的元老。

二车间的车床都是他亲手安装的,他的技术是一流的,车钳铣刨样样精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一致
—“二车间”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关于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生动案例。

二车间新上任的主任常平无法推行他的改革方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了非正式领导-八师傅的抵制。

这就给他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

新上任的主任常平即为二车间这个群体的正式领导,而八师傅这位对二车间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非正式领导,而这位非正式领导正是这一群体中的核心人物。

他以自己无可超越的技术才干首先树立了自己牢固的群体威信。

通过与车间工人的交流,深入了解这些人的感情、思想、生活需求并尽力帮助,建立了与工人之间在情感上的牢固联系。

二者相结合,使得八师傅在二车间的核心人物作用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二车间的工人们都希望能够挣钱,至少是保证稳定的收入,同时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自由的处理自己的私事,这正是他们的共同追求,也是他们自发形成二车间这种氛围的初衷。

然而,非正式群体虽然有着群体不具备的灵活性,但它也因此势必具有其不稳定性。

就好比在二车间当中,当利益与情感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以卷毛和李师傅这样的熟练工为首的一部分群体成员首先瓦解,改变了原先二车间的稳定形态。

二车间的稳定形态,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生产上没什么差错,人事上没有什么纠纷,考勤表上从没有人迟到、早退、请假,甚至从没有人争吵。

所有的人对常平都很客气,主任长主任短地叫着,口气极恭敬,这就是一种群体行为,用公式表示为:B= f(P.E)(B-群体行为,P-内部力场,E-环境力场),群体行为取决于环境刺激和群体内部动力的乘积。

也就是说外界环境与内部员工都对这一行为状态发挥着作用。

厂子里奖金平平,使得大家没法有拼搏进取的强大动力,工人们自身又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更多的自由,内外共同造就了二车间的工作氛围。

二车间能否从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中走出来,走上更高效的生产路子,取决于群体增量,取决于群体成员的协同方向和程度。

要实现群体增量,必须培育出一个良好的“群体生态系统”。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内部的用人机制、管理机制和由此产生的群体氛围,是形成良性群体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当常平想要为大家利用特殊手段赚来外快的时候,把厂子以外的活也悄无声息的安排进了生产任务,但月底时二车间仍旧能保持固定生产任务按时按量完成,这无形中已经形成了群体增量,即额外的厂外工件。

工人们协同的方向就是保证自己的工资奖金要跟原先一样,所以必然会自发的加班,而协同的程度更是与二车间的群体凝聚力高度一致。

而在此之前常平与八师傅对于提高效率的事情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时,八师傅不赞同,常平的方案就难以实施,原因就在于二车间的群体压力和群体凝聚力。

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群体内每个成员自觉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就是群体压力。

群体一致的行为有助于群体目标的达成和群体的存在与发展,可以增加个人的安全。

以八师傅为核心人物的二车间,如若保持他们固有的工作状态,使得他们各自的小心思都可以得到实现而且还不少拿工资奖金,这就是他们群体目标的实现。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成员之间相互选择数目
群体凝聚力= ----------------------------------------
群体中可能相互选择的数目
成员之间相互选择数目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群体凝聚力的大小,这就是二车间在常平面前体现的高度一致的又一根本原因。

后来,常平在二车间主张实行计划工资制,用奖金作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手段。

一开始遭到了巨大的阻力,奖金力度不够大的情况下,没有人会为了不足皮毛的一点钱打破原有的和谐氛围。

当常平运用非常手段解决了奖金力度时,工效着实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我认为这极不可取。

一个企业并不能单纯的依靠效率,企业文化也是一个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一个企业当中的管理人员为了达到自己的管理目的就采取非常手段,那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便无从谈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样的企业是走不远的。

常平追求的金钱和效率与八师傅追求的价值目标和谐、温馨发生
强烈冲突时,常平才出此下策,其实常平绝对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员工希望得到更好的工资奖金待遇是很正常的现象,常平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绝对有权利和义务就此事与上层主管领导协商解决这一现状,毕竟员工利益得到实现的同时厂子的效益也会更大幅度的得到提高,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常平断不该采用这种非常手段。

所以,常平如果想继续待在二车间,就应该想清楚问题的更佳解决方案,而不是他现在采用的短平快非常手段。

并不是能否做通八师傅工作的问题,而是常平没有找到合适的金钱与温馨的交点,导致了恶劣的后果才使得大家对“金钱方案”产生抵触。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认清群体当中每一名发挥着作用的成员的利益,同时也要把握全局的利益,二者有机的结合才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