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杜甫的三吏三别
杜甫的三吏三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石壕吏》唐代: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2、《新安吏》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译文:作者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新安吏在按户籍册点兵。
作者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新安吏回答“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下令说没有壮丁就依次抽未成年男子。
”作者又问“抽来的未成年男子实在太小了,如何能守住王城呢?”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就变得孤苦伶仃了。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着哭声呢!“不要让眼泪哭干,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古诗三史三别翻译赏析
古诗三史三别翻译赏析《三史三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三史三别指的是杜甫的6部著名作品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石壕吏》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古诗如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前言】《石壕吏》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
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注释】(1)暮:在傍晚。
投:投宿。
石壕村:今名干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3)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4)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5)啼:哭啼。
苦:凄苦(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hù):防守,这里指服役(8)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9)新:最近,刚刚(10)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11)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12)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13)唯: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14)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15)完裙:完整的衣服。
“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16)老妪(yù):老妇人。
衰:弱(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占有重要地位。
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巅峰。
唐朝国运几近三百年,流传下来的诗歌将近五百首,不同时代风格各异,独领风骚的代表诗人近百人。
璀璨明星之中,杜甫诗歌达到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的最高峰,他的“三吏”、“三别”是现实主义诗歌之杰作,如同史诗般傲然屹立于中国诗坛。
透过这些诗篇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苦难,也看到了诗人痛苦思索的历程和内心尖锐的矛盾。
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和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成为后世竞相学习的典范。
关键词:杜甫三吏三别思想性艺术性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他一生历经唐朝由盛至衰的蜕变,虽出生官宦之家,但到他这一代已完全无所倚仗。
仕途受阻,求官未果,除短时间有过极低的职位外,一生基本上生活于社会底层。
长年累月避乱求存、投亲靠友的生活经历,使他得以亲眼目睹国破家亡、民生疾苦、官吏凶残的悲惨现实。
在“三吏”、“三别”里,杜甫以他独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将他所处的时代生活状况真实而艺术地记录了下来。
“三吏”、“三别”有如一幅幅悲壮的历史画卷,将一幕幕历史活剧呈现在我们面前,与丰富的历史典籍相互印证,长存于五千年中华文化史册之中。
一、“三吏”、“三别”深刻的思想内容杜甫真正无愧于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称号,是由于他往往能够从极平凡的题材联系到现实,揭示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吏”、“三别”正是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安史之乱时期朝廷征召军士、百姓骨肉分离的悲惨场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三吏”、“三别”成诗于唐肃宗二年(公元759年),时值安史之乱最残酷的时期,正逢官军大败于邺城,溃不成军,死亡遍地,到处抓丁。
杜甫目睹官吏横暴民生疾苦、老百姓家破人亡的社会现实,忧心如焚。
空前的浩劫,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形成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的高潮,写下了这些不朽的名篇。
“三吏”是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杜甫《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特色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冽。粉黛亦解苞,衾倜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这里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小儿女的天真烂漫,而且也烘托出了他自己的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前人说杜甫“每借没要紧事,形容独至”,其实就是细节描写。
应该指出:上述诸特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读杜甫的诗,能使你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置身于战乱流离之中,特别是置身于民众之中。《石壕吏》中踰墙而走的老翁,《新安吏》中应征出行的肥男、瘦男,《新婚别》中因参加平叛战争而暮婚晨别的夫妇,《无家别》中无亲人可别的再次应征服役的战士,他们和杜甫一样,有家国之痛,离别漂泊穷困冻馁之苦。诗人了解这些人,与他们感同身受,同情他们的遭遇,发之为诗歌,为他们忧,为他们愁,为他们哭,为他们鸣不平,为他们呼吁,为他们祈请,也安慰他们,鼓励他们……,诗人的心和他们一起跳动,息息相关。总观杜甫的诗,他的诗不仅有为而发,而且因情而发,写实深刻而又生动具体,情感表达淋漓尽致而又含蓄深厚,从而把写实与抒情高度完美结合起来,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提供了既符合写实原则又符合诗歌抒情的特征,是含蓄的民族审美意识的光辉典范。杜甫在特定的情况下,以其不朽的创作,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实现了由盛唐的书写个人情怀到写实的文学转变,而且继《诗经》之后,把《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推向一个更高的成熟阶段。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通山县洪港中学成淳勇【内容提要】: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诗史”。
其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年代,尤其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杜甫的大量诗歌都描绘出了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图画。
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间,他生活在那个“万方多难”时代的底层,他了解战乱中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疾苦,因此他的大量诗歌都反映了他爱国忧民的思想。
杜诗里悲剧题材的诗歌较多,这样又形成了他独特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
为了真实形象地反映现实,他的诗歌多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三吏”、“三别”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写下的不朽诗篇,它们也是杜诗的代表作。
本文就从爱国忧民、沉郁顿挫、现实主义等三个方面对“三吏”、“三别”作一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爱国忧民安史之乱沉郁顿挫“三吏”“三别”现实主义一、导言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我国文学史和诗歌史上,杜甫是公认在诗歌创作上具有集大成及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位,他的作品以最广泛深刻地反映着他的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著称。
人称“诗史”、“诗圣”。
杜甫前半生处于玄宗执政时期,这个阶段由于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朝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后安史之乱则更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杜甫也亲历了困顿之苦,体察人民的痛苦生活。
他的作品广阔真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中的社会面貌,慨叹人民在战乱中遭受的痛苦,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交织在他的作品里,大量地反映在他的诗歌中。
杜甫的作品很少有孤立地描写景物或抒写内心情感而不牵涉到当时时局与社会的。
他的作品是一幅天然的历史画卷。
因此,杜甫生前,人们就用“诗史”称呼他。
如果说“诗史”是从历史价值角度评价杜甫的话,那么“诗圣”则是一个全面的评价了。
唐代是古诗的鼎胜时期,各种新旧体诗歌达到成熟的阶段,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人风起云涌,时代需要一个人来对已有成就加以总结并进一步推向高峰。
6.[填空题]杜甫的”三吏“”三别“等作品描写的”安史之乱“
6.[填空题]杜甫的”三吏“”三别“等作品描写的”安史之乱“
题目:
杜甫的“三吏”“三别”等作品描述“安史之乱”中百姓承受的苦难,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战乱中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
他的诗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
答案:诗史
扩展:
根据所学可知,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时8年,史称“安史之乱”。
三吏,是指唐朝诗人杜甫的三首诗:《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吏作品体现了杜甫的思想核心——儒家的仁政思想,以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三别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是指《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诗人耳闻目睹了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吏”、“三别”。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杜甫的《三吏》与《三别》都属于杜甫卓著的励志诗歌,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文本中,思想最为突出和最富于激情的作品,被誉为古代文学解放运动中的“先驱者”。
作品中结合历代文质彝类和群像,表达了杜甫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强烈支持,并用具体的场景、人物和社会背景说明了杜甫深厚思想的基础和来源。
《三吏》的前言描述了“青州三吏”的职能,对当时的官吏观念进行了深刻的调查和分析,反映了当代贵族文化的扭曲。
此外,为了把目光投向弘扬自由思想的未来,杜甫在尾联的两句中给了明确的表态,显露出他以自由思想进行振兴的决心。
《三别》中,杜甫论述自由思想的融合历史文化背景,描写了其激情奋发和宏大未来。
诗以当时叩见连开四方、终关西宁的胡人大将瞿谕为向导,形象地写出了自由思想通过发明启迪,维护正义实现强大未来的抽象意象。
在诗中,杜甫运用古典文学的思维方式,借助著名的文学群像和英雄人物,很好地描绘出自由思想的广大背景,让当下的读者感受到自由思想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从整个作品中可以看出,杜甫著述的“三吏”与“三别”,都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用简练而又准确的语言表达了他深厚的思想和感情,给了读者无限的激励和力量。
从中可以了解到杜甫深厚的思想底蕴,他不仅有追求自由的勇气,而且也巧妙地将古代文学与当下的思想相结合,将古典文学的表现方式与现代文学的表现做了有机的混合,赋予文学作品以新的深意。
《三吏》的写作技巧启发了不少后世诗人。
特别是《三别》中传神的形象描写,早期知名古典作品就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杜甫不仅让文学作品形象多姿多彩,而且还使其具有自由思想的基础,让许多后世读者深受其影响。
“三吏”与“三别”的巨大意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自由民主的发展,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古至今,杜甫的精彩作品一直鼓励着古今中外的读者,激发着他们追求自由自在、交流自由思想、崇尚公平正义的文明人性,坚持个性自由的历史传统,使更多人看到以自由思想为导向的伟大目标。
三吏 三别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
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为安庆绪所败,六十万大军溃于邺城之下。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此地,根据所见,写了一组诗,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首。
石壕,也叫石壕镇(村),在现在河南三门峡东南。
1.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2.石壕村: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3.暮: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4.投:投宿。
5.逾:越过;翻过。
6.走:逃跑。
7.一何:何其、多么。
苦:凄苦。
8.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致:对......说。
9.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10.戍:防守; 念shù11.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12..新:最近。
13.且偷生:苟活。
且:苟且;姑且。
14.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已经,这里引伸为完结。
15.室中:家中。
16.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17.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孩子。
杜甫三吏三别
三吏三别“诗圣”杜甫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这其中的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石壕吏》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
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
《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
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对官吏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把守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另外两个最近刚战死了。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
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仍在吃乳的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裙泛指在这里衣物)。
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夜归。
赶紧应征河阳需要的劳役,兴许还赶得做明早的早炊。
” 入夜了,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还要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乾元元年,安庆绪退保相州,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人围攻相州。
三吏三别指什么
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指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一、杜甫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安吏》部分原文: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与《石壕吏》《潼关吏》统称“三吏”。
全诗可分两个层次: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
石壕吏部分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
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
《潼关吏》部分原文: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此诗借潼关吏之口描述潼关天险,表达了诗人对当初桃林一战溃败的遗憾,希望守关将士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好好利用潼关天险保卫长安的安全。
[2]以缓急有致、神情毕现、形象鲜明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和神态,是此诗主要特色。
二、杜甫的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新婚别》部分原文: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这首诗采用独白的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杜甫的三吏三别赏析
杜甫的三吏三别赏析“诗圣”杜甫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这其中的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石壕吏》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
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
《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石壕吏》的翻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
老翁急忙越墙逃走,老妇赶忙走出来查看情况。
差役吼叫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凄苦啊!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都服役去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二个儿子最近牺牲。
活着的人苟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裙,而且食不果腹。
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好像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
天亮后,我登程赶路的时候,只能同那一个老汉告别。
《新安吏》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乾元元年,安庆绪退保相州,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人围攻相州。
自冬至春,未能破城。
九节度的军队大败南奔,安庆绪、史思明几乎重又占领洛阳。
幸而郭子仪率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才阻止了安史军队南下。
这一战之后,官军散亡,兵员亟待补充。
于是朝廷下令征兵。
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看到征兵的情况,写了这首诗。
●新安吏的译文: 旅客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按户籍册点兵。
杜甫三吏三别赏析
<新婚别>杜甫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 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新婚别》译文兔丝依附着柔弱的蓬麻而生长,当然是长不长了。
一个女人家嫁给了出征的丈夫,还不如丢弃在路旁等死。
我和你结为夫妻,没想到,连床被都来不及睡暖。
我们傍晚才结婚的,你一大清早就要离开了,未免也太匆忙了吧?你这一去,虽然只是戍守在不远的河阳,而我的身分还没有真正确定,叫我怎么去拜见公公婆婆呢?想当初我爹娘抚养我时,把我当宝一样藏起来,不许我抛头露面。
然而,身为女人的我,本应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
你现在就要去战场上送死了,我的心情沉痛得好像要断了肠一样!我真希望能跟着你一起去,但眼前的情势又是那么紧急。
我只能忍着泪劝你,不要太过于思念这段新婚,要努力为国家效力才行。
一个女人家如果真的跟到军中去,恐怕会影响了军威啊。
我悲叹自己出身贫穷,好不容易才有机会穿上这件新婚礼服。
我发誓,这件礼服不会再为第二个人穿了,我当着你的面,卸下了美丽的粉妆。
哎!抬头看看天上的飞鸟,它们不论大鸟小鸟,都是成双成对地飞着。
偏偏人世间的事情,是这么的违背人意,然而,尽管命运如此,我对你的爱情永远坚贞不渝!版本二:兔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昨晚上草草成亲,今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
三吏原文及翻译
三吏原文及翻译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是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吏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吏原文:新安吏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三吏翻译新安吏翻译客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人声喧哗,原来是吏役点名征兵。
于是便问新安吏:新安是个小县,人口不多,连年战争,还会有成丁的青年可以入伍吗?“兵府的文书昨夜才下达,命令没有壮丁就依次抽中男。
”“抽来的中男实在太小了,怎能守住王城呢?”肥胖的青年有母亲来送行,瘦弱的青年孤零零的无人陪送。
河水日夜向东流,时至黄昏,青山里还留着送行者的哭声。
把你们的眼泪收起吧,不要哭干了眼睛,徒然伤了身体。
官军去攻取相州,日夜盼望着平定它。
可贼心难料,官军溃败,归来的兵士像星星一样散乱地扎营。
就着原先的营垒就食,练兵也在东都洛阳近郊。
他们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杜甫三吏三别原文
杜甫三吏三别原文杜甫三吏三别原文导语: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
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杜甫三吏三别原文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新安吏》】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篇二:《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篇三:《潼关吏》】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篇四:《新婚别》】莬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篇五:《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杜甫三吏三别是哪些
杜甫三吏三别是哪些“三吏”为《新安吏》《石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是现实主义的杰作。
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
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唐大历四年(769年),杜甫由湖北入湘,登岳阳楼,游洞庭湖,溯湘江而上,至耒阳,次年四月病故。
据《旧唐书.杜甫传》记载,杜甫在耒阳游岳庙,“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馈送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葬于杜甫墓。
“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馈送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早已经被史学家证明是造谣诬陷,贬损杜公形象,何以引为史实?望改之。
【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阳,生于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三吏三别
杜甫三吏三别---无家别赏析赏析:无家别杜甫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 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无家别》和“三别”中的其他两篇一样,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诗中的主人公。
这个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当兵的独身汉,既无人为他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际,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仿佛是对老天爷诉说他无家可别的悲哀。
从开头至“一二老寡妻”共十四句,总写乱后回乡所见,而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两句插在中间,将这一大段隔成两个小段。
前一小段,以追叙发端,写那个自称“贱子”的军人回乡之后,看见自己的家乡面目全非,一片荒凉,于是抚今忆昔,概括地诉说了家乡的今昔变化。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这两句正面写今,但背后已藏着昔。
“天宝后”如此,那么天宝前怎样呢?于是自然地引出下两句。
那时候“我里百余家”,应是园庐相望,鸡犬相闻,当然并不寂寞;“天宝后”则遭逢世乱,居人各自东西,园庐荒废,蒿藜(野草)丛生,自然就寂寞了。
一起头就用“寂寞”二字,渲染满目萧条的景象,表现出主人公触目伤怀的悲凉心情,为全诗定了基调。
“世乱”二字与“天宝后”呼应,写出了今昔变化的原因,也点明了“无家”可“别”的根源。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两句,紧承“世乱各东西”而来,如闻“我”的叹息之声,强烈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悲伤情绪。
前一小段概括全貌,后一小段则描写细节,而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承前启后,作为过渡。
“寻”字刻画入微,“旧”字含意深广。
家乡的“旧蹊”走过千百趟,闭着眼都不会迷路,如今却要“寻”,见得已非旧时面貌,早被蒿藜淹没了。
《潼关吏》杜甫--三吏三别
《潼关吏》杜甫--三吏三别潼关吏杜甫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1]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编辑本段作品译文士卒劳役是多么的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
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也有万丈多。
请问潼关吏:修道是为了防史思明军吗,(这是杜甫明知故问)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说:潼关高与云相连,城上堡垒把城墙区分成一格格战栅,飞鸟也不能越逾。
胡贼来犯只要守住,哪要担心西都长安。
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
艰难时刻就拿起长戟防守,因形势险要,利于防守,万古守关也只用一人。
“悲哀啊!桃林塞(即潼关之古称)那一仗,哥舒翰潼关之败死伤极多,惨死黄河。
[2] 请嘱咐防守潼关诸将领,谨慎啊~千万别蹈哥舒仓促应战的覆辙。
”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
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那么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势必有一场恶战。
杜甫经过这里时,刚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
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
“草草”,劳苦的样子。
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诗人无限赞叹的心情。
放眼四望,沿着起伏的山势而筑的大小城墙,既高峻又牢固,显示出一种威武的雄姿。
这里大城小城应作互文来理解。
一开篇杜甫就用简括的诗笔写出唐军加紧修筑潼关所给予他的总印象。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这两句引出了“潼关吏”。
胡,即指安史叛军。
“修关”何为,其实杜甫是不须问而自明的。
这里故意发问。
而且又有一个“还”字,暗暗带出了三年前潼关曾经失守一事,从而引起人们对这次潼关防卫效能的关心与悬念。
这对于开拓下文,是带关键性的一笔。
杜甫三吏三别
杜甫三吏三别(2007-08-11 22:43:12)转载▼标签:知识/探索高考文化校园新安吏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赏析】: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郭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甚可喜。
然而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
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
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夫。
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吏”、“三别”。
《新安吏》是组诗的第一首。
新安,在洛阳西。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
“客”,杜甫自指。
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
至天宝三载(744),又改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
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
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
看来,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
三吏三别——精选推荐
三吏三别三吏三别即《新安吏》《⽯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家别》《垂⽼别》,是杜甫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世飘荡的孤独。
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百姓的困苦和对⽼百姓的同情。
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瑶湾⼈。
字⼦美,⾃号少陵野⽼,杜少陵,杜⼯部等,盛唐⼤诗⼈,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世称杜⼯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别》《⽆家别》)。
原籍湖北襄阳,⽣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杜审⾔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世⼈由此称杜拾遗。
后⼊蜀,友⼈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部员外郎,后世⼜称他杜⼯部。
他忧国忧民,⼈格⾼尚,⼀⽣写诗1500多⾸,诗艺精湛。
公元712年出⽣于河南巩县。
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京兆(长安)杜陵。
杜陵在长安城东南,古为杜伯国,汉宣帝在此筑陵,才改名杜陵,在杜陵东南⼗余⾥有⼩陵,称少陵,为汉许皇后葬处。
杜甫在诗中常⾃称杜陵布⾐、少陵野⽼。
因此后⼈亦称杜甫为杜少陵,杜甫草堂就⼜被称为"少陵草堂"。
因避"安史之乱"流亡⼊蜀,在这⾥筑茅屋⽽居,前后住了四年,并写诗240余⾸,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765年携家经⽔路出蜀。
后飘泊于荆、湘,以⾈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中,卒年59岁。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
杜甫被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衰的变化过程,所以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李商隐与杜牧即"⼩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合称"⼤李杜"。
新安吏作者:杜甫客⾏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更⽆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作者:喻文辉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2年第12期
内容摘要:“三吏”“三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作的不朽典范,是真实反映唐王朝“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盛极一时的唐王朝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生产力,而且孕育了一大批灿若北斗的杰出诗人,也创作了一大批可与日月齐辉的诗篇,其中尤以组诗“三吏”“三别”最为著名。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组诗“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表现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杜甫三吏三别表现手法
“三吏”“三别”的思想内容
组诗“三吏”“三别”包括《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六首诗歌,是杜甫现实诗歌的代表作。
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邺城战役之后,此战以唐军的溃败而告终。
为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使人民蒙受了深重的苦难。
诗人杜甫此时正从洛阳探亲归来,返回途中,亲眼见到了种种抓丁拉夫惨象,写成这组诗篇。
诗人在组诗中既揭露了兵役制度的黑暗腐朽,又不得不挥泪劝勉人民投入这场拯救民族的战斗中,心情是痛苦的,也是矛盾的。
在组诗中,诗人在揭露兵役黑暗、同情人民的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浓浓的爱国情,诗中也反映出并歌颂了广大人民同仇敌忾,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
《新安吏》写的是未成年男子被征,揭露兵役的黑暗。
诗中写道:“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反映“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诗云:“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潼关吏》表现的主题则较为特别,意在警告潼关守将切勿轻易出关迎敌。
诗云:“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请嘱守关将,慎勿学哥舒!”《新婚别》写一个“暮婚晨告别”的青壮年男子被抓去当兵,时间的特殊性带来了主题的深度。
全诗以新娘子的口吻写成,它是诗人的呼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呼声,通过娘子的口发出的爱国号召。
组诗“三吏”“三别”的艺术特色
1、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
在《无家别》里,写战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
2、寓主观于客观。
诗作将诗人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来。
这是杜甫叙事诗的最大特点。
在《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独与老翁别”。
除却一句“吏呼一何怒”一句略微透露出诗人的爱憎之外,便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
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化在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去感染读者,如“有吏夜捉人”这一句,无疑是客观的叙述,但同时也是诗人的讽刺、斥责。
不必明说黑暗残暴,而黑暗残暴之令人发指,已自在其中。
3、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诗作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白,并做到了人物的语言的个性化。
在《新婚别》中写了一位新娘子的独白:“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新婚竟成生离死别,本是痛不欲生,但一想到自己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所以态度不免矜持,语带羞涩,备极吞吐,这是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和精神面貌的,所以我们读起来,总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
4、采用俗语。
“三吏”“三别”中采用一些俗语,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的个性化。
在《新婚别》中有这样一句诗“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就是其中生动的例子。
颇似我们今天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5、细节描写。
诗中的细节描写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
在《石壕吏》中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细节暗示出老妇竟被拉走的惨剧。
组诗“三吏”“三别”的文学成就
1、它集中地体现了杜诗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光辉成就。
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还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三吏”“三别”正是真实地再现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中的社会生活现实,感受此战乱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政治统治的巨大破坏作用,预示了唐王朝的风光不再。
2、“三吏”“三别”组诗中所体现出来的诗人的爱国精神,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脊梁,这不仅在文学史上而且也在历史上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
爱国诗人陆游就深受杜诗的影响,他从杜诗中领悟到“诗出于人”的道理,所谓“工夫在诗外”,从而纠正了他早年学诗“但欲工藻绘”的偏差,创作出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
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是一生酷爱杜诗的。
我想这与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这就是“诗出于人”的道理吧。
3、“三吏”“三别”中生动而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表现手法上为后人开启了不二法门。
在《石壕吏》和《新婚别》中运用的对语和口语就大大提高了诗的表现力和俗语在诗中的地位,使诗歌更接近生活,更接近人民群众。
像后来的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等的诗作趋向通俗化,也是受杜诗的影响。
4、在提炼口语方面,杜甫还通过千锤百炼创造出字字敲得响,“字字不闲”的诗句,这对于后世提高诗歌的语言艺术也有所启发,它也最能体现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追求。
在《石壕吏》中有这样的诗句,我认为它可以作为“三吏”“三别”中语言方面的精妙。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简练的语言将一家人物关系和人物去向交待得历历分明,足见杜诗语言的简练。
此外,“三吏”“三别”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操,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着世代英雄志士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喋血捐躯。
如《新婚别》中新娘子的独白,表达的就是劳动人民一腔热情报效祖国的革命精神。
总之,组诗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一直被后代诗人奉为创作的楷模,拥有别人无可企及的众多追随者。
从“三吏”“三别”来认识诗人,感悟杜诗
杜甫一生历经艰难困顿,这条浸透血泪和悲哀的道路,使诗人一步步地走向人民。
杜甫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导,自小立下济世拯时,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对黎民的苦难寄予深厚的同情。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他全部作品的基调。
在组诗“三吏”“三别”中,始终贯穿了忠君爱国的主线,深刻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急剧变化,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面貌和他个人生活经历,以沉痛的笔调反映了安吏之乱时期人民所蒙受的兵役之苦,连妇孺都不得幸免,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故有“诗史”之称。
杜甫继承并发扬了前人诗歌的艺术成果,勤于探索,刻意求工,形成了“沉郁顿挫”的总体风格。
诗人所处的时期,正是我国古代诗歌走向辉煌的大唐王朝,当时的唐朝诗歌无论是从外在的表现形式,题材内容,抒情基调还是风格特色诸方面,都是历代诗作所无法企及的,即便是今天,在某些方面也是无法与唐诗相媲美的。
其中尤其是在风格方面,诗歌追求的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巧妙结合,唐朝以前和以后的诗歌都走向了极端,单纯追求人工美,大大损害了诗歌创作的自由主义原则,而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正是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杰出代表。
红极一时的大唐王朝,不仅为我们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武库,而且是它孕育了伟大的诗人。
组诗“三吏”“三别”可以说把唐诗的现实主义风格推向了高峰,世人把杜甫推崇为现实主义创作的集大成者,这就是诗人杜甫的伟大。
我认为,诗人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深刻地揭示了唐王朝的社会本质,那就是统治者残酷地压榨劳动人民,掠夺人民的财富以养肥自己。
(二)表现强烈的民族意识,对国家命运前途牵心的关怀,对社会山川炽热的情感。
如“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
(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笔触严谨。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理想,也是他的创作实践。
稳重、精工是其重要特色。
他的诗歌的主体风格是沉郁顿挫,在我国诗歌史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反观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沉郁顿挫的特色,不难看出,文学与人,文学同人生的密切关系,所谓“文如其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说的就是如此道理。
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路线的回归,映证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路线,而杜甫的“三吏”“三别”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先河,它必将指向永远,指引人们不断去努力探索究竟什么是文学,什么是人生。
“三吏”“三别”的创作在这个意义上讲可以称得上是“伟大”。
喻文辉,湖北武汉市黄陂区武湖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