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合集下载

319-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319-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1、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民族和民族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 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经济基础、上层建 筑,以及意识形态诸方面的问题。民族随社会的发 展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 论时,总是把民族和民族问题融在社会历史发展中, 因为它的解决,紧紧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前途、 命运相联,它也就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一 个重要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马克思 主义学说中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 3、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平等、联合; ❖ 4、揭示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根源、性质、任
务和实现的手段;主张多民族应在无产阶级 政党的领导下建立统一的国家。
(五)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过程
❖ 1、初创阶段(19世纪40年代到1848年) ❖ (1)代表作:《论犹太人问题》(1844) ❖ 《神圣家族》(1844) ❖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 ❖ (2)主要观点:①提出犹太人的民族平等问
题;②初步研究民族的形成问题;③明确提出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内 部的生产力”的观点。④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必 然经历三大过渡。
(五)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过程
❖ 2、确立阶段(1848年到19世纪80年代)
❖ (1)代表作:《共产党宣言》(1848,2) 《论波兰》(1848)《论波兰问题》(1848)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1851)《中国革命 和欧洲革命》(1853)《支持波兰》(1875) 《流亡者文献》(1874—1875)
一、民族理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 策的学科体系
❖ 1、民族理论的界定
❖ 2、民族理论的学习方 法与意义

民族理论

民族理论

一、什么是民族问题:
1、民族问题的概念:民族问题是一个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992年中央对于民族问题的阐述。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于民族问题概念的重申。包括了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与国家、与阶级、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解释这“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的内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授课教案
第一讲 民族概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2、明确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的特点和“两个共同”
主要参考书目:
1、金炳镐 《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年
4、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进行个案分析。
思考题:
1、怎样认识民族六要素?
2、民族与宗教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是什么?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时期?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授课教案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二)民族的发展:
由于各民族形成的条件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各民族的发展在道路、方式和速度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在中国,各民族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各民族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加速实现现代化。
英语中与民族相近的词汇主要有这样几个:
nation ; nationality;ethnicity ;ethnic group;Race
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概念。介绍中国历史上的“族”类表述。
有学者考证,我国“民族”一词为外来词〔有蔡元培介绍西方民族学时引进和由梁启超从日语中引进之说〕,它是我国近代进行民主革命要求的产物,也是外国民族主义思想传人的产物。

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党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党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党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摘要: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程在党校的教学中位于一个特殊及重要的地位,有重要的教育任务,并且该课程的教学在为我党解决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提供很好的指导和意见。

因此本文首先讲述党校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民族理论及政策的意义和重要性,然后阐述在党校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程的现状,并且详细列举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该课程在党校的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及应用,希望可以提高日后党校教学过程中的效果。

关键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党校教学;教师引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学校是较为特别的公共政治理论课,该课有这些方面的特点:理论性,政策性,系统性,准确性,现实性,实践性及总结性。

因此该门课程有利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树立好的民族观、宗教观,并对祖国观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理想意义。

因此将在下文进行详细阐述。

一、民族理论及政策对于党课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1.1民族矛盾的不断深化随着我国的城镇化的加快脚步,各民族的群众跨区域的流动,各民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的状况规模不断扩大。

存在以下问题:(1)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2)各民族的混杂居住现象增多,造成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断地产生和发展。

1.2国外敌对势力的影响(1)国内外敌对势力会利用当代社会的问题,造成了普通群众与少数民族群众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群体和我国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破坏党和政府的威信,影响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和谐。

(2)由于现在社会的复杂,导致个别领导干部扭曲民族观,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指导,可能在将来会破坏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

1.3民族理论及政策的重要地位(1)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民族理论及政策是第一个提出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的理论学科,它书写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很多纲领、原则和方法。

(2)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它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思想性和针对性。

(2)加强该门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各个机关领导干部可以充分理解党和国家的各个民族政策的内容以及实质,让他们理解政策应当如何制定,执行该政策的原因。

民族理论与政策

民族理论与政策

民族理论与政策.教案第一章:导论1.1 课程背景介绍民族理论与政策的重要性和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1.2 教学目标理解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定义、内涵和基本原则,掌握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1.3 教学内容1.3.1 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定义解释民族理论的概念,阐述民族政策的特点和作用。

1.3.2 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介绍我国民族分布、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分析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和优势。

1.3.3 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梳理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和实际成效。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理论与政策。

1.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原则2.1 教学目标掌握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原则,理解其在我国民族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2.2 教学内容2.2.1 民族平等原则阐述民族平等的含义、意义和实现途径。

2.2.2 民族团结原则介绍民族团结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性,分析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2.2.3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解释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目标和要求,探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实现路径。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原则。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民族理论与政策基本原则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系3.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构成,掌握各类民族政策的具体内容。

3.2 教学内容3.2.1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介绍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含义、制度安排和实施情况。

3.2.2 少数民族优惠政策阐述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

3.2.3 民族教育政策分析民族教育政策的特点、目标和政策措施。

3.2.4 民族文化政策介绍民族文化政策的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和实际成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03
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实践
中国的民族概况
中国民族构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 家,拥有56个民族。汉 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 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 数民族。
民族分布特点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 布在边疆和山区,呈现 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民族发展历程
中国各民族在历史的长 河中共同发展,形成了 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总结词
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民族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探讨了民族如何产生、发展以及演变的过程。
详细描述
民族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历史事件、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因素等。在形成过程中,民族会逐渐形成 共同的文化、语言和地域认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也会发生演变,包括文化融合、语言演变、社会变革等。
02
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民族理论的基石 。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 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 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 视。
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路径与策略
加大扶贫力度
针对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制定精准扶贫政策,加大扶贫投入, 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
加强教育公平
保障各民族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各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
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文化创新,推动民族文化 的发展与繁荣。
05
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未来发展
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开放本科)——辅导讲义◆◆第一部分-------教学实施过程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电大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我国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和我国的民族政策等,具体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民族发展、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等方面的理论,介绍了我国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历史、现状,着重讲述了我国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干部政策、民族经济发展政策、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与要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了解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自觉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进步,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第一章绪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系统地讲授,使学生全面了解民族理论研究对象和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意义。

教学内容第一节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节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方法第三节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第二章民族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民族的概念,系统了解民族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民族识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民族概念第二节民族基本特征第三节中国的民族识别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与民族问题产生、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和途径;不同社会条件下民族问题的内容、性质和实质;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的关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性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式等。

民族的形成:一、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径和一般规律民族是从部落发展而来的,一般是经过血缘部落到地域部落的过程和部落联盟的阶段,部落联盟朝民族的形成跨出了第一步,是与民族最近似的东西。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大纲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大纲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大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除理工类外各本科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

课内36学时,2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我国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和我国的民族政策等,具体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民族发展、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等方面的理论,介绍了我国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历史、现状,着重讲述了我国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干部政策、民族经济发展政策、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了解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自觉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进步,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文字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具体政策规定。

2.采用远程教学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授课中着重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加强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媒体资源的使用说明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应突出趣味性、直观性、便利性,资源内容具有模块化、碎片化等特点,同时非常注重用户体验。

6.手机资源智能手机终端也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在其上呈现的教学资源的主要功能与PAD终端在一定程度上有类似之处,但也有其特点。

手机终端在资源设计上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短信、电话等功能,更应是当作一个简易版掌上电脑,PAD 中的核心内容可以以APP的形式在手机中呈现。

6.网上教学资源网上教学资源是随时为学生提供的上述资源之外的动态性、补充性、参考性信息。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
1、民族差别存在;
2、历史上遗留下的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以及在经济利益的各种矛盾。
二、民族问题的表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民族问题具有不同的性质、内容和实质。 内容 性质 实质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 隔阂、歧视、仇恨和冲突 对抗性 阶级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 摩擦、不满、纠纷和矛盾 非对抗性 不平衡与共同繁荣问题
2、民族问题在社会革命中处于从属地位;
3、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基础上,民族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三、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在社会革命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正确认识二者的主从关系;
2、正确认识二者的相互作用;
四、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总问题的一部分
1、民族问题是前资本主义各个历史阶段社会总问题一部分。
4、学习这门课的基本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3)阶级分析方法。
第一章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及其含义;认清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的区别;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
2、认清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径和一般规律;掌握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三、民族发展的类型和趋向
民族在长期发展中,以社会经济形态为标准,可以划分为:
(1)前资本主义民族(包括奴隶制民族、封建制民族);
(2)资本主义民族;
(3)社会主义民族。
在不同社会条件下,民族的发展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向:
(1)在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由于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形成各民族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大多数民族发展的缓慢性;

南区中学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实施方案

南区中学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实施方案

4南区中学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一、目标定位我们要明确目标。

通过开展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培养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实施方案1.开展民族理论知识讲座我们将邀请民族学专家,定期为师生开展民族理论知识讲座,让师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讲座内容要贴近实际,生动有趣,引导师生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举办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

竞赛内容涵盖我国现行的民族法律法规,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法治观念。

竞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表彰优秀个人和班级。

3.开展民族文艺汇演鼓励师生创作民族题材的文艺作品,举办民族文艺汇演。

通过舞蹈、歌曲、戏剧等形式,展示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师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4.创办民族特色社团学校将鼓励学生创办民族特色社团,如民族舞蹈社、民族歌曲社、民族绘画社等。

社团活动要定期开展,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5.开展民族风情体验活动组织师生参观民族风情园、民族博物馆等,亲身感受各民族的独特风情。

同时,开展民族美食节、民族服饰秀等活动,让师生在体验中增进民族团结。

6.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要系统、全面,涵盖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等方面。

通过课堂教学,让师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三、组织实施1.成立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

3.加强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

4.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5.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标准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标准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马列教研部制定〔〕制定日期〔2022年12月5日〕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年12月11日〕批准〔〕批准日期〔2022年12月11日〕(一)课程性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国家规定在民族地区及民族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

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基本理论及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我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自觉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

(二)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1、基本理念《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一门理论性和政策性很强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课程理念。

2、设计思路课程设计以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为线索,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为主线,讲授马克思主义民族基本理论,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提升“四个认同”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

(三)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后续课程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学,通过学生系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掌握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二)分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民族和世界民族的基本状况。

(2)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知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成果。

(3)理解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发展道路。

2、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

(2)自觉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3)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民族观。

3、价值目标(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实践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实践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实践报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民族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

以下是有关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实践报告。

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规律。

2.理解“团结——民族平等——文化传承”三大原则。

3.掌握我国民族政策蓝图和具体实施方案。

4.学习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认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优势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民族问题和民族理论的概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实际效果。

3.国家民委和各民族自治州的历史、职责和实践。

4.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建设。

三、教学方法:1.讲授型教学:通过教师讲授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基本知识点,向学生传授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

2.实践教学:通过参观民族博物馆、少数民族地区等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3.讨论型教学:通过课堂座谈、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民族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学成果:1.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了解了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历史、职责和实践,对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3.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和讨论型教学,加深了对民族问题的理解和思考,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结论:通过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全面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背景和发展规律,同时也能够了解国家为保护各民族权益所制定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通过实践教学和讨论型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解决问题需要的政策思路和理念。

此外,学生也能够增强自己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案教案标题: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民族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理解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和实施原则;3. 掌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关系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民族理论:a. 民族的定义和特征;b. 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解释;c. 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d. 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2. 民族政策:a. 民族政策的定义和目标;b. 民族政策的实施原则和方法;c. 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d. 民族政策在解决民族问题和促进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或案例,激发学生对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分别介绍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b. 分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关系和相互作用;c. 解释民族政策的实施原则和方法。

3. 学习活动:a.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一个与民族问题相关的案例,并分析该案例中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应用;b. 观看视频:播放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相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理解相关概念和实践。

4. 案例分析:a.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案例中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b.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和建议。

5. 总结与评价: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b.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查阅。

2. 视频资源:准备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相关的视频片段,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2.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

民族理论与政策知识范文.doc

民族理论与政策知识范文.doc

民族理论与政策知识论文范文民族理论与政策论文篇一:《浅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研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它揭示了民族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民族理论的纲领和方法。

在学习民族理和与民族政策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合理性,培养学生们具有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念。

本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工作,略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问题。

关键词: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教学创新中国共产党自产生以来就很重视民族的问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制定了许多合理的民族政策,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平等团结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掌握党的民族政策,是每个学生的必须掌握的知识。

因此,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增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学的时效性和创新性。

1 课程目标上,老师要做到知识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我国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学生们在掌握了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后,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让学生科学的认识我国民族与民族问题的根源,使同学们树立各民族相互依靠,谁也离不开谁的观念,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世界观,让学生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培养学生们的民族意识。

培养他们热爱少数民族,热爱中华民族,使学生们形成促进各民族的进步和团结,维护祖国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的正确民族意识。

作为党培养的优秀知识青年,我们应当处理好这些关系。

让学生们成为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拥护者和执行者。

纵观民族发展的历史,中国在民族问题上是解决得最妥当、最好的。

是任何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这应完全归功于我党正确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要让学生们了解党的民族政策,了解新民族政策带来的成就,特别要让学生们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在民族政策指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正确理解党的民族政策,自觉地成为我党民族政策的拥护者和宣传者。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教学大纲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的目的是树立科学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事业的“三个自信”,以便自觉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共圆民族和谐发展、神州和平崛起、华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任务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结合民族社会与学生思想实际,讲清楚以“十二条”为权威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进一步认清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十二条”体系逻辑,排除各种错误观念干扰,使同学们在对“十二条”的习研演练过程中切实优化民族观素质。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本课程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权威标志是2005年的中央12条。

在全国民族院校统编教材《中国民族理论新编》里,中央12条依次对应该教材的12章。

整个体系的结构大致如图:在我校的精品课程特色教材《民族大义十二和建导纲要》里,则按这12条的顺序以四大板块36个要目多面呈现。

这四大板块分别是:“焦点指月谈”、“诸和三棱镜”、“乡土万花筒”和“建导情趣园”。

每一个板块都分别以“十二和”的概念对应设立十二个专题的要目:豫和、顺和、永和、肃和、雍和、寿和、太和、舒、昭和、休和、正和、承和。

这36个要目从不同视角展示的四个“十二和”,构成始终以十二条为核心的情趣建导内容体系。

整个教学内容的体系逻辑还是还以十二条的内在逻辑划分为四个模块。

即: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原理;国务视角的民族问题核心事理;民族重大关系领域问题对策;民族自身发展领域问题对策。

三、模块教学目标与任务第一模块——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原理:这一模块的教学任务是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原理,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明确四个“不可”:不可混淆两个民族概念,不可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史观,不可失察社会主义民族大趋势,不可忘记苏联在民族原理方面的教训。

从而增强抵御两种不同方向的干扰因素的能力,在本源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自信。

第二模块——国务视角的民族问题核心事理:这一模块的教学任务是明确党和国家管理事务、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事理。

第一讲 绪论、第一章

第一讲 绪论、第一章

中国最早的茶马互市
中俄互市贸易旅游区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会盟是指民族政权双方通过缔结合约的 方式来解决民族矛盾,处理民族关系。 会盟——对盟约双方的经济都起到积极 的推动作用。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以社会成员的身份相互交往,发生各 种关系,这些都不属于民族关系。只有为我们以民族成员 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交往和联系的关系才属 于民族关系。 在私有制社会中,历代统治者实质上都是实行民族剥削和 民族压迫政策,各民族间均无真正的平等可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废除了各民族内部原 有的私有制度与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制度,从根本上消灭 了产生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胡锦涛同志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 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 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是指 各民族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思想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及其表现。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见在经济上是依存和 互补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可以概括为战争与和 平的两种形态。 战争是私有制下结局民族矛盾的重要方式之 一,但战争付出的代价太大,不利于民族的发展, 最终遭受灾难的还是各民族人民,因此,通过和 平方式来解决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就成为 历史上各族人民经过选择而经常采取的处理民族 关系的一种主要方式。
绪论
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 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
从内容上看
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 的某一方面而作出的具体的规定。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多样性的不断增加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指导中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对中国的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的摇篮,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民族问题,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1.2 研究意义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高校学生需要具备深厚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深入研究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不仅有利于推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强化。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加强。

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分析当前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揭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大纲)一年制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大纲)一年制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代码:暂空缺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32 理论学时:0实践学时:0选修课程:大学预科生入学教育适用年级:本科预科(一年制)开课院部:基础教学部一、课程性质、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民族预科生必修课。

它突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政策,力求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理论素质和民族政策水平,培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少数民族预科生。

课程目的:通过教学,让大学预科生全面了解我国的民族和民族政策。

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础,教育预科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

提高预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2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掌握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这门课程的基础理论;【教学内容】1、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方法;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2、掌握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方法。

难点:理解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民族 4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民族的基本概念;2、掌握民族六要素理论;3、熟悉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标准和方法。

【教学内容】1、民族概念;2、民族基本特征;3、中国的民族识别;【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民族概念的形成过程;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概念。

难点:1、民族六要素理论形成的时间;2、民族六要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民族发展 4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基本概念;2、掌握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模式;3、认识民族消亡的条件和规律。

【教学内容】1、民族的产生;2、民族的发展;3、民族的消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湖北洪湖老湾回族自治乡的发展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任课老师:
完成日期:2012/9/13
摘要:老湾回族自治乡是距离我最近的少数民族居住地,他们的生活和民俗都对我很有吸引力,这里的回民不是很多,生活在汉族的包围圈里,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帮助,他们的习俗越来越接近汉族,从他们的服装都不能分辨出。

不过,他们的生活细节还是和汉族不同,通过这次调查让我对他们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感受到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关键字:地区简介、生活现状、未来展望·····
地区简介
洪湖市老湾回族乡是洪湖老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集区。

1950年为老湾乡,属嘉鱼县第4区,1951年划入洪湖县,属第二区即龙口区,1985年改为老湾回族乡,属龙口区,1987年成为市辖乡。

洪湖市老湾回族乡是湖北省五个回族乡镇之一,南靠长江,北抵内荆河,地势南高北低,占地面积39.6平方千里, 全乡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老湾街、兴隆、丰垸、和里、和平、老湾、沙洲、六合、石桥、北河。

生活现状
从事农业的回民相对较少,大部分都做生意,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酷爱养花,庭院中繁花似锦,屋内栽养盆花,讲究清洁卫生。

饮食方面,肉食只限于牛、羊、驼、鸡、鸭、鹅、鱼。

禁食猪、驴、骡、狗等肉。

饮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饮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蒸馍、烤饼和香豆子花卷为主,还有肉汤、羊肉泡馍、蒸肉、清汤牛肉面、凉粉等独具风格的食品,回族喜欢饮茶,主要喝砖茶、红茶、青茶和沱茶。

招待客人时,一般还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红枣。

服饰方面,穿着基本上和汉族相同。

在政府和相关人士的帮助下,他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善,老湾回族乡域内已开通国内、国际直拨电话,总装机容量为2500门,实占1924门,其中有一电信模块分局,交换机容量2000门,实占1659门。

电信设施发展迅速,村村已通电话。

同时建有移动、联通微波通信站,实现了通信网络境内全面覆盖。

乡域内有线电视网络由都江堰电视台沿S106线引入,除高山深山区域未接通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已开通经济和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如今,电视、电话、冰箱、空调、电脑、洗衣机、互联网进入寻常百姓家,通村公路修到了农民家门口,自来水流进了厨房、卫生间。

走平坦路、喝自来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读免费书、报医药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代代回汉农民向往的梦想今天终于成真。

笔直宽阔的水泥路纵横交错,路边的樟柏滳翠,楼房林立,民族路剪剪轻风细细雨,十字大街四通八达,北河社区别具民族风格,一街一景,一路一景。

盛大节日的夜晚,从东、
西桥头路灯到十字路口景观灯,亮得层次分明。

广袤农村田成方,树成网,正在硬化的丰收渠河水清澈。

林间道上行人漫步,偶尔传来一阵高亢的歌声,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道路设施
老湾回族乡对外交通方便,乡域内现有4条对外交通路线,即:S106线、大青路、大石路与沙两路。

正在建设中的成青旅游快速通道将于2008年通车。

老湾回族乡加强了镇、村级公路的建设,形成了对外干道——乡级环状干线——枝状村道的公路网络。

老湾回族乡所辖10个行政村,老湾回族乡已完成10个村40公里的村通水泥路建设。

水利设施
虽然老湾地区距离长江比较近但是乡镇间较大的河和沟渠也比较少,1998年长江干堤整险加固工程对老湾闸实施了永久性封堵,致使老湾回族乡抗旱不能依赖长江水自灌,而是依靠老湾泵站引内荆河水低水高排,沿长江农田需二级提排,老湾回民主要种植水稻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电费负担,而且抗旱效果极差。

未来展望:
特色产业
老湾地区是具有特色的新农村,1985 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是我省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乡镇之一。

2012年7月,该乡已被列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启动环“一江两山”生态景观三期工程建设之列。

要依托民族乡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坚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

老湾回族乡实施在沙地治理退耕还草,沿长江干堤洲滩、堤坡退耕蓄洪防洪,草场资源丰富,有取之不尽的农作物秸杆,为发展肉牛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

回民主食牛肉,素有肉牛养殖习惯,具有丰富的养牛技术经验。

牛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人们喜爱的肉类食品。

牛皮可制皮制品,牛角可以制药材,牛八卦、牛鞭更是上等补品,回民制作的牛肉饼、牛脯更是远近闻名的佳肴。

2003年在省民委和荆州市民宗局有关领导的多方联络下,澳门基督教蓝钦文先生投资20万元建成了六合村肉牛养殖基地。

建议财政和畜牧部门联合对口扶持老湾乡建成肉牛养殖小区,引进项目,发展牛肉制品加工业。

加大信贷投入,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老湾回族乡现有的兴旺米业有限公司、银兆利粮棉油贸易有限公司,都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因农产品收购资金短缺,开工
不足,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影响了农产品的畅销。

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增加信贷,确保企业良性发展。

教育医疗
老湾回族乡设有五个"教学点",学生少、教师少,教师工作无积极性,极大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一乡镇的农民子女不能享受平等教育,即规模小的学校教学质量明显弱于规模较大的学校,影响教育形象与党在人民心中的满意程度。

据民意调查,实行"九年一贯寄宿学校",既节约了教育资源,又可使农村小学生共享优良教育教学条件,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

建议教育部门加大对民族乡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为民族乡学校添置相应的教学设备,对特困少数民族学生给予资金补助,帮助其完成学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2005年,老湾回族乡结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将卫生、血防合并,争取国债资金40万元,新建乡卫生血防综合门诊楼。

医疗办公条件改善后,陈旧的医疗设施无法更新,更无法添置新的设备,提高民族乡的医疗水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仍然是一句空话。

建议卫生部门对民族乡卫生事业加大扶持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