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教案设计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字7个,写字6个。
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人物的不同特点,通过品读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父亲、儿子“受不了”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使学生明白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父亲、儿子“受不了”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父亲的用心良苦,想让儿子懂得通过辛勤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调查怎样才能挣到10元钱,PPT课件。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词及多音字,学会积累新词。
2、整体感知故事,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能用一对反义词“省吃俭用”和“好吃懒做”概括父子的形象。
(二)、谈话导入孩子们,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请你们调查怎样才能挣到10元钱。
现在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是啊,要挣10元钱可不容易。
有一位父亲决定让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围绕这枚金币发生了一个故事。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格鲁吉亚的童话故事——《一枚金币》。
板书:一枚金币(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检测自学情况,重点指导:(1)读音:差(chāi chā chà cī) 苦差事(2)字形:懒——嫩右边是“负”(3)词义:辩解、筋疲力尽3、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顺。
(四)、浏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物?围绕一枚金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说说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儿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文中划出相关词句,理解“懒惰”“花钱如流水”“省吃俭用”的意思,引导通过反义词感受人物的形象。
根据儿子的表现概括出“好吃懒做”这个词。
)(五)板书设计:10金钱一枚金币父亲儿子省吃俭用好吃懒做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父亲、儿子“受不了”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枚金币教案(精选5篇)
一枚金币教案(精选5篇)一枚金币教案篇1一、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
二、回顾课文内容,引导质疑。
1、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父亲几次扔金币?(板书:父亲扔扔扔)三次儿子都有些什么反应?(板书:儿子笑笑受不了)2、仔细观察板书,你产生了什么疑问?(板书:?)大概会出现以下问题:扔?笑?受不了?3、问题提出来了,有什么解决办法呢?现在,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留下思考的痕迹,比如把能帮助解决问题的词语句子勾画下来,或在旁边简单批注一下。
4、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读书收获。
你解决了哪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调整教学顺序)两次“笑“1、抽生说理由。
(板书:母亲给给)2、你是从哪里知道答案的?3、咱们就分角色读一读这两次对话,再现当时的场景。
你想演哪个角色就读谁的话,好吗?快做准备吧。
(生自渎)4、抽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读叙述语。
5、采访三个角色。
母亲:请问你为什么不让儿子自己挣,而是直接给他金币呢?父亲:第二次,你的儿子累得筋疲力尽地把金币交给你,你为什么还要扔呢?(相机解决扔?)6、小结:是啊,因为这些金币都是妈妈给的,得来全不费工夫。
所以,即使父亲把它们扔进火炉里,儿子也觉得怎么样?(板书:毫不可惜)过渡: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解决了。
(擦笑?)儿子“受不了”1、说理由。
2、儿子究竟受不了到什么程度呢?(出示课件:“儿子再也……”)3、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相信同学们读着读着,儿子当时的那种心情就会自然地跳出脑海。
下面,我们就来发挥集体的力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建议)(1)你读出了儿子什么心情?请联系前文和你的生活实际,说说理由。
(2)把你们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准备参加小组朗读擂台赛。
4、全班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体会儿子委屈、愤怒、难过的心情。
着重抓以下几点:从“跑”“抓”“叫”体会出儿子的着急。
学生可能还会把注意力放在“熊熊大火”上,可联系生活实际,把手伸进熊熊大火里,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儿子当时的着急。
[中学教育]一枚金币教案(1).docx
《一枚金币》教案一、直接导入(1分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枚金币》(板书课题)在学新课之前我先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 •出示词语:金币懒惰挣钱辛勤坚决辩解省吃俭用筋疲力尽当牛做马满头大汗熊熊大火2•多音字:差chdi(苦差事)chd(差别)(差价)chB(差劲)(差不多)cl (参差不齐)3.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一个好吃懒做而且花钱如流水的儿子通过劳动终于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不能不劳而获;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二、揭示目标:(1分钟)1、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讣儿子动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二字“受不了”时的心情。
三、自学提示。
自学内容:默读1—8自然段。
思考:1、从这几段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一个怎样的儿子?2、面对很懒惰的儿子,父亲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自学时间:3分钊a自学方法: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
四、反馈交流(指名回答,每组的三号回答,一号作补充)随机板书:老人:辛勤劳动省吃俭用儿子:懒惰花钱如流水出示:老人受不了了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
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來。
”(读一读:老人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跟妻子说?)(指导朗读)过渡:面对这么不争气的儿子,父亲到底想让儿子怎么做,这位母亲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9—28自然段完成下表:次序金币的来源老人怎样做,怎么说的儿子的反应妈妈给的扔进火炉“这不是你挣来的。
”笑,走开-妈妈给的扔进火炉”这也不是你挣来的。
”又笑、走开儿子自己挣的扔进火炉“这也不是你挣来的。
”“我相信这是你挣来的钱了。
”跑、抓、叫受不了自学时间:6分钟。
自学方法:读、找、一、写。
(提示:3号展示,1号点评)过渡:前两次的金币都是妈妈给的,被爸爸识破。
《一枚金币》教案设计
《一枚金币》教案设计教案设计目标:通过讲解故事《一枚金币》,帮助学生明白金币的价值并懂得与他人分享的重要性。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与学生打招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展示或描述一枚金币的形象,并让学生猜猜它的用途和价值。
二、故事讲解(15分钟)1. 讲述《一枚金币》的故事大意。
可以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也可以借助图文资料进行呈现。
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讨论与思考(10分钟)1. 提问:“金币在故事中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有什么特殊之处?”2. 引导学生思考金币的价值,并探讨金币与其他物品的不同之处。
四、分享与合作(15分钟)1. 要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学生担任“一枚金币的主人”,其他组员担任“想要得到金币的人”。
2. 让“想要得到金币的人”向“一枚金币的主人”提出请求,主人决定是否把金币分给对方。
3. 通过这个角色扮演游戏,学生们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的喜悦和收获,以及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五、拓展与延伸(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们思考如何将故事中的主人公刘明与其他角色互换,看结果是否会有所不同。
2. 引导学生总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与他人分享和帮助他人?3. 鼓励学生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分享他们与他人分享和帮助他人的经验。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教学内容,让学生简单总结《一枚金币》故事的核心意义。
2.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和建议。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请思考并写下你对‘与他人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的理解和感受。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并设定截止日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通过听故事、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深入理解了金币的价值以及与他人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一枚金币》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案一、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教材第七册第十单元围绕“金钱”这一主题来安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对金钱有正确的观点。
《一枚金币》是一篇格鲁吉亚童话,讲述了一个辛劳一辈子、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长大后懒惰成性,花钱如流水,万般心痛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给别人,而决不留给这种儿子的失望心情。
接着讲述了母亲放纵儿子来蒙骗老人,两次被识破,最后只好劝儿子自己去挣一枚金币,以及老人第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验证这枚金币确实是儿子挣来的故事。
告诫人们一切获得都要靠自己去亲手创造,靠勤劳去获得的幸福才能倍加珍惜,也说明父母不能娇纵孩子,要教育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课文有两处“受不了了”,前处是老人眼见长大成人的儿子不愿挣钱,只会花钱,是个无用的人,非常失望痛苦。
后者是儿子看见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一枚金币不被认可而被羞辱,伤心与气愤使他难以忍受。
课文的重点要放在最后这层意思上,体会儿子“受不了了”时的心情。
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疼爱、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在物质上总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因此在他们心中,毫无“钱来之不易”的概念。
花钱大手大脚,东西不珍惜等现象比比皆是。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学生珍惜财富,把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通过本期的预习指导和练习写自读笔记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预习课文,并且在读书时能够提出一些问题并思考。
三、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
2、疲力尽”等词语中课文中的意思。
3、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能简单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四、预习要求:1、读课文,继续做自读笔记。
2、想一想,自己的压岁钱是怎样支配的,自己有没有亲自去挣过十元钱。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理解部分新词。
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叙事顺序,练习复述。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并回答老人为什么“受不了了”。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灵武临河小学牛会彬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词及多音字,学会积累新词。
2、感知反义词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3、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作的思路。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学生明白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懂得珍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围绕2次“受不了”抓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并有感情朗读。
2、体会父亲用心良苦想让儿子懂得通过辛勤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你的父母爱你吗?说说他们爱你的表现。
2、我们知道父母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有一位父亲宁可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也决不留给自己的儿子,这是为什么呢?请看课文《一枚金币》。
[板书:一枚金币]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说说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汇报[板书:父亲儿子]3、说说这是怎样的一位父亲,又是怎样的一位儿子?划出相关词语。
4、引导学生通过两组反义词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
[板书:辛勤、省吃俭用懒惰、花钱如流水]三、品读父亲的“受不了”1、师过渡:一位辛勤、省吃俭用的父亲眼看着自己的儿了懒惰、花钱如流水,他当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你能用文中的一词来概括吗?生汇报[板书:受不了]2、找出文中哪个句子写出老人的“受不了” ?3、填空引导理解父亲的感受:他躺在床上,把妻了叫来()地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
”4、指导带着不同感受同桌读或小组读5、指名读四、品读儿子的“受不了”1、师过渡:这样的孩子放在谁家也“受不了”,文中还岀现了一次“受不了”,谁受不了?找出相关的句子。
2、引导学生自行提问:儿子为什么受不了?3、划出描写“受不了”原因的句子,抓重点词语与前两次扔金币进行对比,理解这一枚金币的来之不易。
[词语:前2次一一笑了起来走开了这一次---- 亡跑到抓出来大声叫当牛做马整整一星期苦差使]适时引导想像:儿子在一星期里吃了哪些苦?受了哪些罪?4、思考:当父亲将儿子辛苦挣来的金币扔进火炉里时,儿子表现得怎样?(伤心气愤难以忍受……)(1)适时引导思考:父亲扔进火炉里的仅仅是一•枚金币吗?(2)师指导感情朗读此句,亦可按学生自己的感受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案5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案5篇《一枚金币》记叙老人看到儿子懒惰成性万般痛心,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
母亲放纵儿子蒙骗老人之后,只好劝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直到相信金币是儿子挣来的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案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案一一、导入二、理解课文1.课件出示生字词,巩固认读。
2.自主阅读3.再次阅读,先读3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老人的儿子是什么样子?他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目的让学生抓住文中正面和侧面形容老人和儿子的词语,进行对比,突出儿子的品质——花钱如流水、懒惰、懒鬼)4.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在文中快速找出妈妈说的三段话,想一想有什么变化?她为什么这么做?5.小组讨论,组间交流。
6.老师继续提问:为什么第二次母亲不让儿子真的去干活挣钱?(目的让学生理解母亲爱子心切,而且母亲和儿子开始都没有理解老人的用心,从而突出并激发学生思考老人这么做的真正目的)7.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父亲在三次接到儿子的金币时的反应。
回答问题:“为什么第二次、第三次的反应和第一次一样?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理解的老人的行为的?8.小组讨论,组间交流9.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儿子面对父亲的行为,相应的三次反应是什么。
(抓住前两次的“笑”)然后提问:“儿子为什么两次都笑了?”(让学生意识到他在父亲面前,内心感到不好意思)重点放在第三次“受不了”时人物的心情上。
让学生阅读倒数3、4自然段,找同学模仿当时儿子说话的口气,体会当时的心情。
老师可以在一旁作阅读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10.课件出示一表格,表示三场对话中,父亲、母亲和儿子的态度,用文中或自己的词语概括出来。
学生思考,一起填表。
11.教师总结:文中对话极多,父亲、母亲与儿子的三场对话,环境不一样,人物的情绪也不一样,只有理解了人物的心理与感情,才能读出这种变化。
通过分析课文,同学们已经有了较深的理解,现在让我们再分角色读一遍,看看是否能比之前几次读的更有味道,更能表达人物情感。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20210110122646)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一枚金币》教学设计厚德外国语学校钟艳平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体会父亲和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财富靠辛勤劳动创造,要懂得珍惜的道理。
能力目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问难、抠词抠句,品读悟情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金钱是辛勤劳动,甚至流血流汗换来的,要知道珍惜的道理。
教学步骤:课前谈话:同学们好,我来自厚德外国语学校,我姓钟。
今天来到美丽的白云小学,有缘和你们在一起共同学习,这是我的缘分。
也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我们来聊聊“压岁钱”这个话题。
说说你过年能收到多少压岁钱?你用这些钱都干些什么?一、谈话导入师(有激情):同学们,自古以来金钱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国古代就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
关于“金钱”的格言、警句、小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个话题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贴“金钱”卡片。
)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强调最后一笔是悬针竖。
学生读题。
二、学习课文(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课文中找出和一枚金币相关的动词,并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反馈,师板书:(挣)(给)一枚金币(扔)(抓)2、请大家快速浏览一遍课文,你能用上这些动词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在学生概述主要内容时随机板书。
(因为儿子花钱如流水,懒惰,所以父亲要他自己挣一枚金币。
因为母亲放纵儿子欺骗老人,两次被识破,所以母亲劝儿子去挣金币。
因为儿子自己挣来的金币被父亲第三次扔进火里,所以儿子受不了了,连忙从火里把金币抓出来,正因为这样,所以父亲相信这枚金币是儿子挣来的。
)(学生概括时由繁到简,最后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一下主要内容)(提示:课文讲谁干什么的事情?)(二)质疑:请大家根据板书再联系课文内容,你有哪些疑问?师在动词旁边打上问号并梳理问题。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不同视角透视金钱的价值。
2.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朗读课文,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课文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一遍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刻画了那两个人物?父亲儿子(板书)(二)默读思考文中提到了两次“受不了”,一次是父亲受不了,一次是儿子受不了。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父子俩受不了的句子,体会一下他们为什么受不了。
1、你从哪体会到父亲受不了了?父亲是一个省吃俭用,辛勤的人与儿子是一个花钱如流水,懒惰的人形成对比,体会老人受不了的心情。
抓住“再也受不了了”一句体会老人寒心、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带着悲哀、痛心、无奈、失望的语气读这部分课文。
“老人坚决地说”读出毫不犹豫的语气来。
对于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惯了的儿子,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2、儿子为什么受不了了?儿子把金币给了父亲,父亲把金币扔掉了,儿子受不了了,父亲只扔过这一次金币吗?扔过几次?每次儿子都是受不了了吗?3、分角色朗读课文9-20段。
儿子两次把金币给父亲,父亲两次扔掉了金币,儿子都是笑了笑走开了。
儿子为什么笑了,心里会怎么想呢?在儿子眼里这是一枚()的金币。
父亲辛劳了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金币,儿子却一点也不在意,父亲当时说话的语气会是怎么样的?4、父亲第三次扔金币时,儿子的态度和前两次是不一样。
快速默读21-28自然段,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在书上做好批注。
读“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一句,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演,体会:儿子这回是眼睁睁地看着爸爸把自己辛辛苦苦亲手挣来的一枚金币扔进火里,正因为这枚金币的来之不易,所以儿子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
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思考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4.增进学生对金钱的认识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教案、金币模型、几个相关图片。
2.学生:课本《一枚金币》、课堂笔记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金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金币的思考。
2.教师提问:金币是什么?金币有什么特点?金币有什么作用?二、呈现(1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视频,介绍一枚金币的故事背景。
2.教师讲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并呈现故事的主要人物。
三、学习(3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故事文本,并解释生词和短语。
2.教师提问:a.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特点,请学生们说一说各个人物的特点是什么?b.故事中出现的困难是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c.故事有什么寓意?四、讨论(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a.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为什么?b.你认为金币对人们来说有什么意义?c.金币的价值是永恒的吗?d.钱财真的可以买到幸福吗?2.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
五、写作(25分钟)1.教师提供几个写作思路,学生可以选择一个题目,并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a.你认为金钱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来说重要吗?b.你认为金钱和幸福有关系吗?c.假如你捡到一枚金币,你会怎么处理?2.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写作过程,并提供一些写作技巧。
六、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概括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收获,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一枚纸币或硬币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金币模型,体现自己对金币的理解和想象。
2.学生可以阅读其他相关小说或故事,比较不同作品中对金币和金钱的表达和思考。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一枚金币》的故事内容,并能独立进行思考和表达。
《一枚金币》的教案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枚金币》选自北师大版本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课,对话的形式用一个故事来阐释道理。
二、学情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对课文的理解力一般,具备简单的交流能力。
随机指名回答时所凸显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对课文有较好程度的把握。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2)教学难点: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六、教学用具:多媒体七、教学课时:两课时八、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布置预习,课文导入,阅读朗诵,整体感知,字词分析,重点解析,课堂总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下:课时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大致了解有关的相关知识2、提前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有吃过一种做成金币样子的巧克力吗?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分角色朗读生字词解析多音字辨析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三、研读课文,领会主旨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请浏览课文1、2自然段,请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看看这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①这两组词语是反义词。
②这父子俩完全不同。
2、一位辛勤劳动又省吃俭用的父亲却有一个很懒惰的儿子,还花钱如流水,如果你是这位父亲会是什么感受?书上哪个词语说出了父亲的感受?(受不了,板书)找到课文中写父亲受不了的语句,谁来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读,大屏出示这句话——“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
到自己年老的时候,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
”)齐读句子,你体会到什么?3、面对这样一个儿子,老人怎么说?同学们想一想,老人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啊?(学生:伤心、失望、痛苦、气愤、愤怒……)让我们带着体会分角色朗读老人和妻子的对话。
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两个“受不了”的意思,体会父子不同的心情。
2.围绕“当牛做马”、“苦差事”引发学生想象,说说儿子挣金币艰辛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挣钱的不易。
3.通过对比父亲三次扔币后儿子的反应,来体会父亲的用心良苦,从而使学生懂得珍惜劳动创造的财富。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抓第三次父亲扔币后儿子动作和语言中的关键词,让学生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说出想象中儿子挣钱的艰辛的过程,从而懂得珍惜劳动创造的财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入境:(4分钟)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枚金币》,我们先来写几个易错字。
【幻灯片出示】挣钱辛勤懒惰省吃俭用师:对照大屏幕改正自己的错误。
“懒”这个字最容易错的是右边的负。
竖心旁表示心里的想法,不约束自己,不负责任的什么也不做,人就懒了。
师:都会写这些字了,学得踏踏实实就好。
再请大家用上这几个词语说说围绕一枚金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观察这几个词你有什么发现(意思相反)这样的父亲年老了看到儿子还是花钱如流水,懒惰,父亲的心情怎么样?和课文里那个词的意思一样。
(受不了)【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重点生字,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反义词的应用。
学生也从中感悟到这对父子截然相反的性格特点,也为理解父亲“受不了”的原因奠定了基础】二、品词析句体验情感1.感受父亲的受不了(7分钟)(1)找全父亲受不了的原因师:课文是怎样描写父亲受不了的?打开书100页,轻声读1----8自然段,画出父亲受不了的句子,圈出来受不了的词语。
学生自读课文,动笔勾画。
师:渐小的声音告诉我你们画好了。
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词语,你读出什么?学生汇报。
读出父亲复杂的心情。
师:把红色的字连起来读读,爸爸的话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太懒了,不挣钱)读书中那些帮助我们理解内容的词句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用符号标记出来。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枚金币》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在课堂结束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设计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让他们明白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道理。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懂得付出劳动才能收获快乐的道理。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金钱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培养他们追求更高尚品质的精神。
4.让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友谊、亲情、诚信等美好情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也能够赚得人生的“金币”。
三、教学策略
(一)情创设
1.课堂导入: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情境模拟:模拟主人公劳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他们对劳动的认识和感受。
3.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他们的特点。
4.音乐渲染:在课堂上播放适合的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故事情节。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分层次提问: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3.追问与引导: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适时进行追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案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体验主人公的劳动过程,让他们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从而理解劳动的价值。同时,我还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提倡在生活中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的教育方式取得的不同效果。
3、能联系生活实际,在家庭中开展“我当一天家”的实践活动,学会合理开支,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认写生字;通过朗读体会不同的教育方式取得的不同效果。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我当一天家”的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投影片;实物金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把带来的金币实物展示给学生看。
2、请学生说一说:你看到过什么样的金币?(学生可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来谈)3、教师板书课题:一枚金币。
4、学生齐读课题。
5、启发学生质疑课题。
(一枚金币有什么奇怪的地方?)6、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时要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汇报。
(课文讲了辛勤劳动得来的金币被父亲扔掉后又被儿子重新挣回来的故事。
)4、教师板书:扔掉挣钱回来5、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看看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父亲为什么把金币扔掉?当时儿子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举动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6、通过刚才的问题,学生了解第一段内容。
并学习儿子当时的心情:“爸爸,这钱不是真的。
”这句话你体会到儿子当时怎样的心情?(生气、失望)请同学们带着这两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读第一段。
7、学生汇报第二、三自然段内容。
(这个自然段讲的是妻子对孩子说:“你爸爸不知道金币是真是假,所以又把它送给了我。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会有什么想法?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
)8、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后回答上述问题。
请再读读妈妈的话体会妈妈当时的想法。
(爸爸不知道金币是真是假,可能就会随手扔掉。
)9、学生自己练习读四、五自然段。
思考并回答:爸爸把金币扔掉后,儿子有什么举动?他又是怎样挣到这一枚金币的?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3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用较快的速度把课文浏览一遍,想想课文围绕“一枚金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大家说说,父亲几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师:谁能说说每次都是怎样的?(可引导学生按儿子是怎样做的说一说)(板书:逛跑挣)师:父亲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每次儿子的表现有什么不同?(板书:笑笑抓)二、自读质疑师:下面请同学们细细把课文默读一遍,注意用心读用心想,如果能读出问题来,那就更棒了。
(学生默读,有问题的可在旁边注上“?”)师:怎么样,有谁读出问题来了吗?(学生质疑)三、引导释疑1、父亲为什么每次都把儿子拿给他的金币扔进火炉呢?(请同学一起把1——8自然段读一读)师:谁来告诉大家,这部分主要写什么?(相机板书:受不了)师:父亲再也受不了了,从哪看出?师:母亲听了忙为儿子辩解,最后父亲坚决地说(齐读父亲的话)师:从老人坚决的态度和话语中,你们能揣透他当时内心是怎样的吗?2、父亲前两次把金币扔进火炉时,儿子只是笑了笑,而第三次儿子却怎样?为什么?师:儿子受不了了,从哪看出?师:从“抓”这一举动,你们是不是有所感悟?师:是啊,这位父亲真是用心良苦。
他三次都把金币扔进火炉,目的就是要试试金币是不是儿子亲自挣来的;他要让儿子亲身体验挣钱的不易,让儿子知道,要珍惜财富。
四、朗读感悟1、体会“受不了”师:课文中两个地方写到“受不了”,你能体会到当时他们各自的心情吗?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们当时的内心感受呢,请拿起笔注上。
(请同学说一说,并把它写到黑板上)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分角色朗读五、人物评析师:《一枚金币》是格鲁吉亚的一篇童话故事。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确实也有这样的爸爸,这样的妈妈,这样的儿子。
下面,老师让你们当一回小小评论家,对文中的爸爸、妈妈、儿子进行一番评论,怎么样?六、课外延伸a)初显身手b)片断描写——想象儿子一星期是怎样挣钱的。
板书设计一枚金币逛跑挣受不了受不了(失望)(痛苦)(无奈)扔(伤心)(气愤)(委屈)笑笑抓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财富。
一枚金币教案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心情,并通过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受情。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教学重点: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父亲的财产在年迈时会留给自己的儿子,可为什么文中的父亲却要把财产送给别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枚金币》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探究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体会父亲的“受不了”2、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又是一位什么样的儿子呢?随学生回答板书:父亲辛勤省吃俭用儿子懒惰花钱如流水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是什么感受呢?带着自己不同的感受读一读。
(课件出示: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
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了受不了了。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说:“把我们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
”)体会儿子的“受不了”。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儿子共分几次拿回了金币,每次父亲和儿子对待金币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边读边划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第一次:扔笑走开了第二次:扔笑走开了第三次:扔跑抓叫3、同样是一枚金币,又同样都被父亲扔掉,为什么儿子第三次的态度与前两次截然不同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这枚金币是儿子自己挣来的,而且来之不易呢?当儿子捧着这枚金币交给交亲时,却又被父亲扔进了火炉,此时此刻他是什么心情呢?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
(课件出示:)儿子受不了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四、理解升华1、父亲为什么三次都要扔掉金币?父亲扔掉的仅仅是一枚金币吗?儿子挣到的仅仅是一枚金币吗?3、最终,父亲相信了儿子,儿子会对父亲说什么?4、身为子女,你又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五、拓展升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对金钱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一枚金币》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路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每一个孩子确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一枚金币》是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金钱”的第一篇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及金钱所包含的劳动价值。
现结合单元整体安排和本课特点,谈谈本课的教学思路:
1、教师、学生共同与文本对话。
紧紧抓住文中两次出现的“受不了”一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想象,从而层层深入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抓住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引导学生感悟父亲和儿子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读文本,并让学生从文中找到形容父亲的词语是“辛勤”、“省吃俭用”,形容儿子的词语是“懒惰”、“花钱如流水”,使孩子们从中感悟到这对父子截然不同的特点,从而理解到父亲“受不了”的原因。
(2)找出文中的两个“受不了”,师生共同体会父子的心情。
在学生明确了父亲“受不了”的原因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出现的两次“受不了”的不同:第一次是父亲面对儿子的失望与痛苦而感到“受不了”;第二次是儿子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一枚金币不被父亲认可感到伤心与气愤而“受不了”。
此时,引导学生丰富文本内容,想象儿子在这一周中都会帮人家干些什么活?他会吃哪些苦?受哪些罪?这一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使学生感悟到儿子挣钱的艰辛,从而体会儿子后来“受不了”的心情。
(3)引发学生说出感悟,进一步与文本对话。
当学生读到父亲说“现在,我相信这是你挣来的钱了”时,引导学生转变阅读角色,想一想:听了父亲的话,作为儿子会对父亲说些什么?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使学生对“金钱”这个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关注学生的感受。
(1)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
如体会父亲的“受不了”和儿子的“受不了”时,请学生先来说一说他们会“怎样”说,然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中,再读出自己的感受。
(2)课前的小游戏,请学生说一说对“钱”的真实感受。
读过课文后,再来谈对“钱”的认识,使课文的主题和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相联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予以珍惜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体会老人和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3.学会定向质疑,能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展开联想等方法解决问题。
感知反义词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体会老人和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2.了解人物特点,揣摩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心情,展开联想,读出感受。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
1.(小游戏)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听好了要求,我说一个词呢,马上把你们的第一感觉告诉我,第一个词“幸福”,生:……
师:下面我不说词了,(师出示一百元钱)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生:……
2.好,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钱”的不同感受再次走进《一枚金币》,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人物性格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金币写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
2.那么,谁还能用书上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又有着一个怎样的儿子呢?
(板书“父亲:儿子”)(板书“辛勤、省吃俭用;懒惰、花钱如流水”,)看看黑板,从这两组词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品读父亲“受不了”的心情
1.师:一位勤劳的父亲却有一个懒惰的儿子,父亲一辈子省吃俭用,儿子却花钱如流水,你能用书上的词来说说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是一种什么感受吗?(生答后板书:受不了)
2.课件出示句子:(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
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
)指名朗读。
3.师:父亲为什么受不了了?(生答)
4.想象心情体会朗读:相信同学们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请你走进人物把自己当作父亲带着你的体会读给你的同桌听。
5.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读出老人的感受。
(四)品读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1.师:父亲很伤心、很无奈,父亲彻底的失望了,决定把所有的财产分给别人。
可文中还有一处出现了“受不了”了,是谁“受不了”了?(儿子)2.师:看看黑板上面的这两个词,(懒惰、花钱如流水——受不了)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3.自学感悟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反复读一读,并把体会用一两个关键词简单的写在旁边。
学好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自学,然后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汇报。
(汇报时先读出画的语句再说感受,师相机出示课件)
(1)想像:儿子辛勤劳动,流汗流泪挣来的金币却被仍进了火炉,同学们,假如你是儿子,此时你会是什么感觉?你会对爸爸说什么?(学生谈)(2)师;文中的儿子和你们一样,满腹的委屈,愤怒,所以他大声的叫道(出示句子:“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火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会怎么叫?什么语气?
(3)创设情境:要想读好儿子的话,就要像演员一样体验生活。
(体验生活:以六月天割麦为例,说说儿子为挣这枚金币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劳动,抓住“苦差事”、“当牛做马”、“干了整整一个星期”等这些重点语句及课件来体会劳动的辛苦。
最后归纳出这枚金币是辛勤劳动、流血流汗换来的。
)(4)朗读儿子的话,再次体会他“受不了”时的心情。
(指名读、范读、激情引读,在读中体会。
)
5.分角色朗读23----27自然段。
(五)感悟母亲
文中还有一位人物——母亲,看看母亲在对待儿子的问题上,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出示课件:填写表格)
(六)理解父亲的用意
1.看来啊,这个儿子确实是真心实意地改好了,因为他已经着急地大声叫起来了,这时,他的老父亲才不紧不慢地说(读!生一起接读):“现在,我相信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钱了!” 那么,你从父亲意味深长的话里听出了什么?(读出心情变化)
2.我想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了,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想对父亲说点儿什么,把你们想说的话写下来。
(七)回顾全文,情感升华
1. 现在你如何理解“挣”的含义?我们再来看看题目,你还认为儿子挣的仅仅是一枚金币吗?
2.那你们再看看这一百块钱,你又想到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父亲儿子
扔笑
又扔又笑
仍然扔受不了
七、教学反思:
本课中,不足的地方是备课不够充分,ppt跟不上课堂节奏,最重要的是没有把课堂的权利还给学生,评价语言不够凝练,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