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贵州省传统农业经济向农机经济的转变
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农业机械化是指通过机器化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它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可以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劳动力和资本的有效配置。
比如,使用农业机械化实现开沟、耙地、松土、豆皮粉施肥等传统工作的自动化,同时农业机械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加入摇粒、电解钢化等更加高效的作业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的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效益指标。
1.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国家农业改革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改变。
农机具有先进的生产方式、技术、平台等特点,可以让农业从“单一自耕自种、重割重伐重耙”的生产状态,逐步转化为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使得种植、养殖、农资生产等产业之间的合作化、资源共享更加通畅,促进了扩大经营、逐步形成大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1.3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业生产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等,其中以人工劳动力成本最占比例。
采用农业机械化可以通过将人工劳动力成本转移为机器工服的形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的高效经营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1.4 推动农业就业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农民进城、流民进乡等现象日益增多,使得乡村民生质量逐渐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缓耕作人口减少的影响,从而推动农村就业。
同时农业机械化生产推进也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业与产业升级。
二、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而在我国,农民是农业的主力军。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村就业、同时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经济的高效经营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贵州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贵州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经验借鉴与启示贵州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
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出了一套适应本地特点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一是科技创新与农业结合。
贵州省注重科技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积极推广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技术和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设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了农业向现代化转型。
贵州省还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的创新。
二是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贵州省鼓励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逐渐从传统农业生产向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服务业延伸转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贵州省积极引导农民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这种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发展升级。
三是农业合作社与农民利益相结合。
贵州省发展农业合作社是加强农民组织、规范农业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
贵州省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通过整合资源、规模经营和社员自我管理,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社员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与此贵州省还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改革措施,加快土地集中度和规模经营化进程,推动农民利益最大化。
四是农业保险与风险防控相结合。
贵州省注重农业风险防控工作,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提供农业保险服务,为农民提供保障。
通过农业保险,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生产经营的风险,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贵州省还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禁使用有毒有害农药和兽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农产品消费者的权益。
贵州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经验借鉴与启示在于,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合作社整合资源提高农业效益,农业保险降低农业风险保障农民利益。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的内部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问题及对应的对策。
问题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贵州农业产业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导,农民主要种植粮食和传统特色农产品,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
这导致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有限。
对策一: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通过优势互补和产业链延伸,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如农业园区、高效农田等。
问题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缓慢贵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足,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存在问题,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对策二: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能。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建立农产品市场分级体系,实现供需平衡。
问题三: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贵州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缺乏现代化生产设施和技术支持,农业发展不规模不现代化。
对策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供先进的农业生产设施和装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推广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
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推动农业发展规模化。
问题四:农业产业发展不平衡贵州农业产业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农业发展较好,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有差距。
对策四: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根据各地区农业资源和优势产业,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能力,促进农产品远销内外市场。
引导农民转产和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加强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农业产业协同发展。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和农民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对策,推动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业现代化农机化推行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现代化农机化推行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中,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至关重要。
然而,在推行农业现代化农机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业现代化农机化推行的问题与对策。
一、资金投入不足农机化设备价格昂贵,加之维修和保养成本较高,很多农户无法承担这样的成本。
因此,资金投入成为了农机化推行的重要障碍之一。
对策是,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或提供补贴政策来支持农机化发展,同时鼓励银行提供专门的贷款产品,帮助农户购买农机设备。
二、现有农机技术滞后我国农机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农机产品仍停留在破费、低效的阶段,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
应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研发和推广更新的农机产品,提高农机效率和适应性。
三、农民对农机化认识不足由于农机化在农村农民中推广不够深入,很多农户对农机化的益处缺乏认识,依然习惯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
加强农技推广力度,开展农业机械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机操作技能,增强他们对农机化的认同感及积极性。
四、农机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地区农机维修和零配件供应服务不完善,农户在购买设备后难以及时维修和保养设备,影响了农机的使用率。
应建立完善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点,提供快捷、高效的维修服务,同时建立健全的零配件供应体系,保障农机设备的正常使用。
五、农机推广政策不够明晰部分地区农机推广政策过于分散和混乱,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政府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农机推广计划和政策措施,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责和工作重点,形成合力推动农机化发展。
六、存在农机浪费现象部分地区存在农机购置后使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导致效益低下。
政府部门应建立农机统一购置和统一管理制度,推动农机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七、农机排放污染问题农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排放问题成为农机化推行的隐患之一。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省份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农业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然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对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探讨。
贵州省农业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方面,主要种植茶叶、烟草、水稻、玉米、高粱、油料等农作物,其中茶叶是贵州省的特色农产品。
畜牧业方面,主要养殖牛、羊、猪等家畜,同时也有少量的养蜂业和水产养殖业。
1. 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也随之变化。
目前,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绿色、有机、健康的食品越发注重。
因此,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向高端、绿色、健康型农业转型。
2. 提高农业效益。
现阶段,贵州省农业仍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为了提高农业的效益,需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经营模式,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3. 适应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化。
因此,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数字农业、智能农业和生态农业。
1. 发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
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都是贵州省的农业特色,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应发挥特色优势,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
2. 开发多元化经营模式。
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发展生态旅游、特色餐饮、生态养殖等农业相关产业,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农业发展,打造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
4. 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应适当加大对设施农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四、结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农业效益的必然选择。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发展途径分析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发展途径分析农业一直被认为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生产技术的逐渐更新,传统农业也迎来了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契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发展途径,使得农业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社会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需求。
本文将分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发展途径。
一、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加强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
首先,对新型农业科技的研究是促使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方面,我国近年来的投入比较大,重点推动绿色种植、智慧种植等新型种植技术的应用。
在新型农业科技的创新中,还可以加强对机器人、物联网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改善传统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其次,还可以通过提升种植的科学化程度,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气象学、生态学等手段,对种植过程进行科学监管,从而避免农作物过多依赖天气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二、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息缺乏、传递和管理不畅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强对种植、养殖、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还可以打造农产品溯源体系,防止“问题食品”的出现,加强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从而提高食品安全。
三、适度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建设是加强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的有力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集群,营造有利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
同时,还要通过优化农业物流、服务、管理、监管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
四、发挥品牌建设作用品牌建设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价值,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和信息公开,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加速发展农机化 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川农机年第期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作为农业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机械化,已被提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议事日程。
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指出:推进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迫切需要,这是农业发展中一件带有方向性的大事,现在已经到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阶段。
笔者认为,南充市应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总体部署,认真研究和落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政策措施。
1以新的视角认识农业机械化工作1.1农业机械化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伴随劳动工具的突破,劳动工具的突破直接导致生产力的大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将农业机械化问题摆在首要位置。
比如,美国采取了大规模机械化路线,欧洲选择了集约机械化路线,日本走出了一条小规模精细机械化路线,在推进现代农业进程中比我国早20余年。
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必由之路,形势所需,势在必行。
1.2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没有以机械化为核心的装备设施作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一句空话。
目前,南充市以人畜力和半机械化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仅为15%,而全省为25.66%,全国为44.5%。
面对巨大差距,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加快推进,缩小差距。
1.3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
实践证明,新形势下推进农业机械化,不仅能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撂荒的问题,而且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据测算,一台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35倍,一台耕整机和一台插秧机的效率是人工的20倍左右。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转变对策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转变对策1. 引言1.1 低碳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和转变。
通过建设低碳农业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推动农业经济朝着可持续、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
低碳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正文2.1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下降,同时也增加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不高,能源消耗较大,碳排放量较高。
过度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也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和干旱化现象,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供应链的碳排放也是一个问题,由于运输、储存和加工环节消耗了大量能源,导致碳排放量增加,进而加剧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降低碳排放,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转变对策方面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推广有机农业,加强农业装备的节能减排,优化农业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实现农业生产的碳中和。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但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通过有效的转变对策和措施,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低碳化,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2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是农业领域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土壤管理、化肥施用、农机使用、农作物种植等环节来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土壤管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过度耕作、过量施肥等行为会导致土壤有机质的破坏和土壤碳储量的流失,从而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贵州是中国的西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因其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农业产业。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单一产业结构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粮食、油料、烟叶等传统农产品产量较高,但缺乏多元化和高附加值农产品。
2. 技术水平不高贵州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智慧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3. 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农产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倾向于绿色、有机以及高品质、特色化的产品。
4. 农产品加工不足贵州农产品加工业相对薄弱,农产品加工环节缺乏优质设备和技术支持,导致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较低,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 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足贵州农业面临资金供给和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面临资金短缺和政策不完善的严峻挑战。
二、对策建议1. 多元化发展需要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培育和推广,配套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土地资源,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
2. 加强科技支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到农业生产中去,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市场需求导向广泛调研市场需求,深入挖掘本地农产品特色,鼓励农户和农业企业依托当地特色资源进行产业发展,培育适地适种的特色农产品,提升贵州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 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支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户投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推动多元化发展、加强科技支持、推动市场需求导向、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等对策措施,全面提升贵州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浅议传统的农业技术向现代的农业技术的转变
料压盖过紧或机械轴封安装不当 ( 弹簧过紧 ) 、泵轴弯 曲、对 中不 良、叶轮碰擦
或轴承严重磨损等。 ( 3 ) 检查被输送液体 的粘度 、密度是 否超 过设计要求 。
特 另l J .  ̄ : l t a l 2 0 1 3 年5 月第5 期( 下) 2 0 1 3, M a y, N O . 5( u n d e r
此 ,传统 的农业技术如何 向现代的农业技术 转变 ,是 中国农业 的一个迫切 问题 。 3 . 2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 业技术 的转变策 略 3 . 2 . 1传承传统农业技术是基本 1 . 2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特点 传 统农业技术具有 以下主要特征 :1 )集约型的土地利 用方 式 ;2 ) 人 工精 农 业科技技术是不 同地 区、不同民族人们根据不同的 自然条件 和社会文化 作 的技术特点 ;3)因地制宜 ,适应 当地气候条件 ;4 )以谷物种植为主 ;畜牧 在世世代代继承 中创造 了出来 的 ,它包含了当地的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具有 与种 植 相 结 合 。 明显的地方特点和 民族特点 。因此 ,传承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 的基 2 、中国农 业技术的创新 本方法。根据实际走 自己的农业 技术现代化道路 ,而不是盲 目模仿某一地 区的 2 . 1农 业技术创新的涵义 模 式。根据我 国的 国情 ,我 国农业 现代化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 。中国未来 2 . 1 . 1微观涵义 的农 业技术发展的方 向应该继续可持续 发展之路。我们要强调集约式的传统技 农业 技术创新是指农业 技术和农业经济发展相互 促进、相互转化 的过程 。 术 与现代技术相 融合 。 以新农 业技术作为一种手 段来促 进农业生产农业 和农 村经济发展为 目标 ,它包 3 . 2 . 2改造传统农业技术是关键 含农业 新技术的研究 ,获得 和掌握 ,并包含新技术 传播转让 和渗透 ,还含有农 由于长期 的积累投入 ,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并没有 发生改 变的。生产率很低 , 业 市场开发 、售后服务 和改进创新 。 但 只要技术状态不变 ,传统农业专项平衡态性质和恢复 ,就只是时间问题 了。 2 . 1 . 2宏观涵义 3 . 2 . 3提升传统农 业技术是根本 从宏 观的角度上讲 ,农 业技术创新是指 由一 系列 的公 共机构和农业企业组 现代农 业是中国传统农业改造 的方 向和 目标。为了实现这一 目标 ,传统农 成 的系统或网络。这些机构 相互 联系 、相互影响 、相互影 响 ,协调与整合决定 业 向现代农业技术提升是最根本 的。从 世界农业 发展的经验来看 ,从传统农业 全 国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 的能力 。 向现代农业 转变 ,农业生产必须满足 目 标 消费的追 求数量转化为商业生产的利 2 . 2农业 技术 创新的特点 润最大化 。 相 比之下 ,工业技术由于受到大多数农业技术与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特性、 4、结 论 农业技术 秘密 、农业技术 与资源 利用 、环境保护和农业技术 密切相关的农业技 在现代 化建设的大背景下 ,农业技术进步必然伴 随着一系列与农业技术应 术推广 的影 响 ,使得农业技术创新 显示出前所未有 的参与技术 多和技术创新过 用 的政策 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相关 的制度 和机 制上的创新 ,而核心是确 程复杂 、技术创新不确定性 ,技术创新子系统相互作用性强等特点 。 定技术人员在 推动农业 技术转变 中的主体地位 ,实现农业技术 由传 统型向现代 2 . 3农业技术创新 的主体 化转变 。运用科 技技术力量整合政府资源 、市场资源 和社会 资源 ,使农业 技术 2 . 3 . 1农业企业 :企业在市场机制的鼓励下去从事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转变对策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转变对策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资源利用低效,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质量不高等。
为了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需要转变。
以下是一些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转变对策:一、问题:资源利用低效。
传统农业经济在资源利用上存在浪费现象,例如农田水利设施破损,施肥浪费等。
对策: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修复和更新农田水利设施,提高灌溉系统的效率,推广合理施肥技术和设备,减少农业化学品的使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二、问题: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过于依赖人力劳动和大面积的耕作,劳动力成本高,效益低。
对策: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引进和培育适应低碳经济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如智能化农机具、无人机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同时推广温室大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
三、问题:农产品质量不高。
农产品存在质量低劣、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对策: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
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农化产品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农产品安全。
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意识,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卫生管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四、问题:农民收入较低。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产品销售,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入较不稳定。
对策:加强农产品市场化运作,提高农民收入。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化体系,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加强农民专业化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市场意识,增强其参与市场的能力。
同时加大农民收入补贴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五、问题:农业生态环境破坏。
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下,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土壤、水资源等受到污染和破坏。
对策: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的发生。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同志们:今天把大家请到这里来召开农业产业化经营座谈会,其主要目的就是认真总结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分析形势,找出问题,研究探讨如何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刚才,参加会议的龙头企业负责人谈了各自的情况,谈的很具体,分析的也很准确。
下面,我就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谈以下五个方面:一、优化农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近年来,我县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县的重点工程来抓。
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促增收”的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乡一品”的工作思路,各乡镇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镇蔬菜、万金山水稻、七星泡烤烟、夹信子毛葱、七星河甜菜、青原大豆、龙头白瓜、小城子万寿菊等一批特色产业乡村应运而生。
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100万亩大豆、3万亩烤烟、30万亩玉米、17万亩水稻、3万亩甜菜、1万亩毛葱、4万亩蔬菜、17万亩白瓜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
场县共建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农场的拉动下,县域内万寿菊、甜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是龙头企业正在发展壮大。
目前,全县农副产品加工及营销企业已发展到135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8家,达到省级龙头企业标准5家,据统计,2005年14家加工型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际加工量可达到29万吨,产值可达到5.16亿元,销售收入实现5亿元,实现利税2,100万元,带动基地219.9万亩,带动农户24,600户。
5家流通型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际收购量3.5万吨,销售收入6,810万元,实现利税1,991万元,带动基地8万亩,带动农户6,268户。
三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建立了农贸市场、蔬菜批发市场、杂粮批发市场、牲畜交易市场,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
农业机械化 政策
农业机械化政策1. 引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效果等方面对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政策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2. 政策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之一,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基数。
然而,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导致了劳动力过度投入、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开始关注并推行农业机械化。
3. 政策目标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政策旨在实现以下目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人工劳动投入,降低耕作、种植、收割等环节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
•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对农民来说是一项繁重而辛苦的工作,引进农业机械设备可以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推行农业机械化,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4. 政策内容中国政府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4.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了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设备,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购置补贴政策。
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设备,对购买新设备或更新设备的农户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4.2 农机租赁服务为了解决农民购买农机设备的资金压力,中国政府推行了农机租赁服务。
通过建立农机服务站点,提供各种类型的农机设备租赁服务,帮助农民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3 农机技术培训和推广为了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农机技术培训和推广的支持。
通过建立培训中心、组织专家授课等方式,向广大农民普及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技术。
4.4 农业机械化示范项目中国政府在一些重点地区开展了农业机械化示范项目。
浅议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思考
浅议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思考作者:李伟信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5期摘要;发展农业生产机械是实现农业发展步伐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推进农业发展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这是农业生产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思路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战略重点之一,这些都为大力发展农业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建设发展的方向,我国农业只有加快现代化进程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机械化的综合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好的市场及口碑。
1、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仍存在着生产结构不和理,产品无论从价格上还是品质上相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差距。
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推动了农机的迅速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机械,用现代的物质条件准备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小于8%,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比重的46.9%,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直接创造财富,也是可以发挥农业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加机械,大幅度减少劳动人数,增加收入的过程。
再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
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贵州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省份,也是一个拥有丰富农业资源、较为落后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贵州省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将从贵州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贵州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贵州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
贵州省的农业生产结构也较为多样,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方面,贵州省也在不断加大投入,推广了一系列现代农业技术,如温室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生态养殖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贵州省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农业产值逐年攀升。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贵州省在现代农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问题。
虽然现代农业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目前贵州省的农产品仍然面临着质量不稳定、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难以实现真正的增值。
其次是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问题。
现代农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加大对土地、水资源的利用,而在利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土壤退化、水资源过度利用等问题。
再次是农业产业链和农村经济多元化问题。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与产业链进行深度融合,但目前贵州省的农业生产还比较分散,农业产业链不够完善,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提升。
三、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建议为了推动贵州省现代农业的更好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需要加大对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贵州省应该加大对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农业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产业。
然而,由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低效率、环境污染等,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本文将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以及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等方面探讨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传统农业中常使用的农药、化肥和机械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一是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通过研发高效的作物品种、培育优质的农业生产材料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是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比如精细化农业、无人机植保、智能农机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自动化程度。
三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能力,确保农田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其次,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传统农业经济往往以粗放经营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多为农作物的种植和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一是推动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旅游业、农产品电商等多种农业产业形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是发展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比如发展农业旅游、乡村民宿等,使农业成为综合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是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信誉,增加市场竞争力。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
最后,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往往存在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水资源浪费和农药化肥滥用等问题,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
一是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采用生态农业技术,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作者:张美倩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20期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经济转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
因此,需要不断推进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型。
基于此,本文对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推动农业经济转型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工作,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农业经济转型是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使命,也是农业经济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
在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其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进行了改革,优化了相关的制度机制和经济管理模式,同时推动了社会的改革。
因此,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1、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处于重要时期,由农业发展促进工业发展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并且随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使得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国家为了平衡产业结构和缩小城乡差距,加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以此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乡之间仍旧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因此为了加快农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农业经济转型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从当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为: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在国民经济在份额缩小、劳动就业发生了变化。
(1)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而且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颁布许多关于农业问题的政策法规,比如“三农”问题的提出,尤其是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和指导文件不断提出。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效果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水平,因此,农业现代化建设是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而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变革,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并为发生改变,因此赋予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烙印,成为了当前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
对贵州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措施探讨
率 较小 的行 走类农 机 具 ,也 很难 适 用于 坡地 、山地 较
多 的 贵州省 贵 州这 种耕 地地 势复 杂 、又分 散不 平 的 自然条 件 .很 大程度 上 限制 了现有 的许 多农 机 具 的广 泛推 广使用 .成为 贵州 省农机 化 发展 中 的主要 制约 因 素 面对 这种 客观 自然 条件 ,要 研制 出与 之相 适应 的 农 机具 .是对 贵州农机科研 人员 的一项严 峻挑 战。 22 经 济落后 ,农 民收 入低 ,农 机具购 买力难 以提 高 _ 由于历 史 和环境 的原 因 .贵州 省大 部 分地 区农 民
“ 十一 五 ”期 间 .我 国农机 化 发展 取得 了重 大进 展 .耕 种 收机械 化水 平超 过 了 4 %的 预期 目标 .达到 5 了 5 %以上 .这标 志着 我 国农 业生 产方 式实 现 了从 人 2 畜 力 向机械 化作 业为 主转 变的历史 性 跨越[, 标 志着 1也 1
( 国 当年 农 机 总 动 力 为 60 Mk ) 全 .4 W ;机 耕 、机 播 、
机 收 作 业水 平 只 有 38 % 、0 7 . 4 . %和 03 % ,仅 分 别 0 .7 为 全 国机 耕 、机播 、机 收水 平 的 82 、03 . % .%和 2 ; % 耕 种 收 综 合 机 械 化 水 平 为 1 7 . 为 全 国 水 平 的 .% 6 52 % 。在 全 国排 倒 数 第 一 ( 国 当年 机 耕 、机 播 、 .6 全 机 收 水 平 分 别 为 4 . 、2 .%、 1% ,耕 种 收 综 合 68 % 6 7 9
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摘要:贵州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之一,但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针对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以促进贵州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一、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贵州是中国的典型农业省份,农业是该省经济的支柱产业。
由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经济基础等方面的限制,贵州的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贵州仍然以传统的农耕方式为主,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2. 农产品质量不高。
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和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知识,贵州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 农产品加工不足。
贵州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无法充分利用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
二、促进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推动贵州农业实现现代化,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1. 加强农业科技支撑。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推广适应贵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节水、抗旱和抗病虫害技术。
2.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鼓励农民组织成农业社团、合作社等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水平。
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民增收。
4.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便利性。
5. 推广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打造农业品牌。
三、展望贵州现代农业的未来贵州的现代农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贵州农民将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未来,贵州现代农业将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改进,更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使贵州的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利润增长点。
总结而言,贵州现代农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可以逐步实现现代农业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大力发展农机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08年底,贵州省的总耕地面 积为4485.3千公顷。贵州省要想实现传统农业经济的转变,就必然要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 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是世界各个现代化国家走过的共同道路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科技的载体,把先进的农业 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多种先进的农艺要求通过农业机械得以实现,改善了农作物品质,增强了农 业防灾抗灾的能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农业机械化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产品成本,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农业机械化还节省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农村人口的流动和农业资源 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农村产业调整和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使农 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其它省,发展已经严重滞后,农 业已经成为贵州省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贵州省农业经济及农机经济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2、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 调查表明,在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美国,农机经济为其国民经济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它以占世界 0.3%的农业劳动者,生产了占世界17.6%的谷物,46.5%的大豆,20%的棉花,16%的肉类,17%的牛奶,成为世界 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农产品出口经济的外汇收入是美国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 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 反观贵州省的农机经济,农机产品一直难以走出省外,近几年走出去虽呈快速增长,但相对还是比较缓 慢,农机行业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拓农机产品的区域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使农机产品由传 统的单一内销转变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是农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 4、大力发展农机经济对农村小康工程意义重大 党的十六大提出科技兴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和农民。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现 代化和农机化事业, 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农机化水平和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将有更多的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腾出更 多的时间从事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必将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以全
作者: 作者单位: 杨晓莉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25
引用本文格式:杨晓莉 浅议贵州省传统农业经济向农机经济的转变[会议论文] 2013
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发展农机经济的措施
1、围绕特殊抓调整 从整体来看,注重地方特色非常重要,充分利用本地优势把经济结构调优。地方特色应强化区域性布局,
这既是发挥区域性优势,实现规模化,集体化经营管理;客观要求,也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扩大市场。比 如贵州省某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潜力在山,希望在山,出路也在山,花大力气做好山上的文章大有作为。 我县目前八角种植总面积达到10.11万亩,总产量达845.6万斤,总产值达8456万元,年创税利500万元。 八角已成为我县大宗农副产品和财税增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县八角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 农机部门与时俱进抓调整,由过去长期的生产水稻脱粒机(打谷机)转变经营策略和生产方向,研制出八角 烘干和深度加工的农业机械设备来不断满足广大果农的需要,解决他们落后的加工技术很有必要。尤其是八 角三月果正值雨水季节,缺乏阳光,传统的日晒、火烘八角干燥技术已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要求,必须进行 机械干燥才能解决,所以我们农机部门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地方特色抓好服务性调整,主 要是研制或改装出成本低、工效高、操作方便、适合千家万户家庭式作坊的八角烘干机械设备。把可操作性 强,群众欢迎的八角烘干机生产出来,不断满足地方农村产品深加工的需要,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 2、围绕效益抓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一定要求经济效益,没有效益就没有大的调整,更没有大的发展,并且效益要体现在农机 经济实体项目上,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我县农机系统现有农机加油站 13个,除我中心的农机太平加油站外,其余12个均为原乡镇农机加油站。目前我县农机管理中心正在大力 培植农机大户和充分利用全县拥有13个农机加油站的优势,做大做强农机油料供应服务体系建设、整合个 体农机力量,壮大农机经济实体。在培植和发展农机物资供应服务组织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和重点扶持发展 各种经济结构,股份制合作经营等各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农机经营供应服务组织,并以成立农机协会的形式建 立农机油料服务网络。同时,我县农机部门还大力开展农机项目招商引资,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加大农机油料
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夏俊芳、徐昌玉,大力发展农机经济的建议和途径[J】,2005 【2】朱炳杰,加快农机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J】,201 3 [3]赵月芝、李艳等,大力发展农机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J],2009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邮编550025。
浅议贵州省传统农业经济向农机经济的转变
主动权。
4、围绕措施抓调整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调整结构。我认为要加快农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合理的政府行为是必要的。二是依 靠政策扶持调整结构,实行政策和资金上对农机管理工作倾斜的办法进行。三是强化服务调整结构,主要是 强化农机生产中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四是典型示范调整结构,主要是建立起样板示范点、示范户,用 看得见、模得着、办得到的各种典型作引导。五是立足宣传教育调整结构,加大农机宣传力度,提高农机人 员的整体素质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风险能力。六是农机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与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主要 是与农村的市场建设和发展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与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结合起来,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结
浅议贵州省传统农业经济向农机经济的来自变’杨晓莉(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传统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本文主要介绍发展农业经济对于
农业现代化、国民经济、小康工程的重要性,从围绕特殊抓调整、围绕效益抓调整、围绕市场抓调整、围绕措施抓调整四个 方面加快贵州省传统农业经济向农机经济的转变。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机经济
一、引言
农机经济结构调整是农机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是农机发展事业中一次领域更广、层次更深、 内涵更为丰富的全方位调整,是农机管理部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这种 调整不是一般的适应性调整,也不是农村、农民、农产品加工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性的调整,而是 在农机经济发展中所形成规模经营的产业化、多样化结构性的调整,是新一轮农机事业发展的一次具有全局 性的战略性调整。随着党中央决定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针对部分地区农机经济结构调整不合理、 不科学而出现农机经济工作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缓慢的实际,如何加快农机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我谈谈自 己的想法。调整农机经济结构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依靠科技创新,推 进农机经济工作升级。在调整中,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握好特色、效益、市场、措施四大要素,突 破传统的调整模式和工作方法,大力调整农机经济结构,使传统的农机经济在调整中提升,在创新中发展, 这样才能应对入世,加快农机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农机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 围绕四个关键环节抓好调整。
供应服务体系的投入。充分利用我县农副产品丰富的资源优势,建立农产品深度加工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农
机对农产品的加工转化作用,使农用机械的加工作用凸显出来,仓Ⅱ造价值,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经济效益,促
进结构调整。
3、围绕市场抓调整 搞活市场是农机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提,农机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围绕市场进行,但由于农机市场不完善, 农机信息发布面的局限性。在实践中难以避免盲目性、波动性与破坏性。因此,农机部门如何充分利用市场 机制、坚持市场导向的同时,创造性地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运用 “反弹琵琶”的反向思维,把劣势变为优势,积极抢占农机科学技术和市场先机,加快农机经济结构调整进 程。比如,我县的农机产品经营销售市场和维修市场长期以来没有进行正确的科学引导,疏于管理和规范, 农机部门无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督促、监督和调节,存在自生自灭或放任自流的现象。因此必须从农机市场 入手,创建市场服务体系。第一必须面向市场抓调整,创建农机示范基地,树立本地品牌。我县以南梧二级 公路交通便利为优势,以“藤县工业园区”为依托、以“藤县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为载体,建立藤县农 机科技示范实验区,把水稻、经济作物园田化管理与果树机械节水喷灌技术结合起来,构成藤县农机综合服 务示范基地。第二,加强对农机布局的指导,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 地制宜,分期分批扶持和发展农机经济项目。加强对全县各乡镇现存13个农机加油站的管理监控工作,对 由于各种原因而疏于管理的农机加油站进行从严管理,争取从管理中得到最大的效益。对没有建立起农机加 油站的乡镇,县农机管理中心积极协助乡镇申报立项,主动出击,主动介入,以最大的努力实现全县19个 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农机加油站的目标。第三,建立四大农机服务网络,优化农机经济结构。建立农机技 术推广服务网络,建立农机物资供应服务网络,建立农机维修服务网络,建立农机作业服务网络。这样才能 真正把农机管理工作做深,把农机经济实力做强,把农机部门形象做好,把农机工作环境做优,实现以服务 找市场,以管理求效益,以项目谋发展,抢先占领农机化工作阵地的制高点,完全掌握创新农机管理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