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诗词赏析:小重山
诗词赏析:《小重山》宋代: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文及注释译文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
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
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
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
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注释、小重山:词牌名。
一名《小冲山》、《柳色新》、《小重山令》。
唐人常用此调写宫女幽怨。
《词谱》以薛昭蕴词为正体。
五十八字。
上下片各四句,四平韵。
换头句较上片起句少二字,其余各句上下片均同。
另有五十七字、六十字两体,是变格。
2、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
3、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
4、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5、月胧明:月光不明。
胧,朦胧。
6、功名:此指为驱逐金兵的入侵,收复失地而建功立业。
7、旧山:家乡的山。
8、付:付与。
9、瑶(yáo)琴:饰以美玉的琴。
0、知音:《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
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峩峩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国·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伯牙绝弦於钟期,仲尼覆醢於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唐·杜甫《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明·唐顺之《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
”浩然《艳阳天》第六九章:“(弯弯绕)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创作背景这首《小重山》是元帅帐内夜深人静时岳飞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他反对妥协投降,他相信抗金事业能成功,他已以取得了多少重大战役的胜利,这时宋高宗和秦桧力主召开和议,和金国谈判议和。
小重山_昨夜寒蛩不住鸣_宋词鉴赏_宋_岳飞
注释
6、功名:此指为驱逐金兵的入侵,收复失地而 建功立业。 7、旧山:家乡的山。 8、付:付与。 9、瑶(yáo)琴:饰以美玉的琴。 10、知音:知己。
译文
昨夜,寒秋的蟋蟀不停地哀鸣,三更时分将我从 遥远的梦境惊醒。了无睡意,便起来独自绕着台阶踽 踽行走。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帘外一轮淡月朦朦胧胧。
小重山 宋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 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窗外 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抚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释
1、小重山:词牌名。 2、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 3、千里梦:指奔赴千里之外去杀敌报国的梦。 4、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5、月胧明:月光不明。胧,朦胧。
鉴赏
词的下片重在抒情。“白首为功名”写词人终其 一生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痴心不改。“旧山松竹老” 用松竹喻中原父老,他们在金人的统治之下,顽强挺 立,渴望早日复国,可如今他们都已老了,暗示了南 渡时间之长。“阻归程”写投降派的求和主张阻挡了 收复中原,收复故乡的进程,隐含了词人的痛心。如 今头发已经白了,几十年的求索,都是为了驱逐金人, 收复河山。
鉴赏
上片着重写景。“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 已三更”,“寒蛩”点明了季节是深秋。山河飘摇, 国家残破,深秋的蟋蟀在夜里却不停地鸣叫,词人日 夜忧愁,光复中原的责任更加沉重,“惊”字充分表 达了在秋夜蟋蟀的凄冷鸣叫中词人终夜难眠的情景。 “千里梦”暗示梦回到中原地区,说明了词人在睡梦 之中也不忘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这一句通过叙写被 梦惊醒来表现词人日夜牵挂的都是国家的兴衰战事。
鉴赏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因 梦见战场战事而忧国忧民再无睡意,独自在台阶前徘 徊。周围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熟睡,只有天上的明月 散下淡淡的冷光。深秋的月夜,凄冷清淡,表达了词 人“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独与凄 凉心境。
古诗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翻译赏析
古诗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翻译赏析《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作者是宋朝文学家岳飞。
其古诗全文如下: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前言】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炙人口的爱国佳作。
这首《小重山》词,改用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志雄怀。
岳飞抗金的伟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迫害,而同时其他的人,如大臣张浚,诸将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各不信任互相拆台,故岳飞有知音难遇之叹。
《小重山》词抒写了这种感慨。
【注释】①小重山:词牌名。
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柳色新》等,见《钦定词谱》。
②蛩(qióng):蟋蟀。
③千里梦:指光复中原之梦。
④悄悄(qiǎo,仄声):寂静貌。
元稹《莺莺传》:“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濛濛。
”⑤月胧明:月光明亮。
薛绍蕴《小重山》:“玉阶华露滴,月胧明。
”⑥“白首”三句:旧山,指故乡。
三句意谓:夙愿为国建功立业,如今头已花白,故乡仍被金兵所占,难以回归。
⑦心事:指恢复中原的愿望。
付:付与。
瑶琴:琴的美称。
瑶:美玉。
《历代诗馀》卷一一七引陈郁《藏一话腴》载岳飞此词,作“欲将心事付瑶筝”。
⑧“知音”二句:用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慨叹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且没有“知音”能够理解。
【翻译】昨日寒夜的蟋蟀不断地鸣唱,忽然惊醒我千里厮杀的梦。
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人声寂寂,帘外面的月亮朦胧微明。
为了追求光复故土,头发已经白了,故土的松竹也应等待得苍老了,可是我回到故土的日程却仍然遥遥无期。
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瑶琴上,但是知音难觅,即使琴弦弹断了又有谁听呢。
【赏析】上片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
开头三句写秋夜梦回,意境含蓄而深沉。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作者梦见自己正率部转战千里,向阔别的故土胜利挺进。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原文及赏析(最新)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原文及赏析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代: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译文昨天秋夜的蟋蟀止不住的鸣叫声将我从遥远的梦境中惊醒,已是三更时分。
起来独自绕着台阶踽踽行。
四周静悄悄没有人声,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已白头。
家乡的山上松竹已长大变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
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琴弦弹断,又有谁来听?注释小重山:词牌名。
一名《小冲山》、《柳色新》、《小重山令》。
唐人常用此调写宫女幽怨。
《词谱》以薛昭蕴词为正体。
五十八字。
上下片各四句,四平韵。
换头句较上片起句少二字,其余各句上下片均同。
另有五十七字、六十字两体,是变格。
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
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
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月胧明:月光不明。
胧,朦胧。
功名:此指为驱逐金兵的入侵,收复失地而建功立业。
旧山:家乡的山。
付:付与。
瑶(yáo)琴:饰以美玉的琴。
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赏析这首《小重山》虽然没有《满江红》家喻户晓,但是通过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隐忧时事的爱国情怀。
上片着重写景。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了,而此时已经是深夜的三更天了。
“寒蛩”点明了季节是深秋。
山河飘摇,国家残破,作者夙夜忧患,而昨夜深秋的蟋蟀却小停地呜叫,催逼着词人心中的隐忧和悲愤,使克复中原的责任更加沉重,“惊”字充分表达了在秋夜蟋蟀的凄清呜叫中作者终夜难眠的情景。
“千里”暗示梦回到包括家乡在内的中原地区,说明了词人在睡梦之中也不忘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
这一句通过叙写被梦惊醒来表现作者日夜牵挂的都是国家的`战事和兴衰。
“起来独自绕阶行。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昨夜寒蛩不住鸣。
①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②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③欲将心事付瑶琴。
④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⑤【注释】①蛩(qiong穷):蟋蟀。
②月胧明:月光微明。
唐元稹《嘉陵驿》诗“野花撩乱月胧明。
”③旧山:指故乡。
当时作者的故乡河南被金兵所占领,不能回归,故下文说“阻归程”。
④瑶琴:琴的美称。
⑤“知音”二句:用钟子期为伯牙知音典故,慨叹自己的壮怀无人理解。
《吕氏春秋·本味》载:春秋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从琴音里能听得出他心里所想的是高山,还是流水。
后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译文】昨夜蟋蟀不断地凄凉叫鸣,我梦中正在千里外的中原驰骋。
叫声惊醒了梦境,已是半夜三更。
披衣起来独自在阶前徘徊,四周一片寂静无人影,卧室外的月色惨淡微明。
我白发星星奋斗了半生,是为了成就事业建功名。
故乡的青松翠竹早已苍老,心盼归去,敌人的入侵挡断了归程。
想弹琴诉说满腹心事,但世间知音少,琴弦弹断又有谁来倾听?【集评】清·沈雄:“《话腴》曰:武穆收复河南罢兵表云:‘莫守金石之约,难充溪壑之求。
暂图安而解倒悬,犹之可也。
欲远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
’故作《小重山》云:‘欲将心事付琴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指主和议者。
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可以明其心事”(《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清·王奕清等:“岳侯,忠孝人也。
其《小重山》词,梦想旧山,悲凉悱恻之至。
”(《历代诗馀》卷一百十七《词话》)。
【总案】绍兴七年(1137),岳飞为湖北京西宣抚使,曾奏请提军进屯江淮,欲乘金人废伪齐刘豫之际,“捣其不备,长驱以取中原”,未获许可。
次年,王庶视师江淮,岳飞致书请战,说:“今岁若不举兵,当纳节请闲。
”逢朝廷与金议和,又未能出兵。
他的壮怀理想、军事战略,得不到理解,更得不到支持,内心十分苦闷,遂写下此词抒愤。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岳飞)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岳飞)赏析|全诗|原文翻译昨夜寒蛩不住鸣(岳飞)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小重》词,改用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志雄怀。
岳飞抗金的伟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迫害,而同时其他的人,如大臣张浚,诸将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各不信任互相拆台,故岳飞有知音难遇之叹。
《小重山》词抒写了这种感慨。
原文《小重山①》昨夜寒蛩不住鸣②。
惊回千里梦③,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④,帘外月胧明⑤。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⑥。
欲将心事付瑶琴⑦。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⑧?注释①小重山:词牌名。
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柳色新》等,见《钦定词谱》。
②蛩(qi ng):蟋蟀。
③千里梦:指光复中原之梦。
④悄悄(qiǎo,仄声):寂静貌。
元稹《莺莺传》:更深人悄悄,晨会濛濛。
⑤月胧明:月光明亮。
薛绍蕴《小重山》:玉阶华露滴,月胧明。
⑥白首三句:旧山,指故乡。
三句意谓:夙愿为国建功立业,如今头已白,故乡仍被金兵所占,难以回归。
⑦心事:指恢复中原的愿望。
付:付与。
瑶琴:琴的美称。
瑶:美玉。
《历代馀》卷一一七引陈郁《藏一话腴》载岳飞此词,作欲将心事付瑶筝。
⑧知音二句:用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慨叹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且没有知音能够理解。
昨日寒夜的蟋蟀不断地鸣唱,忽然惊醒我千里厮杀的梦。
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人声寂寂,帘外面的朦胧微明。
为了追求光复故土,头发已经白了,故土的松竹也应等待得苍老了,可是我回到故土的日程却仍然遥遥无期。
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瑶琴上,但是知音难觅,即使琴弦弹断了又有谁听呢?创作背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正当抗金前线捷报频传,凯歌高奏,士气民心大振,收复中原失地胜利在望的时刻,宋高宗赵构不顾朝野上下的反对,再次起用汉奸秦桧为枢密使。
次年又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从此秦桧独揽大权,极力推行投降卖国政策。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代·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文及注释译文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
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
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
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
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注释1、小重山:词牌名。
一名《小冲山》、《柳色新》、《小重山令》。
唐人常用此调写宫女幽怨。
《词谱》以薛昭蕴词为正体。
五十八字。
上下片各四句,四平韵。
换头句较上片起句少二字,其余各句上下片均同。
另有五十七字、六十字两体,是变格。
2、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
3、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
4、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5、月胧明:月光不明。
胧,朦胧。
6、功名:此指为驱逐金兵的入侵,收复失地而建功立业。
7、旧山:家乡的山。
8、付:付与。
9、瑶(yáo)琴:饰以美玉的琴。
10、知音:《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
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峩峩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国·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伯牙绝弦於钟期,仲尼覆醢於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唐·杜甫《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明·唐顺之《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
”浩然《艳阳天》第六九章:“(弯弯绕)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创作背景这首《小重山》是元帅帐内夜深人静时岳飞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他反对妥协投降,他相信抗金事业能成功,他已以取得了多少重大战役的胜利,这时宋高宗和秦桧力主召开和议,和金国谈判议和。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意思-赏析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意思|赏析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文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
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
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
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
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鉴赏作者:佚名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此时已是三更,独自围绕庭院而行,身心之大孤独于此得以体现。
世人皆已沉沉入睡四周逐渐悄无声息了,夜静更深时分,能听得清楚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窗外,月色如水,如水的月色正好映衬着诗人如水的愁绪。
在这个特定的场景,岳武穆之寂寞惆怅,内心的孤寂,抑郁的心境,被此情此景充分的表现出来。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多年的奋战结果弄到如今是这样不堪,中原故土已沦陷金人之手,想要回乡养老已是不可能的了,多么无奈的意绪!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此句引用《伯牙绝弦》(见《吕氏春秋》《列子》)(一些版本表示此句与伯牙绝弦无关),表现其满腔的报国热诚无处申说,跟谁说,用琴弦来诉说,可琴弦已断,故无所对象能倾诉。
上阙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
前三句写作者梦见自己率部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然而却寒蛩鸣,惊回梦。
后三句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以景物描写来烘托内心的孤寂,显得曲折委婉,寄寓壮志未酬的忧愤。
下阙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
前三句感叹岁月流逝,归乡无望。
阻归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难以归去,实际暗喻着对赵构、秦桧等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
后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岳飞《小重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岳飞《小重山》原文及翻译赏析岳飞《小重山》原文及翻译赏析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译文] 我想将满腔心事都寄于琴声,无奈知音太少,琴弦又断,更有谁来倾听?[出自]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释:(1)寒蛩:深秋的蟋蟀,蛩音穷。
(2)千里梦:指梦回中原。
(3)旧山:故乡。
(4)松竹老:喻北方人民充满焦急的渴盼与等待。
(5)归程:喻指收复失地(6)心事:抗金的主张。
(7)三更(geng)(8)应该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翻译:昨日寒夜的蟋蟀不断地鸣唱,忽然惊醒我千里厮杀的梦。
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人声寂寂,帘外面的月亮朦胧微明。
为了追求光复故土,头发已经白了,故土的松竹也应等待得苍老了,可是我回到故土的日程却仍然遥遥无期。
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瑶琴上,但是知音难觅,即使琴弦弹断了又有谁听呢?赏析:《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作者岳飞,这首《小重山》词,用艺术手法表达了他抗金报国的壮志雄怀。
岳飞抗金的伟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迫害,而同时其他的人,如大臣张浚,诸将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各不信任互相拆台,故岳飞有知音难遇之叹。
《小重山》词抒写了这种感慨。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灸人口的爱国佳作。
这首《小重山》词,改用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志雄怀。
岳飞抗金的伟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迫害,而同时其他的将领如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各不信任互相拆台,故岳飞有知音难遇之叹。
《小重山》词抒写了这种感慨。
此词上半阕写出忧深思远之情,与阮籍《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似。
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低沉消极,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
“欲将”三句,用比兴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凄凉的情怀,甚为悲伤忧郁。
岳飞-小重山middot;昨夜寒蛩不住鸣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所属朝代:宋代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文及注释译文昨日寒夜的蟋蟀不断地鸣唱,忽然惊醒我千里厮杀的梦。
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人声寂寂,帘外面的月亮朦胧微明。
为了追求光复故土,头发已经白了,故土的松竹也应等待得苍老了,可是我回到故土的日程却仍然遥遥无期。
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瑶琴上,但是知音难觅,即使琴弦弹断了又有谁听呢?注释寒蛩:深秋的蟋蟀,蛩音穷。
千里梦:指梦回中原。
旧山:故乡。
松竹老:喻北方人民充满焦急的渴盼与等待。
归程:喻指收复失地心事:抗金的主张。
三更 (jing)应该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赏析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炙人口的爱国佳作。
此词上半阕写出忧深思远之情,与阮籍《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似。
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低沉消极,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
“欲将”三句,用比兴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凄凉的情怀,甚为悲伤忧郁。
曾有一段时间,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创意高。
其实,对事物的评论,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
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误作为粗犷叫嚣。
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
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因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他其高下呢?况且作词常是要用以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
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者这首《小重山》词,用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这也正是运用词体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对诗词评赏也应明白这一道理。
岳飞关于蟋蟀的诗句
岳飞关于蟋蟀的诗句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他的诗作多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心情。
他有一首《小重山》的词,其中有关于蟋蟀的诗句,如下: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首词写的是岳飞在金陵(今南京)被囚禁的时候,一夜听到蟋蟀的鸣叫,惊醒了他对战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他用蟋蟀的声音来表现他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也暗示了他的生命即将结束。
这首词语言凄切,感情深沉,是一首抒发忠义之心的佳作。
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丨一日一诗
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丨一日一诗昨日诗词回顾: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小重山【宋·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①蛩:蟋蟀。
②月胧明:月光微明。
③旧山:故乡。
当时作者的故乡河南被金兵占领,不能回归,故下文说:“阻归程”。
④瑶琴:琴的美称。
⑤“知音”二句:用钟子期为伯牙知音典故,慨叹自己的壮怀无人理解。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是三更时分。
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
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
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
知音稀少,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岳飞一生主持抗金北伐,遭到以宋高宗、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的排斥,忧患感、孤独感、失落感时常萦绕在心头。
这首《小重山》就是在这样心境中写成的。
词的上片追写自己“昨夜”不得寐的情形。
“千里梦”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梦中征战四方,驰骋千里,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梦中越过千山万水,回到千里以外的老家。
或者说,梦中兼有这两方面的内容。
“人悄悄”两句,借景传情,强烈地渲染出词人的孤独感和悲凉感。
下片直抒“知音少”的悲怆情怀。
换头“白首为功名”,明确表露自己为了建收复失地之功,垂“精忠报国”之名,不惜出生入死。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深深感叹收复中原的宏志大愿至今仍为泡影,朝思暮想的故乡也欲归不得。
最后三句一意贯注,化用伯牙、子期典故,淋漓尽致地倾吐了自己不被当政者理解、信任的怨愤心声。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出身农家。
少年时,勤奋攻读,尤好《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能挽强弓。
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
三十二岁率兵收复襄阳六郡,封为节度使。
在抗金斗争中,他屡建奇功,威名大振,是宋代著名的抗金英雄。
【宋词精选】宋词精选《小重山》岳飞
【宋词精选】宋词精选《小重山》岳飞小重山朝代:宋朝作者:岳飞原文: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头是个优点。
古老的山峦、松林和竹子都很古老,阻碍了回程。
我要把我的心献给姚琴。
很少有知心朋友,断线,倾听。
译文昨天寒冷的夜晚,蟋蟀们不停地歌唱,突然惊醒了我千里搏斗的梦。
已经三点了。
我一个人站起来,绕着台阶走。
声音很安静,窗帘外面的月亮很暗。
为了追求光复故土,头发已经白了,故土的松竹也应等待得苍老了,可是我回到故土的日程却仍然遥遥无期。
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瑶琴上,但是知音难觅,即使琴弦弹断了又有谁听呢?笔记寒蛩:深秋的蟋蟀,蛩音穷。
千里梦:指回到中原的梦想。
旧山:故乡。
古老的松竹:这意味着北方的人们充满了焦虑的渴望和等待。
归程:喻指收复失地担忧:抵制黄金的想法。
三更(jing)应该是:我要把我的心交给姚琴;知己寥寥,琴弦断,谁倾听?赏析岳飞的《红河》(愤怒)雄心勃勃,是一部著名的爱国主义杰作。
这个词的前半部分表达了深切的关怀和反思,这与阮籍的第一首诗《夜不能寐,坐起来弹钢琴》的意境相似。
在这句话的后半部分,“白头”,表面上是低沉而消极的,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孤独的愤怒,雄心壮志是难以付出的。
“未来”三句话,用比兴手法指出“知己”难以相见的凄凉情怀,十分伤感和惆怅。
曾有一段时间,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创意高。
其实,对事物的评论,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
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误作为粗犷叫嚣。
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
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因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他其高下呢?况且作词常是要用以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原文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二、《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原文翻译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
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
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
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
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三、《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作者介绍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
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岳飞的诗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赏析
岳飞的诗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赏析《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代•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赏析】岳飞的这首《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相比他的另一首《满江红•怒发冲冠》来说,显得清新婉丽,情真意切,展现出民族英雄岳飞内心细腻的一面来。
一般人眼中的岳飞总是“怒发冲冠”“壮怀激烈”“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等等,他嫉恶如仇,跟敌人不共戴天;他爱国爱民,胜过爱自己的性命;他忠心耿耿,被奸臣陷害时,更是令人扼腕叹息。
在人们心中,他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一个真正的大英雄。
然而,这并不是真实的岳飞,真实的岳飞并不是只会摇旗呐喊,骑马杀敌,他还会弹琴赋诗,赏景看月,他有血有肉,有情有梦,他也会辗转失眠,甚至忧愁哀伤。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三更时分,词人听着响了一夜的寒蛩声,睡得并不踏实。
醒来后他独自绕着台阶缓缓而行,思考着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词人现在已是满头白发,自己的一生为的都是为国家收复失地,故园里的松树和竹子都已经苍老了。
他想要早点收复失地,尽早告老还乡,这个愿望却迟迟不能实现。
这三句写出了词人无法安然入睡,忧愁难眠的原因,那就是收复失地受阻。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我想要拿出我的瑶琴,好好地弹奏一曲,来发泄令我烦恼不已的心事,可是,却不能够。
因为,知音太少,就是弹断了琴弦,又有谁来听呢?词人引用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明自己处境孤危,缺少支持者和理解者,心情十分孤寂。
当时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使作者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所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两句,感叹的不是一般人的世无知己之悲,而是没有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
词人满腔的报国热忱无处诉说,心事无人理解,多么的无奈和无助。
小重山的译文
小重山的译文那咱就以岳飞的《小重山》为例来翻译一下吧。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原文: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文:昨天夜里啊,那寒秋的蟋蟀一个劲儿地叫个不停。
这叫声把我从那能跑出去千里远的美梦里给惊醒了,这时候都已经三更天了。
我一醒啊,就起来了,自己一个人围着台阶溜达。
周围静悄悄的,一点声儿都没有,就看着那帘子外面,月亮模模糊糊地透着点亮光。
我这一辈子啊,头发都白了,就为了那点功名。
我老家那边山上的松树和竹子啊,恐怕都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可我想回去却被这事儿那事儿给挡住了,回不去啊。
我就想把我心里的这些事儿啊,都寄托在瑶琴这琴上。
可是呢,能懂我心思的人太少太少了,就算我把这琴弦都弹断了,又有谁能来听听我的心声呢?出处:岳飞的《小重山》。
咱就说这岳飞啊,那可是个大英雄。
本来一心想着为了国家建功立业,在外面打仗打得头发都白了。
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那寒蛩一叫就把他的好梦给搅和了。
他这梦啊,说不定就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或者是已经打了胜仗回家的美梦呢。
结果被这么一闹醒了,多闹心啊。
然后他起来,一个人在那台阶上转来转去的,就像咱们平常有心事的时候,也会在屋里来回踱步一样。
这时候周围特别安静,只有那月亮在那半死不活地亮着,就更显得他孤单了。
再说他这为了功名的事儿,其实他是想为国家做大事,为了民族嘛。
但是呢,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家的那些松竹都老了,他想回去看看都不行。
他心里那些苦啊,就想弹弹琴抒发一下,可又担心没人能懂他。
就像咱们有时候想找个人倾诉,又怕别人不理解,还不如不说呢。
你看岳飞这么个大英雄,也有这么无奈的时候,多让人心疼啊。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解读赏析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解读赏析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一深秋的夜里蟋蟀叫个不停,半夜时分打断了我梦中的千里驰骋。
睡不着觉我起床绕着台阶缓步徐行,四下里不见一个人影,只有天上的月光朦朦胧胧。
头发都白了只为迎回二圣,故乡的苍松翠竹也在无情光阴中等待我抗击金兵。
想要将北伐中原的心事寄托在琴弦上,可这弦外之音又有谁会来倾听?二岳飞(1103—1142),字鹏举,河北正定府路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人,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英雄、民族英雄,宋、辽、金、西夏时期最杰出的军事统帅。
北宋崇宁二年(1103)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
时有大鸟掠过,因起名飞。
岳飞生有神力,十五岁就能挽弓三百石,经常通宵攻读兵书。
二十岁从军,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尽)忠报国”。
从军后受到抗金名将宗泽的赏识与提拔。
宗泽临死前吟诵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连呼三声“渡河”,气绝而终。
岳飞二十三岁时,徽钦二帝被掠往金国,北宋灭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靖康之耻”。
岳飞决心“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图。
他时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
岳飞好像天生就是为战斗而来,治军极严,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好比当年商汤的军队去攻打夏桀,一点也不惊扰百姓,做生意的照常往来,种庄稼的照常下地。
岳飞的军事才能堪比李广和项羽,前者与匈奴激战七十余次,“得赏赐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卒共之。
”后者大小七十余战,除了垓下之役自刎,没有一次失败。
岳飞也是常胜将军。
绍兴十年(1140),金兵四路南下,要一举灭亡南宋。
高宗发三路兵,以岳飞为一路,赐札飞使为三路救应,战争之事全部委托给岳飞。
岳飞从驻地湖北起兵,连战皆胜,进驻郾城。
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
北方义军百数十万,皆举旗以岳飞为号。
古诗雨霖寒蝉凄切背诵
古诗雨霖寒蝉凄切背诵
《雨霖铃》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雨霖铃》的背诵:
寒蝉凄切,对长云逸,霜重鸦飞晦。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雨纷纷,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空余恨。
谁为干劳众飞燕?
柳宗元的《雨霖铃》以其细腻的描写、深沉的感情和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著名。
通过描述寒蝉鸣叫、云彩飘移和秋雨纷飞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背诵这首词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领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全诗翻译赏
析及作者出处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
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出自宋代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
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赏析上片着重写景。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了,而此时已经是深夜的三更天了。
“寒蛩”点明了季节是深秋。
山河飘摇,国家残破,作者夙夜忧患,而昨夜深秋的蟋蟀却小停地呜叫,催逼着词人心
中的隐忧和悲愤,使克复中原的责任更加沉重,“惊”字充分表达了在秋夜蟋蟀的凄清呜叫中作者终夜难眠的情景。
“千里”暗示梦回到包括家乡在内的中原地区,说明了词人在睡梦之中也不忘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
这一句通过叙写被
梦惊醒来表现作者日夜牵挂的都是国家的战事和兴衰。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被梦惊醒后,因梦见战场战事而忧国忧民再无睡意,独自在台阶前徘徊。
周围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熟睡,只有天上的明月散下淡淡
的冷光。
深秋的月夜,凄清冷淡,表达了作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