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教学有效性初探
新课标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新课标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随着新课改深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有效课堂的作用在于摒弃掉“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达到“轻负高质”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合我们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新课标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两个大的方面下功夫。
一、激发兴趣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1.在实验中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
如:启蒙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无疑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开始。
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这一新课程,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较高的求知欲和较大的学习热情,关键是教师如何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常言道:眼见为实。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初三学生对化学充满了好奇心,恨不得早一点跨进化学科学的殿堂,更希望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亲手动一动、做一做,化学课堂教学应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更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完成家庭实验,大力提倡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改进,从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教学课堂课题引入的有效性初探
感 。③ 初 中生具 有好奇 心 。因此 ,学生需 要活 泼生动 的
课 堂 ,需 要 教 师 用 引 人 来 活 跃 课 堂 教 学 气 氛 :需 要 教 师
巧妙地 设计 引入来 吸引 他们 的注 意力 ,激发 他们 的学 习 兴趣 ,引导他 们进 入学 习准备状 态 。笔 者根 据 自己多年
一
生l :都是 用上面的刻度表 示数 。秤杆上 的刻度表 示 物体 的重量 ,温度计上 的刻度表 示温度 。 生2 :它们都有度 量的起点 、度量 的单位 .有增减的
方向。
线教 师 的关注 ,引入 方法 也不 断推 陈 出新 .取 得 了一
教 师 :非 常好 !你 们 还 能 举 出类 似 的 例 子 吗 ?
入 ,可 形 式 单 一 且 呆 板 ,譬 如 : 回顾 己学 过 的 相 关 知 识
和 内容 ,并 从 这 些 预 备 知 识 中 转 人 本 节 课 的 学 习 ;有 的
教 师 :大家可 以讨论 。 ( 师巡 回辅 导 ,适 时参 与 教
讨 论 。 )
教 师 :现 在 。请 代 表 发 言 。
开 门见山 直接告 之新课 的课 题 :有 的教师 包办 代替 ,简
化 了 引 入 过 程 ,等 等 。 当 然 ,也 有 些 教 师 一 直 都 很 注 重 课 堂 引 入 ,并 在 实 践 的 基 础 上 积 累 了 很 多 宝 贵 的 经 验 ,
特 别 是 随 着 课 程 改 革 的逐 步 深 入 .课 堂 引 入 越 来 越 受 到
的 教 学 经 验 ,对 数 学 课 题 引入 的有 效性 谈点 自己 的 看 法 。
教学常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教学常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引言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环节,而良好的教学常规是保证教学有效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常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教学常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二、第一类问题:课堂管理1.1 学生纪律松懈在课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学生违纪行为,如迟到、早退、走神等。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不良影响。
1.2 教师控制力不足有时候,由于教师无法有效地约束和管理课堂秩序,导致课堂随意性增加。
整改措施:- 建立明确的纪律规范,明确各种违纪行为以及相应处罚;- 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管,并针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与教育;-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对学生的管理能力。
三、第二类问题:教学手段2.1 教学内容不合理有时候,教师可能会选择一些过于抽象或过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时难以理解、记忆缓慢。
2.2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部分教师仍然沉浸于传统黑板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忽略了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与创新。
整改措施:- 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安排适宜的知识层次;- 引入多种教育资源和技术手段,如使用幻灯片、图像资料、视频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讨论,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第三类问题:评价体系3.1 考试重视程度过高当前,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中,考试成绩往往被当作唯一评价标准。
这种单一评价方式可能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以及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2 评价方式不科学目前有些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过于注重课堂表现,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降低其自信心。
整改措施:- 构建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体系,将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 引入项目制评估和开放性问题,注重培养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鼓励学习探究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2011-08-03 09:05:52)转载▼标签:分类:教育与科研教育《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
但作为一所农村学校,面对生源的参差不齐,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公办学校的升学压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充分体现,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课堂民主停留在表层。
不少学科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被动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面对如此的窘境,我们冷静思考,确定了“科研先导”的意识,提出了“以课题促进教学,让教学催生课题”的解决策略,因此,产生了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08年11月我校向进修学校申请成立“提升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由王晓闽副校长指导课题研究、教务处副主任郑军霞担任课题总负责人。
课题于09年5月10号获得批准立项。
我校教师群策群力,致力于教学探究,经过不懈努力,本课题研究实验完成了预定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本次新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界定新课程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探究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的规律可以从理论上使地理教教师和受教育者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意义,增强参与课改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的自觉性,克服盲目性。
2、课堂教学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通过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初探
通过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初探【摘要】现行的高考模式下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的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高考已经从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着重突出对能力的考查。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常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常规教学培养能力学生一、备课时要体现能力立意的原则我们知道备课的重要性,要想上课,就要先备好课,我们要通过备课去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和高考大纲要求,也要体现学生的实际。
因此要提高学生能力,贯彻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备好课是关键所在。
能力立意要首先从备课开始。
在现行的能力立意的要求下,如果教师不能改变传统的思路和方法,就不适应新的要求了,从而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因而后果很严重。
所以我们现在备课不仅仅要背知识,要备知识的重点、难点,更要备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要备怎么样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方法、形式或途径。
从学科的知识结构出发,始终牢牢地把握学科主干知识,精心设计问题,这是备课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设计好问题,通过问题去强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能力。
从而才能做到在课堂上讲清知识的本质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概括提炼出规律,注重和加强对方法和能力的指导,使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二、课堂教学要体现能力立意的原则备好课只能说明确了教学的内容和怎样教的问题,这只是一个开端。
更为关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去落实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按照自己的意图去讲完这堂课,更应该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因为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特殊学习活动,教师工作的着力点是精心组织好这一特殊的学习活动,应该是建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有效教学。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讲,主要应考虑帮助学生怎样学。
提高农村初中生物校本教研活动有效性初探
入教研组 , 参加教研 活动 , 提 出意见 和建议. 在教 研实践 中 以
教研组为单位 , 教研 组 长 牵 头 、 学科 骨干教 师带头 , 以 常 规 教 学 活 动为 依 托 , 主题研究 为载体 , 展开 生物学 科校 本教研. 学
校或生物教研组要制定 详细 、 可 操 作 性 强 的 校 本 教 研 系 列 制
、
理 T 匕
学校首 先要建 立教务处 、 教研 组 、 备课组 三级教研 网络 ,
以教务处为巾心 , 层层 负责 , 逐级 推进 , 学 校 教 学 领 导 也 应 深
教 师 的教 学 能 力有 一 定 的帮 助 , 并 减 少 了 老 师 们 听课 盲 目性 ,
提 高 了校 本 教研 的效 果 .
提 高农 村 初 中生 物 校本 教 研 活 动有 效 性 初 探
■ 孙 少 华
摘要 : 初 中生 物 学 科 不 是 当今 中 考科 目 , 学 生 在 中考 这 个 指 挥 棒 的影 响 下对 生 物 学 科 的 学 习 兴 趣 比 较 低 . 如 何 通 过 提 高 生 物校 本 教 研 活动 的 有 效性 , 来提 高教 师 驾 驭 课 堂 的 能 力 、
听评 活动 会 随 之 产 生 . 听 公 开 课 的 老 师 围 绕 着 授 课 教 师 在 课 上 出现 主 要 问题 进 行 主 题 探 讨 , 展开 讨 论 , 确 定 实 施 方 案 进 行
成功的教学经验, 探 索 教 学 规 律 不 断提 高 全 校 教 师 的教 育 教 学水平 , 促 进 校 本 教 研 制 度 的 建 立 与 完 善 是 摆 在 学 校 生 物 学
掌
研 版
在备课环节上 , 老师们要进行课前研讨 。 同 年 级 教 师 之 间
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以PLC课程为例
①本文系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有效课堂建设的研究”(课题编号:2017XJJG1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通信作者,乔鹏(1988—),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PLC 控制。
张霖(1983—),男,安徽宿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孙彦超(1986—),男,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电力及能源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规划。
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认为:所谓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学内容总量中学生接受的百分比。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的有效性最主要体现在教师有效的教上,有效的“教”是能够促进学生学的“教”,表现在:(1)直接的提升促进,通过教,使学生学得多、快、好;(2)间接的提升促进,即通过教,使学生学会学习,知晓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能力提升,只有实现这一目标,才能说教学是具备有效性的教学。
[1]有效课堂教学最终体现在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方方面面的发展,主要包括知识技能、价值观、情感态度的统一和谐发展。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体现就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否使学生获得学习中的成功感受;能否使学生善于思考和发现,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否使学生学会团队的合作与交流。
本文主要阐述PLC 专业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深入课前准备,明确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师的课前准备息息相关,那么该做好哪些准备呢?目前,我校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在上课时通过介绍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如城市的霓虹灯、人工喷泉、数控机床、运输、检测等,通过引入需要学习的项目,让学生能够在学中做,做中学。
首先,在课前,教师必须深入研究PLC 教材,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紧抓教材的重难点,做好情景项目的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常规检查及评比简报
教学常规检查及评比简报
近期,我校针对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检查和评比。
此次活动旨在提振教学活动,督促相关部门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同时展示本校在教学质量方面取得的成绩。
此次活动全面覆盖了教学管理与服务系统,包括教学研究、师资培养、实习实践、学生发展等各项范畴。
经过调查和评估,该校的课程设置科学、内容新颖,培养体系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众多顶尖教授;实习流程顺畅,实践启发灵活,学生实践激励有力,学生发展受到广泛关注;管理政策科学、建设制度合理,师生沟通深入、反馈效果明显等。
经过此次系统检查和评比,受到了深入的认可,表现出正面的积极作用,让本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质量在学术上的提升,在实践上的突破也获得了显著的积极进展。
期望未来教学管理与服务只能持续改进,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成长,实现更高的学术目标。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初探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初探1. 引言1.1 背景介绍In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annot be overstated. With the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cross borders, proficiency in English has become a vital skill for success in both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fields. As a result,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has drawn significant attention from educators, researchers, and policymakers.1.2 研究意义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初探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明确教师角色定位、提高学生参与程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等途径,从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这一研究对于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各种方法和策略的实施效果,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更多有效的教学指导和实践经验。
本研究还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对于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英语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主要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学生群体。
小学英语课堂的学生通常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学习动力不同,因此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接受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职业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职业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职高学生基础差,认识理解能力低,对学习缺乏热情,畏惧数学。
如何使这些基础薄弱或学习困难的职高生步入正轨,并向好的势头发展,如何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发展资金支持,职业教育的春天已悄然来临。
然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不高,教学效益不是显著。
就数学而言,如何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
我结合十几年来职高数学教学的实践,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如下一些探索,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重视知识的建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建构理论可知,学生的认知能力是通过发展图式,而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又是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
学生的学习是通过自身主动对知识的建构而得以发展。
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在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中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以及刚学过的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与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另一方面,为后续学习中圆锥曲线的学习作铺垫。
教学中我采用了几何法与代数法相结合的办法利用如下题组进行教学:题组一:题组二:题组三:题组四:通过上述的题组有层次的螺旋上升,尤其是题组四的探究与拓展,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反复的体会与感受、感悟,通过自身对知识的内化,构建起知识的网络。
感悟从数学外部到数学内部再到数学外部的过程。
二、营造一种良好而积极的生态课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生态课堂教学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其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初探
观察视角新课程NEW CURRICULUM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初探张建辉(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五竹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多年,教师都在打造“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学习为根本”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而高效课堂的实质是教师用经济的时间、精力,尽可能地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知识和方法上都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掌握农村小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农村小学生和城镇学生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1)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多,学习习惯整体较差,家庭教育缺失;(2)农村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平衡;(3)农村小学生厌学者多,好动、贪玩。
根据上述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农村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教学中穿插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适宜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可以请两位学生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通过多次的实验与验证,体会概率;在教学物体的体积时,可以让学生计算同学们家中都有的土豆的体积。
这样贴近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时能体会到学习的趣味,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奥妙。
三、改进教学方法1.重视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将生活原型通过归纳浓缩成经典的理论,最终又还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的学科。
因此,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记忆概念、练做课本习题,必须到自己生活环境中体验和应用。
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不妨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动手量一量篮球场的长和宽,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厘米、米、千米到底有多长,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常规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
教学常规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教学常规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教学常规检查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查可以促进教师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目前教学常规检查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有效性和实际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问题一:检查内容的单一性当前教学常规检查往往只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审查,忽略了教学效果的评估。
这导致教师在检查中仅仅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真正受益的核心问题。
建议一:在检查中增加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听取学生的口头反馈和教师的书面报告等方式进行。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及时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问题二:检查方式的单一性目前,教学常规检查主要采用的是巡视式检查,即领导或专家对教室进行突击式的查看和评估。
这种方式存在着教学过程的人为干扰,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的紧张情绪,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建议二:改变检查方式,可以采用教学观摩、课后讨论或集体备课等方式。
教师可以互相观摩和借鉴,通过交流和合作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对教学进行评价和反馈,更加客观地了解教学的质量。
问题三:检查评价的标准不明确目前,教学常规检查评价标准通常只是粗略地列举一些教学行为,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和标准化的评价体系。
这样往往导致评价主观性较强,容易对教师进行片面的评判。
建议三: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可参考现有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和学生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根据教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班级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量化评估教学的各个方面。
评价结果可以用于教师的后续培训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问题四:检查结果的利用不足当前,教学常规检查结果往往仅作为问题和不足的反馈,缺乏对教师个人和学校整体教育管理的指导作用。
这样容易导致检查结果的被动接受和没有深入改进的措施。
教学常规检查要求
教学常规检查要求1. 前言教学常规检查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校教学的正常进行。
本文档将介绍教学常规检查的要求,以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 教学内容2.1 教学计划: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包括每节课的授课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
2.2 教材使用: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使用指定的教材,准备教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2.3 课堂教学: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过程中,要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2.4 作业布置: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布置作业,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2.5 评价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测验、考试、作业等,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3. 教学环境3.1 教室布置:教室应整洁有序,桌椅摆放合理,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
3.2 教具准备: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教具,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3 教学设备:教室中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应正常使用,确保教学效果的质量。
4. 教师行为4.1 遵守纪律:教师应遵守学校制定的教师行为规范,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言行得体,以身作则。
4.2 教态端正:教师应保持良好的教态,注重平等、尊重、关心学生,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4.3 课堂管理:教师应积极管理课堂,确保课堂秩序良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
4.4 定期反馈:教师应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表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5. 教学效果评估5.1 学生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态度、研究进步等,评估教学效果。
5.2 教学成果: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估教学效果。
5.3 评价结果反馈:将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6. 总结与改进教学常规检查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抓教学常规促教学质量的美篇
抓教学常规促教学质量的美篇教学常规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教学常规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本文将从教学常规的定义、教学常规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抓好教学常规促进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学常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规范和要求。
教学常规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环境的营造等方面。
教学常规的制定和遵守有助于教学的规范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教学常规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教学常规的规范化可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
教学常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准确和系统性。
教学常规的规范化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有助于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教学常规的规范化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学常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针对性和有效性。
再次,教学常规的规范化可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教学常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那么,如何抓好教学常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呢?首先,教师要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和遵守。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常规,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教学常规,确保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和执行。
教师应该加强教学常规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和理解教学常规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落实和执行教学常规,确保教学常规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再次,教师要注重教学常规的评价和调整。
教师应该对教学常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常规,以适应教学的变化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教师要注重教学常规的创新和改进。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教学常规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常规,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常规检查总结反馈
教师常规检查总结反馈教师常规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管理工作,旨在查找教师工作中的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围绕教师常规检查的目的、内容、反馈以及改进等方面进行细致总结。
1. 检查目的教师常规检查是为了全面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师资的整体素质。
通过检查,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能够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和指导,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 检查内容教师常规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案准备:检查教师是否按要求编写了教案,并审查教案的合理性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2) 教学方法:评估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教材运用:查看教师是否正确使用教材,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4)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效果的好坏并给予反馈。
3. 检查反馈教师常规检查后,应及时向教师反馈检查结果。
反馈应具体、明确,既指出教师的不足之处,又肯定其优点和亮点,鼓励教师取长补短,持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同时,可附上一份详细的检查报告,以便教师深入了解自身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4. 改进举措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常规检查的结果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改进举措:(1) 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根据教师常规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2) 加强教师互动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术分享,共同进步。
(3) 完善督导机制:建立定期督导和检查制度,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效果,确保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总之,教师常规检查在教学质量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检查、反馈和改进,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能够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希望今后在教师常规检查工作中能够更加注重细节,精益求精,以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教学常规检查教案细则
教学常规检查教案细则教学常规检查教案细则教案概述:教学常规检查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旨在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旨在提供教师在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时的具体细则和指导,以确保教学常规检查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教学常规检查细则:1. 教学准备:-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有序,教学用具齐全。
- 准备好所需的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教具、课件等。
- 确保教学设备正常运作,如投影仪、电脑等。
2. 教学计划:- 检查教师是否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 检查教学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3. 教学过程:- 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精神状态,确保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 检查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准确、规范,是否能够清晰地传递知识。
- 检查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检查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合理性。
4. 学生参与:- 检查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够主动提问、回答问题。
-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任务。
- 检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是否能够积极思考和独立学习。
5. 教学评价:- 检查教师是否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
- 检查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辅导。
6. 教学反思:- 检查教师是否能够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 检查教师是否与同事进行教学交流和经验分享,以提高教学水平。
教案指导:1. 教师应在每节课前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要求,合理制定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3. 教师应注重教学常规检查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4. 教师应与学校教务处和同事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提高教学常规检查的质量。
通过遵循以上教案细则和指导,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常规检查
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常规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管理活动,旨在评估学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常规检查的标准格式,包括背景介绍、检查目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和改进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背景介绍:教学常规检查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评估,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教学常规检查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目的:教学常规检查的目的是评估学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通过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检查内容: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计划和教材使用情况:检查教师是否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教材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和手段:检查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3. 教学环境和设施:检查教室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检查教学设施的完善程度,是否能够支持教学的开展。
4. 学生学习情况:检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帮助。
5.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检查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准备的充分性、教学组织的能力、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方面。
检查方法:教学常规检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观察法:检查人员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环境和设施等方面,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
2. 访谈法:检查人员与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教学的看法和建议,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 文件资料法:检查人员查阅教学文件和教学记录,了解教学的准备工作和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初中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初中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初中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的稳定。
该制度的实施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业提高。
2. 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套清晰的教学常规检查程序,确保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我们能够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检查内容
教学常规检查将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 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 教学方法和教具的使用情况
- 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育教学效果
- 课堂纪律的维护和管理情况
- 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4. 检查程序
教学常规检查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提前通知:学校将提前通知被检查的教师,并告知检查的时间和内容。
- 检查准备:被检查的教师应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教学准备工作。
- 检查过程:检查人员将进入教室进行检查,观察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研究情况。
- 检查结果:检查人员将汇总检查结果并给予反馈,包括认可教师的亮点和提出改进建议。
- 效果跟踪:学校将定期跟踪检查结果的执行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纠正和改进。
5. 教师反馈和评估
教师将有机会对教学常规检查制度进行反馈和评估,以进一步改进该制度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6. 附则
其他相关事项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
7. 结论
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明确的检查程序和规范的评估标准,我们能够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常规检查作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教学常规检查作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教学常规检查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教师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然而,通过对教学常规检查作业的分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检查的有效性和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
本文将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改善教学常规检查的质量。
问题一:检查内容单一目前的教学常规检查作业大多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要检查对象,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方面。
这种单一的检查内容容易导致教育教学管理的片面性,无法全面评估教师的工作表现。
整改措施:拓宽检查内容范围应扩展教学常规检查作业的内容范围,包括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评价等方面。
通过对多个环节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指导教师的工作。
问题二:检查依据不具体目前的教学常规检查作业依据过于宽泛,无法明确教学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这使得教师在准备和实施教学过程中无法得知具体的评估标准,导致教学工作的不确定性。
整改措施:明确评估标准和要求应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和要求,包括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这样可以提供具体的指导,使教师能够根据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和教学,提高教学常规检查的有效性。
问题三:反馈及时性差目前的教学常规检查作业反馈机制不够健全,反馈结果的及时性较差。
这使得教师无法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进行整改。
整改措施:建立及时反馈机制应建立完善的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机制,包括随堂反馈、个别面谈等方式。
及时向教师反馈检查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整改建议。
这样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问题四:整改措施不具体目前的教学常规检查作业中,整改措施常常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操作的指导。
教师往往无法从整改措施中准确了解要如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整改措施:细化整改措施在教学常规检查作业中,应提供具体而详细的整改措施建议。
例如,针对教师在特定环节存在的问题,可以给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和建议,使整改措施操作性更强,更方便教师参考和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教学有效性初探
郭庄中学张会松
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
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尽可能发挥课堂最大效益?于是,“有效教学”成为新近提出并探讨的热门话题。
笔者个人认为,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既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负效?我认为“有效”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就课堂教学而言,有效教学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要确立“对象”的发展意识。
教师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
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
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教师千万不能
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学生的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质服务,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这一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失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就是等值的。
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实践与效益的观念。
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
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
我们甚至可以说,课堂学习是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生活和生命方式。
所以,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应
该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好课”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或者是获得了知识技能,或者是掌握了规律方法,或者是增进了交流体验,或者是拓展了思维,或者是触动了情感心灵,甚至是提升了人格,改变了人生观、世界观等等。
总之,好的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是“有效教学”,甚至是“高效教学”,“优质教学”。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其一是显型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的学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其二是隐型的,教师照本宣科的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三)、需要教师具备反思的意识
每一个教师都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
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所进行的自我审视与分析。
它是伴随着教师教学生活的全过程而进行的,它对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对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具有重大意义。
(1)、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塑造“亲生”形象
第一,教师要有爱心和责任感,能切身体验学生的善性、天性和可爱性。
只要教师真情投入,必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第二,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既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一方面对学生有耐心和宽容,能适度接纳学生的顽皮甚至发泄对教师不满;另一方面对学生多鼓励和期待,尽量为学生提供大胆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
第三,教师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教师既要为自己道德学问一般高于学生,使学生学习和崇敬的对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又要懂得“人无完人”,而虚心的向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师生“平等”,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建构主体性教学观
第一,教师要树立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观,自觉调整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加大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要求,加强对实践能力包括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的培养。
第二,建构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社会需要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观;多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潜能开发打基础的活知识,做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第三,建立“双主体”的教学过程观。
反思教学过程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是师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改变单一讲话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教学中心从重教师的教转变到重学生的学上来,做到接受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的综合运用。
第四,教师要树立服务者的角色意识。
首先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情,即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负担等。
然后据此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为学生的学提供优质服务,即教师由给予者转变为服务者。
反思以学生为视角,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教学效果的高低,主要以学为衡量尺度,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学生的反应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所以教师要有足够的敏感,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要能从学生的眼中发现他们对教学的感受,发现他们给予的肯定或感到压抑的教学行为是什么。
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新
的观点、新的方法,通过研究与反思的持续运动,教师的实践理论中的弱点,会逐渐被检验出来,通过研究性反思,或检验,修正,完善教师的实践理论,有效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问题。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00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