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优秀课件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共31张PPT)
5. 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 贸易往来; 促进了民族融合。
课堂巩固
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B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A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
都城
上京
元昊
兴庆
赵匡胤
东京
订制官制、军 强化中央 重要 发展生产, 制和法律,发展农 集权,收兵权 举措 创制文字。 牧经济,还创制了 、相权、财权 西夏文字。
契丹族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tián)猎是生涯。 ——(宋)苏颂《契丹帐》
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个民族过着怎样的生活?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立了西夏文字。
西夏铜牌 位于内蒙古宁城 的辽大明塔
元昊西夏Biblioteka 供养图西夏印 西夏文石碑拓片 西夏文字
花形金盏托
西夏瓦当
西夏王陵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 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 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即位后,向辽 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知识解读:宋太宗征辽
目的:试图收回幽云十六州。 结果:宋败,结束了对辽的主动进攻,采取防御态势,辽军则屡屡南下进扰。
辽
耶律德光
上京
幽云十六州
消极防御
杨 业
相关史事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 州”“幽蓟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 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 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 西北部一带。燕指幽州,云指云州。 后唐将领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 助契丹兵力,当上了皇帝,将幽云十 六州割给契丹。
初一历史课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 西夏(1038-1227)由党项族建立,公元1038(11世纪前 期)年李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3 辽太宗时,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今北京、天津 以及河北、山西北部)割让辽国。从此,辽与中原王朝冲突加 剧。
4 辽与北宋关系多次反复,宋真宗时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双方议和,辽军撤军,北宋给辽岁币。(寇准与宋真宗)
民族政权并立
动动手,填填空
政权 民族
名称
辽 (契丹)
契丹族
建国 时间
10世 纪初
建立 都城
者
耶律 上京 阿保机 临潢府
北宋
汉族Biblioteka 960年 赵匡胤 东京 (开封)
西夏
党项族
11世纪 前期
李元昊 兴庆府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辽与北宋的和战
北宋
关系
中原政权
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年 宋太宗
宋真宗
友好和平 战争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 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契丹族、党项族的崛 起及政权的建立
2.辽与北宋、西夏与北 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契丹族——辽的崛起
学习汉族 先进的文化
汉化
契丹族——辽的建立
时间:10世纪初907 民族:契丹族 人都物城::耶律阿保机
澶州之战
辽
辽太宗 辽 辽
辽
1、辽与北宋的和战
澶州之战
在位皇帝: 宋真宗 主战宰相: 寇准 战役地点:澶州城 签订和约: “澶渊之盟” 合约内容:
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宋军打退了辽军,为何还要给辽岁币?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3 辽太宗时,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今北京、天津 以及河北、山西北部)割让辽国。从此,辽与中原王朝冲突加 剧。
4 辽与北宋关系多次反复,宋真宗时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双方议和,辽军撤军,北宋给辽岁币。(寇准与宋真宗)
民族政权并立
动动手,填填空
政权 民族
名称
辽 (契丹)
契丹族
建国 时间
10世 纪初
建立 都城
者
耶律 上京 阿保机 临潢府
北宋
汉族Biblioteka 960年 赵匡胤 东京 (开封)
西夏
党项族
11世纪 前期
李元昊 兴庆府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辽与北宋的和战
北宋
关系
中原政权
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年 宋太宗
宋真宗
友好和平 战争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 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契丹族、党项族的崛 起及政权的建立
2.辽与北宋、西夏与北 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契丹族——辽的崛起
学习汉族 先进的文化
汉化
契丹族——辽的建立
时间:10世纪初907 民族:契丹族 人都物城::耶律阿保机
澶州之战
辽
辽太宗 辽 辽
辽
1、辽与北宋的和战
澶州之战
在位皇帝: 宋真宗 主战宰相: 寇准 战役地点:澶州城 签订和约: “澶渊之盟” 合约内容:
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宋军打退了辽军,为何还要给辽岁币?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45张PPT)
吴天墀(1913—2004)
《西夏史稿》
敦煌西夏壁画
陈
炳
应
著
西夏琉璃瓦当
石 雕 人 头 像
位于银川西部、贺兰 山东麓。存帝陵九座,陪 葬墓二百零八座。
谈史明理
1.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 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 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 的;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 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探史明理
2.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给双方 带来什么影响?
❖加重了双方百姓的负担; ❖使人民蒙受了屠杀和焚掠等空前的战
争灾难; ❖造成国库空虚,严重影响互市贸易和
澶渊之盟
【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 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 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 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 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 万两,绢二十万匹。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辽史·营卫志序》
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 发现时未经盗
掘
契丹贵族只有耶律、萧两大姓氏,形成两大通婚集团, 为中国古代各民族政权所仅见。
契丹大字《北大王墓志》
较早创制的契丹大字
契
丹
小
契丹小字是一
字 《 宣
种拼音文字,可 以用为数较少的
懿
“原字”拼出无
皇
数的新字、词。
后
哀
《西夏史稿》
敦煌西夏壁画
陈
炳
应
著
西夏琉璃瓦当
石 雕 人 头 像
位于银川西部、贺兰 山东麓。存帝陵九座,陪 葬墓二百零八座。
谈史明理
1.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 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 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 的;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 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探史明理
2.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给双方 带来什么影响?
❖加重了双方百姓的负担; ❖使人民蒙受了屠杀和焚掠等空前的战
争灾难; ❖造成国库空虚,严重影响互市贸易和
澶渊之盟
【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 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 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 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 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 万两,绢二十万匹。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辽史·营卫志序》
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 发现时未经盗
掘
契丹贵族只有耶律、萧两大姓氏,形成两大通婚集团, 为中国古代各民族政权所仅见。
契丹大字《北大王墓志》
较早创制的契丹大字
契
丹
小
契丹小字是一
字 《 宣
种拼音文字,可 以用为数较少的
懿
“原字”拼出无
皇
数的新字、词。
后
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共24张PPT)
党项族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幽云十六州】 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从 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 十六州,使中原王朝失去了北 方的屏障。 幽云十六州位置在何处?
结合地图,谈一谈幽云 十六州有多重要?
幽云十六州所辖土地囊 括了当时中国东北与北部地 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 屏障。这一地区的丧失,使 长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作用, 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 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澶州之战】
澶 州
东京
宋真宗
寇准
三、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从性质方面谈谈如何看待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 战争? 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辽、北宋、西夏民族政权并立,政权之间 有战有和,此时的民族关系主流流。
4.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5.“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 6.“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 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基础巩固
1.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西夏 B.金 C.辽 D.元 )
2.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③推动了 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 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 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
七年级历史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27张ppt)
2.澶渊之战与澶渊之盟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 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 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 一片恐慌
澶渊之战
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 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 退辽军
澶渊之盟
内容: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具体内容
即为岁币
• 影响:澶渊之盟之后很长时间,辽宋 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仕 女 出 游 图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 1、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知 道辽和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 2、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 3、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 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
• 【重点】: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
【拓展延伸】
1.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 方来说有何不同? •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 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 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 是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 是非正义的;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 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 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时间: 10世纪初
定都: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契丹武士
10世纪 阿保机 建立契丹国 定都上京
治国措施:
• 阿保机建国后, 发展生产,创 制文字,国力 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 国号: 大夏,史称西夏
建立者: 元昊
时间: 11世纪前期 定都: 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4、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 间的议和?
• ①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②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③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贸 易往来;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21张PPT)
“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主流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 宋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边境地 区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1)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
背景:辽军攻宋,在宰相寇准力劝 下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 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寇 准
辽 西夏
澶渊之盟 1、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2、双方撤兵,各守边境; 3、宋向辽每年送岁币;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 ( què) ,互市贸易。
在边界设置的 贸易市场
1、宋辽:罢征战 盟澶渊
北宋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
还得到了“岁币”。
对于北宋来讲: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 好水川、定川寨之战。 ——《宋史新论》
北宋
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 主’,元昊对宋称臣……宋每年予西夏‘岁 赐’……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内容整合
澶 渊 之 盟
澶 州 之 战
历史发展趋势
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他
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 西夏
北宋
2.澶渊之盟
宋真宗时,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 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 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 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 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 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 保持着和平局面。
宋真宗
从此,北宋每年送给辽银、 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后来,北 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宋岁币。
3.下列活动,与耶律阿保机无关的是( D ) A.提倡农业 B.接受中原封建文化 C.建立契丹国 D.获幽云十六州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主流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 宋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边境地 区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1)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
背景:辽军攻宋,在宰相寇准力劝 下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 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寇 准
辽 西夏
澶渊之盟 1、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2、双方撤兵,各守边境; 3、宋向辽每年送岁币;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 ( què) ,互市贸易。
在边界设置的 贸易市场
1、宋辽:罢征战 盟澶渊
北宋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
还得到了“岁币”。
对于北宋来讲: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 好水川、定川寨之战。 ——《宋史新论》
北宋
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 主’,元昊对宋称臣……宋每年予西夏‘岁 赐’……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内容整合
澶 渊 之 盟
澶 州 之 战
历史发展趋势
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他
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 西夏
北宋
2.澶渊之盟
宋真宗时,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 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 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 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 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 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 保持着和平局面。
宋真宗
从此,北宋每年送给辽银、 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后来,北 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宋岁币。
3.下列活动,与耶律阿保机无关的是( D ) A.提倡农业 B.接受中原封建文化 C.建立契丹国 D.获幽云十六州
北宋、辽、西夏的并立_课件
宋辽和战
1004年秋,辽 军进攻北宋,寇准 坚决主张抵抗,宋 真宗亲征,在澶州 打退辽军。
宋辽和战
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 辽撤兵,北宋答应送辽岁币 银10万两,绢10万两,双方 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 的“澶渊之盟”。
宋夏和战
境夏 大军 举队元 进不昊 攻断称 。向帝
北后 宋, 边西
狄青,北宋大将,临阵被发, 带铜面具,所向披靡,屡著战功。
周世宗
以图述史
陈桥驿遗址(位于河南省 开封市封丘县陈桥镇)
陈桥兵变
北宋建立
杯酒释兵权 加强中央集权
叙述或编演图中的历史故事, 了解重要历史事件。
建立时间: 960年
北 宋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汴京
契丹起源
发源辽河流域
关于契丹族的起 源,有一个古老的传 说:有男子乘白马自 湟河(今西拉木伦河) 而来,女子乘青牛自 土河(今老哈河)而 来,二者相遇,结为 配偶,生八子。他们 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 部落,逐渐发展成为 以后的契丹族。
风俗叙史
四 时 畋 猎
千 里 山 川
一 卓 穹 庐
行 营 到 处
契 丹 人 的 生
是 生
无 土
数 乘
即 为
活 :
涯著车家
。,。,
契丹族杰出的政治
家;统一了契丹各部,
提倡农业;制定各项典
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
耶 文化;他在位期间,契
律 丹创制文字。公元916年
阿 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
保 国号为大辽。大辽王朝
识图寻踪
三幅图分别展现 哪一民族的风情?
五代 十国
辽
西夏
北 宋
你能否从地图 上找出辽、北 宋、西夏三个 并立的政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共28张PPT)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4、“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 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 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契丹族(辽)和党项族(西夏)的 兴起并逐渐强大有哪些相同点?
1、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制定各项典章制度、 并创制本民族文字; 2、重视农耕,发展经济。
民族政权并立
西 夏
辽
北 宋
小练习
谁主沉浮
“乱世造英雄”,下面三位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请你分别给他们上一个称号。请连连看吧!
赵匡胤
耶律阿保机
元昊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材料中的“二敌”分别是指什么政权?请结合材料,分别从政 治和民族关系的角度概况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回顾:历史上的民族交流与融合
1、民族迁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和中原汉人南迁 2、战争与交往
秦汉时期,北击匈奴 3、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汉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 4、友好往来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
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北宋与辽的关系: 1、契丹的兴起 契丹族:
北方,游牧;后学 农耕定居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2、辽(契丹) 的建立
时间:10世纪初 民族:契丹族 人物: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临潢府
二、西夏的兴起
原名乔峰,生于辽国、长 于大宋,实为契丹人,其 生父为辽国珊军总教头萧 远山。因受奸人所害,萧 峰周岁时被寄养在少室山 下的乔三槐,取名为乔峰。 他公正豪迈、威名远扬, 人称之为武林霸主“北乔 峰”。
虚竹,谦虚、善良、 随和,尊重别人。后 苦练武功变得本领高 强,被选为西夏驸马。
演示文稿历史七下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课件
辽实是行如“何以实国行制统治治
的契?丹,以汉制治
汉人”政策。
第四页,共21页。
北宋是怎样建立的 ,你知道吗?
第五页,共21页。
辽朝建立前后 ,内地正处于五代、十 国时期。
P36页 五代指后梁、后唐 、后晋、 后汉、后周。
第六页,共21页。
北宋的建立和统治
辽
北北东京 宋宋
第七页,共21页。
960年,赵 匡胤发动陈桥兵
第十四页,共21页。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并立 (三角鼎立、时战时和)
①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
③1038年 元昊(党项族)
西夏
辽
(宋夏和议)
1005年(澶渊之盟)
北宋
第十五页,共21页。
②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二、南宋与金对峙
(1115年 完颜阿骨打,女真族,后灭辽、北宋)
金
绍
兴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
和 议
南宋
第十六页,共21页。
(1127年赵构继位,偏安江南)
朝代 建立者 民族 时间 都城
辽 西夏 金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916年 上京
元昊
党项族 1038年 兴庆府
完颜阿骨打 女真族 1115年 上京
北宋 赵匡胤(宋
太祖)
960年 东京(今
开封)
南宋 赵构(宋高
宗)
1127年 临安(今 杭州)
二、南宋与金的对峙
金与南宋的建立
1115年,完颜 阿骨打(女真族 )建立金朝,建 都上京。1125年, 金灭辽;1127年,
金灭北宋.
第十三页,共21页。
的契?丹,以汉制治
汉人”政策。
第四页,共21页。
北宋是怎样建立的 ,你知道吗?
第五页,共21页。
辽朝建立前后 ,内地正处于五代、十 国时期。
P36页 五代指后梁、后唐 、后晋、 后汉、后周。
第六页,共21页。
北宋的建立和统治
辽
北北东京 宋宋
第七页,共21页。
960年,赵 匡胤发动陈桥兵
第十四页,共21页。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并立 (三角鼎立、时战时和)
①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
③1038年 元昊(党项族)
西夏
辽
(宋夏和议)
1005年(澶渊之盟)
北宋
第十五页,共21页。
②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二、南宋与金对峙
(1115年 完颜阿骨打,女真族,后灭辽、北宋)
金
绍
兴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
和 议
南宋
第十六页,共21页。
(1127年赵构继位,偏安江南)
朝代 建立者 民族 时间 都城
辽 西夏 金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916年 上京
元昊
党项族 1038年 兴庆府
完颜阿骨打 女真族 1115年 上京
北宋 赵匡胤(宋
太祖)
960年 东京(今
开封)
南宋 赵构(宋高
宗)
1127年 临安(今 杭州)
二、南宋与金的对峙
金与南宋的建立
1115年,完颜 阿骨打(女真族 )建立金朝,建 都上京。1125年, 金灭辽;1127年,
金灭北宋.
第十三页,共2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 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 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契 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北 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
西夏 辽 北宋
学习目标
1.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 2.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
D 以茶为大宗。这说明了双方侧重于( )
A.种植作物的交流
B.语言交流
C.饮食交流
D.贸易交流
解析:本题考查金与南宋的交往。题干显示的具体内容属于双方的贸易交流。故选 D。
C 4.下面表格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时间 民族 领导人 国号
1壹 契丹族与党项族
他统一契丹八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 ,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 ,国号“契丹”。
耶律阿保机
事件: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 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时间:10 世纪初 都城:上京临潢府 发展: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国力 不断增强
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懂得蕃汉文字 ,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的经史和兵书。他仿照唐宋封建制 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 官制、军制、法律。
D.北宋、辽、夏齐称雄
解析:本题考查北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北宋建立时,北方出现了契丹(辽)政 权,西北出现了西夏政权;而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与之并立的政权是金、西夏 。“黄袍加身”说的是赵匡胤,他建立了北宋政权。“澶渊之 盟”是北宋和辽的盟约 。故最后一句应是“北宋、辽、夏齐 称雄”,故选D。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 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 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契 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北 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
西夏 辽 北宋
学习目标
1.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 2.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
D 以茶为大宗。这说明了双方侧重于( )
A.种植作物的交流
B.语言交流
C.饮食交流
D.贸易交流
解析:本题考查金与南宋的交往。题干显示的具体内容属于双方的贸易交流。故选 D。
C 4.下面表格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时间 民族 领导人 国号
1壹 契丹族与党项族
他统一契丹八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 ,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 ,国号“契丹”。
耶律阿保机
事件: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 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时间:10 世纪初 都城:上京临潢府 发展: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国力 不断增强
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懂得蕃汉文字 ,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的经史和兵书。他仿照唐宋封建制 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 官制、军制、法律。
D.北宋、辽、夏齐称雄
解析:本题考查北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北宋建立时,北方出现了契丹(辽)政 权,西北出现了西夏政权;而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与之并立的政权是金、西夏 。“黄袍加身”说的是赵匡胤,他建立了北宋政权。“澶渊之 盟”是北宋和辽的盟约 。故最后一句应是“北宋、辽、夏齐 称雄”,故选D。
七年级历史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优秀课件
结合材料分析: 北宋打了胜仗为什么还要签订盟约?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作品敢于冲破千百年来的封建束缚,大胆地 描写广阔妇女在社会上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 “十二寡妇破阵〞、“穆桂英挂帅〞等。同时也影 射战争的残酷与罪孽:男人们作战都纷纷死伤, 只有依靠妇女去前赴后继,何为家?何为国?
澶 渊 之盟
1.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 2.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3.宋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至雄州交割。 4.在边境开设榷场〔贸易场〕,开展互贸易。
916年
960年
契丹〔辽〕建立 北宋建立
辽〔契丹〕 916年
西夏
北宋形势图
北宋 960年
材料一 〔宋太宗认为〕国家假设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 预防。惟奸邪无状,假设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根本内容还是平等 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 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 双方都是划算的。 ——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
第第二二单单元元 辽辽宋宋夏夏金金元元时时期期::民民族族关关系系开开展展和和社社会会变变化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澶澶 渊渊 之之 盟战
战
辽〔契丹〕 916年
西夏 1038年
北宋 960年
北宋形势图
时代特征: 民族政权并立
一、辽、西夏、北宋并立局面的出现
辽(契丹):
二、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1.辽与北宋的战和
焦点: 争夺燕云十六州 战:
重要战役: 澶州之战
和: 澶 渊 之 盟
作品敢于冲破千百年来的封建束缚,大胆地 描写广阔妇女在社会上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 “十二寡妇破阵〞、“穆桂英挂帅〞等。同时也影 射战争的残酷与罪孽:男人们作战都纷纷死伤, 只有依靠妇女去前赴后继,何为家?何为国?
澶 渊 之盟
1.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 2.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3.宋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至雄州交割。 4.在边境开设榷场〔贸易场〕,开展互贸易。
916年
960年
契丹〔辽〕建立 北宋建立
辽〔契丹〕 916年
西夏
北宋形势图
北宋 960年
材料一 〔宋太宗认为〕国家假设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 预防。惟奸邪无状,假设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根本内容还是平等 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 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 双方都是划算的。 ——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
第第二二单单元元 辽辽宋宋夏夏金金元元时时期期::民民族族关关系系开开展展和和社社会会变变化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澶澶 渊渊 之之 盟战
战
辽〔契丹〕 916年
西夏 1038年
北宋 960年
北宋形势图
时代特征: 民族政权并立
一、辽、西夏、北宋并立局面的出现
辽(契丹):
二、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1.辽与北宋的战和
焦点: 争夺燕云十六州 战:
重要战役: 澶州之战
和: 澶 渊 之 盟
人教部编版_七年级历史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_PPT课件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的影响
李元昊建国后,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
李元昊建国后,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
1、对辽而言,安然脱险,得到了银、绢等钱物,经济实力增强,是意外的收获;
3)对于民众生活而言:
2.党项族
契丹族与党项族
⑵西夏的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 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 川),史称西夏。 ⑶西夏的发展: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 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 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1、契丹族: ⑴契丹族的兴起: ①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 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②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 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③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 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契丹族与党项族
一、契丹族
⑵契丹国的建立: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 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 立政权(契丹或辽),都城在上 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 左旗南)。 ⑶契丹国的发展:阿保机建国后,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 增强。
3)对于民众生活而言: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1、对辽而言,安然脱险,得到了银、绢等钱物,经济实力增强,是意外的收获;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损失惨重; 1、对辽而言,安然脱险,得到了银、绢等钱物,经济实力增强,是意外的收获;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得到了银、绢等钱物,经济实力增强,是意外的收获;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③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⑶西夏的发展: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京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政治::来自国家统一经济:
文化:
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
民族关系: 民族融合
与周边国家:对外友好
第二单元 民族政权竟立和南方 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
教学目标 1.了解北宋政权、辽、西夏的建立 2.了解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和战
教学重点 北宋的建立、契丹的兴起以及北宋
与契丹的关系
教学难点 宋太祖怎样加强中央集权制和澶渊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
对澶渊之盟应当怎么评价? 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①对宋方面: 政治屈辱,经济负担沉重,危害 百姓; ②对辽方面: 可以体面的撤退,并达到了掠 夺财富的目的; ③对整个中 有利于民族和平与团结,有利 于相互交流与共同繁荣。 华民族方面:
(3)作用
契丹族的兴起与辽宋和战
民族: 时间: 人物: 都城:
契丹 916 阿保机(辽太祖)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辽 代 武 士 复 原 图
宋辽关系
1.宋攻辽
杨 业
2.辽攻宋
3.宋辽和
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 辽撤兵,北宋答应送辽岁币 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 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 的“澶渊之盟”。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唐末五代出现君弱臣强、干戈不息、帝位频易的 原因。
(1)背景
(2)主要措施 赵匡胤将兵权、政权、财权全部集中到皇帝手中。 把所有的权力都收归到皇帝手中,强化了封建专 制中央集权统治。达到强干弱枝的结果。但是, 这些措施造成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困 难、作战指挥不灵、军队战斗力下降等。给北宋 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之盟
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任用 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唐朝 从此走向了衰落,与907年灭亡。藩镇纷纷称帝, 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北宋的建立
民族: 汉族 时间: 960年 人物: 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你知道“陈桥兵 变”(黄袍加身) 和“杯酒释兵权” 的故事吗?
1、建立者:元昊 2、定都:兴庆 3、时间:1038
西夏
• 公元1044年,元昊 向宋称臣,宋给西 夏岁币。议和后,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
小结:
1.北宋的建立 2.契丹的建立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契丹的关系 5.澶渊之盟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2.西夏是由------族建立的 ( ) A契丹 B女真 C 党项 D回纥 3.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4.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同内容是( ) A对宋称臣 B北宋送“岁币” C辽和西夏送给北宋“岁币” D辽夏推行汉法
5.对澶渊之盟的历史作用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A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 B此后辽宋边境出现长期的相对和平稳定状况 C有利于双方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 D没有增加人民的负担
画一幅《辽、北宋、 西夏形势图》,用彩色笔 将三个政权的疆域涂上不 同的颜色,并标出其都城。 要求美观鲜明。
上京
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