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密州出猎 等赏析

合集下载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此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
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人苏轼此时仅40岁便称“老夫”颇有悱恻意味。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开头说老夫本不该狂,而词人
却聊且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
左牵黄犬,右架苍鹰,戴锦帽,
着貂裘,率众多从纵马飞越山岗。

可见这是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
狩猎。

“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
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作者派人为他报知全城百姓随他狩猎,
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骑
射虎。

突出表现作者的少年狂气】【下片:抒发豪情壮志】
酒酣胸胆尚开张,【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
鬓微霜,又何妨?【两鬓有了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在意的是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给他机会建功立业。

这里作者运用典故,以冯唐喻朝廷使
者,以魏尚自比,表述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一定能拉满弓向西北方的天狼星射过
去。

“天狼”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表达词人要
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及解析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及解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宋]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②。

锦帽貂裘③,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⑥;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⑦?会挽雕弓如满月⑧,西北望,射天狼⑨。

〔注释〕①本篇选自苏轼《东坡乐府》。

写于在密州做官的第二年(公元1075年),借“出猎”抒发了作者的报国热情。

密州,今山东诸诚。

②黄,指黄狗,苍,指苍鹰。

鹰和狗古时打猎用以追捕猎物。

《梁书·张充传》:“值充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

”③锦帽貂裘,锦缎帽和貂鼠裘。

古代贵族官僚的服饰。

④为报,请告知。

一说为了酬报。

倾城,倾动一城,全城,犹如说“万人空巷”。

⑤孙郎,即孙权。

这里作者借以自喻。

⑥酒酣,酒喝得很畅快。

尚,更加。

胸胆开张,胸怀开扩,胆气极豪。

⑦“持节”两句,西汉云中郡太守魏尚守边有方,因细故被罚,削职后汉文帝遣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事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节,以竹为之,古代使者所持,以为凭证。

作者这里以善守边疆的魏尚自期许,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⑧会,会当,将要。

雕弓,弓背上刻有花纹,称雕弓。

⑨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以为主侵掠。

这里比喻侵犯北宋的辽与西夏统治者。

《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

”〔解析〕这是一首划时代的词。

自词被文人掌握以后,“词为艳科”几乎成了定律,往往以优美的辞藻,描绘男女相思,抒发离愁别恨,表现闲情逸趣,题材比较狭隘,风格也较柔软委婉。

苏轼的这首词,拓宽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意境,以豪迈雄浑的笔触,开创了词作的新局面,成为词坛上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苏轼本人也颇自豪。

他给鲜于(复姓)子骏的信上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词以千骑出猎为题材,以卫国反侵略为主题,声律铿锵,格调高昂,确为前所罕见。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赏析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fā)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íng) 苍。

锦帽貂裘(diāoqiú),千骑(jì) 卷(juǎn) 平冈。

为(wèi)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

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注释鉴赏

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注释鉴赏

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注释鉴赏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注释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宋朝: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喜悦托物言志豪放派诗词古诗简介《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江城子·密州出猎》注释⑴。

江城子:词牌名。

⑵。

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⑶。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狂妄。

⑷。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⑸。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⑹。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jì):形容从骑之多。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

2、聊:姑且,暂且。

3、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4、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5、会:定将。

6、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
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 - 唐代杜牧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云来忽尔雨,洗得京华尽成绿。

牙璋牵引犀白珂,直笛哀吟杨柳歌。

映湖新敲九阙尘,珠箔闪空影如梭。

商颜碧袖拂朝霞,漫道岭南金布华。

半落桃花半落柳,台城柳影满昭华。

风举绿船飘古戍,霜凋青鸟散秦树。

望中烟树兰桡阁,对此笙歌江剩经。

一旦功名万古千,却向江头凭乐篇。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城子的春日景色和贵族猎人出行的场景,表达了生命短暂、功名无常的主题。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赏析。

"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这两句以春天的气息来开篇,通过描绘初春时节的细雨蒙蒙和春风柔和的氛围,为后文的描写营造了温暖和明朗的氛围。

"卷上云来忽尔雨,洗得京华尽成绿。

"这两句表现了春雨的来临,使得城市的繁华尽收眼底,大自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绿色是春天的代表色,也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

"牙璋牵引犀白珂,直笛哀吟杨柳歌。

"这两句描绘了贵族猎人的场景,牙璋是猎人的号角,犀白珂是犀牛的角,直笛则流露出悲伤的音调,连接着悠扬的杨柳歌声。

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贵族猎人出行的豪华气派和猎人的凶狠形象。

"映湖新敲九阙尘,珠箔闪空影如梭。

"这两句描述了湖面上船只的景象,映湖的船只在湖面上荡漾,纷扰的尘土随着敲击湖面的声音而涌起,珠箔的闪烁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璀璨。

这种景象描绘出了猎人船队的盛况和喧嚣。

"商颜碧袖拂朝霞,漫道岭南金布华。

"这两句以华丽的色彩和贵族的仪态描绘了猎人的装束,商颜是猎人的名字,碧袖是他华丽的袖子,仿佛拂去了朝霞的美景。

岭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金布华表示猎人服装的精美和华丽。

"半落桃花半落柳,台城柳影满昭华。

"这两句表达了春日的景象,桃花和柳树正处在盛开的季节,花瓣和枝条随风飘落。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原文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原文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原文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原文及赏析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①,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②貂裘,千骑卷平岗③。

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⑥,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⑦?会挽雕弓如满月⑧,西北望,射天狼⑨。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枕头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

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注释]①狂:豪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中心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

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创作背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这是宋人较早抒发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鉴赏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

他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点评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

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

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

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希望大家喜欢!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

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前言】《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⑶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狂妄。

⑷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⑸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⑹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ì):形容从骑之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⑺为报:为了报答。

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⑻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⑼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尚:更。

⑽鬓:额角边的头发。

霜:白。

【翻译】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
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
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
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原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
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
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江城子·密州出猎》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希望大家喜欢!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

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文·赏析·注释·作者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文·赏析·注释·作者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朝代:宋类型:词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翻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髮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江城子· 密州出猎【评析】此词做于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作者任密州太守时,通过平冈围猎壮阔场面的描写,抒发了渴望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作者在《与鲜于子骏书》中曾云:「近确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做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可见此词乃作者得意之作。

江城子· 密州出猎【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据唐·崔令钦《教坊记》、敦煌曲子词与现存晚唐前文人词,均无载录《江城子》,故是调当兴于晚唐。

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谓是调源自唐著词曲调,即唐时酒令,知是调始流行于晚唐酒筵上,经文人加工,遂成小令词调。

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花间集》韦端己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间有三十六字、三十七字诸格。

可见唐五代《江城子》调兴之初,格式尚未定型。

全唐五代以《江城子》词约十六首,由七位词人所作,以端己最长,当为最早依调填词者。

五代时,欧阳炯单调词添一衬字变尾二句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法」。

牛松卿单调词添二字于第二句,开宋词「添字法」。

古诗名篇解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古诗名篇解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古诗名篇解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简介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抒发自己豪情壮志的词。

这首词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深情真挚的感慨,展现了作者的对大自然和人生境遇的抒发与思考。

二、词意解读
1. 密州出猎
诗中“密州”指代世间纷扰之地,而“出猎”暗喻着苏轼游历于人世间各地寻求宣泄心中郁闷的方式。

2. 湖光秋月两相和
这句表达了山水景色与秋夜明月相映成趣,给人愉悦而宁静的感觉。

3. 壮士饥渴变后座
这里揭示了曾经志向远大、才华横溢的壮士在陷入困境后毫不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决心。

4. 龙蟠虎踞绕斗床
将主人公班师回朝比喻成龙蟠虎踞,展示了苏轼的豪情壮志。

5. 系从威胜、罗袜画靴
表达了苏轼对自己的服饰装扮的态度,将其视为彰显个性和品味的重要手段。

6. 卧看牵牛织女星
此处描绘了苏轼在寂静的夜晚仰望天空,向往传说中的牵牛织女相会之情景。

三、思想感悟
《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描绘和反思,抒发了作者豪情壮志与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首词展示了苏轼深刻而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他对追求理想和真理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坚持信念。

四、结语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创作中一部重要的作品,以其雄心壮志和内涵丰富而闻名。

通过详细解读并阐述其诗意和背后蕴含的思想,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
印象,并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理想追求的思考。

这首词既是苏轼个人情感的
抒发,也是对于大自然与人生境遇的深刻触动。

初中语文 文言文《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 文言文《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赏析]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打猎,对于一个职业猎手,是家常便饭;而对于苏轼这样年已四十的地方官来说,就不能不算一次壮举了。

词中就是从表达他出猎时的激动心情开始的。

“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长男性的自称,切合作者的年纪和口吻。

“聊”,是姑且的意思。

这句说,老夫今天要发一发小伙子那种“狂劲儿”了。

“左牵黄,右擎[ qíng 举起] 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

鹰和狗是用来追捕猎取对象的。

“锦帽貂裘”,是戴着锦帽穿着貂皮袄,这次打猎是在冬天,所以穿着皮衣。

千骑卷平冈”:成千的骑手跟随着他,浩浩荡荡,象疾风一般卷向平坦的山冈。

这里显示了作为一州长官出猎时的声势和排场,确实是壮观啊!百姓几乎全城出动(即倾城),都想追随苏轼这个知州(相当于汉朝的太守),去看他打猎。

而他也为百姓的热情所感动,暗下决心,为了答谢(报)人们的情意,他要学习三国时代匹马单枪搏斗猛虎的孙权(孙郎),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

写出了他的形貌,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他昂扬的精神状态。

转入下片,作者又进一步深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

他说,他刚刚喝足了酒(酒酣)因而更加气粗胆壮(即胸胆尚开张),鬓发有些花白,又有什么妨碍呢!看来好象是承接上片,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赏析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

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赏析_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赏析_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赏析_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①,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②貂裘,千骑卷平岗③。

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⑥,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⑦?会挽雕弓如满月⑧,西北望,射天狼⑨。

[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枕头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

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注释]①狂:豪情。

左牵黄:左手牵黄狗。

右擎苍:右臂举着苍鹰。

古人打猎时用狗和鹰来捕捉猎物。

②锦帽:头戴锦蒙帽。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③卷平岗: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④为报:为之(太守打猎)报告。

倾城:全城人。

⑤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

孙郎:孙权。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城:“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爱国报国情怀的诗词名句-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爱国报国情怀的诗词名句-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爱国报国情怀的诗词名句-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

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

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默写:
1、以魏尚自喻,表明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持云中,何日遣冯唐。

2、表现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表现出猎者情绪高昂的句子是: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二、填空:
3、这首词写于1074年冬,作者与同僚出城打猎之时。

4、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在浓墨重彩的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又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5、“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说明这是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热热闹闹的狩猎。

“卷平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6、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出现一点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更在意的是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7、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迈的,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调截然不同。

三、简答或赏析:
8、“亲射虎”“遗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A、“亲射虎”表现作者虽然年纪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狂气。

B、“遗冯唐”表现作者希望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C、“射天狼”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9、赏析“持云节,何日遗冯唐。


这句话运用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10、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句话运用典故,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借指往往西北来袭扰的西夏军队。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赏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片重点写景,描写塞下秋景;下片抒情,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2、“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词人特地用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3、词中表现“异”字的句子是: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

点明地域季节的句子是:塞下秋来风景异。

4、说说“异”字在词的作用?
词人特地用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5、用自己的话描述塞下风景“异”的内容。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表明边塞的秋天与作者的家乡大不相同;
B、塞下声音特异:“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这种“边声”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C、傍晚景色特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写出边塞怎样的景致?
坐落在崇山峻岭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了城门。

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7、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8、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白了头发,征夫流下了眼泪。

“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

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9、你如何理解“羌管悠悠霜满地”。

当词人和征人们借酒排解思乡之情时,这时已夜寒霜浓,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10、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

11、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等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2、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明、生动,最后结句戛然而止,但却遗音缭绕余味无穷。

3、词的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最后一句结语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也是壮语,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4、这首词描述军旅生活、战斗场面,全词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以及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的情感。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充分表达(抒发)作者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6、“可怜白发生”抒发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的情感。

7、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句诗意思是:他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

率师北伐,统一南北,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达到这首词的最强音,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8、赏析“可怜白发生”。

这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这句诗也是壮语,只是它已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9、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句诗用典故,意思是作者骑着飞快奔驰的的卢马,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

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顺利。

这句诗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描写战斗场面的激烈。

10、全词多用典故,如文中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五十弦翻塞外声不只贴切,而且寓意丰富。

11、这首风格豪放、壮美;“壮”体现为前九句雄壮,最后一句悲壮。

12、“赋壮词”A、从内容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境,看剑,听角和塞外曲,分八百里,黄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景都极勇猛、雄健。

B、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C、从语言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过零丁洋》(文天祥)赏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联写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经科举考试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中“风飘絮”和“雨打萍”六个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3、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一句追忆当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写目前被俘时孤独处境。

此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5、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6、此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7、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

8、说说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理解。

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形象地写出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9、说说对“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理解。

上句追忆当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写目前被俘时孤独处境。

此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除恶和境况的危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