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3人口迁移-导学案》设计-刘金婷
高中地理 1.3人口迁移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
高碑店三中高一地理导学案1.3 人口迁移第1课时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 2、了解人口变动的原因3、学会判断人口迁移的类型。
【学习重点】分析人口变动的原因和类型【学习方法】综合分析法【自主学习填空】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人口变动的原因(1)人口的______________,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2)人口的机械增长,即______人口的增加值。
2.人口迁移的概念:是____________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________________的空间流动行为。
3.人口迁移的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种类型。
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人口迁移类型:由______到 _____的人口迁移。
【课堂反馈练习】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 000千米以上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2~3题。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最有可能表示(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C.从新疆流往甘肃 D.从湖北流往重庆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解决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问题 D.甲地优美的环境4.2011年春运铁路运送旅客2.1亿人,比2010年多发送1 000万人,日均运送旅客能力达620万人,能力增长幅度为历史最大,铁路春运秩序正常。
春运旅客流属于()A.国内人口迁移 B.省际人口迁移 C.人口流动 D.人口迁移5.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国际间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最新】1.3人口迁移教案教学设计
1.3 人口迁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探究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中“三峡工程大移民”、“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实例,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三、[教学难点]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四、[教学媒体与教具]图片、资料、录象、课件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讲授过程]【新课导入】播放录象:闯关东,引入本节课题。
【板书】第三节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阅读思考】阅读课本回答问题:①人口变动的原因是什么?②什么是人口迁移?③短期旅行、农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店买东西是否是人口迁移【点拨】人口迁移是指变更定居地时间为长期或永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
③中的现象都是人口流动。
【活动】针对课本活动1判断是否为人口迁移?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判断】①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②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③我国当代人口迁移。
判断以上所属人口迁移类型。
【承转】①②为国际人口迁移,③为国内人口迁移,引入人口迁移的分类。
【活动】针对课本活动2判断哪些为国际人口迁移,哪些为国内人口迁移?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导学案1.3人口迁移
课题:1.3人口迁移课型:新授课设计人:祁冬人审核人:高一地理组使用时间:编号:131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
2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通过分析相关材料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时代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4.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案例,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5.通过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移动的状况及产生的影响,培养社会调查和分析探究的能力。
【自主预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指人们①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1)国际迁移概念: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②的现象。
形式:③;外籍工人流动;④定居。
(2)国内迁移概念: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⑤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形式:国家有组织的迁移、⑥。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⑦、土壤、⑧、地形、⑨。
2.经济因素(1)影响人口迁入率、⑩ a.经济发达地区:高。
b.经济落后地区:人口迁入率低。
(2)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的大规模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
3.政治因素:经济政策、、战争等都会引起人口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婚姻、等,也会引起人口迁移。
【预习交流】什么是人口迁移?它与人口流动有何区别?为什么说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作探究】探究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互动探究] 1.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划关系图(A、B、C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地区),图中的人口流动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哪些不属于人口迁移?2.目前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从1978年到2010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62万,出国留学人数年平均增长 25.8%,出国留学规模扩大了267倍。
出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吗?为什么?【点拨】人口迁移的概念:首先,强调居住地的变更;其次,时间上强调是“长期”。
1.3人口迁移导学案
《1.3人口迁移》导学案制定人:何颖审核人:张金海使用日期:2016年3月15日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了解人口迁移的分类。
2.学会分析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自学指导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自主学习:1、人口迁移是指2、人口迁移分类:(1)按空间范围划分:迁移和迁移后者按行政区域划分又分为迁移和迁移(2)按迁移方向又分为农村到农村人口迁移到人口迁移到人口迁移到人口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到人口迁移,我们也把这种现象称为。
合作探究: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异同?学以致用: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见课件)自学指导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自主学习:1、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2)经济因素:、、、、等。
(3)政治因素:、、等。
(4)社会文化因素:、、等。
现身说法:(见课件)合作探究: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课堂巩固一、选择题(单选)1.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外出旅游、购物B.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C.湘妹子到深圳经商D.科学家去南极参加为期半年的科学考察2.早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包括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A.城市到农村 B.农村到农村C.农村到城市D.城市到城市3.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①城市迁往农村②农村迁往城市③人口稠密区迁往人口稀疏区④人口稀疏区迁往人口稠密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A.②③⑥ 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④⑥4.对人口迁移经常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A.良好的文化教育熏陶B.和睦的婚姻和家庭C.经济发展水平D.优美的生活环境5.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政治因素的是()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D.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6.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恶化B.经济发展的兴衰C.政府采取措施强制移民D.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人口迁移(第二课时)导学案
班级学习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编制罗曼审核高一地理组第三节人口迁移(2)1、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学会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高分析实例的能力;分享我的故事我姓吴,现在也是山东胶南人。
能和大家成为老乡也很不容易。
话说我这个姓氏起源于姬姓吴国,即今陕西北部。
很久之前他们在那里安居乐业。
春秋时期,不幸吴国被越国灭亡,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
吴亡国后,我的祖先流亡到江西,安徽一带。
南朝时发展至湖北,秦汉时期迁居山东。
转眼到了和平年代,我爸爸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上山下乡到了黑龙江,后通过请愿返回山东。
80年代我出生,先到烟台读书,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
在“我”的故事中,你读出了哪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1. 和的地域差异,常常引起人口的迁移。
一般来说,人类总希望移居到、的地区。
2.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也会导致人口迁移。
今天,我们把这种由生态环境条件恶化而引起的移民称为“”或“”。
二、经济因素1. 一般来说,地域间的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较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较高。
2. 的发展,的推进,的布局,的大规模开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和,吸引了大量,改变了人口迁移的和,进而影响了人口。
3.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的发展。
例如人口迁移的距离和规模,就与、有很大关系。
三、政治因素1.由政策因素(如政策和政策)所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比较强的性。
2.战争常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如、、等,都曾导致人口的大量迁移。
3.政治变革,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如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都城的变迁四、社会文化因素: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如、、等,也引起人口迁移。
1.下列情况对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的、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因素是()A.良好的文化教育B.和睦的婚姻和家庭C.经济发展水平D.优美的生活环境2.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因素的是()A.矿产资源B.政治变革C.交通和通信D.战争3.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 )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B.政策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C.经济发展,人口的死亡率降低D.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加快4.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A.水源条件的改善B.民族政策的变化C.交通和通信的进步D.经济布局的改变活动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明清时期很多山东人去那开荒定居1897-1911年东北地区人口由570多万增加到1800多万,到1933年人口已达2910万。
1.3人口迁移 精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二
题目:1.3 人口迁移【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2.判断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学习重·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课前预学】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人口变动:①人口自然增长②。
2.概念:人们变更的空间流动行为。
3.分类:①,②。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原理:一个地区或居住地当推力因素占主导时,人口将;当拉力因素占主导时,人口将。
2.影响因素:⑴生态环境因素:如地形、气候、土壤、水源、自然资源等。
如: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大旱,有些居民举家迁往东部,这种移民属“”。
⑵经济因素: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区域的大规模开发等。
②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区域间的人口迁移越;区域间的交通越发达,人口迁移也越。
⑶政治因素:如政策、、政治中心改变等。
⑷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
3.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从农村到、从内地到、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
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迁移。
【课堂活动·探究】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环境的影响?迁入地区:迁出地区:【课中·达标检测】1.2009年“大冬会”期间,将有许多国家的运动员来到中国参加比赛,这种人口空间移动方式属于( )A.人口流动 B.国际人口迁移 C.国内人口迁移 D.区际人口迁移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量人口从内地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自然生态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3.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l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农村到农村 B.农村到城市C.城市到城市 D.城市到农村5、发达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国际间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农村D、由城市到城市6.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B.②C.③D.⑥7.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④D.⑤8.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④D.⑥9、分析下图“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章 第三节人口迁移 第一课时导学案定稿
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第一课时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学习目标:1. 了解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
2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3.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及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学习重点: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原因学习难点:分析人口迁移的自然和生态因素学习过程:课前思考: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原因有哪些?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影响全球人口数变化;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区域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对全球人口数无影响一、人口迁移的概念阅读教材p16第二段,完成以下填空。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__________的___________行为。
三大要素:①两个地区间的移动(需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划界限)②居住地变更(旅游、度假、出差、暂时搬迁等不属于)。
③时间限度(通常为一年)。
练习:p17活动1二、人口迁移的分类1、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人口迁移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国内人口迁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p17活动22、按迁移方向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农村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跟踪练习:读下列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划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是中国,B是美国,则A1→B1为______________迁移。
(2)若A是江苏,B是上海,则A1→B1为____________迁移或__________迁移。
(3)若C为农村,A为城市,则C1→A2为______________迁移,这也是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4)图中箭头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按迁移原因自主性迁移(人口自发的寻求更佳生活环境)被迫性迁移(受政治、军事等影响而进行迁移)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的推拉理论阅读p17图10,完成下列填空:(1)对迁出地来说,_________________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居民离开园居住地;)对迁入地来说,_________________则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人口迁移教案导入
人口迁移教案导入篇一:《1.3 人口迁移》教案湘教版地理必修Ⅱ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案例,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分析教材中案例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人口迁移也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法、活动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走西口的视频和从古到今人口迁移的图片和材料,根据课程标准、考纲、学情引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自学探究】学生看书自主学习,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激励性评价,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强调。
1、引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变动与哪些因素有关?人口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影响全球人口数变化)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区域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对全球人口数无影响由。
3、人口迁移分类:掌握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种类型。
)结合教材第17 页活动第 2 题,完成相关内容。
分组讨论:按人口迁移方向,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亦即人口城市化过程)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亦即逆城市化过程)(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清代,大批华北饥民为什么要“闯关东”?自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许多人口为什么返乡回迁?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思考讨论: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推力:原定居地排斥人口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人口迁移
《1.3人口迁移》导学案执笔人审稿人编制时间学习目标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 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
2. 运用案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学习过程课时过程一、人口迁移(一)定义: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出或迁入,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改变。
(①改变居住地;②永久性/长期;→人口流动:短时间、暂时的不改变居住地)活动 1 下图中有ABC三个行政区,其中箭头表示人口空间流动状况,不考虑时间因素,其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二)类型1.范围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省际、县际迁移;●考虑的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就越;2.迁移方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城市→农村“”●由到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活动2完成书本P17 活动1、2。
二、影响人口迁移因素●从推拉理论来看,人口迁移是与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迁入地来说,是因素,对迁出地来说,是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美国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地带”(37°N以南)迁移;2.淡水:①逐而居;②农业、农业引发的人口迁移;3.土壤:热带雨林中的迁移农业因土壤下降迫使人口迁移;4.矿产资源:①攀枝花、、伯明翰等矿业城市兴起引起人口迁入;②中东国家资源(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的开发引起大批外籍工人迁入;5.自然灾害或生态变迁:大洋中岛国因气候变暖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引起的人口迁移;—“移民”或“移民”(二)经济因素1.经济:、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
由经济地区迁入经济地区;如:由国家迁移至国家;2.交通、通信:了人口的迁移;(三)政治因素1.政策(或作用)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2.政治变革:改朝换代时,由于迁都而导致的人口迁移;3.战争:战争形成的的迁移;(四)社会文化因素1.文化教育: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去国外定居;2.婚姻家庭:婚姻——人、家庭——人、人;3.宗教信仰:1947年,印巴分治中,人们为了躲避歧视或迫害而导致的人口迁移;社会发展早期,影响人口迁移主导因素是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因素影响逐渐,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因素;三、不同地区人口迁移四、人口迁移的影响学后练习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
湘教版必修二1.3《人口迁移》教学设计学习专用
湘教版必修二1.3《人口迁移》教学设计学习专用湘教版必修二1.3《人口迁移》教学设计学习专用《人口迁移》教学设计遵化市堡子店中学吴英飞一、教材分析:本节《人口的迁移》是湘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节。
本章是人文地理的开篇,也是自然到人文内容的过渡,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有关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下一章城市的内容做铺垫。
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的模式》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的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
教材针对人口移动从概念到原理,从历史到现实,从成因分析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探讨,从而使学生能够理性地思考和看待人口迁移现象。
二、学情分析:“人口迁移”这一概念是初中地理课程没有出现的新专业术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目的是要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层次的理解。
有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会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在表面现象上,没有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知识面不够广、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教学中涉及了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并从中达到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2)通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湘教版必修二1.3《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必修二《人口迁移》教学设计遵化市堡子店中学吴英飞一、教材分析:本节《人口的迁移》是湘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节。
本章是人文地理的开篇,也是自然到人文内容的过渡,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有关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下一章城市的内容做铺垫。
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的模式》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的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
教材针对人口移动从概念到原理,从历史到现实,从成因分析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探讨,从而使学生能够理性地思考和看待人口迁移现象。
二、学情分析:“人口迁移”这一概念是初中地理课程没有出现的新专业术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目的是要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层次的理解。
有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会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在表面现象上,没有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知识面不够广、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教学中涉及了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并从中达到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2)通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人口的迁移》 导学案
《人口的迁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
2、掌握不同时期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
3、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3)人口迁移对地区的影响。
2、难点(1)分析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
(2)综合评价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二)人口迁移的分类1、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按照迁移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
(三)国际人口迁移1、 19 世纪以前(1)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2)方向: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特点: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2)方向: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中东产油国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四)国内人口迁移1、古代(1)原因:主要是战乱、自然灾害等。
(2)方向: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
2、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1)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方向:由东部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东北、西北和西南等边疆地区。
3、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1)特点: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方向: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五)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入地的影响(1)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2)不利影响: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可能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
2、对迁出地的影响(1)有利影响:加强了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人口迁移》 导学案
《人口迁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能够区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2、了解不同时期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方向。
3、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并能够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2、难点(1)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综合评价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一般具备三个条件:①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②时间较长,一般一年以上;③定居地的变更。
2、分类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 1 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二)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方向1、 19 世纪以前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方向: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
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方向: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
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淡水: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往往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就业机会、经济收入等。
交通和通信: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迁移。
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会促进人口迁移。
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地理1.3《人口迁移》教案湘教版必修2
- 虽然本节课不涉及传统实验,但可以准备计算机和投影设备,以便在课堂上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人口迁移模拟实验。
- 确保网络连接畅通,以便学生在线访问地理信息资源和人口迁移相关的数据平台。
4. 教室布置:
- 将教室分为几个小组讨论区,每个讨论区配备一张大桌子,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地理 1.3《人口迁移》教案 湘教版必修2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湘教版必修2高中地理的1.3章节《人口迁移》,内容包括:人口迁移的定义与分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与趋势。此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中关于人口分布、自然环境对人口影响等概念紧密相关,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人口动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理解人口迁移对于区域发展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掌握的人口迁移知识,与之前学过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知识相结合,形成更为全面的地理知识体系。
- 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面对挑战和困难时,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焦虑、畏惧情绪,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和引导。
4. 行为习惯方面:
-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大部分能够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 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 学生在课外拓展方面,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不同,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人口迁移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高中地理 1.3人口迁移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 (2)
人口迁移【使用说明与要求】1.学生运用导学案填充预习内容,达到快速阅读教材粗线条了解教学要点。
2.通过合作探究,对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细化教学。
3.通过拓展练习学会知识运用。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导学过程】【自主学习】一.人口迁移1.概念:指人们变更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迁移和迁移两种类型。
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原理)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土壤、、地形、资源等。
2.经济因素:①影响人口迁入率、迁出率: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地区人口迁入率较低。
②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的大规模开发,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③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人口迁移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3.政治因素①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②战争:4.社会文化因素①文化教育②家族和婚姻③宗教信仰④种族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合作探究】1.如何区分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各有何影响?【拓展练习】1.近现代世界人口主要迁入地有A、中国B、美国C、印度D、英国2.导致我国20世纪70年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有A、自然灾害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C、民工潮D、城市化3.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的是A、水土流失B、地震C、洪涝灾害D、大型工程建设4.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迁移A、频率越来越小B、范围越来越小C、规模越来越大D、距离越来越近5.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A、较高的保密性B、较强的组织性C、较长的距离D、较长的时间6.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①城市和乡村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③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迁入城市④农村大量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8.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对我国人口的影响是①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加②人口数量减少③人口素质提高④初婚年龄提高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9.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农村D.由城市到城市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1.3人口迁移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时间:2010年11月20日学校:威坪中学教师:王春芳
【教学构思】
本节课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新课标理念,采用结合实际案例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达到教养性、教育性、发展性的目的,同时把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学生能够比较理性地思考和看待人口迁移现象,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综合评价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能够以实际案例说明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相关资料,了解不同人口迁移的实例,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发言,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1.3 人口迁移导学案
1.3 人口迁移2018级高三地理组【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教学目标:1.说出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
3.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影响。
1.人口变动的原因:人口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人口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
2.人口迁移(1)概念:指人们变更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合作探究一:《闯关东》材料一:电视剧《闯关东》该剧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
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开山的三个性格、命运不同的儿子在关东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和考验。
材料二: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优势东北地区多方面的自然区位优势,在中国和东北亚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值得珍惜和保护。
这些自然区位优势,对东北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中国出现北粮南运格局的新情况下,更显重要,它基本决定了东北农业发展的定位、水平、方向、地位和潜力。
问题1:结合材料二,总结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优势?问题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总结出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合作探究二: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闯关东续》:1990年,朱传文的孙子朱胜日已经60多岁了。
这年他决定带着全家迁回山东老家。
问题3:请你设计,他应说出山东的哪些好处,来说服家人同意与他一起回山东?合作探究三:一带一路”引来外商“闯关东”材料一:如今,“长满欧”、“辽蒙欧”、“哈欧”等途经东北亚地区的中欧班列,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新动脉。
近年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东北内陆腹地的老工业基地吉林不断加强通道建设,通过中中欧班列打通向欧洲伸展的新通道,沿西伯利亚铁路加速开放步伐,发展口岸经济,助力全面振兴。
1.3人口迁移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
1. 3 人口迁移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2、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通过资料、案例,分析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现象及深刻的原因。
重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2、当今人口迁移的主流方向。
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P17: 1、判断是否属于人口迁移;2、区别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活动二、P19-20:我国当代人口迁移趋势的变化,方向、特点及原因;活动三、P21:世界人口迁移的特征及原因。
知识小结1•区域的人口增长包括两方面,一是人口的增长,二是人口的增长。
2.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的空间流动形式。
按空间范围来分,可分为迁移和迁移两种类型;从迁移方向来看,从到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从成因来看,当前全球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地区迁往地区。
人口国内迁移人口国际迁非人口迁移①台州人去香港旅游购物()②你高中毕业去台湾大学读书()③我国西北居民逐水草而居()④聚居在叙利亚的伊拉克难民()⑤日本信徒到普陀山拜佛求财()⑥西部大量技术员到台州企业供职()⑦我校友韩喜球带领科考人员环球航行()⑧台州人小王嫁给杭州男友()⑨浙商炒房团到上海参加房交会()⑩美国东北部老人去西部和南部养老()三.材料分析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现了“百万民工下广东,十万民工进浦东”的“孔雀东南飞”现象。
目前,中国共有农民工2.3亿人,实现了历史规模最大的人口自发性迁移。
1. 从迁移方向上看,影响中国农民工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试从拉力因素角度作简要分析。
2.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产生什么影响?学习后记【课堂训练】2000年“五普”时上海常住人口为1 640.77万人,2010年“六普”时已达到2 301.91万人,10年间增加661.14万人。
2011年达到2 347.46万人,比2010年增加45.55万人。
与常住人口总量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户籍人口的生育水平长期处于过低水平。
“1+3课堂教学”地理导学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 编制时间:2012年 月 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1第三节 人口迁移 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者: 审核者: 批准人: 【学法指导】1、阅读教材,了解教材相关内容;参考资料和地图册,结合多媒体信息,完成导学案。
2、用彩色笔,把重点、难点和问题标记出来,并做好研讨、展示准备,同时要认真思考,善于提问和总结【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空间分类;2、了解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3、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社会的兴趣。
【重点难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预 习 案】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人口变动包括 和 两个方面。
2、人口迁移对 的人口增长一般不具有影响,但对 的人口增长,有时却产生显著的影响。
3、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 的行为。
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如 等,不属于人口迁移。
4、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类型5、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 、 、 等。
国内迁移则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6、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探 究 案】探究一:判断下列哪些移动属于人口迁移。
(A 、B 、C 为不同的行政区)探究二:分析下列人口变动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2)、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3)、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探究三:分析下列人口迁移中,哪些属于国内迁移,哪些属于国际迁移。
(1)、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2)、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3)、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4)、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探究四: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有何影响?【课堂检测】见多媒体课件【我的收获】B1A1ABA2C2C1 C装订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人口迁移》导学案【课标解读】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难点】1. 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构成条件2. 分析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3. 探讨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备战高考】 1. 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2.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查阅资料,新知预习。
课前完成“我读书,我知道”(2)结合探究活动,完成“我思考,我会学”(3)归纳探究成果,完成“我总结,我收获”2. 整理疑难点,创设问题3. 小组讨论、探究,完成“合作探究”4.课后完成达标检测,知识内化,学以致用导案自学“我读书,我知道”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人口增长方式:自然增长和________。
2.人口迁移:(1)定义: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__________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①根据人口迁移空问范围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如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和__________(如省际迁移、县际迁移等)两种类型。
②根据人口移动方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为____________。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 人口迁移是__________(或排斥力)与___________(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国学者李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中认为,前者是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后者是积极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2.人口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不协调的“___________”,从根本上导致了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_________的地域差异,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而环境恶化、__________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一般来说,地域间的__________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频繁。
①经济发达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落后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如三峡移民),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如西部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改变了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进而影响人口的__________。
③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3)政治因素:包括各国制定的一些经济政策和________________-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4)社会文化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
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__________曾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对自然适应、控制能力的增强,其作用正逐渐减弱,__________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__________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________和________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我思考,我会学”【合作探究一】完成教材P17“活动”,以及下面附加的题目,属于人口迁移的在序号上打“”: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人口迁移,哪些是国内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①北宋末年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附加题:右图中以及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标明序号√【合作探究二】阅读材料,通过对“闯关东”与“雁南飞”案例讨论探究,分析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茂密的森林、辽阔的土地,在明清时期,大量的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安居下来。
移民主要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又以山东人居多。
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主要包括:1、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的加剧。
明朝中期以来,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加之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山东等人口稠密地区的农民纷纷迁至当时人口稀少的东北地区开荒种地。
“闯关东”路线示意图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2、农业歉收,导致饥荒加剧。
鸦片战争前后,中原地区灾害频繁,灾民纷纷迁往辽东。
1 936年华北大水灾及其后连年灾荒,使山东移民纷纷流往东北地区,并在1940年前后形成1928年大饥荒以来的又一次人口迁移高峰期。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3、清朝东北地区多皇家禁地,迫于人口压力.光绪年同全面开禁,接纳大批关内移民,人口迅速增加。
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边疆建设政策鼓励下,仍有少部分山东农民措传统路线迁移到东北。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以“闯关东”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的“移民壮举”。
试分析电视剧中朱家迁移的影响因素:(1)朱开山为什么背井离乡去闯关东?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作用?()(2)他的家人和鲜儿为什么也去闯关东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作用?()(3)他们一家经过一次次的辗转,最后到了哈尔滨,哪些因素起作用?()(4)在哈尔滨开餐馆,潘家与朱家不和朱家打算回山东。
哪些因素起作用?()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的人口迁移方向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即大批山东人返乡,其主要原因:1、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经济展较快的省份,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由人口净迁出省变为了净迁人省。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2、移民自身受到迁返故地的潜在意识和亲情、乡情吸引。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思考:“雁南飞”现象对当地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合作探究三】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
分析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
完成“我总结,我收获”中“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
“我总结,我收获”1.构成人口迁移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哪些?①人口的空间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特点:②居住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时间限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学以致用1、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2、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由中国去美国长期定居生活B、由山西省去广东省定居生活C、去外省旅游、购物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3、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城市到农村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城市D、由农村到农村4、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气候因素D、资源开发因素5、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6、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D、珠海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7、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是()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B、政策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C、经济发展,人口的死亡率降低D、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加快8、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9、下列国家中,二战以来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的是()A、阿拉伯联合酋长国B、美国C、沙特阿拉伯D、伊拉克10、铁路部门为减轻春运的压力,采取上浮票价的方式。
造成春运压力的主要原因是()A、铁路运输慢B、年货运量大C、民工人数多D、为了安全减少了车次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12、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治因素B、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1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的是()A、西欧B、北美C、大洋洲D、拉丁美洲14、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B和C表示三个不同的____________区域。
(2)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15、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人口流动在数量上呈___________趋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___性的。
16、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在这一时期内,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A 85-100 优秀()B 70-85 良好()C 60-70 合格()D 60--- 有待进步()梳理感悟-----我思考,我收获中等城市大城市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