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从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信息技术的魅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身边的信息现象有所感知。

但是,他们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还不够清晰,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和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认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如手机、互联网等,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概念: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外延。

3.案例分析:分析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5.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信息与信息技术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信息技术
在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表达等过程 中涉及到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实践园:猜词游戏
将6位同学分成3个小组,每组2位同学。1位同学根据词语进行描述, 1位同学根据描述猜是什么词语,1分钟内猜对词语数目最多的组胜出。
第1组同学只能使用语言来描述; 第2组同学只能使用肢体动作来描述; 第3组同学可以同时使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描述。
古代信息的传递
现代信息的传递
讨论坊:
如果要将书上的一段文字信息传递给下表中的各个对象,可以 使用什么传递方式?
对象 同桌同学 教室里距离你最远的一位同学 外省某校的一位同学 国外的一位小朋友 本校其他班的十位同学 全校师生
传递方式
信息的处理
人们可以借助工具进行信息的处理。例如,人们将处理信息的 大量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通过计算机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加 工、传递各种信息,既快又好。因此,计算机也叫做信息处理机。
看一看 通过下列图片,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信息的概念
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 数字、图像、声音、表情 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如何获取信息?
讨论坊: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来帮助我们获取信息的工具越来越 多,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吗?
信息的传递
古代:
烽火、鼓声、旗语、 文字……
近现代:
电话、电视、广播、通 信卫星、互联网……
这里有两组词语,请同学们按照以上游戏规则互动起来。
刷牙、一分为二、睡觉、 目瞪口呆、兔子、喝水、 看书、打电话、猴子、大
眼瞪小眼
吃饭、大摇大摆、吃饭、 跳舞、独眼龙、转圈、手 舞足蹈、冷、写字、唱歌
课后总结与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你有什么收获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内容主要围绕信息的定义、特点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信息技术已有一定的了解,例如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

但他们对信息的定义、特点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特点,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传递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信息的定义、特点,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

2.难点: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实践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践工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讲解信息的基本概念:详细讲解信息的定义、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的重要性。

3.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定义、特点。

2.信息技术的应用:列举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方面: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如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等。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基本概念
2. 研究电脑开机、登录和关机操作
3. 掌握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4. 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
教学重点
1. 电脑开机、登录和关机操作
2.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 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教学方法
1. 讲授教学法:通过PPT和演示视频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方法
2. 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小游戏等形式让学生练鼠标和键盘操作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学生如何使用应用软件
教学评价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评价方式如下:
1. 写出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基本概念(填空/选择题)
2. 完成电脑开机、登录和关机操作(操作题)
3. 熟练使用鼠标和键盘(操作题)
4. 使用Word表格制作一个简单的成绩单(综合题)
参考教材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一册教案(共15课)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一册教案(共15课)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教学过程笔注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必画:0 选画:选画:小教师强调画“小屋”中的正方形窗户是难点, 请学生通过自学的方法,大胆尝试,突破操作难点。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一、导入爱美的彩虹给自己穿了一件七色衫,众人称赞。

(出示一幅没有颜色的彩虹图)咦,这是怎么了?你能让它恢复往日的光彩吗?我们美丽的家乡是山清水又明,天蓝、云白、树又绿,所披的彩衣可比彩虹更加五彩缤纷。

让我们一起来给自己的家乡填上美丽的颜色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填充颜色”。

出示课题:填充颜色一、打开画图文件1.启动“画图”程序,打开“快乐家园”文件。

教师:首先,要在“画图”程序中打开文件。

(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到讲台上演示打开方法)2.“打开”“新建”“保存”命令比较。

教师:区分“新建”“保存”“打开”命令。

(学生连线)我们用“打开”命令找到了“快乐家园”文件,等学完今天所有的本领,再用“保存”命令把作品保存到计算机中。

现在我们就正式开始填充颜色。

二、色彩小屋1.“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

教师:观察一下工具箱,哪一个图标最像“用颜色填充”工具。

学生根据图标提示进行思考,尝试用不同颜色进行颜色填充。

第一步,单击选中(“用颜色填充”工具),鼠标指针变成(颜料桶)的形状;第二步,单击选中(“颜料盒”中的颜色);第三步,鼠标器移动到(要涂色的区域),单击后填充颜色。

布置任务:快速涂色房子学生尝试任务。

2.画太阳和气球。

阳光灿烂的日子使人心情愉悦,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给这幅图添加哪些装饰呢?(引导学生画太阳、气球、白云、苹果树……)学生尝试使用“椭圆”工具。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概述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三年级学生研究信息技术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教案的内容适用于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教学目标
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概念。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3. 研究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

4. 研究简单的编程知识。

教学内容
1. 信息技术概述
-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 计算机基本操作
-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
- 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 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文字处理软件、幻灯片制作软件等
3. 简单的编程知识
- 初步了解编程的概念和方法
- 研究用Scratch编写简单的程序
教学方法
1. 授课讲解结合课件演示。

2. 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

3. 任务驱动式的研究方法,强调实践与探究,注重举一反三和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度,听课笔记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 学生的表现和操作能力。

3. 教师的教态、教法、教效等。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将能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技
能,并初步学习编程的一些知识,为将来更深入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ERA
Word文档编辑排版方法
文字输入与格式设置
掌握中英文输入方法,学习字 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
基础格式设置。
段落调整与排版
了解段落缩进、行间距、段间 距等调整方法,实现文档美观 易读。
插入图片与表格
学习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绘制 表格等技巧,丰富文档内容展 示。
页面布局与打印设置
掌握分栏、分页、页眉页脚等 页面布局技巧,以及打印预览
拓展延伸:未来科技展望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以及 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介绍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探讨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慧 城市等领域的发展趋势。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创新
探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最新发展,如头戴式设备、手势识别 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及在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存储器
包括内存和外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输出设备
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输出计算机处理 结果。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及功能
系统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等 ,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和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
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 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特定 需求。
编程语言
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实 现各种功能。
计算机工作原理简介
存储程序原理
计算机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二进制原理
指令周期原理
CPU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解码并执 行指令,然后存储结果,形成一个指 令周期。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制,即0和1 表示所有信息。
04
网络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应用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一. 教材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等基本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信息技术的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基本操作,但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和相关知识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定义、特点、分类和作用,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学会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信息的定义、特点、分类和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基本方法。

2.难点: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作用。

3.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方法。

4.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案例、图片、视频等素材。

2.教学工具: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教学设计: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数字身份》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数字身份》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数字身份》教案(一)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苏科版(2023)【教材分析】这一课首先通过将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进行类比,帮助三年级的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数字身份的概念,促使他们了解数字身份所包含的信息。

接着,通过教师搭建的学习平台,让学生登录使用,真切感受数字身份,进一步理解其唯一性与信用价值。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虽有使用数字设备的经验,但对数字身份的概念较为模糊。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不适宜过多采用单一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

因此,教材采用了游戏、真实情境等体验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字身份的意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数字身份的概念、特点以及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数字身份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数字身份的概念及特点。

2. 数字身份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1. 使学生理解数字身份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自主保护数字身份的能力。

教学方法:在教学策略上,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活动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的类比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在登录学习平台的环节,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身份的特点。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数字身份相关图片、案例等。

2. 教室网络环境,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数字身份吗?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引导学生讨论,并简要介绍数字身份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10分钟)1. 数字身份的概念及特点:定义:数字身份是指在网络世界中,用于标识和验证个人或组织身份的一系列信息。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信息的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

但是,他们对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明确这些概念。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的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2.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信息技术。

2.任务驱动法:布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计算机及相关设备。

2.教学课件或教学素材。

3.网络连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如天气预报、新闻报道等,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来源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信息的概念,解释信息技术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5分钟)演示如何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如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使用办公软件编辑文档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掌握这些方法。

4.巩固(10分钟)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身边的数字设备》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身边的数字设备》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身边的数字设备》教案(一)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苏科版(2023)【教材分析】对本单元的要求以及对教材中本单元相关内容的分析,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定为:知道数字设备的特征,感悟数字设备的发展对人们在线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了解数字设备的作用,尝试使用数字设备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会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初步形成使用数字设备解决问题的意识。

本节课中“知道数字设备的特征,感悟数字设备的发展对人们在线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是偏理论化的知识,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现在的学生虽然是数字原住民,但是对于数字设备的“在线化”“智能化”特征,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对于“数字设备的发展”了解也不足,由此课堂上对于该内容的教学,容易出现教师“一人堂”、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

基于以上思考,教师可先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如“爷爷和爸爸小时候都用什么设备拍照”“胶卷相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家家都有吗携带方便吗”“胶卷相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三者比较,谁更容易拍摄出清楚好看的照片呢”“怎么才能看到胶卷相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里拍出来的照片”等,让学生课前作为小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家人。

这样当老师在课堂上以“拍照设备”为例,组织学生交流“数字设备的发展”时,学生就可以将自己通过课前采访获得到的信息和大家分享,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大大提高。

在家庭、校园、公园等场景中,让学生体验、感受与智能语音助手、电子导览等数字设备的交互过程,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合理选用数字设备。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字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身边的数字设备,知道它们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场景。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字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兴趣,能够简单描述数字设备的特点和用途。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字设备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合理使用数字设备的习惯。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人教版(三起)(2001)【教材分析】《信息和信息技术》作为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起着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的作用。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信息的概念、特性,以及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范围,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的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信息的特性:介绍信息的共享性、时效性、依附性和价值性等基本特性,帮助学生全面认识信息。

3. 信息技术的定义:解释信息技术的含义,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输和应用等方面的技术。

4. 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

教材结构清晰,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信息技术的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信息的含义,并能列举生活中的信息实例。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态度。

培养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学会合理、合法地使用信息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的含义及特征。

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信息和信息技术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三、教材特色与亮点本课的教材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贴近生活实际:教材通过大量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注重实践操作:教材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信息技术的乐趣。

3. 启发思维:教材中设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苏科版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苏科版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大丰区南阳镇垦南小学吴亚坤【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教材的第1课,重点了解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本身的内涵极其丰富,教材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旨在让小学生初步感知这一概念,知道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信息现象,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工具对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意义。

由于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抽象,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信息现象,了解信息,并在活动中初步了解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能够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初步培养学生选用合适技术工具处理信息的意识。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认识(2)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难点:认识信息活动过程【课前准备】装备相关图片、课件、小游戏、学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与学生活动效果分析一导入1、师生谈话师:同学们,新学期的信息技术课由我来上,大家对我还不熟悉,我先来自我介绍。

出示课件:我叫吴亚坤,教信息技术,来自美丽的黄海滩涂,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很出名的动物叫“麋鹿”2、师: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吴老师的那些信息。

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小结。

板书:信息观察下面图片,说一说信息对我们有什么好的影响?2、观察与思考:说一说信息对于我们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二信息的作用(1)上课时,忽然发现窗外有人拍照。

(2)玩暴力游戏3、小结: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信息,信息对我们有用,但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三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1、信息的获取(1)了解信息获取的途径师:这些信息是如何获得的呢?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一. 教材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素养的培养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计算机和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有所了解,但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知道信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引发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任务驱动法:设计一些实际操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分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用于课堂展示和讲解。

2.准备一些实际操作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3.准备课堂用的教学PPT或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或故事,引入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述一个信息传递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信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课件,呈现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

如:展示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定义、特点和作用等。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实际操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

信息与信息技术莫愁湖小学胡燕青■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的第1课,重点了解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本身的内涵极其丰富,教材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旨在让小学生初步感知这一概念,知道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信息现象,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工具对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意义。

由于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抽象,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他们理解的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的课。

根据学生情况,本节课用一课时完成,帮助学生转变认识,明确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信息现象,了解信息,并在活动中初步了解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能够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初步培养学生选用合适技术工具处理信息的意识。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认识(2)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2.教学难点认识信息活动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观察、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建构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课件、小游戏、学案■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不是在于让学生知道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而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信息,体会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老师老师的帮助下,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决定从另一个视角去诠释信息活动的过程,即信息—传递—获取。

在导入环节,使用全球通的广告创意,播放第一段视频后,让学生思考在特殊情况下应该怎么做,然后再播放第二段视频,让学生感知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并且知道特殊情况下成功传递信息的重要价值。

三年级上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
学科:信息
课程标准对本学段要求
掌握启动、退出画图的方法;了解打字基础知识;学习简单的图形加工处理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为今后学生学习其他Windows 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打字常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学习目标
信息技术学科是学科中最年轻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知识技能更新最快的学科。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介绍的一些有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新的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的冲动。

正是这种冲动,导致学生的理想和实际技能的不平衡。

基于此点,从信息技术本身学科特点出发,结合与生活实践的整合理念,设计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现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了解“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这一社会现实,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
信息素养。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信息与信息技术苏科版新版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信息与信息技术苏科版新版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信息与信息技术苏科版新版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背景分析: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新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好几年了,翻阅信息技术教材,作为本学科教师,我深感它巨大的变化,其教学任务取材于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内容,还有些取材于人文学科的内容,但是一切任务都是以学生获取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最终目的。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4.创新与行为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学重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室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导入,播放音乐,“在水一方”让学生回答此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认知目标:·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情感目标:·意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萌发学习、应用计算机的爱好和意识【教学内容】·信息·信息传递、猎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用工具·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教学难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同学来说,上课环境很生疏也很新颖,“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留意联系同学生活实际,留意从生活素材中进行导入,细心设置疑问,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应用言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同学,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同学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爱好,同时初步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教学过程】一、规范上课要求师:不用说,同学们来到新的机房来学习新的课程,心情肯定很激昂、兴奋吧!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要先给大家讲一讲上课的一些要求,我们该怎么上信息技术课呢?〔展示并提示同学上课应留意的一些方面,将上课要求打印出来贴在机房醒目的地方〕二、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1.引入──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师:现在请大家观测,这些图片在说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展示教材光盘中的图片〕同学活动:观看图片,争论沟通老师总结:我们四周的世界充斥了大量的信息。

走在街上,你会看到五彩缤纷的广告牌;翻开报纸,你会读到形形色色的新闻;走进课堂,老师会向我们传授许多许多的知识。

信息就是消息、情报、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信息无处不在,信息无处不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信息现象,了解信息,并在活动中初步了解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能够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初步培养学生选用合适技术工具处理信息的意识。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认识(2)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认识信息活动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观察、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建构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小游戏、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与学生活动效果分析
一导入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新学期你有什么新发现?(适当板书)生:换了新班级
生:多了几门新课程,有科学、英语、信息技术……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找出新学期许多“新”的信息。

今天,老师也带来许多大自然的信息,请你欣赏,你发现了什么?
2、欣赏:播放Flash动画片断(大自然带来的信息)
3、师:你得到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花开了、小草发芽了……
4、师:我们还可以从哪儿得到信息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小结。

板书:信息

信息的作

观察下面图片,说一说信息对我们有什么好的影响?
2、观察与思考:说一说信息对于我们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1)上课时,忽然发现窗外有人拍照。

(2)玩暴力游戏
3、小结: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信息,信息对我们有用,但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信息活动的一般过
程1、信息的获取
(1)了解信息获取的途径
师:这些信息是如何获得的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2)分组讨论:P3 讨论坊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来帮助我们获取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呢,从哪里知道的?(3)全班交流。

(4)连连看(练习)
2、了解信息传递的方法
(1)古代信息的传递
播放课件:
(2)现代信息的传递
(3)小游戏:猜一猜,我在干吗?(4)完成P5的讨论坊:

信息技术的运用 1、师:在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等过程中用到的技术通常称为信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课件展示图片:
3、小结:上面的信息技术运用都是通过计算机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各种信息,既快又好,所以计算机也叫信息处理机。


成果示台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与评比。

附板书:信息和信息技术
什么是信息信息活动过程
信息的作用信息技术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