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苏州站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合集下载

苏州高铁新城介绍

苏州高铁新城介绍

高铁新城概况苏州高铁新城是以京沪高铁苏州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的30平方公里腹地的综合开发项目。

该项目将以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产业、高科技研发、高科技应用示范、商贸会展、旅游休闲、绿色城市配套产业为主体产业的综合新区。

本项目位于苏州相城区的四湖连心的核心位置,周边建有多个科技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风景度假区,交通方便,除了高速铁路外,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在此汇集形成大规模交通枢纽中心,高铁基础设施计划投资26亿元,2008年4月全线开工建设,计划于2011年10月前通车运行。

图一:高铁新城所在位置苏州高铁新城总体规划控制区约30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具体分为:一区、一园、四带。

“一区”为高铁新城核心商务区,“一园”为国际大学科学园,“四带”为高铁新城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扩展形成的商务发展带、产业发展地、科技教育发展带以及居住休闲发展带。

苏州高铁新城以高新科学技术研发产业为主,城市科技商务服务与低碳城市配套为辅助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一是形成全球大学科学园集聚区,中国首个“国际大学科学研发产业园区”。

其中功能包括国际大学高新技术的研发园,创新企业孵化园,大型企业科研总部园。

引入10-20所国际知名大学科学园,并带动500家中小高新科技企业。

引入50-80所其它科研机构、研究室等,达到区域内人口3-5万人左右。

二是建成高铁科技商务区,为科技转换、金融、风险投资、会展等服务业打造综合性商务平台,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商品内贸交易市场”,其中包括自主品牌创新区、产品交易市场、会展中心、商务中心等。

三是形成以生态环保和谐的国际高端生活社区,以绿色、节约、低碳技术为主的应用示范区。

实施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实施依湖生态经济,产业以实验区形式有次序发展。

要求符合相城区的“花城、水城、商城”的定位,同时实现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低碳社区,发展绿色城市配套产业。

绿色城市配套产业内的各产业为人民生活、工作提供了应有的条件,对吸引高端人群起到重要作用。

苏州南站方案

苏州南站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苏州南站方案# 苏州南站方案## 1. 引言本篇文档将介绍苏州南站的规划方案。

苏州南站是苏州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承担着客运和货运的重要任务。

随着苏州市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苏州南站的服务能力亟需提升。

因此,拟定了新的规划方案以满足未来苏州南站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苏州南站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细节。

## 2. 目标苏州南站方案的目标是提升苏州南站的服务能力,改善乘客和货物的流动效率。

具体目标如下:- 提高苏州南站的接待能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客流量- 优化苏州南站的货运设施,提高物流效率- 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乘客服务设施- 加强苏州南站与其他交通枢纽的连接## 3. 规划设计苏州南站方案的规划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增加站台和候车区为了提高苏州南站的接待能力,计划增加站台和候车区的数量。

新的站台和候车区将采用现代化的设计,配备舒适的座椅和遮阳设施,以提供更好的乘客体验。

### 3.2. 扩建货运设施苏州南站的货运设施将进行扩建,以提高物流效率。

新的货运设施将包括更大的货物存储区和吊车设备,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

此外,还将设置更多的货运检查和安全设施,以确保货物的安全和顺利运输。

### 3.3. 改善乘客服务设施为了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乘客服务,计划改善苏州南站的乘客服务设施。

这将包括增加自助售票机和自助检票设备,方便乘客购票和进站;新增候车室和洗手间,并提供无障碍设施,确保残障人士的无障碍出行等。

### 3.4. 加强与其他交通枢纽的连接为了提高苏州南站的交通便利性,计划加强苏州南站与其他交通枢纽的连接。

这将包括修建多个交通枢纽,例如地铁站和公交站,并优化周边道路和停车场的布局,以提供更好的交通流动性。

## 4. 实施苏州南站方案的实施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4.1. 阶段一:设计和准备工作在阶段一,将进行苏州南站方案的设计和准备工作。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29•【字号】苏府[2011]66号•【施行日期】2011.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苏府〔2011〕66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2011~2015年)是苏州市巩固"两个率先"建设成果、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苏州市委关于制定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战略目标,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推动经济平稳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主要依据。

第一篇新起点新目标第一章率先发展新成就“十一五”期间,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两个率先”、“三区三城”、富民强市的目标,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重视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如期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68.9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9%。

京沪高铁运营方案

京沪高铁运营方案

京沪高铁运营方案一、京沪高铁运营概况1.线路情况京沪高铁全长约1300公里,途经的主要城市有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等,在线路上设有多个车站。

2.车辆情况京沪高铁采用的是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公里。

车辆在技术性能和乘坐舒适度上都具有较高水平。

3.运营时间根据客流量和需求情况,在一天之内可以安排多趟列车,运营时间覆盖全天24小时。

4.客流情况由于京沪两地的经济发展繁荣,京沪高铁客流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在工作日和节假日,客流更是达到高峰。

5.服务设施京沪高铁沿途设有高铁站点,配备有便捷的候车室、商业服务、停车场等设施,为旅客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6.对外联运京沪高铁除了直达京沪两地外,还可与其他高铁线路相连接,实现多地间的联运,形成更为完善的高铁交通网络。

二、运营方案的制定1.优化列车班次根据客流量和时间规律,合理安排列车班次。

在工作日和节假日可以增加班次,满足高峰期的客流需求;在淡季可以适当减少班次,以节约成本。

2.提高运输效率采取科学的调度和运输方案,减少列车之间的接触时间,保证列车按时发车,提高运输效率。

3.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列车的维护保养,保证列车设备的良好状态,提升乘客的舒适感。

加强车站的服务设施建设,满足旅客的多样化需求。

4.优化票务服务引入互联网售票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手段,提高售票效率和方便程度。

并逐步向无纸化票务转变,减少实体售票的工作量。

5.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列车的安全管理和监控,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加强对旅客的安全宣传,提高旅客的安全意识。

6.合理设置票价政策根据客流量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票价政策,优化运价结构,提高票价的灵活性。

7.提升客运质量建立健全客运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不断提升客运质量。

8.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客运工作的管理水平。

9.加强人才培训加强对列车运行人员和客运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湖苏沪高铁最新方案

湖苏沪高铁最新方案

湖苏沪高铁最新方案第1篇湖苏沪高铁最新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湖苏沪地区交通需求日益增长,为提高区域交通网络的便捷性,促进湖苏沪地区一体化发展,特制定本高铁方案。

本方案旨在充分发挥高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效、便捷出行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1. 构建高效、快速、舒适的湖苏沪高铁网络,提高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

2. 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布局优化,助力湖苏沪地区高质量发展。

3.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缓解既有线路运输压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三、项目规划1. 线路走向:湖苏沪高铁起自湖南省长沙市,途经江西省南昌市、浙江省杭州市,终于上海市。

线路全长约1200公里。

2. 设计时速:湖苏沪高铁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小时。

3. 线路敷设方式:以桥梁为主,隧道为辅,兼顾沿线地形地貌和环境保护。

4. 车站设置:全线共设车站20座,其中始发站2座(长沙南站、上海虹桥站),中间站18座。

5. 通车时间:预计项目施工期为5年,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

四、项目实施方案1. 投资估算:湖苏沪高铁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人民币。

2. 资金筹措:采用政府投资、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3. 施工组织:实行分段施工、同步推进,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4. 工程质量:严格遵循国家铁路建设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5.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

6. 产业协同:加强与沿线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7. 社会影响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相应措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五、运营管理1. 运营模式:湖苏沪高铁采用政府指导、企业运营的模式,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2. 票价制定:根据市场需求、运营成本等因素,合理制定票价,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客运组织:优化客运组织,提高运输效率,确保旅客出行安全、便捷。

京沪高铁线路

京沪高铁线路

京沪高铁线路京沪高铁线路是中国的一条重要高速铁路线路,链接中国的首都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

该线路全长约1318公里,被广泛认为是中国高铁建设的里程碑之一。

自2006年开始规划和建设,京沪高铁线路在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

这条高铁线路的建设考虑了中国国内的需要以及未来的发展,旨在加强京沪两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京沪高铁线路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列车运行速度达到350公里/小时。

这一速度大大缩短了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行程时间,从以往的10多个小时减少到约4小时30分钟。

这种高速的运营速度使得京沪高铁线路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商业列车之一。

该线路沿途设有多个车站,其中包括北京南站、天津南站、济南西站、苏州北站和上海虹桥站等。

这些车站不仅是列车停靠的地方,还成为了当地经济和旅游的重要节点。

京沪高铁线路的开通,对沿线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京沪高铁线路的建设成就了中国高铁技术和经验,并成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作为中国高铁发展的典范,京沪高铁线路是中国高铁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在高速铁路建设上取得了突破,为其他类似的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除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之外,京沪高铁线路还对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该线路连接了中国的两个主要经济中心,为货运和人员流动提供了更快捷和便利的方式。

这有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和合作,推动经济发展的协同增长。

京沪高铁线路的运营和管理成为了中国高铁行业的典范。

高铁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采取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了列车的安全和准点性。

同时,高铁服务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乘客可以享受到舒适的乘车环境和便捷的服务。

然而,京沪高铁线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高速列车运营需要高标准的线路和设备维护,这对铁路公司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此外,高铁线路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动物迁徙、农田受损等问题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苏州高铁方案

苏州高铁方案
2.社会效益:高铁项目将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环境效益:高铁项目采用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本方案旨在为苏州市高铁项目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建设方案,以期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为苏州市民提供优质的高铁出行服务,促进苏州市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第2篇
苏州高铁方案
3.提升苏州市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三、项目内容
1.高铁线路规划
(1)线路走向:规划苏州市区内高铁线路,串联主要交通节点,如苏州北站、苏州园区站、苏州新区站等。
(2)设计标准:线路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公里/小时,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
(3)线位选择:充分考虑沿线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因素,确保线路安全、经济、环保。
(2)加强高铁沿线绿化、景观、照明等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
(3)完善高铁沿线基础设施,如:供电、供水、排水、通信等。
4.高铁运营与管理
(1)采用先进的高铁运营管理系统,确保高铁安全、准点、舒适运行。
(2)制定合理的票价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旅客需求。
(3)加强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
2.高铁站点建设
(1)站点布局:新建及改扩建苏州市区内高铁站点,提高站点容纳能力和服务水平。
(2)站点设施:站点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体现苏州地域文化特色,配备完善的配套设施。
(3)交通衔接:站点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无缝对接,提高市民出行便利性。
3.高铁配套设施建设
(1)停车场、公交站点等设施:建设与高铁站点相配套的停车场、公交站点等设施,方便市民换乘。
(3)线路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公里/小时,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
2.高铁站点建设

京沪高铁二线经过详细站点、何时开通、规划图及最新消息说课讲解

京沪高铁二线经过详细站点、何时开通、规划图及最新消息说课讲解

京沪高铁二线经过详细站点、何时开通、规划图及最新消息分享到:【导语】:2016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未来高铁的发展计划,其中“八纵八横”规划中,有“一纵”就叫“京沪通道”。

再加上前一段时间中国中铁宣布中国正式启动600公里磁悬浮的消息,而上海虹桥枢纽恰好就预留了一个12车道的磁悬浮车站,不由让人浮想联翩。

现今的京沪高铁越来越接近饱和状态,京沪高铁二线的开建是众望所归,2016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未来高铁的发展计划,其中“八纵八横”规划中,有“一纵”就叫“京沪通道”。

再加上前一段时间中国中铁宣布中国正式启动600公里磁悬浮的消息,而上海虹桥枢纽恰好就预留了一个12车道的磁悬浮车站,不由让人浮想联翩。

京沪高铁二线何时开通:暂未公布京沪高铁二线详细站点:这条线路将与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高速铁路,包括南京-杭州-蚌埠-合肥-杭州高速铁路,连接华北、华东地区,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

京沪高铁二线规划图如果有这个可能,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将会缩短到2.5个小时,也许你还堵在路上的时候,已经有人从北京到了上海。

想想是不很激动啊~ 京沪一线和二线除了头尾和天津线路一致之外,其它的站点都不一样,新建的铁路将比原先的更加靠东岸沿海。

京沪二线全程10站,途径北京、天津、黄骅、东营、潍坊、临沂、淮安、扬州、南通、上海。

以后去这些地方玩,是不是就像去京郊一样方便了? 天津天津历史上因漕运而兴,明代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

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历史上诸多的风云人物都曾经在天津寓居。

津门十景:天塔旋云、蓟北雄关、三盘暮雨、古刹晨钟、海门古塞、沽水流霞、故里寻踪、双城醉月、龙潭浮翠、中环彩练。

津门十景包含了天津优秀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是新时代天津旅游景观的代表。

黄骅黄骅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以英雄黄骅的名字来命名。

黄骅北邻天津滨海新区,渤海湾西岸。

京沪高速铁路路线规划

京沪高速铁路路线规划

京沪高速铁路路线规划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18公里,沿途经过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等21座车站。

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行时速300公里。

与既有京沪铁路大体平行,正线全长约1318km, 较既有京沪线缩短约140km o线路自北京南站西端引出,沿既有京山线,经天津新设华苑站并与天津西站间修建联络线连接;向南沿京沪高速公路,在京沪高速公路黄河桥下游3km处跨黄河,在济南市西侧新设济南局速站;向南沿京福局速公路东侧南行,在徐州市东部新设徐州高速站;于蚌埠新淮河铁路桥下游1.2km处跨淮河设新蚌埠站,过滁河,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游20km的大胜关越长江后新设南京南站,东行经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终到上海虹桥站。

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上海等枢纽地区通过修建联络线引入既有站。

京沪高速铁路将全线铺设减振效果很好的无缝线路和无磕轨道,全线实行防灾安全实时监控,并运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由集行车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和设备监测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指挥。

此外,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将封闭运行,并在道口实现全立交。

京沪高铁一旦建成,将与现有的京沪铁路实现客货分流:新建的高铁将成为客运专线,“老"京沪铁路将作为货运主线。

届时,北京至上海高速列车年输送旅客单方向可达8000余万人次,是一条快捷的大能力客运通道。

同时“松绑”后的现有京沪铁路的货运能力将大增,其单向年货运能力将达1.3亿吨以上,从而成为大能力货运通道。

京沪高铁将满足京沪客货运输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京沪通道运输能力紧张的状况,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京沪高铁主要工程内容桥梁长度约1140km,占正线长度86. 5%;隧道长度约16km, 占正线长度1.2%;路基长度162km,占正线长度12. 3%;全线铺设无磕约1268正线公里,占线路长度的96. 2%有殖轨道约50正线公里,占线o路长度的3.8%O全线用地总计5000hm2 (不包括北京南站、北京动车段、大胜关桥及闲逛工程)。

苏州沪通高铁与京沪高铁交汇区域覆盖解决方案

苏州沪通高铁与京沪高铁交汇区域覆盖解决方案

苏州沪通高铁与京沪高铁交汇区域覆盖解决方案情景说明沪苏通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上海市与江苏省南通市的国家Ⅰ级客货共线双线电气化快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修订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之一“沿海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承担上海、江苏城际旅客交流为主,兼顾货物运输和中长途旅客交流的铁路通道。

沪通铁路昆山段共4.49公里,与京沪高铁存在交叉,场景复杂,组网关系后期专网质量,需综合考虑新铁路覆盖效果和重叠区域切换等情况,制定协同整体、因地制宜的方案(下图黄色为京沪高铁,蓝色为沪通铁路)。

问题分析根据前期规划沪通铁路苏州境内以GSM1800/F/FDD1800/NR组网,设备选型为华为RRU5152+RRU3959,天线利旧京沪高铁专项拆除的2222专网天线。

昆山段共设置9个站点,其中纯新建5个,共址新建4个。

京沪高铁5G专网建设原则为更换2222天线为2228天线新增华为RRU5250开通8T8R 5GNR,该项目已于2019年12月启动。

昆山境内京沪高铁与沪通铁路子站星浜北和王家厍开通的GSM900。

序号京沪子站站名目前专网制式备注1 季家桥南TDD FDD1800 NR(8T8R) 覆盖京沪高铁2 星浜北TDD FDD1800 NR(8T8R) GSM900 覆盖京沪高铁3 星浜北西TDD FDD1800 NR(8T8R) 覆盖京沪高铁4 王家厍TDD FDD1800 NR(8T8R) GSM900 覆盖京沪高铁5 花桥高铁东TDD FDD1800 NR(8T8R) 覆盖京沪高铁6 花桥高铁TDD FDD1800 NR(8T8R) 覆盖京沪高铁7 蓬善北路GSM900 覆盖老铁路交叉区域京沪专网的现网情况根据上述情况,本次沪通铁路昆山段专网规划存在以下问题:铁路交叉:由于地理原因存在京沪和沪通两条铁路交叉的情况,且该段处于江苏上海接壤区域,网络质量直接影响用户感知,是苏州专网的名片工程。

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高铁苏州北站段线站位方案研究

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高铁苏州北站段线站位方案研究

图1 苏州北站段路径比选示意图规划设计块,方案二线路进行了展线,切割了多处地块,除富元路青龙港路区间为既有工业厂房之外,还有规划的4处商办混合用地、2处教育科研用地、2处商业服务用地。

②客流效益分析方案一中,线路沿南天成路——澄阳路走行,分别设置相城大道北站、高铁苏州北站、青龙港路站、富元路站。

沿线分布有大量的商业、居住、科研、交通用地,且建成度较高。

方案二中,线路沿西公田路——高铁苏州北站——西——修远路——澄阳路走行,分别设置相城大道北站、高铁苏州北站、会展中心站、青龙港路站、富元路站。

沿线以商业、居住、教育科研用地为主。

两个方案富元路站客流吸引范围一致,高铁苏州北站吸引范围略有变化。

方案二青龙港路站东移500m,可兼顾青龙港路/修远路路口居住、商业、教育等多种客流,客流效益更佳。

西公田路北侧规划有国际会展中心和京东智谷,为相城区未来的核心区,相城大道北站的客流效益更佳,另外增设了会展中心站对国际会展中心的客流进行覆盖。

总体而言,方案二的客流效益更好。

③换乘关系分析号线高铁苏州北站衔接国铁苏州北站,另外也是7号线和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的换乘站,因此该站的换乘功能也是选择路由的一个重要考量。

方案一中,受高铁北站南侧南天成路上地下一层停车架桥桩基最小净距7m,增加了工程实施的难度。

同时,线路盾构下穿既有2号线车站主体结构,需要截断长抗拔桩9根,工程风险相比方案一较大。

图3 方案二盾构下穿既有2号线车站示意图⑤研究结论综合比较,从功能上分析,方案二的客流效益以及与高铁站的衔接要胜过方案一;从工程实施上分析,方案二下穿了既有2号线的车站主体,需截断9根抗拔桩,工程实施的难度更大。

考虑到苏州北站未来还将引入通苏嘉高铁等多条国铁线路,苏州北站是苏州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且西公田路北侧是高铁新城未来的核心区,是客流密集区域,在对下穿2号线车站主体的结构方案可行性进行多次论证之后,采用了方案二。

四、结语大型火车站综合枢纽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乃至城市交图2 与国铁、既有2号线换乘关系示意图。

解读苏州 城市总规

解读苏州 城市总规

日供水能力313万立方米
到2020年时,苏州人口将达到1100万人,预计总需水量为9.38亿立方米,中心城区最高日人均用水量为600升,外围组团每人每天为500升,建制镇每人每天为400升,农村人口每人每天为200升。
吃水问题怎么解决,《规划》对涉及民生的各种市政工程也有明确规划。水资源规划为,以太湖为主要水源地,阳澄湖为备用水源地,实施区域集中供水,沿太湖布置4座取水口,分别是贡湖、上山、渔洋山和寺前取水口;水厂布局是,到2020年时市区共有9座水厂,供水能力合计为313万立方米,并形成多水源联合供水系统。
中心城区面积为599.2平方公里,包括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部分地区(中新合作区、唯亭镇沪宁高速公路以南地区、胜浦镇、娄葑镇新华路以北地区);虎丘区部分地区(枫桥街道、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浒关新区、浒墅关镇通浒路以南地区);吴中区部分地区(苏苑街道、龙西街道、长桥街道、郭巷街道和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以北地区,越溪街道、木渎镇、(不包括原藏书镇);相城区部分地区(相城经济开发区、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太阳路以南,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地区。
中心城区绿地面积6591公顷
《规划》对中心城区绿地作了系统规划,即“两带三环五楔”结构。“两带”:为大运河两侧公共开敞空间和绿化带,吴淞江郊野公园带;“三环”:内环为“古城护城河绿化景观带”,中环为“大运河绿带—独墅湖—金鸡湖—阳澄湖—沪宁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三角咀湿地公园”,外环为“太阳路绿化隔离带—阳山—灵岩山—木渎南部绿化隔离带—七子山—绕城高速公路南段绿化隔离带—星华街绿带—阳澄湖”。
“五楔”:即为西南角“七子山—石湖—东太湖”绿楔;东南角“澄湖—吴淞江—独墅湖”绿楔;东北角阳澄湖绿楔;西北角三角咀绿楔;西部“阳山—天平山—灵岩山”绿楔。

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苏州市为例一、京沪高铁概况京沪高铁:北京--上海的铁路运输通道。

2008年全线开工。

京沪高速铁路途经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江苏、山东、安徽、河北四省。

沿线地区城市林立。

铁路两端连接着全国经济基础最好、发展速度最快、连片地域最广的两大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带。

京沪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

京沪高铁特征:1、输送能力太、速度快;2、经济快捷;3、良好的环保效益(高速列车是以电力作为动力,可以节约资源。

高速列车的能量消耗比飞机、汽车低。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声比高速公路低5—10分贝。

)4、投资回报率高(如高铁的建设会促进沿线新兴产业的发展等。

)二、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京沪高铁影响沿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距离因索仍然是影响货物和人口移动的重要因素,距离越短,产生的相互作用阻力越小。

京沪高铁的建成将提高沿线城市的通达性和吸引力,直接缩短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加强与其他城市及与中心城市或发达城市的联系,提升了其交通区位。

1、加强了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与中心城市间的联系,改变了沿线城市在区域空间结构巾的关系。

在京沪高铁建设前,一部分城市由于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如安徽滁州.山东枣庄等.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区域一体化的进程贡献较少。

京沪高铁建设后,这些沿线城市取得了与中心城市的便捷联系,如滁州与南京,枣庄与徐州等,与中心城市构成了从属关系。

在区域空间结构中提高了等级。

2、淡化了没有高速铁路城市的地位,使次级节点城市和小城市的发展受到了抑制,使其边缘性更加突出。

最典型的是安徽的马鞍山与滁州两市,马鞍山市在高铁建设前相比高铁沿线城市滁州具有差不多的区位,马鞍山甚至还有优势,其可以在与中心城市南京的合作中多分一杯羹。

然而京沪高铁建成后。

马鞍山市的交通条件相比高铁沿线城市滁州差了很多,中心城市便无暇顾及这些没有高速铁路的城市,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它的发展,使之在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等级降低。

苏州地铁:线网规划详解

苏州地铁:线网规划详解

苏州地铁:线路图背景资料 苏州地铁,是苏州市已确定在“十五”期间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这一工程的前期准备从1997年就拉开了序幕,并于去年6月份正式委托法国索非图公司编著城市轨道交通的详细规划。

经过二轮专家审查后,最终报告于近日正式形成。

线路规划苏州地铁1号线 过近一年的筹备终于正式动工。

首期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一号线,总投资达到126亿元,是苏州市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工程,也让苏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地级市。

预计2012年,苏州市民和外地旅客就可坐上轨道交通畅游姑苏天堂。

工程概况 24站全部建在地下 25公里行驶43分钟 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明保向记者介绍说,苏州市区轨道交通网络由4条线路组成。

先期开工的东西向轨道交通一号线,属于交通疏导型线路,位于苏州城区的东西向轴线。

一号线的总工期从昨天开始,到2012年6月26日结束,全长25.739公里,共设24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

全线平均站间距为1094米,最大站间距从工业园区星港街站至会展中心站,要穿越金鸡湖,间距为2498米;最小站间距仅700米,为华池街站至星湖街站。

站点密度很高,以方便沿线市民搭乘。

据了解,一号线起点位于苏州吴中区木渎站,终点为工业园区钟南街站,横跨苏州6个区。

全线共设换乘站4处,与三号线在苏州乐园站、星塘街站换乘,与二号线在广济路站换乘,与四号线在人民路站换乘。

另外,一号线还设天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1处;设苏州乐园和星塘街2座变电站;控制中心则设在广济路站。

其他20个车站兼为标准车站,地下一层是站厅层,提供旅客问讯、购票、检票、进站等服务,地下二层为站台层,提供旅客候车和上、下车服务。

到2012年一号线通车后,市民和旅客就可以乘坐轨道交通游苏州了。

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表示,预计一号线的旅行速度为35.03公里/小时。

列车以正常速度在全线行驶,含停站的总时间约为43分钟。

而如果从路面走,则起码需要2小时。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序号车站名称车站位置车站周边换乘线路地下/高架站1骑河站相融路太东路口南环秀湖花园地下站2富翔路站相融路富翔路口北环秀湖花园3高铁苏州北站苏州高铁站及苏嘉城际相城站间京沪高铁苏州北站7号线(规划)4大湾站相城大道东大湾村高架站5富元路站采莲路富元路口南富元家园6蠡口站采莲路庆元路口北中国蠡口家具市场9号线(规划)7徐图港站采莲路春申湖中路口南相城人民医院8阳澄湖中路站采莲路阳澄湖中路口北嘉元花园8号线(规划)9陆慕站润元路齐门北大街口永金商业广场地下站10平泷路东站人民路平泷路口新邮政枢纽大楼11平河路站人民路平河路口姑苏区行政中心6号线(规划)12苏州火车站苏州火车站站房及站场下方苏州火车站4号线13山塘街站广济南路山塘街北山塘街14石路站广济南路金门路,石路步行街间石路商圈15广济南路站广济南路干将西路口西城永捷生活广场1号线16三香广场站三香路烽火路口南三香广场17劳动路站劳动路华亭路口西胥江5号线(在建)18胥江路站桐泾南路胥江路口桐馨桥19桐泾公园站桐泾南路解放东路口桐泾公园20友联站吴中西路长吴路口立达中学21盘蠡路站盘蠡路宝带西路口盘蠡新村3号线(在建)22新家桥站苏蠡路新门路口德和长桥小商品城23石湖东路站石湖东路东吴南路口吴中汽车站4号线24宝带桥南站石湖东路迎春南路口东宝带桥25尹中路站郭新西路尹中路口国香园26郭巷站郭新东路通达口金港学校7号线(规划)27郭苑路站郭新东路郭苑路站口观湖国际28尹山湖站郭新东路尹山湖路口尹山湖29独墅湖南站郭新东路东方大道口独墅湖生态公园30独墅湖邻里中心站启月街若水路口独墅湖邻里中心31月亮湾站创苑路与星湖街,八达街之间苏州新闻大厦32松涛街站创苑路松涛街口苏大附属独墅湖医院8号线(规划)33金谷路站创苑路金谷路口广卫实业园34金尚路站新庆路金尚路口西菁汇公寓6号线(规划)35桑田岛站新庆东路南东坊产业园6号线(规划)。

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

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

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介绍苏州高铁北站是苏州市境内重要的铁路枢纽站之一,随着高铁运输需求的增加,现有的苏州高铁北站已经面临拥挤和运能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提出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旨在提升苏州高铁北站的运营能力和乘客体验。

扩建方案本次扩建方案主要包括站台扩建、进出站通道优化、设备设施升级等措施。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站台扩建目前苏州高铁北站的站台长度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客流的需求,因此需要对站台进行扩建。

根据预测,新的站台应具备至少4个高铁线路的并站能力,站台长度应达到600米以上。

扩建后的站台将能够容纳更多的列车停靠,增加运输能力。

进出站通道优化目前苏州高铁北站的进出站通道存在拥挤和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保障安全,本次扩建方案将对进出站通道进行优化。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出入口数量,扩宽通道宽度,优化排队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缓解人流拥堵,提高进出站的效率,并加强安全管理。

设备设施升级为了提升苏州高铁北站的服务水平和乘客体验,本次扩建方案还包括设备设施的升级。

首先,需要增加更多的自动售票机和取票机,以便方便乘客购票和取票。

其次,需要改善候车室的设施,提供更加舒适的候车环境,例如增加座椅、提供充电设施等。

另外,还需要加强车站信息发布系统,提供准确、及时的列车信息,方便乘客出行。

在线服务升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乘客选择在线购票和查询列车信息。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本次扩建方案将对苏州高铁北站的在线服务进行升级。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官方网站和手机APP的界面和功能,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票流程和详细的列车信息查询。

此外,还将增加自助服务设备,让乘客更加方便地办理退票和改签等业务。

实施计划为了确保苏州高铁北站的正常运营不受过多影响,本次扩建方案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实施。

具体实施计划如下:•第一阶段:进行站台扩建工作,预计耗时6个月;•第二阶段:进出站通道优化工作,预计耗时4个月;•第三阶段:设备设施升级工作,预计耗时3个月;•第四阶段:在线服务升级工作,预计耗时2个月。

苏州地铁:线网规划详解

苏州地铁:线网规划详解

苏州地铁:线路图背景资料苏州地铁,是苏州市已确定在“十五”期间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这一工程的前期准备从1997年就拉开了序幕,并于去年6月份正式委托法国索非图公司编著城市轨道交通的详细规划。

经过二轮专家审查后,最终报告于近日正式形成。

线路规划苏州地铁1号线过近一年的筹备终于正式动工。

首期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一号线,总投资达到126亿元,是苏州市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工程,也让苏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地级市。

预计2012年,苏州市民和外地旅客就可坐上轨道交通畅游姑苏天堂。

工程概况24站全部建在地下25公里行驶43分钟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明保向记者介绍说,苏州市区轨道交通网络由4条线路组成。

先期开工的东西向轨道交通一号线,属于交通疏导型线路,位于苏州城区的东西向轴线。

一号线的总工期从昨天开始,到2012年6月26日结束,全长25.739公里,共设24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

全线平均站间距为1094米,最大站间距从工业园区星港街站至会展中心站,要穿越金鸡湖,间距为2498米;最小站间距仅700米,为华池街站至星湖街站。

站点密度很高,以方便沿线市民搭乘。

据了解,一号线起点位于苏州吴中区木渎站,终点为工业园区钟南街站,横跨苏州6个区。

全线共设换乘站4处,与三号线在苏州乐园站、星塘街站换乘,与二号线在广济路站换乘,与四号线在人民路站换乘。

另外,一号线还设天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1处;设苏州乐园和星塘街2座变电站;控制中心则设在广济路站。

其他20个车站兼为标准车站,地下一层是站厅层,提供旅客问讯、购票、检票、进站等服务,地下二层为站台层,提供旅客候车和上、下车服务。

到2012年一号线通车后,市民和旅客就可以乘坐轨道交通游苏州了。

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表示,预计一号线的旅行速度为35.03公里/小时。

列车以正常速度在全线行驶,含停站的总时间约为43分钟。

而如果从路面走,则起码需要2小时。

一号线车辆将采用B型车,车体长度19米,宽度2.8米,高度3.8米,采用4节编组,每列车长79米,额定载客量为950人,超员载客量1340人,运输能力不小于2.85万人次/小时,初期配车数量为25列/100辆。

苏州高铁新城规划

苏州高铁新城规划

苏州高铁新城规划苏州高铁新城规划是根据苏州市发展需求而展开的一个重大城市规划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中心。

下面是苏州高铁新城规划的700字介绍。

苏州高铁新城规划是在原有苏州市城市规划基础上进行的一个重大规划项目。

作为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一环,苏州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城市,近年来也迅速发展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苏州市面临着交通压力、空地资源日益紧张的问题。

苏州高铁新城规划旨在解决苏州市面临的这些问题和挑战。

该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中心,将苏州市打造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

根据规划,苏州高铁新城将充分利用高铁交通资源,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体系。

新城将建设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形成一个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

这将大大缓解现有交通压力,提高城市整体交通效率。

与此同时,苏州高铁新城规划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打造一个以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为特点的城市。

规划中将建设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居住区等多功能区域,提供丰富的生活和工作场所。

这将使得苏州高铁新城成为一个兼容发展和宜居的城市,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前来投资。

此外,苏州高铁新城规划还注重保护和发展苏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规划中将保留苏州市现有的历史建筑和风貌,并在新建设区域注重融入苏州传统建筑风格,保持城市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苏州高铁新城规划旨在解决苏州市面临的交通、土地资源等问题,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中心。

通过建设高铁交通网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并注重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遗产,苏州高铁新城规划将使得苏州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前来投资。

这将推动苏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城市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苏州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PPT幻灯片

苏州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PPT幻灯片


轴,重点建设相城组团,建设以辐射
苏北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居住为
主要功能的城市组团。
优势:交通枢纽、用地充足、特色


劣势:区域交通不确定因素
定位: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居住
重点:交通设施、商业贸易、房地

25
五、苏州主城区中部发展规划
主城合核发展规划
26
城市建设规划---主城合核发展
主城合核发展策略
2
苏州的城市演变过程
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的苏州市位于江苏省 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 湖,北临长江。 苏州最初是春秋吴国的都城。吴国的兴 起始于商末泰伯、仲雍南来的开发,至寿梦时期,开始在 苏州建立临时都城。苏州城的发展特点之一是位于吴文化 中心地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其二,苏州城市的城址中 心历经2500年来未曾改变过。其三,苏州城在唐中叶以前 长期以来只是“江东一都会”,随着经济中心南移,很快 便成为了封建王朝府库依仗之地。其四,近代苏州的衰落 有历史原因,也有城市定位的原因。其五,今天苏州发展 非常快,在中国很少有城市既有这么长的历史,又有这么 快的发展速度。

要功能的城市组团;

西控太湖--保育太湖山水的生态
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地优用,
努力打造国际著名的旅游胜地。
中核主城--“老城-高新区”合
核,
全面保护古城,提高高新区城
市功能,形成苏州集行政、商
业、文化和旅游功能为一体的
综合性城市中心区。
9
中心城区规划布局方案
10
中心城区范围界定
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部分地区 (中新合作区、唯亭镇沪宁高速公路以南地区、 胜浦镇、娄葑镇新华路以北地区);虎丘区部 分地区(枫桥街道、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浒 关新区、浒墅关镇通浒路以南地区);吴中区 部分地区(苏苑街道、龙西街道、长桥街道、 郭巷街道和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苏州绕城 高速公路以北地区,越溪街道、木渎镇、 (不包括原藏书镇);相城区部分地区(相城经 济开发区、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 太阳路以南,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地区。

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

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

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苏州市的交通压力日益加大,尤其是苏州高铁北站。

作为苏州市的交通枢纽之一,苏州高铁北站承担着重要的客流量和货运任务,然而,原有的建筑结构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政府提出了苏州高铁北站扩建的方案。

一、扩建目的苏州高铁北站扩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扩建后的高铁北站能够提供更大的候车厅和月台空间,使乘客更为舒适地等待和乘坐列车。

其次,苏州高铁北站扩建还能够优化站点的布局,提高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为苏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保障。

二、扩建规划苏州高铁北站扩建规划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即站房扩建和配套设施建设。

1. 站房扩建为了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苏州高铁北站的站房将进行扩建。

扩建后的站房将增加候车厅、售票厅、出站口等功能区域,提供更为宽敞和舒适的候车环境。

此外,为了适应未来的高铁运营需求,扩建后的站房还将增设更多的安检通道和行李寄存区,提高安全和便利性。

2. 配套设施建设苏州高铁北站扩建还将重点建设配套设施,以满足乘客的多元化需求。

包括增设商业广场、餐饮区、便利店、停车场等,方便乘客购物、就餐和停车。

此外,还将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如旅客问询中心、医疗卫生室等,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三、扩建方案的可行性苏州高铁北站扩建方案的可行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保证。

1. 技术可行性目前,苏州高铁北站的现有场地尚有一定的空间可供扩建使用。

基于现有的土建工程技术和设备,扩建规划的实施具备一定的技术可行性。

2. 经济可行性苏州市政府在进行扩建规划时,已经考虑到了投资回报的问题。

通过调研和评估,扩建后的苏州高铁北站将带来更多的客流和商业机会,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 环境可行性苏州高铁北站扩建的方案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扩建过程中,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工作历程 ...............................................................................................................................2 1.3 工作组织架构 .......................................................................................................................3 1.4 规划依据 ...............................................................................................................................3 1.5 规划内容 ...............................................................................................................................4 1.6 主要成果和结论 ...................................................................................................................4 第二章 交通发展战略 ....................................................................................................................7 2.1 上位规划定位 .......................................................................................................................7 2.2 国内外城市铁路枢纽地区发展经验总结 ............................................................................7 2.3 高铁苏州站地区交通发展战略..........................................................................................18 2.4 高铁苏州站地区交通发展目标和策略..............................................................................23 第三章 交通需求及设施规模分析 ..............................................................................................24 3.1 高铁客流及设施规模 .........................................................................................................24 3.2 苏嘉城际客流及设施规模 .................................................................................................25 3.3 公路客运北站客流及设施规模..........................................................................................26 3.4 集散客流量及交通设施规模..............................................................................................26 第四章 重大交通设施协调规划 ..................................................................................................28 4.1 京沪高铁线路与场站 .........................................................................................................28 4.2 苏嘉城际线路与场站 .........................................................................................................31 4.2.1 上位规划回顾..............................................................................................................31 4.2.2 市区段选线规划..........................................................................................................34
-1-
4.2.3 高铁站区段线路与场站 ..............................................................................................35 4.3 地铁二号线线路与场站 .....................................................................................................38 4.3.1 站区线网布局..............................................................................................................38 4.3.2 京沪高铁站站..............................................................................................................41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 ..................................................................................................................45 5.1 区域交通可达性分析 .........................................................................................................45 5.2 站区对外道路交通规划 .....................................................................................................48 5.3 站区道路交通规划 .............................................................................................................53 第六章 公共交通规划 ..................................................................................................................55 6.1 公交需求预测 .....................................................................................................................55 6.2 公交场站规划 .....................................................................................................................55 6.3 公交专用道规划 .................................................................................................................55 6.4 公交线路规划 .....................................................................................................................56 第七章 停车规划 ..........................................................................................................................59 7.1 停车需求预测 .....................................................................................................................59 7.2 配建标准分析 .....................................................................................................................59 7.3 公共停车场规划 .................................................................................................................60 第八章 核心区综合交通规划与初步设计 ..................................................................................62 8.1 核心区规划目标 .................................................................................................................62 8.2 设施规模分析 .....................................................................................................................63 8.3 功能模式研究与概念设计 .................................................................................................63 8.4 核心区各功能设施规划与初步设计..................................................................................69 8.5 地下空间开发 .....................................................................................................................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