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沁园春长沙 课件(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 《沁园春·长沙》 课件 (共48张PPT)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 《沁园春·长沙》 课件 (共48张PPT)

“意象”简释

创作者的思想
感情象
作品中的客观 物象
诗人的思 想感情与 客观物象 融合形成 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 象的创造和组合 所构成的一种充 满诗意的艺术境 界
《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
一、意象美来自景物的选取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从状态:
或广博,或 宏伟,或雄 峻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六 言 诗 给彭德怀同志
一九三五年十月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沁园春·长沙》意象赏析
“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它 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 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如果从意象美的角度去赏析这首词,对准确把 握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也许能另辟一 径。
读下面所选的毛泽东的词, 谈谈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 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 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 海,残阳如血。
念奴娇 .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 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 罪,谁人曾与评说?
词(字数)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人教版人教课标版高一语文1必修1 沁园春长沙 PPT课件

人教版人教课标版高一语文1必修1 沁园春长沙  PPT课件

背景资料
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知识拓展
练习反馈
作业
回主页
自主探究
古人填词,不少是写秋的,提到秋,大家能联想到哪些 诗句?今天,我们看一下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又是一派 怎样的景象?通过这些景象,又展现了他怎样的情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心态
教材分析
背景资料
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知识拓展
练习反馈
作业
回主页
教学设计
一、词 词,是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又叫诗余,琴 趣,曲子词,起源于隋唐,盛于宋。原是配乐而歌的歌 词,在发展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文学样式。词牌是 填词用的曲调名称,每个调各只标志固定的文字数,音 韵,结构,与内容无关,分上下阕。根据字数分为小令 (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以内)、长调(91字以 上)。根据情感意境又可分为婉约豪放两大类。
作者发出“谁 主沉浮”的疑问
教材分析 背景资料 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知识拓展 练习反馈 作业 回主页
教学设计
下 阕




谁主沉浮
↗ ↖


下阕通过回忆往事,表明自己志向, 含蓄回答了上阕疑问。
教材分析 背景资料 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知识拓展 练习反馈 作业 回主页
教学设计
四、局部赏析 1.上阕写作哪些景物?画出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 下,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什么情感? 山 —— 树茂色红 水 —— 碧绿清澈 船 —— 争先恐后 鹰 —— 展翅高飞 总:万类霸天竟自由 生机勃勃 情感:热爱、忧虑(怅)

1.1 《沁园春_长沙》 课件6 (人教版-必修1)

1.1 《沁园春_长沙》 课件6  (人教版-必修1)

学法:
讨论分析、联想类比、对比分析、多媒体教学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4分)
讲授新课
(27分)
课文巩固
(5分)
课文小结
(2分)
课堂小结
(2分)
知识拓展
(4分)
布置作业
(1分)
沁 园 春 长 沙
教学程序 导入
教学程序 讲授新课 词的知识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 府、诗余、歌曲、长短句。 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为三种:以58字以内为小 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 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 调”“三叠” “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 “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 遍。“阕” 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 上、下阕。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教材分析
2、知识结构
一般知识:词的相关知识、朗读技巧。
重点知识:理解领悟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及主旨。
重要知识:鉴赏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节奏美。
难点知识: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掌握词的相关识识以及朗读技巧。
情感目标:理解诗人的远大抱负,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 上的人生理想.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 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 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 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 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 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 遏/飞舟?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 必修一 第一课《沁园春 长沙》课件 (共54张PPT)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 必修一 第一课《沁园春 长沙》课件 (共54张PPT)

• • • • • •
风采才华 (9)风华正茂 意志和气概 (10)书生意气 正 (11)挥斥方遒 评论国家大事 (12)指点江山 激浊扬清 (13)激扬文字 (14)粪土当年万户侯 意动,把……看 作粪土
• (15)到中流击水 江中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
1、时代: 2、名称: 3、特点: 4、分类: 5、流派:
以词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 全词线索的动词。 上阕:立、看、怅、问 整 体 景 感 知 下阕:忆、记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时 地 境
橘子洲头
•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 些成分省略。本词的开头三句,哪位同学能按调 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在深秋时节,我独立于橘子洲头, 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
上片“看”字和下片“恰”字都 是领字,两字后要稍顿,突出领字作 用。
“看”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 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 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 “恰”字所控四句要读得慷慨激 昂、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齐读,思考上、下片主要写什么 内容
• 上片:写景,描绘湘江绚丽多 彩的秋景图 • 下片:抒情,借回忆青年时代 的革命活动抒发革命豪情。
“意象”简释

创作者的 思想感情

作品中的 客观物象
诗人的 思想感情 与客观物 象融合形 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 意象的创造和 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请找找本诗中的意象
万 山 红遍 层 林 尽染 漫 江 碧透 百 舸 争流 鹰 击长空 鱼 翔浅底
学生研讨
• 1.景物的描写顺序和描写手法 • 2.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 选取两个词谈谈其中的好处

高一必修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课件PPT(内容完整)

高一必修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课件PPT(内容完整)
沁园春·长沙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白话译文: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 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二、课文导读
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白话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字词注释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食邑万户,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这里指游泳。遏(è):阻止。飞舟:如飞之舟,言其迅速。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课件(46张ppt)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课件(46张ppt)
•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 有定声。”
• 一般说来:词,上阕写景,下阕 抒情
读注释,知人论世, 想象作者彼时处境心态。
注意左图红色 的句子: 希望 忧患 豪情
读标题,想想标题暗示的信息
• 长沙:地名,地名,湖南省会。 • 作者在长沙做了什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想到什么? • 据此,诵读《沁园春.长沙》,用原文中的
勃勃绚丽壮美的生命图景,面对“如此多娇”的江 山,怎能不油然而生热爱赞美之情!这美丽的山河 这生机勃勃的世界不正是眼下国共合作的大好局面 的写照吗?但是蓬蓬勃勃的大革命究竟要走向何方 ?谁才是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谁才应该是这壮丽江 山的主宰!
• 一“怅”一“问”,不正是远大的志向担当的使 命感的油然流露吗?
• 如果没有他们的双手,双脚,没有他们热烈的口舌 和大脑,我该去哪里寻找如此美丽的山河?
发挥想象,如在目前, 用优美语言再现“湘江秋色图”
• 翻译作基础, • 想象是手段, • 画面见功夫。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面对如此绚丽壮美的画卷,诗人想到什么了?

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最无私的馈赠,面对这生机
• 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 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具体形象。 即寓“意”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 物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 ,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
• 从语法角度看,表现为名词或者名词性偏正短语
•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 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 间。
• 写景:...
• 写人:─
• 抒情:○
• 诗歌的形象——

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4)风华正茂·头角峥嵘 辨析:两者都有“才华横溢”的意思。“风华正茂”更突 出了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头角峥嵘”侧重于具有特殊的才
能,也形容激进、时兴、引人注目的样子。 例句:①康熙首次“东巡祭祖”时年仅 18 岁,可谓血气方
刚、风__华__正__茂__,但他处事灵活果断,则显得成熟老到。 ②中国历史上的几位长寿皇帝,握权早期,也都是很有一
番作为的。譬如孙权在魏、蜀、吴三国争雄中,是个头__角__峥__嵘__ 的领袖人物。
资料助读 1.走近作者
伟大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1893 年 12 月 26 日-1976 年 9 月 9 日),字润之。 湖南湘潭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 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也是一代著名的豪放派诗人、书法家。 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诗词创作,或抒情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 涌、波澜壮阔的社会形势和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 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所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素材积累 课内素材:
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他在中学念书的时候, 同学们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他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一首诗留给 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 青山。”1914 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家里给他的全部费 用只有 169 元钱,而他把其中 1/3 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则非常简陋单薄。 但是,他从不以此为念,常常和朋友互相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 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他还与朋友们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 身边琐事,在校学习期间不谈恋爱问题。他认为,改造国家、改造社会,对 学问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 的事情上。

人教版必修一01《沁园春长沙》课件(32张)

人教版必修一01《沁园春长沙》课件(32张)

2019/9/3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关于词的常识
• 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又名“长短 句”、“诗余”等。
• 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 “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 春”、“满江红”、“西江月”等。
• 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 长沙》。 •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
• 1925年9月, 毛泽东回到长沙, 在即将离开长 沙赴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之际, 他重游了 橘子洲, 触景生情, 唤起了他对曾在长沙那段 异彩纷呈、应接不暇的“峥嵘岁月”的回忆, 诗兴涌起, 激情澎湃, 写下了这首词。
2019/9/3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感知课文:
听朗诵,想美景,感节奏。
• 上阕:立、看、怅、问 • 下阕:忆、记
22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鉴赏课文
上阕鉴赏:
(1)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问:这三句话包含什么信息?朗读时该 注意什么?
23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和 特定的环境。“独”字说明无人 做伴;“寒秋”说明已是深秋; “橘子洲”是“立”的地点,立 于洲头视野开阔,放眼望去,美 景尽收眼底。“湘江北去”是作 者眼前之景,说明作者向北而立。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万山红遍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层林尽染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漫江碧透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鱼翔浅底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2019/9/3

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内涵等,分析寓于意象中 的思想感情,理解意象的 典型意义,是理解鉴赏古 诗词作品的关键。
看情感词语
诗中的情感词 语,是提示诗歌作品思 想情感的关键信息,一 定要特别注意。
看注释
注释,或介绍作者及 写作时间、写作背景,或 解释关键词语,是理解诗 词作品的钥匙。
看前人评价
前人评价提示 理解鉴赏诗词的方 法、以及答题的角 度,要引起特别重 视。
战斗行动
明确:”恰”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 青年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文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结合这首 词作简要分析。
对比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手法。
• (1)对比手法:词中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 形象鲜明。
• ①色彩: “万山红遍” 与“漫江碧透” • ②动作: “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 ,“指点江山”
与“激扬文字” • ③明比: “同学少年”与“万户侯” • ④暗比: “万类霜天竞自由”与当时背景下人们
的生活(暗含)
(2)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这首词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 江秋景图”,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 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空中的雄 鹰,水底的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 表现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 的深切感受,并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直接转入 抒怀。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与 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 壮志豪情,最后三句,以设问作结,形象含蓄地 回答了“谁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的,应是以天 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 青年。蕴含着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情,抒情中显露 出主宰沉浮的凌云壮志。
八首(其一) 》
——《秋兴
秋天里的悲喜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秋 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

1.1沁园春长沙 课件(人教版必修1)

1.1沁园春长沙 课件(人教版必修1)

独立寒秋图
时间 地点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人物
湘江秋景图
语 言 极 富 表 现 力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1、试比较“鹰击长空”与“鹰飞长空”的区别:
“击”字写出了雄鹰搏击长空的豪迈,“飞”字则 体现不出这种气势。
2、试比较“鱼翔浅底”与“鱼游浅底”的区别:
面对眼前的秋景,“怅寥廓,问苍 茫大地,谁主沉浮?”突兀吗?
•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 和广阔宇宙,一个“怅”,写出诗人思 绪万千,百感交集。诗人很自然地想到 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 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 领导权问题。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忧 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 云壮志。
“意境说” 意象 象
客观物象 (即写了哪些事物)
意境 意
诗人通过种种 意象的创造和组 合所构成的一种 充满诗意的艺术 境界
主观感情
取物的什么特征,
寄托什么样感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唤起人们冲破云霄 凌空直上的勇气,更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积极 向上的精神。
峥嵘岁月图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对祖国的大好江山, 指点评论,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
粪土当年万户侯
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蔑视
中流击水 图
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 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形象地表达了 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 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立志振兴中 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 主沉浮”的问题。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30张)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30张)
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简要说其大 意。点明了哪些内容?
大意:在深秋时节,我独自一人站立在橘子洲头, 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点明了时间、地 点和特定的环境。
2、“独立”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独自一人远望凝思,与下文相照应,在革命斗争 的惊涛骇浪中表现出的砥柱中流的气概。
湘江秋景图
1. “看”领起下面哪几句?从哪些不同视角选取 了哪些意象?(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 怎样的?) 2.运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使用了什么手法? 组成了一幅什么特点的图画?描写这幅图画有什 么作用?
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 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 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 题目,如《沁园春 长沙》。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 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分上 下两段,叫“片”或“阕”。。
通过联想发出石破天惊之问:“谁主沉浮?”这 一问,体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心系天下兴亡的博 大精神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
三、研读下阕
1、词的下阕“峥嵘岁月图”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 从两方面 突出了 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 的精神?
从精神面貌和活动志趣两方面突出 了包括诗人在内的革命青年。
作者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流 露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表现了作者和 革命战友们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派、 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总结
时间、地点、(前三句) 特定的环境
写 景
山红 林染
湘江秋景图
江 舸
碧 争
鹰击
鱼翔
静景 远景 仰视 (色)
动景 近景 俯视

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ppt课件【89页】1.1 第一课时

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ppt课件【89页】1.1 第一课时




两者都是形容词。




“寥廓”指高远空旷,侧重于立体的范围。如:视野寥 学

自 主
廓、寥廓的天空。

源 链 接
本 初
“辽阔”指辽远广阔,宽广空旷,侧重于指平面的范围。

如:辽阔的土地、辽阔的海洋、幅员辽阔。










菜单
新课标·语文 必修1












课 前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一旦天线下降,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

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


堂 互
立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
时 作
动 探
时仍觉年轻。


菜单
新课标·语文 必修1













1.字音辨识

自 主
(1)单音字



自作 业
菜单


开 卷
2.字形辨认


qìn沁园春
课 前 自
分mì泌

导 学

chóu稠密 chóu惆怅

文 本 初 研
cānɡ苍茫 cānɡ沧海
课 堂 互 动
封hóu侯 hòu候鸟

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时代背景:20世纪初期,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动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个人背景: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深受新思潮的影响,并在此期间发表了多篇重要文章,为后来创建 中国共产党打下了思想基础。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创作契机:1925年晚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头, 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于是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历史地位: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
作者介绍
毛泽东: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创作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在长沙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少年时光的 追忆
文学价值:《沁园春·长沙》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 作
教学内容:分析诗歌主题、意境、 艺术手法等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问 答等多种方式
教学评价:通过测试、作业、课 堂表现等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 价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学生参与度是否高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教学反思总结
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得到了提 高
学生反馈总结
学生在课后反馈中提出了许多有建 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汇报人:
课文背景介绍
添加标题
本文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 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 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 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添加标题
写作特点:视野开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襟豪 迈,意境鲜明,格调昂扬。
添加标题
思想内容:描绘了秋天的长沙胜景,赞美了祖国的大 好河山,表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改造 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1沁园春长沙

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1沁园春长沙
本单元主要学习诗歌。这四首中国诗歌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
佳作,它们的主题,可以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 长
沙》表现的是革命豪情;《雨巷》借寂寥、迷蒙的雨巷和丁香般
结着愁怨的姑娘等意象,表现的是诗人热切的追求与所求不可得
内 容 概 括
的惆怅之情;《再别康桥》表现的是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 河——我的保姆》表现的是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沁园春 长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多
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
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 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 4.词中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非常鲜明,请一 一列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字音辨识
(1)单音字
沁.园春( qìn ) 寥廓.( kuò) 浪遏.飞舟( è) (2)多音字
看kkāànn看看守见
橘.子洲( jú) 方遒.( qiú) 携.来( xié)
百舸.争流( ɡě ) 峥.嵘.( zhēnɡ rónɡ )
曾czēénnɡɡ
曾经 曾祖
尽jjìǐnn尽 尽管 力
2.字形辨认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提示】“看”字总领到“万类霜天竞自由”。远 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遍染红色;近看满江的秋 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 空展翅高飞;俯瞰,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作 者描绘了在橘子洲头看到的一幅绚烂的、生机勃勃 的湘江秋景图。
• ③从搭配对象辨析。如“爱戴”适用于下对上, “爱护”适用于上对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战国楚· 宋玉《九辩》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 曹丕《燕歌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毛泽东
关 于 词 的 知 识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 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 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 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 “阕”。。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 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 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4、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 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 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 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 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峥嵘岁月图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对祖国的大好江山, 指点评论,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
粪土当年万户侯
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蔑视
中流击水 图
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 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形象地表达了 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 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立志振兴中 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 主沉浮”的问题。
独立寒秋图
时间 地点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人物
湘江秋景图
语 言 极 富 表 现 力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1、试比较“鹰击长空”与“鹰飞长空”的区别:
“击”字写出了雄鹰搏击长空的豪迈,“飞”字则 体现不出这种气势。
2、试比较“鱼翔浅底”与“鱼游浅底”的区别:
上阕小结

时间 地点 环境 万山 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 碧透, 百舸争流。 鹰 击长空, 鱼 翔浅底, 万类霜天 竞自由。
眼 前 看 景
生 机 秋 勃 景 勃 的
胸 怀 壮 博 志 大 的
心 中 问 情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峥嵘岁月图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过渡作用
2、下阕:

峥 嵘 岁 月
豪 迈 气 概 过渡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同 风学 华青 正春 茂年 少 我 奋辈 然破 前浪 行锐 进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总结全词:
①上阕写了些什么?
明确:主要写景,写眼前之景。即描绘 了绚丽的湘江深秋景色,突出“万类霜天竞 自由”的精神。顺流而下,自然地提出苍茫 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解题: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词题。
结构:
本文在词中属于长调,分上下两 阕。上阕侧重写景,由景生情。下阕 回忆往事,巧妙作答。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 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毛泽 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运动讲习所,创办全国 农民农运,建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 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 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 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翔”字本用在鸟类上,用在这里,写出了鱼的 自由轻快;“游”字则很常见。
3、试比较“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万类霜天都自由”的 区别:
“竞”字写出了万物都奋发自强、蓬勃发展 的生机;“都自由“则只显示了一种状态, 不能体现这种竞争性。
•1、景物有什么特征?色彩绚丽、生机勃勃 • 2、引申讨论:“秋天”在诗词中常常充满了肃 杀、感伤的情调,本诗为什么没有?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他 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 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 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 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充 满豪情壮志。
面对眼前的秋景,“怅寥廓,问苍 茫大地,谁主沉浮?”突兀吗?
•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 和广阔宇宙,一个“怅”,写出诗人思 绪万千,百感交集。诗人很自然地想到 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 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 领导权问题。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忧 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 云壮志。
②下阕写了些什么? 明确:主要抒情。通过追忆往事,表现 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抱负。
③上、下阕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上阕为景,下阕为情,借景抒情, 景情合一。上阕,诗人面对充满蓬勃生气之景发 问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通过革命豪情的抒发, 艺术地回答上面的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 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
“意境说” 意象 象
客观物象 (即写了哪些事物)
意境 意
诗人通过种种 意象的创造和组 合所构成的一种 充满诗意的艺术 境界
主观感情
取物的什么特征,
寄托什么样感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唤起人们冲破云霄 凌空直上的勇气,更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积极 向上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