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演变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一、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汉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有所损益”)1.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开创“中外朝”制度①“中外朝”制度:在中央行政设三公九卿,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被称为“外朝”。
2.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并最终以“推恩令”的颁布消除封国的隐患:推恩法不断加强了中央的统治,也不断削弱了地方的力量,这对于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三、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1.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①.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②.隋文帝时形成三省六部的格局,尚书省下设六部。
③.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2.在地方,郡县制发展为州县制,中期始设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政府的节度使,但实际上“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四、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1从“权,钱,兵”: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②分割权力、互相制约;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3.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消极影响:过分集权导致政府机构重叠,财政开支庞大,军队指挥不灵,地方财政困难。
导致北宋出现“冗官、冗费、冗兵”现象,成为“积贫积弱”的根源。
五、元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新发展1.在中央,设中书省: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2.在地方,设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长官由中央任命3.行省制度的创立及意义: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六、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归六部,皇权集中;明朝出现内阁;2.在地方,废行省,权分三司,大权统归中央七、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在中央,强化皇权①.清初,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②.使中枢权力一分为三,皇权集中;③.雍正设军机处,参与军国大事,但是没有决策权,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事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分封制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
族权与政权的合二为一,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拓展】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对西周统治的作用、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过程篇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演变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1) 含义:君主专制指国家政权统治形式,君主掌握最高权力,臣下必须服从君主;中央集权指国家政权分配形式,国家权力(军、政、财大权)集于中央,地方必须服从中央。
核心在于:皇帝控制国家核心人事大权,地方和中央必须绝对服从皇帝。
(2)发展历程:秦朝建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新发展→明空前强化→清到顶峰。
⑶两对矛盾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始终围绕两对矛盾展开,即:一是地方与中央权力的矛盾;二是集中到中央的权力由谁来掌握。
一方面,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的军阀割据、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都是由于地方权力过大,中央对地方失去控制而形成的。
另一方面,相权、宦官专权、外戚专权等现象,从本质上讲都是君主专制质变的产物,也是危及皇权专制的重要因素。
最能体现国家机器特征的是两种机构:官吏和军队。
官吏任免权和军权是国家权力中最基本的,这两个权力能否集中到中央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的关键。
⑷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①加强君主权力。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士族、节度使都曾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皇权;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②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
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与人民。
③中央机构。
秦始皇时期三公九卿;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④官吏选拔制度。
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期八股取士。
⑤对地方的控制。
秦汉时期的郡县制,王国问题的解决,士族势力的消亡,藩镇割据势力的强大与解决。
aajh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秦-清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历程及演变趋势
(一)萌芽:战国 (四)完善:隋唐 (二)确立:秦朝 (五)加强:宋朝 (三)巩固:西汉 (六)加强:元朝
皇帝 内阁 六部
(七)顶峰并衰落:明清
1、明朝: (1)中央行政制度:进一步加强皇权
①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六部直属皇帝
原因: 君权与相权矛盾由来己久;吸取史上丞相“专权乱政”教 训 影响: 达到了高度集权目的,但生繁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②明成祖朱棣(永乐帝): 设内阁 特点:为加强皇权而设;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 统率六部百司;在实际中又受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宰相赵普
材料一 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 政事,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 军国大事无 所不领。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 犬牙交错,使 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 成以北制南的军 事控制局面。因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 地方割据,故为明、清所继承。元行省所辖路府州县无 固定统属关系,随意性很大。 有些行省与路之间还 设道,属监察性质。为加强控制,元在路府州县均设蒙 古事务官“达鲁花赤”,监 督各级官吏,执掌最高权力。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元朝的行省制怎样加强 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8分) (1)省界犬牙交错,无险可守,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 控制局面;设置机构,加强监察;行省行使权力受中 央节制;采用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了控制。
3、选官制度:察举制度
(1)创立者: 汉武帝 自下而上推举//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 (2)选官的方式及依据: 能力(德才、孝廉) (3)发展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九品中正制(按出生门第) (4)评价: 当时较完善,但具封闭性(如考选的对象、内容、 方式、程序)且民意无从体现(如以官举士,权操 于上,百姓不得参与)
专题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由专制走向民主
专题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由专制走向民主主干知识构建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含义: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包括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中央集权指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二、形成原因1.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2.经济基础:自然经济。
3.阶级基础:地主阶级壮大。
4.社会基础:时局混乱、王权软弱。
三、演变1.战国初步形成(1)韩非子提出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
(2)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2.秦朝正式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地方上的郡县制;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秦律》。
3.两汉得到巩固(1)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立刺史制度,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
4.隋唐完善发展(1)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2)实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5.宋元得到加强(1)北宋解除朝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发展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2)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6.明清达到顶峰并渐趋衰落(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制定《大明律》;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强化君权。
(2)清朝前期,大兴文字狱;雍正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四、矛盾与趋势伴随两组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体现三个趋势:皇帝对中央的控制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五、评价1.积极作用(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发展。
(2)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2.消极影响(1)政治上,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和导致腐败现象,阻碍了历史发展。
1-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汉—清)
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 削之,其反迟,祸大 ! ——晁错《削藩策》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司马迁 “绐载行市” ——班固
《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主父“偃说 上(武帝——引者)曰:‘… …今诸侯子弟或 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 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 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 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军机垫及御用文房四宝
明清两朝的尊君卑臣
明大臣四拜或五拜, 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
明大臣可以侍坐, “大朝仪众官皆跪”, 清大臣则奏对无不长跪。 明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 清大臣对皇帝上奏,皆自称“奴才”。
座→站→跪: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 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 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 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 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 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 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 备有特别的护膝。
西汉的“中朝”和“外 朝”
皇 帝 中朝 外朝
尚 书 令
侍 中
常 侍
有事上报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九
太 尉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卿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尚尚 审门 拟中 行书 ”下 ”书 省 省 ”省 为 是 是 最 审 决 门下省高 议 策 行 机 机 政 构 构 机 构 门 中 “ ——“ ——“ ——
推恩令:众建诸侯少其力
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挟书律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秦始皇开创 皇权至高无上,集行政、司法和军事指挥 权于一身
皇帝制度的确立
有什么特点?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 “制”或“诏”,印
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有何特色?
• 三权分立 太尉 • 位高权重 军务 • 不得世袭 (虚有其位) • 军权皇控
九卿
3、郡县制
皇帝
郡
郡郡
守尉Hale Waihona Puke (1)郡县制设置:监
御 郡——县(道)——乡——里
史
县县 令
县 尉
县 丞
乡
有 三 啬游
秩 老 夫徼
亭长 亭
里正 里
(2)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
分封制 基础不同
血缘关系
郡县制 地域
与中央政被分封诸侯具很 府的关系强的独立性,封 (最大不位世袭
西汉:巩固 隋唐:完善 宋朝:加强 元朝:新发展 明清:空前强化
积极(中央集权): 促 进经济、维护统一稳定、 延续繁荣文明、保障中 外交流、巩固统一;
基本 矛盾 两对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中央加强,地方削弱
消极(专制主义): 阻碍资萌、民主、科学、启蒙思想、西学东渐
秦
战 国战七国雄 七 雄
统
一
条件:
(2)政治:
中央集权,才能防止国家分裂。
①地主阶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镇压人民、巩固统治。
②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思想:法家“集权”理论的指导;
(4)历史根源: 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提供社会文化来源;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变革
隋唐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
•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拨官员;到 了隋炀帝时,设立了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 贞观年间,以明经和进士为主;开元年间,开始任 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
• 宋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为三级(乡试、省 试、殿试),大大增加了录取名额。 • 明清的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读书人 的思想。
3、发展演变(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职能 监察 朝代 部门名称
秦
汉 宋
御史大夫 御史府(御史大夫、刺史) 通判 督察院、监察御史 六科给事中 按察使司
明清 中央 (顶峰) “科道”
地方
隋唐 谏议 宋
门下省 谏院
4、评价
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 不能杜绝腐败和低效
Ⅲ、选官制度 (读教材,填表格)
朝代 西周 制度 标准
世卿世禄 血缘
战国、秦、 军功爵制 军功 西汉初 汉武帝 察举.征辟 品行 东汉末、魏 九品中正 门第 晋南北朝 隋唐 科举制 才学 掌握了察举六名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 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入选的。 材料二: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 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 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 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根据材料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 1、容易任人唯亲
三、宋代:设“中书门下”、“枢密院
”和三司分割相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牵制;
在地方:三司分立,权归中央; 法律:颁布《大明律》,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和贪污的惩处;
统治: 建立厂卫机构,实行特务统治,加强皇权并加强 对百姓的控制; 文化: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
行政:增设军机处(标志);取消议政王大
臣会议; 思想文化: 大兴文字狱,造成思想禁锢, 社会恐怖和人才摧残,阻碍社会进步;
唐
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
西周 (世卿世禄)
战国 (军功受爵) 汉武帝 (察举征辟) 隋唐后 (科举制)
东汉末年 (九品中正)
南北朝 (家世门第)
监察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影响: ①政治:有利于国家的 统一 和社会的 稳定 ②经济文化: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和发展
③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 交流 和 融合
(1)设立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 相职权,相权加强 (2)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关; (3)设宣政院,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 地方:行省制度(中国省制开端);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统一,扩大了疆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制度中延续至今的制度)。
(7)明清时——达到顶峰
(明朝) 行政: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明成祖时)
-保护 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起义
思想上:法家的集权理论。
从地理角度来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属于辽阔疆域精耕细 作型经济。中国农业的发展使大型的水利工程等公共事业的建设成为必 不可少的一环。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
1、初步形成于战国(变法改革、法家思想) 2、建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3、巩固于西汉(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 4、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5、加强于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6、发展于元朝(行省制) 7、强化于明清(废宰相、内阁制度、军机处)
一轮必修一第三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演变
常 侍
有事上报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九 卿
太 尉
隋唐:三省六部制
皇帝(皇权至上) 相权被分割。秦汉:首长制;隋唐:委员制。
中书省
制令决策
尚书省
执行机构
门下省
封驳审议 门下省审议复奏
凡军国大事, 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必由中书省 决策
①既互相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事效率;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②相权一分为三,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 选拔官员 户籍赋税 祭祀教育 军事警备 审判刑罚 土木工程 强皇权。
门第高低
朝代 制度 开创 隋 科举制
备注
影响(作用)
文帝分科举人炀Βιβλιοθήκη 以策取士中央统一分 科,定期举 行,其中进 完善 士与明经两 唐 科举制 科最为人重 视
①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②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 断的高素质人才,是中华帝 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 之一;③科举取士把选拔任 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 强了中央集权;④是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
思考: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是 皇权之下的民主制?
①出现了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 明确了行政分工,官员的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又使三省相互牵制,相互监督,保证了君权 的独尊。 ②保证政治清明,减少腐败。
探究:(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 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二者有何相同之处? ①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 ②都有积极作用。 ⑵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相同吗?为什么? 不同。 分工不是分权 隋唐的三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 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设三司(承宣布使司、提刑按察使 司、都指挥使司)
沿袭明代,又设总督和巡抚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详解
课堂练习一
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 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 取的措施是 A.制定秦法 B .推行郡县制 C .修筑长城 D. 统一文字 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 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 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御史台
最高监察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 腹里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 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 山西、山东、河南黄河 以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
主题一 秦朝的选择与创新
北至长城
北方:派蒙恬北击 匈奴,夺河套,修 长城,筑直道
西 到 陇 西
东 到 大 海
南方:派屠睢南征 岭南,修灵渠,置 郡县
地方制度 分封制
郡-县-乡-里 郡国并行-州郡县
唐
宋 元 明
三省六部
二府三司六部 中书省、御史台、 枢密院、宣政院 内阁、六部
道-州-县
路-州-县 省-路-府-州-县 三司(省)-府-州-县
清
内阁、军机处、 六部
省-府-县
秦 朝 的 官 制
管 理 军 事
处协 理助 政皇 事帝
监下 执 察达 掌 百召 奏 官令 章
至上,皇位世袭
3
构建体系 强化基础
形成原因
经济:农耕经济发展的产物 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和地主利益的需要;秦的统一 思想:法家
商鞅废分封,行县制;郡县的设置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 内外朝;郡国并行到推恩令;刺史; 司隶校尉;察举制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御史台 宋:三分相权;分化地方;完善科举;提点刑狱司 元:中央机构;宣政院; 行省制; 明: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厂卫;都察院 清:军机处;密折制;理藩院;改土归流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秦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为
3、地方官制:郡县制
4、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军功爵制、殿 下制度 5、法律和监察制度:秦律、御史大夫
中央官制的演变 ——皇帝与宰相的温情、悲情、无情交锋
• 宰相与帝王,是中国古代高层权力关系的 主角;相权与君权,是中国古代高层权力 冲突的核心。 吕不韦成就秦始皇而后遭放 逐,韩信辅助刘邦而后被杀戮,刘备三顾 茅庐起用孔明而三分天下,曹操挟汉献帝 以令诸侯……宰相与帝王在历史的瞬间中 上演了一幕幕中国历史上最精彩、最血腥、 最无情的人间活剧。
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名宫禁,或者称宫省;同时 为了皇帝处理公务方便,皇宫内部也有一些办公 机构,叫台阁(尚书台、兰台等)。此外皇帝还 可以用加官的方式,给外朝信得过的官员加上某 个头衔,令其入宫办事(侍中、中常侍、给事中 等)。加官和台阁在皇帝身边,成为事实上的决 策中心,人们称为中朝。 三公九卿的衙门在宫外,名府寺。所以三公九卿为 代表的正规中央政府也叫外朝。
宋代: 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东府)
行政
皇
三
度 支 盐 铁
帝
司
财政
相权再被分割 皇权继续加强
枢 密 院(西府)
军政
户 部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礼 部 兵 部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工 部
吏 部
户 部
刑 部
隋 唐 三 省 六 部 制
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2)职权分散,效率低,“冗官”
• • • • • •
隋唐三省六部制(职责、作用)
皇帝 中 尚 门 群相制、委员制 书 书 ——钱穆 下
中央集权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1、萌芽(战国):韩非子法家思想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商鞅建立县制。
2、确立(秦朝):秦统一后,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
政治上,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颁布秦律;在文化上,书同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又规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经济上,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纲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
3、巩固(西汉):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推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时创立,唐太宗时完善)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②科举制,(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集中军权,设枢密院、行更戍法;集中行政权,分割宰相权,派文官担任地主高官,并设通判与之相牵制。
集中财政权和司法权,设转运使,集中财权;由中央派文官任地方司法官吏,集中司法权。
发展科举制(严格程序;完善方法;增加名额)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其他地方设置行省,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宣政院,统管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7、强化衰落(明清):(1)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
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还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强化的突出表现。
(2)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贵族组成,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与影响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 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 又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 大一统服务的。最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应该是:中央集权 与地方分权主辅结合。
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 制度建立。
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 建立。(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 行郡县制)。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权力高度集中(天下大权,集于中央;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②皇权至上。总揽全国政治、 经济、军事、立法、司法等一切大 权,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③皇帝独尊。创制“皇帝”等一系列专用称号,皇帝自称“朕”、 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④皇位世袭。
这种制度又往往取决于君主个人政治品质的优劣,因为皇帝 个人因素对政局影响巨大,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宦官专 权、朋党之争、外戚干政等)可以说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副产品。其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越来越大,特别是明清以后,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禁锢了人们的头脑, 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也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 治原因。
外朝指的是正式的国家政府机构,由丞相领导。(政务机关) 内朝(中朝)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
(决策机关)
汉武帝设立内外朝的目的是"重用近臣,攘夺相权”。 秦统 一之后到西汉初期,宰相的权力迅速膨胀,并很快达到了顶峰。 当时,宰相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所不管,并出现 了萧何、曹参、陈平等一大批名相。不过,就在相权膨胀之时, 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显露出来。由于相权的膨胀对皇 权构成了威胁,所以皇帝就想方设法地制约相权。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一、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
包括皇帝制、官像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
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二、演变历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新兴地主是在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技术发展前提下形成的)、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
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②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太尉是管军事的,这样设置有利于分散相权加强皇帝的权力,在地方设置了郡县制)③西汉巩固: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解决王国问题,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
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
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
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从秦朝以来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都是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指最高统治者(皇帝)独自掌握权力,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中央集权指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是就中央与地方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
除此之外,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这些都是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突出表现。
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河北衡水中学 张丽琴
{学科加油站}
·积累站·
书省、门下省的印章才是合法的;
唐制对皇权的某些制约因素,如封驳制度;
臣权力地位提升,会对皇权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另外,官僚体系下的谏官制度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也不可忽视。
修史的传统:中国古代史官会记载皇帝言行,原则上皇帝是不能过问的,这对于想青史留名的皇帝来说有很大的约束力。
4.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并不意味着封建制度有强大的生命力
明清时期,皇帝通过设置厂卫特务机构、文字狱、密折制等非正常的手段进行国家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时期,国家正常的内在调节机制在逐渐失灵,封建制度的生命力也在逐渐减弱,随之走向衰落。
5.不能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落后于西方(雅典)的民主制度
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度建设都与本国国情密切相关,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封建社会的前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多方面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不能与西方古代的民主制度简单对比。
思考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秦朝:三公九卿;郡县制度 2、汉朝:内外朝制度、尚书台;郡县制度
(王国问题) 3、唐朝:三省六部制;道州县 4、宋朝:二府三司、参知政事;路州县 5、元朝:一省二府、行省(派到地方上的中书省) 6、明代:
明朝政治制度改革的创始者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又设通判,加强对地方控制;
制度。
(3)两汉发展
“汉承秦制”在地方推行郡 国并行 制;加强监察制度,使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
(4)隋唐完善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创立和完善科举制,使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得以进一步完善。
(4)北宋强化
集中军权,解除了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集中行政权,设二府三司、参知政事,分割宰相 权力;
二、君主专制的强化 1. 明清时期 2. 表现:
a) 废丞相、设内阁 b) 军机处、密折制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秦:御史大夫 汉:刺史制度 元:御史台(汉以后一直都存在) 明:都察院
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但因专制制度本质决定,实际效能有 限
四、选官制度的变化
1.世官制
世袭、血缘出身
2.察举制 汉武帝时:诏令举贤,策试贤良 魏晋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 推荐
明神宗
议一议
权力来源 职责
宰相 宰相制度赋予
参与决策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顾问
任免
皇帝及大臣商议 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 物
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地 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 并无决策权,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职位,而来自 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会一落 千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朝---首创: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 -----------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蓝本 西汉---巩固:汉承秦制——郡国并立 从无为到有为——中央设内外朝, 地方刺史、推恩令 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六部执行, 集体执政,互相牵制,相权削弱
北宋---加强:文官体制 杯酒释兵权、密院、三衙、皇帝统领, 内重外轻、更戍法; 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担任中央或地方政府主要官职 元朝-----发展: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 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 称为后世沿用 宣政院 –西藏 澎湖巡检司—琉球(台湾)
明清——空前强化 明:设内阁制度 废丞相、中书,设内阁,皇帝独揽行 政和决策大权;君主专制政体的集权程度 臻于空前 清朝:设军机处 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为皇帝出谋 划策、辅助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物的中央 机构;皇权空前强化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
过程:经历了建立、巩固、完善、加强、新发展、空前强化、 衰亡的发展过程 秦汉-隋唐 历史进步性居主流 北宋-明清 消极影响性趋突出 特点:历朝具体措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同性、特殊性。 地位: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它是中国古代社 会政治制度的集中表现。 影响:进步作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促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保证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抵御明、清(前期)的外国侵略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 导致思想禁锢文化专制主义强化 抑制经济科技的正常发展与演变 延长封建制度延缓封建社会瓦解
选拔官吏变化(推荐—考试)
推荐——两汉:察举、征辟 魏晋:九品中正制 南朝:士族制度(门阀) 考试——隋唐:科举制 宋朝:科举制三级考 明清:八股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