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近现代历史的记录者_纪念隗瀛涛老师

合集下载

瀛海涛声_学界永存_隗瀛涛教授与中国近代史_城市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瀛海涛声_学界永存_隗瀛涛教授与中国近代史_城市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37卷第4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37,No.4010年7月Jo ur nal of Sichuan No rmal U niversit y (So cial Sciences Editio n)July,2010瀛海涛声,学界永存隗瀛涛教授与中国近代史 城市史学术研讨会综述谯 珊(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成都610064)收稿日期:2010 05 11作者简介:谯珊(1974 ),女,贵州遵义人,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副教授。

隗瀛涛教授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30年生于四川开县,195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历任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评审组成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

1984~1988年任四川大学副校长,1988~1997年任四川大学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成都市历史学会会长、成都古都学会会长等职。

半个世纪以来,隗瀛涛先生在史学领域辛勤耕耘,开拓进取,建树颇丰,其论著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10年4月17~18日,为纪念隗瀛涛教授诞辰80周年,由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省社科联、重庆市社科联、四川省社科院、重庆市社科院、四川省文史馆、重庆市宣传文化基金会等八家单位主办,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大学社科处、四川省历史学会、重庆市历史学会、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地方史研究会、重庆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红岩春秋杂志社、成都市博物院、成都古都学会、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等十一家单位协办和承办的!隗瀛涛教授与中国近现代史 城市史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

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长沙、广州、昆明、贵阳、重庆及四川各地的百余位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城市史方面的专家学者莅临了此次会议,深切缅怀了隗瀛涛教授在中国近代史、地方史和城市史研究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四川近现代历史的记录者_纪念隗瀛涛老师

四川近现代历史的记录者_纪念隗瀛涛老师

第20卷第6期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11月V o.l 20 No .6Sichuan U 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 ience JournalNov .2010*收稿日期:2010-05-30作者简介:杨天宏(1951 ),男,四川成都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四川近现代历史的记录者纪念隗瀛涛老师杨天宏(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 要:隗瀛涛教授是学术界公认的有影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在辛亥革命史、四川近代史、重庆城市史等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是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

在教育领域,隗教授也建树良多,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中青年学者。

本文作者以学生身份,介绍了隗教授的为人风范和学术贡献。

关键词:隗瀛涛;治学;为人中图分类号:K 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248(2010)06-0015-03十年前的今天,隗老师年届七旬,亲友门人前往贺寿。

是日,天气晴和,隗老精神矍铄,容光焕发。

有友朋请教健康秘诀何在?古稀老人答曰:!吃烟、喝酒、不锻炼。

∀说罢莞尔一笑,是庄是谑,听者不免退思。

其实类似说法,我在川大桃林村隗老书房请教养生之道时,也曾亲聆。

!吃烟∀乃川人!抽烟∀之谓,隗老师何时开始接触香烟,我不知道,但自从开!吃∀,便数十年不改常度,乘鹤西去之前,还请求家人允其最后一次品味吞云吐雾的感觉,真可谓得道之人。

至于喝酒,那更是隗老师的一大嗜好,每天必小酌两杯,且不仅独自喝,还常邀朋友一起喝;不仅与同辈共饮,还时常与学生同酌。

!不锻炼∀固非隗老从不活动身板之谓,但严格意义的体育锻炼则是基本没有的。

钟叔河说,人的生老病死,十之七八决定于遗传,决定于生活方式者仅十之一二,因而真正合理的养生方式是顺乎自然。

有些人大清早起来到马路上狂跑,是自讨苦吃。

从生物界观察,即使在幼虫阶段喂足核糖核酸球蛋白,朝生晦死的蜉蝣也活不过两天!他还说,有些老人为了多活几日(实为一厢情愿),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煞是可怜。

《四川派赴东瀛游历阅操日记》之作者及价值

《四川派赴东瀛游历阅操日记》之作者及价值

第21卷第5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21No.5 2015年10月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Oct. 2015《四川派赴东瀛游历阅操日记》之作者及价值伍成泉(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丁鸿臣,湖南长沙人,清末曾任四川提督,1899年考察日本军事,归而撰成《四川派赴东瀛游历阅操日记》一书,于考察清末史事颇有助益,史料价值颇高。

其书虽于学制多所涉及,而于军事方面载录尤详,此为其书价值之所在。

关键词:丁鸿臣;《四川派赴东瀛游历阅操日记》;日本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5)05−0233−05一、丁鸿臣之生平事迹《四川派赴东瀛游历阅操日记》,清丁鸿臣撰。

丁鸿臣(?—1904),字雁廷①,湖南长沙人。

其人生平事迹,学界鲜有研究;纵或有所涉及,亦不过寥寥数语(详见后文),不见有完整叙述。

然据笔者翻检,其人事迹颇散见于《清德宗实录》和奎俊、锡良等人之奏折及《(天津)大公报》中,参伍互见,尚可考见其大概。

据四川总督锡良(1903—1907年在任)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二十八日所上《请开复丁鸿臣并请恤折》可知:丁鸿臣自咸丰十年(1860年)投效楚军,转战安徽、湖北、山东、陕、甘、新疆等省,叠著功绩。

四川总督丁宝桢(1876—1886年在任)知其才,调留川省委统防军。

此后,历任川省督臣(包括刘秉璋、鹿传霖、李秉衡、裕禄、恭寿、奎俊等)对其皆颇倚重,并经奏署提督、总兵篆务。

[1](435)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川军奉檄入卫京都,总督奎俊(1898—1902年在任)抽调练军威远后军五营,派提督丁鸿臣统带,兼程北上,以备调遣。

丁军由水路顺流东下,行抵湖北宜昌,接奉电传,得知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出奔陕西,乃舍舟由陆路,自宜昌、沙市,取道襄樊,晓夜兼驰,与东南各省入卫诸军分道并进,由河南捷径趱程,驰抵山西平阳,于闻喜县跪接车驾,蒙召见,当即奉旨随扈。

隗瀛涛先生与中国城市史研究

隗瀛涛先生与中国城市史研究

的特征 与规 律 ,城市史 研究 应 以城市 结构 、功 能 的演变 为研究 重点 ,因为不 同时代 、不 同类型 的 城 市具有 不 同 的城 市结 构 ,而 不 同的城市 结构则 决定 了城 市 的功 能差异 。与 此 同时 ,城市 功能 的 形 成及 稳 定 又 对 城 市 结 构 的 变 化产 生 作 用 与 影 响 。因此 ,以结 构 与功 能作 为城市 史研 究 的关 键 与重点 ,既 抓住 了城 市发展 历史 的普 遍 特征 ,也 能够 发 现不 同时期 、不 同类 型 城市发 展 的特殊规 律 。隗瀛 涛先 生所 提 出的这 一研 究模 式被 国 内学
者称为城市史研究 的 “ 结构——功能”学派。 ( ) 中国近 代 城 市史 研究 的基 本 线 索 。 由 二 于 中 国城 市史研 究 的起 点源 自于 国家 “ 五”社 七 科 规划 的近 代上 海 、天津 、武 汉 、重庆 等 四个沿
海沿 江 通商 口岸 城市 的研 究 ,因而 最初 的城市史
社会 经济 类 型 、产 业 布 局 、经 济 联 系各 有 不 同 ,
中于学科研究 的理论构建与研究领域的探索与拓 展 。就理论贡献而言,隗瀛涛先生对于城市史研 究 的理论 探索 主要集 中于 以下 三 点 :
( )关 于城 市 史研 究 的关 键 与 重 点 。作 为 一 人 类 文 明发 展 的重要 空 间载体 ,城 市涵 盖 了人 类 活 动 的政 治 、经 济 、 文 化 、社 会 等 各 个 主要 层

面 ,可谓万象纷陈。因此 ,城市史研究应从何处 楔 人?其 研究 的关键 与重点在 哪里 ?这 是 城市史 研 究在 中国兴起 之 初 迫 切 需 要 解决 的理 论 问题 。
作 为 中 国城 市史 研究 的开创 者 与奠 基人 之一 ,隗

瀛海涛声,学界永存——隗瀛涛教授与中国近代史·城市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瀛海涛声,学界永存——隗瀛涛教授与中国近代史·城市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Vo . 7 No 4 13 , .
J l,O 0 uy 2 1
瀛 海 涛 声 , 界 永存 学
隗 瀛 涛 教 授 与中 国 近 代 史 ・ 市 史 学 术 研 讨 会 综 述 城
谯 珊
( 四川 大 学 城 市 研 究 所 , 都 6 0 6 ) 国著 名 的 历 史 学 家 、 育 家 和 社 会 教
名 的 历 史 学 专 家 , 是 隗 先 生 身 前 老 友 , 会 上 , 情 回忆 了 亦 在 深
活 动 家 。 13 9 0年 生 于 四 川 开 县 , 9 7年 毕 业 于 四 川 大 学 历 15 史 系并 留校 任 教 , 任 历 史 系 讲 师 、 教 授 、 授 、 士 生 导 历 副 教 博 师, 四川 省 学 术 带 头 人 、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中 国 历 史 评 审 组 国 成 员 、 育 部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咨 询 委 员 会 委 员 。 18 ~ 18 教 9 4 9 8年 任 四川 大 学 副 校 长 ,9 8 9 7年 任 四 川 大 学 城 市 研 究 中 心 1 8  ̄1 9 主 任 。长 期 兼 任 中 国 史 学 会 理 事 、 川 省 历 史 学 会 会 长 、 四 成 都 市 历 史 学 会 会 长 、 都 古 都 学 会 会 长 等 职 。半 个 世 纪 以 成
专 家 学 者 莅 临 了 此次 会 议 , 切缅 怀 了隗 瀛 涛 教 授 在 中 国 近 深 代史 、 地方 史 和 城 市 史 研 究 方 面作 出 的 重 要 贡 献 。
的感 人 故 事 。学 生 何 一 民 教授 在 回忆 隗 师 的 学 术 风 范 时 说 :
来 自北 京 、 津 、 海 、 京 、 汉 、 沙 、 州 、 明 、 阳 、 天 上 南 武 长 广 昆 贵 重

我的老师隗瀛涛

我的老师隗瀛涛

_ 三 石 胥 1 /n u k I l 上 l J A
nul
1 —— u
01 8 年 8 9 3 月,本 文作者 ( ) 四川大学毕业时与隗瀛 涛先生 右 从 合影留念
◎ 18 年 ,本文作者 ( 92 后排左二) 跟随隗瀛涛先生 ( 排右二) 前 考 察 四川保路运动遗址
的经 济 侵 略 ” 这 个 课 题 。 第 二 年 , 昭 曦 先 生 把 我 引 到 了 隗 先 生 门下 , 从 此 开 始 了 我 3 年 来 研 究 中 国近 现 代 史 、 0 中 国城 市 史 的漫 漫 征 程 。
隗先 生 是重 庆 开 县人 , 1 5 年 考 入 四川 大 学 历史 93
8 年代初,他 努力探索出 了一条用 中国近代历 史对广大 0 青年学生进行 爱国主义教 育的路子,享有 “ 隗 ( 南 隗瀛 涛 )北李 ( 李燕杰 )”之誉 ,堪称 “ 师者典范 ”, 受到 青年学生的爱戴,赢得 了广 泛的赞誉,受到党和 国家 的
褒奖。
他 同辈的学者们奉献 出了一批煌煌 巨著,而他 则独 树一 帜——相 继主持 了国家 哲学社 会科学七五 、八 五、九五
我的老师隗瀛涛
文◎周 勇
21年,隗瀛涛先生诞辰8周年 。 00 0
川 大 学 校 长 谢 和 平 院 士 出 席 会 议 , 来 自全 国 历 史 学 界 的 专 家 学 者 相 聚 于 四 川 大 学 这 座 百 年 名 校 , 以 最 纯 粹 的 方 式 纪 念 从 教 与 从 事 史 学 研 究 一 生 的 先 生 。这 是 先 生 的荣
主 义 者 、 共产 主义 者 的 伟 大历 程 , 成 为 “ 之 模 范 ” 。 人 我 想 , 称 这 样 的 老 师 为 “ 大 ” 是 可 以的 , 而 先 生 伟

《隗瀛涛先生的智慧与学术成就》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隗瀛涛先生的智慧与学术成就》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隗瀛涛先生的智慧与学术成就》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隗瀛涛先生的智慧与学术成就林家友我们相识是在1976年11月。

那时由章开沅、林增平先生主编的《辛亥革命》百年委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开会。

那时的隗先生穿着一身蓝色干部服、留个平头,嘴角经常叼着烟,但话语不多,像个小老头。

可能是“文革”刚过,心有余悸,业可能是大家相见不相识之故造成隗先生寡言。

可是随着时日的推移,在接触中增进了解,我在接触中增进了解,我发现隗先生是一个开朗诙谐,智慧超人,非常善于言辞的“宝贝”。

他非常善于思考,也能很好地捕捉“战机”。

他治史不是为了未来,尤其是为了未来;所以他的思想有深度,有远见。

他悟性很强,一旦当他觉醒到对研究课题的深远意义,就锲而不舍,勇猛追寻。

正因如此,他的研究课题总能^ 想,而绝不干那些所谓抽象的、脱离现实、后现代的课题。

作为一个学者,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

这跟他的出身和经历有关。

隗先生常说的一句话是有自觉才能主动,才能生存,才能前进”。

他说:他40余年的学术生涯,走的是一条相当艰难的探索之路。

他不满足于已有的成果,不愿人云亦云,但也不人云他就不云。

所以,他“重视学习继承,更重视开拓创新。

”隗先生重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力图弄清楚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他做的研究都是国家社会科学的重点课题。

这充分显示出隗先生的智慧和力量。

作为一个学者,思想和智慧固然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但勤奋业不可缺少。

站在学术前沿,掌握学术潮流,充分发现学术的价值,没有超前的智慧是不可思议的;但仅有智慧没有勤奋,也不可能有所成就。

隗先生的成功就是因为他能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隗先生中年以后,身居大学副校长、省文史馆馆长,以及冠以各种学术机构和团体的头衔,说他很是认真的;但他忙而不乱,怎样忙碌也不放弃学术,而且对于行政领导有“一上台就想下去“的想法,说明隗先生是以学术作为他的终身事业。

《四川》杂志的反帝爱国思想

《四川》杂志的反帝爱国思想

作者: 隗瀛涛;何一民;谢放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研究
页码: 82-88页
主题词: 帝国主义侵略;四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爱国思想;中国人民;吴玉章;清王朝;辛亥革命;同盟会;坚决反对
摘要: <正> 《四川》杂志,是四川留学日本的革命学生于一九○七年在东京创办的革命刊物(注1)。

由同盟会会员吴玉章主持,以雷铁崖、邓絜等为主要编辑和撰稿人。

这个杂志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个重要輿论阵地。

“它对外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坚决反对清朝反动统治,主张革命。

所以它一出世,即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销路很广,每期出版后不久都又再版发行。

”(吴玉章:《重印的话》,《四川》1961年影印版第一号)在当时的中国,“要算是最进步和最革命的刊物之一”。

(吴玉章:《辛亥革命》,第95页)正因为这样,它引起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极端仇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一九○八年。

大爱无疆,涌泉相报

大爱无疆,涌泉相报

大爱无疆,涌泉相报隗晓苏【摘要】先父隗瀛涛出生于四川开县,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村青年。

1952年入学四川大学,忝列于徐中舒先生、蒙文通先生、缪钺先生等诸先贤门墙,承蒙四川大学领导和诸位大师耳提面命、悉心调教,毕业后在川大从教50余年,虽业有小成、晚负微名,均系党和人民长期教育、川大师生倾力帮助的结果。

【期刊名称】《红岩春秋》【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1页(P51-51)【关键词】大爱;四川大学;农村青年;大学领导;徐中舒;蒙文通【作者】隗晓苏【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4.4先父隗瀛涛出生于四川开县,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村青年。

1952年入学四川大学,忝列于徐中舒先生、蒙文通先生、缪钺先生等诸先贤门墙,承蒙四川大学领导和诸位大师耳提面命、悉心调教,毕业后在川大从教50余年,虽业有小成、晚负微名,均系党和人民长期教育、川大师生倾力帮助的结果。

先父在日,曾多次教诲我辈,做人做事,应常怀感恩之心,常念他人相助之德。

在他病重弥留之际,尚叮嘱于我,要代他找机会感谢平时关心帮助他、关心帮助我们家庭的朋友,感谢曾经和他一起共事的同事们。

这里,我谨秉承先父遗愿、并代表母亲和家人,向大家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首先,感谢四川省委省政府,是党和人民培养、教育、帮助了先父,从一个农村青年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并给予了他如此多的荣誉。

其次,感谢四川大学和川大的各位领导。

先父学习于川大、成长于川大、从教于川大,是川大高山仰止的学术氛围、和谐优良的人文环境,培养帮助了先父,使他在这块深深热爱、倾注了毕生心血的校园里,悉心从教50余年。

还有,一直以来,川大的领导就非常关心和照顾先父,特别是在他步入老年和病逝后,对他和他的老伴——我的母亲陈可清女士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帮助,这些,使我们终生难忘。

同时,还要感谢先父生前的诸多同事和诸多弟子,我们的家居于川大桃林村数十年,居家办公均非常方便。

从新发现的电函看孙中山晚年的奋斗

从新发现的电函看孙中山晚年的奋斗

从新发现的电函看孙中山晚年的奋斗
李殿元
【期刊名称】《文史杂志》
【年(卷),期】1991(000)005
【摘要】一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新近发现了一批孙中山等人的珍贵手迹,其中有孙中山的信函5件、“大元帅令”2件,电报2件。

在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隗瀛涛教授的主持下,已对这批文物资料进行了初步的考订和研究:这
批信函中的大部分使用的是署有“大本营参谋处用笺”、“大本营秘书处用笺”、“大本营公用笺”、“广东省长公署用笺”字样的信笺,且纸张早已发黄。

经与已
经发现并被确认为是孙中山建立广东革命政府时期的信函所用纸笺进行纸质、纸型、笺式上的比较,将它们鉴定为是20年代孙中山及广东革命政府成员公函用纸的结【总页数】6页(P6-10,5)
【作者】李殿元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从苏俄密档看孙中山晚年的农民土地思想 [J], 汪澎
2.从《三民主义》演讲看孙中山晚年的文化取向 [J], 赵春晨
3.从新旧三民主义的转变看孙中山的思想在现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J], 张怀承
4.从新发现碑刻看抗倭名将欧阳深 [J], 黄伟
5.从护法运动到国共合作——论孙中山晚年奋斗的伟大转折 [J], 莫世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平军在四川的战斗

太平军在四川的战斗

作者: 隗瀛涛;林寿荣
出版物刊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70-81页
主题词: 太平军;石达开;太平天国革命;大渡河;四川人民;封建势力;金沙江;战斗;封建统治;云南
摘要: <正> 一八六一年至一八六三年间,石达开所部太平军在四川进行过英勇的战斗,表现了“革命军队的高度坚轫性。

”这支太平军虽然最终在大渡河南岸一败涂地,惨遭覆灭,但是,他们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和地方封建势力,扩大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鼓舞了川、滇、黔人民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

其英雄事绩,至今仍在四川人民中间传诵。

太平军在四川的悲壮历程,是太平天国史事中重要的一部分,曾经引起许多太平天国史研究者的注意。

但在迄今为止的有关著述中,对于这段史实都是语焉不详的。

为了对这一段史实作一些补充,本文主要根据四川的地方志书,参考清朝官书和奏稿,以及实地调查得来。

义和团在四川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义和团在四川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作者: 隗瀛涛
出版物刊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89-108页
主题词: 义和团运动;四川人民;帝国主义;清王朝;中国人民;义和团起义;起义军;迅速发展;农民起义;革命斗争
摘要: <正> 一、义和团运动在四川的发生与发展义和团是长期以来为清王朝所严禁的白莲教组织的一个支派。

早在清乾隆时,四川已有了白莲教的反清活动。

据夔州府志记载:“乾隆六十年(1795)冬,白莲教匪首刘之协令其党于湖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州县往来煽惑,传教作乱”。

“教匪四川为。

弘扬巴蜀文化传承巴蜀文明--关于《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的编写

弘扬巴蜀文化传承巴蜀文明--关于《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的编写

弘扬巴蜀文化传承巴蜀文明--关于《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
书》的编写
隗瀛涛
【期刊名称】《文史杂志》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 一、巴蜀历史简说rn据史书记载,公元1001年,中国北宋政权重新划分地方行政区域,建置"川峡四路",即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简称四川路,从而古老巴蜀大地始有"四川"之名.在此之前,四川地区建立过蜀国和巴国.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从此,四川地区便成为中国各朝代直接管辖地区,期间也曾建立过割据王朝.
【总页数】4页(P4-7)
【作者】隗瀛涛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品格与古代巴蜀文化的基本特点:巴蜀文化?… [J], 祁和晖
2.弘扬中华文化光大巴蜀文明——巴蜀文化史研究会在蓉召开座谈会 [J], 徐登

3.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深入开展巴蜀文化研究——“巴蜀文化系列丛书”序 [J],
杨超;杨析综
4.巴蜀文化研究与文化建设问题──在《巴蜀文化系列丛书》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J], 柳斌杰
5.弘扬巴蜀文化传统推动巴蜀文化研究 [J], 章玉钧;李翠贤;陈文书;谭继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6期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11月V o.l 20 No .6Sichuan U 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 ience JournalNov .2010*收稿日期:2010-05-30作者简介:杨天宏(1951 ),男,四川成都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四川近现代历史的记录者纪念隗瀛涛老师杨天宏(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 要:隗瀛涛教授是学术界公认的有影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在辛亥革命史、四川近代史、重庆城市史等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是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

在教育领域,隗教授也建树良多,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中青年学者。

本文作者以学生身份,介绍了隗教授的为人风范和学术贡献。

关键词:隗瀛涛;治学;为人中图分类号:K 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248(2010)06-0015-03十年前的今天,隗老师年届七旬,亲友门人前往贺寿。

是日,天气晴和,隗老精神矍铄,容光焕发。

有友朋请教健康秘诀何在?古稀老人答曰:!吃烟、喝酒、不锻炼。

∀说罢莞尔一笑,是庄是谑,听者不免退思。

其实类似说法,我在川大桃林村隗老书房请教养生之道时,也曾亲聆。

!吃烟∀乃川人!抽烟∀之谓,隗老师何时开始接触香烟,我不知道,但自从开!吃∀,便数十年不改常度,乘鹤西去之前,还请求家人允其最后一次品味吞云吐雾的感觉,真可谓得道之人。

至于喝酒,那更是隗老师的一大嗜好,每天必小酌两杯,且不仅独自喝,还常邀朋友一起喝;不仅与同辈共饮,还时常与学生同酌。

!不锻炼∀固非隗老从不活动身板之谓,但严格意义的体育锻炼则是基本没有的。

钟叔河说,人的生老病死,十之七八决定于遗传,决定于生活方式者仅十之一二,因而真正合理的养生方式是顺乎自然。

有些人大清早起来到马路上狂跑,是自讨苦吃。

从生物界观察,即使在幼虫阶段喂足核糖核酸球蛋白,朝生晦死的蜉蝣也活不过两天!他还说,有些老人为了多活几日(实为一厢情愿),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煞是可怜。

反观隗老,其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还真算得上是!顺乎自然∀,在古人设计的!率性∀与!作圣∀的两难选择中,走的是!率性∀路线,豪爽大气,不拘细节,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生活中的他极具亲和力,虽未得米茶高寿,却也活得自在潇洒。

隗老师学问大,好喝酒的名声也大,我在读大学时就有所耳闻。

1981年底,大学即将毕业时,我曾和同学汤建平商量,准备一起报考隗老的硕士研究生,后来听说读隗老的研究生要能喝酒,我便打了退堂鼓。

因为我酒量不大,而且喝了酒常肠胃发炎,怕酒量不及格,就报考进了王介平先生门下。

三年之后,我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不巧介平先生重病住院,不能审阅我的论文答辩材料,仅在学位论文申请表指导教师签字栏签上!王介平∀三个字,并指示我找隗老师负责我答辩的后续工作。

时隗老师已邀请吴雁南教授来川大主持我和隗门大弟子王炎的答辩。

隗老看到我交给他的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指着王先生的签名说:!25年前,当我在川大作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时,指导教师就是王先生,#王介平∃这三个字的签名,历经25年,丝毫没变。

∀停顿稍许,他又特意补充说:!王老师是我的老师,你是王老师的学生,尽管进入师门相差一代,你也应该算是我的小师弟。

∀说罢一笑。

我连说!不敢当,不敢当∀。

但从回忆往事时表达出的对介平先生的尊敬,我看到了隗老师思想情感所具有的传统一面。

隗老师人做得很传统,学问却做得十分现代。

在我的学术史记忆中,成名之前的隗老师曾在中国近代史领域探索多年,涉猎广泛,但限于研究条件,其主要关注点在近代15四川经济与社会,对清末四川保路运动,用功尤深。

然而与很多因研究!边缘地区∀历史而在学术上被!边缘化∀的学者不同,隗老师从一开始就找到了区域性历史研究与整个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结合点,并通过这样的学术路径,使自己走出夔门,步入了学术中心。

因为保路运动不只是一次特定的区域性事件,而是与清末铁路国有政策相关联的一件大事,牵扯到斯时国家的内政与外交,又因被认为触发了武昌起义,成为辛亥革命史研究的重要一环。

从全国的宏观背景中去把握发生在近代四川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从方法论的层面上讲,是正确处理了具象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如果历史研究一定要揭示内涵与意义的话,这种将具体事件置于尽可能宽的背景中去加以认知的方法是最能达致目的的。

后来章开沅、林增平教授编著%辛亥革命史&,面向海内广揽贤才,隗老师成为分册主编,虽有斯时主持川大历史系工作的柯建中教授荐贤的成分,但隗老自己多年的学术准备,应该是得以加盟辛亥军团的主要原因。

∋将隗老师独著的%四川保路运动史&与章、林二公主编的%辛亥革命史&加以比对,可以证明这一判断。

%辛亥革命史&一书的出版成就了现代中国学术史的一大奇迹:形成了中国近代史研究新的学术范式,造就了一大批这一学科领域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学术大师的重量级学者和学术领军人物。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该书作者大都在一夜间!暴得大名∀。

这是好事,谁不追求学术上的重大影响呢?然而,正如胡适归国不久受到追捧时所警惕的那样!暴得大名不祥∀,很多人在功成名就之后都受声名之累,成为社会活动家,固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转瞬便落伍了。

但!辛亥军团∀成员大多能够在尔后很长时间内,继续学术追求,引领学术潮流,推进学术不断发展。

在这方面,章先生最为翘楚。

1989年,章先生出国访学,在广泛吸纳国外最新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探索中国近代史研究新领域,在近代商会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以及日本侵华历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开拓工作,极大地推进了国内中国近代史学术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大陆学术与国际学术的接轨。

获益于加盟辛亥军团,加之辛亥革命研究对于海峡对岸具有!统战∀价值而受到非常关注,本来就因宣讲爱国主义而享有名气的隗老师此时更是名闻遐迩,不久就被任命为四川大学副校长,之后又被任命为四川省文史馆馆长。

然而,名声大噪的隗老师也没有在学术上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学术追求。

此后隗老师最大的学术贡献是追踪海外的中国区域史及城市史研究,历10年功夫,先后主编了%近代重庆城市史&、%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两部大著,与国内其他学术先进一道,推进了方兴未艾的大陆中国城市史研究。

说隗老系追踪海外的近代中国区域史及城市史研究丝毫没有贬损的含义,任何学术都是学者相互影响的产物。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学术界研究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著作接踵问世。

其中较富影响的有墨菲(RhoadsM ur phey)的%上海:开启近代中国之门的钥匙&、罗威廉(W illi a m T.Ro w e)的%汉口: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 1889)&、鲍德威(Davi d D.Buc k)的%中国城市的变化:山东济南的政治和发展(1890 1949)&等等。

这些著作堪称迄今西方学术界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最具份量的成果。

施坚雅(G.W illia m Sk i nner)等人编辑的%晚期中华帝国的城市&、%两个世界中间的中国城市&则汇集了众多城市研究理论探讨和城市个案研究的成果,显示出当代西方学者的研究取向。

台湾学者做出的贡献也不可低估。

早在1970年代,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单位就制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1860-1916)&的庞大计划,将全国分成17个区域,分阶段进行!区域现代化∀的专门考察,陆续推出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隗老以及大陆其他学者主持的城市史研究一定程度上乃是依托这样的学术背景而展开的。

虽然从全球学术视野上看,中国的城市史研究未必具有草莱初辟的拓荒性质,但立足于中国大陆,凭借自身拥有的汉语文献方面的学术资源优势,一些基于个案展开的研究仍然有其特色。

隗老师主持的重庆城市史研究,张仲礼、罗澍伟、皮明庥诸先生分别主持的上海、天津、武汉等近代城市的研究及其终端成果,一度在国内学术界引起轰动效应,即此证明。

若作研究特色比较,张仲礼的上海研究最为深入,但多少带有专题探讨的性质,且张先生的研究与皮先生具有极大价值的武汉城市史研究一样,因有墨菲、罗威廉相同城市的研究成果出版在前,可为参照,原创性多少受到影响。

而隗老主持的重庆城市史研究,虽未必比其他著作对城市史内涵有更为充分的揭示,但筚路蓝缕,开拓之功不可抹杀。

隗老师主持的城市史研究被认为形成了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结构与功能学派∀。

我没有听到过隗老对这一说法的评价,因而不知他是否认同,但以我的判断,他是不会将自己置于这一学术队列的。

!结构功能主义∀(str uct u r al f unctionalis m)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的一个理论流派,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的系统,其组成部分以有序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这种现代西方的!洋玩意儿∀,隗门弟子王笛偶尔弄来玩玩,但隗老师是很少亲自把玩的。

1950年代在中国大学里接受历史学训练的老一辈学者,理论修养主要表现在当时所能接触的!惟一科学∀的主义上面。

因而,如果要划分学术流派,隗老师应该属于马克思主义史学一派,而不是什么带有西方现代色彩的其他学术流派。

这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评价问题。

马克思主义包含很多思想及认识层面,政治层面我缺乏研究,无权发言。

在史学领域,至少对史学的现代发展来说,马克思16主义构筑了一块重要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对于历史研究最大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合理排列人类社会历史复杂事变,使之具备可认知性的重要基础,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研究理论前提的关注以及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

现在学者喜欢强调实证,以为这才是史学发展的!正途∀,其实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证史学是相通的,都强调作为认识基础的!材料∀(m aterial)在史家作历史场景再现及事实还原时的极端重要性,也强调论证过程对于思维逻辑的遵循,这也正是许多与隗老同辈的学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而能做出成绩的原因所在。

1980年代以后,学术界开始了新的理论探讨,这是很好的现象。

过去把一种主义奉为!独尊∀,将这一主义的个别说法放大为普遍结论,从而将历史研究做成千篇一律的公式化表达,当然有着极大问题,但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体∀之过,而是!用∀之误。

因而,即便在中国学术语境发生变化之后称隗老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具有的也应该是褒扬而非揶揄的含义。

前面提到!辛亥军团∀成员成名而不受累。

其实,要说隗老完全不受声名之累也不客观。

其身边的人都知道,担任副校长和馆长之后的隗老亲自动笔写作的时间明显减少了。

但好像悖论似的,之后其学术影响却与日俱增。

原因在于随着身居高处,隗老学术交往的层次相应提升,视野拓宽,眼光也更高迈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