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陈家镇建设的思考_20100312[1](校阅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崇明岛生态陈家镇建设的初步思考
陆一
(上海市崇明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上海202150)
摘要:随着长江隧桥工程的竣工通车,上海市崇明县陈家镇的开发建设已经进入全面铺开阶段。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上海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目标的早日实现,更好地实施崇明生态岛发展战略定位,更好地总结过去五年多来陈家镇生态城镇的规划建设经验,本文尝试分析梳理了生态城镇的内涵,重点阐述了陈家镇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的理念、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具体任务等,以期对生态城镇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镇,陈家镇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6171(2010)05-0044-008
自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以来,全世界范围内生态城市、生态城镇建设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实践。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城市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和效果,并且已经从传统的小城镇延伸到一些开发时间较长、城市空间较大、产业形态复杂的国际大都市【1】。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的《上海崇明陈家镇总体规划(2004-2020)》中明确,陈家镇要建设成为生态城镇。五年多来,通过上海市科委2006年登山行动计划项目——“陈家镇生态社区示范项目”和“陈家镇生态示范楼项目”的实践,陈家镇生态城镇建设的实践探索已从“概念层面”进入到了“操作层面”。本文侧重从“操作层面”详细阐述陈家镇生态城镇建设概念、目标和具体任务,以期能对我国生态城镇建设,特别是大都市郊区生态城镇建设起到一定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一、生态城镇的定义
生态城市(城镇)目前尚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雷吉斯特(R. Register)曾提出了一个十分概括的定义: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2】。第二届和第三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通过的国际生态城市重建计划(The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Rebuilding Program),提出了指
收稿日期:2010-04-05修回日期:2010-04-18
作者简介:陆一(1950年4月),男,上海崇明县人,曾任上海市崇明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陈家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务院西部办上海展望培训基地特聘专家。
导各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重构城市,停止城市的无序蔓延;改造传统的村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修复自然环境和具生产能力的生产系统;根据能源保护和回收垃圾的要求来设计城市;建立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体系;为生态重建努力提供强大的经济鼓励措施等【3】。该计划得到各国生态城市建设者们的一致赞成。国内黄肇义、杨东援提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4】。”
当然,要给“生态城(镇)”下定义,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生态”。笔者理解,这里的“生态”是指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即指“任何生物群体与其所处的环境组成的统一体”。说得具体形象点,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说明文《食物从何处来》,文章说,地上草长得很茂盛,兔子和羊吃了草长肥了,狼把兔子和羊吃掉了,老虎把狼吃掉了,老虎又给狮子吃掉了,狮子生病死了,细菌和微生物把狮子腐蚀分解后肥了土壤,草长得更茂盛了,兔子和羊有了更多的食料……这就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任何自然生态系统都包含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分解者(腐生微生物),它的主要特征是“循环、可持续”。笔者认为“生态城(镇)”的定义应该是“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城镇系统”,它不是一个区域,而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的特征也应该是循环、可持续,同时,它应该包含三个子系统,即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它是一种在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城市发展模式,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性。它不仅包含了塑造城市外在形象的内容,还包含了生态文化在公众中的普及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5】。
这样定义生态城镇,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城镇,本身就是“发展”的具体行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城镇以“人居”为主,“生态城(镇)”建设当然要“人性化”,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生态城镇要仿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要让新建的城(镇)系统中经济、社会、自然三个子系统也尽可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突出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可持续的特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城镇系统中,要实现经济、社会、自然这三个子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方法也必须是统筹兼顾。如果这样定义和理解“生态城(镇)”,那么,它就是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具体反映。我们应该明确地把建设生态陈家镇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把生态陈家镇建成科学发展观的“样板房”。
二、生态陈家镇的功能定位和总体目标
城镇建设都有规律可循,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城镇的发展一般都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产业集聚了,人口集中了,有居住和服务的需求,城镇开始形成。产业扩展了,城镇自然也会扩展,这是一般的规律,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建设生态陈家镇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如果没有产业支撑,新的城镇建成了,房屋大多数都卖给了投机者或投资者,那晚上可能看不见灯光,建一座空城肯定不是我们所希望的。结合国内外研究和陈家镇建设实践,笔者认为,生态城镇开发既要做到“低碳、节能、节水、减排”,而且更应该重视城市和农村的互动,重视城市发展中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重视循环可持续的理念。
(一)功能定位
从陈家镇总体规划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组合型的城镇,总面积224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城市化建设用地仅25平方公里,分成了五个组团:新型农村社区、国际实验生态社区、论坛商务区、滨江体育运动居住社区、上实无碳城启动区。这五个城市化组团之间是郊野森林和农田,规划体现了生态城镇的魅力——既有城市的繁荣、繁华、配套完善、服务便捷的优点,又有农村生态环境优美、生物链完善的优点。按照分步实施的要求,陈家镇近期启动的城市化地区有四块,每块都有不同的定位。
1、滨江户外运动居住社区,以高尔夫产业和“渔人码头”的休闲度假产业为支撑,建设以第二居所为主的休闲度假别墅。
2、论坛商务区,以会议、展览、创意产业、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建设8平方公里左右的新的城市组团。
3、新型农村社区。占地4平方公里,凡陈家镇区域拆迁的农民,都安置到这一区域。同时,也作为崇明农村城市化的一般居住区。为了寻找产业支撑,在这一区域的西北侧规划了一平方公里的都市工业园区,意在集聚一些污染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当地拆迁农民就业创造条件。
以上这三个社区都有产业支撑,符合城镇发展规律。
4、占地4平方公里的国际实验生态社区。目前要开发建设似乎还没有产业支撑。拟设想把浦东乃至整个上海作为陈家镇国际实验生态社区的产业支撑。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先富起来的人开始注意居住的环境和居住的质量,他们选择居住到环境优美的郊区别墅去。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从郊区别墅到市中心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车程是比较正常的。美国纽约的长岛就是一个高档居住区,从纽约市中心去长岛大约需要40多分钟的车程。上海去年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开始踏入先进发达地区的行列,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