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研活动课程化的范例诠释及特征解析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研活动课程化的范例诠释及特征解析(下)
三、中小学教研活动课程化的范例与诠释
在小学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超越说教进行犹如春风化雨般的心灵培育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

现就以此为题进行课程化的全过程简述。

(一)通过调查形成主题
针对小学思品学科教学情况,设计如下相关问题,即“你认为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学科教学中哪些方面应该得到改进?”“你认为学生所希望/喜欢的课是什么样子的?”“结合班级实际简述执教本学科有哪些困惑?”经过反馈汇总,发现当前小学思品教学存在如下突出的问题:把思想品德当作知识来教,学生知道不等于做到;把思想品德采用说教来教,学生恭听不一定接受;把思想品德多从正面来教,学生阳奉也可能阴违。

于是“超越说教的小学思品有效教学策略”成为教研活动课程化探索的主题。

(二)合理确立行动目标
在思品教研组全体教师群策群力的基础上,通过执教教师连续几次的探索试教,最终总结概括出行之有效的超越说教的思品教学方法,并提炼形成教研组思品教学内化的认识与见解。

(三)方案设计
l.选择适切的内容作为探索性实践的研究课;
2.选择同一位教师进行持续的教学改进实践;
3.在每一次执教教师试教的同时,学科教研组成员全体参与课堂的观察和课后的互动研讨;
4.在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进和专题研究目标明显达成的前提下,集体梳理研究过程;
5.综合集体研讨的智慧,教研组提炼形成专题的阶段性结论。

(四)充实经历研究过程
在每一次执教教师的试教课上,所有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都要围绕这样四个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1)课堂上教师采用了哪些不同于说教的教学方法?(2)课堂上你觉得哪些地方受到了感动?(3)除了课堂上已经采用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可以尝试哪些策略?(4)除了课堂上已经利用的教学资源之外,还可以利用什么资源?
1.第一次课试教第一次课执教教师选择的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学期《让我们同行》,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相互帮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帮助他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从而愿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及同学之间学会相互帮助。

执教教师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游戏导入,感受助人的重要;故事讲述,体会帮助的快乐;视频播放,重温助人的感动;格言汇聚,表达助人的意义。

课堂教学出现的亮点:
(1)教师采用了游戏活动、故事讲述、视频播放、格言汇聚等多种策略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比较好地突出了教学主题。

如,教师采用游戏导入的策略,让学生蒙上双眼,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绕教室一半的空间走一圈,随后又鼓励被蒙双眼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积极的帮助下再走一圈。

游戏结束,教师让该生说出两次“摸索前进”时不一样的感受。

学生从第一次的“紧张、害怕”到第二次的“放松了许多”的对比中切身体会到了帮助的重要性。

这样很自然地导入了当堂课的主题。

(2)课堂教学的层次感清晰,教师围绕主题比较好地实现了对学生步步深入的引导。

如,教师课堂上把教学目标化解成以下几个环节来落实:首先是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感受帮助的重要性;其次是以故事讲述的方式体会自己得到帮助时的快乐、自己帮助熟悉的人时得到的快乐以及体验陌生人帮助陌生人时表现出的快乐,引导学生体验从“小爱”到“大爱”的人性温暖;最后是总结有关帮助的认识,从而实现认识的升华。

问题发现:
学生经历的感动还不是很持久,情绪情感的酝酿还不是很充分,以至于学生有感而发的表现与表达还不够深入。

原因诊断:
(1)教师在故事讲述环节所用的时间较长,学生停留于一件件小事的列举,透过这些平凡小事获得快乐体验的表现还不明显。

例:在本次课上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帮助都会感到快乐,以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点了7名学生面向全班讲述了7个故事,教师自己也讲述了一个故事,两个部分共花费时间9(7+2)分钟。

(2)教师在有些环节没有很好地把握住促进学生体验生成的机会,使课堂缺少了更多的精彩。

例:在学生讲述帮助他人的故事时,有人讲到自己给汶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捐了款,很多学生纷纷表示自己也捐过,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这时教师没有能够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地去挖掘学生当时最真实的情感,而是继续列举其他小事。

(3)课堂教学以“写互助格言”作为结尾,没有很好地总结和展现教师引发的属于学生的理解与感悟。

另外,特别是针对学生体验生成的不正确的理解,教师没有抓住时机及时恰当地引导。

例:学生写的格言基本上是教师在多媒体课
件上演示的语句,如“助人者自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等。

有学生总结“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回报你”,教师让学生表达了,但没对此进行正确的引导。

改进建议:
(1)游戏活动的设计还可以更加精致化,使学生对“没有得到帮助”和“得到帮助”的两种情形感受对比更加鲜明,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

(2)充分利用课堂上感动学生的课程材料,放大其感动的效果
(3)填写格言改为抒写学习的收获和感富。

(4)继续探索除游戏活动、故事讲述和汇聚感言之外的其他有效策略。

2.第二次课改进
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
(1)课堂上教师进一步完善了第一次课已用的教学策略,并增加了新策略的尝试,围绕主题进行情感渲染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更强烈的震撼。

如,教师在视频播放公益广告《平安中国》的环节,首先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一遍,为学生的情感激发进行了“预热”:“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一个小女孩骑着自行车回家。

当时啊,大街上空无一人,小女孩越骑越害怕。

骑着骑着,连街道两边的灯都熄灭了。

呼呼的风声吹得小女孩心里直发毛。

当时,她越想越害怕,赶紧唱着歌给自己壮胆。

正当她骑到一个拐弯处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卖夜宵的老爷爷居然还在那里。

”接下来再播放整个视频让学生经历更直观的视觉冲击和感动,此时此刻,“帮助在生活中很重要”和“得到别人帮助,感到快乐”已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有了深深的体验。

又如,在“画出自己的爱心故事,打造爱心小屋”的环节,教师选用了充满无限爱心和童心的儿童歌曲《熊猫咪咪》作为背景进行情感的烘托,其中主题句“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的重复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

(2)教师以问题为引导增加了让学生情感表达的机会,不少环节都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精彩。

如,在故事讲述的环节,有一个学生讲到一次跑了400米比赛后有同学帮助了他。

教师马上提问“怎么帮你的?”学生说是“搀扶了一段,还给我倒水喝。

”接着教师问,“当时你是什么感受?”学生说觉得很高兴。

教师接着问,“对帮助过你的同学有什么需要真情表白的吗?”这位学生激动地说:“××同学和××同学,感谢你们有力的搀扶,还有解渴的水,我的奖牌有你们的一半……”又如,在课堂最后写感言的环节,教师引导说:“今天听到了那么多的爱心故事之后,哪些故事深深地感动了你们?你们有最想要说的话吗?把它写下来。

”学生们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帮助别人,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不仅可以拥有快乐,还可以多一个朋友”……
问题发现:
对学生情绪情感的激发还不够,学生在接受课程材料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多大的挑战,思维锻炼不够。

原因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直接替学生表达的情况,引导得还可以更充分一些,让学生有感而发效果更好。

如,在开始的游戏环节,当被蒙双眼的学生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闯关游戏之后,问帮助过这位学生的其他学生有什么感受的时候,见其没有马上回答,就自己直接感叹道:“帮助别人也是很快乐的事情。


改进建议:
(1)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反面例子,让学生们去评说,从而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比如,街上看到“指路两元”的牌子,某学生“我帮助别人,别人没有帮助我”的困惑,等等。

(2)抛出一个话题“帮助,需不需要回报?”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进行辩论,增进对“帮助”这个教育主题的理解。

3.第三次研究课
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
(1)教学策略进一步拓展,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协同运用,学生经历的感动此起彼伏,课堂教学深入人心。

如,在游戏导入的过程中,教师看到蒙眼送花的学生碰到障碍物的时候,主动扶着学生的手说“我来帮你”,绕过第一个障碍物之后,过道旁的学生纷纷伸出小手引导该学生前行,真正完成了一次爱心“接力”,该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有别人的帮助真好,我很安心。

”在最后写感言的环节,出现了“发自内心去帮助别人,就不需要去想回报”“帮助别人就是为了让别人快乐”“帮助别人,别人感到了快乐,我会更快乐”等感想体会。

(2)新尝试的策略即小组讨论把对“帮助”主题的理解引向深入,学生的认识和境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升华。

例,在小组讨论环节,执教教师讲述了一个案例,即班上有一位平时非常热心帮助同学的学生,自己需要帮助时,他平时帮助过的同学不愿意反过来帮他,他觉得很困惑,不知道自己是应该继续帮助同学还是从此不再帮助。

教师请学生小组讨论,给这位学生出出主意。

经过讨论,学生表达了各自的看法:学生1:以后即使他不帮我,我还是会帮他的。

如果大家都不互相帮助,这样下去不好。

学生2:应该不帮助他,因为他不愿帮我。

学生3:还是继续帮他,终究他会被感动的。

教师抓住时机又做一个帮与不帮的举手表决,结果几乎全部学生举手表示愿意帮助,于是教师引导:既然有这么多的同学还是选择帮助,“看来帮助别人是不需要得到别人的回报的”。

(五)系统梳理研究发现
1.三次课演进的脉络
第一次课的情况是:教师尝试多种教学策略,学生参与积极主动,但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激发还不够,充分细致的表达还欠缺;第二次课发生的变化是:教学
策略更加优化,情感体验表达提升,但是学生对正面事例的体验较多,不同观点的碰撞还不够;第三次课的亮点在于:教学策略更加丰富,话题讨论升华了主题,当然备环节还可以更紧凑些,学生交流还可以更充分些。

2.思品教学要促进五种策略的完善在连续三次课堂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研究小组对当前思品课教学的转变和提升方向以及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进行概括和总结如下:
(1)在谆谆教诲的过程中突出师生的心灵对话。

思品课的教学是一门美化心灵、塑造品格的课程,因此教学的方法更多的应该是心灵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正如本次研究活动中,教师以故事讲述等形式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对话与心灵交流。

(2)在以理服人的过程中注重柔性的以情动人。

强势的以理服人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师生关系直接放到了说服与被说服的位置上,而温暖的人性与情感往往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

在本次研究活动中,教师特别精选了一些足以打动学生的视频材料与歌曲来进行情感的渲染,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在书本学习的过程中借助创设的情境领悟。

思品的教学一定不能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的识记,否则由此而获得的知识终究还是会还给书本,而通过对教师创设情境的感悟却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实际所得。

在本次研究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讲述一个个爱心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温馨情景,既鲜活又真实。

(4)在促进领悟的过程中强调外在的表现表达。

思品的教学始终要坚持和突出“实践性”的课程特征,换言之,思品的教学不是仅仅停留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素质,而要最终促进具有良好公民素质的个体更好地参与社会和服务人类。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教师创造了比较多的爱心表达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更加清晰和明确。

(5)在表现表达的过程中增设冲突的价值判断。

教师除了创设有助于学生理解领悟的直观情境使其可以有感而发之外,还可以把情境的创设变得复杂些,让冲突的价值取向融入其中,从而使学生在价值选择过程中发展起价值判断力。

在本次研究活动中,教师设置的“继续帮助还是不再帮助”的问题情形就较好地让学生参与了价值判断的情境过程。

3.思品教学要追求四个阶段的提升基于对思品课标的理解,以及对本次课不断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尝试,我们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到真正入心见行的思品教学要追求这样几个阶段的层层提升:
(1)从教师的讲解提升为学生的理解。

教师的讲解属于教师自己的见解与认识,最终学生的理解才是课堂上学生实际的获得。

(2)从学生的理解提升为主体的行动。

学生的理解属于认知层面,学以致用才是真正体现出知识学习的价值。

(3)从主体的行动提升为处世的习惯。

主体一次的行动也许并不难,难就难在能够形成为人处世的一贯做法。

(4)从处世的习惯提升为人生的信念。

习惯也可以因外部要求而不断操练
形成,所以能够形成主体自己的信念并主动维持才是最高的境界。

四、中小学教研活动类课程的特征与属性
经过教研活动课程化之后形成的教研活动类课程具有以下鲜明特征与属性:
(一)实践性
教研活动类课程是一种活动课程,实践性是其首要特征,即这类课程的学习贯穿在主题引领下的教研活动过程之中,教师如果没有经历专题的教研活动过程,就无法体现此类课程的学习。

换言之,教师课程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

(二)研究性教
研活动类课程是一种研究型课程,整个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基于专题的研究过程,换言之,此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参与研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此类课程因一个专题而起,过程充满对专题的探索,最后又以基于专题研究形成的林林总总的认识的提炼加工以形成阶段性的结论而收尾。

(三)建构性
教研活动类课程就其内容而言,具有鲜明的建构性,因为其课程内容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步生成、丰富和完善起来的,是实践过程之后的归纳提炼,而不是完全预设的既定内容的演绎。

换言之,此类课程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内容建构的过程。

此类课程存在的初始形态往往是一个基于专题进行探索的路线图,至于沿此路线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和收获怎样的体验,往往需要在主体参与的过程中去生成和建构情境。

(四)未完成性
教研活动类课程即便带有实践获得的相关结论与认识,也只是阶段性的总结,随着进一步的研究或者实践情境的变化,还会激发生成新的认识,所以每一次教研活动类课程的开展都只是在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本身,此类课程的内容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教研活动的课程化给学校一线的教师和区县教师进修学院(校)的教师指导者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形成很大的挑战。

它客观上要求广大教师、教研员、教师培训工作者等组成一个合作学习的共同体,各自以自己的专长介入到教研活动课程化的过程中来,集思广益,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把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放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解决,并把真实的研究过程和有益的研究发现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提炼,从而形成包含实践智慧的实践性知识,成为培训教师的良好素材,有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