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复兴路站涌水事故处理经验总结
总公司收集地铁施工领域安全事故案例集锦
前言基础设施领域的开拓肩负着股份公司结构转型、产业调整的重任,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类项目越来越多,经营收入占比越来越高。
但是这类项目的安全管理风险较大,不可控因素较多,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对于中建来说,基础设施这个新兴领域,我们的管理还比较薄弱、经验不足、专职人员也比较少,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为了保障基础设施领域安全运行,我们搜集整理了全国范围内近年来基础设施领域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依此警示大家吸取事故教训,提高认识,强化管理,保障安全生产。
案例一:天津地铁2号线突泥涌水导致盾构机被埋事故2011年 5月6日凌晨7时30分许,天津地铁2号线建国道—天津站区间,左线掘进289.2m +0.2m 、右线掘进247.2m+0.6m 时,右线盾构机因螺旋机被水泥土固结块卡死无法运转,在开启观察孔进行处理时,发生螺旋机观察孔突沙涌水事件。
由于该地段的地质异常复杂,突泥及涌水较大,导致地面塌陷,且左线掘进快于右线35环,左线线路高程高于右线,致使左右线隧道均发生局部管片变形破损开裂,最终左右线隧道均封堵回填,两台盾构机埋于地下,建天区间左右线重新改线施工,构成责任事故(无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时,两台盾构机平面位置如下图所示。
左右线盾构机平面位置事件经过2011年5月5日19时至5月6日8时,右线盾构掘进施工由盾构队长兼盾构司机带领机修人员进行夜班施工。
当盾构掘进至206环五经路地道建国道站 已完成 左线隧道 已完成右线京山铁路 地下直径线京津城际 右线盾构机 左线盾构机 天津站位置时,机修人员发现盾构机的螺旋输送机运转不正常,进行了全面检查,在正反转过程中,听到螺旋输送机前下方观察孔附近有异常的磨擦声。
凌晨4时左右,螺旋输送机被彻底卡住。
现场值班人员根据查阅施工图及地质勘察报告而初步判断:刀盘已进入旋喷桩加固区域,螺旋输送机中有异物卡住了螺旋输送杆,导致渣土被堵。
初步考虑决定拆开螺旋输送机前下方观察孔(尺寸约为350mm×500mm)盖板取出异物及时恢复掘进的处理方案。
地铁防水施工的学习心得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渗水机理分析及防治措施1 概述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公司在建地铁项目“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区站土建施工第八标段”车站主体结构的渗漏水现象做出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
希望为我公司此类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
本标段工程为第八标段,招标范围为玫瑰苑站、王家湾站~玫瑰苑站区间(简称王玫区间)、玫瑰苑站~永安堂站区间(简称玫永区间),共一站两区间。
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CK5+051.262,起点里程:右CK4+659.144,终点里程:右CK5+125.462,全长465m。
经前期勘测与施工过程来看,本地段的水体不发育,但污水、雨水管线较多,且有很多年久失修。
管线的大量渗漏水为工程结构防水带来较大的隐患。
2 渗漏水的原因分析对于已完成的主体结构渗水情况分析,主要有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漏水、施工缝漏水、维护结构渗水导致的渗水、振捣不密实产生的漏水。
其中振捣不密实产生渗漏水是最难处理的,要加强施工措施予以避免。
2.1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漏水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收缩裂缝: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
新浇筑的混凝土强度在未充分硬化时,如果湿度不足,就会引起混凝土中的水分过早蒸发,形成干缩裂缝。
混凝土的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引起的收缩,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
如果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中产生收缩裂缝。
(2)温差裂缝:温差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
由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散热速率不一样,在其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
同时,此时混凝土的龄期很短,抗拉强度很低,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
如果超过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经常出现超振或者欠振,使骨料过于集中;以及振捣时捣棒没有插入到下层混凝土,致使混凝土出现分层现象,使两层混凝土胶结不密实,由此在结构中形成大量的微小裂缝。
2024年个人关于地铁安全事故的反思总结
2024年个人关于地铁安全事故的反思总结作为普通市民,我对2024年发生的地铁安全事故深感震惊和痛心。
这一次意外的发生,给无辜的乘客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同时也对城市的交通体系和社会秩序造成了重大的冲击。
在这次事故发生后,我深思熟虑,对地铁安全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我认为地铁运营方和相关部门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缺失。
地铁是一种高风险的公共交通工具,对于乘客的安全负有重要责任。
然而,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地铁运营方在设备维护、检修和安全培训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他们应该加强对地铁车辆、线路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和稳定运行。
同时,应加强对运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意识。
其次,我认为地铁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也需要提高。
在事故中,一些乘客因为恐慌和不理性的行为,导致了人员伤亡的进一步扩大。
因此,我们作为地铁乘客,应该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了解地铁乘车规则和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
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避免踩踏和混乱的发生。
最后,我认为地铁安全问题不仅是地铁运营方和乘客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政府应在安全监管和制度建设上加大力度,加强对地铁运营方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应加强对地铁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地铁安全事务中,共同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的地铁环境。
总之,地铁安全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作为个人,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地铁安全的关注和学习,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地铁安全事务中,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地铁环境,为城市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复兴路站涌水事故处理经验总结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工程概况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全长16.745公里,该线设高架车站2座、地下车站11座。
本次涌水事故发生在复兴路站,该站长157.3m,宽23.1m(端头28.1m),深23.7m,地下三层结构,采用半盖挖法施工。
设7道支撑,1、4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余为钢支撑。
险情发生于2013年元月,当时复兴路站完成第一至四道支撑及东端头第五、六道钢支撑;东端头38m 底板施工完毕,第三段已挖至第四、第五道支撑。
2水文地质情况车站场地属长江Ⅰ级阶地地貌,地面标高在23.14~24.6m 之间。
勘察报告揭示场地地下水按其赋存条件分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种种类型。
(1)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Qml)中,水位不连续,无统一自由水面,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入渗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
勘察期间测得其初见水位埋深为1.5~5.8m。
(2)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4-1)粉砂夹粉土、粉质粘土、(4-2)粉砂、(11-1)细砂混粉质粘土、(11-2)中细砂混粉质粘土、(12)中粗砂混砾、卵石之中,与长江水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其水位受长江水位变化的影响,水量丰富,其上覆粘性土层及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顶、底板。
勘察报告指出:该场地承压水水头高度为8.00m,相当于标高17.58m(地下6m)(2009年11月~12月),根据武汉市承压水水头变化规律,在丰水期时场内承压水水头要比枯水期时高2.0~3.0米。
3围护结构设计围护结构采用为1m 厚地连墙结构,深41~44m,工字钢接头。
4降水情况前期降水方案采用坑内降水方案,降水井分为两类,一类是疏干井(30~32m),目的是疏干坑内4-1粉土夹粉砂、4-2粉砂层,另一类是减压井(40~42m),目的是降低11-2沙层地下水头,防止基坑底部突涌。
场区共布设减压降水井18口,疏干降水井21口,观测井4口(兼作安全储备井,结构同疏干井)。
降水疏干法处理高承压含水层突涌事故的辨析——以武汉地铁复兴门
.
号线年底通车 ?是 继续 以冷冻 、注浆 “ 封 堵 ”为 主 ,还是 应 以降水 、疏 干 为 主 ,达 到消 除水 头 差 以根 除 渗 流破 坏?
这成 了最主要 的矛盾 点。
.
5 . 94 1
f . 1 — 2 ) 粉细砂
3 0 m,承压水测压水位标高一般为 1 7 . 0—2 0 . 0 m,年 变幅 3
4 m,主要赋存 于 两岸 一级 阶地第 四系全新 统 冲积 粉 细 砂 、中粗砂 砾石层 中。
底形成 0 . 1 6一一 0 . 1 7 MP a 的水压 力,在 冻结层局 部融化 的 情 况下,足 以击穿 冻结层 空 隙发 生 涌水 涌砂 。事故 发生后 经过 紧急召 开专 家会 分析 ,最 终采 用 中深 井 降水 的 方 法。
使 得 盾 构 接 收 端 及 时 完 工 ,盾 构 顺 利 出 吊。
7 . 8 6 )
【 6 . 2m
( 1 —1 ) 杂 填 土
关 键 词 :地 下水 ; 突 涌 ;地 铁 降 水 ; 冷 冻 法 中 图 分 类 号 :T U 7 5 3 文献 标 志 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2— 4 0 l 1 ( 2 0 1 6 ) 1 2—0 1 2 1— 0 3
渗透破坏亦称 渗透 变形—— 可通 过渗 透力 J 和 临界水
力梯度 i 来 判 别 。 不发生渗透破坏判别式 :
r ’
. .
J≤
_
- n
本 区间地下水按埋 藏条 件 主要为 上层滞 水 、层 间承 压 水两种类 型。上 层滞 水 主要赋存 于两 岸人 工填 土层 中 ,含
地铁淹水应急预案与救援技巧
地铁淹水应急预案与救援技巧地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然而,在面对突发的淹水情况时,地铁系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建立地铁淹水应急预案并掌握相应的救援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铁淹水的应急预案制定、救援技巧的培训和应急工作的实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地铁淹水事件。
一、地铁淹水应急预案的制定1. 背景分析在制定地铁淹水应急预案前,我们需要对地铁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可能面临的淹水风险进行全面的背景分析。
这包括地铁路线和站点的水文地质勘察、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概率、排水系统状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2. 预警机制建立建立地铁淹水的预警机制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可以通过安装水位监测设备、定期巡检和排查等方式,实现对地铁区域的水位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同时,与气象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及时获取天气信息,掌握降雨情况,以便调整运行计划和采取防范措施。
3. 逃生设施建设在地铁淹水应急预案中,逃生设施的合理设置是保障乘客安全的关键。
地铁站点和车厢内应配备应急疏散通道、灭火器材等,以便乘客在发生淹水时能够及时安全地撤离。
此外,还应加强对逃生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4. 应急部署和资源调配地铁淹水应急预案中还需要对应急部署和资源调配进行明确规划。
这包括与消防、抢险队伍的合作协调,及时配备抢险设备和物资,并培训相关从业人员,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二、救援技巧的培训1. 培训内容培训地铁淹水救援技巧时,应包括乘客自救和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理方法。
对于乘客来说,应教授如何在淹水情况下保持冷静,寻找逃生通道,正确使用逃生设施等技巧。
对于救援人员来说,应加强水上救援技能、安全绳系统使用和协同救援等方面的培训。
2. 培训机制建立建立健全的地铁淹水救援技巧培训机制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演练、开展模拟训练和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救援技能和水上安全意识。
同时,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确保培训效果的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复兴路站涌水事故处理经验总结
武汉地铁 4 号线二期复兴路站 涌水事故处理 经验 总结
谢 其 勇 ( 武汉 地铁 集 团有 限公 司 , 湖北 武汉 4 3 0 0 3 0 )
3 围护 结 构 设 计
围护结构采用为 1 m厚地连墙结构 , 深4 1 — 4 4 m, 工字钢接头 。
4 降水情况
帷幕 内补充单液注浆点 , 加强止水效果 。 ( 3 ) 可考虑在漏点附 近增 设 2口备 用降水井 、 井深 3 0 m左右 , 并 进行降水效果检验 : ( 4 ) 为 防止后续施工 中地连墙异形节点 渗漏 . 在未开挖 至基底的 异形接头处 。 坑外增设高 压旋 喷止水 . 旋喷 范围为 4 — 4 层顶 面至开挖
混凝土进行 反压 8日白天调集工人及材料来支援 , 组织用水泥袋 、 混凝土 、 土袋子
筑 岛反压 . 由于回填 反压效果一直不 明显 . 现场采取用 0 1 0 8 a r m的钢 管进行引流再 回填反压的办法 . 涌水量没有减小。 8日 下午 1 6 : 3 0 左右第一个孔 f 距 涌水 点 1 . 5 m 1 完毕开始注双液 浆. 开始双液注浆后 , 坑 内涌水略为减小 ; 1 8 : 0 o 时, 第二个注浆孔 ( 正 位于涌水点处 ) 完成 , 坑 内涌水突然增大 , 当时利用钻孔机将 p u 发 泡 剂引入地下 . 这才将涌水封住 。同时基坑 内采取混凝 土封 闭的加 固措 施。 8日 晚上恢复双液浆注浆 , 至1 1 日下午五点 , 累计注浆 9 个孔 , 间 2 水 文地 质情 况 距 1 . 5 m, 其中 1 号孔 ( 注浆 7 2 h , 约8 0 T水泥) 才注浆填充密实 。 车站场地属长江 I 级阶地地貌 . 地面标高在 2 3 . 1 4 — 2 4 . 6 m之间。 监测数据表 明地 面沉 降 1 9 号点处最大 为 l O O m m. 变形最快时沉 勘察 报告揭示场地地下 水按其赋存条件 分为上层滞水和孔 隙承 降速率达到 1 0 m m / h , 地面开裂 。涌水封堵后沉 降速 率迅速减小 , 到8 压水两种种类型 。 日晚 7 点 时。 已趋于稳定 , 沉降速率降为 0 . 4 m m / h 。 ( 1 )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 L ( Q m 1 ) 中, 水 位不连续 , 无统一 自由 1 月 9日下午五点 , 召开了专题处理会 , 专家形成意见如下 : 地连 水面 . 大气降水及地表 水入渗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 。勘察期间测得其 墙异形槽段接头处渗漏 . 渗漏点位于 4 - 1 层粉砂为主 的互层 土 . 基坑
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盾构接收涌水涌砂导致地面沉降事件
Most people, most of the time, can only rely on themselve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盾构接收涌水涌砂导致地面沉降事件2014年6月7日21:00,盾构推进过程中洞门右下角位置出现涌水。
7月1日16:30分,左线盾构机中盾吊出后,发现洞门底部有少量水涌出,17时底部涌水量变大,涌水通道约20cm。
左线隧道左侧附件的人民医院两层楼出现沉降、开裂,至7月2日凌晨,最大沉降102.9mm,人民医院建筑物开裂,裂缝最大50mm。
7月3日17:15分刀盘正下方6点钟位置发生涌漏并携带大量泥沙;20:25分发生第二次涌漏;23:40分左右洞门下方漏水点再次又从靠近车站站台侧的底板下涌出。
7月6日凌晨1987、1988环管片拱部突然发生错位,1987环管片纵向缝裂开、增大,并有小股水流出。
事件经过(一)左线险情经过1.第一次险情2014年6月7日3:50,盾构推进第1991环,19:00盾构推进1200mm(掘进速度1-3mm/min),刀盘推至洞门口,21:00洞门右下角位置出现涌水;21:50分第1991环推进完成,在掘进过程中因接收姿态较差导致洞门帘幕橡胶板拉断;险情处理后继续推进第1992环,推进过程正常;6月8日1:35分推进第1993环,2:30分第1993环推进1400mm,右下角再次涌水,盾构停止推进。
2.第二次险情2014年7月1日16:30分,左线盾构机中盾吊出后,发现洞门底部有少量水涌出,17时底部涌水量变大,涌水通道约20cm。
左线隧道左侧附件的人民医院两层楼出现沉降、开裂,至7月2日凌晨,最大沉降102.9mm,人民医院建筑物开裂,裂缝最大50mm。
(沉降最大位置为人民医院放射中心)3.第三次险情2014年7月5日晚完成设备桥移除后,准备进行内支撑架设,7月6日凌晨1987、1988环管片拱部突然发生错位,1987环管片纵向缝裂开、增大,并有小股水流出。
地铁事件处理总结汇报发言
地铁事件处理总结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所面临的地铁事件处理情况和总结经验。
地铁作为大城市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给大家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我国地铁线路日趋完善,但频繁发生的意外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忧虑。
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总结这些事件,尽快解决问题,确保地铁安全运营。
首先,我将向大家介绍我们所处理的一起典型事件。
事发时间是XX年XX月XX日,当时地铁发生了一起乘客意外坠轨身亡的事件。
作为地铁运营方,我们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停运了列车,引导乘客撤离并展开救援。
然而,这起事件的发生引发了沉重的社会关注,我们面临着很大的舆论压力和管理挑战。
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向遇难者及其家属致以最深的哀悼和诚挚的慰问。
同时,我们迅速成立了紧急处理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全力以赴做好事件处理工作。
我们对事件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调查,进行了现场勘察和数据分析,并与警方、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沟通和合作。
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这起意外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乘客自身存在安全意识不足和操作失误。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地铁设备维护不到位、运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因此,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一、加强乘客安全教育和宣传。
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发布安全提示,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完善地铁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
加强设备巡检、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有效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三、加大安全投入。
增加安全巡检人员和设备,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地铁安全运营。
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与警方、卫生部门等各方共同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和处理细则,形成合力,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
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在处理地铁事件时需要以下几点:一、及时响应和快速行动。
对于一起地铁事件,我们必须迅速展开应急处置,停运列车,疏散乘客,采取措施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二、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
2024年个人关于地铁安全事故的反思总结
2024年个人关于地铁安全事故的反思总结在2024年,我深切反思了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从中汲取了深刻的教训。
地铁安全事故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造成了无边的悲痛和损失。
以下是我对地铁安全事故反思的总结。
首先,我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在事故发生前,我经常忽视了安全意识,只关注乘车的方便和快捷。
然而,安全意识是保障我们生命安全的基石,我们不能再忽视。
我将时刻保持警惕,遵守地铁的规章制度,注意车内的安全提示,严禁违规行为。
其次,我深感责任担当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乘客,我应该积极参与到地铁安全工作中来。
我将主动向乘务人员报告可疑情况,如发现可疑包裹或人员,我会果断采取行动,避免潜在危险的发生。
另外,我也认识到了安全设施的必要性。
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安全设施的不完善有关。
因此,我会积极参与到宣传和监督地铁安全设施建设中。
我将参与公众活动,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同时也将监督地铁公司和政府加大对地铁安全设施的投入和维护。
此外,我还将加强对自身的培训和学习。
我将自觉学习有关地铁安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应急处置能力。
我会参加地铁安全培训课程,了解急救知识和逃生技巧,为自己和他人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
最后,我还认识到了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在紧急情况下,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我将与乘客和工作人员保持沟通,共同组织和实施应急预案。
我相信,只有整个社会形成合力,我们才能在地铁安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通过对地铁安全事故的深刻反思,我明确了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我将时刻保持警觉,牢记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到地铁安全工作中来。
我相信,只有每一个乘客都参与进来,才能一起构建一个更加安全、便捷的地铁系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地铁事件处理总结汇报
地铁事件处理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我对最近发生的地铁事件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处理,并整理成了以下的汇报。
请您审阅。
事件概述:最近,我们所辖地铁线路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地铁事件,导致乘客遭受了一定的伤害,对我们的地铁运营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主要问题分析: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对事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主要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驾驶员疏忽大意:事件中的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乘客的异常情况,导致乘客遭受了伤害。
2.紧急应急措施不到位:在事件发生后,地铁车站的应急措施未能迅速启动,造成救援延误,加剧了事件的严重性。
3.安全培训和人员管理不足:事件处理过程中还发现,地铁公司的安全培训和人员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未能保证驾驶员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
处理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处理措施:1.加强驾驶员培训:我们将组织专业的培训团队,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紧急应急处理能力。
2.完善应急措施:我们将重新审查和完善地铁车站的应急措施,确保在类似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启动,减少潜在风险和伤害。
3.加强管理监督:我们将加强对驾驶员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素质,确保他们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
4.加强乘客安全教育:我们还计划组织乘客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如何在地铁乘坐过程中正确应对紧急情况,减少伤害。
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所采取的处理措施的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估:1.事件的再发生率:通过统计一定的周期内的类似事件的发生情况,来评估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2.乘客投诉情况:通过分析乘客的投诉情况,了解乘客对我们的服务和安全情况的满意度,进一步评估处理措施的效果。
3.客流和口碑变化:通过客流量和口碑的变化来评估事件对我们形象的影响,以及后续处理措施的效果。
结语:地铁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认真反思问题所在,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加强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和服务质量,以重建乘客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2024年地铁安全事故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地铁安全事故心得体会杭州地铁11.15坍塌事故已过去两年多,但每当想起这起事故,都会让我们每个四局人悔恨难当,事故血的教训是深刻的,事故的发生给人民财产、给企业信誉、给遇难家庭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事故的发生将我们四局推向了灾难性的边沿,事故的处理也给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痛定思痛,我们要化悲痛为决心和动力来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作为一名项目经理,作为工程直接负责人,也是施工安全第一负责人,必须把施工安全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下面我从几点来谈以后来如何抓安全工作。
1、组织安全技术人员严格审查施组和各种方案的安全措施,不能马马虎虎就签字同意施工,要慎重审查。
2、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组织制定项目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达标计划,并组织实施。
3、对广大职工和管理干部及民工经常进行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和管理人员及民工的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
4、定期听取分管副经理和安全员关于安全生产情况的汇报,并定期地向职工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对在安全生产中做出显著成绩者提出奖励意见,必须舍得安全措施经费投入。
5、对严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坚决令其停工并提出行政和经济处理意见,对危及安全的施工部位和场所责令停止施工。
2024年地铁安全事故心得体会(2)在2024年,一起严重的地铁安全事故发生了。
作为目击者之一,我深受震撼并对这次事故有了深入思考。
下面是我对这次地铁安全事故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对地铁安全的关注。
首先,这次地铁安全事故让我意识到了地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乘坐中,我们常常会觉得地铁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很少关注安全因素。
然而事故的发生无疑是对这种心态的极大警示。
从这次事故中可以看出,地铁作为一种大众交通工具,其安全风险无疑是存在的,我们不能以为坐地铁无忧,而应该时刻保持警惕。
其次,这次事故的发生也让我意识到了地铁系统的安全隐患。
交通部要求汲取地铁雨水倒灌事件教训感悟
交通部要求汲取地铁雨水倒灌事件教训感悟
交通部要求汲取地铁雨水倒灌事件的教训和感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 增强应急能力:地铁雨水倒灌事件发生后,重要的是要及时响应,并展开紧急救援
工作。
交通部可以要求地铁运营管理方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加
强应急演练,以确保在类似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2. 加强设施维护与检查:地铁雨水倒灌事件很可能是由于地铁站或线路设施维护不善
导致的。
交通部可以要求地铁运营管理方加强设施的巡查与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提早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3. 提高技术标准:地铁雨水倒灌事件也可能与地铁系统设计和建设技术问题有关。
交
通部可以要求地铁运营管理方和相关设计单位提高技术标准,确保地铁系统在各种极
端天气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预防雨水倒灌等类似事件的发生。
4. 加强信息公开与沟通:交通部可以要求地铁运营管理方加强与广大乘客的信息沟通
与交流,及时告知乘客有关地铁运营状况和紧急情况,并提供实时反馈渠道,加强对
乘客的安全提示与引导。
总之,交通部要求汲取地铁雨水倒灌事件的教训感悟,需要从应急能力、设施维护、
技术标准和信息沟通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以确保地铁系统的安全与顺畅运营。
地铁工作者报告安全事故处理情况
地铁工作者报告安全事故处理情况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仁:我作为一名地铁工作者,怀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向大家汇报最近发生的一起地铁安全事故及我们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
在此次事故中,我们深感痛惜和愧疚,同时也意识到加强安全管理的紧迫性。
事故发生在本月10日早上7点左右,在地铁3号线的XX站。
当时由于一个信号故障导致两列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相撞,事故造成30多名乘客受伤,其中3人伤势较重。
接到事故报告后,我们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并迅速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事故处理:1. 立即组织救援:我们第一时间通知了救援中心和医疗部门,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助和治疗。
同时,紧急疏散通知也通过广播系统向所有乘客发布,确保他们的安全和生命不受威胁。
2. 进行事故调查:为了弄清事故原因和责任,我们成立了一个紧急调查组。
该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安全专家组成,他们分析了信号系统的异常情况,检查了列车司机的操作记录,并收集了乘客的证言。
3. 加强安全培训: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列车司机操作不当和信号系统的故障。
因此,我们决定加强列车司机的安全培训,提醒他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并对信号系统进行全面检修和更新。
4. 完善应急预案:通过这次事故,我们深刻意识到在应对紧急情况时的不足。
因此,我们将完善地铁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类似情况下能够更加迅速和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保护乘客的安全。
5. 落实责任追究: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
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层,都必须对自己的过失负起应有的责任,并接受相应的处罚。
我们高度重视此次事故带来的教训,并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
我们将加强与公安、消防、应急救援等部门的合作,加大检修和设备更新工作力度,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可靠。
最后,我代表全体地铁工作者向受伤乘客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慰问,并向领导和社会大众保证,我们将竭尽全力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确保地铁乘客的安全出行。
地铁积水故障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应对地铁线路因降雨、管道破裂等原因造成的积水故障,确保地铁运营安全、乘客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地铁积水故障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成成员:地铁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相关部门负责人。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设备抢修等工作。
组成成员:安全、运营、维修、技术等部门人员。
3. 信息发布组负责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应急处置信息。
组成成员:宣传、客服等部门人员。
三、应急处置流程1. 紧急启动当发现地铁线路发生积水故障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2. 人员疏散应急救援小组迅速到达现场,根据积水情况,启动人员疏散预案,确保乘客安全撤离。
3. 设备抢修技术部门人员迅速进行设备检查,查找故障原因,制定抢修方案,确保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4. 信息发布信息发布组通过官方渠道、媒体等途径,及时向公众发布应急处置信息,避免恐慌。
5. 现场保障运营部门负责现场交通疏导,确保乘客顺利出行;安全部门负责现场安全保卫,防止意外发生。
6. 恢复运营待积水排除、设备恢复正常后,启动运营恢复预案,逐步恢复正常运营。
四、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对降雨、水位等信息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2. 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3. 提升应急物资储备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救生器材、排水设备等,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对运营、维修、安全等部门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置技能。
五、总结与评估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改进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2024年个人关于地铁安全事故的反思总结范本(2篇)
2024年个人关于地铁安全事故的反思总结范本2024年地铁安全事故反思总结近年来,地铁在我国的城市中迅猛发展,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之一。
然而,地铁安全事故的频发让人们不得不对地铁的运营安全问题进行反思。
在2024年这一年,针对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个人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总结,以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地铁安全事故发生的背后存在着运营管理不严谨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一些地铁运营公司在日常运营管理中往往将重心放在效益上,忽视了对安全的重视。
例如,运营公司对车辆、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监管部门也没有将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手段。
因此,我认为,地铁运营管理和监管应该加强,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规定和标准执行。
其次,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与乘客素质和安全意识不高有关。
一些乘客在地铁站和车厢内的行为举止不规范,如拥挤、推搡、乱扔垃圾等,极易引发意外和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有一部分乘客对地铁的安全意识较低,对安全规定和急救知识了解不够,一旦发生事故时无法及时正确应对。
因此,我认为,对乘客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十分必要,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和紧急应变能力。
第三,地铁的运营系统和技术设备也需要加强改进。
一些地铁线路和车辆存在一些老化和损坏的问题,这给安全运营带来了风险。
另外,一些现有的技术设备和安全保障措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我认为,在地铁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注重选择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并提升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水平。
最后,地铁安全事故发生还与市民对地铁文化和法律法规的认知不足有关。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倡导和传播地铁文化对于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地铁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提高市民对地铁规章制度的遵守和维护。
因此,我认为,应该加强地铁文化的宣传,让市民了解地铁背后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要提高市民对地铁规章制度的遵守和自觉维护能力。
地铁进水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就地铁进水问题与大家进行讨论。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然而,近期频发的地铁进水事件,不仅给乘客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也对地铁运营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此,我想就这一问题发表几点看法,并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地铁进水问题的严重性。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旦发生进水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可能引发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地铁进水问题,切实加强防范措施。
其次,我们要分析地铁进水的原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铁进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地铁隧道结构存在缺陷,如防水层老化、破损等;2. 地铁隧道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无法有效排除积水;3. 地铁隧道内电气设备老化,易受水浸泡导致故障;4. 乘客违规行为,如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站等。
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地铁进水问题:1. 加强地铁隧道防水层维修保养,确保其完好无损;2. 优化地铁隧道排水系统,提高排水效率;3.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4. 加强乘客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杜绝违规行为。
此外,以下措施也有助于预防地铁进水事故:1. 提高地铁建设质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2. 加强地铁运营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3.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应对;4.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总之,地铁进水问题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出行安全和城市公共交通的稳定运行。
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切实加强防范措施,确保地铁安全运行。
在此,我呼吁各位领导和同事共同努力,共同为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地铁出行环境而努力。
谢谢大家!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有效解决地铁进水问题,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
2024年透水事故救援总结范文
2024年透水事故救援总结范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事故频发,其中透水事故占比较大。
透水事故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为了及时应对透水事故,在2024年,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救援行动。
本文将对2024年透水事故救援行动进行总结,以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未来的透水事故救援提供参考。
二、背景2024年是我国建筑工程透水事故频发的一年,涉及到多个领域,如地铁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等。
透水事故的发生通常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现场管理不到位等。
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相关部门联合展开了一系列救援行动。
三、救援行动概述1. 联合组织面对透水事故频发的情况,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组织成立了由消防、安监、建设等多个部门组成的救援指挥部。
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制定救援方案,并指导现场救援行动。
2. 快速响应一旦发生透水事故,相关部门快速响应,将救援人员迅速调派到现场。
救援人员包括专业的救援队伍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
救援队伍经过多次应急演练,能够迅速行动,提供有效的援助。
3. 现场救援在透水事故发生的现场,救援人员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首先,他们通过快速排水等措施尽快降低现场的危险程度。
其次,他们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拆除、修复等工作,以便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同时,他们也组织人员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
4. 事后处理透水事故救援结束后,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事故责任的追究,以及事故预防的改进。
四、救援行动评估2024年的透水事故救援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 救援力量不足尽管在透水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行动,但由于事故频发,救援力量不足的问题凸显。
在未来,应加强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以提高应对透水事故的能力。
2. 救援装备不完备在救援行动中,一些高效的救援装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装备缺乏或使用不当的情况。
地铁事件处理总结汇报材料
地铁事件处理总结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一起地铁事件的处理情况。
此次地铁事件发生在我们管辖范围内,对于关心和支持我们工作的领导和同事来说,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此,我将以一个总结汇报的形式,向大家详细介绍此次事件的处理过程以及涉及的各项措施。
首先,我简要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
事件发生在上周五的早高峰期间,一列地铁列车突发故障,引发了乘客之间的恐慌和混乱。
由于人员众多,地铁车厢内的拥堵现象很快导致了一起踩踏事件,造成数十人受伤。
接到报警后,我们迅速组织了应急救援队伍的前往现场进行救援,并通过媒体渠道发布了紧急消息,呼吁乘客保持冷静,避免进一步的伤亡。
针对此次事件,我们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1. 救援和医疗援助:我们迅速派遣救援队伍,包括医疗人员和抢险人员,赶赴现场展开抢救伤员的工作。
同时,我们联系了附近的医院,做好了后续的医疗救治准备,确保伤员能够及时得到合理的治疗。
2. 调查和分析:紧急事件发生后,我们立即成立了调查小组,对事件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调查。
通过梳理各个环节,我们发现故障列车的维修不及时以及应急预案不完善,是导致此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3. 安全演练和培训:为了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我们决定加强对地铁员工的安全培训,包括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的培训,以及模拟演练的频率和深度。
4. 风险评估和改进措施:通过此次事件的教训,我们认识到地铁系统在高峰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障乘客的安全,我们决定加强对地铁车辆的维护和检修,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5. 与社会舆论的沟通:我们充分意识到此次事件对公众的影响和社会舆论的关注。
因此,我们积极与媒体沟通,及时发布事件进展情况,并对事件处理的方式和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尽可能消除公众的疑虑和不满。
通过上述的措施,我们顺利化解了这次地铁事件的危机,有效地维护了乘客的安全和利益。
地铁四号线事故分析与处理
地铁四号线事故分析与处理一、工程概况浦东南路站到南浦大桥站区间隧道上行线长2001M,下行线长1987M,其中江中段440M。
区间隧道底部最大埋深为37.35M。
盾构从浦东向浦西推进,在穿越黄浦江后经防汛墙、外马路、文庙泵站、音像制品批发交易市场进入中山南路,在穿越多稼路后隧道上下行线逐渐由水平同向推进转为垂直同向推进直至浦西南浦大桥站(图1)。
图1图2中用深颜色表示的就是本次事故的发生区域。
事故的发生点位于隧道的联络通道处(又称旁通道),联络通道采用冰冻法进行施工(风井采用逆作法施工,已完成)。
2003年7月1日凌晨4时许,建设中的本市轨道交通4号线突发险情,其区间隧道浦西联络通道施工现场发现渗水,随后出现大量流沙涌入,引起地面大幅沉降。
地面数幢建筑遭到破坏,其中中山南路847号一幢八层楼房的裙房于1日上午9时许部分倒塌。
至7月2日上午9时许,进水的联络通道已被基本封堵完毕,解除了因险情造成的对整个轨道交通4号线的威胁。
另外,发生倾斜、倒塌的地面建筑正在被火速拆除。
不过,新的险情又发生了———董家渡外马路段长约30米的防汛墙受地面沉降影响,发生沉陷和开裂!图2去年刚建成的造价1亿元的泵站(左侧粉红色建筑)现已淹在水里隧风井旁通道垂直通风18.25m13.3m4.2mD5.5m 积水坑倾斜楼房即将爆破大批武警战士在沉陷严重的黄浦江防汛堤外抢险二、事故原因分析1.工程地质发生事故的联络通道所处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处在第7层承压水地层中。
2.事故原因施工单位在用于冷冻法施工的制冷设备发生故障、险情征兆出现、工程已经停工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施工,直接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同时,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程序调整施工方案,且调整后的施工方案存在欠缺。
总包单位现场管理失控,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失职。
专家组认为:《冻结法施工方案调整》存在缺陷,施工中冻土结构局部区域存在薄弱环节,并又忽视了承压水对工程施工中的危害,导致承压水突涌,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复兴路站涌水事故处理经验总结
【摘要】武汉地铁4号线复兴路站在基坑开挖中出现地连墙侧壁涌水险情,现场采用坑内回填反压、坑外注pu发泡剂的方式,有效的控制了险情扩大,处理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涌水;地连墙;注浆
1 工程概况
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全长16.745公里,该线设高架车站2座、地下车站11座。
本次涌水事故发生在复兴路站,该站长157.3m,宽23.1m(端头28.1m),深23.7m,地下三层结构,采用半盖挖法施工。
设7道支撑,1、4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余为钢支撑。
险情发生于2013年元月,当时复兴路站完成第一至四道支撑及东端头第五、六道钢支撑;东端头38m底板施工完毕,第三段已挖至第
四、第五道支撑。
2 水文地质情况
车站场地属长江ⅰ级阶地地貌,地面标高在23.14~24.6m之间。
勘察报告揭示场地地下水按其赋存条件分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承
压水两种种类型。
(1)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qml)中,水位不连续,无统一自由水面,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入渗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
勘察期间测得其初见水位埋深为1.5~5.8m。
(2)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4-1)粉砂夹粉土、粉质粘土、(4-2)粉砂、(11-1)细砂混粉质粘土、(11-2)中细砂混粉质粘土、(12)
中粗砂混砾、卵石之中,与长江水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其水位受长江水位变化的影响,水量丰富,其上覆粘性土层及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顶、底板。
勘察报告指出:该场地承压水水头高度为8.00m,相当于标高17.58m(地下6m)(2009年11月~12月),根据武汉市承压水水头变化规律,在丰水期时场内承压水水头要比枯水期时高2.0~3.0米。
3 围护结构设计
围护结构采用为1m厚地连墙结构,深41~44m,工字钢接头。
4 降水情况
前期降水方案采用坑内降水方案,降水井分为两类,一类是疏干井(30~32m),目的是疏干坑内4-1粉土夹粉砂、4-2粉砂层,另一类是减压井(40~42m),目的是降低11-2沙层地下水头,防止基坑底部突涌。
场区共布设减压降水井18口,疏干降水井21口,观测井4口(兼作安全储备井,结构同疏干井)。
目前实际在抽17口井,单井抽水量较小,统计结果5~9吨/24h,实测水位地下24m。
5 险情发生及处理经过
2013年1月7日19:30分,施工单位进行第六流水段第四道砼支撑以下土方开挖(地面以下约20.5米),在开挖到南侧地连墙(ew10、ew11)接口处,现场技术员发现接口处有潮湿现象,地连墙表面有水渍。
当时安排堵漏人员到现场,采取聚氨酯堵漏措施,21:30将水堵住,漏水点不再渗水。
1月7日24:00基坑继续向下开挖1m左右,原漏水点下面1m新发现一个漏水点;开始水流量较小但夹带泥沙,后漏水处孔洞迅速扩大至约30x30cm孔洞,涌水增大,施工单位采取“黑心棉”填塞,并挖土回填,由于水压力太大,填这边,水就从另一个地方冒出来,回填反压效果不佳。
01:30左右现场各方商议后决定采取下列措施:1)采取坑内继续回填反压,坑外双液注浆进行封堵的方案;2)考虑道路行车安全,将地连墙外侧道路进行封闭,只保留临时盖板上双向2车道;3)在道路外补地面监测点,不间断进行地面沉降监测。
同时联系调运水泥及混凝土进行反压。
8日白天调集工人及材料来支援,组织用水泥袋、混凝土、土袋子筑岛反压,由于回填反压效果一直不明显,现场采取用?覫108mm 的钢管进行引流再回填反压的办法,涌水量没有减小。
8日下午16:30左右第一个孔(距涌水点1.5m)完毕开始注双液浆,开始双液注浆后,坑内涌水略为减小;18:00时,第二个注浆孔(正位于涌水点处)完成,坑内涌水突然增大,当时利用钻孔机将pu发泡剂引入地下,这才将涌水封住。
同时基坑内采取混凝土封闭的加固措施。
8日晚上恢复双液浆注浆,至11日下午五点,累计注浆9个孔,间距1.5m,其中1号孔(注浆72h,约80t水泥)才注浆填充密实。
监测数据表明地面沉降19号点处最大为100mm,变形最快时沉降速率达到10mm/h,地面开裂。
涌水封堵后沉降速率迅速减小,到8日晚7点时,已趋于稳定,沉降速率降为0.4mm/h。
1月9日下午五点,召开了专题处理会,专家形成意见如下:地连墙异形槽段接头处渗漏,渗漏点位于4-1层粉砂为主的互层土,基坑底以下存在稳定的4-4粉质粘土隔水层。
坑内降水不可能疏干4-4层隔水层以上互层土中地下水;形成坑内外较大水头差,加上坑外直径1350mm污水管及电缆沟中漏水的影响,漏点处产生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邻近路面下沉的后果。
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由于渗透点已基本封堵,在地面塌陷区可采用单管高喷桩,中心距1.2-1.4m,深度至4-4隔水层顶面,加固塌陷处地基,保证道路稳定。
(2)漏点处增设半圆形咬合高喷止水帷幕,形成第二道止水屏障;帷幕内补充单液注浆点,加强止水效果。
(3)可考虑在漏点附近增设2口备用降水井、井深 30m左右,并进行降水效果检验;
(4)为防止后续施工中地连墙异形节点渗漏,在未开挖至基底的异形接头处,坑外增设高压旋喷止水,旋喷范围为4-4层顶面至开挖面以上1m-2m;
(5)继续加强周边环境变形及漏点附近内支撑轴力监测,实施信息化施工;
(6)双液注浆设备留在现场,在继续开挖中如发现渗漏,仍以双液注浆封堵和坑内反压回填的措施为主进行处理。
6 经验总结
(1)此次涌水现已初步查明是地连墙“工”字钢接头处刷璧不彻底,导致接头处混凝土产生孔洞所致。
因此在地连墙施工管理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对接头处的质量控制。
尤其在武汉地区一级阶地,最好在地连墙接头处增设旋喷桩进行止水加固。
(2)深基坑开挖施工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配备双液注浆机、水玻璃、聚氨酯、水泥等应急物资。
在开挖过程中一定要配备经验丰富的施工员,发现侧壁有渗水迹象要立即停止开挖,并启动应急预案。
(3)对封底地连墙,承压水被地连墙隔断,坑内降水井无法降低坑外水位,开挖越深,坑内外水头差越大大,地连墙稍有缺陷就会产生涌水事故,建议最好在坑外增设应急减压井,发现涌水立即开启坑外降水井,减小基坑内外压力差,这样堵水就会相对容易,也不用大规模回填反压造成后续处理困难。
(4)对深基坑侧壁涌水一定要反映迅速,要充分认识事情的严重危害,尽可能调集周边工地资源进行支援,对周边临近管线特别是给水、排水管要第一时间通知产权单位到现场对管道进行检查,必要时采取停水措施。
(5)对深基坑侧壁涌水,基坑内回填反压结合坑外注聚氨酯是切实可行的,核心是如何将聚氨酯注到十几米的地下,本次险情采用钻孔机将
【参考文献】
[1]武汉地铁4号线复兴路站详勘报告[r].
[2]武汉地铁4号线复兴路站围护结构施工图设计[z].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