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课件_折叠问题 (1)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折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折叠题含答案解析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折叠题1.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AD的中点,∠E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F,将∠DEF 沿EF折叠,点D恰好落在BE上M点处,延长BC、EF交于点N.有下列四个结论:①DF=CF;②BF∠EN;③∠BEN是等边三角形;④S∠BEF=3S∠DEF.其中,将正确结论的序号全部选对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D=∠BCD=90°,DF=MF,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MF=∠D=90°,即FM∠BE,CF∠BC,∠BF平分∠EBC,∠CF=MF,∠DF=CF;故①正确;∠∠BFM=90°﹣∠EBF,∠BFC=90°﹣∠CBF,∠∠BFM=∠BFC,∠∠MFE=∠DFE=∠CFN,∠∠BFE=∠BFN,∠∠BFE+∠BFN=180°,∠∠BFE=90°,即BF∠EN,故②正确;∠在∠DEF和∠CNF中,,∠∠DEF∠∠CNF(ASA),∠EF=FN,∠BE=BN,但无法求得∠BEN各角的度数,∠∠BEN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故③错误;∠∠BFM=∠BFC,BM∠FM,BC∠CF,∠BM=BC=AD=2DE=2EM,∠BE=3EM,∠S∠BEF=3S∠EMF=3S∠DEF;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如图,将矩形ABCD的一个角翻折,使得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G处,折痕为EF,若EB为∠AEG的平分线,EF和BC的延长线交于点H.下列结论中:①∠BEF=90°;②DE=CH;③BE=EF;④∠BEG和∠HEG的面积相等;⑤若,则.A.2个B.3个C.4个D.5个解答:解:①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EF=∠GEF,∠EB为∠AEG的平分线,∠∠AEB=∠GEB,∠∠AED=180°,∠∠BEF=90°,故正确;②可证∠EDF∠∠HCF,DF>CF,故DE≠CH,故错误;③只可证∠EDF∠∠BAE,无法证明BE=EF,故错误;④可证∠GEB,∠GEH是等腰三角形,则G是BH边的中线,∠∠BEG和∠HEG的面积相等,故正确;⑤过E点作EK∠BC,垂足为K.设BK=x,AB=y,则有y2+(2y﹣2x)2=(2y﹣x)2,解得x1=y(不合题意舍去),x2=y.则,故正确.故正确的有3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解答过程中涉及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属于综合性题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对应角、对应边分别相等,然后分别判断每个结论,难度较大,注意细心判断.3.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延长BG交CD于F点,若CF=1,FD=2,则BC的长为()A.3B.2C.2D.2解答:解:过点E作EM∠BC于M,交BF于N,∠四边形ABCD是矩形,∠∠A=∠ABC=90°,AD=BC,∠∠EMB=90°,∠四边形ABME是矩形,∠AE=BM,由折叠的性质得:AE=GE,∠EGN=∠A=90°,∠EG=BM,∠∠ENG=∠BNM,∠∠ENG∠∠BNM(AAS),∠NG=NM,∠CM=DE,∠E是AD的中点,∠AE=ED=BM=CM,∠EM∠CD,∠BN:NF=BM:CM,∠BN=NF,∠NM=CF=,∠NG=,∠BG=AB=CD=CF+DF=3,∠BN=BG﹣NG=3﹣=,∠BF=2BN=5,∠BC===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4.如图,两个正方形ABCD和AEFG共顶点A,连BE,DG,CF,AE,BG,K,M分别为DG和CF的中点,KA的延长线交BE于H,MN∠BE于N.则下列结论:①BG=DE 且BG∠DE;②∠ADG和∠ABE的面积相等;③BN=EN,④四边形AKMN为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是()A.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答:解:由两个正方形的性质易证∠AED∠∠AGB,∠BG=DE,∠ADE=∠ABG,∠可得BG与DE相交的角为90°,∠BG∠DE.①正确;如图,延长AK,使AK=KQ,连接DQ、QG,∠四边形ADQG是平行四边形;作CW∠BE于点W,FJ∠BE于点J,∠四边形CWJF是直角梯形;∠AB=DA,AE=DQ,∠BAE=∠ADQ,∠∠ABE∠∠DAQ,∠∠ABE=∠DAQ,∠∠ABE+∠BAH=∠DAQ+∠BAH=90°.∠∠ABH是直角三角形.易证:∠CWB∠∠BHA,∠EJF∠∠AHE;∠WB=AH,AH=EJ,∠WB=EJ,又WN=NJ,∠WN﹣WB=NJ﹣EJ,∠BN=NE,③正确;∠MN是梯形WGFC的中位线,WB=BE=BH+HE,∠MN=(CW+FJ)=WC=(BH+HE)=BE;易证:∠ABE∠∠DAQ(SAS),∠AK=AQ=BE,∠MN∠AK且MN=AK;四边形AKMN为平行四边形,④正确.S∠ABE=S∠ADQ=S∠ADG=S∠ADQG,②正确.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点评:当出现两个正方形时,一般应出现全等三角形.图形较复杂,选项较多时,应用排除法求解.5.如图,在∠ABC中,∠C=90°,将∠ABC沿直线MN翻折后,顶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D处,已知MN∠AB,MC=6,NC=,则四边形MABN的面积是()A.B.C.D.解答:解:连接CD,交MN于E,∠将∠ABC沿直线MN翻折后,顶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D处,∠MN∠CD,且CE=DE,∠CD=2CE,∠MN∠AB,∠CD∠AB,∠∠CMN∠∠CAB,∠,∠在∠CMN中,∠C=90°,MC=6,NC=,∠S∠CMN=CM•CN=×6×2=6,∠S∠CAB=4S∠CMN=4×6=24,∠S四边形MABN=S∠CAB﹣S∠CMN=24﹣6=18.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解此题的关键是注意折叠中的对应关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6.如图,D是∠ABC的AC边上一点,AB=AC,BD=BC,将∠BCD沿BD折叠,顶点C 恰好落在AB边的C′处,则∠A′的大小是()A.40°B.36°C.32°D.30°解答:解:连接C'D,∠AB=AC,BD=BC,∠∠ABC=∠ACB=∠BDC,∠∠BCD沿BD折叠,顶点C恰好落在AB边的C′处,∠∠BCD=∠BC'D,∠∠ABC=∠BCD=∠BDC=∠BDC'=∠BC'D,∠四边形BCDC'的内角和为360°,∠∠ABC=∠BCD=∠BDC=∠BDC'=∠BC'D==72°,∠∠A=180°﹣∠ABC﹣∠ACB=3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翻折前后的对应角相等,注意本题的突破口在于得出∠ABC=∠BCD=∠BDC=∠BDC'=∠BC'D,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求出每个角的度数.7.如图,已知∠ABC中,∠CAB=∠B=30°,AB=2,点D在BC边上,把∠ABC沿AD翻折使AB与AC重合,得∠AB′D,则∠ABC与∠AB′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A.B.C.3﹣D.解答:解:过点D作DE∠AB′于点E,过点C作CF∠AB,∠∠ABC中,∠CAB=∠B=30°,AB=2,∠AC=BC,∠AF=AB=,∠AC===2,由折叠的性质得:AB′=AB=2,∠B′=∠B=30°,∠∠B′CD=∠CAB+∠B=60°,∠∠CDB′=90°,∠B′C=AB′﹣AC=2﹣2,∠CD=B′C=﹣1,B′D=B′C•cos∠B′=(2﹣2)×=3﹣,∠DE===,∠S阴影=AC•DE=×2×=.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问题.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8.如图,已知∠ABC中,∠CAB=∠B=30°,AB=,点D在BC边上,把∠ABC沿AD翻折,使AB与AC重合,得∠AED,则BD的长度为()A.B.C.D.解答:解:作CF∠AB于点F.∠∠CA B=∠B∠AC=BC,∠BF=AB=,在直角∠BCF中,BC==2,在∠CD E中,∠E=∠B=30°,∠ECD=∠CAB+∠B=60°,DE=BD,∠∠CDE=90°,设BD=x,则CD=DE=2﹣x,在直角∠CDE中,tanE===tan30°=,解得:x=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折叠,以及三线合一定理、三角函数,正确理解折叠的性质,找出图形中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是关键.9.如图,在Rt∠ABC中,∠C=90°,AC=,BC=1,D在AC上,将∠ADB沿直线BD翻折后,点A落在点E处,如果AD∠ED,那么∠ABE的面积是()A.1B.C.D.解答:解:∠∠C=90°,AC=,BC=1,∠AB==2,∠∠BAC=30°∠∠ADB沿直线BD翻折后,点A落在点E处,∠BE=BA=2,∠BED=∠BAD=30°,DA=DE,∠AD∠ED,∠BC∠DE,∠∠CBF=∠BED=30°,在Rt∠BCF中,CF==,BF=2CF=,∠EF=2﹣,在Rt∠DEF中,FD=EF=1﹣,ED=FD=﹣1,∠S∠ABE=S∠ABD+S∠BED+S∠ADE=2S∠ABD+S∠ADE=2×BC•AD+AD•ED=2××1×(﹣1)+×(﹣1)(﹣1)=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图形变换——折叠问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图形变换——折叠问题【含答案】

二轮复习:图形变换(一)—折叠图形变换历来是中考必考点之一。

考试大纲要求:会运用图形变换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作图与计算,并能解决相关动态需求数学问题,并能进行图案设计。

图形变换一般包括,折叠、平移、旋转、对称、位似和图形的探究。

在图形变换的考题中,最多题型是折叠、旋转。

在解决折叠问题时,应注意折叠前后相对应的边相等、角相等。

下面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三角形折折叠、特殊平行四边形折叠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形折叠三大类进行。

(一)三角形的折叠:题型1、一般三角形的折叠:1、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的一角折叠,使点A落在△ABC外的A'处,折痕为DE.如果∠A=α,∠CEA′=β,∠BDA'=γ,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γ=2α+βB.γ=α+2βC.γ=α+βD.γ=180°﹣α﹣β2、(2019•江西)如图,在△ABC中,点D是BC上的点,∠BAD=∠ABC=40°,将△ABD沿着AD翻折得到△AED,则∠CDE=°.3、如图,在△ABC中,AB=10,∠B=60°,点D、E分别在AB、BC上,且BD=BE=4,将△BDE沿DE所在直线折叠得到△B′DE(点B′在四边形ADEC内),连接AB′,则AB′的长为___.题型2、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的折叠:4、如图,在△ABC 中,AB =AC ,BC =24,tanC =2,如果将△ABC 沿直线l 翻折后,点B 落在边AC 的中点E 处,直线l 与边BC 交于点D ,那么BD 的长为_____.5、如图,D 是等边△ABC 边AB 上的点,AD=2,DB=4.现将△ABC 折叠,使得点C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且点E 、F 分别在边AC 和BC 上,则CF CE=_______.(利用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AED 相似△DBF)题型3、直角三角形的折叠:6、如图,在Rt △ABC 中,∠ACB=90°,BC=6,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将△BCD 沿直线CD 翻折至△ECD 的位置,连接AE .若DE ∥AC ,计算AE 的长度等于.7、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D为BC的中点,将△ABC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EF为折痕,则sin∠BED的值是(二)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折叠:题型1、矩形折叠:1、(求角).如图,将矩形沿对角线折叠,点落在处,交于点,已知,则的度为A. B. C. D.2、(求三角函数值)如图,将矩形ABCD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如果AB:AD=2:3,那么tan∠EFC值是.3、(求边长)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点E为BC的中点,将△ABE沿AE 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连接CF,则CF的长为4、(求折痕长)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EF,若AB=4,BC=2,那么线段EF的长为5、(求边的比)如下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上的点B′处,又将△CEF沿EF折叠,使点C落在EB′与AD的交点C′处.则BC:AB的值为。

数学中考复习课件:图形的折叠问题

数学中考复习课件:图形的折叠问题

∴矩形的周长为36k,即36cm。
练习5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E
沿一对角线BD折叠一次(折痕 A
与折叠后得到的图形用虚线表
F
示),将得到的所有的全等三角
形(包括实线、虚线在内)用符 号写出来。
B
答案:△ABD≌△CDB, △CDB≌△EDB, △EDB≌△ABD, △ABF≌△EDF.
练习6 如图,矩形纸片ABCD, D F
折痕为EF。若CD=3,EF=4,
则AD¹+BC¹=
。2
A
D'
C F
C' B
练习3 如图,将矩形ABCD纸片
对折,设折痕为MN,再把B点叠 B E
C
在折痕线MN上,若AB=3,则
折痕AE的长为(C )。
MG
B'
N
(A) 33/2
(B) 33/4
(C ) 2
(D) 23
A
D
2、求角的度数
例3 将长方形ABCD的纸片, A
使点D落在BC边的一点F处,已知折
痕AE=55 cm,且tanEFC=3/4.
(1)求证:AFB∽FEC;
(2)求矩形ABCD的周长。
B
证明:(1)∵∠B=C=D=90º,
又根据题意RtADE≌RtAFE,
∴AFE=90º, ∴AFB=FEC ,
D E
FC
∴AFB∽FEC.
解(2)由tanEFC=3/4,设EC=3k,则FC=4k, 在RtEFC中,得EF=DE=5k。
若把ABE沿折痕BE上翻,使 A点恰好落在CD上,此时,
E
AE:ED=5:3,BE=55,求矩形
的长和宽。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

2016年中考专题:折叠问题折叠型问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问题,通常是把某个图形按照给定的条件折叠,通过折叠前后图形变换的相互关系来命题。

折叠型问题立意新颖,变幻巧妙,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图形折叠问题中题型的变化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图形的翻折部分在折叠前和折叠后的形状、大小不变,是全等形;2.图形的翻折部分在折叠前和折叠后的位置关于折痕成轴对称;3.将长方形纸片折叠,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4.解决折叠问题时,要抓住图形之间最本质的位置关系,从而进一步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5.充分挖掘图形的几何性质,将其中的基本的数量关系,用方程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迅速求解,这是解题时常用的方法之一。

折叠问题数学思想:(1)思考问题的逆向(反方向),(2)从一般问题的特例人手,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路;(3)把一个复杂问题转化为解决过的基本问题的转化与化归思想;(4)归纳与分类的思想(把折纸中发现的诸多关系归纳出来,并进行分类);(5)从变化中寻找不变性的思想.用“操作”、“观察"、“猜想”、“分析”的手段去感悟几何图形的性质是学习几何的方法.折叠问题主要有以下题型:题型1:动手问题此类题目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它包括裁剪、折叠、拼图,它既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往往与面积、对称性质联系在一起.题型2:证明问题动手操作的证明问题,既体现此类题型的动手能力,又能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全等、相似等证明.题型3:探索性问题此类题目常涉及到画图、测量、猜想证明、归纳等问题,它与初中代数、几何均有联系.此类题目对于考查学生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也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论.典型例题一.折叠后求度数例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的度数为()A.600B.750C.900D.950练习1.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A.50°B.55°C.60°D.65°2.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ED 与BC 的交点为G ,D 、C 分别在M 、N 的位置上,若∠EFG =55°,则∠1=_______°,∠2=_______°3. 用一条宽相等的足够长的纸条,打一个结,如图(1)所示,然后轻轻拉紧、压平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正五边形ABCDE ,其中∠BAC = 度。

初中数学折叠问题(全)精品

初中数学折叠问题(全)精品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折叠问题(对称问题)是近几年来中考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题型,学生往往由于对折叠的实质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对这类中档问题失分严重。

本文试图通过对在初中数学中经常涉及到的几种折叠的典型问题的剖析,从中抽象出基本图形的基本规律,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常规方法。

其实对于折叠问题,我们要明白: 1、折叠问题(翻折变换)实质上就是轴对称变换.2、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对称轴是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3、对于折叠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在画图时,画出折叠前后的图形,这样便于找到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4、在矩形(纸片)折叠问题中,重合部分一般会是一个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5、利用折叠所得到的直角和相等的边或角,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 ,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一、矩形中的折叠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其中BC ,BD 为折痕,折叠后BG 和BH 在同一条直线上,∠CBD= 度.折叠前后的对应角相等2.如图所示,一张矩形纸片沿BC 折叠,顶点A 落在点A ′处,再过点A ′折叠使折痕DE ∥BC ,若AB=4,AC=3,则△ADE 的面积是 .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的连线3.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4,AD=3,折叠纸片使AD 边与对角线BD 重合,得折痕DG ,求AG 的长.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到相等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再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GA'C D4.把矩形纸片ABCD 沿BE 折叠,使得BA 边与BC 重合,然后再沿着BF 折叠,使得折痕BE 也与BC 边重合,展开后如图所示,则∠DFB 等于( )注意折叠前后角的对应关系5.如图,沿矩形ABCD 的对角线BD 折叠,点C 落在点E 的位置,已知BC=8cm ,AB=6cm ,求折叠后重合部分的面积.重合部分是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6.将一张矩形纸条ABCD 按如图所示折叠,若折叠角∠FEC=64°,则∠1= 度;△EFG 的形状 三角形.对折前后图形的位置变化,但形状、大小不变,注意一般情况下要画出对折前后的图形,便于寻找对折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注意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GEF8.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8,将其沿EF 折叠,则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321FEDCBA54132G D‘FC‘DBCAE9.如图,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沿着折痕EF 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 的中点G 处,求四边形BCFE 的面积注意折叠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10.如图,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 上 不与A 、D 重合.MN 为折痕,折叠后B’C’与DN 交于P .(1)连接BB’,那么BB’与MN 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 (2)设BM=y ,AB’=x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3)猜想当B 点落在什么位置上时,折叠起来的梯形MNC’B’面积最小?并验证你的猜想.PC'NB CADMB'QPH C'N BCADM B'二、纸片中的折叠11.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折叠,则∠α的度数等于()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及对称的性质,折叠的角与其对应角相等,和平角为180度的性质,注意△EAB是以折痕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12.如图,将一宽为2cm的纸条,沿BC,使∠CAB=45°,则后重合部分的面积为在折叠问题中,一般要注意折叠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将图形补充完整,对于矩形(纸片)折叠,折叠后会形成“平行线+角平分线”的基本结构,即重叠部分是一个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13.将宽2cm的长方形纸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那么折痕PQ的长是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在矩形(纸片)折叠问题中,会出现“平行线+角平分线”的基本结构图形,即有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PQa2130°BEFACD14.如图a 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b ,再沿BF 折叠成图c ,则图c 中的∠CFE 的度数是( )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由题意知∠DEF=∠EFB=20°图b ∠GFC=140°,图c 中的∠CFE=∠GFC -∠EFG15.将一张长为70 cm 的长方形纸片ABCD ,沿对称轴EF 折叠成如图的形状,若折叠后,AB 与CD 间的距离为60cm ,则原纸片的宽AB 是( )16.一根30cm 、宽3cm 的长方形纸条,将其按照图示的过程折叠(阴影部分表示纸条的反面),为了美观,希望折叠完成后纸条两端超出点P 的长度相等,则最初折叠时,求MA 的长图c 图b图aCDGFEAC GDFEAFDBCAEB BGE F D A EF D B C AB C60c m三、三角形中的折叠17.如图,把Rt△ABC(∠C=90°),使A,B两点重合,得到折痕ED,再沿BE折叠,C点恰好与D点重合,则CE:AE=(3)如图(3)把△CDE沿DE斜向上折叠,探求∠1、∠2、∠C的关系.(1)根据折叠前后的图象全等可知,∠1=180°-2∠CDE,∠2=180°-2∠CED,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比可求20.观察与发现: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开纸片(如图①);在第一次折叠的基础上第二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AEF(如图②).小明认为△AEF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实践与运用:(1)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如图③);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BE上的点D’处,折痕为EG(如图④);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α的大小.在第一次折叠中可得到∠EAD = ∠FAD在第二次折叠中可得到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则AD⊥EF∴∠AEF = ∠AFE∴△AEF是等腰三角形(1)由折叠可知∠AEB = ∠FEB,∠DEG = ∠BEG而∠BEG = 45°+ ∠α因为∠AEB + ∠BEG + ∠DEG = 180°所以 45°+ 2(45°+∠α)= 180°∠α = 22.5°由于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角的对称轴,所以在三角形中的折叠通常都与角平分线有关。

2020重庆中考数学复习菱形折叠问题一(含答案解析)

2020重庆中考数学复习菱形折叠问题一(含答案解析)

2020重庆中考数学复习菱形折叠问题(含答案解析)1、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BC=4+4,∠B=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B落在CD边上的点P处.折痕为MN,点M,N分别在BC,AB上,若PN⊥AB,则折痕MN的长为.2、(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8,∠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O分别在边A,AD上,则EG的长为()A.B.C.4D.43、(2019春•西湖区校级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中、AB=AD=4,∠A=60°,将该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边的中点E处,折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GE的长为()A.2B.2﹣1C.2.8D.2.2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EFG的面积为.5、(2019•镇海区一模)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M,N分别是边AB,AD上的两个点,将△AMN沿MN翻折,使A恰好与CD上的点A′重合,此时BD⊥MA′,若折痕MN=,则菱形ABCD 的面积是.6、(2019•青岛模拟)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4,∠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sin∠EFG的值为.边CD的中点G处,折痕为EF,点E,F分别在边AD,AB上,则sin∠GEF的值为.8、(2017秋•广陵区期末)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2,∠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cos∠EFG值为()A.B.C.D.9、(2018春•吴兴区校级月考)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2,∠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sin∠EFG的值为.10、(2018•福田区一模)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3,∠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tan∠EFG的值为.2020重庆中考数学复习菱形折叠问题(含答案解析)1、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BC=4+4,∠B=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B落在CD边上的点P处.折痕为MN,点M,N分别在BC,AB上,若PN⊥AB,则折痕MN的长为6.解:如图:过点P作PE⊥BC于E,作MF⊥AB于F∵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D,∴∠ABC=∠DCE=60°,且PE⊥BC,∴∠CPE=30°∴PC=2CE,PE=CE,∵折叠,∴∠BNM=∠PNM,BM=PM,∠B=∠NPM=60°∵NP⊥BA,∴∠BNP=90°,∴∠BNM=∠PNM=45°,∵∠B+∠BNP+∠NPM+∠BMP=360°∴∠BMP=150°,∴∠PME=30°且PE⊥BC,∴MP=2PE=2CE,ME=PE=3CE∴MB=2CE,MC=2CE,∵BC=4+4=2CE+2CE,∴CE=2,∴MB=4∵∠B=60°,MF⊥BA,∴∠BMF=30°,∴BF=BM=2,MF=BF=6∵∠BNM=45°,MF⊥AB,∴∠NMF=∠BNM=45°,∴FM=FN=6,∴MN=62、(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8,∠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O分别在边A,AD上,则EG的长为()A.B.C.4D.4解:作EM⊥AD于M,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AB=8,∴CD=AD=AB=8,AB∥DC,∵AB∥CD,∴∠A=∠MDC=60°,∵E是CD中点,∴DE=4,∵ME⊥AD,∠DMC=60°,∴∠MED=30°,且ME⊥AD,∴DM=DE=2,ME=DM=2,由折叠的性质得:AG=EG,∠AFG=∠EFG,在Rt△GME中,EG2=GM2+ME2.∴EG2=(8﹣EG+2)2+(2)2,解得:EG=,故选:A.3、(2019春•西湖区校级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中、AB=AD=4,∠A=60°,将该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边的中点E处,折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GE的长为()A.2B.2﹣1C.2.8D.2.2解:过点E作EH⊥AD于H,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AD,∴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D,AD=AB=CD=AB=4,∴∠A=∠HDE=60°,∵E是CD中点,∴DE=CD=2,在Rt△DHE中,DE=2,HE⊥DH,∠HDE=60°,∴DH=DE=1,HE=DH=,由折叠的性质得:AG=GE,在Rt△HGE中,GH=AD﹣AG+DH=4﹣GE+1=5﹣GE,由勾股定理得:GE2=GH2+HE2∴GE2=(5﹣GE)2+3,解得:GE=2.8;故选:C.4、(2019春•西湖区校级月考)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2,∠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EFG的面积为.解:如图:作GN⊥AB于N,作EM⊥AD于M,连接BE,BD∵四边形ABCD是菱形,AB=2,∴CD=AD=AB=2,AB∥DC,∵AB∥CD∴∠A=∠MDC=60°,∵E是CD中点,∴DE=1∵ME⊥AD,∠DMC=60°,∴∠MED=30°,且ME⊥AD,∴DM=,ME=DM=,∵折叠,∴AG=GE,∠AFG=∠EFG,在Rt△GME中,GE2=GM2+ME2.∴GE2=(2﹣GE+)2+,∴GE=,在Rt△AGN中,∠A=60°,GN⊥AB,∴AG=2AN,∴AN=,∴GN=,∵BC=CD=2,∠C=60°,∴△BCD是等边三角形,∵E点是CD中点,∴BE⊥CD,DE=1,∠BDC=60°,∴BE=,∵AB∥DC,∴∠ABE=90°,在Rt△EFB中,EF2=BE2+BF2,∴EF2=3+(2﹣EF)2,∴EF=,∴AF=,∵NF=AF﹣AN,∴NF=,∴S△EFG=S△AGF=×AF×GN=××=,5、(2019•镇海区一模)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M,N分别是边AB,AD上的两个点,将△AMN沿MN翻折,使A恰好与CD上的点A′重合,此时BD⊥MA′,若折痕MN=,则菱形ABCD 的面积是4+.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DB,∵∠DAB=60°,∴∠ADC=120°,∴∠ADB=∠CDB=60°,∵BD⊥MA′,设A′M与BD交于G,过M作MH⊥AB于H,∵将△AMN沿MN翻折,使A恰好与CD上的点A′重合,∴∠AMN=∠A′MN=75°,∴∠MNH=45°,∵MN=,∴MH=NH=,∴AM=A′M=2,∴MG=A′M=1,∴DM=,∴AD=2+,∴BD=2+,∴AC=2+2,∴菱形ABCD的面积=AC•BD=×(2+)×(2+2)=4+.6、(2019•青岛模拟)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4,∠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sin∠EFG的值为.解:如图:过点E作HE⊥AD于点H,连接AE交GF于点N,连接BD,BE.∵四边形ABCD是菱形,AB=4,∠DAB=60°,∴AB=BC=CD=AD=4,∠DAB=∠DCB=60°,DC∥AB∴∠HDE=∠DAB=60°,∵点E是CD中点∴DE=CD=2,在Rt△DEH中,DE=2,∠HDE=60°∴DH=1,HE=∴AH=AD+DH=5,在Rt△AHE中,AE==2∵折叠,∴AN=NE=,AE⊥GF,AF=EF,∵CD=BC,∠DCB=60°∴△BCD是等边三角形,且E是CD中点,∴BE⊥CD,∵BC=4,EC=2,∴BE=2∵CD∥AB,∴∠ABE=∠BEC=90°,在Rt△BEF中,EF2=BE2+BF2=12+(AB﹣EF)2.∴EF=∴sin∠EFG===7、(2019•大邑县模拟)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4,∠B=12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边CD的中点G处,折痕为EF,点E,F分别在边AD,AB上,则sin∠GEF的值为.解:如图:过点G作HG⊥AD于点H,连接AG交EF于点N,连接BD,BG.∵四边形ABCD是菱形,AB=4,∠B=120°,∴∠DAB=60°,∴AB=BC=CD=AD=4,∠DAB=∠DCB=60°,DC∥AB,∴∠HDG=∠DAB=60°,∵点G是CD中点,∴DG=CD=2,在Rt△DGH中,DG=2,∠HDG=60°,∴DH=1,HG=,∴AH=AD+DH=5,,在Rt△EGH中,EG2=HG2+EH2,∴EG2=(5﹣EG)2+3,∴EG=,在Rt△AHG中,AG==2,由折叠的性质的,AN =NG=,AG⊥EF,∴sin∠GEF===,8、(2017秋•广陵区期末)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2,∠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cos∠EFG值为()A.B.C.D.解:如图:作GN⊥AB于N,作EM⊥AD于M,连接BE,BD,∵四边形ABCD是菱形,AB=2∴CD=AD=AB=2,AB∥DC,∵AB∥CD,∴∠A=∠MDC=60°∵E是CD中点,∴DE=1,∵ME⊥AD,∠DMC=60°,∴∠MED=30°,且ME⊥AD∴DM=,ME=DM=,∵折叠∴AG=GE,∠AFG=∠EFG在Rt△GME中,GE2=GM2+ME2.∴GE2=(2﹣GE+)2+∴GE=在Rt△AGN中,∠A=60°,GN⊥AB∴AG=2AN,∴AN=,∴GN=∵BC=CD=2,∠C=60°,∴△BCD是等边三角形∵E点是CD中点,∴BE⊥CD,DE=1,∠BDC=60°,∴BE=∵AB∥DC,∴∠ABE=90°,在Rt△EFB中,EF2=BE2+BF2.∴EF2=3+(2﹣EF)2.∴EF=,∴AF=,∵NF=AF﹣AN,∴NF=,在Rt△GNF中,GF==,∴cos∠EFG=cos∠GFN==,故选:C.9、(2018春•吴兴区校级月考)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2,∠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sin∠EFG的值为.解:如图:作GN⊥AB于N,作EM⊥AD于M,连接BE,BD∵四边形ABCD是菱形,AB=2,∴CD=AD=AB=2,AB∥DC,∵AB∥CD,∴∠A=∠MDC=60°∵E是CD中点,∴DE=1,∵ME⊥AD,∠DMC=60°,∴∠MED=30°,且ME⊥AD∴DM=,ME=DM=,∵折叠,∴AG=GE,∠AFG=∠EFG在Rt△GME中,GE2=GM2+ME2.∴GE2=(2﹣GE+)2+,∴GE=,在Rt△AGN中,∠A=60°,GN⊥AB,∴AG=2AN,∴AN=,∴GN=,∵BC=CD=2,∠C=60°,∴△BCD是等边三角形,∵E点是CD中点∴BE⊥CD,DE=1,∠BDC=60°,∴BE=,∵AB∥DC,∴∠ABE=90°在Rt△EFB中,EF2=BE2+BF2.∴EF2=3+(2﹣EF)2.∴EF=,∴AF=,∵NF=AF﹣AN,∴NF=,在Rt△GNF中,GF==,∴sin∠EFG=sin∠GFN===.10、(2018•福田区一模)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3,∠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tan∠EFG的值为.解:如图,连接AE交GF于O,连接BE,BD,则△BCD为等边三角形,∵E是CD的中点,∴BE⊥CD,∴∠EBF=∠BEC=90°,Rt△BCE中,CE=cos60°×3=1.5,BE=sin60°×3=,∴Rt△ABE中,AE=,由折叠可得,AE⊥GF,EO=AE=,设AF=x=EF,则BF=3﹣x,∵Rt△BEF中,BF2+BE2=EF2,∴(3﹣x)2+()2=x2,解得x=,即EF=,∴Rt△EOF中,OF==,∴tan∠EFG==.。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叠问题 (共46张PPT)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叠问题 (共46张PPT)
18
解析:
• 【分析】由△ABE沿AE折叠到△AEF,得出∠BAE=∠FAE,由∠AEB=55°,∠ABE= 90°,

求出∠BAE.
• 【解析】∵△ABE沿AE折叠到△AEF,∴∠BAE=∠FAE.

∵∠AEB=55°,∠ABE=90°,

∴∠BAE=90°-55°=35°,

∴∠DAF=∠BAD-∠BAE-∠FAE=90°-35°-35°=20°
42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折叠叠问问题题 ((共共4466张张PPPTT))
解析: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折叠叠问问题题 ((共共4466张张PPPTT))
43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折叠叠问问题题 ((共共4466张张PPPTT))
考向六:折叠综合问题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折叠叠问问题题 ((共共4466张张PPPTT))
45?解决折叠问题时一是要对图形折叠有准确定位抓住图形之间最本质的位置关系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入手发现其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发现图形中的数量关系
折叠问题
考情分析:
• 折叠操作就是将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使它与另一部分图形在 这条直线的同旁与其重叠或不重叠,其中“折”是过程,“叠”是结果.折叠的问题的实 质是图形的轴对称变换,折叠更突出了轴对称知识的应用. • 折叠(或翻折)在三大图形变换中是比较重要的,考查的较多,无论是选择题、填 空题,还是解答题都有以折叠为背景的试题.常常把矩形、正方形的纸片放置于直 角坐标系中,与函数、直角三角形、相似形等知识结合,贯穿其他几何、代数知识 来设题.
边AD交于点F,D′F与BE交于点G.设AB=t,那么△EFG的周长为

202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 折叠问题

202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 折叠问题
第4题图
由(1)得∠AHG=45°,∴∠DHA=45°,∴∠DHF=90°,∴DH⊥BH,∵
∴,即Βιβλιοθήκη ,解得AG=,32 12 10
AG AB AB AE
9 10 10
AG 3 3 10
第4题图
∵S△ABE=
1 2
AE·BG= 1 AB·BE,∴BG=
2
AB BE 3 1 3 10
AE
10 10
(1)证明: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BE≌△AFE, ∴∠BAE=∠FAE, ∠AGF=90
第4题图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AD=90°,∴∠BAE+∠FAE+∠FAH+∠
第4题图
(2)若AB=3,BE=1,求点D到直线BH的距离; (2)解:如图,连接DH.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由折叠的性质得,AB=AF,∴AD=
第2题图②
②求AE的长. ②解:由折叠的性质,得CH=BC=3,在Rt△CHD中,DC=2,∴DH=
CH 2 CD2 5 5
第2题图②
又∵∠HAE=∠CDH=90°,∴△HAE∽△CDH,

DH AE
CD ,即
HA
5 AE
2 3
5
,解得AE=
.
3 55
2
第2题图②
3.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点P为AB边上 一点(不与A、B重合),将△ABC沿CP折叠后展开,再将∠C翻折,使点 C与点P重合,折痕分别为CP,MN,连接PM,PN.(1)若四边形PMCN 是正方形,求PC的长;
1
1
1
2
2
2

,∴NG= AB.
BF,∵∠A=90°,∴∠A=∠N

专题2.3(1)矩形的折叠问题-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必会几何模型剖析(全国通用)

专题2.3(1)矩形的折叠问题-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必会几何模型剖析(全国通用)
情况一:如图2,
C
由题意可得:DC´=DC=5,DM=4, ∴MC´=3,C´N=2.B N ´ E
对于△ENC´,设CE=x,则C´E=x,EN=4-x.
(4-x)2+22=x2, 解得:x=2.5, CE=2.5.
由勾股定理可得:
情况二:如图3,
易证C´F=CD=5, ∴NF=3,MF=2.
易证
知识梳理
矩形折叠
强化训练
提升能力
1.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点E是AB的中点,点G是BC上的一点,∠BEG>
60º.现沿直线EG将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纸片上的点H处,连接AH,则与
3
∠BEG相等的角的个数为____.
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
50
一点,将△AEF沿EF折叠后,点A恰好落到CF上的点G处,则折痕EF=______.
E
D
【分析】有特殊位置关系必然有隐藏结论.
A
∴∠CEF=90º,
连接CE,易证
△CED≌△CEG(HL).
CE
=
易证△CDE∽△EAF, 可得:CD
F
EA EF
由CD=3 6,ED=EA=6. ∴CE=3 10 .
B
4 1C
∴∠KFH=75º,∠KFE=30º,
A
∵∠2=75º
3
10
5
,过点K作KP⊥BC交BC于P点,设KP=x,则
FP= 3 x,
B
EP=x.
∴x+ 3 x= 3+1. 解得x=1.
K
H
G
∴BE=KE= 2 CF=KF=2
A
D
, 2+ 3+3

通用版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

通用版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
使得 EA′恰好经过顶点 B,求弧 D′D″的长.(结果保留π)
解:(2)∵由(1)知 AD′= 3,∴BD′=1, ∵将四边形 BCED′沿 D′E 向左翻折,压平后得四边形 B′C′ED′, ∴B′D′=BD′=1,∵由(1)知 AD′=AD=D′E=DE= 3, ∴四边形 ADED′是正方形,∴B′F=AB′= 3-1,
10.(2016·绍兴)如图,矩形ABCD中,AB=4,BC=2,E是AB的中 点,直线l平行于直线EC,且直线l与直线EC之间的距离为2,点F在矩形 ABCD边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EF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直线l上,求DF 的长.
解:如图,当直线 l 在直线 CE 上方时,连结 DE 交直线 l 于 M,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A=∠B=90°,AD=BC,∵AB=4, AD=BC=2,∴AD=AE=EB=BC=2,∴△ADE, △E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D=∠BEC=45°,
14.如图,已知在矩形 ABCD 中,点 E 在边 BC 上,BE=2CE,将矩形 沿着过点 E 的直线翻折后,点 C,D 分别落在边 BC 下方的点 C′,D′处,且 点 C′,D′,B 在同一条直线上,折痕与边 AD 交于点 F,D′F 与 BE 交于点 G.设 AB=t,那么△EFG 的周长为 2 3t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等边三角形 EFG 的高=AB=t,计算得边长为233t.
15.如图,在矩形 ABCD 中,点 E 在边 CD 上,将该矩形沿 AE 折叠, 使点 D 落在边 BC 上的点 F 处,过点 F 作 FG∥CD,交 AE 于点 G, 连结 DG. (1)求证:四边形 DEFG 为菱形; (2)若 CD=8,CF=4,求DCEE的值.

初二数学培优专题(5)——折叠问题(答案详解)

初二数学培优专题(5)——折叠问题(答案详解)

折叠问题(一)正方形内的十字架结构结论1:在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为AB、CD、BC、AD边上的点,若EF⊥GH,则GH=EF【例1】如图,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得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 在AD边,求折痕FG的长;【变式2】如图,将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中点E处,点A落在F处,折痕为MN.(1)求线段CN的长;(2)求以线段MN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3)求线段AM的长度.(二)折痕垂直于对称点的连线结论:折痕上的点到对应点距离相等【例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4,AD=3,将矩形折叠使得点D 与BC 上的点E 重合,折痕分别交AB 、CD 于点G 、F ,若BE=1,求AG 的长.【变式1】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的B'处,点A 对应点为A',且,则AM 的长是______________.【变式2】(2016年山东威海中考题)如图,在矩形ABCD 中,4AB = ,6BC = ,点E 为BC 的中点,将ABE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矩形内点F 处,连接CF ,则CF 的长为( )A.95 B.125 C.165 D.185(三) 折叠中动点轨迹与最值【例3】(2015四川自贡)如图,在矩形ABCD 中,4AB = ,6AD = ,E 是AB 边的中点,F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将EBF ∆沿EF 所在直线折叠得到'EB F ∆,连接'B D ,则'B D 的最小值是( )。

A. 2B. 6C. 2-D.4【变式】(2014成都)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60A ∠=︒ ,M 是AD 边的中点,N 是AB 边上的一动点,将AMN ∆ 沿MN 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 MN ∆,连接'A C ,则'A C 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 。

(名师整理)最新数学中考专题复习《折叠操作型问题》精讲精练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数学中考专题复习《折叠操作型问题》精讲精练课件
2
(2)由翻折可知BC=BF,∠BFE=∠C=90°,
AF AB
易知△ABF∽△DFE,∴ DE = DF, ∴AF·DF=AB·DE. ∵AF·DF=10,AB=5, ∴DE=2,∴FE=CE=3,
∴DF= 32= 22, 5 ∴AF=2 5.
∴BC=AD=AF+DF=3 5. (3)过点N作NG⊥BF于点G,
“K”“X”“A”型的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再进行线段的等量代换.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2
2
5
离为 2 5.
5
方法总结 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等面积法是一个常用方法.特别是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
2.(2020杭州,16,4分)如图是一张矩形纸片,点E在AB边上,把△BCE沿直线CE对折,使点B落在对角线AC
上的点F处,连接DF.若点E,F,D在同一条直线上,AE=2,则DF=
,BE=
∴CE= 1 PC=(2+23 )cm.
2
4.(2017宁波,18,4分)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2,∠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
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cos∠EFG的值为
.
答案 21
7
解析
作EH⊥AD于点H,连接BE,连接AE交FG于O. ∵四边形ABCD为菱形,∠DAB=60°,∴∠ADC=120°. ∵E为CD的中点,
.
答案 2; 5-1
解析 ∵点E,F,D在一条直线上,四边形ABCD是矩形,∴∠DFC=∠CFE=∠EBC=90°, ∴∠CDF+∠DCF=90°. 又∵∠ADE+∠CDF=90°, ∴∠ADE=∠DCF. ∵把△BCE沿直线CE对折,使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 ∴BC=CF=AD.

初三数学中考专题复习课课件折叠问题

初三数学中考专题复习课课件折叠问题
总结解题思路
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解题思路,分析解题方 法和技巧的适用范围,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和准确 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数值。
03
函数图像的折叠
在函数学习中,函数图像的折叠可以用于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例如,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函数图像沿某条直线折叠,可以观察到图
像的对称性、交点和极值点等特征的变化。
折叠问题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几何变换
折叠问题涉及到几何变换的知识,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 等。通过这些变换,可以理解图形在折叠过程中的变化规 律和特征。
饰品和工艺品。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折叠结 构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 美感和功能的建筑。例 如,通过折叠金属板或 塑料板,可以制作出轻 巧、美观的建筑外壳。
航天器设计
在航天器设计中,折叠 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火箭 和卫星等设备。通过折 叠或展开结构,可以减 少或增加设备的体积,
便于运输和存储。
折叠问题的拓展和深化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纸盒制作
在包装和设计领域,折 叠纸盒是最常见的应用 之一。通过折叠纸板, 可以形成具有特定形状 和功能的纸盒,用于包 装、存储和运输物品。
折纸艺术
折纸是一种源于中国的 传统艺术,通过折叠纸 张来创造出各种形状和 动物等形象。折纸艺术 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 可以用于制作玩具、装
将代数式或方程进行折叠,考查对代数式的理解和变形能力。
折叠与轴对称的结合
考查对轴对称和折叠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折叠问题的解题策略
01
02
03
理解折叠过程
明确折叠前后的图形关系 ,理解边长、角度等的变 化。
建立数学模型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DC E FD 'C 'B 'D A B C M EF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为了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近几年来中考中常出现折叠问题。

几何图形的折叠问题,实际是轴对称问题。

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搞清折叠前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没变,折叠后有哪些条件可利用。

所以一定要注意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

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平分线段、平分角等条件。

这一类问题,把握住了关键点,并不难解决。

例1 (成都市中考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 EM 、FM 为折痕,折叠后的C 点落在'B M 或'B M 的延长线上,那么∠EMF 的度数是( )A 、85°B 、90°C 、95°D 、100°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有关折叠的知识。

由题意可知:∠BME=∠'EMC ,∠CMF=∠'FMC ,''180BMC CMC ∠+∠=°,又'C M 与'B M 重合,则∠EMF=∠'EMC +∠'FMC =''11()18022BMC CMC ∠+∠=⨯°= 90°,故选B 。

例2 (武汉市实验区中考题)将五边形ABCDE 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折痕为AF, 点E 、D 分别落在'E 、'D 。

已知∠AFC=76°,则'CFD ∠等于( )A 、31°B 、28°C 、24°D 、22°分析与解答:本题同样是考查了折叠的知识。

根据题意得:'AFD AFD ∠=∠=180°-76°=104°,则'CFD ∠=104°-76°=28°,故选B 。

人教课标版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 23折叠型问题的探究(共22张PPT)

人教课标版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 23折叠型问题的探究(共22张PPT)
(3)在矩形(纸片)折叠问题中,重合部分一般会 是一个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4)在折叠问题中,若直接解决较困难时, 可将图形还原,可让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有时 还可采用动手操作,通过折叠观察得出问题的 答案。
全等性
轴对称
对称性(折痕)
实 质 折 重过程 折叠问题 重结果 叠
精 髓
利用Rt△
方程思想
【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如图,沿AE折叠长方形,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处,已知
AB=8,BC=10.求CE的长.
10
A
D
解∴AA总1:FB、结根==标A8:据D已c折=m知1叠,0c可EmF知,+,EEF△C==AEDDFCE,=≌8△cmAD,E,
8
10
B 6
8-x
E 8-x x F4C
∴2在、R找t△相A等BF中
练习
1.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cm,AD=8cm,
在BC上找一点F,沿DF折叠矩形ABCD,使C点落在对角 线BD上的点E处,此时折痕DF的长是多少?
A
8
D
6
4x
6
B 8-x
xC
心得:先标等量,把条件集中到一Rt△中, 利用勾股定理得方程。
练习
2.如图,将一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落在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6、在我们学习过的数学教科书中,有一个数学活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 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 如图1); 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 ,同时得到线段BN(如图2).
图1 请解答以下问题:
图2
(3)设矩形ABCD的边AB=2,BC=4,并建立如图3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直线BM/为y=kx,当∠M/BC=60°时,求k的值.此时,将△ABM′沿BM′ 折叠,点A是否落在EF上(E、F分别为AB、CD中点)?为什么?
图3
(3) M BC 600 , ABM 900 600 300 AM 在Rt ABM A中, tan ABM , AM 2 tan 300 AB 2 3 2 3 , M ( ,2)。代入y kx中,得k 3. 3 3 设ABM 沿BM 折叠后,点A落在矩形ABCD内的点为A, 过A作AH BC ,交BC 于H。 ABH ABM , ABM ABM 300,AB AB 2 ABH MBH ABM 300 1 AB 1,BH 3, 2 A( 3, 1 ), A落在EF上。 在Rt ABH 中,AH
(图1)
(图2)
(图3)
(图4)
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 请你帮助解决. (1)将图3中的△ABF沿BD向右平移到图4的位置,使点B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
解:(1)图形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BC的长, 又∵在Rt△ABC中,斜边长为10cm,∠BAC=300,∴BC=5cm, ∴平移的距离为5cm。
例6、在我们学习过的数学教科书中,有一个数学活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 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 如图1); 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 ,同时得到线段BN(如图2).
图1 图2 请解答以下问题: (2)在图2中,若AB=a,BC=b,a、b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在矩形纸片 ABCD上剪出符合(1)中结论的三角形纸片BMP ?
一、知识网络梳理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为了体现教育部关于中考命题改 革的精神,出现了动手操作题.动手操作题是让学生在通过实 际操作的基础上设计有关的问题.这类题对学生的能力有更高 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新课程 理念. 操作型问题是指通过动手测量、作图(象)、取值、计算 等实验,猜想获得数学结论的探索研究性活动,这类活动完全 模拟以动手为基础的手脑结合的科学研究形式,需要动手操作、 合情猜想和验证,不但有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 有助于养成实验研究的习惯,符合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发现 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微科研” 活动,提倡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 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 力、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因此.实验操作问题将成为今后中 考的热点题型.
论.
(1)△BMP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连结AN, ∵EF垂直平分AB ∴AN = BN.由折叠知 :AB = BN ∴AN = AB = BN ∴△ABN为等边三角形 ∴∠ABN =60° ∴∠PBN =30° 又∵∠ABM =∠NBM =30°,∠BNM =∠A =90° ∴∠BPN =60°,∠MBP =∠MBN +∠PBN =60° ∴∠BMP =60° ∴∠MBP =∠BMP =∠BPM =60° ∴△BMP为等边三角形 .
二、知识运用举例
(一)动手问题 例1.将正方形纸片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展开铺 平,• 得到的图形是( C )
(第1题)
例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EM、 FM为折痕,折叠后的C点落在B′M或B′M的延长线上, 那么∠EMF的度数是( ) B A.85° B.90° C.95° D.100°
(图3)
(图5)
(2)将图3中的△ABF绕点F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5的位 置,A1F交DE于点G,请你求出线段FG的长度;
解:(2) A1 FA 300, GFD 600,D 300, FGD 90 。
0
5 3 在Rt EFD中,ED 10cm, FD 5 3,FG cm. 2
(1)
(2)
(3)
(4)
(5)
A、18 ,
B、 16 ,
C、12 ,
D、8
3、(1)操作1: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折叠(如图1),猜想 重叠部分是什么图形?并验证你的猜想。 E 连结BE与AC有什么位置关系? (2)操作2:折叠矩形ABCD,让点B落在 对角线AC上(如图2),若AD=4,AB=3, 请求出线段CE的长度科书中,有一个数学活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 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 (如图1); 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 BM,同时得到线段BN(如图2).
图1
图2
p
请解答以下问题: (1)如图2,若延长MN交BC于P,△BMP是什么三角形?请证明你的结
(图3)
(图5)
(3)将图3中的△ABF沿直线AF翻折到图6的位置,AB1交DE于 点H,请证明:AH﹦DH
(3)证明:AHE与DHB1中, FAB1 EDF 300, FD FA,EF FB FB1, FD FB1 FA FE,即AE DB1 又 AHE DHB1, AHE DHB ( 1 AAS) AH DH
A
A
F
D
B
图1
C
D
F
B
E
C
图2
(3)操作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O的边长为6,两 边OA、OC分别落在坐标轴上,点E在射线BC上,且BE=2CE, 将△ABE沿直线AE翻转,点B落在点B1处。 y (1)请在图中作出点B1及翻转后图形. 两种情况
(2)对于图3,若E在BC上,求点B1的坐标。 利用相似,列出方程求解 (3)如果题设中的条件“BE=2CE”改为:若 点E从点B开始在射线BC上运动。设BE=t, △ABE翻折后与正方形ABCO的重叠部分面 积为y,试写出y与t的函数关系式。
A
B
0 y
A M 0
C
x
并求出当y=12时,BE的值。
A B1
y B
B E N C
B1
0
C E
x
例3、如图(1)所示,用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三块直角三 角形木板,恰好能拼成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ABCD,若AE =4,CE=3BE,• 那么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 16 3
(二)证明问题 例4、如图1,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 形纸片(如图2),量得他们的斜边长为10cm,较小锐角为30°, 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3的形状,但点B、C、F、D在同一条 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在图3至图6中统一用F表示)
p
(2)要在矩形纸片ABCD上剪出等边BMP ,则BC BP 在Rt BNP中,BN BA a, PBN 300 , a a 3 , b , a b, 0 0 cos 30 cos 30 2 3 当a b时,在矩形上能剪出这样的等边BMP 。 2 BP
题型1 动手问题 此类题目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它包括裁剪、 折叠、拼图,它既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考查学生 的想象能力,往往与面积、对称性质联系在一起. 题型2 证明问题 动手操作的证明问题,既体现此类题型的动手能 力,又能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全等、相似等证 明. 题型3 探索性问题 此类题目常涉及到画图、测量、猜想证明、归 纳等问题,它与初中代数、几何均有联系.此类题目 对于考查学生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领会研究问题的 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也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论。
A/
H
三、知识巩固训练
1、如图,将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200, B点落在B位置,A点落在A位置,若AC AB, 则BAC的度数是 ( C )
A
A'
A、500 ,B、600,C、700 ,D、800 。
B' B C
2、如图,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局部进行图①~图④的变换, 拼成图⑤,则图⑤的面积是(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