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版环枢关节半脱位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cac9e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e.png)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关节损伤,临床上常见于运动员、跳伞运动员等高风险人群。
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以便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临床症状。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1. 突发性剧烈的颈部疼痛,常常伴随着头部的不适感;2. 颈部活动受限,尤其是旋转和侧屈动作;3. 上肢放射性疼痛,可伴有上肢麻木和无力感;4. 颈部肌肉紧张和压痛。
二、影像学检查。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1. X线片,可显示寰枢关节的位置和稳定性,对于判断关节是否半脱位有重要意义;2. CT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寰枢关节的解剖结构,对于判断关节是否半脱位有较高的准确性;3. MRI检查,对于评估软组织的损伤和寰枢关节的稳定性有很大帮助。
三、生理学检查。
生理学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和肌肉力量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寰枢关节半脱位对神经和肌肉功能的影响,以及判断患者的康复情况。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的常规检查外,有时还需要进行血液检查、生化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疾病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影响。
综上所述,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生理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综合分析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经验,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接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做好康复训练,以促进康复的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14寰枢关节半脱位
![14寰枢关节半脱位](https://img.taocdn.com/s3/m/98750f6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6.png)
14寰枢关节半脱位14 寰枢关节半脱位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之间因内外力失衡、解剖位置移动超过生理限制范围后,不能自行回到正常状态,引起以颈项疼痛和关节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严重者可造成脊髓和(或)椎动脉压迫。
14.1 诊断依据14.1.1 病史: 急性起病,可无颈部外伤史,部分儿童患者可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但部分老年患者也可隐匿起病。
14.1.2 症状: 自觉颈痛,颈部旋转时疼痛加重,头颅有向前下坠感;往往合并有轻重不同程度的头痛。
部分患者可因椎动脉血流障碍而出现眩晕,少数移位严重的患者因脊髓受压而出现上肢麻木无力,下肢走路不稳的症状。
14.1.3 体征: 部分患者出现头颈倾斜,体检发现颈肌痉挛,活动不利,其中以旋转或前屈功能受限最突出;颈椎触诊可触及颈1、2关节突和横突凹凸不平,棘突偏歪,压痛,与 X线摄片检查所见一致。
脊髓受压者低头时可出现项背下肢放射性麻木或触电样疼痛;严重者上下肢出现锥体束征。
14.1.4 X线摄片为诊断本病的基本依据。
张口正位片齿突与两侧侧块间隙宽度相差超过1.5mm应引起注意,超过3 mm 具有诊断价值; 侧位片上寰椎前弓与齿突前间隙呈“V”字形,成人>3mm,儿童>4mm具有诊断价值, >5mm则可诊断寰椎横韧带撕裂。
14.1.5 怀疑有寰枢关节失稳、寰枕畸形、寰枢椎骨折、高位脊椎占位性病变及脊髓受压迫的患者,可拍摄上颈椎CT或MRI片。
合并剧烈眩晕患者可作TCD或DSA检查,以观察椎动脉血流情况。
14.2 证候分类14.2.1 寰枢关节紊乱: 见于颈椎退变失稳或隐性损伤患者,一般无明显的斜颈畸形,颈部轻度的前屈及旋转运动障碍,无明显颈2神经根及脊髓受压症状与体征。
张口正位X线摄片显示寰齿关节间中医推拿科病证诊疗常规 461隙不对称,但颈椎侧位动力片未见到明显的寰枢失稳迹象。
14.2.2 寰枢关节失稳: 发生于头颈外伤后,或见于儿童咽喉部感染后,造成横韧带和附属韧带损伤或松弛,使寰椎失稳,造成脊髓和(或)椎动脉受压。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课件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0f84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b.png)
C
保守治疗:牵引、固定、药物治疗等
B
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A
诊断方法:X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等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 位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1
颈托固定:使用颈托固定颈部,减 轻疼痛和炎症
2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肌 肉松弛剂等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
3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冷敷、按摩 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和炎症
肩部运动:保 持肩部放松, 避免长时间保 持同一姿势
腰部运动:保 持腰部挺直, 避免长时间弯 腰
腿部运动:保 持腿部放松, 避免长时间站 立或行走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颈椎X线检查,了解颈椎 的生理曲度和关节稳定性
定期进行颈椎功能锻炼,增强颈部 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 低头、伏案工作
04
诊断:X线片、CT、 MRI等影像学检查,以 及临床检查等
临床表现
颈部僵硬:患者 颈部僵硬,活动
受限
颈部活动受限: 患者颈部活动受
限,活动受限
颈部疼痛:患者 颈部疼痛,活动
受限
头晕、头痛:患 者头晕、头痛,
活动受限
诊断和治疗
E
康复治疗:康复计划、康复目标、康复效果评估等
D
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手术风险、术后护理等
定期进行颈椎牵引治疗,缓解颈椎 压力,预防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
谢谢
4
康复训练: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增 强颈部肌肉力量,提高颈部稳定性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寰 枢关节旋转半脱 位患者,保守治 疗无效或病情加
重者
手术方法:寰枢 关节融合术、寰 枢关节固定术、 寰枢关节置换术
寰枢关节侧向半脱位
![寰枢关节侧向半脱位](https://img.taocdn.com/s3/m/80254da2b7360b4c2f3f648b.png)
寰枢关节侧向半脱位表现为侧间隙左右不等宽,寰椎两侧块形态相同,齿侧间隙宽侧其寰椎侧块外下缘与枢结节外上缘呈反阶梯状,窄侧呈阶梯状。
枢椎棘突、椎弓投影大小形态相同。
临床上单纯环椎侧滑少见,多伴有旋转。
一.解剖学特点寰枢关节是一种特殊类型关节,因其关节结合面依两侧侧块关节面联结,所以由于创伤造成关节脱位极少使整个关节分离。
寰枢关节包括3 个独立的关节,即由寰椎下关节凹和枢椎上关节突构成的两个寰枢外侧关节;以及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后关节面和寰椎横韧带之间构成的寰枢正中关节。
寰枢关节只能使头连同寰椎绕齿突作旋转运动。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构成联合关节,使头能作多轴运动。
寰枢关节为复合关节,与两侧的寰枢外侧关节和中央的寰齿关节构成头颅旋转运动及部分屈伸运动功能的重要结构。
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本身骨性结构的完整及位于齿状突后方的横韧带和翼状韧带。
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寰枢横韧带是维持寰枢椎稳定性的最重要结构,是防止寰枢椎前方脱位的重要因素。
寰枢横韧带的重要作用,在于使寰齿前间隙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成人不超过3mm,儿童不超过7 mm)。
寰枢关节的轴向旋转由双侧翼状韧带限制,翼状韧带丧失将意味着寰枢关节存在着潜在旋转不稳,翼状韧带和环状纤维共同作用使寰枢关节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旋转自如并防止寰枢关节发生侧方移位。
但是,寰枢关节移位时,横突孔进一步错离,使经过横突孔的椎基底动脉扭曲、受压、牵拉,椎基底动脉变窄,变曲,使之供血不足。
当椎间孔变形时,容积减小,经过椎间孔的第2 对脊神经受压,临床即出现头晕,头疼,视物不清等症状。
当压迫颈髓时,可能会出现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症状。
但是,后颅凹或小脑病变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主要表现为颈痛及转颈困难,颈椎CT提示为寰枢关节半脱位。
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取决于横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寰椎前脱位程度以及是否对脊髓造成压迫。
如果单侧向前移位时,头部离开患侧向健侧倾斜;颈部疼痛和僵直, 枕大神经痛等,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极少发生。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c9d25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1.png)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损伤,通常由于外伤或过度活动引起。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判断和处理这一病情。
一、临床症状。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常常会出现颈部剧烈疼痛,伴随着头部姿势改变时的明显不适感。
在体检中,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紧张,以及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等症状。
二、影像学检查。
X线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在取得正侧位颈部X线片时,医生需要注意寰枢关节的位置和稳定性,以判断是否存在半脱位的情况。
此外,CT扫描和MRI检查也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影像,帮助医生做出准确判断。
三、功能检查。
通过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和肌肉功能的检查,可以发现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体征。
例如,颈部肌肉力量减弱、感觉异常或者颈椎受损的表现等,都可能是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证据。
四、骨折排除。
在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时,医生需要仔细排除颈椎骨折的可能性。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判断颈椎是否存在骨折,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医生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颈部功能性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六、临床综合分析。
在完成各项检查后,医生需要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检查结果,做出最终的诊断。
在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时,医生需要排除其他颈部损伤或疾病,以避免误诊。
七、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各项检查和分析,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需要满足以下标准,1)明显的颈部疼痛和不适感;2)X线片显示寰枢关节位置异常或者稳定性受损;3)功能检查发现颈部肌肉力量减弱或感觉异常;4)排除颈椎骨折等其他可能性。
综上所述,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功能检查和临床分析等手段,以确保准确判断病情。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
寰枢关节半脱位
![寰枢关节半脱位](https://img.taocdn.com/s3/m/9fc89cb40b4c2e3f5627635c.png)
正常张口位
张口位X线表现
X线平片提示齿状 突与寰椎侧块解剖 关系破坏,寰齿距 离变化
当向右旋转时,寰 椎左侧侧块向前运 动,右侧侧块向后 运动,使得左侧侧 块与齿突间距减小, 而右侧侧块与齿突 间距增大。
X线
CT
CT
分型
I型:寰枢椎旋转固定,不伴有 寰椎向前移位,寰椎前弓与枢 椎齿突间隙小于3mm,寰椎横 韧带无断裂。枢椎齿突仍为旋 转轴,寰枢椎旋转固定于正常 旋转范围内。
2
创伤
多数轻微创伤并不引起骨性损伤而致寰椎横韧带、翼 状韧带撕裂,形成寰枢关节不稳定
发病机理
关节囊有滑液渗出、肿胀和肌 肉挛缩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解 剖对位,导致韧带和关节囊发 生挛缩形成了旋转脱位与固定 。
临床表现
1
2
3
4
特发性 斜颈
颈部 僵硬
疼痛
活动 受限
诊断
当寰齿间距(atlanto dental interval,ADI)大于3 mm时, 小儿ADI≥5 ml对寰枢关节半脱 位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Ⅳ型:寰枢椎旋转固定,寰椎 向后侧移位,此型常发生于齿 突缺如的病人。
治疗目的
恢复颈椎的运动功能,防止畸 形。
影响治疗的因素
包括斜颈畸形持续时同、旋转 脱位程度、韧带损伤情况、神 经损伤情况。
治疗效果
当向两侧主动旋转活动度相等 时。
治疗方法
牵引:肩高头低位,以利于前间隙复位。 手法松解肌肉痉挛。
寰枢正中前关 节:齿状突前 关节面与寰椎 前弓后关节面
后关节:齿状 突后关节面与 横韧带前缘对 应
寰枢椎解剖
韧带组成: 齿突尖韧带、 翼状韧带、 寰椎横韧带 (寰椎横韧 带与其上下 两纤维束共 同构成寰椎 十字韧带)、 覆膜向下移 行为后纵韧 带及黄韧带
寰枢椎半脱位诊断标准
![寰枢椎半脱位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140fe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a.png)
寰枢椎半脱位诊断标准椎体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寰枢椎半脱位是指寰枢椎骨折后,椎体向前滑移,但椎弓关节面并未完全脱位。
诊断寰枢椎半脱位需要全面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对病史的详细了解。
下面将详细介绍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
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头颅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紧张等。
患者在发病后会有明显的颈部疼痛,尤其是在头部活动时疼痛加重。
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头颅活动明显受限的症状,甚至出现颈部肌肉痉挛,进一步加重颈部疼痛。
在临床诊断时,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疼痛的发作规律和特点,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二、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寰枢椎半脱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和MRI等。
在X线片上,可以观察到寰枢椎的前滑移,以及椎体的变形。
CT和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寰枢椎的解剖结构,进一步确认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
此外,影像学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颈椎疾病,如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等,从而更准确地诊断寰枢椎半脱位。
三、实验室检查。
在诊断寰枢椎半脱位时,实验室检查并不是主要手段,但在排除其他疾病时仍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例如,血常规和炎症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炎症情况,排除感染性疾病。
此外,实验室检查还可以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为手术治疗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诊断寰枢椎半脱位需要全面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医生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寰枢半脱位和颈突症(5)
![寰枢半脱位和颈突症(5)](https://img.taocdn.com/s3/m/5bcb354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6.png)
临床上,以旋转运动为主的环枢关节有时可发生不完 全性脱位,即所谓的半脱位。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种: (1)体位:头部常常位于一侧过度旋转位,或突然的
过度旋转,从而引起一侧的翼状韧带损伤及两侧翼状韧带 张力失调,使得枢椎齿状突受一侧翼状韧带的牵拉过度而 致。 (2)发育:齿状突发育不全或有关韧带发育缺损。 (3)感染:上呼吸道、颈部感染、扁桃体、中耳、鼻 咽部等的炎症等可以引起环枢关节及齿状突与横韧带之间 的滑膜炎症、肿胀,滑液分泌增加,使关节囊和滑膜囊内 的压力增大,造成环枢间的结构不稳和颈部保护性肌紧张 或肌痉挛,两侧牵引不平衡而导致自发性半脱位。
(4)手法:头部外伤或暴力不当的头颈部手法所引 起的半脱位。
寰枢半脱位
临床表现 头痛:100%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平时有枕项酸
痛者482例,表现为偏头痛;多 伴有眼胀,其 中部分为突发性剧烈头痛。 头颈向一侧倾斜,其中部分病史较长(2~20年) ,左右面肌发育不对称,少数符合半侧面肌萎 缩症。 头颈僵直及转颈受限。 半身发凉,尤以下肢为主。 伴有眩晕及头昏,部分患者头痛与眩晕交替发 作。眩晕严重者有恶心呕吐及听力障碍。 猝倒发作(Drop attack) :不明原因突然摔倒 ,病发前后神志多清醒。其中个例有短暂意识 不清。
寰 枢 关节
寰枕筋膜挛缩
寰枢半脱位
要有:“三个不对称”
发育不良和畸形
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
础上,由于颈部突然的、大幅的、无准
备的过度活动,导致颈椎间盘突出,
急性压迫脊髓和(或)神经根,出现相 应的一组症候群。 症状包括:根性和髓性 分外侧、旁中央和中央型三种 分期:水肿压迫期、减压期、恢复期 手法治疗:0.3 预后:2W 调护:低枕卧、间断功能保护训练、颈 围,防挥鞭伤。
谢谢!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https://img.taocdn.com/s3/m/a9b950235901020207409c7e.png)
关节旋转半脱位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在1907年由Corner首先报道,1968年Wortzman正式命名为“寰枢关节旋转-固定”。
国内至1981年才提及此病。
目前诊断标准仍不够统一和全面。
一、解剖、功能特点寰椎无椎体,由前弓和后弓组成,呈环状,其两侧的前后弓交界部较肥厚,称为侧块。
寰椎横韧带附着于两侧块内面的结节上,把寰椎孔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有枢椎的齿突,后部有脊髓。
寰枢关节为一复合关节,由两个关节组成:①寰枢外侧关节,由左右寰椎下关节面和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关节囊的后部及内侧有韧带加强;②齿状突前后关节,由齿状突前缘和寰椎前弓后缘构成寰齿前关节,齿状突后缘与寰椎横韧带之间的滑液囊构成寰齿后关节。
寰椎横韧带肥厚而坚韧,连接寰椎左右侧块及内侧面,并与寰椎前弓共同构成骨纤维结构。
该韧带分为前小后大两部分,前部容纳齿状突,后部容纳脊髓与包膜,包绕并限制齿状突的过分活动,与翼状韧带共同限制头过度前屈和旋转,保持寰枢椎稳定。
寰椎横韧带是维持寰枢椎稳定性的最重要结构,是防止寰枢椎前方半脱位的最重要因素。
寰椎横韧带的作用在于使寰齿前间隙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成人不超过3 mm,儿童不超过4 mm)。
寰枢关节的轴向旋转由双侧翼状韧带限制,翼状韧带功能丧失将意味着寰枢关节存在着潜在旋转不稳,翼状韧带和环状纤维共同作用使寰枢关节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旋转自如,并防止寰枢关节发生侧方脱位。
另外,寰椎的基底部有横突孔,其位置不在枢椎横突孔的正上方,而是偏于外后侧,其中有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穿过;寰枢关节的错位可使本来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横突孔进一步错离,使椎动脉发生扭曲、挤压或牵拉压迫,致使椎动脉血流不畅,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寰椎后弓的下方,两侧各有浅沟相合形成椎间孔,第2对颈脊神经分别由此孔穿出,寰枢椎的错位可使其后的椎间孔变形,容积变小,压迫或刺激第2对颈脊神经,C↓2脊神经的分支和C↓1脊神经的分支构成枕大神经。
支配头皮后外侧并向前延伸至额眶上部,当C↓2神经受到刺激时,可引起枕项部感觉异常,牵涉及前额部时,可致同侧眼眶胀痛、视物不清。
寰枢椎半脱位-85页精选文档
![寰枢椎半脱位-85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7413bbebd64783e08122b7f.png)
寰枢椎半脱位[定义]寰枢椎半脱位是指在某种因素作用下导致寰椎和枢椎的解剖关系异常,临床分为创伤性寰枢椎脱位和自发性寰枢椎脱位两种,前者多因某种暴力造成,后者则系儿童咽部炎性浸润所致。
[诊断依据]1、病史有头部遭受打击、体育运动伤、交通事故伤等损史或有咽喉部慢性感染病史。
2、症状和体征头颈部倾斜畸形、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寰枕交界处有压痛;极少数出现颈髓受压的症状和体征。
脊髓受压和损伤时,根据其受压或损伤的不同程度可表现出相应的神经症状。
3、辅助检查(1)X线检查:①寰椎关节前脱位;开口位X线片表现为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间距不对称,颈椎侧位片显示齿状突与寰椎前弓之间距离(简称寰齿间距)增大,寰齿间距的正常值:成人为3mm,儿童为4mm。
齿状突间距正常,骨折的齿状突与寰椎一起向前移位。
②寰枢椎旋转脱位:上颈椎开口位X线片显示侧块向前旋转及靠向中线,棘突偏向一侧,小关节在无损伤侧呈“眨眼征”。
③寰椎横韧带损伤:横韧带在普通X线不显影,其损伤情况仅以间接影像加以判断,X线表现为寰齿间距增大。
成人寰齿间距增大至3-5mm,提示横韧带撕裂;增大至5-10mm,提示横韧带断裂,部分辅助韧带撕裂;如增大至10-12mm,则证明其全部韧带断裂。
(2)CT及MRI检查:CT及MRI检查,可以与寰椎椎弓骨折及上颈椎畸形鉴别,同时有助于了解脊髓受压情况。
[证候分类]根据影像学检查分为三类:①寰椎关节前脱位;②寰枢椎旋转脱位;③寰椎横韧带损伤。
【治疗】1.非手术治疗(l)枕领带牵引:对无骨折单纯寰椎关节前脱位,急性期寰枢椎旋转脱位,寰椎横韧带部分损伤患者。
取中立位枕领带牵引,牵引重量根据年龄而定,成人一般为2.5—3.0kg ,儿童为1.5- 2.Okg 。
一般2—3 天可复位,维持牵引2 周,并用头颈胸石膏外固定。
( 2)头环牵引:对伴有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患者,行头环伸直位牵引,牵引重量同枕领带牵引,复位后维持牵引4—6周,并用头颈胸石膏外固定。
寰枢半脱位牵引原理
![寰枢半脱位牵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702862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6.png)
寰枢半脱位牵引原理寰枢半脱位牵引是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应用牵引力,使寰枢关节的两侧关节面间隙得以加大,从而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炎症、消除疼痛和恢复功能的效果。
这种牵引方法在医学界已经广泛应用,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口碑。
实际上,寰枢半脱位牵引的具体原理主要是利用力学原理,通过在头颅上施加一定的牵引力,使寰枢关节间距得到加宽,并且将颈椎椎弓根向下移动,使椎间盘得到减压。
具体来说,利用寰枢关节两侧的肌肉力量,可以产生牵引力,这种力量可以作用于头颅和颈部,调整寰枢关节的角度,加大关节表面之间的间隙,从而减轻颈椎的负荷,缓解炎症和疼痛。
通常情况下,寰枢半脱位牵引的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只需要在手术用床上使用一些特殊的牵引装置,将病人固定在床上,然后通过调整牵引力度,达到适当的牵拉效果,从而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牵引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一般需要连续牵引3次以上,每天1-2次,持续3周左右。
寰枢半脱位牵引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损伤,能够在不用手术的情况下达到疗效。
其次,牵引治疗能够调整颈椎的角度和位置,增加寰枢关节的活动范围和间隙,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颈部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恢复,对于颈椎病、肌肉紧张和受伤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寰枢半脱位牵引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可以在家庭和医疗机构中轻松完成。
当然,寰枢半脱位牵引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它并非所有颈椎疾病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头晕、恶心、疲劳、头痛等。
其次,寰枢半脱位牵引法需要有专业的医生或治疗师指导和操作,否则可能会引起错误的牵拉和运动伤害。
最后,寰枢半脱位牵引法的疗效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病人的年龄、疾病程度、牵引力的强度和牵引时间的长短等因素,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体验才可确定。
总之,寰枢半脱位牵引法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颈椎疾病治疗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和适用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界的各个领域中。
寰枢关节半脱位最佳治疗方法
![寰枢关节半脱位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a797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2.png)
寰枢关节半脱位最佳治疗方法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损伤,通常由于外力作用或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引起。
患者在发生半脱位后会感到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最佳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对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最重要的是保持关节的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局部固定来实现。
对于轻度的半脱位,可以采用简单的保守治疗,如局部冷敷和休息,以减轻关节的疼痛和肿胀。
对于较严重的半脱位,可以考虑使用石膏固定或功能支具来限制关节的活动,从而达到稳定关节的目的。
其次,在保持关节稳定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物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受损肌肉和韧带的功能,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理疗、按摩和功能锻炼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加快康复进程。
除了保持关节稳定和进行物理治疗外,药物治疗也是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急性期的半脱位,可以应用止痛药和消炎药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对于慢性期的半脱位,可以考虑使用关节保健药物和软骨修复药物来帮助恢复关节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的不当使用和滥用。
最后,手术治疗是针对寰枢关节严重半脱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而采取的一种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关节复位术、韧带修复术和关节镜手术等。
手术治疗可以直接修复受损的组织结构,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需要慎重考虑,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的来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避免再次受伤。
同时,定期复诊和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保证关节功能的完全恢复。
希望本文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寰枢关节半脱位ct诊断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寰枢关节半脱位ct诊断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dbb25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2.png)
寰枢关节半脱位ct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颈椎疾病,其特征是寰椎与骨枢之间产生了不稳定性的脱位现象。
该病常常表现为颈椎活动范围受限、颈部疼痛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成像在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顺序介绍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定义与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以及CT诊断标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最后,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概述寰枢关节半脱位的CT诊断标准,明确该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并探讨其在促进寰枢关节半脱位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中所具备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寰枢关节半脱位的CT诊断标准,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该疾病,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定义与病因2.1 定义寰枢关节半脱位,又称为寰枢关节亚脱位,是指由于寰骨和枢椎之间的结构异常或损伤导致的寰枢关节错位现象。
正常情况下,寰骨与枢椎相互连接,并通过韧带和肌肉维持稳定。
当这些连接结构受损时,就会导致寰骨和枢椎之间的位置不正常,形成寰枢关节半脱位。
2.2 病因寰枢关节半脱位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点:1. 创伤性损伤:外力撞击、跌倒或运动中过度扭转颈部等都可能导致寰骨与枢椎之间的结构受损,从而引发半脱位。
2. 先天性畸形:一些人在出生时可能存在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颈椎畸形或颈椎骨折愈合不良等,这些畸形会增加寰枢关节发生半脱位的风险。
3.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颈部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也会导致寰枢关节结构受损,引发半脱位。
4.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指骨组织密度减少,骨质变薄和韧带松弛等情况。
当寰枢关节周围的骨组织受到骨质疏松影响时,寰枢关节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半脱位现象。
总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可以有多种原因。
寰枢关节半脱位伤残鉴定
![寰枢关节半脱位伤残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44e4a5a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c.png)
寰枢关节半脱位伤残鉴定
寰枢关节半脱位伤残鉴定是指对于因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寰枢
关节半脱位伤残的个体进行评估和鉴定的过程。
寰枢关节是人体颈部最上方的两个椎骨之间的关节,是颈椎的重要部分,能够支撑头颅并保持头颅的运动。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该关节的上下移动范围超出正常范围,导致颈椎脊髓受到压迫,引起颈部运动障碍或者神经功能缺陷。
对于受到寰枢关节半脱位伤残的个体进行伤残鉴定,需要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等多项检查,综合评估其颈椎运动范围、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等指标,以确定其伤残等级和赔偿金额。
寰枢关节半脱位伤残鉴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难度,需要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学评估人员进行评估和鉴定。
同时,伤残鉴定结果对于个体的生活和经济权益具有重要影响,需要保证鉴定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 1 -。
寰枢椎半脱位诊断三大标准
![寰枢椎半脱位诊断三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83308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f.png)
寰枢椎半脱位诊断三大标准
椎体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诊断过
程中,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椎体半脱位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寰枢椎半脱位诊断的三大标准。
首先,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判断寰枢椎半脱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颈
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头部姿势异常等症状。
在进行临床检查时,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观察患者的头部姿势和颈部活动情况,以及进行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如颈椎叩击症状、寰枢椎叩击症状等,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椎体半脱位的可能性。
其次,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寰枢椎半脱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X线片、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显示椎体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椎体半脱位的情况。
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颈部疼痛、头部姿势异常等症状,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椎体半脱位。
最后,生理学检查也是诊断寰枢椎半脱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进行颈椎生理
学检查,如颈椎活动度测试、颈椎稳定性测试等,可以评估患者颈部的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椎体半脱位的情况。
在进行生理学检查时,医生需要注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全面评估患者的颈部功能状态。
综上所述,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生理学检查
三大标准。
只有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生理学检查结果,才能准确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椎体半脱位的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希望本文介绍的寰枢椎半脱位诊断三大标准能够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工作有所帮助。
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围手术期康复指导
![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围手术期康复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f3ef67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1.png)
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围手术期康复指导(一)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的基础知识寰枢关节位于人体的哪个位置?在人体的解剖上第一颈椎又称为寰椎,第二颈椎又称为枢椎。
所以寰枢关节是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枢椎之间连接的总称。
何谓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寰枢关节脱位是上颈椎最常见的损伤。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以旋转运动为主的寰枢关节发生不完全性脱位。
哪类人群容易发生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可发生于任何人群。
中年、青少年多以外伤为主,婴幼儿多以先天性畸形为主,而老年人则以类风湿关节炎等继发性疾病为主。
(二)术前健康指导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需要做哪些检查?1)X线检查:前后位片可见各椎体之间关系紊乱,小关节相互关系显示不清。
2)CT检查:在拍摄X线片并未发现异常时,可行CT检查用来协助诊断。
CT检查可排除上颈椎畸形和枢椎椎弓骨折等其他疾病。
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时有哪些治疗方法?如仅为部分撕裂伤,通常采取颅骨牵引或颌枕带牵引来治疗。
如为完全断裂,且非手术治疗不能恢复其稳定性的患者,应主张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什么是颌枕带牵引?牵引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颌枕带牵引属于兜带牵引的一种,是运用颌枕带托住患者的下颌和枕骨粗隆部,向头顶方向进行牵引。
该牵引方法多适用于颈椎骨折、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颈椎间盘突出和神经根型颈椎病。
牵引重量应根据体重来换算,牵引重量不要大于5kg。
颌枕带牵引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如下。
1)心理护理:患者进行牵引时需要长时间卧床,从而导致活动受限,自理能力下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耐心讲解牵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维持有效的牵引: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
颅骨牵引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颅骨牵引是骨牵引里最常见的一种,主要适用于颈椎骨折、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等颈椎外伤的患者。
牵引的重量多为体重的1/12,一般第1、2颈椎用4 kg,之后每下降一个椎体就增加1 kg。
颅骨牵引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如下。
(1)心理护理:向患者耐心讲解牵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多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寰枢椎椎半脱位诊断标准
![寰枢椎椎半脱位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ef7cb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8.png)
寰枢椎椎半脱位诊断标准
一般将寰枢椎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分为成人关节脱位和婴儿诊断。
成年人寰枢椎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是环齿间隙大于3mm。
这种情况下考虑寰枢椎关节脱位。
常因严重创伤造成寰枢椎韧带撕裂或断裂,造成寰枢椎关节脱位。
严重时,可能发生脊髓损伤。
对婴儿而言,寰枢椎关节脱位通常被理解为寰枢椎半脱位,其主要原因是幼年幼儿寰枢关节间韧带发育不良,轻度扭伤可导致寰枢椎半脱位。
寰齿间隙大于3~5mm,平均4mm时可考虑寰枢椎半脱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6. 发育不全:第1、2颈椎发育不全,造成 两个椎体连接不稳定,稍用力旋转头部即 可发生环枢关节半脱位,这个相对比较少 见。
❖7. 也有学者认为,颈肌痉挛亦可导致环枢 关节半脱位。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五:临床诊断Clinical diagnosis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 .椎基底动脉缺血(Vertebrobasilar ischemia )
❖ 作用:维持环枢关节的稳定性结构 ❖ 一、齿突尖韧带: ❖ 又称齿突悬韧带,细小,束状,位于
环椎横韧带深面,连接齿状突与枕骨大 孔前正中的边缘。头后伸时紧张,前屈 时松弛。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齿突尖韧带:又称齿突悬韧带,细小,束状,位于环椎横韧带深面,连接齿 状突与枕骨大孔前正中的边缘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环枢关节由4个关节组成:
2个滑膜关节(Synovial joints )
2个车轴关节(Axle joints )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1)滑膜关节(Synovial joints )
❖2个滑膜关节 ❖关节突关节(环枢外侧关节)由两侧环椎
侧块的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41-42 ADI≥4mm时环枢椎不稳(临床不好量)
颈椎开口片的阅片
R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5
2
1
3
1
2
6 示:C1左、C2右
4
1.环椎侧块
2.环椎横突
5. 齿突侧块间距(或环齿间隙)
3. 齿状突
4. 枢椎棘突
(二)环枕之间的肌肉有:头上斜肌,头 后小直肌,头后直肌,头侧直肌,其肌肉 相对较小且弱。
头后小直肌
头上斜肌
三、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
头、锁骨头 止点:乳突
以及枕骨 单侧胸锁乳突肌 的胸骨头是使头 向对侧旋转的拮 抗肌
胸锁乳突肌(1)、
斜角肌群(2)、
肩胛提肌(3)、
斜方肌(4)等。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四:病因病理(Pathogenesis )
❖ 1.生活、工作 习惯:坐姿, 睡姿习惯的倾 斜,歪斜、长 期伏案工作用 电脑,造成环 枢关节周围的 软组织力学失 衡,导致环枢 关节半脱位, 损伤颈神经, 椎动脉。最常 见。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 2.枕头: ❖ 睡眠枕头的宽度,
。(颈部的正常活动度:前后屈伸30°~45°,左右 60°~80°)。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环 椎 、 枢 椎
颈 部 环 枢 关 节 结 构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三 :相关解剖(Related Anatomy )
❖ 一 、关节(Joint )
❖ 环枢椎均属非典型椎骨,环椎的外观呈 椭圆环状,无椎体,由前后弓和两个侧 快组成。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五:血管 (Artery )
❖ 主要是椎动脉 (Vertebral artery )
❖ 发自锁骨下动脉, 向上穿行于相应的颈 椎横突孔,经环椎横 突孔后再经枕骨大孔, 进入颅腔内与对侧的 一支汇合成椎基底动 脉,分支到小脑、脑 桥基底、延脑、大脑 枕叶及内耳,并分别 提供相应的血液营养。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 2 、 旋转绞锁固定症:即特发性斜颈,颈部僵硬, 疼痛、活动受限。尤以旋转活动受限为明显。
❖ 3 、 C2脊神经刺激症状:枕颈部感觉异常,颈 部疼痛活动受限,时有眼眶胀痛,视物不清。
❖ 4 、部分患者伴随:胸闷、心悸、咽部不适、睡 眠不佳甚至失眠、记忆力下降、健忘、血压波动、 视力下降、耳鸣,听力下降、轻度面瘫。
二 、环椎十字韧带(Cruciate ligament ) 包括:环椎横韧带、纵束:
❖ (1)、环椎横 韧带
❖ 是环枢椎稳定 的主要韧带, 张于两侧块内 的小结节之间, 犹如一个悬带, 将环椎孔分为 大小不等的两 部分。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可防止齿状突向后移动而挤压脊髓,也可 以防止环椎过度前移而发生脱位。在垂直 暴力下,环椎横韧带断裂,延伸或减弱, 可使头及环椎在枢椎上向前脱位,结果齿 突后移,椎管狭窄,可能引起脊髓压迫症 状,甚至造成死亡。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2)、纵束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
上纵束较坚 固,附着于 枕骨大孔前 缘;下纵束 较弱,附着 于枢椎后中 部。
❖ 纵束可加强 环椎横韧带 的坚固性, 协助防止齿 突前脱位。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 三、翼状韧带(Alar ligament )
❖3、 桡动脉试验:大多呈阳性。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3 :X线诊断(X-ray diagnosis )
❖ (1)颈椎开口为片: ❖ 1.齿状突不居中; ❖ 2.两侧环枢关节不等宽 ❖ (2)颈椎侧位片:以环齿间距(ADI)为常用。 ❖ 环齿间距(侧位片)——环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
前缘的距离; ❖ 据戴力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5.2(1);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潇洒甩☺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5.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
❖ 如扁桃体炎,咽炎以及颈部感染,一方面,感染 后由于局部充血时横韧带附着处脱钙,发生韧带松 弛甚至破裂,造成齿状突后移;另一方面,感染后 由于炎性渗透尤其咽喉壁的炎性渗透直达环枢关节 内,逐渐在关结束积液,造成关节松弛及韧带牵张, 导致本病。
(2)车轴关节(Axle joints )
关节头呈圆型面,关节窝常与韧带相连形成环形,形同车轴与轴承,环枢正中关节和桡尺近 侧关节属之。它仅能循长轴(垂直轴)做旋转(回旋)运动,旋内medialrotation时,骨的前 面转向内侧,反之骨的前面转向外侧叫做旋外lateralrotation.在上肢手背转向前方叫旋前,反 之手背转向后方恢复标准姿势时叫旋后。
❖ 2个车轴关节—— ❖ 环齿关节:环椎前弓正中后方齿状突凹与齿突之
间的关节
❖ 环枢中关节(也有人称为滑囊)环枢横韧带前面 与齿突之间的关节。
❖ 环枢关节的运动主要是旋转(环枕关节则主要是 屈伸)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环椎关节上面观(2) 枢椎结构(3)
枢椎图片(1)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二 :韧带(Ligament )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2、第二颈神经The second cervical nerve
从环椎后弓下方和枢椎椎板上绕之间穿出,出 口较紧,其后支的内侧支枕大神经在头下斜肌 的肌腹面发出,向下向外贴头上斜肌绕行后在 头下斜肌与头半棘肌之间向上向内行走,伴有 交通支与枕下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耳 后神经、眶上神经相互连接。环枢关节半脱位 致第二颈神经受压,常出现上述神经锁支配的 区域相应的症状
中以头后大直肌最为强壮。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颈 部 肌 肉 附 着 区 域
2 :枢椎横突附有:
①中斜角肌;
②肩胛提肌。
(一侧各2块)
中斜角肌;起于第1或2 -6颈椎横突后结节, 止于第1肋中部上面 其作用:颈侧屈,侧 旋,前屈,上提1、2 肋(神经支配:颈5- 6神经前支)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C1
C1横突
肩胛提肌:
C2
位于颈项两侧,肌肉
C3
向上部位于胸锁乳突
C4
肌深侧,下部位于斜
肩胛提肌 方肌的深面,为一对
带状长肌,起自上位
C3.4横突的后结节,
肌纤维斜向后下稍外
方,止于肩胛骨上角
和肩胛骨脊柱缘的上
部。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以上肌肉都参与了头颈部的旋转、屈伸、 侧曲运动,使枢椎呈向上强段的应力中心。
是两个坚固的韧带,起于 齿突尖后外侧的卵圆平滑 区,斜向外上,止于两侧 枕髁的内侧面。他是重要 的节制韧带,主要限制轴 向旋转,又限制头及环椎 在枢椎上过度旋转及参与 防止环枢关节侧方半脱位 的作用。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四、覆膜 (Film )
❖ 为位于椎管内一层宽而坚韧的纤维束,可 视为后纵韧带向上的延续,略呈扇形,附 着于枢椎体后面,上行于环椎横韧带和枢 椎齿突之后,止于枕骨的斜坡。可进一步 加强环枢关节的稳定性。
高度,软硬程度以 及位置的不适,长 期造成十字韧带、 翼状韧带的受损, 肌力不平衡,亦可 导致环枢关节半脱 位,较普遍。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 3. 颈曲紊乱或侧弯:(先天或后天如结 核病等各种原因)由于颈曲改变或侧弯, 是枢椎齿状突旋转、倾斜,导致环枢关 节半脱位。
4. 运动损伤: 头部常处于一侧过度旋转位或突然 的过度旋转造成环枢关节半脱位如 (我爱拉芳潇洒甩、背后熟人叫喊 突然转头、拉丁舞蹈急转头等)。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 近十年来,此病在我们临床中常常碰到,
发病在男女老少皆有,尤以中青年居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人常常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心慌,失眠,颈肩不适等一系列症状前来 就诊。此病在体征及病因上与落枕、斜颈、 颈椎病等颈部疾患有颇多相似之处,较易 混合。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 本病命名亦有诸多不同:环枢关节错缝、
Company Logo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康复科
主讲:陆永远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疼痛科
一:概述 (Outline )
❖ 在以往的教科书以及资料上看,在上个
世纪70年代到90 年代期间,关于环枢关 节半脱位的认识,环枢关节半脱位好发于 学龄期儿童,且病因不明确,主要表现为 斜颈、疼痛,颈部活动受限,临床多采用 牵引复位法或者牵引配合按摩及手法整复 等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