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案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案基本材料
徐自强年龄11岁性别:男
二、问题行为概述:
1、四年级下学期末,该生转入本校的时候,即表现为好奇心强,课堂听讲经常搞一些小动作,虽然教师经常提醒,但转变不大
2、五年级上学期的时候,课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总是边玩边做,而且经常做错题或漏做题,且字迹潦草(其实,如果认真写,他写字的水平不错)
3、五年级上学期的时候,由于学习基础差,导致成绩很差,所以该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内、课外无论做什么事注意力都不能集中,且好动
三、个案背景材料
1、生长史:该生是独生子,父病故,母原来在乡下务农,后进城打工,无暇照顾孩子,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家,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使孩子养成了任性、调皮的坏习惯,而且时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导致同学们不愿与他交往,对老师的教导不以为然
2、个性特点:
该生属外向型,好动,兴趣广泛但不专一,但他在劳动中积极肯干(如:在清扫厕所卫生时,用手清除便池堵塞的脏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感动)
3、经过多次谈心,我了解到,他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如:课上听讲时,操场上发生的事,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而不能专心听讲,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尽管有时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但很快就会忘掉
四、分析诊断
1、该生智力正常,生性好动、贪玩,由于基础差,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做事时不专一,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自控能力较差
3、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爷爷、奶奶过于溺爱他,而母亲期望值较高,但教育方式过于简单。
以上几方面主要问题是该生做事时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良的习惯未能及时纠正,家庭教育方式没有科学性,导致他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近而造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五、辅导过程
1、情感沟通,树立自信心
教师以真诚的态度与他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他充分的信任,(特别是抓住他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从而建立起了师生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对他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式,帮助他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初步认清远大的理想是靠学习来付诸实现的,而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经过多次的谈话,并用古今中外成者的事例鼓励他,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他终于敢在师生面前说:“我能行!”
2、教师协作同学帮助
为了不断督促他进步,我与其他科任教师进行协作,在课堂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他多提问(根据其能力,设计相应问题),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于课堂,并及时对其进步给予表扬,使他对学习逐渐有了兴趣,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他犯错误,他不能冷静,教师应该绝对地冷静。每次对于出问题的方面,我
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让它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
3.以强项来淡化弱项,早就发现,他对于劳动还是能实实在在地干好,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等到五年级末的时候,他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成绩有了一定起色,学习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
三叶草:从事教育工作16年,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曾获泰安市教研教改先班主任,鹤山乡“优秀班主任”等光荣称号,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德育工作者”。撰写的经验论文多次获省、市级一、二等奖。如《让情感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获省优秀心理教育论文一等奖,辅导学生的习作多次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学生作文《绿窗》荣获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我坚信: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现任五(2)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