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_傣族干栏式建筑艺术之比较
傣族建筑 傣族的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傣族建筑傣族的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傣族的建筑风格傣族的建筑受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经济、宗教、政治、科技、思想意识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西双版纳傣族民居为代表的优美灵巧的干栏式建筑,以元江、红河一线傣族民居为代表的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以及典雅富丽的佛寺建筑。
民居在滨水而居的河谷坝区,因受炎热、潮湿、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傣族的居民建筑以“干栏”(俗称竹楼)为主。
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壁、房顶覆以茅草、瓦块。
上层栖人,下养家畜、堆放农作物。
整座建筑空间间架高大,且以竹或木做墙壁和楼板,利于保持居室干燥凉爽。
如今,随着生态保护的加强和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开始以混凝土砖瓦结构代替竹木结构,但还保留“干栏”的形式或人字形屋帽的外形,因而仍习惯称呼它为“竹楼”。
竹楼周围的宽阔庭院里都要种植瓜果林木或开挖小鱼塘,既可蔽阳遮荫,又是一道不设防的天然绿色“围墙”,外围随意搭上的竹篱,不为防人,只起到阻止牲畜闯入的作用。
佛寺佛寺建筑是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的特色建筑,以落地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
由大殿、僧舍和鼓房组成,中心佛寺外加一座戒堂、一座藏经楼、一座佛塔。
主殿外观一般是单檐或重檐歇山式屋顶,或悬山式顶、多角或亚字形重檐歇山式顶。
坡面进行一至二次跌落后有两层或上中下三层的单面坡或三面坡、五面坡,坡面的多少和佛寺的级别有关。
屋面按纵向分为两段式或三段式或五段式,以中间最高,使庞大威严的屋面呈现出优美起伏的曲线。
苗族独特的民居建筑
苗族独特的民居建筑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独特的民居建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苗族民居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建筑风格,还彰显了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苗族民居的特点和魅力。
苗族民居被称为“吊脚楼”,这是由于建筑的支撑柱子很高,使得整个建筑仿佛漂浮在空中。
苗族民居常常建在山坡上,以便利水、通风和防守,同时也为了躲避洪水和野兽的侵袭。
吊脚楼的木质结构非常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才能建造。
苗族人民对于吊脚楼的建造非常讲究,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苗族民居通常由三层或四层组成,每层都有特定的用途。
底层是用来养动物和储物的地方,二层是起居的空间,三层是用于睡觉和存放粮食的地方。
有些富裕的苗族家庭还会有四层,第四层通常是用来储存家族的重要物品和纪念品。
各层之间有楼梯和走廊相连接,方便人们在不同楼层之间移动。
苗族民居的外观也非常独特。
建筑的外墙常常漆成鲜艳的彩色,用来表示家庭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苗族人民喜欢在民居的门口悬挂装饰物,如鸟笼、风铃等,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同时,苗族民居的屋顶通常是用瓦片盖起来,以防止雨水渗透。
屋顶的形状顶多将筒子状,这是因为苗族人民崇尚自然,希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除了外观特点,苗族民居的内部布局也非常注重细节。
民居内部的装饰主要以木雕、壁画和刺绣为主,展示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艺术才能。
同时,苗族民居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是火塘。
火塘是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中心,人们在火塘旁边进行烹饪、取暖和家庭聚会。
火塘被视为家庭的象征,代表着家庭的和睦与温暖。
苗族民居不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人民重要的精神寄托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作为苗族传统建筑的代表,吊脚楼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建筑技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当今的现代社会,苗族人民依然保持着对于传统建筑的热爱和传承。
苗族独特的民居建筑无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苗族人民自豪的象征。
总结起来,苗族独特的民居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繁复的结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艺术
西部民居采风 (三)辛克靖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艺术云南历史文化悠久,在旧石器时代有元谋猿人。
新石器时代,云南大部分地区就有各族的先民活动。
公元前1260年左右商代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当时已形成一个较大的村落,人们已会建造简单的木构架房屋。
风格各异的建筑结构云南各少数民族传统木结构,有抬梁、穿斗、井干、人字木屋架,密梁平顶五种。
抬梁,穿斗式木构架为白族,彝族,纳西族所采用,如白族,纳西族的 三坊一照壁 即三合院, 四合五天井 ,即由四坊组成的四合院。
较大住宅则由几个三合院或四合院纵向或横向组成重院,彝族、哈尼族也大体相同。
人字木屋架为傣族竹楼中所用,密梁平顶用于土掌房,受汉族影响的白族、彝族、纳西族、哈尼族民居,与汉族建筑一样能做到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
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布朗族、基诺族为干阑式建筑结构,呈现出通透,灵活的建筑风格。
彝族、哈尼族,全部或局部采用土掌房,用毛石脚,夯土或土坯墙,密梁铺草抹泥楼面,平屋顶结构,房屋组合符合地形,高低错落,朴素优美,富于变化。
呈现出深厚朴实的建筑风格。
采用平房的佤族、拉祜族民居用土坯墙或竹笆墙草顶,呈现出原始粗犷的建筑风格。
井干式民居建筑,是古代井干式建筑形式的残余,多为居于高山林区的少数纳西族、傈僳、普米族、独龙族、藏族和彝族采用。
可就地取材,不受经济条件限制,施工简单,利于抗震,是一种用木头叠起来的木楞房,如张衡 西京赋 , 井干叠而百层 ,这种建筑具有原始、古朴、粗放的建筑风格。
一颗印 民居建筑,是以天井为中心,由正房、东西厢房(俗称单房)及入口门廊组成封闭的四合院。
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方方如印,故称 一颗印 。
正房三间,两层,前有单层廊(称抱厦),构成重檐屋顶。
两边耳房为二层,吊厦式,称 三间两耳 ,主房屋顶稍高,双坡硬山式。
厢房屋顶为不对称的硬山式,分长短坡,长坡坡向内院,在外墙处,作一小转折成短坡,坡向墙外。
所有房间均朝向天井采光通风,外墙多不开窗,仅在云南彝族一颗印民居二楼有个别小窗,形成封闭式的外端,前围墙颇高,常达厢房上屋檐口,围墙正中立一大门。
少数民族――苗族侗家的吊脚楼与傣族竹楼
少数民族――苗族侗家的吊脚楼与傣族竹楼类型:少数民族苗族侗家,幼儿园人文景观知识百科,幼儿园知识百科标题:少数民族――苗族侗家的吊脚楼与傣族竹楼中国民间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这种建筑的多样化首先是由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别所决定,另外,民族、历史、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的差异也是相关的因素。
正是这诸多的差异才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住宅。
其中,吊脚楼与干栏式竹(木)楼是南方山区主要的传统民居。
苗族侗家的吊脚楼在西南地区广西、贵州、湖南、四川等省份,“吊脚楼”是山乡少数民族如苗、侗、壮、布依、土家族等的传统民居样式。
尤其在黔东南,苗族、侗族的吊脚楼极为常见。
这里的自然条件号称“天无三日情,地无三里平”,于是山区先民创造出了独特的“吊脚楼”。
吊脚楼依山而建,用当地盛产的杉木,搭建成两层楼的木构架,柱子因坡就势长短不一地架立在坡上。
房屋的下层不设隔墙,里面作为猪、牛的畜棚或者堆放农具和杂物;上层住人,分客堂和卧室,四周向外伸出挑廊,可供主人在廊里做活和休息。
廊柱大多不是落地的(便于廊下面的通行无碍),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是楼板层挑出的若干横梁,廊柱辅助支撑,使挑廊稳固地悬吊在半空,这种住宅因其外形和结构特点被称为“吊脚楼”。
吊脚楼的优点明显,人住楼上通风防潮,又可防止野兽和毒蛇的侵害,这种住宅在西南山区至今仍有建造。
不同地方的吊脚楼在形貌特征与建筑结构上富于变化。
总的看来,吊脚楼还是应属于南方的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
干栏应该是全部悬空的,所以吊脚楼也可以说是一种半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的傣族竹楼在乡土住宅建筑的分类中,把底层架空的住宅可称为干栏式住房,因而吊脚楼也可算是其中的一种类型。
干栏式住房比较典型的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傣族人居住在山岭间的平坝,为适应湿热的气候条件,傣族人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材搭建起干栏式的“竹楼”。
竹材易于加工,完整的粗竹做骨架,竹篾条做墙体,楼板用木版,屋顶铺茅草。
竹楼的底层是架空的,供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有堂屋与卧室,堂屋里安置一个火塘来烧茶做饭;堂屋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
各民族建筑特点
蒙古包的最大 优点就是拆装 容易。 容易。搬迁简 便 The biggest advantage is yurt disassembli ng and easy. Move is simple
பைடு நூலகம்
•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 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 • Yurt assumes the circular, have greatly small, great, but the more than 20 people rest; Small person, also can let 10 several people.
Interior decoration
indoor
侗族
• 侗族建筑文化有三宝:风 雨桥、凉亭、鼓楼。
• • • •
鼓楼有三大作用 1、聚众议事 2、开展各种文娱活动 3、迎宾送客
• 鼓楼的结构:鼓楼 鼓楼的结构:鼓楼 极似一株大杉树, 下大上小,下部为 方形亭式,上部飞 阁重檐,层层而上, 如树干伸逸出层层 枝叶。。
凉亭
•
多建于路旁或山 坳,还有许多凉 坳,还有许多凉 亭建于泉水之旁, 亭的旁边多植古 树
凉亭
苗族落地式房屋
(Fork house)叉叉房
• 滇东北、黔西北等地的部分苗族,过去住 的是一种非常简陋的“叉叉房”。此房屋 一般不筑地基,只须将地面略加平整就可 以了。屋架多用未经剥皮的天然树杆和树 枝叉绑扎组成。四壁和屋项夹茅草、树叶 和树皮,有的围以竹篱笆。
黔东南苗族_侗族_干栏_式民居建筑差异溯源
黔东南苗族、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差异溯源王贵生(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00)摘要:黔东南苗族“吊脚楼”起源于我国古代“穴居”文化系统,侗族木楼起源于我国古代“巢居”文化系统,为我国古代北、南两大文化类型的不同代表。
文献学资料、苗、侗民族底层语言以及苗族、侗族原始民居方式遗存等均从不同角度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侗族;穴居、巢居文化类型中图分类号:TU-85.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3-0078-04To Traceable the Differences of Ganlan Style ResidentialArchitecture of Miao People and Dong People in Southeast ofGuizhou ProvinceWANG Gui-sheng(Kaili College ,Kaili ,Guizhou 556000,China)Abstract:The Miao people ’s suspend building in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originated in ancient China cave cultural system and the Dong people ’s wooden house originated in ancient China nesting culture system which is representation of the north and south cultural types in ancient China.It is carrying out the demonstration from the philology data,the underlying languages,the original residential manner of Miao people and Yao people.Key words: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Miao people and Dong people ,cave and nesting cultural types收稿日期:2009-01-16[作者]王贵生,男,凯里学院教授。
云南傣族与贵州苗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
告来 获得 生 活生 产 的安定 。各个 民族 都 有 自己所 崇 拜的 神灵 。然 而 ,傣族 族和 苗 族不 约 而 同地 都 有 火塘 神和 相类 似 的火 塘文 化 。 他 们把 火 塘 同人 的生 殖繁 衍 联系起 来 ,用 来 象征 家庭 的 “ 火 ” 香 等 。围绕 火塘 产 生 了许 多祭祀 礼 仪和 禁 忌 ,如塘 内放 的三 角铁 架 象 征祖 先 ,故 不 能踏脚 ;一家 人 围坐 在它 的 四周 。在 祖先 的庇 护 下 ,充 分 体现 出家 的 暖和 。所 以在 围火坑 烤火 时 ,主 宾有 别 。伦 常 有 序 。除 了火 塘文 化 外 ,傣 族 苗 族 在 建 房 时 ,选 择 宅 基 、 备 料 、动 工 、新居落 成 等过程 都有 类似 的营 造仪 式 。
Ke wOr s:Pi —d wl n ;D a t ai ;M i0 N ai aiy y d l e e l g i iNai lc on y a ton lt;
C 0 p 的历 史渊 源
干 栏 民居作 为人 类 最基 本 的 民居 类 型之 一 ,在 我 国古代 曾广 泛 流行 于长 江流 域及 其 以南 地 区 ,可 以说 中国 南部 都是 以这 种 建 筑 形制 为主 。这 种 建筑 形式 一直 延续 到 今天 ,在 贵 州 、云南 、广 西 、 四川 、湖南 、广 东和 台 湾等 地还 普遍 使 用着 。干 栏 式建 筑 到 今 天虽然 经 历 了种种 演变 和 发展 。但 其基 本特 点一直 保 留 、承袭
民 族 文 化 研 究
云南傣族 与贵州 苗族 干栏 民居 比较研究
刘玉鲜’ 唐 文 (. 昆明理工 大学文学院 ;2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6 O2 ) 1 . 524
雲南少数民族“干栏式”民居
雲南少数民族“干栏式”民居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傣族的传统民居是干栏式,也就是俗称“竹楼”。
特点是歇山式的屋顶,正脊很短,屋顶很大,坡度非常陡,也就是当地人说的“偏厦”,看上去很象重檐顶形式。
傣族干栏民居的构架非常简単,在平地上接塔出一亇稳定的架子,底层悬空二层做出居室型,然后在顶部辅草就可以了。
这种形式是因地取材便利快捷,占地面积少居住面积大,有防潮通风等特点很适合当地气候条件。
干栏(也作[干阑])是历史极为久远的一种建筑类型,它是由原始人类的巢居逐步演变而成的。
[干栏]一词最早见于《魏书》:[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
《旧唐书》:[山有毒草及风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
干栏是一种把居住层地板用支柱架离地面的建筑,以避虫蛇猛兽,并有利于防潮及通风,适用于温暖潮湿的地域。
(如图)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Hemudu Site )云南省剑川剑湖海尾河旁的海门口遗址的复原的干栏建筑(距今7000多年)干栏式建筑群(距今3000多年)干栏在中国古时候的长江以南地区曾广泛采用,后来逐渐减少,现在只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如今仍以干栏为主要住房的,有傣族的竹楼、壮族的麻栏、侗族的木干栏、黎族的船形屋、水族的木楼等。
其中傣族的竹楼是以竹为主要建筑材料,每家有篱笆围成的小院,种有芭蕉等热带植物,极富生趣。
壮族的麻栏吸收了较多的汉族建筑手法,木材用量增加。
侗族的木干栏建造工艺较高,尤其是村寨中的鼓楼及风雨桥,显示出惊人的木工技巧。
干栏式竹楼具有独特的风格,它有舒适、卫生、防潮、防虫等优点。
傣家的竹楼正方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离地面约2公尺左右,以数根木料(或用大青竹)为柱。
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
竹楼层顶造型为歇山式,层面用草排复盖。
设有楼梯,拾级登楼,有走廊、凉台,可以晾物和纳凉。
室内用竹篱笆隔为两间,内间为主人卧室,外间为客室。
客室进门内有高出地面四、五寸长的火塘,供烹饪取暖照明之用。
你一定知道56个民族,但你知道他们最具特色的建筑特色是什么吗
你一定知道56个民族,但你知道他们最具特色的建筑特色是什么吗中国56个民族分别是汉族、满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侗族、瑶族、白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水族、土族、蒙古族、布依族、土家族、哈尼族、傈僳族、高山族、拉祜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
羌族、怒族、京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仫佬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鲜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独龙族、基诺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塔塔尔族、鄂伦春族、乌孜别克族。
汉族:汉族传统居房建筑的民族形式为斗拱挑檐的木结构,俗称“大屋顶”。
这种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筑,最早萌芽于半坡遗址草泥木柱网结构和河姆渡遗址干栏式榫卯结构的房屋。
满族: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
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
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
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
回族:回族的房子讲究工艺和装潢,颇具民族特色;如宁夏同心县的有些回民盖小高楼式的房子,门窗全是拱形,大门楼采用绿色的大圆顶式,显得肃穆典雅,格外别致。
藏族:藏式传统建筑美丽、神秘,给人以古朴、粗犷、神奇的美感。
它那十分独特和优美的建筑形式与风格,与雪域高原壮丽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有时候,某个地域的建筑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风貌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西藏建筑给人一个很深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窗。
窗是建筑立面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西藏传统建筑窗的排列十分有意思。
窗的大小不一,非常随意,而窗在墙面的位置,又高高低低,窗的排列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看似随意,反而有一种不规划美。
苗族:苗族建筑是就地取材的典范。
石材运用极为普遍,村中的道路是石板台阶,坪场是石块铺就,房屋是石头筑基、石块垒墙、石片做瓦,似乎他们自从盘古开天地,就同石头生活在一起……这些厚薄不等、切面整齐的建筑,构成美丽苗寨别样的风景。
干阑与吊脚楼 1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图
云南景洪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
• 傣族的住宅建筑是“干栏”式建筑,也称高脚房屋建筑,以竹,木, 茅草为建筑材料,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在潮湿 炎热的南方,既防潮,又通风,还可以御蛇、虫和野兽的侵害。 • 随着傣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景洪的曼景兰村寨己出现了许多砖 石、水泥现代建筑材料建成的杆栏式建筑。除傣族外,还有许多其它 少数民族也是居住这种干栏式建筑的房屋。
湘西凤凰
湘 西 凤 凰 县 城 吊 脚 楼
湘 西 凤 凰 县 城 吊 脚 楼
湘西凤凰
湘西凤凰
湘西凤凰
凤凰——沈从文故居
云 南 瑞 丽 地 区 大 等 喊 竹 楼 晒 台
云 南 瑞 丽 地 区 大 等 喊 竹 楼 晒 台 、 入 口
• 傣族竹楼以具有家庭活动 用、多功能的平台为特点。 当地称平台为“展”。
云南景洪傣族竹楼入口
云南瑞丽地区大等喊竹楼二层堂屋内部
湘西凤凰县沱江镇
湘西凤凰县沱江镇宅
贵州三江华练寨侗族村落
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傣族村寨
云南瑞丽傣族民居
云 南 西 双 版 纳 傣 族 村 寨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
云南景洪傣族竹楼群
云南干阑式住宅
云南瑞丽地区大等喊竹楼
云南瑞丽地区大等喊竹楼底层
云南瑞丽地区大等喊竹楼底层
云南瑞丽地区大等喊竹楼晒台
海南黎族
• 黎族世居海南岛五指山,风大雨多,气 候潮湿。
• 黎族民居为一种架空不高的低干阑,上 面覆盖着茅草的半圆形船篷顶,无墙无 窗,前后有门,门外有船头,就像被架 空起来的纵长形的船,故又称“船形 屋”。
贵州苗族
苗族 苗族喜欢用半楼居, 即结合地形,半挖半填,干阑架空一半的方式。
苗族、傣族干栏式建筑艺术之比较
苗族、傣族干栏式建筑艺术之比较
章婧
【期刊名称】《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The Miao and Dai people's stilted houses are different in shape,material and aesthetics.It is argued that the differences arise from local conditions and that both peoples' stilted houses are worth inheriting and protecting.%苗族吊脚楼和傣族竹楼都有着中华上古民居建筑活化石的称谓,虽然两者同属干栏式建筑,但由于生活环境、人文历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造型、用材、审美观念等方面都有着相异之处,通过对两者比较分析,得出干栏式建筑能够因地制宜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值得传承与保护。
【总页数】4页(P148-151)
【作者】章婧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9
【相关文献】
1.侗族与傣族干栏式民居比较分析 [J], 崔丹丹;杨大禹
2.小议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建筑的保护——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J], 黄万鹏
3.干栏式苗族民居建筑艺术及其现代传承 [J], 严明喜
4.壮族干栏式建筑艺术特点的研究与发展 [J], 颜娇娇
5.浅析木结构建筑——对比朝鲜族传统井干式建筑与苗族干栏式建筑 [J], 张然然;崔虎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统营造技艺流派之傣、景颇族干栏建筑及闽浙木拱廊桥
传统营造技艺流派之傣、景颇族干栏建筑及闽浙木拱廊桥傣、景颇族干栏建筑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和瑞丽的傣族村寨,其住宅建筑较多地保留着该民族的特点。
傣族的干栏式住宅平面多为方形或长方形,主体屋架多木构,梁架主要是穿斗与抬梁的混合式,采用榫卯结合方式,楼面(居住面)悬挑于柱外,楼板外缘树立外倾的边柱,既作为维护结构的龙骨,又用作屋檐出挑的支撑。
楼层、隔墙常用竹子。
屋顶的造型一般为方整的歇山式,屋面坡度陡峻,出檐很大,一方面有利于排水和降低室温,另一方面也使得整个宅舍的造型轻巧、空灵、飘逸。
为了利用底层空间的使用效率,常在底层一侧或多侧加设披檐,并添设支撑檐柱,形成了重檐的外观造型。
屋面则有草葺和瓦葺两种,近代多采用红瓦屋顶,使一栋栋房舍像一朵朵彩蝶飞舞在绿荫中,给村寨带来了神奇的魅力和绚丽的风情。
因为当地气候炎热,人们喜欢在户外活动,二楼的前廊就成了家人从事家务劳动及接待宾客的地方,也是整个建筑最有生活情趣的空间场所。
在前廊的一端,常延伸为晾架,人们在这里晾晒农作物、衣服及柴草。
室内平面一般为矩形,常作内外室之分,外室有火塘,阴雨天此处即为全家人的起居室,同时也是客人的夜宿之处。
内室则为全家人的卧室,多套在外室内,用隔墙相隔。
景颇族的干栏住宅多为长方形平面,屋顶类似歇山式,屋脊悬出成长脊短檐的倒梯子型,屋面坡度陡出檐大。
檐墙虽然很矮,但屋内的隔墙较低且不到顶,加之景颇族席地而坐,故空间仍感觉较为开敞。
入口选在山面,以便出入。
建筑的结构形式为纵向列柱式,通常是在三列纵向的柱子上直接承檩,构成承重体系,不用横梁联系,也可在柱子上加斜撑,用以支撑列柱间为减少椽子跨度而添加的檩条。
闽浙木拱廊桥木拱桥又称叠梁拱桥、贯木拱桥、编梁木桥,是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工具及技法,运用称为「编梁」技术,以榫卯连接而构成的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其特点是桥身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架,桥面建有廊屋。
浙闽木拱桥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
光绪年间《庆元县志》中记载了自宋代以来营造的各式木拱廊桥多达二百三十多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屏南县、寿甯县、周宁县;浙江省泰顺县、庆元县。
苗族建筑艺术简论
苗族建筑艺术简论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他们的建筑艺术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苗族建筑艺术融合了民族传统、地域特色和生态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苗族的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采用了独特的斗拱结构,使建筑更加坚固和稳定。
建筑的檐口和屋脊上常常装饰有精美的木雕,展现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苗族的建筑多以屋顶为特色,屋顶多为斜坡状,使雨水可以顺利流下,避免积水导致屋顶破损。
屋顶上常常有独特的飞檐,可以有效地避免雨水直接打到墙面上,保护墙体不被雨水侵蚀。
同时,飞檐上的木雕也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常常以动物为题材,栩栩如生。
苗族的建筑多以屋檐为装饰重点,屋檐上常常悬挂着各种各样的彩绘和装饰品。
彩绘的内容常常是苗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如田园风光、耕作、农民劳作等。
这些彩绘不仅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氛围,还展现了苗族人民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苗族的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木材对于苗族人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他们会选择经过精心挑选和处理的木材来建造房屋,保证房屋的质量和寿命。
同时,苗族人民还会在建筑过程中进行一些传统的祭祀和仪式,以祈求房屋的安宁和祝福。
苗族的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居住的场所,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建筑艺术的精湛和独特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苗族的建筑艺术承载了苗族人民的情感与记忆,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来说,苗族建筑艺术是苗族文化的瑰宝,展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通过独特的斗拱结构、精美的木雕和彩绘装饰,苗族的建筑艺术展现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苗族的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居住的场所,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苗族人民的情感和记忆。
苗族建筑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融合了民族传统、地域特色和生态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通过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苗族人民将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苗族建筑艺术简论
苗族建筑艺术简论以苗族建筑艺术简论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苗族建筑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苗族建筑艺术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苗族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兼有石、土和竹等材料,形式多样,表现出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
苗族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苗族人民生活在山区,他们深知山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因此,苗族建筑常常依山就势,利用地势和自然材料进行建造。
苗族建筑不仅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还能够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和地震等。
苗族建筑追求和谐和平衡。
苗族人民崇尚和平与和谐,这种价值观体现在他们的建筑艺术中。
苗族建筑形式简洁、对称,注重整体的平衡感。
建筑物的各个部分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
苗族人民相信,只有和谐的建筑才能给人们带来平安和幸福。
苗族建筑富有装饰性。
苗族人民善于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使建筑物更加美观。
他们常常在屋顶、门窗等部位雕刻精美的图案和花纹。
这些装饰既具有装饰性,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比如,苗族人民常常在屋顶上装饰一对牛角,象征着家庭的富裕和繁荣。
苗族建筑反映了苗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苗族人民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都能够在苗族建筑中找到影子。
比如,苗族人民崇拜自然,他们常常在建筑物中加入自然元素的装饰,如花朵、树叶等。
此外,苗族人民还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他们会在建筑物上悬挂彩旗和灯笼,以庆祝节日的到来。
苗族建筑艺术是苗族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还反映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苗族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于研究苗族文化和传统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对苗族建筑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苗族的文化遗产。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特点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特点介绍傣族竹楼最具有代表性。
竹楼是采用干栏式建筑形式,房屋离开地面,建筑在柱桩上,下部架空。
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和放置东西。
竹楼都背负青山、依山而建,具有防潮、通风散热、卫生舒适、防避虫蛇之害的特点。
因就地取材、以竹为楼,梁柱、墙壁、屋面、楼梯、楼面都是取竹而建,俗名竹楼。
云南少数民族竹楼的起源和诞生存在有许多的传说和故事,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人因地制宜、旧地取材、适应环境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
用竹建造的傣家竹楼充分体现出轻盈、灵巧、别致、实用,极富民族特色和风情。
傣家人于村寨旁种植许多高大茂密的竹丛,生机盎然,掩映着土灰色的竹楼建筑,富有诗情画意。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
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
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
两层者则不盖顶层。
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
在凯里苗族山寨,居住的是吊脚楼。
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
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傣族曼飞龙塔始建于傣历565年(公元1204年),相传是由三个印度僧人设计,又由勐龙头人和高僧祜巴南批等人主持建造的。
在西双版纳地区,曼龙飞塔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雄伟的宗教建筑。
不但在国内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各族人民群众中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缅甸、老挝、泰国的小乘佛教的信徒中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每年均有成百上千的信徒不远千里前来朝拜,虔诚地敬献上自己心爱的礼物,表达对佛祖的祟拜和敬仰。
白族大理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6层。
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
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
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傣族干栏式建筑艺术之比较章婧(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摘要:苗族吊脚楼和傣族竹楼都有着中华上古民居建筑活化石的称谓,虽然两者同属干栏式建筑,但由于生活环境、人文历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造型、用材、审美观念等方面都有着相异之处,通过对两者比较分析,得出干栏式建筑能够因地制宜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值得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干栏式建筑;苗族吊脚楼;傣族竹楼;建筑艺术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44(2012)01-0148-04置身于苗乡,锦绣山水之间,那颇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当属朴实别致的吊脚楼,走进傣家人的生活,翠竹蕉叶之中,引人注目的是那秀丽迷人的竹楼,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情建筑都归属于我国古代建筑的一枝奇葩———干栏式建筑。
根据民族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得知,穴居和巢居是我国先人们最早形成的两种居住形式。
在人文地理的影响下,穴居逐渐演变成了井院式建筑,巢居则演变为干栏式建筑。
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跨越吕梁的先人们携带着河姆渡的灿烂文化抵达中原,干栏式建筑就有所出现。
历史上所存在的干栏建筑的形成顺序是:巢居一栅居—干栏—半干栏。
[1]巢居是干栏起源的原始形式,常常位于地势低洼、虫蛇较多的潮湿地带,《韩非子·五蠢》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此后,巢居就逐渐演变成栅居,栅居是干栏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和建造技术的提高,才逐渐形成了正规的干栏式住房。
半干栏则是干栏应用于坡地的一种变化形态,是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改善和发展。
可以说干栏式建筑是古代南方的越、濮、夷、蛮民族的创造。
越、濮、夷、蛮四大族系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分流演化成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的诸多少数民族。
[2]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始于环太湖地区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都是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创造者的一部分。
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对于干栏式建筑的族属问题,目前史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这种建筑是为我国境内“百越”先民所创造,“干栏文化”乃是“百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云南自古就被称为“夷越之地”,其“干栏文化”也是“百越文化”中的一个主要部分。
2008年6月20日在云南发现了中国最大的“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有关专家经过实*收稿日期:2011-09-28作者简介:章婧,女,满族,贵州贵阳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研究生。
地考察和论证宣布,剑川海门口遗址为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可见干栏式建筑在云南的发展之久远、体系之成熟。
而在云南,最典型的干栏建筑莫过于傣族竹楼,这主要以西双版纳傣族民居为代表。
傣族竹楼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新唐书·南平僚传》说:“其地多瘴疣,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
《西南风土记》说:“所居皆竹楼,人处楼上,畜产居下,苫盖皆蒡茨”。
由于受到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经济、宗教、政治、科技、思想意识等社会环境的影响,竹楼与吊脚楼虽然说可谓是同宗同源,但又保留着自身的各种特点。
对于两者,明显具有可比性的有以下几点。
一、地理环境苗族吊脚楼,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区是很多见的,这里是最大的苗族聚居地,是苗族原生态文化的中心。
从地貌上看,它处于云南高原湖南低山丘陵过渡的梯级状斜坡带,地势高、起伏大、地形崎岖、地质上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是主要的蚀源区,大多都是轻变质板岩、石英砂岩、变质砂岩和页岩等,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在气候上则因地势的高低差异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属于省内高温重湿地区。
整体来说,冬暖夏热,雨量较多,因而湿气较重,河谷低地会出现高温,但高坡地带因湿度大,冬季仍然寒冷。
所以,建筑物是否能够起到隔热、通风、防雨防湿的作用是当地居民毋庸置疑的愿望,而干栏式建筑的出现无疑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但是面对当地复杂多变且多为斜坡的地貌,当地居民不得不在传统干栏式住房上再进行改进,也就形成了如今独特的吊脚楼———半干栏式建筑。
对于傣家竹楼,拿竹楼群聚的西双版纳来说,这是一个位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区间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
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
一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又因距离海洋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常年湿润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
从西双版纳整体自然情况来看,炎热、多雨是其主要的特点,由于气候常年温热再加上繁盛的植物,西双版纳可以说也是虫类、蛇蝎以及诸多野兽的生活乐园。
傣族的古文献《巴塔麻戛扑捧尚洛》中明确地阐述了傣族先民的宇宙观,即水是万物本原,冥冥中一切的形成都不能脱离水。
对傣族来说,水崇拜的文化,包含了对水的敬仰与畏惧双重意义。
[3]傣族都喜欢靠水而居,而多水又会带来住所潮湿、洪水泛滥等困难,由此不难获知,竹楼给当地人带来的最明显的好处就在于防蚊虫野兽、防潮防洪。
二、结构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
根据地貌的不同,其建筑形式也就分为了斜坡吊脚楼和平地吊脚楼两种。
鉴于黔东南多山脉的特殊地势,平地吊脚楼也就逐渐演变为斜坡吊脚楼。
这需要在斜坡上找上下两方做屋基,在斜坡上方挖填很少一部分土石方作为房屋后部地基,对于这种特殊的地形,需要上方立短柱,下方立长柱。
底层前部上升为楼层,与后部地面齐平,形成半楼半地的吊脚楼,即半干栏式吊脚楼。
[4]吊脚楼的顶梁中柱必须以枫木为材料,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这是民族习俗的标志,不可违俗。
除了主楼以外,一般还设有厢房、偏厦附属建筑物。
一般的,底层都会饲养一些家畜和家禽,以及搁置农具杂物等东西。
中层是一家人的活动中心,正中间为堂屋,少数人家在正对大门的板壁上还会安放祖宗圣灵的神龛。
此外,在大多数堂屋的走廊上会安装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苗语叫“嘎息”,民间称为“美人靠”,这里不仅可以纳凉观景、更可以聊天弹唱,说说历史故事,唱唱苗族飞歌,联络大家感情等等,因此这也形成了一个能够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多功能凉台。
顶层则多用于存放粮食和种子。
而所谓竹楼,自然是主要以竹子为材料,这与当地盛产竹子有着密切关系,西双版纳是有名的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等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
与苗族就地取木的方式相同,都发挥了因地制宜的作用。
竹门、竹墙、竹柱、竹梁、竹缘以及盖在上面的草排也是用竹绳编制而成。
竹楼平面近方形,一般只分为两层,上面住人,下面悬空,风能从脚下吹过,使住房能够常年保持干爽透气,这样不仅可以防潮,还可免除危险野兽的侵扰,即使到雨季洪泛期也能安居如常。
[5]1992年,西双版纳曾遭到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其首府允景洪市平地水深就达两米之高,水位高到了雄跨江上的公路大桥桥面,而来势汹汹的洪水都在楼下流过去了,市郊住在竹楼上的傣民们得以安然无恙。
架空的下层空间,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功能,它常常被分隔成若干的小间,既可用作饲养牲畜、储蓄米粮,还可堆放杂物。
从木楼梯登上前廊,是进入室内的过渡空间,前廊有顶,周围以栏杆围合,二楼三面有回廊,廊外有露天的晒台,用来存放水罐、晾晒衣物。
室内一般设有一道隔墙,将楼室分为内外两间(也有三至四间)。
外间称为“那晃”(堂屋),一侧设有火塘,是生火做饭、取暖和接待来客之地;内间称为“黄暖”,是全家老小的卧室,一般不允许外人进入。
卧室内仅铺厚垫,不用床架,床与床之间略有距离,以黑布帐子相隔。
外室有窗不大,风能从竹壁隙中透入,这样便缓解了炎热夏日带来的闷热感。
[6]竹楼也是采用了歇山屋顶,呈“人”字型,四面斜坡,脊短坡陡,屋脊轮廓多样灵活,这样的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
此外,四周也会建有偏厦,构成重檐,这样可以防止烈日照射,使整栋房屋的室内空间都笼罩在浓密的阴影中,使室温得以降低。
竹楼的顶梁大柱是竹楼里最神圣的柱子,它是保佑竹楼免于灾祸的象征,不能随意倚靠和堆放东西,这一点与苗族只用枫木来做中柱有着近似的文化理念。
三、装饰地理环境的特殊性造就了苗族吊脚楼的独特结构,而使得吊脚楼的形象更加丰满,散发迷人气息的必然离不开苗族人民独有的民族特性。
纵观苗族的历史,是一部历时悠久、充满艰辛的发展史,苗人在历史上大致有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气候的恶劣、山路的崎岖险恶,一切切艰难的生存环境赋予了苗族人民顽强勇敢、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为了顺应环境,征服自然,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自己的智慧建立了适合居住的吊脚楼,当然,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一路走来,对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为了自己心灵的寄托,为了获得更大的精神动力,许多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等等便逐渐地形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图腾信仰,这些传承下来的神话元素体现在苗族建筑中,也就形成了今天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装饰品。
像之前提到的作为顶梁中柱的枫木;屋脊装饰常常是以鸟类为母题的灰塑雀鸟;门上连楹常见的木制水牛角,腰门呈牛角形的上门斗;一些人家的板壁上还会常贴有用白纸剪成的太阳、月亮与若干小山神图案;栏杆则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金瓜等形体;窗绣花形则多为双凤朝阳、喜鹊闹梅、狮子滚球等等。
苗族吊脚楼常常是依山傍水而建、与山水合一,不仅节省了空间、点缀了自然,更是一种崇拜自然、热爱自然美的表现。
此外,长期的农耕生活,也造就了苗族人民质朴无华、自给自足的乐观态度。
表现在色彩运用上亦是显而易见的。
在建筑用色上,苗族民居多以黑、红、灰为主,基台石块多呈红褐色,屋顶小青瓦则是黑灰色、中部板壁也是大面积的灰色,整体感觉是低调而素雅。
因此,苗族对自然崇拜、图腾信仰的追求以及本民族特有的淳朴、知足、乐观精神在建筑装饰上是一览无余的。
傣族人民崇尚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更多的是要体现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室内陈设一般都是简朴自然,用具绝大部分为竹制品,除锅、盆、罐外,其余桌、凳、箩、筐、饭盒等基本都是竹篾编制而成。
傣族喜欢利用自然的美好来点缀生活,他们往往在楼外以竹为篱笆,周围栽种着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等,宅院内还会种植着劲秀挺拔的椰子、树干高大的柚树、香甜可口的木瓜和婆娑苍翠的竹丛等等,不用人工的精心雕琢便是一幅琳琅满目、带有自然惬意之风、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画卷,浓郁的亚热带风光就此一隅,已让人艳羡不已。
从民族特性出发,傣族的能歌善舞是众所周知之事,傣族姑娘的爱美之心更是随处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