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 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 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 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 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 》)
第一节 孔子的诗教观
《诗经》作为先秦的儒家经典之一,经历了一 个从歌到诗、从经学到文学的过程。在现代意 义上的文学尚未确立之前,《诗经》作为一部 典籍,其诗教的敦厚远过于审美的欢愉。《论 语》中论诗的特质、功用等,皆来源于孔子对 《诗经》的理解和阐发,诗经学以致用为根本 ,是儒家也是孔子论诗的主要目的,孔子丰富 的文学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 要的启发意义。
。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人民出版社。 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中国书店。 蒋凡 郁源《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中华书局。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共四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二讲 先秦文学理论与批评
第一章 先秦文学理论与批评概说 一、儒家的文学理论与批评 二、道家的文学理论与批评 三、墨家的文学理论与批评 四、韩非子的文学理论与批评 五、“言志”与抒情 第二章 儒家的文学理论与批评 第一节 孔子的诗教观 一、诗言志与思无邪 二、兴、观、群、怨的美学意蕴 三、文与质的折衷论 第二节 孟子的文学理论与批评 一、“知言养气”与作家艺术修养的培养 二、“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自考 中古古代文论选读要点 笔记 复习资料
一、绪论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小说和戏曲评点(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二、周汉文论
1.为什么说先秦两汉的文论尚未成为独立和专门的学科?(1)这一时期文论与其它学术尚处于浑沌未分的状态。(2)这一时期的文论与其它艺术论相互杂糅,难分彼此。(3)文论的未能独立与此时文学观念的尚未净化互为因果。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 它与中国大历史、文化紧密相连, 它与中国大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特有的民 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 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它以汉民族文学为 同时又兼容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 主,同时又兼容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构 成蔚为大观的中国古代文学。 成蔚为大观的中国古代文学。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 还是散文、戏曲、 歌,还是散文、戏曲、小说都有着明显的可以追寻 的历史。并且呈现着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 的历史。并且呈现着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 丰富,日臻完善。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 丰富,日臻完善。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 而且脉络清晰。 而且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 的博大精深。 的博大精深。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 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一、以下为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 古 时 期:神话传说 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2)先 秦 时 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 汉 时 期:辞赋 乐府民歌 历史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 5) 唐 代 时 期 : 诗 ( 6) 宋 代 时 期 : 词 ( 7) 元 代 时 期 : 曲 (8)明 清 时 期:小说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
绪论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一)中国古代文论有其正确性与深刻性,但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二)中国古代文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和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四)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以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二、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
(一)散见于子书中的文论;
(二)诗话、词话;
(三)书信序跋;
(四)小说(含戏剧)评点;
(五)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剧、经传训诂,以及艺人谚语中的文论。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
结合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文学创作发展状况,分为五个时期:
(一)先秦一一萌芽产生期;
(二)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
(三)唐宋金元深入扩展期;
(四)明清一一繁荣鼎盛期;
(五)近代一一中西结合期。
第一编先秦时期文论
第一章概述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产生期。其文论特点是:
1?此期文论不是纯粹的、单一的,而是大都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
2?其萌芽和产生,与哲学、政治思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3.此期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与艺术理论批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4.此期文论已涉及到我国古代文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以后文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
1.文论萌芽岀现于创造文字之后
中国文学诞生于文字发明之前,而古代文论的萌芽则岀现于创造文字之后。文字创造要由直观模仿进而发展为指事、会意等“六书”中的其他方法,势必要借助于比喻、象征等手段。这大约相当于后来诗歌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概论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曾叫“古代文论”,全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时空是“中国古代”;包含“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两个方面。
文艺学的分支:文学史(文学发展史):是探讨各民族文学发展或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阐述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在历史的过程中对文学作个别的、具体的研究。也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
文学批评:是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一般针对某部作品、某个作家或一种文学现象,属于个别、具体的研究。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普遍、一般规律,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树立基本的文学观念。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创作(作家——作品)文学鉴赏(作品——读者)
“意境”,王国维认为作品有境界,必须做到情景交融,“‘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因“闹”字逼真地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因“弄”字既细致地刻画出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于春色将阑的惋惜之情。对这两佳句的分析是文学批评,其成果为总结意境的理论提供依据,而在文学史中,许多人都在证明意境的存在。
书目:《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王运熙、顾易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张少康、刘三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二、三、四),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中国古代文论与批评的民族化特色
1.批评家的非职业化
西方文学批评转化为商品生产,成为独立职业。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第一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
第一讲、绪论
第一部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之成立
1906年,章太炎(1869-1936)在日本东京讲授《文心雕龙》
1913-1918年,黄侃(1886-1935)首先在北京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
1923年,范文澜(1893-1969)在南开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
1934年秋,陈子展(1898-1990)在复旦大学开设“中国文学批评史”
1958年,高教部批准成立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研究室,主任郭绍虞(1893-1984),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史研究。郭绍虞从同济大学调入,刘大杰(1904─1977)从暨南大学调入,朱东润(1896-1988)从沪江大学调入,兼之已有的陈子展、赵景深(1902—1985)、王运熙,共同构成复旦文学批评史的中坚。
中宣部周扬(1908-1989)在《文艺报》1958年第17期发表《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批评》,第一次公开批评了对苏联文艺及理论的崇拜,倡议建设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强调要继承借鉴民族的文学遗产,以便在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去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1959年,周扬提出建立马列文艺理论,指示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各编一套批评史与文论选,开展竞赛。周扬亲自分派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刘大杰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4年,先秦至隋唐五代,王运熙执笔,刘大杰修改润色)。这两种高校统编教材,确立了复旦大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核心地位。
1962年,复旦大学中文系以这套三卷本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为教材,在高年级开设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专门课程,这在新中国的高校文科教学中是首创之举。也是从这一年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郭绍虞先生、朱东润先生、刘大杰先生都挂牌招生。1979年,《中国历代文论选》作了较大的修订增补,主要是增加了小说、戏剧、民歌等方面的理论和近代部分的文学理论,这大大补充了原书范围、结构上的不足,原先的三卷本也因此扩为四卷本。另外,为了便于教学,还精选出一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绪论
根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
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X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
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
等的?清诗
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X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顶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X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
脂砚斋
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
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开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
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
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X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
其内涵
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
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
一、中国古代文论概说
中国文学批评史Leabharlann Baidu研究范围与理论构成
❖ 诗话、词话:诗话和词话的批评形式都是学习经典、 脱胎换骨的产物,说到底,仍是语录体,缺乏严谨 的构思和理论说服力。这是诗话、词话的严重缺陷, 直接阻滞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深入。
❖ 评点、笺注:中国古代出现了评点和笺注的特殊批 评形式。所谓评点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评论, 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可以囊括所有的问题, 如艺术技巧、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等。评点的形式 有眉批、行间夹批、行文评述、回前总评、回后总 评、全书总评等。所谓笺注是对作品的注释,在注 释中包含着一些文学和美学的观念。
❖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出现了几种特别的理 论与批评样式,那就是诗话、词话、评点、 笺注。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范围与理论构成
❖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的第一部诗话,那是他知颍(任颍州军州事) 时期的创造 。欧阳修知颍时曾经号称“六一 居士”。所谓“六一”,按照欧阳修的说法,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 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件之间,是岂不为六一 乎?”
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发展
❖ 中国文学批评史自郭绍虞先生创立以来,又 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史或中国文学 思想史,研究的虽然是史的范围,但是,并 没有忽略其作为文学理论的理论品性。
❖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是古代文学家、理论 家对文学艺术的最基本的看法和鉴赏批评, 是古代文学家、理论家对文学艺术创作和批 评的最基本的理论总结。和现代的文学理论 比较,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形态是古典的, 而理论组成没有什么特别。
古代文论名篇选读
二、笔记体的诗话、词话
1、早期的诗话 欧阳修——北宋《六一诗话》。 2、历代出现了诗话 孟棨——唐五代 《本事诗》专谈作诗技巧。 张戒——《岁寒堂诗话》针砭时弊。 严羽——《沧浪诗话》针砭时弊,以资闲谈。 王世贞——明《艺苑卮言》标举汉魏盛唐,提出 “格调说”。 王士禛——清《渔洋诗话》提出“神韵说”。 翁方纲——清《石洲诗话》提出“肌理说”。 3、近现代的诗话。 王国维——近 提出“境界说”。 何文焕——现 《历代诗话》。 丁福保——现 《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 郭绍虞、富寿荪——现 《清诗话续编》。
2、由于社会的农业性和宗法性,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追求人 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 其教化作用。 如:先秦道家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法天贵真,在魏晋时 期发展为玄学,后与东汉传入我国的佛教思想融合,古典文 学理论的“比兴说”、“物感说”、“意境说”、“神韵说” 就占了重要的地位。 又由于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以家庭、家族和血缘氏族为单位, 社会就具有宗法性。自周朝以来,形成一套由儒家总结的、 以忠孝为核心的人伦道德学。文学被视为教化工具。 表现:《诗大序》“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 风俗”。鼓吹“文以载道”。 先秦到两汉——魏晋南北朝(儒、道“外儒家而内释老”) 儒家的文学教化论——形式主义、唯美主义。主要研究文学 的外部规律。如:文学社会功用、与现实生活关系等。 道家(含玄学和佛教)主要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文学 构思与创作、美学特征与文学风格。
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民族传统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不朽的魅力,是因为它产生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特别是在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理论体系,有和西方很不同的东方艺术特色,有自己特殊的文艺思想观点、艺术理想、创作方法、表现技巧和审美传统。所以,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也具有自己十分丰富的民族传统特色。
一、文艺和实用、功利的结合和
发愤着书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艺的发展,从原始时代文艺起源开始,就把文艺和实用、功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直持续了几千年。早在六七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半坡人在彩陶器皿上的绘画中,就有口里含着两条鱼的人面像,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个红陶兽形壶,就是一只非常生动可爱的肥猪形象。从我国文字的起源来说,美字就是羊和大的结合,羊是当时的高级食品,《说文》中解释“美”字道:“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大字本是人的形状,“大像人形”,“大,
人也。”[1](P492)所以,美字也就是人获得肥羊的意思。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造总是和功利目的不可分割。不过,它随着历史的演进,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原
始时代初期表现文艺和朴素简单的劳动生活收获的结合,到原始时代后期和奴隶时代前期的文艺创造和体现宗教意识、宗教感情,起到沟通人和神的功能,这明显地体现在青铜艺术中,也表现在许多祭祀歌曲中。后来就进一步发展到文艺和实现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功用的结合,这可以孔子强调的“尽善尽美”为最突出的标志。《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2]
儒家强调文艺和政教的合一,把诗和乐都作为修身
关于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点问题
表现 出来 。 在 我 国 的历 史 中 ,有
都 可以在这诸多 的内容 中找到 自己喜 欢的 , 性和培 养学生在 英语 学习上 不 仅能够帮助学 生学习英语 ,还能增加他们 的 自觉性 。 学 习英语 的积极性 ,激发 他们 在英语学 习中 【 关 键词 】初 中英语 ; 的潜力 ,扩大英语 知识 的接触面 ,并且在 学 报 刊 教 学 ;项 目学 习法 ;应 用 习过程中增强对英语 学习的信心 ,最终到达 能 够用所掌握 的英语 知识进行交流 的 目的。 项 目 学 习法 包 含 的 所 以 长 期 坚 持 通 过 英 文 报 刊 的 方 式 能 更 好 的 内 容 帮 助学生提高英语 的语 言技能。在阅读学 习 项 目学 习 法 包 括 探 究 、 过 程 中 能 够 增 加 对 其 他 国 家 文 化 的 了解 ,一 设 计 、 管 理 这 几 个 过 程 , 它 个 民 族 的 语 言 是 他 们 自身 之 间 和 与 其 他 民族 是 美 国 的 一 家 教 育机 构 把 任 交往 时的载体 ,语言跟该 民族 所拥有 的文化 务教学、 研究 学 习 、 学案 引 导 、 是对 应的。阅读英文报 刊不仅仅是在 学习 , 项 目管理 、合 作学 习这些方 同 时 也 是 在 了解 英 语 语 言 背 后 所 蕴 藏 着 的文 言 法 的 优 势 总 结 出 来 的结 果 。 化 内 蕴 ,通 过 学 习 语 言 可 以 了 解 该 民族 的文 现 在 很 多 国 内 的 中学 英 语 教 化 、历史 、经济 和体育等 方面的知识 。现在 鄱 学 都 在 使 用 这 个 方 法 加 强 学 英 语 已 经 成 为 一 种 国 际 语 言 ,通 过 英 语 能 够 阳 校 、班级 的管理 、集体 备课 了解 世界和其它 国家的发展情况 ,这是一条 善 与教学等。 它注重与课程标 快 速 、有 用 的 途 径 ,同 时 这 还 为 以 后 的英 语 言 准的联系, 使用合作分析和 学 习 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 不 同 种类 的英 语 报 刊 有 不 同 的 英语 短 文 , 镬 在课堂上的传授相结合的方 神 式 。它能让学 生 自己构建 自 学 习时也要采用合 适的阅读方法 ,有精读 、 己 所 学 的 知 识 ,促 进 学 生 对 泛 读 等 其 它 类 型 的 阅读 方 式 ,要 根 据 不 同 的 英 语 知 识 深 层 次 的学 习 和 构 英语 短文采用合适 的阅读 方法 ,这要看学生 建 。项 目学 习 法 注 重 英 语 学 对 英 语 的 掌 握 水 平 。在 阅 读 英 语 报 刊 时 ,学 江 习 的 管 理 过 程 ,并 且 这 个 管 生 可 以利 用 以 前 学 过 的英 语 知 识 对 新 知 识 进 曲 理 要 有 整 体 、预 见 、层 次 与 行 梳 理 和 掌 握 。 初 中阶 段 的让 学 生 处 在 青 春 知 灵 活的特 点,要求学 生学 习 期心 理素质不成熟 ,很容易受 到别的事物影 F 英 语 有 始 有 终 ,并 且 对 学 习 响 ,考 虑 到 这 个 情 况 ,英 语 教 师 要 挑 选 那 些 过 程 要 有 所 记 录 。所 以 在 应 形 式 新 颖 、语 言 独 特 和 难 度 合 适 的 英 语 报 刊 程 用 项 目学 习 法 的 时 候 要 不 断 让学 生进 行学习。对于哪些短 文用精度哪些 的总结经 验,对英语 学习过 短文用泛 读 ,教 师可 以选一些 多数学生感兴 … 程 中的重要 内容要列出来 。 趣并且不 太难的英语短 文进行精度 ,在课程 项 目 学 习 法 是 根 据 学 习 要 求 的基 础 上 让 学 生 结 合 自己 的 爱 好 选 择 一 目标 的需求指 定 的,教师和 些 短 文进 行 泛 读 ,并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给 学 生 适 学 生可 以分别 选择 主体 ,然 当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能力 。 后 根 据 主 题 收 集 需 要 的 资 料 三 、总 结 并 整 理 和 分 析 ,完 了 后 再 进 在 初 中学 校 应 为 长 期 的应 试 教 育 ,英 语 行 交 流 ,学 生 主 题 是 由 学 生 教 师 注重 的 是 课 本 知 识 和 考 试 技 能 ,这 使 学 参 与 和 主 导 的 ;教 师 的 主 题 生在英语 方面综合 的实践 能力和素质不高 , 是通 过合作 的方式进 行的 。 随 着 英 语 新 课 改 的 提 出 、 发 展 与 执 行 ,任 务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学 生 既 学 习 课 型 的英语 教学方式和 以内容 为主要实施对象 本 知 识 又 能 够 在 实 践 活 动 中 的教学方 式两者之 间的结 合和深化 ,就是项 应 用 ,既 学 习 了 前 人 的 经 验 目教 学 法 , 他 受 到 了许 多 英语 教 师 的推 崇 。 又 能 够 进 行 创 新 。使 学 生 的 这 种 新 的 教 学 方 式 注 重 在 教 学 方 法 中 寻 找 规 自觉性 、实 际 操作 、分 析 问题 、合 作 和交 律 和 总结 经 验 ,一 方 面 这 是 初 中 英 语 教 学 观 际 等其 它 方面 的能 力 都得 到有 效 的提 高 。 念 的体 现,另一 方面还提高 了实践能力与求 教 师通 过合 作 的方 式会 对 教学 的 目标 和方 知 欲 望 。 法 产生 思 考和 碰撞 ,使 各 自的教学 理 念得 参 看 文献 : 到 提高 ,还 可 以以 项 目学 习法 为理 论 基础 [ 1 ] 徐 永 军 ,罗 晓杰 , 翁 燕 文 ,曾家延 . 语 进 行创 新 ,探 索新 的 教学 方法 ,从 而使 教 言项 目学 习在初 中英语 综合实践课 中的应用 学效果越 来越好 。 [ J ] . 《现代基础教育研 究》,2 O l 2 ,7( 9 ): 二 、 英 语 报 刊 在 教 学 过 程 中的 作 用 1 7 5 -18 2 在 初 中 英 语 课 堂 上 ,学 生 学 习 主要 是 以 [ 2 ]石红霞 . 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报刊阅读 课 本 为 主 包 括 单 词 、句 子 和短 文 ,所 以 学 生 的尝试 [ J ] . 中国科教 创新导 刊,2 O l 1( 1 2 ):6 6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国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和诗经。在古代,文人学士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
们为了博采众长,吸取前人的智慧,进行创作与阐述。古代文学在中国的
发展上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特色。
其次,中国古代文学着重于道德伦理的倡导。中国古代文学强调传统
的道德观念,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古代诗词、散文和戏曲中。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用悲凉的音乐和
哀伤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悲惨经历,通过这个故事传递了对道德沦
丧的忧虑。又如,元曲《西华山》以剧情为载体,通过剖析人与社会的关系,表达了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性。
第四,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中国古代文学中人物的思
想情感以及故事背景都与中国民族特点息息相关。古代文人通过对自然、
社会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祖国和民族的深情。这种深情体现在
许多作品中,如唐代诗集《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以及元曲《马丹阳》
中的题材。
最后,中国古代文学讲究意境的代入。古代文学注重读者的想象力与
情感共鸣,追求触动人心的效果。文人们通过精心设计的句式、抒情描写
和比喻,达到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情感冲击的目的。例如,唐代诗
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激发了对人生短暂和
人类命运的深思。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
强调道德伦理、追求审美特色、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注重意境的代入。
这些特点使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并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1
博大精深 现代转化
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分期
草创期:第一章 发展期:第二章 成熟期:第三章 总结期: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转变期:第七章 先秦两汉文论 魏晋南北朝文论 唐宋金元文论 明清诗文论 明清戏曲理论 明清小说理论 近代文论
绪论:
孟子: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 高于岑楼.
——《孟子告子章句下》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一,中国文论民族特点与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 关系 长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古代封建 社会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中国人特别强调继 承性,求通而不求变.
中西观念之比较
西方: 人不能两次涉进 同一河流(赫拉 克利特); 太阳每一天都是 新的 . 中国: 飞鸟之景未尝动 也(施惠). 万变不离其宗.
三,中国文论概念范畴的特征 天人合一的观念使中国人看事物从 整体性,混一性着眼,对外界事物采取 静观,强调感受பைடு நூலகம்即一种直观的感知方 式.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庄子天下》)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不离器. 目击道存,不可容声.
四,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特征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实际上 强调的是以人为出发点,人对自然的和 谐,人对始终保持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嵇康: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 太玄. "诗言志"成为中国文学理论的开山纲 领.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特点延续至今。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几个重要特点。
一、强调修养与人伦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注重修养与人伦关系,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文章中通常会描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亲情、友情以及师徒之间的相处之道。通过准确的描写和感人的叙事,古代文学作品能够教诲人们追求善良品德,增进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
二、神秘与超自然元素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融入神秘与超自然的元素。这里的神秘并不仅仅是与宗教有关,而是包括神仙、鬼神、妖魔等形象的描绘。这些超自然的描写不仅让作品更有悬念与趣味,还能够引发读者对无限可能性的思考。
三、崇尚自然与景物描写
中国古代文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一与和谐,崇尚自然美。文学作品中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物象来表达情感、境界与哲理。山水诗是古代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类型之一,这种诗歌形式通过对大自然美景的描绘,传递了作者的情感以及对人生与世界的思考。
四、注重言简意赅与诗意表达
中国古代文学追求言简意赅和诗意表达。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通过简明扼要的叙述,点出事物的本质和含义,使读者能够通过简单的文字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同时,古代文学也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以强化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五、注重对历史和传统的表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常涵盖对历史和传统的表达。历史事件、社会风貌以及古人的思想观念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过去的历史风云,还传承了古人的智慧和哲学思考,让读者对历史与传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特色
一、物以稀为贵
只不过文学史这位母亲显然偏心了,于是文学这位长兄茁壮地成长着,吸收着所有的养分,而文学理论批评只是弱弟,在文学的枝繁叶茂中汲取着残存着的营养。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学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文学理论批评一直都处于“鸡肋”位置,因为国人对于纯粹的理论实在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能够牵引人们情绪走向的是唐诗的自我膨胀,宋词的顾影自怜,元曲的不平则鸣以及历代小说的风花雪月,而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一直处于阳春白雪式的尴尬状态,曲高和寡的文学理论批评只限在很小的范围内流通。《毛诗大序》、《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这些拥有着诗般美丽文辞的文学理论批评作品,比不上李白一首言语平易的《静夜思》流行,甚至连一些常遭批判的明清小说也比这些文学理论批评作品来得为大众熟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的悲哀,这种悲哀已经深深烙印于民族的骨髓里去了,因为这是传统,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即使时至今日,中国的文学理论系统依然不算完备,依然需要大批量照搬借鉴外国文学界的成果。其实这不能算是很明智的做法,每一个文学理论并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不变真理,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的文学作品必然会大相径庭,而作为文学作品的同源体,文学理论批评也应当相应改变。借鉴只是下下策,是无奈之举。深究这种现象的原因则可以平静地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性民族,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祈寒,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触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思维化作文章灵动地翩飞,于是我们看到的都是主观思维凝结的产物,缺少冷眼旁观的理性,而人,往往难以很好地自我品评,文学家也一样,难以对自己的作品作出很透彻地解释,因为很多时候,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是十分自然的反应,灵光一闪,电光火石之间就有可能产生流传千古的佳句名篇,甚至有的时候,自己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何文思泉涌般。正是这种情况造成中国文学理论家与纯文学家的彻底决绝,中国学者往往不能身负文学理论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如此一来就大大削减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作品产生的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有哪些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受此影响,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各领域,也各自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西方化的色彩。自“五四”以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体系逐渐西方化了,现当代文学批评体系西方化了,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也在不自觉中西方化了。在古代文学研究著作中的表述语言,表面看起来还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但是基本的理论术语却是西方的。这些西方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认识中国文学,但是从根本上却不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反而使人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偏离历史的事实和民族的传统,失去了民族的特色。新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坚持中国文化传统?这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改变现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模式,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方面进行充分的探讨,更重要的还是结合中国文学的特色而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最近,有幸拜读了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想以此为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说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我们也总是习惯于按朝代或时代来对其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文学的发展和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得好:“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自“昔在陶唐”到“皇齐驭宝”,“蔚映十代,辞采九变”,于是,“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就不仅仅是人们描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常用话语,同时也成为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思想指导。
但是要说起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还远远不是如此简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但受制于历史的变化,其内容和形式有时竟也与史学不分,亦文亦史,亦史亦文。在中国的上古时期亦即先秦时期,以《春秋》、《左传》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的历史著作,同时也被我们称之为“历史散文”或曰“史传文学”;反过来,像《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被历史研究者视为最珍贵最可靠的上古历史文献,其中有些作品就直接被后世称之为“史诗”,正所谓“六经皆史”、“六经皆文”。到了汉代以后,虽然随着学术的分化而使中国的正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但是用文学来演绎历史或者把历史作为文学题材的现象并没有消失。从远在先秦的《穆天子传》、《晏子春秋》开始而形成的杂史杂传传统,到汉代以后蔚为大观,出现了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佚名的《汉武帝故事》、刘向的《列女传》等一系列著作。由此而往,魏晋南北朝有轶事类小说;隋唐以后有历史人物传奇;宋代有讲史话本;元代有历史戏剧;明代有历史演义小说;清代有历史题材的说唱;现当代有历史回忆录、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等等。它们的内容是“历史”的,形式是“文学”的,“文”与“史”在它们身上如水乳交融一般,永远也不可能分开,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化现象。
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断代文学史和分体文学史的研究中不断地涉及这种现象,其中一些作品,也是传统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可是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当
成一种特殊的中国文化现象来认识,自然也没有人来揭示它的艺术特质,对它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详细的考察。这对于全面地认识中国文学传统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杨树增教授以其敏锐的学术眼光,看到了这一文学现象的重要性,并率先对它展开了系统的研究。他把这一类型的文学统称为“历史文学”,第一次对它的特质进行了具有科学意义的界定,对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了粗线条的描述,并写出了第一部《中国历史文学史》(先秦两汉卷),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
“中国历史文学”是中国历史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它既是以文学的笔法书写的历史,又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它在先秦时期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由于自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就逐步进入了“理性社会”,原本十分丰富的中国神话传说被过早地湮灭;而史官文化的发达则使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重史的传统。这使先秦时期的中国没有产生像古希腊那样长篇的史诗,可是却产生了希腊人无法企及的历史著作。如果说,正因为古希腊的神话与史诗的出现才会给西方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武库”,从而奠定了西方文学的文化传统,那么在中国,也正因为史官文化的发达,才使得先秦的历史文学成为中国后世小说、戏曲等的重要文化源头,甚至使其成为中国后世诗词曲唱等文学样式的“丰富的土壤和武库”。我以为,杨树增教授以此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文学,其意义是相当重要的。他不仅为中国历史文学的本质给予定性,写出了第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历史文学史,而且还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发生过程、发展规律,有利于从世界文化的范围内来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学的内容形式及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确立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我们知道,中国文学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在西方文学史观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对中国文学史规律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影响,这使得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习惯于按西方文学史的发展之路来评价和衡量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例如关于史诗,曾经有许多学者以古希腊的长篇史诗为标准,认定中国古代没有史诗,这甚至被看成是中国古代文学不发达的标志。这种论断自然是错误的,因而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诗经》中的《生民》、《公刘》、《玄鸟》、《长发》等诗,就是中国古代的史诗,它们虽然没有古希腊史诗的长度,但是却具备史诗的全部要素。这种解释自然是有道理的。毋庸讳言,《生民》、《公刘》等史诗在规模的宏伟和内容的丰富上远不能与荷马史诗相比,若以此来进行比较,仍然不能说中国的古代史诗与同时期的古希腊的史诗一样伟大。但我们并不能以此作为评价中国古代文学是否发达的标准,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在这种比较中,人们还是在不自觉中受制于西方文学的评判体系,仍然没有脱离西方文学中心论的偏见。而杨树增教授的研究则完全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实际,他以充分的事实说明,中国文学是在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传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有着独特的发生发展之路。这正如同杨树增教授所说:我国古代神话史诗的不发达,“这与其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短处’,不如将它视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特点。中国文学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不曾发展出繁荣的神话文学、在荷马史诗的时期也没有产生出具有大型规模的叙事诗,但中国在当时却找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那种全面、详尽地反映历史大变革的能力,甚至超过了荷马史诗”。因此,我们不必为中国没有产生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