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研究民族关系、民族发展以及国家如何通过政策手段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还与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紧密相关。
以下是关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一些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A. 民族的起源和发展B.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C. 民族意识的形成D. 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B2. 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依据是()A. 民族平等原则B. 民族自决原则C. 民族融合原则D. 民族自治原则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民族政策的范畴?()A. 语言使用政策B. 文化保护政策C.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 经济优惠政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民族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A. 保障民族平等B. 促进民族团结C.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答案:ABCD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内容涉及()A. 民族的起源和演变B.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C. 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D. 民族政策的法律基础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民族平等原则在民族政策中的重要性。
民族平等原则是民族政策的基石,它要求国家在法律面前对所有民族一视同仁,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这一原则有助于消除民族歧视,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关键。
2. 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其特点包括:(1)在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自治机关由当地各民族人民选举产生,保障了民族的参与和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3)自治机关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可以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法规和政策;(4)旨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政策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制定和实施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发展潜力;其次,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投资和创业,以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居民收入;再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和公共服务,提高民族地区的对外联系和开放程度;最后,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当地居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020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2020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现象,也是一种( 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民族性)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 自治机关),行使( 自治权)。
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 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 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7.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自治区)、( 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8.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9.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B.性质C.社会基础D.发展规律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
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D )。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是一门研究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以及民族政策的学科,它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
考试题目通常包括对民族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民族政策的分析以及对民族问题的实际应用等。
以下是一份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
A. 社会B. 集体C. 集团D. 阶层答案:B2. 民族平等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 基本原则B. 次要原则C. 辅助原则D. 临时原则答案:A3. 在我国,民族自治区域分为()。
A. 自治县、自治乡、自治村B.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C.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D. 自治区、自治市、自治镇答案:B4.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答案:C5. 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 保障少数民族权益B. 促进民族融合C.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 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包括:(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地区实行自治。
(3)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4)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保障少数民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2. 阐述民族认同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民族认同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和忠诚感。
它对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1)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感能够增强个体对本民族的归属感,从而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
(2)促进社会稳定: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减少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
电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 0分)1. (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 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 理论和政策兼纳D. 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睿2. 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
A. 夷狄B.族类C. 夷族D.蛮夷3. 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
A. 氏族B.部落 C 部落联盟 D.民族4. 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的关系。
A. 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5. 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
A. 自然因素B.文化因素C. 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6. 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个国家接壤。
A.7B.8C. 11D. 147.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A. 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B. 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 自治权的行使D. 自治机关的民主化8. 1950 年11 月24 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9. 21 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 )。
A.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 平等、团结、互助C.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D.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0. 我国少数民族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 )种。
A. 12B. 13C. 14D. 15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1. 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附答案(精华版)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附答案(精华版)一、单项选择题1.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的政府颁布了(A),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2.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 D )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D.长治久安3.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B)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的问题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二、多项选择题1.少数民族干部是:ABCDA.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B.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标志C.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D.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E.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
2..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包括:ABCDEA.大力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并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B.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C.努力培养和任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才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
D.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长治久安的中心环节。
E.努力培养一支具有高度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彻底解决民族的问题的可靠保证。
3.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 ABDE )的方针、原则。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综合练习测试题(四)及参考答案
综合测试四一、填充题1.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
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相结合345(6.7.制、(8.)9.)、10.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因而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1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和(),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1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和()的长期稳定。
13.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规律、()规律和()规律。
1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民族本身()和()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151.21A.BCD2ABCD3.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办工厂企业,建设各种项目和基地,都要树立的指导思想是()。
A.有利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B.帮助和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4.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
A.西部开发 B.手拉手行动 C.阳光工程 D.对口支援5.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
A6量的(A.7.A.8.A.C.9A.10A.满、回 B.回、壮 C.满、壮 D.满、蒙1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A.11 B.12 C.13 D.14三、多项选择题1.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测试题(附答案)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测试题(附答案)一、填充题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2.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开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开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4.民族开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开展过程中开展(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开展。
5.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6.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7.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局部的现象。
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生产)、(生活)、(文化)发生开展的。
二、单项选择题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D )。
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2.民族开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 B )的质与量的提高。
A.演变B.演进C .进化D.形成3.民族(D),是指民族在自身开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局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A.融合B.演变C.退化D.同化4.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C)同化。
A.自觉B.自由C.自然D.自愿三、多项选择题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开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开展模式,即( ABE )。
A.常态开展B.异态开展C.渐进式开展D.突变式开展E.跳跃式开展2.民族的开展变化,取决于它的( ACD )。
A.社会生产B.社会分工C.内部交往程度D.外部交往程度E.地理位置3.民族开展包括( BCD )等。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综合练习题(四)及答案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综合练习题(四)及答案综合测试四一、填充题1.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
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相结合的方针。
3.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和()相结合的原则。
4.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式扶贫。
5.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的、()的经济增长方式。
6.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
因此,一个民族的教育在这一民族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和作用。
7.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和宪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8.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9.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科学、()、哲学、()、风俗、节日等。
10.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因而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1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和(),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1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和()的长期稳定。
13.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规律、()规律和()规律。
1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民族本身()和()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1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和()。
最新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自检自测参考答案-第二章-民族
第二章民族:一、填充题1、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
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A、夷狄B、族类C、夷族D、蛮夷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时期。
A、春秋战国B、秦汉C、南朝D、隋唐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
A、血统B、语言C、风俗习惯D、自然力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A、1954年B、1965年C、1978年D、1987年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B、人文属性C、社会属性D、文化属性E、生物属性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几个因素之中包括()。
A、血统B、生活C、语言D、宗教E、风俗习惯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
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文化D、共同经济生活E、共同心理素质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奴隶制民族B、封建主义民族C、资本主义民族D、社会主义民族E、共产主义民族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民族特征B、历史依据C、现实依据D、民族意愿E、就近认同四、辨析题(请先答出对或错,再用简短文字说明理由)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
D.民族间通婚情况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
6.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
A.普遍性B.国际性C.不定性D.敏感性E.连锁反应性
7.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 )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
综合测试二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
否具有()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
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团结、互助、(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多个民族,居住在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
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
A.10000 B.12000
C.3 000 D.1000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
以民族差别
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
)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
4.当今世界,()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6.民族问题是随着(
)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7.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 )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发展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题目及答案
得分《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平时作业册专业:层次:□本科□专科学号:姓名:形成性考核(一)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2.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
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并不需要一定的民族观指导。
(×)3.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
(√)4.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5.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6.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7.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8.民族组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整体消失的现象。
(×)9.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
(√)10.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序号内。
每题3分,共30分)1.(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 D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D.政治性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发展C.民族之间矛盾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参考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1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特点,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我们党把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对采用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来解决民族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比较,最终确立民族区域自治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共和国成立前的1947年,在内蒙古建立了第一个民族自治区。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正式确定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确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我国国情和民族问题实际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
第一,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都把国家统一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统一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历代王朝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特殊的治理政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创建了带有自治色彩的管理制度。
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依据。
第二,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特别是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的抗争中,各族人民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和各民族的大团结。
这样的民族关系格局,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第三,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同时各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这样的民族分布和发展状况,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现实条件。
民族理论及民族政策习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021一、填充题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现象,也是一种( 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稳固和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 和平与开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开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开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民族关系的根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根本上是(D)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根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B.性质C.社会根底D.开展规律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参加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那么是(D) 。
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开展趋势是(D) 。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开展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BCE) 。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D.民族经济开展的不平衡性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3.在民族关系的开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 。
A.民族团结的实现B.民族利益的照顾C.民族权利的保障D.民族经济的进步E.民族开展的促进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 。
一村一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最全答案
1、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和政策不属于民族理论的范畴。
正确的答案是"错"。
2、民族识别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正确的答案是"对"。
3、民族融合,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正确的答案是"错"。
4、随着我国民族平等政策的切实贯彻落实和民族平等思想的逐渐深入人心,在一些社会交往中,个人的民族属性开始起很大的作用。
正确的答案是"错"。
5、在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阶级斗争不复存在,民族问题与阶级斗争毫无关系。
正确的答案是"错"。
6、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
民族关系状况是国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
民族问题影响社会发展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正确的答案是"对"。
7、大民族(原来的压迫民族)采取措施,包括照顾、帮助甚至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生活上实际形成的不平等。
这实际上是民族不平等的表现。
正确的答案是"错"。
8、设立自治机关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
正确的答案是"对"。
9、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正确的答案是"对"。
10、坚持改革开放,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利于少数民族落后经济的发展。
正确的答案是"错"。
11、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
正确的答案是"对"。
1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社会的主要交际工具,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2020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020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一、填充题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 自治机关),行使( 自治权)。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 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 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自治区)、( 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A)。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3.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C)个。
A.135B.145C.155D.165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C)个。
A.28B.35C.44D.55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B)。
A.中央集权制B.民主集中制C.地方自主制D.政治协商制三、多项选择题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 BCDE )。
A.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D.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E.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 ABCDE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作者:————————————————————————————————日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一、解释题(要求只答要点,无需论述。
每题5分,共20分。
)l、民族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答: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
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答: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要求先回答对错,再说明理由。
每题10分,共40分)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错误)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
(对)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错误)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
(错误)三、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三题选做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答:(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2、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答:(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3、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答:(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自测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充题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P12、民族理论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P1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P44、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P2二、单项选择题1、(A)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P3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D)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P7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D、政治性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D)的问题。
P1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发展 C、民族之间矛盾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
P4A、政治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D、社会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
P2~3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CE)。
P5~6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B、信息综合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ABCE)。
P6~7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民族理论(ABCDE)。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一、填充题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A)。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3、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C)个。
A、135B、145C、155D、165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C)个。
A、28B、35C、44D、55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B)。
A、中央集权制B、民主集中制C、地方自主制D、政治协商制三、多项选择题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 BCDE )。
2021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一、填充题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现象,也是一种( 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咱们观测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关系与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核心是这种关系中与否具备( 民族性)内容。
3.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扬大会上发言》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总发展趋势。
5.现阶段国内民族关系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取题1.民族关系基本体现形式是(C)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2.当前国内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3.民族关系内容或者叫基本特性,是由民族关系(B)决定。
A.构造B.性质C.社会基本D.发展规律4.党中央在国内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
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总发展趋势是( D )。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发展三、多项选取题1.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关系重要体现为( ABC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B.经济互助合伙关系C.文化共存繁华关系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2.国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特点是( ABCE )。
A.民族平等不完全性B.民族团结相对性C.民族间互利合伙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共生性 D.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E.民族和谐初步性3.在民族关系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BCE )。
A.民族团结实现B.民族利益照顾C.民族权利保障D.民族经济进步E.民族发展增进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AB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自测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充题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P12、民族理论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P1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P44、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P2二、单项选择题1、(A)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P3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D)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P7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D、政治性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D)的问题。
P1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发展 C、民族之间矛盾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
P4A、政治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D、社会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
P2~3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CE)。
P5~6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B、信息综合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ABCE)。
P6~7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民族理论(ABCDE)。
P3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C、是一门实践科学D、是一门交叉学科E、是一门新兴学科四、辨析题(请先答出对或错,再用简短文字说明理由)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错,辨析理由请参考P1倒数第5行)2、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
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并不需要一定的民族观指导。
(错,辨析理由请参考P7最后一段的开头部分)3、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错,辨析理由请参考P6最后一段的开头部分)答:错。
民族观才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
4、中国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
(对,参考P6最后一段及P7第一段)五、论述题试述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答案见期末复习指导P38第一题,或参考课本P6~7)第二章民族一、填充题1、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P9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P13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P15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P17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
P20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
P10A、夷狄B、族类C、夷族D、蛮夷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C)时期。
P10A、春秋战国B、秦汉C、南朝D、隋唐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D)。
P10A、血统B、语言C、风俗习惯D、自然力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D)。
P12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D)。
P22A、1954年B、1965年C、1978年D、1987年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ACE)等基本属性。
P16A、自然属性B、人文属性C、社会属性D、文化属性E、生物属性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几个因素之中包括(ABCDE)。
P11A、血统B、生活C、语言D、宗教E、风俗习惯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ABDE)。
P12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文化D、共同经济生活E、共同心理素质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ABCD)。
P17A、奴隶制民族B、封建主义民族C、资本主义民族D、社会主义民族E、共产主义民族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ABDE )。
P20-22A、民族特征B、历史依据C、现实依据D、民族意愿E、就近认同四、辨析题(请先答出对或错,再用简短文字说明理由)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错,参考P16倒数第2段)2、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错,参考P13第二节“民族基本特征”第一段第2~3行)3、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错,参考P20第四段)五、论述题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民族的基本特征和斯大林所述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答案见期末复习指导P39第二题,或参考课本P11、12、13、15)第三章民族发展一、填充题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P272、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P27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形态民族。
P294、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P305、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P446、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P447、民族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
P42二、单项选择题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
P29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2、民族发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B)的质与量的提高。
P31A、变化B、演进C、进化D、形成3、民族(D)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P41A、融合B、演变C、退化D、同化4、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C)同化。
P42A、自觉B、自由C、自然D、自愿三、多项选择题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即(ABE)。
P39A、常态发展B、异态发展C、渐进式发展D、突变式发展E、跳跃式发展2、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ABCD)。
P31A、社会生产B、社会分工C、内部交往程度D、外部交往程度E、地理位置3、民族发展包括(BCD)等。
P32—33A、原生态发展B、经济发展C、政治发展D、文化发展E、次生态发展4、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E)等内部和外部条件。
P34—38A、民族结构B、民族素质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5、强迫同化是(ABCD)。
P42A、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B、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C、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D、违背被同化民族意愿的E、民族融合的结果四、辨析题(请先答出对或错,再用简短文字说明理由)1、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它往往是由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错,参考P44第5~6行)2、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错,参考P44倒数第11行)答:错。
这种现象是民族消亡而不是民族灭亡。
3、民族融合,是指部分民族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在特定条件下组合成为新的民族的现象。
(错,参考P44第12行)4、民族组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整体消失的现象。
(错,参考P44倒数第13行)5、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
(对,参考P47倒数第7行)五、论述题如何区别和理解民族同化、民族分化、民族组合、民族融合、民族消亡?(答案见期末复习指导P40第三题,或课本P41—47)第四章民族关系一、填充题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P49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P50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P524、当今世界,共存、共荣、共享、共赢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P61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P61二、单项选择题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P50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D)的关系。
P51A、不同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P52A、结构B、性质C、社会基础D、发展规律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P52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
P61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